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1065A -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1065A
CN106831065A CN201710228138.0A CN201710228138A CN106831065A CN 106831065 A CN106831065 A CN 106831065A CN 201710228138 A CN201710228138 A CN 201710228138A CN 106831065 A CN106831065 A CN 106831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ertilizer
organic
fermentation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81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玲
张山
罗海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Hun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2281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1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1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油茶专用有机肥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组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每个处理堆沤添加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总量的50%水拌湿拌匀,发酵;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已成熟发酵;得到油茶专用有机肥。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把油茶壳、油茶饼粕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生物原料,同时利用酶技术使茶饼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用油茶壳、饼粕、鸡粪等载体,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茶栽培中使用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一般指的是以产油为主的山茶属(Theaceae)中植物,主要包括普通油茶、红花油茶、小果油茶等,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不仅仅是栽培面积较广,产油量远远超过其他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栽培面积和产量占所有油茶90%以上,长林系列油茶是由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选育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品种,其杂交子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长林系列油茶是普通油茶中的重要部分,其栽培面积非常广,适应性较强[1]。在所有长林系列油茶品种中,长林4号油茶无性系综合表现较好,并较有代表性,对该品种研究有助于研究其他普通油茶品种,基于前期对长林4号相关研究,本发明对其叶片生理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和探讨。
植物叶片是其获得能量和物质的重要途径[4],同时植物通过叶片可以感受环境的各种刺激以引起植物体各项形态建成,各种刺激经过各类信号传到后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反应出植物各项生命活动机制[5]。油茶是多年生的常绿植物,而普通油茶春叶生命周期可从当年3月份叶片萌发开始至翌年6月初,其花果同时发育,发展进程接近一致,普通油茶果实成熟期一般都在10月份,到果实成熟时,油茶部分花已经开放,并完成了授粉和受精,油茶幼果一般都在树上过冬,经近5月的休眠期后,幼果打破休眠进行生长,因此油茶叶片一方面要提供油茶果实生长及花芽发育的所有能量及物质,并经过夏天的高温和冬季的低温及不同光周期刺激,为油茶各种形态建成提供信号传导,可见油茶叶片在油茶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对油茶叶片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研究油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年动态变化鲜有报道。
总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不能利用可持续的生物原料和酶技术,使茶饼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利用可持续的生物原料和酶技术,使茶饼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组成;所述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的质量比为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1.5:1:1:0.5:0.001;所述速效肥按质量比组分由含量尿素50%、氯化钾24%、过磷酸钙24%和硼砂2%混合肥构成;所述菌肥为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粪便发酵菌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液=1.5:1:1:0.5:0.001。
进一步,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1.5:1:1:0.5:0.001。
进一步,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剂=1.5:1:1:0.5:0.001。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分9个处理堆沤备用;
每个处理堆沤添加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总量的50%水拌湿拌匀,1米高堆沤,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发酵温度达60℃以上时每天翻拌1次,15天;
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已成熟发酵;得到油茶专用有机肥。
进一步,菌肥的制备包括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和粪便发酵菌剂母液的制备;
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包括: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把油茶壳、油茶饼粕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生物原料,同时利用酶技术使茶饼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用油茶壳、饼粕、鸡粪等载体,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
本发明对油茶生理特征及丰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以普通油茶长林4号叶片为对象,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碳氮化合物和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在月份间变化差异极显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2月份最低,翌年4月份最高,油茶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在春梢萌发初期较低,在花盛开期(11月份)达到最高,蔗糖含量以翌年1月份最高,翌年4月份最低,果糖含量在翌年2月份最高,翌年4月份最低;油茶叶片中生长素含量4月份最高,翌年5月份最低,赤霉素含量4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玉米素含量5月份最高,翌年5月份最低,脱落酸含量4月份最高,翌年4月份最低。总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稳定,糖类含量在冬季较高,激素含量在叶片生长初期较高,在叶片掉落期含量较低(除脱落酸)。
