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5701B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45701B CN106845701B CN201710019950.2A CN201710019950A CN106845701B CN 106845701 B CN106845701 B CN 106845701B CN 201710019950 A CN201710019950 A CN 201710019950A CN 106845701 B CN106845701 B CN 1068457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cate
- unit
- moment
- formula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20074 Arabidopsis thaliana CDA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0 matu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9 therm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77 uni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1—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variable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9—Energy management, use maximum of cheap power, keep peak load low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分别建立考虑传输延时的热网模型以及考虑蓄热特性的建筑物模型;步骤20)结合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热网模型及建筑物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步骤30)运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调度计划,并按照该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每小时的出力,并向电网与风电场购电。该方法将热网与用户均纳入调度范畴,能实现多自由度的负荷调整,提高系统运行灵活,从而为消纳风电提供更大的裕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区域能源系统热电联合调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技术成熟,经济性较好且能源效率较高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3GW,新增装机容量为63GW,其中,中国占30.5GW。中国风电的发展主要在三北地区,三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且冬季热负荷需求极大。然而,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消纳却由于热电联供中热出力与电出力的强耦合关系受到了限制。在吉林省,约有70%的热负荷由集中式热电联供机组(对应英文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文中简称CHP)供应。热电联供机组在冬季一般运行在“以热定电”模式。这种运行模式极大的限制了CHP机组的电出力。在夜间,热负荷较高而电负荷较低,CHP机组运行在“以热定电”模式下则电力供应供过于求,因此导致此时段弃风严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为917h,弃风量为323TWh,平均风电消纳率为21%。总之,风电消纳已成为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电力人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采用蓄电池、电锅炉等。考虑到风电与热负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即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与时间一般也是热负荷需求较大的地区与时间,故从整体能源消费的角度看,可以利用热力系统为风电消纳提供空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该方法既能利用热网传输延时通过在时间尺度上错开供需,又能利用房屋蓄热特性改变负荷分布,提高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灵活性,有效改善弃风问题,提升系统整体经济性。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建立考虑传输延时的热网模型以及考虑蓄热特性的建筑物模型;
步骤20)结合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热网模型及建筑物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
步骤30)运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调度计划,并按照该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每小时的出力,并向电网与风电场购电。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热网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01)建立热网管道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011)-步骤1015):
步骤1011)建立节点流量平衡方程,如式(1)和式(2)所示:
式中:q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q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供水管道集合,Sns表示供水管道节点集合,Snr表示回水管道节点集合,St表示调度时间段集合。
步骤1012)建立管道压损方程,如式(3)至式(5)所示:
式中:Δp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μp表示压损因子,Sps表示供水管道集合,Δp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Spr表示回水管道集合,Δppu,i,t表示第i个水泵在t时刻提供的压力,Spu表示管道中水泵集合;
步骤1013)建立温度-流量-热量方程,如式(6)和式(7)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C表示水的比热容;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λ表示单位换算因子;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
步骤1014)建立温度融合方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设以节点i为终点的各管道流量在节点i处融合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场,则以节点i为起点的管道入口温度均相等且等于节点温度,如式(8)至式(11)所示:
式中:Tns,i,t表示供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Tnr,i,t表示回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
步骤1015)建立热网传输延时方程:
计算管道热水流速,如式(12)和式(13)所示:
式中: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ρ表示热水密度;dk表示第k段管道内径,单位:m;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
热水流速约束条件满足式(14)和式(15):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
计算管道热水传输时间,如式(16)和式(17)所示:
式中:τ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lj表示第j段管道的长度,单位,m;vps,j,t表示第j段供水管道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Sps,k表示热水从热源与第k段供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τ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Spr,k表示热水从热源流与第k段回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vpr,j,t表示第j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
对式(16)和式(17)计算的实际传输时间做取整处理,如式(18)和式(19)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Δt表示调度时间尺度,单位:h;
