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9507B -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9507B
CN106839507B CN201710147342.XA CN201710147342A CN106839507B CN 106839507 B CN106839507 B CN 106839507B CN 201710147342 A CN201710147342 A CN 201710147342A CN 106839507 B CN106839507 B CN 106839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media
round tube
hot end
fluid
electromagnetically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73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39507A (zh
Inventor
朱庆勇
庄依杰
余怀忠
王关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473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9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9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9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39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9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21/00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321/02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s;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s
    • F25B2321/025Removal of heat
    • F25B2321/0252Removal of heat by liquids or two-phase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封口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圆管侧面设置有一个磁场周期性变换的电磁装置,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热端的一端填充有热端多孔介质,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冷端的一端填充有冷端多孔介质,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的孔隙中填充有纳米流体,圆管内部腔体的中部安装一个螺旋状的弹性线圈,弹性线圈两端各连接一个弹簧连接板,弹性线圈包括一根导线和若干流体导管,所述导线两端接直流电源,所述流体导管通过两端的弹簧连接板与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连通。本发明利用电磁装置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驱动纳米流体在冷端和热端对流,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器所处轨道高度的重力大约为(10-6~10-3)g(g为地面自由落体加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效应被削弱或消失。因此微重力环境下,散热装置的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克服微重力条件下散热装置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利用电磁控制方法进行热量传递代替传统的自然对流,可以很好地解决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提高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封口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圆管侧面设置有一个磁场周期性变换的电磁装置,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热端的一端填充有热端多孔介质,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冷端的一端填充有冷端多孔介质,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的孔隙中填充有纳米流体,圆管内部腔体的中部安装一个螺旋状的弹性线圈,所述弹性线圈两端各连接一个弹簧连接板,弹性线圈包括一根导线和若干流体导管,所述导线两端接直流电源,所述流体导管通过两端的弹簧连接板与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连通,在流体导管内部纳米流体贴着流体导管内壁和导流格栅流动,气体在流体导管中间流动。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纳米流体采用非牛顿纳米流体,非牛顿纳米流体是由基液(如水、醇等)与纳米尺度的氧化金属粉体(如氧化铝、氧化铜等)混合制备而成的悬浮液。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电磁装置包括交流电源以及两个相互并联的电磁铁,两个电磁铁设置于圆管两侧。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热端多孔介质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从热端到冷端,金属颗粒的直径逐渐变大。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冷端多孔介质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金属颗粒的直径相同。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直流电源从正极到负极依次串联有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圆管两端的堵头为金属板。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弹性线圈外表面包封有绝缘体。使其能够防高温防腐蚀。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可移动,而靠近冷端的弹簧连接板不可移动。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应用于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热量传导至热端多孔介质;
S2:热端多孔介质空隙中的纳米流体遇热相变成气体;
S3:电磁装置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由于弹性线圈中的导线通直流电,弹性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来回振动,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驱动热端的气体沿流体导管向冷端移动;
S4:气体在冷端多孔介质处遇冷凝成液体并释放热量;
S5:液体通过流体导管回流至热端多孔介质,如此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封口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圆管侧面设置有一个磁场周期性变换的电磁装置,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热端的一端填充有热端多孔介质,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冷端的一端填充有冷端多孔介质,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的孔隙中填充有纳米流体,圆管内部腔体的中部安装一个螺旋状的弹性线圈,所述弹性线圈两端各连接一个弹簧连接板,弹性线圈包括一根导线和若干流体导管,所述导线两端接直流电源,所述流体导管通过两端的弹簧连接板与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连通,在流体导管内部纳米流体贴着流体导管内壁和导流格栅流动,气体在流体导管中间流动。本发明利用电磁装置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由于弹性线圈中的导线通直流电,弹性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来回振动,从而驱动纳米流体在冷端和热端对流,可以很好地解决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提高散热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该方法与装置结合实现了微重力条件下高效率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弹簧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3为弹性线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圆管;2、电磁装置;3、热端多孔介质;4、冷端多孔介质;5、弹性线圈;6、弹簧连接板;7、直流电源;8、开关;9、滑动变阻器。21、交流电源;22、电磁铁;51、导线;52、流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封口的圆管1,圆管1的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圆管1侧面设置有一个磁场周期性变换的电磁装置2,圆管1内部腔体的靠近热端的一端填充有热端多孔介质3,圆管1内部腔体的靠近冷端的一端填充有冷端多孔介质4,热端多孔介质3和冷端多孔介质4的孔隙中填充有纳米流体,圆管1内部腔体的中部安装一个螺旋状的弹性线圈5,所述弹性线圈5两端各连接一个弹簧连接板6,弹性线圈5包括一根导线51和若干流体导管52,所述导线51两端接直流电源7,所述流体导管52通过两端的弹簧连接板6与热端多孔介质3和冷端多孔介质4连通,在流体导管52内部纳米流体贴着流体导管内壁和导流格栅流动,气体在流体导管52中间流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纳米流体采用非牛顿纳米流体,非牛顿纳米流体是由基液(如水、醇等)与纳米尺度的氧化金属粉体(如氧化铝、氧化铜等)混合制备而成的悬浮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磁装置2包括交流电源21以及两个相互并联的电磁铁22,两个电磁铁22设置于圆管1两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热端多孔介质3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从热端到冷端,金属颗粒的直径逐渐变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冷端多孔介质4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金属颗粒的直径相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直流电源7从正极到负极依次串联有开关8、滑动变阻器9、导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圆管1两端的堵头为金属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弹性线圈5外表面包封有绝缘体。使其能够防高温防腐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6可移动,而靠近冷端的弹簧连接板6不可移动。
