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591A -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功能性 - Google Patents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功能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591A
CN106797591A CN201580023959.XA CN201580023959A CN106797591A CN 106797591 A CN106797591 A CN 106797591A CN 201580023959 A CN201580023959 A CN 201580023959A CN 106797591 A CN106797591 A CN 106797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network
emulator
backstage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39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克劳利
E.布兰沙
P.A.蒙特
P.安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Star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Sta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Star filed Critical Global Star
Publication of CN106797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Abstract

系统和方法允许缺乏双向卫星通信的蜂窝使能的装置通过卫星网络接收入局呼叫,其中,移动终接呼叫最初寻址到蜂窝移动电话号码。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和方法允许蜂窝装置表现为在卫星网络或子网络上漫游的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向卫星使能的装置发出呼叫转发请求,其中,呼叫转发请求对用户是透明的。

Description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 功能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教导了具有双工卫星通信能力(例如,通过诸如全球星(Globalstar)卫星通信网络的卫星通信网络传递话音或数据)的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也具有与蜂窝使能的装置连接(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但不通过蜂窝网络)的能力,蜂窝使能的装置例如智能电话、蜂窝使能的平板、计算机或其它蜂窝使能的装置。如使用的,“蜂窝使能的”表示装置能够在基于蜂窝的通信网络中作为移动装置进行通信。非蜂窝装置是不能在蜂窝网络上作为移动装置进行通信的装置。蜂窝通信功能性未启用卫星能力,这是因为用于卫星网络的通信频率不同于蜂窝通信,并且通常,卫星通信的格式化不同于蜂窝通信(例如,卫星通信能够是TDMA或CDMA),并且握手信令协议能够不同。电子装置设计成通过使用电子装置作为到卫星网络的管道或导管,允许蜂窝装置通过卫星网络进行通信。蜂窝使能的装置(如智能电话或平板)将在其上加载有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软件应用(如使用用于WLAN的短距离WIFI通信或用于PAN的蓝牙通信(蓝牙SIG标准))。结合电子装置,电子接口允许蜂窝装置与电子装置组合,以便充当双工卫星通信装置。在通过引用而附加并结合的公布"SATELLITE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ROUTING TERRESTRIAL SIGNALS THROUGH A SATELLITENETWORK",PCT US2012/024177,公布WO2012/109269)中公开了一种此类现有技术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用于卫星通信的收发器、适合的天线、机载处理和格式化能力。为了引用,电子装置将在本文中称为“仿真器”或“卫星通信仿真器”。仿真器允许通过卫星网络携带来自蜂窝装置的出局呼叫。假设呼叫方或中间网络元素事先知道仿真器的卫星“电话”号码或“地址”(例如,与仿真器中的卫星收发器关联的标识符),则仿真器也允许蜂窝装置通过卫星网络经仿真器接收入局呼叫。
