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4872B -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4872B
CN106844872B CN201611227060.2A CN201611227060A CN106844872B CN 106844872 B CN106844872 B CN 106844872B CN 201611227060 A CN201611227060 A CN 201611227060A CN 106844872 B CN106844872 B CN 106844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preheating time
determining
energy
linear reg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70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4872A (zh
Inventor
袁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Neusoft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2270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4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4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4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4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2Timing analysis or timing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这样,在需要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时,可以提前开启系统,使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一段预热时间。这样,系统的能耗比较低,且不损耗设备。

Description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由多个设备组成的较大型的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是在使用系统的同时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能耗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二是在保证高能耗比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设备的损耗,这都是系统工作所要面临的问题。
对于目前的系统来说,由于急需一定的能量输出,常常把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全部开启,以超过设备额定功率的负荷输出能量。例如,对中央空调系统而言,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状况是:由于急需一定的制冷量,就把所有设备全部开启,以超过设备额定功率的负荷进行制冷,从而快速的获得所需要的制冷量。这样做无疑产生两个问题:(1)为了快速获得指定制冷量,设备突然冷启动,浪费了大量的电能源,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能耗比;(2)使设备在超过额定功率的情况下工作,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根据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每个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
可选地,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21
所述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的回归参数;
根据所确定的回归参数确定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1为:
t1=(βTβ)-1βTc
βt1=c+ξ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31
其中,C1、C2、……、Cn为第1组到第n组观测数据中的所述预定能量,ξ为随机误差项;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32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33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a11、a12、……、ann为回归参数;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应的虚拟变量,构建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
可选地,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34
yT=β01T+β2D13D24D3,T∈(1,2,3)
yD=δ01E
所述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2为:
t2=(βTβ)-1βTc
βt2=c+ξ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41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42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3为:
t3=ββ+c
其中,C为所述预定能量;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43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44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a11、a12、……、ann为回归参数;yT为季节变量;yD为地区变量;D1、D2、D3分别为季节的虚拟变量;E为地区的虚拟变量;ξ为随机误差项;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β0、β1、β2、β3、β4、δ0、δ1为参数;β+为β的伪逆。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将所需预热时间最长的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且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的系统中,由于子系统之间交换的能量即整个系统输出的能量,因此可以通过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进而确定出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这样,在需要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时,可以提前开启系统,使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一段预热时间。这样,系统的能耗比较低,且不损耗设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上所述,在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且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的系统中,子系统之间交换的能量即整个系统输出的能量。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包括冷冻泵子系统(包括多个冷冻泵)、冷机子系统(包括多个冷机)、冷却泵和冷却塔子系统(包括多个冷冻泵和多个冷却塔)。各个子系统串接起来传输能量。冷却泵和冷却塔子系统将生成的制冷量传输给冷机子系统,冷机子系统将同样的制冷量传输到冷冻泵子系统,冷冻泵子系统输出同样的制冷量,该制冷量也就是中央空调系统输出的制冷量。即子系统之间交换的能量即整个系统输出的能量。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上述类型的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需要输出预定能量时,确定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这样,系统能耗低,设备损耗小。下文中以每个子系统包括多个设备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对各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当一个子系统中包括n个设备时,该n个设备的回归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61
其中,分别表示该子系统中第1个到第n个设备的输出能量,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63
分别表示该子系统中第1个到第n个设备的耗电量,a1、a2、……、an为回归参数。
解上述回归方程(1),求得回归参数,可以得到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可以分别计算出每个冷冻泵、每个冷机、每个冷冻泵和每个冷却塔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例如,冷冻泵子系统中包括10个冷冻泵,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1
可以分别表示第1个到第10个冷冻泵的输出能量。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2
可以分别表示第1个到第10个冷冻泵的的耗电量。
在步骤S12中,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其中,在上述公式(1)的基础上,根据耗电量等于功率乘以时间的关系,得出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中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子系统的输出能量为该子系统所包括的所有设备输出能量之和)。当子系统的输出能量为预定能量时,可求得所需的预热时间。
图2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21中,根据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每个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根据耗电量等于功率乘以预热时间,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公式(1)可以作如下变换: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3
其中,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4
分别表示该子系统中第1个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5
分别表示该子系统中第1个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公式(2)即表达出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泵子系统中,例如,冷冻泵子系统中包括10个冷冻泵,可以用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6
分别表示第1个到第10个冷冻泵的额定功率,用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77
分别表示第1个到第10个冷冻泵的预热时间。
在步骤S122中,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
设预设能量为C,则在一子系统中(包括n个设备),满足: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1
根据公式(2)和(3),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2
其中,C为所述预定能量,即被解释变量,为n个解释变量,ξ为随机误差。对于n组观测数据Ci(i=1,2,...,n),可以构建线性回归方程: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4
即,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5
根据公式(4)构建线性回归方程组,该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6
其中,C1、C2、……、Cn为第1组到第n组观测数据中的所述预定能量;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87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a11、a12、……、ann为回归参数,也即解释变量;ξ1、ξ2、……、ξn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可以满足经典假设。
在步骤S123中,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2和上述公式(5)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2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231中,确定线性回归方程组的回归参数。例如,可以根据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回归参数。