本实施例利用电磁装置2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由于弹性线圈5中的导线51通直流电,弹性线圈5在安培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来回振动,从而驱动纳米流体在冷端和热端对流,可以很好地解决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应用于实施例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热量传导至热端多孔介质3;
S2:热端多孔介质3空隙中的纳米流体遇热相变成气体;
S3:电磁装置2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由于弹性线圈5中的导线51通直流电,弹性线圈5在安培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来回振动,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6驱动热端的气体沿流体导管52向冷端移动;
S4:气体在冷端多孔介质4处遇冷凝成液体并释放热量;
S5:液体通过流体导管52回流至热端多孔介质3,如此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与实施例1的装置结合实现了微重力条件下高效率的散热。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两端封口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圆管侧面设置有一个磁场周期性变换的电磁装置,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热端的一端填充有热端多孔介质,圆管内部腔体的靠近冷端的一端填充有冷端多孔介质,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的孔隙中填充有纳米流体,圆管内部腔体的中部安装一个螺旋状的弹性线圈,所述弹性线圈两端各连接一个弹簧连接板,弹性线圈包括一根导线和若干流体导管,所述导线两端接直流电源,所述流体导管通过两端的弹簧连接板与热端多孔介质和冷端多孔介质连通,在流体导管内部纳米流体贴着流体导管内壁和导流格栅流动,气体在流体导管中间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体采用非牛顿纳米流体,非牛顿纳米流体是由基液与纳米尺度的氧化金属粉体混合制备而成的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包括交流电源以及两个相互并联的电磁铁,两个电磁铁设置于圆管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多孔介质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从热端到冷端,金属颗粒的直径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多孔介质的包括若干层金属颗粒,金属颗粒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从正极到负极依次串联有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两端的堵头为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线圈外表面包封有绝缘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可移动,而靠近冷端的弹簧连接板不可移动。
10.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热量传导至热端多孔介质;
S2:热端多孔介质空隙中的纳米流体遇热相变成气体;
S3:电磁装置产生一个周期性变换磁场,由于弹性线圈中的导线通直流电,弹性线圈在安培力作用下以一定频率来回振动,靠近热端的弹簧连接板驱动热端的气体沿流体导管向冷端移动;
S4:气体在冷端多孔介质处遇冷凝成液体并释放热量;
S5:液体通过流体导管回流至热端多孔介质,如此循环,完成热量的传递过程。
CN201710147342.XA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6839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7342.XA CN106839507B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7342.XA CN106839507B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9507A CN106839507A (zh) 2017-06-13
CN106839507B true CN106839507B (zh) 2019-04-12

Family

ID=59144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7342.XA Active CN106839507B (zh) 2017-03-13 2017-03-13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9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751A (zh) * 2018-12-24 2019-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制冷系统
CN111023878B (zh) * 2019-12-10 2021-02-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功率可调节空间辐射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885A (ja) * 1991-11-18 1993-06-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パイプ
JP2004239567A (ja) * 2003-02-07 2004-08-26 Nec Toshiba Space Systems Ltd ヒートパイプ
CN203298644U (zh) * 2013-04-27 2013-11-20 上海大学 应用于微重力条件下的沸腾换热装置
CN104880110A (zh) * 2015-04-02 2015-09-02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高传热性能的微型热管
CN10622553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圆柱型环路热管毛细泵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885A (ja) * 1991-11-18 1993-06-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パイプ
JP2004239567A (ja) * 2003-02-07 2004-08-26 Nec Toshiba Space Systems Ltd ヒートパイプ
CN203298644U (zh) * 2013-04-27 2013-11-20 上海大学 应用于微重力条件下的沸腾换热装置
CN104880110A (zh) * 2015-04-02 2015-09-02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高传热性能的微型热管
CN10622553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圆柱型环路热管毛细泵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9507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507B (zh)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利用电磁控制的热量传递装置及方法
EP1832828A1 (en) Magnetic convection heat circulation pump
JP6505312B2 (ja) 熱交換器、及び磁気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3166420B (zh) 一种液态金属磁力驱动装置
US20160330867A1 (en) Electromagnetic heat transfer circuit
WO1993008633A1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ump for pumping liquid metals and other conductive liquids
CN108736180A (zh) 用于直流大电流的液态金属柔性电缆
EP343856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agnetic heat pump device
CN105529906A (zh)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换流阀冷却系统
CN201255597Y (zh) 热导管结构及应用热导管结构的散热系统
CN105889188A (zh) 一种液压管路中液压油的气泡抑制装置
US6109888A (en)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peristaltic pump
CN109195923A (zh) Pef室
CN114447685B (zh) 一种用于水冷线圈的抗电磁冲击水电分离集成接线器
CN208798300U (zh)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液态金属散热装置及其充电桩
CN209265364U (zh) 外部冷却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6535576B (zh) 一种纳米流体的散热装置
Feng et al. Control of liquid flow distribution utilizing EHD conduction pumping mechanism
CN208720882U (zh) 一种环形反重力的热管
CN105451383B (zh) 电磁感应微加热装置
CN113923950A (zh) 一种利用磁场和微槽道实现大热流密度器件冷却的装置及方法
CN208620623U (zh) 一种高频脉冲无相差自校正电子除垢设备
Ji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c non-transferred arc plasma torch operating under laminar and turbulent conditions
Yan et al. Rotation of a single vortex in dusty plasma
CN102538281A (zh) 过冷水连续制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