另一现有技术装置是允许进行中通信的转移的系统,其中通信是在卫星通信网络与蜂窝通信网络之间,通过蜂窝使能的装置。通常,网络的区别特征是射频、调制方案、格式化方案和握手协议(例如,用于呼叫设立和撤销)。此系统使用配对的SIM卡(订户身份模块,用于蜂窝装置的智能微处理器芯片,标准的、微米或纳米级等)或诸如可移动用户身份模块(RUIM)或UMTS或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或USIM(通用订户身份模块)的全部统称为“SIM卡”的SIM卡等同物。在此系统中,一个SIM卡驻留在蜂窝装置中,并且第二SIM卡(或等同物)位于远程处理中心中,远程处理中心包含“SIM组”(SIM bank),它是允许多个SIM卡连接到蜂窝网络(例如,以便由蜂窝系统定位)的装置(SIM组能够跨各种蜂窝定位)。SIM组可以是用于保持多个硬件SIM卡的装置或软件SIM实施例。系统允许进行中的蜂窝呼叫(例如)自动转移到卫星网络(例如,在蜂窝信号强度降低时),且反之亦然。在此系统中使用仿真器建立卫星分支(satellite leg)。该现有技术系统在通过引用附加到本文并且结合的"Apparatus,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mobile and satellite phone service"PCT/US2013/031746,公布WO2013/142284)中描述。此系统也允许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到蜂窝装置的输入和出局呼叫。然而,此系统的一个缺点是位于远程蜂窝装置中的SIM卡不是通常与蜂窝装置关联的SIM卡(移动装置的运营商公司提供的标识符),而是配对SIM卡。因此,与位于蜂窝装置上的SIM卡关联的“电话”号码或身份不是通常与订户关联的那个号码或身份。仿真器可具有其自己的SIM卡或SIM卡等同物,或者使用CDMA/IS-41,以允许仿真器向卫星通信系统进行验证/注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移动装置通过卫星网络进行通信,以及使用与蜂窝装置关联的蜂窝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仿真器充当蜂窝塔台,为蜂窝使能的装置提供“接入”点,但接入点经卫星通信网络提供接入。虽然普通“蜂窝塔台”连网到标准地面电话系统或因特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但对于本文中的方法之一,仿真器利用卫星系统的后台(BackOffice)将呼叫从卫星系统路由到PSTN或因特网(分组网络),通过全球卫星网络(及其关联的卫星网关和/或网络操作中心或地面站)进行通信。如本领域熟知的,仿真器具有卫星调制解调器和/或收发器,各具有关联的卫星标识符(例如,诸如卫星电话号码的地址(其可存储在SIM卡类装置上)),以及关联的处理器、天线及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发出和接收卫星呼叫的必需设备。仿真器具有卫星电话的卫星通信能力,但从卫星网络接收的数据或话音通过仿真器传递到蜂窝装置(呼叫信令也可通过仿真器传递到蜂窝装置以设立/撤销以及连接通信信道)。仿真器也具有通过短距离无线电通信与一个或更多个蜂窝用户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和能力,如使用标准WIFI通信,以允许蜂窝装置经仿真器通过卫星网络传递数据/话音。仿真器将具有处理器和关联的设备,并且可包括重新格式化经短距离通信接收/传送的数据的能力,以便进行卫星通信网络中与卫星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通信(包括处理协议转换器)(要注意的是,驻留在蜂窝装置上的应用也可需要类似的重新格式化和协议转换能力)。仿真器能够具有用于连接不同通信网络的媒体网关功能性。一个此类仿真器是由Globalstar推出的Sat-Fi卫星热点装置。在Sat-Fi中,入局呼叫不能通过卫星网络发送到使用用户的蜂窝电话id(电话号码)的用户,而是使用Sat-Fi卫星标识符(卫星电话号码)发出。在本发明中,仿真器可具有一次发出几个呼叫的能力(例如,使用分组技术或其它复用方法,通过相同卫星收发器复用几个呼叫;或者通过单独收发器发出每个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蜂窝装置(其可以是蜂窝电话、蜂窝调制解调器、计算机、平板、传感器、数据记录器或具有通过蜂窝网络进行通信的能力的其它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将在其上安装有软件或固件应用以允许与仿真器进行通信。移动装置通常将包含视觉显示器、输入装置(如触摸垫)、麦克风和扬声器。蜂窝装置将具有关于仿真器的选择的本地通信能力。当蜂窝装置上的应用启动时,应用将寻求定位附近仿真器并与其连接(优选通信是标准WIFI通信(IEEE 802.11),蓝牙,或者其它短距离无线电通信能够与标准接口协议或握手一起使用以建立双向通信)。例如,在蜂窝信号强度降到低于预确定的级别时,蜂窝装置可找出仿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蜂窝装置与仿真器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如通过以太网电缆、USB电缆或者其它有线通信。多个仿真器可在相同区域中操作,在此情况下,每个仿真器可使用不同射频以降低来自彼此的干扰,并且每个仿真器将优选与识别仿真器的注册的蜂窝装置使用握手。
