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287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2875A
CN106802875A CN201710024220.1A CN201710024220A CN106802875A CN 106802875 A CN106802875 A CN 106802875A CN 201710024220 A CN201710024220 A CN 201710024220A CN 106802875 A CN106802875 A CN 106802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pin
usb type
overvoltage
protectiv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42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鹏程
谭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242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2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2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2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USB Type‑C接口插座、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后端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该技术方案,通过为USB Type‑C接口增加过压保护模块,当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产生过压时,过压保护模块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被烧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压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Type-C(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具有支持正反插、大电流充电以及高速USB3.0/3.1数据传输等优点,所以使用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尤其是便携式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但是由于USB Type-C接口插座的pin(引脚)数较多,如图1,pin之间的间距较小,使用过程中,容易因进水、进液或灰屑异物等引起pin之间的微短路或短路。
而在插入充电时,VBUS(USB电压)是5V电压或更高的电压(比如快充电压为9V或12V),CC(Configuration Channel,配置通道)pin在有Type-C PD(Power Delivery,功率输出)功能时也有5V,则当Type-C接口插座的pin短接到VBUS或CC上,以及CC短接到高压的VBUS上时,会因过压而烧坏后端电路中的元器件,比如处理器、Type-C Controller(Type-C控制器)等;同时由于pin之间的微短路或短路,也容易导致USB Type-C本身烧毁变形甚至是产生火灾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为USB Type-C接口增加过压保护模块,当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产生过压时,过压保护模块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被烧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USB Type-C接口插座、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后端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在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发生过压时损坏电子设备的后端器件,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插座和后端器件之间增设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该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在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可以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被烧坏。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第一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后端器件的相应引脚,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引脚包括D+引脚和D-引脚。
在该技术方案中,USB Type-C接口插座的D+引脚和D-引脚等第一预设引脚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连接至后端器件的相应引脚,具体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与USB Type-C接口插座的D+引脚和D-引脚对应的D+输入引脚、D-输入引脚以及D+输出引脚、D-输出引脚,以及后端器件包括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上述输入引脚、输出引脚对应的D+引脚和D-引脚,进而通过引脚之间的对应连接建立USB Type-C接口插座和后端器件之间有效的电气连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后端器件包括处理器,所述D+引脚和D-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D+引脚和D-引脚。
在该技术方案中,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的D+引脚和D-引脚设置在后端器件中的处理器上,即处理器与USB Type-C插座通过各自的D+引脚和D-引脚连接,以实现对处理器有效的过压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CC1引脚和CC2引脚,所述后端器件还包括USB Type-C控制器,所述CC1引脚和所述CC2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对应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控制器的CC1引脚和CC2引脚。
在该技术方案中,USB Type-C接口插座的CC1引脚和CC2引脚等第一预设引脚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连接至后端器件的相应引脚,具体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包括与USB Type-C接口插座的CC1引脚、CC2引脚对应的CC1输入引脚、CC2输入引脚,而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CC1输出引脚和CC2输出引脚对应连接的后端器件的CC1引脚和CC2引脚设置在其中的USB Type-C控制器上,即用于实现CC检测和PD功能的USBType-C控制器与USB Type-C插座通过各自的CC1引脚和CC2引脚连接,以实现对后端器件USB Type-C控制器有效的过压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SBU1引脚和SBU2引脚;所述SBU1引脚和所述SBU2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SBU1输入引脚和SBU2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SBU1输出引脚和SBU2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相应引脚。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对后端器件中的处理器的SBU1引脚和SBU2引脚进行过压保护,具体地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SBU1输入和输出引脚和SBU2输入和输出引脚建立USB Type-C接口插座和处理器的相应引脚的有效电气连接,以在USB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实现对处理器的相应引脚的过压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一中断引脚,所述第一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第一中断引脚在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向处理器发送相应的中断信号,以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对处理器的有效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当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还可以根据该中断信号向用户发出USB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的提示信号,以提醒用户拔出USB Type-C插头去检测维修,从而防止因USB Type-C接口插座短路或微短路而烧毁带来严重的损失,达到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所述处理器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第二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相应引脚,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引脚包括TX引脚和RX引脚。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实现Type-C USB3.0/3.1的高速传输功能时,还可以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第二过压保护模块,具体通过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相应的输入和输出引脚实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包括TX引脚和RX引脚在内的第二预设引脚和后端器件的对应引脚的有效电气连接,实现对TX引脚和RX引脚等的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该第二过压保护模块可以同时集成Redriver 2:1MUX功能(即信号调节和多路转换功能),以更好地实现Type-C USB3.0/3.1的高速传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二中断引脚,所述第二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第二中断引脚在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时向处理器发送相应的中断信号,从而实现对处理器的有效过压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所述后端器件提供工作电压;第三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电源模块为电子设备中的器件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后端器件等提供工作电压,以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而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由于USB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输入电压过高而损坏电源模块,从而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等严重后果,一方面可以在电子设备中增设第三过压保护模块,通过第三过压保护模块中的对应引脚,即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实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电源模块的有效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源模块的过压保护。