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传输热损后,管道入口及出口温度满足如式(20)和式(21)所示约束: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供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μhn表示热网热损率;表示热源与供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s,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回水管道k1在i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热源与回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t时刻从热源流出的热水至第k2段供水管道的延时时间段;表示t时刻从第k2段回水管道流至热源的延时时间段;lj表示第j条管道的长度,单位:m;
步骤102)建立换热器模型:
热网中,一级换热器耦合热源与一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2)和式(23)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Qgb,t表示燃气锅炉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ηex,1表示一级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表示第k1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表示第k2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Spr,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二级换热器耦合一级供热网与二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4)和式(25)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ra,n,t表示第n个用户散热器在t时刻的散热功率,单位:kW;ηex,2表示二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Sps,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Δt=0.5h,λ=3600,C=4.168kJ/(kg·℃);ρ=960kg/m3。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房屋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11)建立房屋温度变化模型,如式(26)和式(27)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1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室外温度,单位:℃;ηair表示空气导热率,单位:kW/℃;Tc表示调度周期;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的开关状态,即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打开,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关闭;Tt min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下限,单位:℃;Tt max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上限,单位:℃;
步骤112)计算供热指标,如式(28)和式(29)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设计热负荷,单位:kW;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面积热指标,单位:W/m2;An表示第n个建筑物面积,单位,m2。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步骤20)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201)建立目标函数,如式(30)所示:
式中:Ctotal表示日运行总费用,单位:¥;Ce表示日运行购电费用,单位:¥;Cg表示日运行购买燃气费用,单位:¥;Com表示日运行维护费用,单位:¥;Cwt表示日运行弃风惩罚,单位:¥;Pgd,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量,单位:kW;Kgd,e,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费,单位:¥/kWh;Pwt,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量,单位:kW;Kwt,e,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电费,单位:¥/kWh;ηgb,h表示燃气锅炉发热效率;Pgt,t表示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出力,单位:kW;ηgt,e表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Kg表示燃气单价,单位:¥/m3;Hng为燃气热值,单位:kWh/m3;Kgt,om表示燃气轮机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Kgb,om表示燃气锅炉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δ表示风电惩罚成本,单位:¥/kwh;表示t时刻风电预测出力,单位:kW;
步骤202)建立约束条件,包括步骤2021)至步骤2024):
步骤2021)建立电功率平衡约束,如式(31)所示:
式中:Sshe表示二级换热器集合;Sra,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用户散热器集合;Pn,t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电负荷,单位:kW;
步骤2022)建立燃气轮机运行约束,如式(32)至式(34)所示:
Qgt,t=Pgt,t(1-ηgt,e-ηgt,loss)ηhr,h/ηgt,e 式(32)
式中:ηgt,loss表示燃气轮机损失率;ηhr,h表示热回收器回收效率;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上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下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下坡上限约束,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爬坡上限约束,单位:kW;Pgt,t-1表示燃气轮机在t-1时刻的出力,单位:kW;
步骤2023)建立最小启停时间约束:包括式(35)所示的燃气轮机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6)所示的燃气轮机的停止时间约束,式(37)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8)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停止时间约束:
式中: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gt,t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的运行状态,Ugt,t=1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正在运行,Ugt,t=0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停机;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的开关状态,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开启,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关闭;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下限,单位:h;
步骤2024)建立联络线功率约束,如式(39)所示:
式中:表示从电网购电下限,单位:kW;表示从电网购电上限,单位:kW。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步骤30)中,将热网参数代入式(12)和式(13),求得各管段流速;将热网参数与所求流速代入式(16)和式(17),求得各管段具体延时;将具体延时代入式(18)和式(19)得到个管段延时时间段;最后将各管道延时时间段、热网参数以及系统参数代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最优调度计划;按照此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出力,并向电网及风电场购电。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区域热网模型,包括节点流量平衡、压力损失方程、节点温度融合方程以及热网传输延时等热网运行约束。其次,将房屋视为蓄热单位纳入调度范畴实际操作性更高,且无需另外加装蓄热槽等其他设备能有效提高经济性。最后,结合热网模型与房屋模型建立完整的涉及综合能源系统内源-网-荷各部分的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多自由度的调度,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该优化模型,既可以通过热网改变机组出力,又可以通过用户侧改变机组出力。例如,需求侧响应就是一个自由度的调度,是源与荷的协同优化。而本模型是源-网-荷的协同优化,有网-荷两个自由度,调节范围更大,系统运行灵活性更高。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能够大幅提高风电消纳率,且有较好的经济性。考虑房屋的蓄热特性可以通过改变热负荷分布,在风电出力小的白天,提高热负荷供应,将热量存储在建筑物中,在风电出力大的夜间,建筑物散热从而减小CHP机组出力,增加风电消纳。