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也包括具有关联数据库的后台,数据库能够充当用于后台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来访者位置寄存器(VLR)(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与卫星通信网络、PSTN电路交换网络和/或分组交换网络进行通信,以允许后台(特别地经信令信道)接入其它运营商的HLR和通过卫星网络进行通信的仿真器,并且与其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实例或配置中,HLR可被引用为归属代理或HSS,并且VLR可被引用为来访者代理。其它术语能够用于引用HLR和VLR的数据库和功能性。后台是计算机处理设施,其连接PSTN和/或诸如因特网的分组交换网络。后台可包括在卫星网关中,并且可直接接入卫星网络,与通过PSTN或者通过因特网将呼叫路由到卫星网络相反。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可具有关联的SIM组,所述SIM组具有存储的SIM卡或SIM卡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后台作为来访者MSC的GMS网络的基础体系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2是以后台作为服务GSN的GPRS网络的基础体系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3是以后台作为受访P-SCSF的用于IMS话音分组通信的基础体系结构的示意框图。
图4是GPRS分组交换数据和电路交换话音通信的基础体系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与仿真器连接,蜂窝装置向一个仿真器“注册”,并且该仿真器将最初处理该蜂窝装置到卫星通信系统的连接。每个仿真器可具有向该特定仿真器注册的一系列蜂窝装置。蜂窝装置例如可识别附近的几个仿真器,并且向具有最强信号(如WIFI或其它短距离无线电信号)的仿真器请求注册,或者可向先对注册请求做出响应的仿真器注册。其它方案可用于为几个可用的选择仿真器(例如,仿真器可相互进行通信,并且具有用于选择的协议或过程)。
蜂窝移动装置仿真器注册
“仿真器注册”过程导致“订户”被识别为漫游蜂窝装置,其中,移动装置在作为基站收发台(BTS)的仿真器上“漫游”(典型蜂窝接入点所需要的基站控制器(BSC)的功能通常将由仿真器执行,但一些功能性可与后台共享),并且后台充当来访者MSC(在2G实施例中)。为了注册,移动装置上的应用将与附近仿真器建立通信,并且将订户信息传递到仿真器以便传送到后台。仿真器经卫星网络将订户信息及独特的仿真器标识符传送到后台。订户信息能够包括通常在移动装置的SIM卡上包含的信息,如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通常由HLR用于编排索引到数据库中)、验证密钥(Ki),并且可包括运营商特定的数据,如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服务提供商名称(SPN)和服务拨叫号码(SDN)及移动台ISDN号码(MSISDN(“电话号码”))。后台接收订户蜂窝装置信息和仿真器信息,并且将它存储在数据库上,将特定订户与相关仿真器关联。后台是具有关联数据库的处理数据中心,并且与PSTN、卫星通信网络(通过网关或者经PSTN通过网关)进行通信,并且也可与蜂窝网络进行通信。蜂窝装置然后向后台注册,并且在指定仿真器关联或“定位”或“存在”。后台能够通常将注册过程识别为通过仿真器在卫星网络上通信的请求;然而,注册能够是与激活服务的请求(例如,请求经仿真器通过卫星网络的通信服务)分离的功能。
作为漫游装置的注册——位置更新
下面先描述2G类型的环境中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服务激活时,该订户蜂窝装置将在仿真器/后台上对通信网络表现为“漫游”或“来访”。本质上,后台将表现为远程蜂窝装置位于或存在的受访“蜂窝网络”MCS(在2G环境中)。漫游协定将需要与各种运营商是适当的。
为了在2G(GMS)环境中将装置确立为漫游装置,后台将通知蜂窝装置的归属HLR在“后台”网络上蜂窝装置的存在。与订户的归属网络的此通信将通常经PSTN或分组网络通过信号信道。后台(充当受访网络MSC)联系蜂窝装置归属网络,并且通常使用用户的蜂窝装置的移动电话号码或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号码来请求服务信息(包括是否应允许移动装置漫游)。如果成功,则受访网络(仿真器/后台,充当BST或受访移动交换中心或MSC)开始在后台数据库(充当来访者位置注册表)中保持用于“漫游”蜂窝装置的临时订户记录。类似地,订户的归属网络更新其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或归属网络寄存器(HNR)中的信息,以指示蜂窝装置定位在受访网络(仿真器/后台)上,使得发送到该移动蜂窝装置的任何信息能够如接下来所述的正确地路由到仿真器(经卫星通信),并且然后路由到蜂窝装置。为了订户能够注册到受访网络(例如,后台),漫游协定需要在受访网络(后台)与归属网络之间是适当的。图1中显示了GSM“2G”类型网络的通用组件配置,其中后台作为受访MSC操作。
