CN106849310B -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 Google Patents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9310B
CN106849310B CN201710114817.5A CN201710114817A CN106849310B CN 106849310 B CN106849310 B CN 106849310B CN 201710114817 A CN201710114817 A CN 201710114817A CN 106849310 B CN106849310 B CN 106849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wire controlle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48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9310A (zh
Inventor
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1148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9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9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9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9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9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旋钮线控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采用旋钮线控器,进而用户可以根据旋转旋钮和按键实现操纵和控制家用电器的目的。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旋钮线控器的旋钮既可以操作线控器,也可以拿下来作为遥控器使用,但是无论上述哪种情况,旋钮在使用的过程中,旋钮中的电池电量都会被逐渐消耗,当电池电量被消耗殆尽时,需要更换电池或给电池充电后,旋钮才能恢复功能。
例如,线控器的旋钮在充当遥控器的过程中,当旋钮中的电池电量用完时,旋钮就失去了作为遥控器调节电器设备的作用,需要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旋钮才能恢复作为遥控器的功能。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包括: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存储模块,用于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包括:电感装置,设置于旋钮线控器的旋钮内,用于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磁场为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生成的磁场;蓄电装置,位于旋钮内,与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存储感应电流,并通过输出感应电流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旋钮线控器,其中,旋钮线控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旋钮自供电的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在旋钮内部设置电感装置和蓄电装置的方式,通过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再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控制受控设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旋钮线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旋钮线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不规则金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旋钮自供电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旋钮;2、感应线圈;3、薄铜片;4、磁钢;5、线控器面板;6、亚克力薄板;7、圆形薄铜片;8、PCB板;9、磁钢;11、按键;41、电感装置;42、整流电路;43、蓄电装置;44、逆变电路;45、用电设备;50、控制模块;52、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102中,上述旋钮线控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线控器,结合图2所示的具体实例,旋钮线控器主要由线控器面板5和旋钮1(包括按键11)组成,如图3a所示,旋钮1可以通过磁钢4吸合放置在线控器面板5上,通过旋转旋钮、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还可以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其中,在图3a中,亚克力薄板6、圆形薄铜片7分别设置于线控器面板5和PCB板8之间,PCB板8可以通过磁钢9吸合在电器设备(例如空调)或者墙面上。
具体的,上述电感装置可以为如图3b所示的感应线圈2(例如,螺旋线圈),其中,该感应线圈2的数量可以与如图3c所示的不规则金属部件3(例如,薄铜片)的数量对应设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a所示,上述感应线圈2可以设置于旋钮1内,相应的,与感应线圈2同侧的旋钮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薄铜片3,与感应线圈2互感。
对于上述感应线圈,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感应线圈可以是铜线圈,也可以是其他导体材料,感应线圈的匝数根据需要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下面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1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器(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步骤S104,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S104中,蓄电装置可以与上述电感装置连接,蓄电装置可以为蓄电池,优选的,可以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为了减少旋钮的体积,上述蓄电装置还可以为纽扣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下面仍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旋钮1放置于线控器面板5上的情况下,在旋转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旋钮1中的感应线圈2(例如,铜线圈)在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给旋钮1中的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充电,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再供给旋钮1中的用电设备使用,从而实现了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步骤S104,还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不用频繁地更换电池,减少了废旧电池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无需增加额外的充电设备,线控器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时,旋钮中的感应线圈,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自发电功能,通过感应电流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进而提供电能给旋钮中的用电设备使用。
基于上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4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旋钮内部设置电感装置和蓄电装置的方式,通过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再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控制受控设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可选的,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的状态,在作为遥控器使用的过程中,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旋钮以遥控器方式控制受控设备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状态,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在执行上述步骤S102时,也即,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包括:
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的情况下,旋钮内的电感装置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互感,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其中,不规则金属部件设置于与电感装置同侧的旋钮的外表面。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不规则金属部件可以但不限于薄铜片,仍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电路(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可选的,在执行上述步骤S104时,也即,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包括:
步骤S202,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
步骤S204,将直流电存储至蓄电装置中。