考虑热网延时可以在时间尺度上错开热的供应与需求,不改变热负荷分布,而直接改变机组出力,实现更大时间尺度以及更大容量的出力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区域热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网传输延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房屋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型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级供热管网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深入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以冷热电联供系统为例,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假定一区域能源供应商管理CHP机组的运行以满足该区域用户的热电负荷。供热系统与供电系统均包括源-网-荷三部分。由CHP发出的热经过一级换热器进入一级热网,而后经过二级换热器进入各个二级热网,二级换热器中的热水通过各个散热器向建筑物供热。不足热负荷由燃气锅炉补充。由CHP发出的电,经过变压器进入110kV输电网,而后经过配变进入10kV配网,最后送至用户。不足的电负荷可以通过从电网买电补充,也可从风电场买电补充。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建立考虑传输延时的热网模型以及考虑蓄热特性的建筑物模型;
步骤20)结合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热网模型及建筑物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
步骤30)运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调度计划,并按照该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每小时的出力,并向电网与风电场购电。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热网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01)建立热网管道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011)-步骤1015):
步骤1011)建立节点流量平衡方程:如图2所示热网管道结构图,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流向某一节点的流量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量之和,故对于供回水管道分别有如式(1)和式(2)所示的平衡方程:
式中:q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q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回水管道集合;Sns表示供水管道节点集合,Snr表示回水管道节点集合,St表示调度时间段集合。
步骤1012)建立管道压损方程:管道的压力损失正比于该管道内流量的平方,如式(3)和式(4)所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管道压降之和等于各水泵提供的压力之和,如式(5)所示:
式中:Δp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μp表示压损因子,Sps表示供水管道集合,Δp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Spr表示回水管道集合,Δppu,i,t表示第i个水泵在t时刻提供的压力,Spu表示管道中水泵集合;
步骤1013)由于热网中存在热损,故管道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不同。因此一条管道有两个温度变量,两个热量变量与一个流量变量。建立温度-流量-热量方程,如式(6)和式(7)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C表示水的比热容;作为优选,C=4.168kJ/(kg·℃)。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λ表示单位换算因子;本实施例中,λ优选为3600。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
步骤1014)建立温度融合方程:如图2所示热网管道结构图,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流入某一节点的热量与流出该节点的热量相等。设以节点i为终点的各管道流量在节点i处融合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场,则以节点i为起点的管道入口温度均相等且等于节点温度,如式(8)至式(11)所示:
式中:Tns,i,t表示供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Tnr,i,t表示回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
步骤1015)建立热网传输延时方程:
如图3所示热网传输延时示意图,计算管道热水流速,管道热水流速正比于管道流量,如式(12)和式(13)所示:
式中: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ρ表示热水密度;本实施例中,ρ=960kg/m3;dk表示第k段管道内径,单位:m;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
水流过快会导致管道水力工况不稳定,水流过慢会影响供热效果。建立热水流速约束条件满足式(14)和式(15):
式中:定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
计算管道热水传输时间,如式(16)和式(17)所示:
式中:τ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lj表示第了段管道的长度,单位,m;vps,j,t表示第j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Sps,k表示热水从热源与第k段供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τ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Spr,k表示热水从热源流与第k段回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vpr,j,t表示第j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
由于式(16)和式(17)计算的为实际传输时间,而在调度优化模型中以整数时间段为单位执行调度指令,故对式(16)和式(17)计算的实际传输时间做取整处理,如式(18)和式(19)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Δt表示调度时间尺度,单位:h;作为优选,Δt=0.5h。
如图4所示热网传输延时示意图,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传输热损后,管道入口及出口温度满足如式(20)和式(21)所示约束: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供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μhn表示热网热损率;表示热源与供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s,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回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热源与回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t时刻从热源流出的热水至第k2段供水管道的延时时间段;表示t时刻从第k2段回水管道流至热源的延时时间段;lj表示第j条管道的长度,单位:m;
步骤102)建立换热器模型:
热网中,CHP产生的热量通过一级换热器耦合热源进入一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2)所示:
保证一级换热器内的供回水管道流量平衡,如式(23)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Qgb,t表示燃气锅炉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ηex,1表示一级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表示第k1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表示第k2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Spr,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二级换热器耦合一级供热网与二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4)所示:
为保证二级换热器内的供回水管道流量平衡,如式(25)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ra,n,t表示第n个用户散热器在t时刻的散热功率,单位:kW;ηex,2表示二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Sps,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房屋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11)建立房屋温度变化模型,