在步骤S1232中,根据所确定的回归参数确定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1为(例如,根据求极值原理):
t1=(βTβ)-1βTc (6)
即,公式(6)为上述线性回归方程组(5)线性无关时的最优解。其中,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91
ξ为随机误差项,可以满足经典假设;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
返回图1,在步骤S13中,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其中,当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相同时,可以直接将各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系统的预热时间。当各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不相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系统的预热时间。例如,可以取所有子系统预热时间的平均值作为系统的预热时间,进行折中处理。还可以将所需预热时间最长的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这样能够确保系统至少能够输出预定的能量。
举例来说,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当三个子系统:冷冻泵子系统、冷机子系统、冷却泵和冷却塔子系统的预热时间分别确定为t1a、t1b、t1c,且t1a<t1b<t1c时,可以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的预热时间为t1c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09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且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的系统中,由于子系统之间交换的能量即整个系统输出的能量,因此可以通过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进而确定出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这样,在需要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时,可以提前开启系统,使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一段预热时间。这样,系统的能耗比较低,且不损耗设备。
考虑到周围环境对系统输出能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在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例如公式(5))中考虑加入环境影响的因素。图3是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步骤S12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221中,根据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应的虚拟变量,构建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举例来说,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考虑到系统预热时间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上述线性回归方程(4)的基础上,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01
yT=β01T+β2D13D24D3,T∈(1,2,3)
yD=δ01E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02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03
其中,季度和地区分别为虚拟变量,yT为季节变量;yD为地区变量;D1、D2、D3分别为季节的虚拟变量;E为地区的虚拟变量;β0、β1、β2、β3、β4、δ0、δ1为参数。
在步骤S1222中,根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
例如可以根据公式(7)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出线性回归方程组。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时,与上述方法求解一致,可以得到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2为:
t2=(βTβ)-1βTc (8)
βt2=c+ξ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11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12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时,线性方程组βTβ不可逆,就会存在多组解,这时最优解不再是(βTβ)-1βTc。利用矩阵的SVD(SingularValue Decomposition)分解和伪逆可以求得其最优解。具体地,先求向量C向矩阵β的列空间的投影表示为β(βTβ)-1βTc,利用矩阵的SVD分解,求得矩阵β的伪逆β+=VΣ-1U,其中,V为β的行空间一组的正交基,U为β列空间中的一组正交基,Σ为以ββT的特征值为元素的对角矩阵。最终求得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3为:
t3=ββ+c (9)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的框图。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1、第二确定模块12和第三确定模块13。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第一构建子模块、求解子模块。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每个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第一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
求解子模块用于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
可选地,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可以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21
该实施例中,所述求解子模块可以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和第三确定子模块。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的回归参数。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回归参数确定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1为:
t1=(βTβ)-1βTc
βt1=c+ξ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32
其中,C1、C2、……、Cn为第1组到第n组观测数据中的所述预定能量,ξ为随机误差项;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34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a11、a12、……、ann为回归参数;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
可选地,所述第一构建子模块包括第二构建子模块、第三构建子模块。
第二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应的虚拟变量,构建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第三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
可选地,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35
yT=β01T+β2D13D24D3,T∈(1,2,3)
yD=δ01E
所述求解子模块求解得到: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2为:
t2=(βTβ)-1βTc
βt2=c+ξ
Figure BDA0001193825380000142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3为:
t3=ββ+c
其中,C为所述预定能量;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a11、a12、……、ann为回归参数;yT为季节变量;yD为地区变量;D1、D2、D3分别为季节的虚拟变量;E为地区的虚拟变量;ξ为随机误差项;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β0、β1、β2、β3、β4、δ0、δ1为参数;β+为β的伪逆。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3可以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需预热时间最长的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且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的系统中,由于子系统之间交换的能量即整个系统输出的能量,因此可以通过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进而确定出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时间。这样,在需要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时,可以提前开启系统,使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一段预热时间。这样,系统的能耗比较低,且不损耗设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根据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每个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根据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
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
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为:
所述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的回归参数;
根据所确定的回归参数确定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1为:
t1=(βTβ)-1βTc
βt1=c+ξ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21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22
其中,C1、C2、……、Cn为第1组到第n组观测数据中的所述预定能量,ξ为随机误差项;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23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24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a11、a12、……、ann为回归参数;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应的虚拟变量,构建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根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25
yT=β01T+β2D13D24D3,T∈(1,2,3)
yD=δ01E
所述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2为:
t2=(βTβ)-1βTc
βt2=c+ξ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32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3为:
t3=ββ+c
其中,C为所述预定能量;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33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a11、a12、……、ann为回归参数;yT为季节变量;yD为地区变量;D1、D2、D3分别为季节的虚拟变量;E为地区的虚拟变量;ξ为随机误差项;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β0、β1、β2、β3、β4、δ0、δ1为参数;β+为β的伪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的步骤包括:
将所需预热时间最长的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6.一种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装置,所述系统包括串接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确定当每个设备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运行时,每个子系统输出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耗电量的关系、每个设备的额定功率,确定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
第一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构建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
求解子模块,用于求解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得到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组为: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41
所述求解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的回归参数;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回归参数确定每个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1为:
t1=(βTβ)-1βTc
βt1=c+ξ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51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52
其中,C1、C2、……、Cn为第1组到第n组观测数据中的所述预定能量,ξ为随机误差项;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53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54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a11、a12、……、ann为回归参数;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建子模块包括:
第二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能量、所确定的每个设备的输出能量与预热时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应的虚拟变量,构建每个子系统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第三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多组观测数据构建所述线性回归方程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每个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61
yT=β01T+β2D13D24D3,T∈(1,2,3)
yD=δ01E
所述求解子模块求解得到: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2为:
t2=(βTβ)-1βTc
βt2=c+ξ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62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63
当一子系统的线性回归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时,该子系统所需的预热时间t3为:
t3=ββ+c
其中,C为所述预定能量;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额定功率;
Figure FDA0002305130810000065
分别为该子系统中第1个设备到第n个设备的预热时间;a11、a12、……、ann为回归参数;yT为季节变量;yD为地区变量;D1、D2、D3分别为季节的虚拟变量;E为地区的虚拟变量;ξ为随机误差项;βT为β的转置矩阵;β-1为β的逆矩阵;β0、β1、β2、β3、β4、δ0、δ1为参数;β+为β的伪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需预热时间最长的子系统的预热时间确定为所述系统输出所述预定能量所需的预热时间。
CN201611227060.2A 2016-12-27 2016-12-27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844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7060.2A CN106844872B (zh) 2016-12-27 2016-12-27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7060.2A CN106844872B (zh) 2016-12-27 2016-12-27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4872A CN106844872A (zh) 2017-06-13
CN106844872B true CN106844872B (zh) 2020-02-14

Family

ID=5913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7060.2A Active CN106844872B (zh) 2016-12-27 2016-12-27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487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899A (zh) * 2014-07-22 2016-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预热提醒系统和车辆预热提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1480B2 (en) * 2002-12-12 2006-01-03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Reducing pre-cycle warm-up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07328744A (ja) * 2006-06-09 2007-12-20 Canon Inc 回帰分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3024761B (zh) * 2011-09-26 2016-03-0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基站能耗模型建立方法、能耗预测方法及装置
KR102252263B1 (ko) * 2014-04-04 2021-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Hvac 시스템의 에너지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23098B (zh) * 2016-05-05 2018-02-0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波进行低温烹饪的方法、系统和微波烹饪装置
CN106250621B (zh) * 2016-07-29 2020-01-21 西南交通大学 列车空调能耗计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899A (zh) * 2014-07-22 2016-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预热提醒系统和车辆预热提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磁控管预热时间对微波炉能效影响的研究;康新蕾;《家电科技》;201302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4872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9755B2 (en) Effectiveness-weighted control of cooling system components
US10558178B2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with linear solver for computation reduction
US10876754B2 (en) Dynamic central plant control based on load prediction
US10514178B2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with computation reduction based on graph theory
US9285129B2 (en) Free-cooling including modular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
Endo et al. Effect of climatic conditions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direct fresh-air container data centers
US201101909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Energy-Efficient Control For Central Chiller Plant Systems
US11281168B2 (en) Central pla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load prediction through mass storage model
US9420726B2 (en) Container-type data center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RU2010121826A (ru) Измерени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кпд для центров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Díaz et al. Effect of climate conditions on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data center cooling system under water-side economization
Marcinichen et al. Dynamic flow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ncepts of two-phase on-chip cooling cycles
US10001761B2 (en) Power consumption model for cooling equipment
EP2787296B1 (en) Method for energy analysis an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components of a cooling system
WO2015179158A1 (en) Providing power to a data center
Demetriou et a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thermo-hydraulic model for data centers
Ling et al.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data center cooling plant by using lake water source
US20130027879A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a cooling system
Zhang et al. Exergy and entransy analyses 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art 1—Similarity and distinction
CN106844872B (zh) 确定系统预热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Aravelli et al. Energy optimization in chiller plants: A novel formulation and solution using a hybri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Liu et al. Optimal setting parameters of cooling system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for data center energy efficiency
Y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ynamic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model into vemesrdc ship thermal management tool
Bao et al. Applying a novel extra-low temperature 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 for humidity control and energy efficiency
US20240172402A1 (en) Cooling system with in-series high-temperature and low-temperature circ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