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0322B -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10322B CN106810322B CN201710049025.4A CN201710049025A CN106810322B CN 106810322 B CN106810322 B CN 106810322B CN 201710049025 A CN201710049025 A CN 201710049025A CN 106810322 B CN106810322 B CN 1068103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lus
- tomentosa
- seedlings
- fertilization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rtiliz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所述施肥配比具体为: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2.180g、过磷酸钙0.048‑3.012g、氯化钾0.110‑0.955g。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无机长效肥配比是由氮磷钾肥料组成,其营养元素全面,养分均衡,即有绒毛润楠苗木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含有苗木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绒毛润楠的幼苗时期的有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更进一步完善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提高绒毛润楠苗木的栽培质量和生长速度,从而为该树种的推广,尤其是林下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背景技术
绒毛润楠亦称绒楠,属于樟科润楠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8m,胸径可达40cm。绒毛润楠耐荫,深根性,喜欢深厚肥沃土壤。多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广东等地区。在香港低山次生林中也比较常见。其生长速度中等,木材材质坚硬、耐水湿性强,因而可被作为家具、雕刻工艺等原料。其花和枝叶含有芳香油,是食品、高级化妆品的原材料;同时也可入药,具有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树皮中所含的胶质能被制作成香料。绒毛润楠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因其外在树形的美观、气味芳香以及新叶生长过程从银白到淡红的变化使绒毛润楠具有很好的园林观赏价值。
林业生产的苗木,其氮(N)、磷(P)、钾(K)施用的量及其比例需要根据苗木实际情况而定。适宜的氮、磷、钾施用的量可以提高苗木的生长发育质量,从而培育出优质的苗木。苗木作为独立的个体,施肥对不同的苗木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具有根瘤的树种可以通过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进行自我供给,而磷肥可以促进根瘤的生长发育,这类具有根瘤的树种对磷肥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氮肥。不同条件下苗木对氮、磷、钾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苗圃中土壤氮元素的消耗较磷、钾元素的要多,因而施肥时要着重增加氮含量。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的进行无差别的大面积施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
张建国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la与2a杉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梁坤南在柚木苗期的施肥试验研究中发现,相较于高磷水平,低磷水平对苗高和干物质的影响更大;刘寿坡等对意大利214杨、李贻铨等对杉木施肥效应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技术的完善和成熟使其在不同植物上得以普遍的运用,并为此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对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使其在生产上得以推广应用,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郭晓敏的研究表明,配方施肥不仅对油茶必需的营养元素进行充分供给,还能在提高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的基础上,增强土壤酶的活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胡冬南等根据氮、磷、钾三要素不同水平,设置了12种不同的养分比例,并以江西宜春幼龄油茶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配方施肥试验,通过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以N、P、K(2:l:2.3)和N、P、K(l:l:2.6)为比例的处理类型表现更为优异,该处理类型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我国对国际木材市场的需求量极大,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呈刚性增长的态势,其中珍贵树种用材以及大径级用材明显稀缺。在不久的将来,对于珍贵用材的有效利用是我国乃至世界木材市场竞争的焦点所在。不管是从经济发展层面,还是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发展珍贵用材树种都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我国人工林面积在是世界范围内处在领先地位,但规模化栽培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珍贵用材树种栽培种植情况令人担忧。绒毛润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本发明着重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绒毛润楠苗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从不同配比施肥组合中找出最适宜的施肥方案,找出优化施肥配方,为绒毛润楠幼苗时期的有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更进一步完善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提高绒毛润楠苗木的栽培质量和生长速度。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2.180g、过磷酸钙0.048-3.012g、氯化钾0.110-0.955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470g、过磷酸钙1.734g、氯化钾0.156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731g、过磷酸钙3.012g、氯化钾0.955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1.693g、过磷酸钙0.048g、氯化钾0.743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2.173g、过磷酸钙4.000g、氯化钾0.531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1.212g、过磷酸钙2.024g、氯化钾0.107g。