另外,该电源模块也可以为该第三过压保护模块提供工作电压,以及除了为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器件供电,还可以用于实现充电功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防止由于USB 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输入电压过高而损坏电源模块,从而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中的对应引脚,即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实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电源模块的有效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源模块的过压保护,即相当于实现了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第三过压保护模块的集成,进一步节省电子设备的空间体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或者适配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USB Type-C接口的手机或适配器,以通过其中的过压保护模块对USB Type-C接口进行有效地防护;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备USBType-C接口的设备,比如平板电脑等。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为USB Type-C接口增加过压保护模块,当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产生过压时,过压保护模块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被烧坏;同时还可以提醒用户拔出Type-C插头,去检测维修,从而防止因USB Type-C插座短路或微短路而烧毁产生更严重的损失,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USB Type-C插座的引脚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2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USB Type-C接口插座10、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和后端器件30。
其中,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所述后端器件30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发生过压时损坏电子设备1的后端器件30,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电子设备1的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后端器件30之间增设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该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在USB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可以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1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30被烧坏。具体的,当USB Type-C接口插座10引脚过压时,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也过压,则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内的开关断开,从而使得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以达到保护USB Type-C接口插座和后端器件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第一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后端器件30的相应引脚,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引脚包括D+引脚和D-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D+引脚和D-引脚等第一预设引脚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对应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连接至后端器件30的相应引脚,具体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包括与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D+引脚和D-引脚对应的D+输入引脚、D-输入引脚以及D+输出引脚、D-输出引脚,以及后端器件30包括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上述输入引脚、输出引脚对应的D+引脚和D-引脚,进而通过引脚之间的对应连接建立USBType-C接口插座10和后端器件30之间有效的电气连接,确保电子设备1的正常工作,具体的引脚连接情况参见图3和图4。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后端器件30包括处理器304,所述D+引脚和D-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04的D+引脚和D-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的D+引脚和D-引脚设置在USB Type-C控制器302和后端器件30中的处理器304上,即处理器304与USB Type-C插座通过各自的D+引脚和D-引脚连接,以实现对处理器304有效的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CC1引脚和CC2引脚,所述后端器件30还包括USB Type-C控制器302,所述CC1引脚和所述CC2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对应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控制器302的CC1引脚和CC2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CC1引脚和CC2引脚等第一预设引脚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对应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连接至后端器件30的相应引脚,具体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包括与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CC1引脚、CC2引脚对应的CC1输入引脚、CC2输入引脚,而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CC1输出引脚和CC2输出引脚对应连接的后端器件30的CC1引脚和CC2引脚设置在其中的USB Type-C控制器302上,即用于实现CC检测和PD功能的USB Type-C控制器302与USB Type-C插座通过各自的CC1引脚和CC2引脚连接,以实现对USB Type-C控制器302有效的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SBU1引脚和SBU2引脚;所述SBU1引脚和所述SBU2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对应的SBU1输入引脚和SBU2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对应的SBU1输出引脚和SBU2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04的相应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对后端器件30中的处理器304的SBU1引脚和SBU2引脚进行过压保护,具体地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SBU1输入和输出引脚和SBU2输入和输出引脚建立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处理器304的相应引脚(图中未示出)的有效电气连接,以在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实现对处理器304的相应引脚的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还包括第一中断引脚,如图5中的INTB/FLAGB引脚,所述第一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304发送中断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在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与USB Type-C接口插座10引脚连接的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输入引脚过压,此时,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内过压,则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内的开关断开,从而使得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然后通过第一中断引脚向处理器304发送相应的中断信号,进一步地处理器304可以利用中断信号生成一些给用户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处理器304接收到中断信号后,还可以根据该中断信号向用户发出USB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的提示信号,以提醒用户拔出USB Type-C插头去检测维修,从而防止因USB Type-C接口插座10短路或微短路而烧毁带来严重的损失,达到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所述处理器304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处理器304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第二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04的相应引脚,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引脚包括TX引脚和RX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实现Type-C USB3.0/3.1的高速传输功能时,还可以在电子设备1中增设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具体通过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相应的输入和输出引脚实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包括TX引脚和RX引脚在内的第二预设引脚和后端器件30的对应引脚的有效电气连接,实现对TX引脚和RX引脚等的过压保护。