在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4中,以图4为例,可以通过整流电路42将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进而将直流电存储至蓄电装置43中。具体的,电感装置41可以通过引出线与整流电路42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整流电路42后,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再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43进行充电,也即将感应电流存储在蓄电装置43中,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例如旋钮被当作遥控器使用时,蓄电装置43中的电流通过逆变电路44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可选的,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包括:
步骤S302,输出直流电;
步骤S304,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出交流电至旋钮内的用电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仍如图4所示的实例进行说明,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45需要用电时,可以控制蓄电装置43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45输出电能,具体的,可以通过逆变电路44将蓄电装置43中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装置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中的方法步骤可以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中运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50以及存储模块52,其中,
控制模块50,用于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
具体的,在上述控制模块50中,上述旋钮线控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线控器,结合图2所示的具体实例,旋钮线控器主要由线控器面板5和旋钮1(包括按键11)组成,如图3a所示,旋钮1可以通过磁钢4吸合放置在线控器面板5上,通过旋转旋钮、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还可以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
具体的,上述电感装置可以为如图3b所示的感应线圈2(例如,螺旋线圈),其中,该感应线圈2的数量可以与如图3c所示的不规则金属部件3(例如,薄铜片)的数量对应设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a所示,上述感应线圈2可以设置于旋钮1内,相应的,与感应线圈2同侧的旋钮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薄铜片3,与感应线圈2互感。
对于上述感应线圈,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感应线圈可以是铜线圈,也可以是其他导体材料,感应线圈的匝数根据需要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下面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1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器(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存储模块52,用于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存储模块52中,蓄电装置可以与上述电感装置连接,蓄电装置可以为蓄电池,优选的,可以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为了减少旋钮的体积,上述蓄电装置还可以为纽扣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下面仍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旋钮1放置于线控器面板5上的情况下,在旋转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旋钮1中的感应线圈2(例如,铜线圈)在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给旋钮1中的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充电,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再供给旋钮1中的用电设备使用,从而实现了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方案,还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不用频繁地更换电池,减少了废旧电池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无需增加额外的充电设备,线控器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时,旋钮中的感应线圈,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自发电功能,通过感应电流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进而提供电能给旋钮中的用电设备使用。
在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在旋钮内部设置电感装置和蓄电装置的方式,通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存储模块,用于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蓄电装置用于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控制受控设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模块50以及存储模块52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可选的,输出模块60,用于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方案中,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的状态,在作为遥控器使用的过程中,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旋钮以遥控器方式控制受控设备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输出模块60还用于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方案中,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状态,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控制模块包括:互感模块,用于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的情况下,旋钮内的电感装置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互感,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其中,不规则金属部件设置于与电感装置同侧的旋钮的外表面。
具体的,在上述方案中,不规则金属部件可以但不限于薄铜片,仍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电路(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可选的,存储模块52包括:转化子模块520以及存储子模块521,
其中,转化子模块520,用于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存储子模块521,用于将直流电存储至蓄电装置中。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整流电路42将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进而将直流电存储至蓄电装置43中。具体的,电感装置41可以通过引出线与整流电路42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整流电路42后,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再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43进行充电,也即将感应电流存储在蓄电装置43中,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例如旋钮被当作遥控器使用时,蓄电装置43中的电流通过逆变电路44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转化子模块520以及存储子模块521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可选的,输出模块60包括:第一输出子模块600以及第二输出子模块601,其中,第一输出子模块600,用于输出直流电;第二输出子模块601,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出交流电至旋钮内的用电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仍如图4所示的实例进行说明,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45需要用电时,可以控制蓄电装置43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45输出电能,具体的,可以通过逆变电路44将蓄电装置43中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输出子模块600以及第二输出子模块601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4,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2中的装置可以在本实施例中的系统中执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旋钮自供电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电感装置41、蓄电装置43,其中,