优选的,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g、过磷酸钙1.036g、氯化钾0.319g。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由氮磷钾肥料组成,其营养元素全面,养分均衡,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绒毛润楠幼苗时期的有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提高绒毛润楠苗木的栽培质量和生长速度提供保障作用,从而为该树种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2)适当施氮肥有利于绒毛润楠地上部分的生长;磷肥的使用可以促进绒毛润楠苗高、地径、树高的生长;适当的钾肥使用可以促进绒毛润楠生物量的积累;氮磷钾肥均能促进绒毛润楠根系的生长。本发明施肥配比对绒毛润楠苗木的生理、光合和根系生长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木的高生长变化曲线。
图2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绒毛润楠地径生长变化曲线。
图3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绒毛润楠平均冠幅生长变化曲线。
图4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绿素a的影响。
图5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绿素b的影响。
图6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总叶绿素的影响。
图7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净光合速率Pn影响。
图8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蒸腾速率Tr的影响。
图9为不同施肥处理绒毛润楠气孔导度Gs的变化曲线。
图10为不同施肥处理绒毛润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曲线。
图11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长度的影响。
图12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面积影响。
图13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表面积影响。
图14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体积影响。
图15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
图16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生物量的影响。
图17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茎生物量的影响。
图18为不同是施肥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叶生物量的影响。
图19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的影响。
图20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的影响。
图21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质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通过文献的阅读和对实际项目的调研,发现氮、磷、钾等元素在苗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生长期间,苗木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采用氮、磷、钾肥料配比对绒毛润楠苗木进行施肥。
2、试验地位于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公园内(23°08′N,113°21′E)。该地区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7℃,绝对最高气温38.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13.5℃,绝对最低气温-2.6℃。11月下旬至2月中旬偶有霜冻出现。年降雨量平均为1600.0mm,主要集中于4-10月。试验地环境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太阳年辐射热量106.7kcal·cm-2,年平均日照时数1906h,日照率43%,有利于苗木生长。
3、试验树种为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 Champ.ex Benth),试验前进行初步筛选,选择冠幅、地径、长势相近,苗高40cm左右的幼苗,换黑色营养袋培育,苗袋直径为19cm、深19cm。将试验苗木置于透光率约为45%的樟树林下缓苗一个月后开始试验。苗木培养基质直接取用树木园林地表土(0-20cm),基质理化指标值见表1。苗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定期除草、松土,进行细致管理,保持周围环境整洁、通风,以减少病虫害入侵。苗期施肥试验均为林下环境。
表1 育苗基质土壤理化性质
4、氮肥选用化学纯尿素(H2NCONH2)(含N 46%),磷肥采用过磷酸钙[CaSO4·Ca(H2PO4)](含P2O5 25%),钾肥选用氯化钾(KCL)(含KO2 52.34%)。采用N、P、K肥料3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进行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共5个施肥处理(T1-T5),设置1个空白对照CK(不施任何肥料),每个处理采用袋装苗,数量为30株。施肥开始时间为2015年7月下旬,之后每隔20天施肥1次,共施肥5次。运用DPS软件算出5种配比中氮、磷、钾肥料单次单株施肥量,如表2。施肥前先进行松土,除草。施肥时先称取所需肥料,在距离苗木3cm处翻开表土,把肥料均匀撒入土中,搅拌均匀再铺上薄土。
表2 T1-T5各组氮磷钾肥料单次单株施肥量,单位:g/株
5、对5个施肥处理和对照CK的绒毛润楠进行生长和生理指标测定。