进一步地,该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可以同时集成Redriver 2:1MUX功能(即信号调节和多路转换功能),以更好地实现Type-C USB3.0/3.1的高速传输。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还包括第二中断引脚,所述第二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处理器304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304发送中断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在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发生过压时,与USB Type-C接口插座10引脚连接的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输入引脚过压,此时,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内过压,则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内的开关断开,从而使得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后端器件3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然后通过第二中断引脚向处理器304发送相应的中断信号,进一步地处理器304可以利用中断信号生成一些给用户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处理器304进一步包括控制处理模块3042和USB模块3044,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的第一中断引脚INT1和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第二中断引脚INT2对应连接至该控制处理模块3042,而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中的第一预设引脚D+引脚和D-引脚对应连接至该USB模块3044的引脚D+、D-,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中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该USB模块3044的相应引脚,即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的输出引脚SSUSB_RX+、SSUSB_RX-、SSUSB_TX+和SSUSB_TX-分别对应连接至处理器304的USB模块3044的引脚SSUSB_TXP、SSUSB_TXN、SSUSB_RXP和SSUSB_RXN。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电源模块50,用于为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和所述后端器件30提供工作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源模块50为电子设备1中的器件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和后端器件30等提供工作电压,以确保电子设备1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地,该电源模块50除了为电子设备1中的其他器件供电,还可以用于实现充电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由于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VBUS引脚输入电压过高而损坏电源模块50,从而导致电子设备1无法正常工作等严重后果,可以通过如下具体实施例实现对电源模块50的有效过压保护,当然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通过在电子设备1中增设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的形式。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50之间,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电源模块50之间的电气连接,即通过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中的对应引脚,即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实现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电源模块50的有效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源模块50的过压保护;进一步地,电源模块50也可以为该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提供工作电压。
实施例二:通过在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中集成相应引脚,并通过该引脚实现USBType-C接口插座10和电源模块50的有效电气连接的方式。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还包括: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图中未示出),分别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50,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10与所述电源模块50之间的电气连接,即可以通过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中的对应引脚,即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实现USBType-C接口插座10和电源模块50的有效电气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源模块50的过压保护,即相当于实现了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和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的集成,进一步节省电子设备1的空间体积。
综上,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为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CC1、CC2、D+、D-、SBU1、SBU2等引脚提供了过压保护;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为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TX1-、RX1-、TX1+、RX1+、TX2-、RX2-、TX2+、RX2+等引脚提供了过压保护;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为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VBUS引脚提供了过压保护。第一至第三过压保护模块会在各自对应的USB Type-C接口插座10的引脚异常短路或微短路到VBUS上时,产生过压保护,断开这些引脚在USB Type-C接口插座10和后端器件30的连接,从而保护后端器件30不被烧坏,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电子设备1未设计USB3.0/3.1的功能,则可以不增设第二过压保护模块40,以及如果引脚SBU1和SBU2在实际中没有应用,则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可以不做这两引脚的保护;另外,Type-C控制器302、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和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成二合一、三合一的集成模块。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在电子设备1中单独增设上述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或者将第三过压保护模块60与第一过压保护模块20集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为手机或者适配器,即电子设备1可以是具有USB Type-C接口的手机或适配器,以通过其中的过压保护模块对USB Type-C接口进行有效地防护;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备USB Type-C接口的设备,比如平板电脑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电子设备的一种实际应用示例,在该实施例,CN2702为USB Type-C接口插座,只做USB2.0。
其中,U2502模块(即第三过压保护模块)是VBUS OVP(Over 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保护电路,可通过处理器控制来设定OVP的电压档位,以及当输入VBUS过压时(如12V快充时,过压点13.2V),U2502会断开VBUS网络前后(VBUS与VBUS0)的连接,从而保护后端电路烧坏。U2503模块(即第一过压保护模块)为引脚CC1、CC2、D+、D-的过压保护,功能框图见图6,其连接USB Type-c接口插座的pin(pin3/4/15/16)本身耐高压(如24V),当引脚CC1、CC2异常短路到VBUS或者D+、D-异常短路到引脚CC时,U2503模块会产生过压(如该实例中,引脚CC的过压点5.5V,D+、D-过压点为4.3V)保护而将此4个网络前后断开,并产生中断信号USB_OVP_INT,处理器收到该中断信号后,可提示用户USB端口过压,拔出充电线,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电子设备的USB Type-C端口加上过压保护方案,能够保护后端器件不被烧坏;并让用户获知USB Type-C端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提醒用户拔出Type-C插头,去检测维修,防止因Type-C插座微短路或短路而烧毁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为USB Type-C接口增加过压保护模块,当引脚因短路或微短路产生过压时,过压保护模块断开USB Type-C接口插座与后端器件的电气连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USB Type-C接口的有利保护,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后端器件被烧坏;同时还可以提醒用户拔出Type-C插头,去检测维修,从而防止因USB Type-C插座短路或微短路而烧毁产生更严重的损失,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USB Type-C接口插座、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后端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第一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后端器件的相应引脚,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引脚包括D+引脚和D-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器件包括处理器,所述D+引脚和D-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D+引脚和D-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CC1引脚和CC2引脚,所述后端器件还包括USB Type-C控制器,所述CC1引脚和所述CC2引脚通过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对应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控制器的CC1引脚和CC2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引脚还包括:SBU1引脚和SBU2引脚;
