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2156A -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2156A
CN106832156A CN201710107662.2A CN201710107662A CN106832156A CN 106832156 A CN106832156 A CN 106832156A CN 201710107662 A CN201710107662 A CN 201710107662A CN 106832156 A CN106832156 A CN 106832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reaction
temperature sensitive
base est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76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32156B (zh
Inventor
张兴祥
曹瑞瑞
陈赛
刘海辉
王学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076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2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2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2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32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2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2/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在分散剂中分散均匀;2)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反应单体加入反应容器,搅拌,通入惰性气体,滴加引发剂,而后升温至60~70℃,搅拌至反应完成,得到反应混合液;其中: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3)利用醇类溶剂沉淀、后将沉淀溶解在分散剂中,离心去除未参加反应的氧化石墨烯,收集沉淀物II;4)将沉淀物II溶解于丙酮或者乙酸乙酯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即得温敏氧化石墨烯。该方法将相变材料接枝到氧化石墨烯表面,得到性能稳定的温敏氧化石墨烯,其相变焓值高,热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sp2杂化的碳原子组成的具有二维(2D)结构的单原子片层的碳材料,是构成其他碳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石墨烯的质量轻、机械强度和硬度大、导热性能好,是理想的复合改性和支撑材料。特别是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000W/m·K,是迄今为止导热率最高的材料。然而由于石墨烯天然的疏水性,使得它几乎不被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这一性质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氧化石墨烯(GO)的性质与石墨烯基本相似,它可以看作是石墨烯内部和边缘含有大量亲水性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修饰的产物。同时,GO也具有优异的热学和力学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采用石墨烯改善相变材料的形状稳定性和导热性技术已经得到重视。如,CN106118610 A中公布了一种在聚乙二醇中加入石墨烯,通过共混制备定型相变材料的技术。再如,CN 105505330 A中公布了一种在冷冻干燥后的石墨烯凝胶中吸附石蜡制备相变材料的技术。还如,CN 105385417 A中公布了以氧化石墨烯作为乳化剂,与相变材料混合制成氧化石墨烯/相变材料乳液,再以氧化石墨烯/相变材料乳液为模板,后经水热还原反应,制备三维石墨烯/相变导热复合材料。三个发明申请中相变材料与石墨烯之间只有范德华力,而没有化学键,结合并不牢固,也不能作为温敏材料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类相变材料共价接枝到氧化石墨烯表面,使两者牢靠结合,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温敏化,同时制得的温敏氧化石墨烯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焓值,良好的热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在分散剂中分散均匀,得到浓度为0.5~1.5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太低,需要消耗大量的分散剂;浓度太高,会对后续的聚合反应产生不良的影响;
2)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反应单体加入反应容器,搅拌,通入惰性气体,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氧气,而后滴加引发剂,待引发剂滴加完成后,升温至60~70℃,搅拌至反应完成,得到反应混合液;反应时间优选为24~48h;
其中: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在加入反应容器前先除去了的阻聚剂;
所述引发剂、反应单体均溶解在所述分散液中;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是所述反应单体质量的0.15~0.6%
3)将所述反应混合液用醇类溶剂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所述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与所述分散剂相同的溶剂中,在8000~11000rpm、0.5~1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氧化石墨烯,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所述沉淀物II溶解于丙酮或者乙酸乙酯,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引发剂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单体的物质的量的0.05~0.1%。
进一步,所述引发剂为事先用无水乙醇纯化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BPO)。
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甲苯等能够分散和溶解GO及(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的有机溶剂。
具体而言,所述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的通式为CH2=C(CH3)-COOCnH2n+1,丙烯酸正烷基酯的通式为CH2=CH-COOCnH2n+1,其具有温敏特性的是侧链中长链烷基,一般长链烷基中的碳原子数(n)应在8~50之间,n<8,侧链不能结晶,失去本发明的意义,而n>50,结晶温度过高,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温敏温度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对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通常以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为原料制备的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均略低于n相同的丙烯酸正烷基酯产物,说明主链中含有甲基会影响侧链的结晶性能。
进一步,所述反应单体可以是n相同的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n不同的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的2~3种。只使用一种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制备温敏性氧化石墨烯材料时,所制备材料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受聚合度影响较大,一般聚合度越大,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越高。而当以2~3种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为原料时,制备的温敏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除受聚合度影响外,还与每种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的侧链中碳原子数以及该单体的摩尔含量有关,可以根据用途不同选择使用,从而可以实现对材料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的灵活控制。
当以2~3种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为原料时,任意一种原料的摩尔比都不低于10%,否则制备出的产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相变焓与使用单一单体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失去共聚意义。
步骤2)中去除所述反应单体中阻聚剂的方法为:反应前用碱性氧化铝处理除去阻聚剂,也可以用稀碱溶液洗涤除去阻聚剂,还可以用减压蒸馏的方法除去阻聚剂。
具体而言,步骤2)在反应开始前必须通惰性气体,多用氮气或氩气,以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
所述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温度过低,不利于引发剂分解引发反应,反应速率低,反应温度过高,容易由于自动加速反应而造成反应失控以及副产物增多。