(1)2015年8月初于施肥前用游标卡尺、胸径尺对苗木进行本底调查,测其苗高、地径、冠幅(取测东西、南北两个方向平均值)等。施肥后,每隔20天对苗木进行苗高、地径、冠幅的指标测定,共6次。并于最后一次测定结束时,进行生物量测定。生物量测定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先称量根、茎、叶三个器官的鲜重,随后在105℃下杀青30min,60℃烘干至恒重(约48h),测定各器官干重,并计算苗木质量指数QI(quality index),其计算公式为(尹晓阳等,2005):
苗木形态特征作为苗木生长状况的外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苗木质量(陈斌,2004)。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木的高生长变化曲线如图1。由图1可以看出:所有苗木的苗高生长基本呈上升趋势,进行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生长幅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CK;7、8、9月各处理苗高生长速率呈较快增长;10月到12月生长速率有所减缓;T2、T3、T4处理生长速率在整个试验内都呈现高于其他处理生长的趋势,在10至12月份生长速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处理。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高多重比较如表3。由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绒毛润楠苗高整体呈现极显著差异性。在前4个月差异性较12月份更为显著。最后一个月有可能受到天气、温度等各外在环境因素影响,苗木的生长有所减缓。但就12月份各施肥处理间的差异性还是较为明显,其中空白对照CK与T1、T2、T4差异较大;T4、T5之间其邓肯检验结果均为c,差异性不大。
表3 不同时期各施肥配比的绒毛润楠苗高参数及方差分析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差。数值后的字母为邓肯检验结果。多重比较结果各处理后面具有相同字母,表示a=0.05显著水性水平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完全不同的字母则表示它们之间差异显著。**表示有极显著性差异,*表示有显著性差异。余表同此。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绒毛润楠地径生长变化曲线如图2。由于地径生长的起点相同,对地径的生长量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各施肥配比处理的效果,从图2可以看出各处理苗木地径整体呈较快生长;T3处理在前4个月明显高于其它处理。11到12月份生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旧高于除T5外的其它处理;T5处理相比其它处理类型,其生长的幅度最大并在最后一个月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各施肥处理的苗木地径生长均高于空白对照CK。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木地径邓肯多重比较如表4。由于试验时间较短,苗木地径的生长幅度并不明显,因此总体来说各处理绒毛润楠地径差异性不显著。
表4 不同时期各施肥配比的绒毛润楠地径参数及方差分析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绒毛润楠平均冠幅生长变化曲线如图3。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处理类型都呈增长趋势;T2处理的冠幅增长幅度最大,在12月达到峰值为40.60cm,并远高于其他施肥处理;T1处理的苗木冠幅生长幅度仅次于T2,虽然在8到10月T1的冠幅低于T3、T4、T5处理,但从11月起,T1处理冠幅生长率明显加快并超越其他处理。各进行施肥处理的苗木冠幅整体上都大于空白对照CK。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苗木平均冠幅邓肯多重比较如表5。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绒毛润楠平均冠幅存在显著差异;在10月份其差异性最为显著;最后一个月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气温、刮风、下雨等。使苗木冠幅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阻碍和损害,因此其差异性不显著。
表5 不同时期各施肥配比的绒毛润楠平均冠幅参数及方差分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条件处理下的绒毛润楠苗木根系指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施肥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根系指标表现出施肥效应,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在施肥处理期间,不同施肥处理的根系参数均高于对照CK处理组,T3处理苗木的根面积、根表面、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长较高,分别是对照CK的929.992%、245.001%、264.785%、332.942%、265.317%,其次是T2和T1处理。说明T3、T2和T1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T3处理组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总体上来说,苗木的根系生长对三种肥料皆敏感。在一定程度内,多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有利于对绒毛润楠根系生长起着促进作用。
(2)按照陈建勋(2006)的丙酮法,运用80%浓度的丙酮提取绒毛润楠的叶绿素,然后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645nm、663nm、652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以80%丙酮空白对照。根据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以下计算式算出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a含量:Ca(mg/L)=12.7×A66 3-2.69×A645 (2)
叶绿素b含量:Cb(mg/L)=22.9×A645-4.68×A663 (3)
叶绿素总含量:CT=A652×1000/34.5 (4)
图4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绿素a的影响。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叶绿素a含量邓肯多重比较如表6。由表6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叶绿素a差异性越来越显著。
表6 绒毛润楠叶绿素a含量邓肯多重比较
