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7254B -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7254B
CN106817254B CN201710008701.3A CN201710008701A CN106817254B CN 106817254 B CN106817254 B CN 106817254B CN 201710008701 A CN201710008701 A CN 201710008701A CN 106817254 B CN106817254 B CN 106817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ring
node
addres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87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7254A (zh
Inventor
阎鑫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87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7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7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7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本申请中,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组网拓扑发生变化时,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仅会清空本节点上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即当从属节点本地任意端口的所属环为从属环时,该节点将不对这些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进行清空,以实现环网中节点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从而减小了环网拓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网络震荡、缩短了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太网业务保护能力日益成为构建以太网组网的重要组成部分。ERPS(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以太网环保护倒换)技术作为一种以太网环网保护技术,可实现50ms内的故障迁移操作,通过将该故障环网迁移至保护状态,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而这一过程中所伴随的以太网节点地址刷新操作,是实现以太网环网业务保护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当由于环网故障而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以太网环网中的所有节点都将进行地址表项刷新,而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某些节点所进行的不必要的地址表项刷新,将会增加网络震荡,并延长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以在环网网络拓扑发生变化、需要对节点地址表项进行刷新时,减少网络震荡、缩短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址刷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从属节点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所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如果存在,则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所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如果存在,则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所述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址刷新装置,所述装置配置于相交环组网系统中的节点,当系统中的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配置于从属节点中的地址刷新装置执行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所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
表项清空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所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
端口开启单元,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表项刷新单元,用于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所述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本申请中,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组网拓扑发生变化时,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仅会清空本节点上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即当从属节点本地任意端口的所属环为从属环时,该节点将不对这些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进行清空,以实现环网中节点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从而减小了环网拓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网络震荡、缩短了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一示例性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装置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装置的第二种结构图以及报文发送单元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装置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装置的第四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一示例性的场景示意图,该示意图描述了一以太网相交环组网系统,该系统由两个相切环组成。根据G.8032协议标准,可将其中任意一个环定义为主环、另一个环定义为子环,每个环由其相应的节点、节点端口、以及链路组成,且主环一般为封闭环、子环一般为非封闭环。比如,若将图1所示的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互联节点B节点和E节点右侧的环定义为主环、互联节点左侧的环定义为子环,则根据G.8032协议标准对主环的定义,所属环为主环的端口有:节点B的a、c端口、节点E的c、b端口、节点F的a、b端口、以及节点C的a、b端口,所属环为子环的端口有:节点A的a、b端口、节点D的a、b端口、节点E的a端口、以及节点B的b端口。其中,节点A的b端口以及节点F的a端口是为系统正常工作下不致形成环路而设置的阻塞端口,阻塞状态下,这些端口只能传输系统控制报文,而不能传输数据报文。
需要指出的是,为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核心构思,本方法并不对组网系统中的主、子环进行静态地限定,而是通过将某一时段内系统中任意节点上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动态地定义为主导端口的方式,进一步地引出主导节点、主导环、从属节点以及从属环的定义。其中,主导节点是指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主导环是指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所述主导环服从G.8032协议标准对主环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即为从属节点、系统中的另一环即为从属环、且所述从属环服从G.8032协议标准对子环的定义。
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组网拓扑发生变化时,现有技术将对组网系统中所有节点的地址表项进行刷新。引用本发明中定义的技术术语,当从属节点接到到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后,从属节点会将本地的地址表项全部清空,以通过后续系统中各节点发送的携带自身地址的广播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重新学习。然而,尽管现有技术可以在以太网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实现以太网向另一稳定状态迁移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某些节点所进行的不必要地址表项刷新,将会增加网络震荡,并延长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址刷新方法,以在组网拓扑发生变化、需要对节点地址表项进行刷新时,减少网络震荡、缩短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从属节点在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上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以太网相交环组网系统,当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该端口的所属节点即主导节点将清空本地地址表中该端口所对应的全部地址表项,并从本地除主导端口以外的端口,向系统中任一可达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需要指出的是,系统中的主导节点一般为一个或者两个,其原因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从属节点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如果存在,则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上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上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将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如果存在,则判断上述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是否为空,并在其地址表项不为空时,清空其地址表项;如果不存在,则将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丢弃。