所述反应时间一般为24~48h,反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反应不完全,而反应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副反应发生和产物的降解。
步骤1)中的氧化石墨烯可以通过商业购买获得,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a)石墨粉预氧化处理:量筒量取40mL浓硫酸放入配备机械搅拌的干燥三口瓶(250mL)中,升温至80℃;加入8.4g过硫酸钾以及8.4g五氧化二磷,开始搅拌;称取10g石墨粉加入三口烧瓶,80℃下反应4.5h;反应结束后把样品进行反复水洗过滤,放在培养皿中自然晾干,备用。
b)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量筒量取115mL浓硫酸放入配备机械搅拌的三口瓶(2L)中,将三口瓶置于冰水浴中,使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0℃左右,向三口瓶中加入5g预氧化处理的石墨粉,之后缓慢加入30g高锰酸钾,同时控制加料时的温度在0~10℃之间,随后升温至35℃,搅拌2h。然后,用0.5L去离子水稀释,继续搅拌2h。最后,加入1.5L去离子水以及30%的双氧水12.5mL。静置24h后,移去上层清水,用1mol/L盐酸进行清洗并过滤,以除掉产品中的MnO2及Mn2O3,直至样品液由紫红色变为棕色;最后,用去离子水将样品反复离心洗涤,直至pH值达到中性,冷冻干燥,得到样品,备用。
此处改进的Hummers法中,各物质用量仅提供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并非对具体参数值的限定。所述反应器可依据实验具体用量进行确定。
为了快捷的得到GO,也可以采用天然石墨经超声波处理,或溶剂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为原料,进一步以强酸氧化法或等离子体法制备得到GO。
本发明氧化石墨烯可以是单层的氧化石墨烯,也可以是少层氧化石墨烯,不同种类的氧化石墨烯对实现氧化石墨烯的温敏化改性虽有影响,但并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本发明采用传统的自由基聚合工艺,将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类相变材料共价接枝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上C=C双键上;单纯的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属于固-液相变材料,而本发明制备的GO接枝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则属于固-固相变材料的范畴。该制备工艺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污染较小。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类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相变焓值较高,并且可以通过接枝不同烷基链长度的(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进行调节。其次,本发明所制备的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定型性和热稳定性,很好的解决了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类相变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泄露问题,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温敏化,既可以单独实验使用,也可以作为改性剂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得到的温敏性氧化石墨烯材料除可用于能量储存外,还可用于但不限于温敏药物、温敏试剂和温敏纤维及纺织品等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a为氧化石墨烯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1b为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氧化石墨烯和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图3为氧化石墨烯和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的拉曼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的DSC谱图;
图5为PHDA和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的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谱图;
图6为比较例得到的样品GO/PHDA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7为氧化石墨烯、实施例1得到的GO-g-PHDA以及比较例得到样品的TG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氧化石墨烯接枝丙烯酸正十六烷基酯温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以下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GO:
a)石墨粉预氧化处理:量筒量取40mL浓硫酸放入配备机械搅拌的干燥三口瓶(250mL)中,升温至80℃;加入8.4g过硫酸钾以及8.4g五氧化二磷,开始搅拌;称取10g石墨粉加入三口烧瓶,80℃下反应4.5h;反应结束后把样品进行反复水洗过滤,放在培养皿中自然晾干,备用;
b)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量筒量取115mL浓硫酸放入配备机械搅拌的三口瓶(2L)中,将三口瓶置于冰水浴中,使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0℃左右,向三口瓶中加入5g预氧化处理的石墨粉,之后缓慢加入30g高锰酸钾,同时控制加料时的温度在0~10℃之间,随后升温至35℃,搅拌2h。然后,用0.5L去离子水稀释,继续搅拌2h。最后,加入1.5L去离子水以及30%的双氧水12.5mL。静置24h后,移去上层清水,用1mol/L盐酸进行清洗并过滤,以除掉产品中的MnO2及Mn2O3,直至样品液由紫红色变为棕色;最后,用去离子水将样品反复离心洗涤,直至pH值达到中性,冷冻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GO),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GO(如图1a所示)称取100mg,超声分散于100mL DMF中。将上述分散液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同时加入100m mol单体丙烯酸正十六烷基酯(HDA)(除去阻聚剂),通氮气1h,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之后向三口瓶中逐滴加入引发剂AIBN的DMF溶液,其中AIBN的物质的量为单体HDA物质的量的0.1%;之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5℃,搅拌条件下反应48h,得到反应混合液;
3)将所得反应混合液用无水乙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DMF中,在10000rpm、1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沉淀物II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35℃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本实施例制得的GO-g-PHDA(如图1b所示)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82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35.0和30.5℃(如图2)。
实施例2
氧化石墨烯接枝甲基丙烯酸正十六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市售的少层石墨烯粉末为原料,经硝酸和盐酸(质量比3:1)25℃处理5h后,水洗制备氧化石墨烯;
2)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称取50mg,超声分散于100mL甲苯中。将上述分散液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同时加入100m mol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除阻聚剂),通氮气1h,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之后向三口瓶中逐滴加入引发剂BPO的甲苯溶液,其中BPO的物质的量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物质的量的0.08%。之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5℃,搅拌条件下反应36h,得到反应混合液。
3)将所得反应混合液用无水甲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甲苯中,在11000rpm、0.5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沉淀物II溶解在丙酮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本实施例制得的GO-g-甲基丙烯酸十六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75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32.8和29.7℃。
实施例3