图5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绿素b的影响。由图5可以看出施肥后第二个月各处理均呈上升趋势,其中T5处理上升幅度非常明显,由原本的20.15mg·g-1FW上升至25.32mg·g-1FW,上升了25.66%,成为9月份叶绿素b含量最大的处理;在施肥后第三个月即10月,各处理叶绿素b含量均上升到峰值,按叶绿素b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T3为28.32mg·g-1FW、T4为27.53mg·g-1FW、T1为27.31mg·g-1FW、T5为26.62mg·g-1FW、T2为26.30mg·g-1FW、CK为24.84mg·g-1FW;11月至12月间,由于受外界气温,降雨的影响各处理叶绿素b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按其下降幅度的大小分别可以得出CK下降了35.37%、T3下降了21.39%、T5下降了20.13%、T2下降了15.55%、T4下降了8.41%、T1下降了7.60%;T3处理在峰值时叶绿素b含量高于其他各处理,与其在12月份相比,T3叶绿素b含量整整下降了37.68%。虽然各处理叶绿素b含量在12月份均呈下降趋势,但经施肥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叶绿素b含量仍旧高于空白对照CK。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叶绿素b含量邓肯多重比较如表7。由表7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叶绿素b存在显著差异。
表7 绒毛润楠叶绿素b含量邓肯多重比较
图6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总叶绿素的影响。由图6可以看出施肥后的第一个月T4、T5、T2处理的叶绿素总量都有所下降;从8月份开始所有处理均呈上升趋势,直到10月份达到峰值。各处理叶绿素总量的峰值有大到小分别是T3为49.40mg·L-1、T5为47.05mg·L-1、T4为44.52mg·L-1、T1为41.32mg·L-1、T2为39.61mg·L-1、CK为37.84mg·L-1;11到12月份由于受到外界温度、天气的影响,各处理均呈下降趋势,但进行施肥处理的苗木叶绿素总量均大于空白对照CK;10月与12月相比,各类处理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的百分比分别是CK下降了44.04%、T1下降了11.65%、T2下降了10.77%、T3下降了61.28%、T4下降了41.33%、T5下降了51.87%。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叶绿素总量邓肯多重比较如表8。由表8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叶绿素总量存在显著差异。
表8 绒毛润楠总叶绿素含量邓肯多重比较
绒毛润楠苗木12月份的叶绿素a含量在16.69mg/g-24.48mg/g之间;叶绿素b含量在8.77mg/g-13.44mg/g之间;叶绿素总含量在26.27mg/g-37.01mg/g之间。
T1、T2、T3、T4、T5处理和对照的苗木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在12月份,各施肥处理苗木叶绿素a含量除以叶绿素b含量的值达到最大。整个试验期间,T3处理苗木的叶绿素含量波动最大,T2处理苗木的叶绿素含量波动最小。
在试验前期(8月、9月、10月)T3处理苗木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最大,其次是T2、T5处理,T4处理较小,T1处理最小,这基本上反应了施肥配方中的氮肥的配比关系,后期(11月、12月)T2苗木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最大,其次是T3,T1、T5处理较小,T4处理最小。可见,绒毛润楠苗木的叶绿素含量这一指标对氮肥反应最敏感,且随着氮素营养的增加而增加。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促进绒毛润楠叶绿素含量的增长有显著效果,在不同的肥料配比施肥下,绒毛润楠叶绿素含量的增长普遍高于对照组,表明氮磷钾肥料对绒毛润楠叶绿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对绒毛润楠苗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测定,认为适当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绒毛润楠苗木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绒毛润楠对光能的吸收,以至于促进绒毛润楠苗高、地径、冠幅的生长。综合表明,叶绿素含量的高低是是植物生长快慢的重要因素。
(3)于天气晴朗的上午9:00-11:30,各个树种挑选3株生长良好而且长势类似并具有代表性的植株,每棵再选出具代表性的当年生成熟叶片3片为材料,采用Li-Cor6400光合仪测定叶片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其他相关参数。光源为仪器的红蓝光,叶室大小为2cm×3cm,光照强度为800μmol·m-2·s-1,测定温度设为35℃,测定的最大匹配时间为200s,最小匹配时间为120s。气源为试验区3m以外的空气。环境因子主要测定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强辐射等指标。
图7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净光合速率Pn影响。由图7可以看出施肥后第一、二个月各处理净光合速率整体成上升趋势,并在9月份达到峰值;相较于7月份经光合速率增长幅度由大到小分别是,T3增加了3.49μmolCO2·m-2·s-1、T2增加了3.07μmolCO2·m-2·s-1、T4增加了2.91μmolCO2·m-2·s-1、T1增加了2.49μmolCO2·m-2·s-1、T5增加了2.19μmolCO2·m-2·s-1、CK增加了1.79μmolCO2·m-2·s-1;10月份各处理呈下降趋势,其中T3、T2、T1处理下降趋势较明显分别下降了77.32%、69.87%以及78.41%;随后11月各处理份净光合速率又有所上升且T5处理居于个处理之首,平均经净光合速率达到了8.27μmolCO2·m-2·s-1;随后12月份由于受天气、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各处理均呈下降趋势。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净光合速率Pn邓肯多重比较如表9。由表9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9绒毛润楠净光合速率Pn邓肯多重比较
衡量植物水分平衡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为蒸腾速率,蒸腾速率的大小一定程度上直观的反映了调节水分损耗的能力(张国盛,2000如)。
图8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蒸腾速率Tr的影响。由图8可以看出施肥后第一个月所有处理呈上升态势,蒸腾速率Tr值最大为T5处理2.83mmol·m-2·s-1;第二个月除T5以外其他各处理成上升趋势并在该月达到峰值,其值由大到小排列T2(2.94mmol·m-2·s-1)>T3(2.60mmol·m-2·s-1)>T4(2.49mmol·m-2·s-1)>T5(2.39mmol·m-2·s-1)>T1(2.38mmol·m-2·s-1)>CK(2.09mmol·m-2·s-1);9到10月各处理整体呈大幅度下降;11至12月各处理又开始逐渐上升,幅度较之前相对较小。其中在12月份Tr最大值为T1处理的1.94mmol·m-2·s-1,最小值为CK处理的1.33mmol·m-2·s-1。CK较T1少了45.86%。
表10 绒毛润楠蒸腾速率Tr邓肯多重比较
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蒸腾速率Tr邓肯多重比较如表10。由表10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蒸腾速率Tr总体来讲存在显著差异。