考虑到居民供暖是热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巨大的可调节潜能,故本实施例中的热负荷即为居民供暖热负荷。如图4所示房屋模型示意图,通过调节二级换热器的开关,实现小片区居民的热负荷的调节。假定第m个二级换热器下有Nm个用户,其中第n个用户的室内温度的变化可表述为式(26),且为保证居民供暖舒适度,要求温度满足式(27)。
如式(26)和式(27)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1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室外温度,单位:℃;ηair表示空气导热率,单位:kW/℃;Tc表示调度周期;作为优选,Tc=24h。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的开关状态,即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打开,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关闭;Tt min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下限,单位:℃;Tt max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上限,单位:℃;
步骤112)计算供热指标:式(28)为居民供暖设计热负荷的面积热指标算法;为保证居民供热质量,要求在调节居民热负荷的同时保证供热总量等于设计热负荷总量,如式(29)所示:
如式(28)和式(29)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设计热负荷,单位:kW;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面积热指标,单位:W/m2;An表示第n个建筑物面积,单位,m2。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0)包括以下过程:
如图5所示优化模型结构示意图,其中区域能源供应商(district energy supplyagent)建立优化模型,求解机组日前调度计划以及供电计划以达到最优经济性。由于上述热网模型中,传输延时变量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变量,而又需要与时间变量叠加,无法由一般商业优化软件求解,且考虑到在实际热网运行中,一般采用质调节模式,即保证流量固定而调节热水温度,且该固定流量一般为设计流量。因此,当管道设计流量确定了,则每段管道的传输延时也确定了,可以作为参数输入模型,该模型即可由一般商业软件求解。其中,管道设计流量可通过查询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得知。
步骤201)建立目标函数,优化模型以经济性为目标,包括购电费用、运行维护费用、购燃气费用以及弃风惩罚费用,如式(30)所示:
式中:Ctotal表示日运行总费用,单位:¥;Ce表示日运行购电费用,单位:¥;Cg表示日运行购买燃气费用,单位:¥;Com表示日运行维护费用,单位:¥;Cwt表示日运行弃风惩罚,单位:¥;Pgd,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量,单位:kW;Kgd,e,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费,单位:¥/kWh;Pwt,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量,单位:kW;Kwt,e,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电费,单位:¥/kWh;ηgb,h表示燃气锅炉发热效率;Pgt,t表示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出力,单位:kW;ηgt,e表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Kg表示燃气单价,单位:¥/m3;Hng为燃气热值,单位:kWh/m3;Kgt,om表示燃气轮机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Kgb,om表示燃气锅炉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δ表示风电惩罚成本,单位:¥/kWh;表示t时刻风电预测出力,单位:kW;
步骤202)建立约束条件,包括步骤2021)至步骤2024):
步骤2021)建立电功率平衡约束,如式(31)所示:
式中:Sshe表示二级换热器集合;Sra,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用户散热器集合;Pn,t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电负荷,单位:kW;
步骤2022)建立燃气轮机运行约束,如式(32)至式(34)所示:
Qgt,t=Pgt,t(1-ηgt,e-ηgt,loss)ηhr,h/ηgt,e 式(32)
式中:ηgt,loss表示燃气轮机损失率;ηhr,h表示热回收器回收效率;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上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下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下坡上限约束,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爬坡上限约束,单位:kW;Pgt,t-1表示燃气轮机在t-1时刻的出力,单位:kW;
步骤2023)建立最小启停时间约束:为防止频繁的启停对燃气轮机以及二级换热器造成的机械劳损,需要限制建立燃气轮机的最小运行和停止时间,以及限制二级换热器的最小运行和停止时间,具体包括式(35)所示的燃气轮机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6)所示的燃气轮机的停止时间约束,式(37)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8)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停止时间约束:
式中: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gt,t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的运行状态,Ugt,t=1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正在运行,Ugt,t=0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停机;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的开关状态,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开启,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关闭;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下限,单位:h;
步骤2024)建立联络线功率约束,如式(39)所示:
式中:表示从电网购电下限,单位:kW;表示从电网购电上限,单位:kW。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0)中,将热网参数代入式(12)和式(13),求得各管段流速;将热网参数与所求流速代入式(16)和式(17),求得各管段具体延时;将具体延时代入式(18)和式(19)得到个管段延时时间段;最后将各管道延时时间段、热网参数以及系统参数代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最优调度计划;按照此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出力,并向电网及风电场购电。
该实施例中,运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均为线性,故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为一个典型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实施例中,需要优化的变量包括机组日前出力计划,购电计划,热网运行管道温度以及二级换热器的控制状态。
该实施例首先建立了包含节点流量平衡、节点温度融合、传输延时、传输热损等约束的热网模型,其次将房屋作为蓄热单位且结合热网模型,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本发明实施例将热网与用户纳入调度,利用热电耦合,从热力系统的角度促进风电消纳,不仅能够大幅改善风电消纳,又能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结合建筑物蓄热特性是通过改变热负荷分布,从而改变联供机组出力分布以实现更多的夜间风电消纳;而在运行优化模型中考虑热网延时则是通过错开联供机组出力与用户热负荷,在时间尺度上形成供应超前延时,从而提高风电消纳与系统运行经济性。
下面例举一实施例。
以吉林省某一实际供热区域为例,该区域一级热网管道布置如图6所示,共有50条管道,24个节点以及26个二级换热器。该区域除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商(文中简称:DESA)外还有一独立热源为供热高峰时的备用,V1/V2为调峰截止阀。吉林省风电总装机容量为5000MW,由许多个区域消纳,为便于研究单个区域的风电消纳能力,本案例研究设置一5MW虚拟风机通过10kV配网接入。该地区燃气价格为2.3元/m3,电价为5.25元/kWh,风电惩罚费用为0.2元/kWh。为便于比较分析:设置案例1为基本案例,该基础案例既不考虑热网延时,也不考虑房屋蓄热特性;案例2仅考虑房屋蓄热特性;案例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模型。案例运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经济性分析