氧化石墨烯接枝丙烯酸正五十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上述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2)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称取150mg,超声分散于100mL DMF中。将上述分散液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同时加入100m mol单体丙烯酸正五十烷基酯(除阻聚剂)(0.19%),通氮气1h,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之后向三口瓶中逐滴加入引发剂AIBN的DMF溶液,引发剂AIBN的物质的量为单体丙烯酸正五十烷基酯物质的量的0.05%。之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搅拌条件下反应48h,得到反应混合液。
3)将所得反应混合液用无水甲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DMF中,在11000rpm、1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沉淀物II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40℃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本实施例制得的GO-g-丙烯酸正五十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高达138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63.0和52.4℃。
实施例4
氧化石墨烯接枝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市售石墨烯微粉经等离子体照射5h后制备氧化石墨烯;
2)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称取100mg,超声分散于100mL DMAc中。将上述分散液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同时加入100m mol单体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除阻聚剂),通氮气1h,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之后向三口瓶中逐滴加入引发剂AIBN的DMAc溶液,其中AIBN的物质的量为单体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物质的量的0.08%。之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搅拌条件下反应24h。
3)将所得反应混合液用无水乙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DMAc中,在8000rpm、1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沉淀物II溶解在丙酮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本实施例制得的GO-g-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98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51.6和47.4℃。
实施例5
氧化石墨烯接枝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co-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同实施例的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2)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称取150mg,超声分散于100mL DMF中。将上述分散液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同时加入100m mol单体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摩尔比1:1)(除阻聚剂),通氮气1h,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之后向三口瓶中逐滴加入引发剂BPO的DMF溶液,其中BPO的物质的量是单体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物质的量总和的0.06%。之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5℃,搅拌条件下反应36h。
3)将所得反应混合液用无水甲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DMF中,在10000rpm、1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上清液无色,收集沉淀物II;
4)将沉淀物II溶解在丙酮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本实施例制得的GO-g-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co-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高达85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33.8和31.0℃。
实施例6
将实施例5中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的摩尔比由1:1改为7:3,其他原料和工艺参数不变,制得的GO-g-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co-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83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28.8和24.0℃。
实施例7
以甲基丙烯酸癸酯和甲基丙烯酸正四十九酯代替实施例5中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其共聚摩尔比由1:1改为9:1,其他原料和工艺参数不变,制得的GO-g-甲基丙烯酸癸酯-co-甲基丙烯酸正四十九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53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11.8和6.9℃。
实施例8
以摩尔比为1:2:7的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和丙烯酸二十烷基酯代替实施例5中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摩尔比1:1),其他原料和工艺参数不变,制得的GO-g-丙烯酸十二烷基酯-co-丙烯酸十六烷基酯-co-丙烯酸二十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63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24.8和21.0℃。
实施例9
以摩尔比为7:2:1的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和丙烯酸二十烷基酯代替实施例5中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和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摩尔比1:1),其他原料和工艺参数不变,制得的GO-g-丙烯酸十二烷基酯-co-丙烯酸十六烷基酯-co-丙烯酸二十烷基酯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相变焓为53J/g,熔融起始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分别为21.8和17.1℃。
比较例
1)将事先聚合好的聚丙烯酸十六烷基酯(PHDA)加入到1mg/mL的氧化石墨烯的DMF溶液中,65℃下,搅拌混合48h,得到反应混合液。
2)将所述反应混合液用无水乙醇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Ⅰ。将沉淀物Ⅰ重新溶解在DMF中,在11000rpm、0.5h的条件下多次离心,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GO,直至离心所得上层液无色,收集沉淀物Ⅱ。
3)将沉淀物II溶解在丙酮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比较样GO/PHDA。
通过表征,(如图6和图7)我们可以得到:经过上述一系列后处理操作,可以将自聚的PHDA和吸附在GO表面的PHDA完全洗去。
比较例可以看出,我们所制备的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是通过共价键将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接枝到了GO的片层上(如图2所示,GO-g-PHDA红外谱图上1163和1248cm-1处出现了正烷基链-C-C-的特征峰;如图3所示,GO-g-PHDA的ID/IG由GO的0.87增加到了0.94,这表明GO片层上sp2杂化的碳原子数减少,sp3杂化碳原子数增加,PHDA聚合物链段成功地接枝到了GO片层上的C=C上),而不是物理吸附作用。同时,实施例1制备的GO-g-PHDA温敏氧化石墨烯材料形状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如图5所示)。在远超过相变温度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该材料原有的形貌,这很好的解决了聚(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类固-液相变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易泄露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不仅成功的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温敏化,而且解决了相变材料与石墨烯共混制备定型相变材料时,存在的两者之间只有范德华力,没有化学键,结合不牢靠的问题。

Claims (9)