图9为不同施肥处理绒毛润楠气孔导度Gs的变化曲线。由图9可以看出施肥后前两个月各处理均呈上升趋势并在9月达到峰值;其中增长幅度最大且气孔导度值最大的处理是T1为0.115mmol·m-2·s-1,相比较8月增长了118.87%;各处理均在9月达到峰值,其按气孔导度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T1为0.115mmol·m-2·s-1、T4为0.102mmol·m-2·s-1、T3为0.091mmol·m-2·s-1、T2为0.086mmol·m-2·s-1、T5为0.081mmol·m-2·s-1、CK为0.061mmol·m-2·s-1。10月份各处理均有下降趋势,经过施肥处理的苗木Gs值均大于空白对照CK;随后11到12月各处理又开始呈上升态势,上升幅度有所减缓;试验最后一个月T4处理Gs值0.084mmol·m-2·s-1,高于其他对照处理。不同施肥配比绒毛润楠气孔导度Gs邓肯多重比较如表11。由表1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气孔导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11 绒毛润楠气孔导度Gs邓肯多重比较
图10为不同施肥处理绒毛润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曲线。由图10可以看出施肥后两个月各处理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T1处理在9月份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值达到333.74μmol·mol-1,高于其他各处理Ci值;其次是T4达到328.27μmol·mol-1;在9至10月份各处理呈下降态势,但经过施肥处理的苗木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值均高于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CK的Ci值;11到12月各处理不同程度的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到天气、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其生生幅度有所下降;12月份T3处理的Ci值最大为284.12,比最小值多了10.50%。
表12 绒毛润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邓肯多重比较
由表1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存在级显著差异。
上述研究中,施肥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光合指标表现出施肥效应,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从光合速率上来看,T4、T5处理组下Pn最好,分别是对照CK的119.355%、126.096%。从蒸腾数率上来看,T1、T5处理组下Tr最好,分别是对照CK的130.431%、138.331%。从气孔导度上来看,T4、T5处理组下Gs最好,分别是对照CK的149.756%、150.329%。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来看T1、T4处理组下Ci最好,分别是对照CK的116.724%、121.667%。总的来看T5处理组对绒毛润楠苗木光合指标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表明磷肥、钾肥对绒毛润楠苗木光合生理方面影响较大,其影响是反方向的,随着磷肥和钾肥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本试验对绒毛润楠苗木光合特征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影响上,氮憐钾对绒毛润楠苗木光合特征影响效应不具有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氮肥对绒毛润楠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起着促进作用;磷肥对绒毛润楠苗木的胞间CO2浓度起着促进作用;钾肥绒毛润楠苗木的蒸腾速率起着促进作用。由此说明,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在不同矿物质影响因素下,表象是有所不同的,某一种元素在多种多样的矿质营养中,可能成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决定因素。
(4)根系形态指标测定。在测量根系指标之前首先要洗出完整的根系。先将植株的容器袋去掉,用塑料框浸泡植株的根部(带土),半小时后,用流水慢慢冲洗,尽量不要损坏根系,洗过之后用滤纸擦干,将根系整个剪断,装在袋中,用液氮或者冰块保存,编号,然后送试验室处理和测定。完成准备工作后,在试验室内用EPSON PERFECTION 4490PHOTO扫描仪扫描,获取根系图像,然后运用万深LA-S植物根系分析系统对苗的根系进行分析,得出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平均直径等指标。
图11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长度的影响。由图11可以看出T3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类型,其根系长度为3281.71cm;其他各处理以T3作对比由大到小分别减少了3468.83cm(CK)、2802.78cm(T4)、2638.5cm(T5)、2488.24cm(T2)、2484.42cm(T1);与T3相比其他施肥处理类型的根系生长程度虽有所不及,但经过施肥处理的苗木根系生长均比空白对照CK好。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长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长度影响差异极显著。
图12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面积影响。由图12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根系面积大于空白对照CK;T1、T2、T3、T5处理根系面积较为均等,相差不大,T4与其他各处理相比根系面积较小;施肥处理类型根系面积最大值T3与最小值T4间相差了61.48%;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绒毛润楠根系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T3>T1>T2>T5>T4>CK。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面积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绒毛润楠根系面积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图13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表面积影响。从图13中可得出进行施肥处理的苗木其根系表面积均大于空白对照CK;其中T3、T1处理间根系表面积相差不明显,T3处理仅比T1处理多了5.53%;进行的苗木根系表面积最大值T3与最小值T4之间相差76.81cm2;T1到T5各处理与空白对照CK间分别相差了:110.5cm2、95.04cm2、120.66cm2、43.85cm2、89.91cm2;绒毛润楠根系表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T3>T1>T2>T5>T4>CK。各施肥配比处理下绒毛润楠根系表面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根系表面积方差分析表明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