本发明主对长林4号油茶无性系品种叶片中碳氮化合物和植物内源激素变化,并结合前期的基础,对各种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油茶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丰产栽培及高效育种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专用有机肥,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组成;所述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的质量比为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1.5:1:1:0.5:0.001;所述速效肥按质量比组分由含量尿素50%、氯化钾24%、过磷酸钙24%和硼砂2%混合肥构成;所述菌肥为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粪便发酵菌剂中的一种。
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液=1.5:1:1:0.5:0.001。
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1.5:1:1:0.5:0.001。
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剂=1.5:1:1:0.5:0.00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分9个处理堆沤备用;
S102:每个处理堆沤添加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总量的50%水拌湿拌匀,1米高堆沤,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发酵温度达60℃以上时每天翻拌1次,15天;
S103: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已成熟发酵;得到油茶专用有机肥。
菌肥的制备包括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和粪便发酵菌剂母液的制备;
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包括: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专用有机肥,规划用肥面积100亩、10000株(约100株/亩),每株按450g,按禽粪:茶壳茶皮(含食用菌生产袋废料):茶饼:速效肥=1.5:1:1:0.5计算,分别购买干禽粪、茶壳茶皮、茶饼主料1688、1125、1125、562kg,生产出4500kg有机肥。因562kg速效肥是由含量46.4%尿素、57%氯化钾、16%过磷酸钙和硼砂混合肥构成,需要购买46.4%尿素、57%氯化钾、16%过磷酸钙和硼砂的实际重量分别为610kg、210kg、843kg、12kg(比例分别为50%、24%、24%:2%),合计1675kg速效肥;另加4.5kg菌肥,实际生产配方有机肥5618kg。分9个处理堆沤,平均每处理624kg。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50%水量拌湿拌匀,1米高堆沤,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发酵温度达60℃以上时每天翻拌1次,约15天。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表明已成熟发酵。
下面结合油茶最佳配方有机肥分析、正交试验施工、田间管理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一,本发明实施例的油茶最佳配方有机肥分析。
(一)正交试验设计
采用4因素各3水平L9(34)正交试验,禽粪、茶壳茶皮和菌肥4因素分别放在正交表第1、2、3、4列,寻找禽粪、茶壳茶皮、茶饼和菌肥最佳配方。小区面积50平方米、10株,设置油茶专用肥和不施肥两个对照,每区组10个处理组合,重复4次,试验面积3600平方米,3.0亩。禽粪、茶壳茶皮、茶饼为三主料,菌肥和速效肥为辅料。购买三种不同的菌肥作试验D因素,农富康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3种菌剂分别为第一、二、三水平,用量均按0.1%计算。N:P:K:B速效肥按0.5:0.24:0.24:0.02比例添加,用量均12.5%添加。
因素:A因素水平:禽粪200:250:300g/株或20:25:30kg/亩
B因素水平:茶壳茶皮50;100:150g/株或5:10:15kg/亩
C因素水平:茶饼50:100:150g/株或5:10:15kg/亩
D因素水平:一、二、三水平分别为农富康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
(二)正交试验施工
1)菌剂母液的配制
富康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3种菌剂因生产厂家不同,有效微生物含量也不同;所以,使用剂量也有不同。有必要将4种菌剂配制成使用浓度相同的母液。农富康粪便发酵菌液,本身就是液体,可以直接使用。分别在1、5、9号处理、1501kg堆肥中施用,全试验共需7瓶(每瓶1000ml),按1:10倍稀释成70L,放置(培养)4-8小时后使用,使用时1、5、9号处理分别取15L、25L、28L。
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也是一种液体,但需要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分别在2、6、7号处理、1556kg堆肥中施用,全试验共需3.1kg,按1:10倍稀释成31L,放置(培养)4-8小时后使用,使用时2、6、7号处理分别取10L、10L、11L。
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是固体,需要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分别在3、4、8号处理、1501kg堆肥中施用,全试验共需3.0kg,10%红塘水按1:10倍稀释成30L,放置(培养)4-8小时后使用,使用时3、4、8号处理分别取10L、10L、10L。合计8kg。
2)各试验处理施工:
将5618kg配方有机肥按上述正交试验设计,1-9号处理计算需要堆沤的鸡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NPK肥和菌剂用量,见下表(单位:kg)。
上表中分别例出了鸡粪、茶壳、茶饼、尿素、氧化钾、磷酸二铵、硼砂和菌剂母液的用量。施工时完全按此用量施工堆沤就能完成该试验不同配方有机肥的生产。如1号:分别称取茶壳、茶饼粉131、66.4kg,用约60kg水湿透(加水量约等于茶壳、茶饼粉重量的30%,湿度约40%)拌匀,拌匀后分别称取鸡粪、尿素、氧化钾、磷酸二铵、硼砂131、43、15、17、0.4kg,再次拌匀;最后添加1.8L农富康粪便发酵专用菌液拌匀(事先将1.8L农富康粪便发酵专用菌液稀释成18L母液后加入,利拌匀)。
同样,处理它们各自的原料比例,按1号处理配制方法,分三次拌匀。获得9个处理生产的9种不同配方有机肥。1-9号处理生产的配方有机肥肥料总重量分别为:404,675,918,1219 750 892 971,1124,993,1122,963 1104 1068,1048,1330,1341kg,累计15924kg。
全试验多个试验处理,加不施肥CK1和施用商品配方有机肥CK2两个处理。重复4次、4个小区,每小区50平米、10株。每区组18个小区、900平米,1.35亩。同一个区组安排在同一块肥料、地势、土质差异很小的地段。4个区组之间允许有肥料、地势、土质差异,4个区组总试验面积5.4亩。试验主辅料堆沤施工,完毕第3天后连续10天温度观察和翻拌堆肥。
3)配方有机肥施用:
2014年4月上旬施肥。供试验用的配方有机肥均取16个处理中间部位发酵最好的肥料施用。各处理每个单株施肥量(g/株)=亩施量(kg/亩)÷130×1000。1-16号处理单株施肥量(g/株)计算见下表,严格按量施肥,对照小区10株放在区组中间。
三、田间管理
2014年3月中下旬
购买禽粪5184kg、茶壳5184kg、茶饼2582kg,含量46.4%的尿素1720kg、57%氧化钾600kg、64%磷酸二铵680kg、硼砂16kg和生物肥料发酵助剂、有机肥专用发酵菌剂、生物肥料复合菌剂、畜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各8kg;堆沤盖膜5捆;土壤温度计2支;土壤N、P、K、B、有机质含量测定仪器1套;土壤质地测定仪器1套。
2014年10月观察:地上部分性状、地下部分性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
