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0423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0423A
CN106840423A CN201710052449.6A CN201710052449A CN106840423A CN 106840423 A CN106840423 A CN 106840423A CN 201710052449 A CN201710052449 A CN 201710052449A CN 106840423 A CN106840423 A CN 10684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ata
time period
conditioned
surveillanc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24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益冲
付研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Corporate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Corporate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Corporate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Corporate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24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0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4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for remote ind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6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temperatures, e.g. by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确定所述温度数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温度数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监测设备运行的状况,出现故障征兆时可以提前预警,而温度作为最典型的征兆指标,是经常被检测的参数。多点测温仪可同时监测多达十几个位置的温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农业生产温度测量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领域。如消防电气的非破坏性温度检测,电力设备的过热故障预知检测,空调洗的温度检测,各类运输工具组件的过热检测,医疗与诊断设备的温度测试等。但是,现有的多点测温仪只能监测并显示现场温度,不能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无法记录历史温度曲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上报方法及系统,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可以记录历史温度曲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包括:
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数据为温度数值,则所述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所述数据为测温时间段,则所述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若所述测温时间超过所述时间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符合条件的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符合预设条件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具体包括:
将所述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所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所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公开的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可以记录历史温度曲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可以记录历史温度曲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终端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并且,多点测温仪也会记录测温时间。
102、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数据以后,控制终端会确定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其中不同的数据对应不同的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为温度数值,则对应的预设条件为上传温度阈值;若所述数据为测温时间段,则对应的预设条件为时间段阈值。
103、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其中,可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具体地,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上传温度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则将对应的测温时间段内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优选地,可将测温时间段内所有温度均发送到监控中心,也可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取平均值后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可以记录历史温度曲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
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热电偶将温度数值发送给多点测温仪,则终端通过监测多点测温仪,得到温度数值。
202、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温度数值之后,需判断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例如,若上报温度阈值为40摄氏度,而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50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已超过上报温度阈值,此时执行步骤203;另一种情况下,若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39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未超过上报温度阈值,此时,执行步骤205。
203、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监测到的温度数值超过上报温度阈值时,会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具体的,若上报温度阈值为40摄氏度,而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50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已超过上报温度阈值,则终端将50摄氏度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其中,可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204、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如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进行统计,加以分析,得到统计结果,以供用户查看。
205、若所述温度数值未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监测到的温度数值未超过上报温度阈值时,则终端会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继续重复步骤201-204。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确定所述温度数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温度数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强度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
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热电偶将温度数值发送给多点测温仪,则终端通过监测多点测温仪,得到温度数值。并且,多点测温仪也会记录测温时间段。
302、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测温时间之后,需判断此时的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例如,若时间段阈值为20分钟,当测温时间段达到21分钟时,则判断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此时执行步骤303;另一种情况下,若测温时间段为18分钟,则判断测温时间段未超过时间段阈值,此时,执行步骤305。
303、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时,则将对应的测温时间段内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优选地,可将所述测温时间段内所有温度均发送到监控中心,也可将所述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取平均值后发送到监控中心。例如,在测温时间段内,检测到的温度数值是变化的,分别为18摄氏度,18.2摄氏度,17.5摄氏度,则可将上述三个温度均发生到监控中心,也可将上述三个温度取平均值,即17.9摄氏度发生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其中,可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304、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如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进行统计,加以分析,得到统计结果,以供用户查看。
305、若所述测温时间段未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监测到的测温时间段未超过时间段阈值时,则终端会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继续重复步骤301-304。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会监测多点测温仪的测温时间段;确定所监测时间段是否符合预设时间段阈值;若所述监测时间段符合所述预设时间段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下面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办法,具体计算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监测单元401,用于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单元401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并且,多点测温仪也会记录测温时间。
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数据以后,确定单元会确定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其中不同的数据对应不同的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为温度数值,则对应的预设条件为上传温度阈值;若所述数据为测温时间段,则对应的预设条件为时间段阈值。
发送单元403,用于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发送单元403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具体地,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上传温度阈值,发送单元403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发送单元403则将对应的测温时间段内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优选地,发送单元403可将测温时间段内所有温度均发送到监控中心,也可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取平均值后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也可以记录历史温度曲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监测单元501,用于监测多点测温仪接受到的温度数值。
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热电偶将温度数值发送给多点测温仪,则终端通过监测多点测温仪,得到温度数值。
第一判断单元502,用于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温度数值之后,需判断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例如,若上报温度阈值为40摄氏度,而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50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已超过上报温度阈值;另一种情况下,若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39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未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发送单元503,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监测到的温度数值超过上报温度阈值时,会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具体的,若上报温度阈值为40摄氏度,而监测到的温度数值为50摄氏度,则判断温度数值已超过上报温度阈值,则终端将50摄氏度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其中,可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分析单元504,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如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进行统计,加以分析,得到统计结果,以供用户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确定所述温度数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温度数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监测单元601,用于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