图14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体积影响。从图14中可直观看出对绒毛润楠根系体积的影响在各施肥处理类型中仍旧是T4处理对其影响相对较弱;T4处理根系体积为2.89cm3,与最大值T3处理相比,较其少了3.26cm3;T2、T5处理间仅相差了0.14cm3差距不明显;各施肥处理的绒毛润楠根系体积均大于空白对照CK;由图可以直观看出根系体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T3>T1>T2>T5>T4>CK。各施肥配比处理下绒毛润楠根系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图15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由图15可以看出T3处理对苗木根系平均直径影响最大;T1、T2、T4、T5处理间差别不大分别为:0.78mm、0.74mm、0.86mm、0.88mm,最大最小值之间仅相差18.92%;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T3处理对苗木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最大,它和空白对照CK间相差了1.66mm。
不同营养条件处理下的绒毛润楠苗木根系指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施肥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根系指标表现出施肥效应,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在施肥处理期间,不同施肥处理的根系参数均高于对照CK处理组,T3处理苗木的根面积、根表面、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长较高,分别是对照CK的929.992%、245.001%、264.785%、332.942%、265.317%,其次是T2和T1处理。说明T3、T2和T1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T3处理组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总体上来说,苗木的根系生长对三种肥料皆敏感。在一定程度内,多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有利于对绒毛润楠根系生长起着促进作用。
(5)图16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生物量的影响。由图16可以看出,各施肥配比对绒毛润楠苗木的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每种处理的根平均生物量都明显高于空白对照CK;T3根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4.35g,高于其他处理类型;T2、T4处理次之,其中T2处理比T3处理减少了0.9g,T4处理比之减少1.13g,T1、T5分别减少了2.19g、3.24g,空白对照CK生物量最小,为8.25g,比T3少6.28g。T5比较其他施肥处理其根系生物量最小,但与空白对照CK相比,高出36.85%。所以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生物量影响大小顺序为:T3>T2>T4>T1>T5>CK。此外,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极显著。
图17为不同施肥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茎生物量的影响。由图17可以看出每种施肥配比处理的茎平均生物量均大于空白对照CK;T5处理类型茎平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最低值CK相比,增加了2.53g;T2、T4处理次之,与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48g、1.33g;T1、T3处理再次之但仍比CK处理增加0.75g、0.29g;因此各处理从大到小分别为:T5>T2>T4>T1>T3>CK。此外,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茎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茎生物量影响差异极显著。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叶片也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因此研究绒毛润楠苗木的叶片生物量对了解绒毛润楠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8为不同是施肥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叶生物量的影响。由图18可以看出T4处理类型叶平均生物量最高达到5.14g,比空白对照CK高出了1.84g;T2、T3次之,分别比CK处理高出1.52g、0.75g;再者T5、T1分别高出空白对照0.59g和0.24g;各施肥处理叶生物量均比空白对照CK的要高,按从大到小分别是:T4>T2>T3>T5>T1>CK。另外,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茎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T1、T4处理间差异性较其他处理更为明显。
作为反映植株干物质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分配状况的重要指标,根冠比同时也是综合根、冠对于吸收、合成、分配营养物质等能力的构造体现。图19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的影响。由图19可以看出各施肥配比的根冠比都明显高于空白对照CK;其中T3处理最为突出,其平均根冠比为1.32,比CK处理的0.83要多59.04%;紧接着是T1、T2以及T4处理类型,分别比CK处理要增加36.14%、26.51%、22.89%;和其他类型的施肥处理相比,T5处理的根冠比最低为0.87,但仍就大于空白对照CK并比CK处理增加4.82%;5种施肥配比下平均根冠比的最大值T3处理和最低值T5处理之间相差了51.72%。此外,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方差分析结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CK、T1、T3、T处理的邓肯检验结果分别为c、b、a,相比较其他处理差异性更为明显。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的影响如图20。由图20可以看出5种施肥配比处理的全株生物量都高于空白对照CK;T2处理的平均全株生物量值最大,为26.61g比空白对照CK多46.45%;T4、T2处理间苗木全株生物量相差并不明显,两处理间相差值为0.07g;T3、T5、T1处理分别次于T2、T4处理,但仍高于空白对照CK,它们分别比CK处理多40.23%、33.86%以及27.94%;由此可见各处理类型对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的影响由高到低分别是:T2>T4>T3>T5>T1>CK。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叶生物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CK、T1、T2处理间其邓肯检验结果分别为d、c、a,说明该几个处理间差异较其他处理更为明显。