由表1可知,案例2的日运行费用相对于案例1节省了¥3900,节省率2.5%。其中,案例2由于考虑了房屋蓄热,即引入了蓄热装置,通过重新调节热负荷分布,消纳更多的风电,增加了购电费用,但同时降低了弃风惩罚费用。此外,由于引入了蓄热装置,在电负荷大的白天时段提高出力,将热能存储于房屋中,而在电负荷低的夜间时段降低出力,释放房屋存储的热能,从而优化机组出力,降低燃气与运维费用,提升经济性。案例3日运行费用相对于案例2节省了¥10700,节省率7.0%,相对于案例1节省了¥14600元,节省率9.3%。由此可知,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可为风电消纳提供更大空间。
2)风电消纳分析
案例1风电消纳量为30.51MWh,消纳率为51.6%;案例2风电消纳量为51.04MWh,相对于案例1提升了风电消纳率35.3%;案例3风电消纳量为56.93MWh,消纳率为96.2%,相对于案例1提升了风电消纳率44.6%,相对于案例2提升了风电消纳率9.3%。在白天时段(07:00-21:00),此时电负荷较大而热负荷较低,风机出力较低,此时段风电在3个案例中均能消纳。在夜间(21:00-24:00)与凌晨(00:00-07:00),此时电负荷低,风机出力大,故在案例1中此时段发生严重弃风;而案例2由于考虑房屋蓄热特性以及热网延时,故此时段风电消纳得到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建立考虑传输延时的热网模型以及考虑蓄热特性的建筑物模型;
步骤20)结合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热网模型及建筑物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
步骤30)运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调度计划,并按照该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每小时的出力,并向电网与风电场购电;
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热网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01)建立热网管道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011)—步骤1015):
步骤1011)建立节点流量平衡方程,如式(1)和式(2)所示:
式中:q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q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流量,单位:kg/h;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终点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以节点i为起点的供水管道集合,Sns表示供水管道节点集合,Snr表示回水管道节点集合,St表示调度时间段集合;
步骤1012)建立管道压损方程,如式(3)至式(5)所示:
式中:Δp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μp表示压损因子,Sps表示供水管道集合,Δp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压力损失,单位:m;Spr表示回水管道集合,Δppu,i,t表示第i个水泵在t时刻提供的压力,Spu表示管道中水泵集合;
步骤1013)建立温度-流量-热量方程,如式(6)和式(7)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C表示水的比热容;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λ表示单位换算因子;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入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入口温度,单位:℃;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t时刻出口热量,单位:kW;表示第k段回水水管道t时刻出口温度,单位:℃;
步骤1014)建立温度融合方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设以节点i为终点的各管道流量在节点i处融合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场,则以节点i为起点的管道入口温度均相等且等于节点温度,如式(8)至式(11)所示:
式中:Tns,i,t表示供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Tnr,i,t表示回水管道节点i在t时刻的温度,单位:℃;
步骤1015)建立热网传输延时方程:
计算管道热水流速,如式(12)和式(13)所示:
式中: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ρ表示热水密度;dk表示第k段管道内径,单位:m;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内的热水在t时刻的流速,单位:m/s;
热水流速约束条件满足式(14)和式(15):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下限,单位:m/s;v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单位:m/s;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热水流速上限,单位:m/s;
计算管道热水传输时间,如式(16)和式(17)所示:
式中:τps,k,t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lj表示第j段管道的长度,单位,m;vps,j,t表示第j段供水管道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Sps,k表示热水从热源与第k段供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τpr,k,t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单位:h;Spr,k表示热水从热源流与第k段回水管道之间的管道集合;vpr,j,t表示第j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速,单位:m/s;
对式(16)和式(17)计算的实际传输时间做取整处理,如式(18)和式(19)所示:
式中:表示第k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表示第k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传输时间段,单位:h;△t表示调度时间尺度,单位:h;
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传输热损后,管道入口及出口温度满足如式(20)和式(21)所示约束: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供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μhn表示热网热损率;表示热源与供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s,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表示回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热源与回水管道k2之间的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表示t时刻从热源流出的热水至第k2段供水管道的延时时间段;表示t时刻从第k2段回水管道流至热源的延时时间段;lj表示第j条管道的长度,单位:m;
步骤102)建立换热器模型:
热网中,一级换热器耦合热源与一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2)和式(23)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入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gt,t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Qgb,t表示燃气锅炉在t时刻的热出力,单位:kW;ηex,1表示一级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表示第k1段供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表示第k2段回水管道在t时刻的热水流量,单位:kg/h;Spr,hs表示与热源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二级换热器耦合一级供热网与二级供热网,模型如式(24)和式(25)所示:
式中:表示供水管道k1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表示回水管道k2在t时刻出口处热量,单位:kW;Qra,n,t表示第n个用户散热器在t时刻的散热功率,单位:kW;ηex,2表示二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Sps,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供水管道集合;Spr,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回水管道集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0.5h,λ=3600,C=4.168kJ/(kg·℃);ρ=960kg/m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建立房屋模型的过程为:
步骤111)建立房屋温度变化模型,如式(26)和式(27)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1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室外温度,单位:℃;ηair表示空气导热率,单位:kW/℃;Tc表示调度周期;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室内温度,单位:℃;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的开关状态,即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打开,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在t时刻关闭;Tt min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下限,单位:℃;Tt max表示t时刻房屋温度上限,单位:℃;
步骤112)计算供热指标,如式(28)和式(29)所示:
式中:表示第n个建筑物t时刻的设计热负荷,单位:kW;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面积热指标,单位:W/m2;An表示第n个建筑物面积,单位,m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0)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201)建立目标函数,如式(30)所示:
式中:Ctotal表示日运行总费用,单位:¥;Ce表示日运行购电费用,单位:¥;Cg表示日运行购买燃气费用,单位:¥;Com表示日运行维护费用,单位:¥;Cwt表示日运行弃风惩罚,单位:¥;Pgd,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量,单位:kW;Kgd,e,t表示t时刻从电网购电电费,单位:¥/kWh;Pwt,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量,单位:kW;Kwt,e,t表示t时刻从风电场购电电费,单位:¥/kWh;ηgb,h表示燃气锅炉发热效率;Pgt,t表示表示燃气轮机在t时刻的出力,单位:kW;ηgt,e表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Kg表示燃气单价,单位:¥/m3;Hng为燃气热值,单位:kWh/m3;Kgt,om表示燃气轮机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Kgb,om表示燃气锅炉运行维护费用,单位:¥/kWh;δ表示风电惩罚成本,单位:¥/kWh;表示t时刻风电预测出力,单位:kW;
步骤202)建立约束条件,包括步骤2021)至步骤2024):
步骤2021)建立电功率平衡约束,如式(31)所示:
式中:Sshe表示二级换热器集合;Sra,m表示与第m个二级换热器相连的用户散热器集合;Pn,t表示第n个建筑物的电负荷,单位:kW;
步骤2022)建立燃气轮机运行约束,如式(32)至式(34)所示:
Qgt,t=Pgt,t(1-ηgt,e-ηgt,loss)ηhr,h/ηgt,e式(32)
式中:ηgt,loss表示燃气轮机损失率;ηhr,h表示热回收器回收效率;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上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t时刻运行功率下限,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下坡上限约束,单位:kW;表示燃气轮机爬坡上限约束,单位:kW;Pgt,t-1表示燃气轮机在t-1时刻的出力,单位:kW;
步骤2023)建立最小启停时间约束:包括式(35)所示的燃气轮机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6)所示的燃气轮机的停止时间约束,式(37)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最小运行时间约束,式(38)所示的二级换热器的停止时间约束:
式中: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gt,t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的运行状态,Ugt,t=1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正在运行,Ugt,t=0表示t时刻燃气轮机停机;τ表示截止t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燃气轮机连续停机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单位:h;Ushe,m,t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的开关状态,Ushe,m,t=1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开启,Ushe,m,t=0表示第m个二级换热器t时刻关闭;表示截止t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截止t-1时刻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启动时间下限,单位:h;表示二级换热器连续停止时间下限,单位:h;
步骤2024)建立联络线功率约束,如式(39)所示:
式中:表示从电网购电下限,单位:kW;表示从电网购电上限,单位:kW。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0)中,将热网参数代入式(12)和式(13),求得各管段流速;将热网参数与所求流速代入式(16)和式(17),求得各管段具体延时;将具体延时代入式(18)和式(19)得到个管段延时时间段;最后将各管道延时时间段、热网参数以及系统参数代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求解,得最优调度计划;按照此最优调度计划控制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出力,并向电网及风电场购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9950.2A CN106845701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PCT/CN2018/074412 WO2018130231A1 (zh) | 2017-01-11 | 2018-01-29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US16/477,174 US11016455B2 (en) | 2017-01-11 | 2018-01-29 |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rmal inertia of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s and building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9950.2A CN106845701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45701A CN106845701A (zh) | 2017-06-13 |
CN106845701B true CN106845701B (zh) | 2019-11-08 |
Family
ID=5911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19950.2A Active CN106845701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16455B2 (zh) |
CN (1) | CN106845701B (zh) |
WO (1) | WO20181302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45701B (zh) * | 2017-01-11 | 2019-11-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US11875371B1 (en) | 2017-04-24 | 2024-01-16 | Skyline Products, Inc. | Price optimization system |
CN107909509A (zh) * | 2017-10-25 | 2018-04-13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用于信息协同交互的电力与天然气联合调度方法 |
CN107748934B (zh) * | 2017-10-26 | 2023-06-23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配网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 |
CN109726876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供暖热负荷评价方法及系统 |
CN107844861B (zh) * | 2017-11-07 | 2020-12-01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面向开放售电市场的用户侧综合能源供给最优策略及系统 |
CN108280302A (zh) * | 2018-01-26 | 2018-07-13 | 清华大学 | 一种热网热流计算方法 |
CN108256783A (zh) * | 2018-02-08 | 2018-07-06 | 山东建筑大学 |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面向需求的能耗指标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9472050B (zh) * | 2018-09-30 | 2023-10-24 | 东南大学 | 基于热惯性的热电联产系统混合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
CN109636148B (zh) * | 2018-11-29 | 2022-09-13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能量网络方程的多能流系统的工作状态评估方法 |