在服务激活的情况下到移动装置的入局呼叫
“来访”订户获得在受访网络的订户数据库(例如,后台数据库,如受访网络位置寄存器一样运转)中的条目和在蜂窝装置HLR或归属代理中的条目,其指示订户(移动装置)在后台“网络”MSC上漫游或存在于其上。如果现在向蜂窝装置发出入局呼叫,则移动装置的归属MSC(有时称为网关MSC或GSMC)将检查其关联HLR以定位蜂窝装置。如上面所指示的,HLR指向后台。归属网络MSC/HLR(通常经PSTN通过信号信道)将请求用于蜂窝装置的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2G)或IP地址(3G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可动态指派或分配临时目录号码(或用于3G的IP地址),并且也可指派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将分配或指派在SIM组中存储的SIM卡之一,并且使用与选择的SIM卡关联的标识符。在另一实施例中,后台从可用MSRN或IP地址的数据库中动态指派移动台路由号码(MSRN)(2G或3G话音(非IMS))或IP地址(3G数据)(在此实施例中,不需要SIM卡或SIM组)。要注意的是,对于3GIMS话音,无需请求IP地址,这是因为归属网络将保持蜂窝装置信息,包括经PDP上下文在后台注册时指派的IP地址。后台将通知蜂窝装置的归属网络HLR作为移动台路由号码(MSRN)的此临时路由号码或路由IP地址(在PDP上下文中获得)(两者均被视为临时路由号码)。临时路由号码可在初始注册时由受访网络(例如,后台)指派,或者它可在按呼叫的基础上指派(如上所述)。在后一情况下,在归属网络HLR能够将呼叫路由到来访者网络前,它要为每个入局呼叫请求临时路由号码。
此临时路由号码可由订户的归属MSC位置寄存器保持一段时间,或者在呼叫/通信完成后消除。后台和订户的归属网络均将承担与蜂窝号码有关的计账功能(例如,后台将确保蜂窝装置是服务的订户),并且订户的归属网络将确保蜂窝装置在其系统中,并且具有到后台的路由或漫游特权。后台充当受访网络移动交换中心。指派的临时路由号码将经服务于仿真器的适合卫星网关来将入局呼叫路由到卫星网络。
例如,每个仿真器具有归属卫星网关,并且该归属网关保持来访者网关标识符以识别将服务于到仿真器的卫星通信的实际卫星网关。服务卫星网关可以是归属网关或另一卫星网关。因此,由后台指派的并且发送到蜂窝装置HLR的临时MSRN应指向服务于仿真器的卫星网关。用于服务网关的MSRN的指派将优选地由卫星后台处理。
在这一点,对于入局呼叫,蜂窝装置的归属HLR将转发临时路由号码到蜂窝装置的归属网络MSC,并且归属网络MSC将使用临时路由号码将入局呼叫路由到来访者网络(例如,到仿真器服务卫星网关)。位置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呼叫设立通过控制或信令信道建立,而通常在移动蜂窝装置上存在摘机(off hook)条件时在物理上建立呼叫电路。也就是说,在呼叫方的归属网络(如果在呼叫时建立临时路由号码,则可涉及后台)、仿真器与蜂窝装置之间采取控制信令,以便在呼叫方与被呼叫的移动装置之间设立呼叫。通过网络的通信信道在2G环境中保留,等待在蜂窝装置的摘机条件。在此条件建立时,优选地通过空中接口(短距离无线电通信),在呼叫方与被呼叫方之间建立通信路径,通过卫星网络到仿真器,并且然后到蜂窝装置。在3G环境中,数据通信能够经SIP协议、FTP、HTTP或其它协议,而话音通信能够由交换电路或IMS或VOIP通信处理。
如果特定仿真器具有几个指派的卫星号码,则后台将挑选可用的号码(例如,未在另一呼叫上捆绑),或者如果复用方案在使用,则方案将用于将复用新入局呼叫,以便经卫星通信网络输送到仿真器。在由仿真器接收时,仿真器也接收所呼叫的蜂窝装置号码或标识符(经控制信令),并且能够识别将呼叫引导到的适当蜂窝装置。仿真器如果服务于不止一个蜂窝装置,则将把入局通信路由到适当寻址的蜂窝装置。一旦通信信道建立,对于入局呼叫,仿真器表现得很像弯管系统,但包括处理入局通信数据的能力,以便在需要时进行重新格式化以通过仿真器空中接口或硬连线通信来传递到蜂窝装置。为了设立通信信道,仿真器将(如通过WIFI连接)向适当的蜂窝装置通知入局呼叫(包括提供呼叫方识别信息(例如,呼叫者id)),并且如果蜂窝装置做出响应(变为“摘机”),则从呼叫方通过卫星到仿真器到蜂窝装置的电路将得以建立。
GSM环境中用于呼叫设立的信令的一个实施例(在移动装置的呼叫终接)
1.呼叫方(例如从公共电话网络内)拨打漫游蜂窝装置的移动订户的MSISDN(电话号码)。
2.基于在MSISDN中包含的信息(包括国家目的地代码和国家代码),将呼叫路由到移动网络网关的移动交换中心(MSC)(GMSC)。这通常通过IAM(初始地址消息)进行。