电感装置41,设置于旋钮线控器的旋钮内,用于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磁场为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生成的磁场;蓄电装置43,位于旋钮内,与电感装置41连接,用于存储感应电流,并通过输出感应电流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系统中,上述旋钮线控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线控器,结合图2所示的具体实例,旋钮线控器主要由线控器面板5和旋钮1(包括按键11)组成,如图3a所示,旋钮1可以通过磁钢4吸合放置在线控器面板5上,通过旋转旋钮、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还可以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
具体的,上述电感装置41可以为感应线圈(例如,螺旋线圈),其中,该感应线圈的数量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例如,薄铜片)的数量对应设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a所示,上述感应线圈2可以设置于旋钮1内,相应的,与感应线圈2同侧的旋钮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薄铜片3,与感应线圈2互感。对于上述感应线圈,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感应线圈可以是铜线圈,也可以是其他导体材料,感应线圈的匝数根据需要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下面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1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器(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具体的,在上述系统中,蓄电装置43可以与上述电感装置41连接,蓄电装置43可以为蓄电池,优选的,可以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为了减少旋钮的体积,上述蓄电装置43还可以为纽扣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下面仍以图3a为例进行说明,在旋钮1放置于线控器面板5上的情况下,在旋转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旋钮1中的感应线圈2(例如,感应线圈)在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给旋钮1中的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充电,蓄电装置(例如,锂电池)再供给旋钮1中的用电设备使用,从而实现了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方案,还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不用频繁地更换电池,减少了废旧电池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无需增加额外的充电设备,线控器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时,旋钮中的感应线圈,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自发电功能,通过感应电流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将感应电流存储至旋钮的蓄电装置中,进而提供电能给旋钮中的用电设备使用。
在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在旋钮内部设置电感装置和蓄电装置的方式,通过电感装置,设置于旋钮线控器的旋钮内,用于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磁场为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生成的磁场;蓄电装置,位于旋钮内,与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存储感应电流,并通过输出感应电流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控制受控设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控器的旋钮不能自主供电导致旋钮线控器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可选的,蓄电装置,与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为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系统中,在检测到旋钮与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将旋钮从线控器面板上取下充当遥控器使用的状态,在作为遥控器使用的过程中,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旋钮以遥控器方式控制受控设备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蓄电装置,与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为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具体的,在上述系统中,在检测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表明此时可能处于用户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状态,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会逐渐消耗旋钮中的电池电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蓄电装置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电能。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以按压或者触摸旋钮按键的方式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实现旋钮电量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控制受控设备。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整流电路,位于旋钮内,与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
可选的,蓄电装置,与整流电路连接,还用于存储直流电。
在上述系统中,以图4为例,可以通过整流电路42将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进而将直流电存储至蓄电装置43中。具体的,电感装置41可以通过引出线与整流电路42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电感装置41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经过整流电路42后,将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再对旋钮中的蓄电装置43进行充电,也即将感应电流存储在蓄电装置43中,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需要用电,例如旋钮被当作遥控器使用时,蓄电装置43中的电流通过逆变电路44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逆变电路,与蓄电装置连接,用于在蓄电装置输出直流电的情况下,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逆变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输出交流电至用电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仍如图4所示的实例进行说明,当旋钮中的用电设备45需要用电时,可以控制蓄电装置43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45输出电能,具体的,可以通过逆变电路44将蓄电装置43中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提供电能给用电设备45,实现旋钮电能的自给自足。
可选的,电感装置包括:LC振荡电路,用于生成交变磁场,并在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时,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互感,其中不规则金属部件设置于与电感装置同侧的旋钮的外表面。
具体的,在上述系统中,不规则金属部件可以但不限于薄铜片,仍以图3为例进行说明,在转动旋钮1对线控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旋钮1内的感应线圈2靠近旋钮外表面的薄铜片3,感应线圈2中的LC振荡电路(可以为由感应线圈、电容以及芯片组成的LC振荡器)形成的交变磁场,根据电涡流原理,薄铜片3内部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交变磁场的方向相反,会部分抵消交变磁场,此时感应线圈处于两种磁场的叠加后的交变磁场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闭合的感应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旋钮的自发电功能,达到了旋钮线控器的旋钮自主供电的目的。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线控器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旋钮线控器包括上述实施例3中的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其中,上述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包括:电感装置,设置于旋钮线控器的旋钮内,用于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磁场为旋钮相对于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生成的磁场;蓄电装置,位于旋钮内,与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存储感应电流,并通过输出感应电流为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旋钮自供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所述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