下面结合油茶的特性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择油茶基地的5年生长林4号(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4’)油茶优良无性系。
1.2取样方法
选择生长旺盛油茶单株,从油茶植株四个方向分别采20片叶子,采样时间从叶片萌发(该次实验油茶叶片萌发时间为3月25日)到落叶(5月30日),每月取样(叶片)1次,叶片放冰中带回,放-80℃冰箱保存备用。
1.3测定指标
叶片从-80℃的冰箱取出,在液氮中充分研磨和混合,通过四分法从中取样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具体测定指标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果糖、蔗糖、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其中可溶性蛋白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7],蔗糖和果糖测定采用“间苯二酚”比色法,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
1.4数据处理
实验测定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0和DPS12.1进行处理和方差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和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地径
2.2高
2.3冠幅
2.4夏梢
萌发率
长度
粗度
叶绿素含量(新老)
含氮量
3结论与讨论
植物叶片是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的主要器官,叶片中生理生化变化直接反应了植物的生长状况及生命活动特征。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产物,可溶性蛋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命物质,而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等一方面除提供油茶能源外,还是重要的信号传导物质,有报到认为蔗糖途径是植物成花途径之一。植物内源激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产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不仅仅是引起一系列生命形态建成的物质基础,还和植物生殖生理、代谢生理及逆境生理有直接相关,如赤霉素含量变化会影响植物成花,脱落酸与植物逆境有关,不同激素间的比例变化也会改变植物体某种形态建成或者影响形态建成的进程,如生长素比例过高,植物就不会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观察油茶春叶一般生命周期为15个月,即从3月份(春梢萌发)到翌年5月份(叶片衰老掉落),虽然有树势和环境差异,叶片掉落时间会有所变化但是前后差异不超过20天,这与其他文献出现一年生、两年生和三年生叶片不一致,因此与本发明取样方法有所差异。从本发明可以看出叶片中碳氮化合物含量的月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生长叶片生长呈现三峰曲线变化,叶片生长过程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步上升,在油茶授粉过程和叶片衰老前夕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其他阶段都保持在一个水平内,变化也较平稳,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当年12月份最低,翌年4月份最高,其次为当年11月份,与唐、姜等研究的结果接近,但是略有差异。油茶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春梢刚萌发时较低,随着花芽分化可溶性总唐含量稳步上升,在花盛开期(11月份)达到最高,蔗糖变化与可溶性总唐变化趋势相近,在花盛开前,果糖含量变化不明显,蔗唐与果糖在油茶花盛开时含量较低,在整个冬天含量都较高,主要是因油茶花盛开会产生大量的花蜜,叶片中蔗糖和果糖含量相对较低,而该两种糖含量较高可以提高抗寒性,保证自身安全过冬,同时蔗糖和果糖要提供新叶能量或者信号传导物质。
叶片中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月变化差异极显著,叶片中脱落酸含量较高,其次为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含量接近。油茶叶片生长素的含量以第一年4月份最高,第二年5月份最低,赤霉素含量以第一年4月份最高,第一年12月份最低,玉米素的含量以第一年5月份最高,第二年5月份最低,脱落酸含量以第一年4月份最高,第二年4月份最低。叶片中四种激素含量在4月份最高,其次为5月份,其中脱落酸除春季外其他月份含量都较高,另外三种激素在叶片掉落期含量相对较低,可见植物内源激素主要是在叶片快速生长期产生的,然后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实现其具体的功能,本发明的结论与植物内源激素一些基本的生命功能一致。
总之,叶片中生理生化的变化是油茶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而内化的一种生命活动表现,精确把握不同生命阶段的特定生理生化特征可以为提高油茶的丰产栽培和高效育种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对油茶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组成;所述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和菌肥的质量比为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1.5:1:1:0.5:0.001;所述速效肥按质量比组分由含量尿素50%、氯化钾24%、过磷酸钙24%和硼砂2%混合肥构成;所述菌肥为粪便发酵菌液、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和粪便发酵菌剂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液=1.5:1:1:0.5:0.0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1.5:1:1:0.5:0.0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按质量百分比组分由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粪便发酵菌剂=1.5:1:1:0.5:0.001。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分9个处理堆沤备用;
每个处理堆沤添加禽粪、茶壳茶皮、茶饼、速效肥、菌肥总量的50%水拌湿拌匀,1米高堆沤,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发酵温度达60℃以上时每天翻拌1次,15天;
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已成熟发酵;得到油茶专用有机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油茶专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菌肥的制备包括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和粪便发酵菌剂母液的制备;
沃土堆肥发酵VT菌剂母液的制备包括: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水谷欣粪便发酵菌剂用10%红塘水放置培养4小时~8小时,按1:10倍稀释后使用。
CN201710228138.0A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831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138.0A CN106831065A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8138.0A CN106831065A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1065A true CN106831065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4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8138.0A Pending CN106831065A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106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241A (zh) * 2017-09-30 2018-02-23 东兰县旺达板栗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油树间种大豆的方法