3.为了定位移动台,GMSC向HLR发送SRI(发送路由信息)消息。SRI消息包含MSISDN号码,并且通过此MSISDN,HLR将获得IMSI。
4.由于来自后台的事先通知,HLR知道当前“服务”于订户的VLR(即,后台)。HLR将向VLR发送PRN(提供漫游号码)消息,以获得用于入局呼叫的路由的漫游蜂窝装置的MSRN。
5.通过在PRN消息中包含的IMSI,VLR(后台)将SIM卡及其关联标识符指派为移动台漫游号码。此MSRN号码在RIA(路由信息确认)消息中发送回HLR。
6.现在通过MSRN号码,GMSC知道如何路由呼叫以到达漫游蜂窝装置。然后,使用在GMSC与受访MSC(后台)之间的信令进行呼叫。GMSC将生成以MSRN作为被叫方号码(而不是MSISDN作为被叫方号码)的IAM消息。
7.当后台(来访者网络)接收ISM时,它识别MSRN,并且知道蜂窝装置和服务于该蜂窝装置的仿真器(通过检查其数据库),以及将路由信息发送到归属基地(home base)以将入局呼叫路由到仿真器的服务卫星网关,以便输送到仿真器,并且最后从仿真器输送到关联蜂窝装置。
8.当终接呼叫时,后台将MSRN返回到后台池以在另一呼叫上的将来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台可将仿真器的标识作为MSRN发送。也就是说,后台发送路由信息,使得能够将呼叫从呼叫方通过PSTN路由到服务于仿真器的卫星网关。
仿真器也能够充当本地网络或PBX,以将呼叫从向该仿真器注册的一个蜂窝装置路由到向该仿真器注册的另一蜂窝装置。在此实例中,呼叫无需通过卫星网络路由,而是能够单独通过仿真器处理。在此实施例中,仿真器可具有其自己的订户数据库以跟踪注册的订户,或者仿真器可从信令信道的后台获得此信息。优选地,只要启用仿真器服务,后台将定期通知蜂窝装置的归属网络,蜂窝装置保持“存在”于后台受访网络上。此系统的优点在于驻留在蜂窝装置上的SIM卡是由归属网络指派的蜂窝装置SIM:外地SIM卡不驻留在蜂窝装置上。如所述的,SIM组也能够被替换成临时路由号码的逻辑数字数据库;不要求物理SIM卡和SIM卡组。
在3G环境中的使用是类似的,增加的复杂性是分组核心网络(“分组网络”)而不是电路交换网络用于数据通信,包括服务网关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另外,电路核心网络在一些情况下能够被替换成主要由CSCF和HSS组成的IMS(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核心网络。使用仿真器的3G漫游功能性的一个实施例如下所述。
3G入站漫游;订户——数据通信
3G核心网络(也称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或UMTS)具有两个主要核心组件:用于数据通信的分组核心(SGSN和GGSN)和话音组件(其能够是分组核心交换)。分组交换侧的3G核心网络(GPRS)网络的图在图2中显示,其中,后台充当受访SGSN。在某些3G环境中,网络能够保持通过电路交换网络和用于话音呼叫管理的电路核心(MSC/VLR)的话音通信。图4中示出了此组合功能性。
用于分组网络的位置管理(分组核心注册)通常包括GPRS附接。通信或呼叫设立通常由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PDP上下文)启动。
简写形式的GPRS附接过程(注册或位置)信令
-移动装置将具有其身份的GPRS附接发送到受访SGSN(例如,通过卫星通信经仿真器到后台的传送)。后台将验证发送到移动装置的GGSN归属HLR(能够使用MAP协议),并且在成功验证时,后台将“更新GPRS位置”发送到归属HLR。
-归属HLR通过“插入订户数据”做出响应。消息包括用于PDP上下文的GPRS预订数据。
-受访SGSN(后台)和归属HLR均通过确认来响应彼此,
-受访SGSN(后台)将“附接接受”经仿真器发送到移动装置,仿真器通过“附接完成”做出响应。
-在这一点,HLR知道移动台在作为受访SGSN的后台上“漫游”。如果IMS(分组交换)话音通信未被使用,则SGSN也可在MDC-VLR更新移动装置的位置。
-简写形式的用于通信的PDP上下文过程(提供临时路由号码(IP地址))信令
-移动装置(有时称为用户代理或UA)或PDP网络(用于MS终接的通信)将“激活PDP上下文”请求发送到受访SGSN(后台)。
-既充当受访SGSN又充当受访GGSN的后台通过“激活PDP上下文接受”来响应移动装置(全部通过卫星网络到仿真器,到移动装置发生)。消息包括指派的后台P-CSCF IP地址。
-移动装置或仿真器保存P-CSCF IP地址。
-现在,通过P-CSCF的IP地址,与移动装置的话音的SIP通信是可能的。通过在PDP上下文期间指派的IP地址,也实现SIP数据通信(如FTP或HTTP)。
-激活PDP地址将在终端的当前SGSN(后台)与锚定PDP地址的GGSN之间建立关联。有关在GGSN与SGSN之间所做的关联的记录被保持。此记录称为PDP上下文。PDP上下文能够由移动装置或来自分组数据网络的入局请求启动。