将所述感应电流存储至所述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所述蓄电装置用于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在检测到所述旋钮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在检测到所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包括:
在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旋钮内的电感装置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互感,在所述磁场中产生所述感应电流,其中,所述不规则金属部件设置于与所述电感装置同侧的旋钮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感应电流存储至所述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包括:
将所述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
将所述直流电存储至所述蓄电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包括:
输出所述直流电;
将所述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输出所述交流电至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
5.一种旋钮自供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与旋钮连接的电感装置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所述旋钮位于旋钮线控器的面板之上;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感应电流存储至所述旋钮的蓄电装置中,其中,所述蓄电装置用于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旋钮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6.一种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感装置,设置于旋钮线控器的旋钮内,用于在磁场中移动,产生感应电流,其中,所述磁场为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生成的磁场;
蓄电装置,位于所述旋钮内,与所述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感应电流,并通过输出所述感应电流为所述旋钮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旋钮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的连接状态为分离状态的情况下,为所述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旋钮的按键操作的情况下,为所述用电设备输出所述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整流电路,位于所述旋钮内,与所述电感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感应电流转化为直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还用于存储所述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逆变电路,与所述蓄电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蓄电装置输出所述直流电的情况下,将所述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还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至所述用电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装置包括:
LC振荡电路,用于生成交变磁场,并在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旋钮线控器面板旋转时,与不规则金属部件互感,其中所述不规则金属部件设置于与所述电感装置同侧的旋钮的外表面。
11.一种旋钮线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钮自供电的系统。
CN201710114817.5A 2017-02-28 2017-02-28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Active CN106849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4817.5A CN106849310B (zh) 2017-02-28 2017-02-28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4817.5A CN106849310B (zh) 2017-02-28 2017-02-28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9310A CN106849310A (zh) 2017-06-13
CN106849310B true CN106849310B (zh) 2023-10-03

Family

ID=5913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4817.5A Active CN106849310B (zh) 2017-02-28 2017-02-28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9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041B (zh) * 2021-12-22 2023-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为魔棒供电的方法、魔棒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3092A (zh) * 2009-04-03 2010-10-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鼠标
EP2372052A2 (de) * 2010-03-30 2011-10-05 EVVA Sicherheitstechnologie GmbH Vorrichtung zur Zutrittskontrolle mit elektromechanischem Wandler
CN102638131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永磁体发电装置及其应用
CN104188702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发电指示装置的吻合器
CN10602025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操作装置及家用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3092A (zh) * 2009-04-03 2010-10-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鼠标
EP2372052A2 (de) * 2010-03-30 2011-10-05 EVVA Sicherheitstechnologie GmbH Vorrichtung zur Zutrittskontrolle mit elektromechanischem Wandler
CN102638131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永磁体发电装置及其应用
CN104188702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发电指示装置的吻合器
CN10602025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操作装置及家用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9310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475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й энергии,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позволяющий осуществлять эту передачу
WO2014114069A1 (zh) 电容储能式可充电电池及其充电装置
CN205003493U (zh) 无线动能开关模组
JP2013062895A (ja)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4584379A (zh) 无线受电装置及使用了它的电子设备
CN204694747U (zh) 一种触屏式智能电表设备
EP3117685A1 (en) Wireless power alignment
CN106849310B (zh) 旋钮自供电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旋钮线控器
CN103701187B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110165739A (zh) 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US20110260674A1 (en) Carrying cas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674013B2 (ja)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CN206164328U (zh) 手按磁式发电装置
CN204145788U (zh) 用于锅具的电能采集装置、锅具和电磁加热电饭煲
Dai et al. Design of a practical human-powered contactless charger for cellphone
JP3180801U (ja) エネルギー変換機能を有する扇風機
CN202375450U (zh) 无线供电桌
CN105472119A (zh) 可自动充电的触屏手机
CN210957810U (zh) 一种安全供电与智能交互的可扩展装置
KR20130037548A (ko) 벽체 매립형 무접점 충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KR20100010445U (ko) 태양전지를 구비하는 리모콘
CN207947637U (zh) 发电系统
CN206564484U (zh) 旋钮自供电的系统及旋钮线控器
CN104578212A (zh) 电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2043476A (zh) 自行供电的无线鼠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