CN108623363A (zh) * 2018-08-16 2018-10-09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含有茶渣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1647A (zh) * 2018-06-22 2018-11-30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CN109041728A (zh) * 2018-10-25 2018-12-2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亿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油茶的施肥方法
CN109400367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四川大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10204395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黄思维 一种油茶树肥料
CN114478091A (zh) * 2022-02-16 2022-05-1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技推广站) 一种油茶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9316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油茶壳育苗基质及其在白及培育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2592A (zh) * 2013-07-15 2013-10-0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油茶专用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生物菌肥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2592A (zh) * 2013-07-15 2013-10-0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油茶专用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生物菌肥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241A (zh) * 2017-09-30 2018-02-23 东兰县旺达板栗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油树间种大豆的方法
CN108901647A (zh) * 2018-06-22 2018-11-30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CN108623363A (zh) * 2018-08-16 2018-10-09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含有茶渣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1728A (zh) * 2018-10-25 2018-12-2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亿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油茶的施肥方法
CN109400367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四川大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10204395A (zh) * 2019-06-26 2019-09-06 黄思维 一种油茶树肥料
CN114478091A (zh) * 2022-02-16 2022-05-1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科技推广站) 一种油茶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9316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油茶壳育苗基质及其在白及培育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1065A (zh) 一种油茶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Progressive integrative crop managements increase grain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 in rice
Liu et al. Effect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on alfalfa performance under two irrigation systems in the inland arid area of midwestern China
CN104170630B (zh) 北方荞麦栽培方法
CN103651071B (zh) 一种荆芥无土栽培方法
CN108921451A (zh) 一种鉴定玉米品种抗旱性的评价方法
CN107155550A (zh) 厚皮甜瓜栽培施肥方法
CN101293794A (zh) 油菜壮苗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or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methods and nitrogen rate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CN103694030B (zh) 一种含avg的防止柿树落花落果的保果防落剂
CN108901750A (zh) 一种新型栽培基质
Tsuchihashi et al. Internode characteristics of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during dry and rainy seasons in Indonesia
YU et al. Stem perimeter, height and biomass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egimes in Beijing, China
CN108056003A (zh) 一种营养型蔬菜育苗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CN101555172A (zh) 高效生物源药肥
CN103964940B (zh) 促进小麦冬前分蘖和顺利越冬的生长调节剂
CN1513816A (zh) 一种螯合型多元复合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Keshavarz et al. The effect of biological fertilizer and salicylic acid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n under drought stress.
CN103408352A (zh) 一种低碳复合生物有机硅镁钾肥料
CN106927884A (zh) 一种水稻育苗基质
CN105766288A (zh) 一种早春甘薯分期收获周年生产的方法
Sen et al. Inheritance of photoperiodic reaction in rice
CN110041109A (zh) 一种猪粪源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and Biochar in the Improvement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Northeast China
CN116769615B (zh) 一种用于丛枝菌根真菌规模生产的培养基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