1.一种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在分散剂中分散均匀,得到浓度为0.5~1.5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2)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反应单体加入反应容器,搅拌,通入惰性气体,去除反应容器中的氧气,而后滴加引发剂,待引发剂滴加完成后,升温至60~70℃,搅拌至反应完成,得到反应混合液;
其中: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其在加入反应容器前先除去了阻聚剂;
所述引发剂、反应单体均溶解在所述分散液中;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是所述反应单体质量的0.15~0.6%;
3)将所述反应混合液用醇类溶剂沉淀、静置、收集沉淀物I;将所述沉淀物I再次溶解在与所述分散剂相同的溶剂中,多次离心,直至上清液无色,除去未参加反应的氧化石墨烯,收集沉淀物II;
4)将所述沉淀物II溶解于丙酮或者乙酸乙酯中,多次离心,收集沉淀物III,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的通式为CH2=C(CH3)-COOCnH2n+1,丙烯酸正烷基酯的通式为CH2=CH-COOCnH2n+1;n=8~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为n相同的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或丙烯酸正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是两种或三种不同n的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任意一种物质占反应单体的的量均大于10mol%。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引发剂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单体的物质的量的0.05~0.1%。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事先用无水乙醇纯化的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反应容器时是利用分散液溶解为溶液滴加。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甲苯。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通入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反应时间为24~48h。
9.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温敏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温敏氧化石墨烯。
CN201710107662.2A 2017-02-27 2017-02-27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832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7662.2A CN106832156B (zh) 2017-02-27 2017-02-27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7662.2A CN106832156B (zh) 2017-02-27 2017-02-27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2156A true CN106832156A (zh) 2017-06-13
CN106832156B CN106832156B (zh) 2019-06-25

Family

ID=5913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7662.2A Active CN106832156B (zh) 2017-02-27 2017-02-27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21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1430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天津工业大学 石墨烯基协同增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54409A (zh) * 2020-04-30 2020-07-28 宁波锋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接枝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364A (zh) * 2010-03-17 2010-08-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聚合物型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040714A (zh) * 2010-11-02 2011-05-04 浙江大学 聚合物接枝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364A (zh) * 2010-03-17 2010-08-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聚合物型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040714A (zh) * 2010-11-02 2011-05-04 浙江大学 聚合物接枝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兴祥等: "聚二乙二醇十六烷基醚单丙烯酸酯/氧化石墨烯复合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1430A (zh) * 2017-06-27 2017-09-08 天津工业大学 石墨烯基协同增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54409A (zh) * 2020-04-30 2020-07-28 宁波锋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接枝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4409B (zh) * 2020-04-30 2022-11-18 宁波锋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接枝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2156B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4325B (zh) 一种功能性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504145B (zh) 一种聚合物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EP2970531B1 (en) Polymer derived from acrylonitrile
CN107141680B (zh)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33177B (zh) 高耐水性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4672403A (zh) 一种环保硅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765B (zh) 一种氟硅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77058B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树脂类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8822B (zh) 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的高染料载递性粘合剂及制备方法
CN102040714A (zh) 聚合物接枝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199389B (zh) 一种自交联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19B (zh) 一种蒙脱土改性交联丙烯酸酯杂化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6700372B (zh)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在分散二氧化硅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
CN105085771B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220A (zh) 一种石墨烯接枝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在光固化涂料中的应用
CN110483668B (zh) 一种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141430A (zh) 石墨烯基协同增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88405A (zh) 接枝改性超高分子量超细聚乙烯及其固相接枝方法
CN103570886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156B (zh) 温敏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555A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944480A (zh) 压敏胶粘剂用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9455710A (zh) 一种基于非共价键的功能性单体聚合改性石墨烯的方法
CN110511313A (zh) 一种丙烯酰胺类单体多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456937A (zh) 结构可控的聚亚甲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