需要指出的是,为最大限度地缩短以太网网络的收敛时间,系统中任一接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节点都应该立即将该报文从其它端口转发至其它可达节点,而无需等待本地对待该报文的处理结果。
步骤203:从属节点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如果存在,则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步骤204:从属节点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上述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本实施例中,从属节点会在组网系统稳定之后,周期性地向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发送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其它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从以上方法可以看出,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环网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仅会清空本节点上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即当从属节点本地任意端口的所属环为从属环时,该节点将不对这些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进行清空,以实现环网中节点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从而减小了环网拓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网络震荡、缩短了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若假设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链路在某一时刻发生故障,则节点B的a端口和节点C的b端口将几乎在同一时刻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此时,根据本申请所引入的定义可知,节点B的a端口和节点C的b端口即为本申请中所定义的主导端口,同理可知,节点B和节点C即为主导节点、节点A、D、E、及F为从属节点,且节点B的a端口和节点C的b端口的所属环即为主导环、另一环为从属环。由于所引入的主导环和从属环分别服从上述G.8032协议标准对主环和子环的定义,故在此不再对系统中各端口的所属环进行赘述,以下将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节点B在检测到本地a端口的状态由可达变为不可达后,会清空本地地址表中a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并通过b端口和c端口分别向系统中其它可达的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1和地址清空报文2。
与此同时,节点C在检测到本地b端口的状态由可达变为不可达后,会清空本地地址表中b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并通过a端口向系统中其它可达的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3。
当节点A接收到地址清空报文1后,会通过判断确认出本地没有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故将该报文丢弃;同样,当节点D接收到地址清空报文2后,也可通过判断确认出本地没有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并将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2丢弃。
当节点E接收到地址清空报文2后,会通过判断确认出本地端口a的所属环为从属环,而本地端口b和端口c的所属环为主导环,故将本地地址表中端口b和端口c所对应的表项清空,并维持端口a所对应的表项不变。
当节点F接收到节点C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3后,会通过判断确认出本地端口b和端口a的所属环为主导环,且端口b处于阻塞状态,则节点F会清空本地地址表中端口b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并将端口a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至此,以端口a从阻塞状态变为开启状态为起点,本网络系统完成了一次由故障状态向保护状态的拓扑变化过程,图3即描述了本次网络拓扑变化后该网络的最终形态。
以此为基础,当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确认网络系统变化稳定后,会向系统中的各节点周期性地发送携带节点自身地址的地址刷新报文,以使各个节点根据该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在以上实施例中,地址清空报文1、2、3可以为ERPS协议报文,在这一实现方式中,可通过将该报文R-APS Specific Information字段中的DNF位设为0的方式,实现接收到该报文时节点对本地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其中,设置DNF位为0时,表示接收到当前报文时可刷新本地地址表;设置DNF位为1时,表示接收到当前报文时不刷新本地地址表。其中,本地地址表可以为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表等。
为更好的应证本申请的核心构思,下面以表1的形式具体列出了系统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在故障前、后分别对应的地址表项;以表2的形式具体列出了系统中所属环为从属环的端口在故障前、后分别对应的地址表项;其中,Aa表示节点A的a端口,Aa→B、C、D、E、F表示节点A的a端口可以从本端口学习到节点B、C、D、E、F的地址,即节点A的a端口共对应5条地址表项,每一条地址表项记录了该端口与对应该端口一个可达节点的地址的对应关系;Ab→0表示该端口所对应的表项为空。
节点编号 故障前 故障后
A A<sub>a</sub>→B、C、D、E、F A<sub>a</sub>→B、C、D、E、F
A A<sub>b</sub>→0 A<sub>b</sub>→0
B A<sub>b</sub>→A A<sub>b</sub>→A
D D<sub>a</sub>→0 D<sub>a</sub>→0
D D<sub>b</sub>→A、B、C、E、F D<sub>b</sub>→A、B、C、E、F
E E<sub>a</sub>→D E<sub>a</sub>→D
表1
节点编号 故障前 故障后
B B<sub>a</sub>→C、F B<sub>a</sub>→0
B B<sub>c</sub>→D、E B<sub>c</sub>→C、D、E、F
E E<sub>b</sub>→0 E<sub>b</sub>→C、F
E E<sub>c</sub>→A、B、C、F E<sub>c</sub>→A、B
C C<sub>a</sub>→F C<sub>a</sub>→A、B、D、E、F
C C<sub>b</sub>→A、B、D、E C<sub>b</sub>→0
F F<sub>a</sub>→0 F<sub>a</sub>→A、B、D、E
F F<sub>b</sub>→A、B、C、D、E F<sub>b</sub>→C
表2
由上表1可以看出,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在故障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故不必将这些地址表项进行清空,这样不仅可以减小网络动荡、缩短网络收敛时间,还可以保证一部分业务报文不会受到网络故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以太网的业务保护能力。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当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链路故障恢复时,节点B和节点C会分别将各自的a端口和b端口继续保持在阻塞状态,并通过ERPS协议报文,向系统中的所有可达节点通告故障恢复的消息。当节点F收到上述故障恢复的消息后,将在本地启动一个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时,将本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开启的a端口重置为阻塞状态。此时,我们可以认为这一a端口的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了不可达状态,即在这一实施例中,我们可将节点F的a端口定义为主导端口、节点F定义为主导节点、系统中的其余节点定义为从属节点、a端口的所属环定义为主导环、另一环为从属环。