多点测温仪包括多个热电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每个热电偶对应一个测量节点,并能够测出测量节点的实时温度,热电偶将温度数值发送给多点测温仪,则终端通过监测多点测温仪,得到温度数值。并且,多点测温仪也会记录测温时间段。
第二判断单元602,用于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测温时间之后,需判断此时的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例如,若时间段阈值为20分钟,当测温时间段达到21分钟时,则判断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另一种情况下,若测温时间段为18分钟,则判断测温时间段未超过时间段阈值。
发送单元603,用于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时间段阈值时,则将对应的测温时间段内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优选地,可将所述测温时间段内所有温度均发送到监控中心,也可将所述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取平均值后发送到监控中心。例如,在测温时间段内,检测到的温度数值是变化的,分别为18摄氏度,18.2摄氏度,17.5摄氏度,则可将上述三个温度均发生到监控中心,也可将上述三个温度取平均值,即17.9摄氏度发生到监控中心。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其中,可接入的移动通信网络可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不同制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分析单元604,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如将测温时间段内的温度进行统计,加以分析,得到统计结果,以供用户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会监测多点测温仪的测温时间段;确定所监测时间段是否符合预设时间段阈值;若所述监测时间段符合所述预设时间段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发送器703,所述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及发送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相连。
前述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该终端设备的结构实现。其中应用层和操作系统内核均可视为处理器701的抽象化结构的组成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701通过调用存储于存储器702中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在图7所描述的终端设备中,终端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确定所述温度数值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温度数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由此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将温度上报监控中心,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温度状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701通过调用存储于存储器702中的程序代码,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多点测温仪接受到的温度数值;
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若所述温度数值未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温度数值。
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701通过调用存储于存储器702中的程序代码,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
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若所述测温时间段未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继续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测温时间段。
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机智的任何一种服务进程的监控方法的部分或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国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不足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合并或删减。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进一步划分或删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加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简介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是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和终端设备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为温度数值,则所述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为测温时间段,则所述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符合条件的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符合预设条件的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具体包括:
将所述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所述监控中心。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多点测温仪接收到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温度数值及测温时间段;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则将实时温度发送到监控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温度数值是否超过上报温度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温度数值超过所述上报温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测温时间段是否超过时间段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测温时间段超过所述时间段阈值,则确定所述数据符合所述预设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温度统计分析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所述监控中心。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系统。
CN201710052449.6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840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2449.6A CN10684042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2449.6A CN10684042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0423A true CN106840423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2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2449.6A Pending CN106840423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04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692A (zh) * 2007-08-29 2008-02-06 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室内温度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248641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监测系统
WO2013078999A1 (zh) * 2011-11-28 201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设备
CN104899127A (zh) * 2014-03-04 2015-09-09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监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692A (zh) * 2007-08-29 2008-02-06 北京意科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室内温度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2486413A (zh) * 2010-12-03 2012-06-06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监测系统
WO2013078999A1 (zh) * 2011-11-28 201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基站设备
CN104899127A (zh) * 2014-03-04 2015-09-09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监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6824B (zh) 多指标关联模型训练方法及多指标异常分析方法
CN109886512B (zh) 剩余应急维修时间估算方法及预警方法、以及其估算系统和预警系统
WO2022150620A1 (en) An ai cybersecurity system monitor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s
CN104284337A (zh) 一种基站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21202854A1 (en) Automatic contact tracing
CN106303370A (zh) 确定目标对象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54188B (zh) 基于云的网站日志安全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Martínez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elch's periodogram‐based energy detection for spectrum sensing
CN106559431A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检测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8964976A (zh) 一种基于光模块的告警提示方法及告警提示装置
CN106815651A (zh) 一种社会公共事件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5101399B (zh) 伪基站移动路线获取方法、装置与伪基站定位方法、装置
CN103458448B (zh) 一种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及设备
Zhang et al. Link-centric probabilistic coverage model for transceiver-free object det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932194B (zh)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84042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点测温仪上报方法及系统
KR20220132824A (ko) 배전설비 상태 이상 개소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180913A (zh) 一种输电线路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1916411B1 (ko) 산업용 사물 인터넷에 기반한 공사 현장 안전을 위한 사고 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904888B (zh) 空气检测设备与门窗的联动方法、空气检测设备及门窗
CN110098983B (zh) 一种异常流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721233A (zh) 网站存活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60810A (zh) 交通工具乘载人数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2766A (zh) 基于行动规律的危险行为预警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CN111508205A (zh) 一种用于测量实验室气体的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