在3G电信核心网络中,话音电路交换核心经常被替换成IMS核心网络,其包括CSCF(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计算机)和HSS(归属订户服务器)。通常,CSCF由3个主要组件组成:P-CSCF(代理)、S-CSCF(服务)和I-CSCF(查询)。图3中显示IMS核心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后台充当代理CSCF。
对于IMS互连,P-CSCF包含在受访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上的数据库(类似于VLR),而HSS包含订户信息的数据库,很像HLR。
当IMS话音服务存在时,位置管理(注册)信令如以下简写概述:
IMS注册(用于移动启动的)
-移动装置启动到属于IMS受访域(不同于其自己的归属域)的P-CSCF的连接。
-移动装置将SIP注册消息发送到受访P-CSCF(后台)。
-后台将解析请求URL归属域(使用DNS查询)以获得移动装置的归属I-CSCF的IP地址
-移动装置验证请求,受访P-CSCF将SIP注册消息转发到UE的归属域的归属I-CSCF
-归属I-CSCF将“用户授权请求”发送到归属归属订户服务器(HSS)
-归属HSS通过“用户授权应答”做出响应。消息包括归属S-CSCF的地址。
-归属I-CSCF将SIP注册转发到归属S-CSCF
-归属S-CSCF通过发送“多媒体验证请求”来执行对归属HSS的验证
-归属HSS通过验证密钥的集合做出应答。
-在接收密钥时,归属S-CSCF将在“401未授权”消息内密钥往回一直转发到移动装置(和后台)。
-移动装置将使用密钥计算验证算法
-移动装置将SIP注册及验证值重新发送回归属S-CSCF
-归属S-CSCF将“服务器指派请求”发送到HSS
-在接收来自HSS的应答时,归属S-CSCF将比较来自移动装置的验证值
-如果值匹配,则S-CSCF将往回一直发送“200OK”到UA,以指示移动装置已注册。
-注:S-CSCF被视为网络注册器,尽管HSS保持数据,S-CSCF根据所述数据检查订户请求条目的真实性。
用于入局通信的IMS设立(移动终接的通信)
-移动装置的归属IMS接收移动装置的呼叫请求(即,归属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接收ISUP IAM)
-归属MGCF将“终接”INVITE请求发送到归属I-CSCF
-归属I-CSCF将“位置信息请求”发送到归属HSS(归属位置注册表将具有该数据)
例如,I-CSCF查询HSS以获得相关S-CSCF的地址来处理SIP启动请求。
-归属S-CSCF将INVITE消息转发到注册时记录的受访P-CSCF(后台)
-受访P-CSCF将INVITE经仿真器转发到漫游移动装置。
当用户与仿真器服务断开时,如果蜂窝装置位于蜂窝网络中,则该蜂窝网络可然后通知蜂窝装置的归属网络,蜂窝装置现在“存在”于该特定蜂窝中或在其中漫游(例如,在新受访网络中),并且蜂窝装置的HLR相应地得以更新,使得呼叫将通过蜂窝网络而不是通过仿真器/卫星通信网络来路由。
在使用中,当仿真器服务被激活时,蜂窝装置上的软件应用可禁止蜂窝装置注册或发送注册请求到蜂窝基站(不同于通过空中接口(WIFI或其它短距离无线通信)到仿真器)。这将防止蜂窝装置的位置的可能模糊性——只要仿真器服务是活动的,它将始终位于仿真器/后台网络。蜂窝装置将还具有监视附近蜂窝塔台的信号强度的能力,并且如果信号强度充足,则蜂窝上的应用可停止仿真器卫星服务(将服务终止的通知发送到后台)。应用可构建成如果蜂窝信号强度下降低于预确定的级别,则重新启动仿真器通信。
备选地,应用软件能够配置成选择一个服务或另一服务,或者允许以受控方式在蜂窝与卫星网络之间的自动化模式交换,使得防止可能的模糊性。
在上面的序列中,后台通知相关HLR(与归属网络MCS或归属网络GGSN或HSS关联)在作为受访网络的后台上移动装置的“位置”或存在。一旦网络(经HLR)知道移动装置的位置,对于入局呼叫,查询归属HLR以获得移动装置的位置。HLR然后指向后台,并且HLR将包含或请求来自后台的临时路由号码。该临时路由号码被提供到HRL以便将呼叫或分组路由到服务于仿真器的适当网关。
出局通信(移动始发)
出局呼叫(移动始发呼叫)以稍微类似的方式处理。移动用户拨打出局呼叫(或尝试将数据发送到IP地址),移动装置上的应用通过空中链路将出局呼叫传递到仿真器。仿真器经通信卫星向后台通知发出呼叫或数据通信的请求。后台将通过电路交换网络或分组网络向被叫方的HLR发送信号,以得到被叫方的位置(假设被叫方是移动装置),并且网络通常然后进行的标准位置管理和呼叫设立过程通过后台作为受访MSC或SGSN来采取,以通过到连接移动装置的PSTN或因特网的服务卫星网关,将出局呼叫路由到期望的终接位置。
此相同功能性能够通过具有蜂窝和卫星功能性的移动装置(例如,双配置移动装置)使用。关于具有两个身份(卫星身份和蜂窝身份)的集成装置,能够仅使用身份之一来通过任一网络到达用户(例如,用户能够只公布蜂窝号码)。用户然后能够通过激活或停用装置上将向后台注册装置并且允许HLR指向后台的应用,来控制应该为入局呼叫使用哪个网络(卫星或蜂窝)。对于集成装置,由于集成装置具有卫星电话功能性,因此,不需要仿真器。
备选实现