当节点F将a端口重置为阻塞状态后,会通过本地b端口向系统中的可达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4。
当节点C收到节点F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4时,会一方面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a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另一方面停止向各节点发送故障恢复的消息、并将维持在阻塞状态的b端口设置为开启状态、以向节点B转发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4。
阻塞状态下,节点B的a端口依然可以接收系统中的控制报文,比如该地址清空报文4;在接收到上述地址清空报文4后,节点B会将本地a端口置为开启状态、并将报文继续转发给节点A、E以及D。
本实施例中,由于系统中分别为主导环与从属环的环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一致,故不再对节点A、E、D接收到清空报文4后的地址清空情况进行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所定义的主导环以及从属环只是系统中各个端口或者节点的动态属性,而并不作为其本身的固有属性。比如,在具体实践时,节点设备可以明确的是,自身的所属环为预先设定的主环还是子环,其环属性一旦确定,一般不做更改。则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组网拓扑变化时,系统中的节点可以通过确定主导端口在组网拓扑中物理位置的方式,确定自身的所属环或者本地端口的所属环是主导环还是从属环,并建立这一所确定出的动态环属性与自身固有环属性的关联关系,从而依据该关联关系对本地端口进行选择性清空。
从以上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以看出,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组网拓扑发生变化时,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仅会清空本节点上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即当从属节点本地任意端口的所属环为从属环时,该节点将不对这些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进行清空,以实现环网中节点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从而减小了环网拓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网络震荡、缩短了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与前述一种控制服务器关机的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服务器关机的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一种控制服务器关机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负载均衡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负载均衡设备上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一种地址刷新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配置于相交环组网系统中的节点,当系统中的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配置于从属节点中的地址刷新装置执行功能,该装置可以包括:报文接收单元510、第一判断单元520、表项清空单元530、第二判断单元550、端口开启单元560、表项刷新单元580。
其中,报文接收单元510,用于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上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520,用于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
表项清空单元540,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52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上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第二判断单元550,用于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
端口开启单元560,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55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表项刷新单元580,用于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可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报文发送单元500,当系统中的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系统中的主导节点使用该报文发送单元500发送地址清空报文。该报文发送单元500可以包括:清空子单元501、发送子单元502。
清空子单元501,用于清空本地地址表中主导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
发送子单元502,用于从本地除主导端口以外的端口,向系统中任一可达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报文丢弃单元540,当上述第一判断单元520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系统中的从属节点使用该报文丢弃540单元将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丢弃,具体可参见图7。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上述第一判断单元52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系统中的从属节点使用上述表项清空单元530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是否为空,并在地址表项不为空时将地址表项清空。
在本实施例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报文发送单元570,当端口开启单元560将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后,系统中的各节点使用该报文发送单元570周期性地向系统中的其它节点发送地址刷新报文,具体可参见图8。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导致环网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收到地址清空报文的从属节点仅会清空本节点上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即当从属节点本地任意端口的所属环为从属环时,该节点将不对这些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进行清空,以实现环网中节点地址表项的选择性刷新,从而减小了环网拓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网络震荡、缩短了以太网环网的收敛时长。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从属节点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所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如果存在,则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所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如果存在,则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所述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包括:主导节点清空本地地址表中主导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并从本地除主导端口以外的端口,向系统中任一可达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属节点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之后,还包括:如果不存在,则将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丢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存在,则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包括:
如果存在,则判断所述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将所述地址表项清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之后,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系统稳定后,向系统中各节点周期性地发送地址刷新报文。