所述SBU1引脚和所述SBU2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SBU1输入引脚和SBU2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SBU1输出引脚和SBU2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相应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一中断引脚,所述第一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后端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和所述处理器之间,用于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
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第二预设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对应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的输出引脚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相应引脚,以及所述第二预设引脚包括TX引脚和RX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二中断引脚,所述第二中断引脚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处理器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和所述后端器件提供工作电压;
第三过压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压保护模块还包括:VBUS输入引脚和VBUS输出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的VBUS引脚和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在所述VBUS引脚发生过压时断开所述USB Type-C接口插座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
CN201710024220.1A 2017-01-13 2017-01-13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6802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220.1A CN106802875A (zh) 2017-01-13 2017-01-1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220.1A CN106802875A (zh) 2017-01-13 2017-01-1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2875A true CN106802875A (zh) 2017-06-06

Family

ID=58984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4220.1A Pending CN106802875A (zh) 2017-01-13 2017-01-1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28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701A (zh) * 2018-06-27 2018-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异常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56819A (zh) * 2017-07-12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器保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usb座
WO2019061538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ype C USB接口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54806U (zh) * 2012-10-15 2013-04-0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usb接口传输串口数据的装置
CN105591355A (zh) * 2016-02-24 2016-05-18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Usb-c控制芯片及其保护电路和usb-c系统
US20160190794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usb interface
CN105954644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成绎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接口公头智能检测和保护电路
CN206470749U (zh) * 2017-01-13 2017-09-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54806U (zh) * 2012-10-15 2013-04-0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usb接口传输串口数据的装置
US20160190794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usb interface
CN105591355A (zh) * 2016-02-24 2016-05-18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Usb-c控制芯片及其保护电路和usb-c系统
CN105954644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成绎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接口公头智能检测和保护电路
CN206470749U (zh) * 2017-01-13 2017-09-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819A (zh) * 2017-07-12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充电器保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usb座
WO2019061538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ype C USB接口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1074212B2 (en) 2017-09-30 2021-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ype C USB interfa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ype C USB interfa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10701A (zh) * 2018-06-27 2018-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异常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10701B (zh) * 2018-06-27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ype-C接口异常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0749U (zh) 电子设备
EP3142220B1 (en) Power adapter and terminal
CN105281398B (zh) 便携设备、电缆组件以及usb系统
CN102223439B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及其usb通信启动方法
TWM453285U (zh) 連接器以及控制晶片
CN106802875A (zh) 电子设备
CN204407955U (zh) 快速充放电移动电源
CN105826894A (zh) 电源设备的充电短路保护装置和电源设备
CN216872849U (zh) 一种热插拔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5406265A (zh)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插排
TWM608436U (zh) Usb充電裝置改良
CN202153645U (zh) 一种基于otg接口充电的电子设备
CN104184116A (zh) 保护电路及具有该保护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5490124A (zh) 多头数据线
CN202586257U (zh) 一种热插拔保护系统
CN205049834U (zh) 一种热插拔液晶屏电路
CN208257463U (zh) 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
CN205304892U (zh) 一种断电装置以及手机
CN210490459U (zh) 一种type-c接口保护电路和装置
CN104065030B (zh) 过电压保护装置与方法
CN113054711B (zh) 一种多充电端口的充电电路
WO2020048276A1 (zh) 一种充电接口的保护方法及充电装置
CN207251191U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CN206293718U (zh) 具有电流及温度保护机制的连接器接头结构
CN201127057Y (zh) Usb接口的供电与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数字电视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