1.仿真器后台能够使用呼叫转发功能来通过仿真器路由在移动装置终接的呼叫,而不是将自己识别为“受访蜂窝网络”。在此配置中,当仿真器后台接收来自仿真器的注册信息,或激活仿真器服务的请求时,仿真器后台使用标准蜂窝信令命令来将呼叫转发请求(如无条件呼叫转发)发送到蜂窝装置的归属HLR。呼叫转发请求将包括呼叫转发路由号码(临时路由号码),如与仿真器和/或仿真器服务卫星网关关联的后台指派的路由号码、或MSRN、电话号码或IMSI号码(如在订户对于卫星服务注册移动装置时由仿真器提供)。也就是说,后台(例如,在移动装置注册时)通知移动装置归属网络到移动装置的呼叫将被转发到与仿真器关联的临时路由地址(例如,MSRN或仿真器标识符或地址,如电话号码(MSISDN)或IMSI或IP地址)。临时路由号码能够是与服务卫星网关(受访卫星网关)关联的号码,或者能够是指派到仿真器的号码(MSISDN、电话号码等)。移动终接呼叫将是转发到在移动的归属HLR中保持的路由号码的呼叫和普通位置管理呼叫,卫星通信系统将负责路由通信到仿真器(通常经与仿真器关联的卫星网关VLR和HLR)。例如,仿真器归属卫星网关的HLR指向服务卫星网关。引导到移动装置的呼叫将被重定向(呼叫转发)到呼叫转发路由地址,并且仿真器归属卫星网关(与后台结合)将承担仿真器的位置管理,并且重定向呼叫的路由将作为到卫星电话的呼叫转发继续。注意,后台可在注册或服务激活时将用于仿真器的临时路由号码提供为呼叫转发号码。仿真器呼叫转发路由地址可由仿真器本身提供(如在移动装置注册服务期间),或者后台可通过将地址与仿真器关联或映射来提供对应仿真器地址。例如,后台可将与服务卫星网关关联的地址作为呼叫转发地址发送,并且将指派的呼叫转发号码和仿真器地址的通知发送到服务卫星网关,以便服务卫星网关能够将入局到服务网关的通信路由到后台提供的仿真器地址。在蜂窝装置从仿真器取消注册时,或者在蜂窝装置在规定的时间期内一直对仿真器通信仿真器无响应时,仿真器/后台可将蜂窝装置预订的CFU(呼叫转发无条件目的地电话号码)重置成其默认值。CFU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不要求与其它号码网络的任何漫游协定。CFU能够如上所述自动实现,或者用户能够手动配置呼叫转发,或者电话上的应用能够配置成实现此操作。
在呼叫转发实施例中,呼叫转发请求对用户/订户是透明的,即,用户不知道与其移动蜂窝装置关联的呼叫转发号码,或者该呼叫转发已被激活。用户/订户只知道其能够接收来自第三方的入局呼叫,其中,第三方的通信寻址到移动装置的MSISDN或电话号码(即,系统对第三方也是透明的)。
2.如上面对于呼叫转发所述的,但用户装置不必是蜂窝装置。它能够是与蜂窝网络不关联的有线装置或无线装置,但其已由仿真器后台及其关联的HLR指派电话号码、伪电话号码或其它卫星地址(临时或永久)。
3.与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的通用描述相同,但连接到仿真器的应用软件实际上是在诸如平板或另外的蜂窝装置的单独的独立接口装置中。在上面列出的描述中,无论何处提及“蜂窝装置”,替换成“用户装置接口单元”。这里的备选是在用户下载应用时,应用让用户注册其硬件,这允许应用软件知道用户设备的身份,其是蜂窝装置、计算机或平板。
4.作为漫游解决方案的修改,后台能够指派多个身份到单个预订。以这样的方式,后台能够为移动终接的通信跟踪附接到仿真器上单个装置的多个服务或多个外设。
所有这些解决方案能够提供的附加功能是用于始发呼叫者身份的插入,使得在用户从仿真器网络内启动呼叫时,其蜂窝电话订户身份显示呼叫者ID而不是仿真器的卫星预订身份。此功能性(“呼叫者id欺骗”)能够由仿真器或后台提供。
在2G或3G环境中,存在包含数据库的归属基地或归属网络,数据库中保持移动装置的“位置”。对于2G,归属网络包括归属MSC和关联归属位置寄存器;对于3G环境,归属网络包括与归属GGSN关联的HLR,并且对于IMS,归属网络包括归属S-CSCF和I-CSC和与HSS关联的数据库。在一般提到2G和3G环境时,术语“归属基地”将用于归属网络组件,并且“归属注册表”或“来访者注册表”将引用与归属MSC或归属GGSN关联的用于来访者网络或归属网络的关联数据库(诸如HLR),或与HSS关联的数据库。使用的“呼叫”能够是话音或数据通信,并且话音通信能够包括交换电路呼叫或分组呼叫,如VOIP或IMS通信。
如所述的,技术包括蜂窝装置通过卫星网络进行通信,以及通过使用蜂窝电话号码为移动终接呼叫寻址的能力。尝试接通蜂窝装置的第三方无需知道仿真器的卫星电话号码,而只需知道第三方尝试接通的移动蜂窝装置的蜂窝电话号码。卫星网络被用于将呼叫路由到蜂窝装置的事实对第三方呼叫者是完全透明的。
如所述的,使用了后台,但能够采用不止一个后台。每个卫星网关能够与单个后台关联,或者几个卫星网关能够与单个后台协调业务。如使用的,蜂窝使能的装置或蜂窝装置是设计成与移动通信网络(公共陆移动无线电PLMR,或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甚至非公共私有网络,如仅军用网络,如防御交换网络或防御分组网络)中的蜂窝基地传送器移动基站进行通信或者向其通信的装置。
仿真器对卫星系统后台表现为卫星电话(因此,“仿真器”的术语)。然而,对用户而言,仿真器不是电话,它通常缺乏在真正的蜂窝或卫星电话中将必需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仿真器可引起输入装置(如虚拟或真实的键盘)和显示装置允许用户根据特定应用的需要来配置仿真器。