6.一种地址刷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于相交环组网系统中的节点,当系统中的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配置于从属节点中的地址刷新装置执行功能,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当相交环组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接收主导节点发送的地址清空报文;其中,所述状态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的端口为主导端口、主导端口的所属节点为主导节点、系统中除主导节点以外的节点为从属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地端口中是否存在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
表项清空单元,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清空本地地址表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所述主导环为主导端口的所属环,且服从G.8032协议标准中对主环的定义;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中是否存在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端口;
端口开启单元,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该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
表项刷新单元,用于接收各节点发送至本地的地址刷新报文,并根据所述地址刷新报文对本地地址表进行刷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报文发送单元;当系统中的任意节点的端口由可达状态变为不可达状态时,系统中的主导节点使用该报文发送单元发送地址清空报文;
所述报文发送单元包括:
清空子单元,用于清空本地地址表中主导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
发送子单元,用于从本地除主导端口以外的端口,向系统中任一可达节点发送地址清空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报文丢弃单元;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系统中的从属节点使用该报文丢弃单元将接收到的地址清空报文丢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系统中的从属节点使用所述表项清空单元判断所述所属环为主导环的端口所对应的地址表项是否为空,并在地址表项不为空时将所述地址表项清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报文发送单元;当端口开启单元将端口由阻塞状态置为开启状态后,系统中的各节点使用该报文发送单元周期性地向系统中的其它节点发送地址刷新报文。
CN201710008701.3A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17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8701.3A CN106817254B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8701.3A CN106817254B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254A CN106817254A (zh) 2017-06-09
CN106817254B true CN106817254B (zh) 2020-01-03

Family

ID=5911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8701.3A Active CN106817254B (zh) 2017-01-05 2017-01-05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7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2063B2 (en) 2021-02-23 2023-02-14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convergence mechanism for ring networks
CN113518024B (zh) * 2021-07-12 2022-07-0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的地址表刷新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65A (zh) * 2006-09-06 2008-03-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及其所在以太环网的故障恢复方法
CN101426031A (zh) * 2008-12-09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环的地址刷新方法和装置
CN101702684A (zh) * 2009-11-06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以太环网地址转发表刷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4167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环网的地址刷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65A (zh) * 2006-09-06 2008-03-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及其所在以太环网的故障恢复方法
CN10174167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环网的地址刷新方法
CN101426031A (zh) * 2008-12-09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环的地址刷新方法和装置
CN101702684A (zh) * 2009-11-06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以太环网地址转发表刷新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254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8215B2 (en)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node with node-level redundancy
US8107383B2 (en) Reducing traffic loss in an EAPS system
US8249065B2 (en) Destination MAC aging of entries in a Layer 2 (L2) forwarding table
EP291134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gateway of distributed resilient network interconnect
EP25903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pology discovery
CN108011958B (zh) 网络设备及mac地址表同步方法
CN112367254B (zh) 跨设备链路聚合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5692553B2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ノード装置およびその経路切替制御方法
EP2339791B1 (en) Method for forwarding protocol frames in spanning rings and a shared node of multi-rings in the ethernet
US9509523B2 (en)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ethernet ring network
EP2477359A1 (en) Method for ethernet loop network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node
CN100435528C (zh) 减少网络内媒体接入控制地址学习的方法
CN101483571B (zh) 一种rrpp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817254B (zh) 一种地址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01442465A (zh) 一种以太环网故障切换中的地址更新方法
US8681604B2 (en) Address refresh method and system
CN103873333A (zh) 环网三层收敛方法及装置
CN101860477A (zh) 一种优雅重启中处理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4952A (zh) Lsp报文快速通告方法以及装置
CN106210123A (zh) 一个多节点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系统
CN105162729A (zh) 一种基于用户策略的sdn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和sdn设备
CN110708275A (zh)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24316B (zh) 一种数据通信设备中基于硬件的快速倒换动作实现方法
EP391523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selectively flush filtering databases in a major ring of an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network
EP40027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in redundant network,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