图21为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质量的影响。由图21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苗木质量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CK;其中T4处理苗木质量指数最大,比CK处理多了74.74%;T2次之,比CK处理多了72.63%;T1、T5、T3再次之,与CK处理相比较分别多出了47.37%、46.32%、43.16%;各施肥处理间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了22.06%;按绒毛润楠苗木质量指数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T4>T2>T1>T5>T3>CK。
不同营养条件处理下的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施肥期间,T4处理绒毛润楠苗木叶生物量最大;T5处理绒毛润楠苗木茎生物量最大;T2处理绒毛润楠苗木根生物量最大。在整个处理期间,T2和T4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最大,且T3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为最大。这表明,T2和T4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积累最有利。说明氮肥和磷肥对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和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有着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和对照均表现出根生物量比例>茎生物量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多施钾肥有利于根生物量的积累。
上述(1)、(2)、(3)、(4)、(5)的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绒毛润楠苗木苗高、地径、冠幅、生物量和根系的生长,在不同的肥料配比施肥下,绒毛润楠苗木生长指标、生物量和根系指标的增长普遍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苗木生长所需的大量的养分,在一般林下土中很难得到充足的供给。因此,是施肥措施对于苗木生产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其效果也是显著的。本试验对绒毛润楠苗木施肥半年后的调查,综合生长指标,认为适当施氮肥有利于绒毛润楠地上部分的生长,如果过多,会导致植物的徒长,从而抑制植物生长;磷肥的使用会促使绒毛润楠苗高、地径、树高的生长;适当的钾肥使用会促使绒毛润楠生物量的积累;氮磷钾肥均能促进绒毛润楠根系的生长。
(6)绒毛润楠苗木最佳施肥配比
测得以上的绒毛润楠进行生长和生理指标,5种肥料配比均对绒毛润楠苗木有着促进作用,为了综合比较不同施肥配比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选择最后的测定数据,利用SA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结果来看,在第四特征根的协方差累计贡献率时达到96.24%(见表13),所以可选择的主成分为前四个。相比较前四个主成分所占贡献率可发现第一主成分所占贡献率最大为51.42%,所以可取第一主成分。
各因子主成分负荷量见表14,第一主成分中根系生物量的系数最高,为0.909,说明根系生物量占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地位。因此以根系生物量指标作为衡量施肥效果的因子。
以根系生物量为应变量H,N、P、K配比为自变量N、P、K,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均匀设计回归分析”对数据模块进行回归分析,根据上述最佳配方及其相应的元素含量,计算求得绒毛润楠苗木最佳的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47g、过磷酸钙1.734g、氯化钾0.156g。
表13 绒毛润楠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表14 绒毛润楠苗木指标各因子负荷量
营养条件对绒毛润楠苗木的生长指标有很大影响。在整个试验期的测定中,T2处理最有利于绒毛润楠苗木苗高和冠幅的生长,T3处理最有利于绒毛润楠苗木的地径的生长。可以看出,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绒毛润楠苗木苗高和冠幅的生长;施磷肥有利于促进绒毛润楠苗木地径的生长;绒毛润楠苗木的苗高、冠幅和地径的生长对氮肥和磷肥敏感。
不同营养条件处理下的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施肥期间,T4处理绒毛润楠苗木叶生物量最大;T5处理绒毛润楠苗木茎生物量最大;T2处理绒毛润楠苗木根生物量最大。在整个处理期间,T2和T4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全株生物量最大,且T3处理的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为最大。这表明,T2和T4处理对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积累最有利。说明氮肥和磷肥对绒毛润楠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和绒毛润楠苗木根冠比有着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和对照均表现出根生物量比例>茎生物量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多施钾肥有利于根生物量的积累。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731 g、过磷酸钙3.012 g、氯化钾0.955 g。
2.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1.693 g、过磷酸钙0.048 g、氯化钾0.743 g。
3.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2.173 g、过磷酸钙4.000 g、氯化钾0.531 g。
4.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1.212 g、过磷酸钙2.024 g、氯化钾0.107 g。