CN110188492B (zh) * | 2019-06-04 | 2021-11-12 | 南通大学 | 一种考虑热网特性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优化调度方法 |
CN110766224B (zh) * | 2019-10-23 | 2023-11-10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一种光伏-蓄热装置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法和装置 |
CN110889600A (zh) * | 2019-11-13 | 2020-03-17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考虑柔性热负荷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CN111219767A (zh) * | 2019-11-29 | 2020-06-02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 |
CN111400641B (zh) * | 2019-11-29 | 2024-03-2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
CN111062598B (zh) * | 2019-12-09 | 2023-08-01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
CN110991061B (zh) * | 2019-12-10 | 2023-07-0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热电综合能源仿真规划方法 |
CN111191353B (zh) * | 2019-12-18 | 2023-09-05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考虑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 |
CN113048547B (zh) * | 2019-12-27 | 2024-09-20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能源供热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11340272A (zh) * | 2020-02-14 | 2020-06-26 | 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蜘蛛群智算法的供热调度最优化方法 |
CA3115583A1 (en) | 2020-04-17 | 2021-10-17 | Mcmaster University | Integrated community energy and harvesting system |
CN111612239B (zh) * | 2020-05-15 | 2023-07-07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市场化电厂发电计划的修正方法 |
CN111626587B (zh) * | 2020-05-21 | 2022-09-06 | 浙江大学 | 一种计及能流延迟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拓扑优化方法 |
CN111563634B (zh) * | 2020-05-25 | 2022-04-08 | 清华大学 | 一种计及热网重构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
CN112465285B (zh) * | 2020-06-15 | 2023-03-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电气热多能源供能系统的调度方法 |
CN111950807B (zh) * | 2020-08-26 | 2022-03-25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计及不确定性与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
CN112068439B (zh) * | 2020-09-18 | 2022-10-21 | 上海电力大学 |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共享模型的家庭能源管理优化方法 |
CN112202203A (zh) * | 2020-09-30 | 2021-01-0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电热微网能量耦合的梯级利用优化方法 |
CN112446616B (zh) * | 2020-11-26 | 2022-07-2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策略与负荷特性建模方法 |
CN112394643B (zh) * | 2020-11-27 | 2021-11-09 | 大连理工大学 | 钢铁企业热电系统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89612B (zh) * | 2021-03-18 | 2023-09-19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麦考密克包络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线性建模方法 |
CN113408777B (zh) * | 2021-03-19 | 2024-03-01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ls-pso算法的多目标电、气、热供暖协调方法 |
CN113011655B (zh) * | 2021-03-22 | 2022-10-25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的社区多能源系统的混合储能系统规划方法 |
CN113343380B (zh) * | 2021-05-31 | 2022-09-09 | 温州大学 |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强迫风冷散热器优化方法及系统 |
CN113437744B (zh) * | 2021-06-09 | 2022-02-01 | 河海大学 | 考虑不确定性的光热-生物质混合电站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
CN113283107A (zh) * | 2021-06-10 | 2021-08-20 | 东南大学 |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气热系统惯性特征的评估方法及模型 |
CN113433862B (zh) * | 2021-06-30 | 2022-06-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仿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688347A (zh) * | 2021-07-02 | 2021-11-23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个能源综合服务站多目标运行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3688570B (zh) * | 2021-08-25 | 2023-11-10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自动运行的实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762781B (zh) * | 2021-09-10 | 2022-07-12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计及电转气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 |
CN113837577B (zh) * | 2021-09-14 | 2024-03-19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农村电热联合系统耦合元件规划方法 |
CN113836739B (zh) * | 2021-09-30 | 2023-06-02 | 沈阳工程学院 | 一种计及供热管网多损耗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CN114048908B (zh) * | 2021-11-15 | 2024-07-02 | 东北大学 | 统一电网-分布式热网系统多时间尺度加强区间优化方法 |
CN114066056A (zh) * | 2021-11-16 | 2022-02-18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考虑热电协同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
CN113935198B (zh) * | 2021-11-16 | 2024-03-22 | 清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多能系统运行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358635A (zh) * | 2022-01-12 | 2022-04-15 | 天津大学 | 计及热网延时和居民承受力的城市供能可靠性监测方法 |
CN114396822B (zh) * | 2022-01-17 | 2022-10-21 | 中煤科工(天津)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配置与运行方法 |
CN115146834A (zh) * | 2022-06-16 | 2022-10-04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参数优化方法 |
CN115310259B (zh) * | 2022-06-30 | 2023-06-30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软行动者-批评者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梯级优化方法 |
CN115081247B (zh) * | 2022-07-19 | 2023-04-07 | 河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热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
CN115693793B (zh) * | 2022-10-11 | 2024-05-1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区域微电网能源优化控制方法 |
CN116187537A (zh) * | 2022-12-30 | 2023-05-30 | 天津大学 | 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CN116384536B (zh) * | 2023-01-06 | 2024-05-07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一种中大型能源用户综合能源协同规划方法 |
CN118111098B (zh) * | 2023-12-01 | 2024-08-30 | 翰沃思(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空调热回收控制系统最优化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0042A (zh) * | 2013-08-07 | 2013-11-20 | 东南大学 |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
CN105807633A (zh) * | 2016-05-10 | 2016-07-27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集中供热管网和建筑物储能消纳风电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方法 |
EP3082010A1 (en) * | 2015-04-17 | 2016-10-19 | Fourdeg Oy | A system for dynamically balancing a heat load and a method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44444B2 (en) * | 2011-03-07 | 2016-01-26 | Callida Energy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energ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uilding systems |
US9098876B2 (en) * | 2013-05-06 | 2015-08-04 | Viridity Energy, Inc. | Facilitating revenue generation from 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s based on a self-tuning energy asset model |
US20170314800A1 (en) * | 2014-11-12 | 2017-11-02 | Carrier Corporation | Automated functional tests for diagnostics and control |
CN106845701B (zh) | 2017-01-11 | 2019-11-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
2017
- 2017-01-11 CN CN201710019950.2A patent/CN106845701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29 WO PCT/CN2018/074412 patent/WO201813023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29 US US16/477,174 patent/US1101645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0042A (zh) * | 2013-08-07 | 2013-11-20 | 东南大学 |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
EP3082010A1 (en) * | 2015-04-17 | 2016-10-19 | Fourdeg Oy | A system for dynamically balancing a heat load and a method thereof |
CN105807633A (zh) * | 2016-05-10 | 2016-07-27 | 大连理工大学 | 基于集中供热管网和建筑物储能消纳风电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69581A1 (en) | 2019-12-05 |
WO2018130231A1 (zh) | 2018-07-19 |
CN106845701A (zh) | 2017-06-13 |
US11016455B2 (en)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45701B (zh) | 一种基于热网和房屋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 |
Zhang et al. | 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of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in Northern China | |
Gu et al. | Optimal operation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thermal inertia of 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and buildings | |
CN105807633B (zh) | 基于集中供热管网和建筑物储能消纳风电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方法 | |
Jiang et al. | Modelling an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an integrated energy based direct district water-heating system | |
EP3001111B1 (en) | Electric power peak-shaving and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3776079B (zh) | 一种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2331110B (zh) |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区域热电冷联合能源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2209817U (zh) |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区域热电冷联合能源系统 | |
CN106593771B (zh) | 一种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电热解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447529A (zh) | 考虑热水管网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和运行优化方法 | |
CN110535128B (zh) | 基于用能舒适度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方法 | |
CN110544175A (zh) | 一种面向家庭智能用电的多能源综合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0451460C (zh) | 一种燃煤燃气联合供热的方法 | |
CN106055773A (zh) | 结合热网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模型的建立方法 | |
CN107300258A (zh) | 一种基于梯级储热用热的低谷电和弃风电利用装置与技术 | |
CN116308881A (zh) | 利用供热管网储热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 |
CN106642289A (zh) | 蓄热式水循环电采暖系统 | |
CN117035202B (zh) | 考虑需求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协同扩展规划方法 | |
Gan-yun et al. | Optimal scheduling of 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 |
CN206593197U (zh) | 蓄热式水循环电采暖系统 | |
CN109167396A (zh) | 一种基于建筑热惯性的抽汽式热电联产机组调频能力挖掘方法 | |
CN113128868A (zh) |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1967683A (zh) | 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建模方法 | |
CN205717918U (zh) | 一种基于梯级储热用热的低谷电和弃风电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