5.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 g、过磷酸钙1.036 g、氯化钾0.319 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49025.4A CN106810322B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49025.4A CN106810322B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10322A CN106810322A (zh) | 2017-06-09 |
CN106810322B true CN106810322B (zh) | 2021-03-26 |
Family
ID=5911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49025.4A Active CN106810322B (zh) | 2017-01-20 | 2017-01-20 |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1032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73346B (zh) * | 2013-01-22 | 2014-12-17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楠木专用复混肥料配方 |
CN104855205A (zh) * | 2015-04-27 | 2015-08-26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促进华润楠苗木生长的方法 |
-
2017
- 2017-01-20 CN CN201710049025.4A patent/CN10681032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10322A (zh) | 2017-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hoghi-Kalkhoran et al. | Integrated fertilization systems enhance quality an d yield of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 |
Treder | The effects of cocopeat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oriental lily ‘star gazer’ | |
Fascella et al. | Effects of conifer wood biochar as a substrate component on ornamental performance,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potted Rosa rugosa | |
CN105638411B (zh) | 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910975A (zh) | 一种以酒糟为主的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
Marjenah et al. | The effect of biochar, cocopeat and sawdust compost on the growth of two dipterocarps seedlings | |
CN110140606A (zh) | 一种百香果砧木苗的培育方法 | |
Abul-Soud et al. | Sustainable urban horticulture of sweet pepper via vermicomposting in summer season | |
Prisa et al. | Use of organic or inorganic substrates for reducing the use of pea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ulbs and inflorescences in Asiatic Lily | |
CN109665904A (zh) | 一种大花矮生百日草栽培基质 | |
Linares-Gabriel et al. | Application of soil amendments and their effect in the growth of heliconia | |
Komnenić et al. | Impact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on lavender productivity (Lavandula officinalis Chaix) | |
Khashimov et al. |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Humus State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Individual Crops on Irrigated Soils | |
CN106810322B (zh) | 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 |
CN105724209A (zh) | 一种新型石斛栽培基质 | |
Kasim et al. |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hicken manure compost tea on the growth of certified cocoa (Theobroma cacao L.) seedlings | |
Harsono et al. | Effects of manure type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in dryland | |
Mahboub Khomami et al. | Peanut shells effect as a peat substitute in potting media on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Begonia rex | |
Zheng et al. | Animal based biogas digestate application frequency effects on growth and wat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omato. | |
Jozay et al. | The impact of humic acid solutions and types of growing media on some morpho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features of Syngonium sp. and Pothos sp. plants in interior green wall conditions | |
CN106538365A (zh) | 中小型卡特兰栽培方法及应用 | |
CN112154862A (zh) | 一种茶枝替代木屑高效栽培香菇和茶菌渣再利用的方法 | |
Janicka et al. | Effect of organic media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atiola F1 horned violet (Viola cornuta L.) | |
Schafer | Plant substrate | |
CN109111255A (zh) | 一种葡萄育苗用轻基质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