用于通过卫星网络路由地面信号的卫星通信装置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具有美国临时申请号61/4407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结合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蜂窝电话经连接移动通信网络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卫星电话通过单独的卫星网络进行通信,以最终将呼叫路由到例如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移动通信网络附接的最终用户。最好是将卫星电话的能力提供到蜂窝电话或反之亦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中继来自使用地面近距离无线技术(或某些有线技术)装置的信息的系统和方法,优化了通过卫星网络的话音呼叫所需要的带宽。它陈述的优点是通过卫星星座在无主要通信基础设施的区域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提供数据和话音服务,而无需无线最终用户装置的任何重大再开发。
发明内容:一种使蜂窝电话能够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装置。本文提供了通过经卫星通信系统接入近距离接入技术(例如,IEEE 802.11WiFi、a/g/n,或者从固定和移动装置使用从2400MHz到2480MHz的ISM频带中的短波长无线电传送,创建个人区域网(PAN)(如蓝牙)、GSM传送等),提供话音和数据服务到移动装置用户的方法和装置。无线系统通过任何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到不同类型的个人通信装置(手持机、智能电话、PDA和计算机),并且控制来自其的会话的处理,以及通过卫星网络回传它们。在此类基础设施不存在的区域中,仅卫星通信系统可用于携带信息到因特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由本发明实现的通信网络的一个实施例。
图2示出常规卫星电话的组件。
图3到8示出在呼叫处理中的各种步骤。
图9是处理出站呼叫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处理入站呼叫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示出实现因特网数据连接性的备选实施例。
图12示出直接VoIP传送的备选实施例。
图13示出用于与毫微微蜂窝网络连接的备选实施例。
图14示出其中对话音数据进行数字转码的备选实施例。
图15示出稍微修改的图1的卫星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由本发明实现的通信网络的一个示例。网络通常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手持式便携通信装置10,其示例能够是智能电话、常规蜂窝电话、PDA、便携式PC、计算平板等。例如智能电话的这些装置中的许多装置能够将模拟话音信号转换成VoIP数据流,并且有时将被称为“VoIP传送装置”。如后面将描述的,不要求VoIP。
图1的通信网络还包括常规卫星网络100,其通过卫星网关101与核心网络(包括分组数据路由系统)进行通信,核心网络最终将信息传送到因特网201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202(或PSTN)。如下面详细解释的,本发明的卫星通信装置用于跨卫星网络100将来自手持式通信装置10的数据传送到核心网络201或202,并且也通过卫星网络100在从核心网络到手持式通信装置的反方向上传送数据。虽然图1只显示一个手持式装置10,但将理解的是,多个手持式装置能够是具有至少一个卫星通信装置的网络的一部分。
作为背景信息,图2示出常规卫星电话50的主要组件。在常规卫星电话中,应用处理器51吸收来自小键盘接口52的信息,并且为用户驱动显示屏幕53。在用户准备好进行呼叫时,应用处理器51生成所需要的信息和串行命令,以促使卫星调制解调器54连接到卫星网络100,并且适当地路由呼叫。呼叫被连接时,扬声器60和麦克风61为用户引进和发送模拟话音信息。电话内的卫星调制解调器65包含将此信息从模拟转换到数字且反之亦然的话音编解码器。通过按小键盘52上的按钮,并且应用处理器51将适合的信息和串行命令发送到调制解调器54以关闭连接,卫星电话用户终止呼叫。如果呼叫由另一呼叫参与者终止,则卫星调制解调器54经卫星接收向其指示此事件的信号,并且将关闭连接的串行命令发送到应用处理器51,以允许处理器51完成呼叫的终止(例如,通知用户,呼叫已结束)。
图3示出卫星通信装置100(在此描述中经常称为“SCD”或“按钮”)的一个实施例及启动呼叫所采取的步骤。SCD的此实施例包括(i)应用处理器1001、(ii)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iii)用于在SCD与诸如无线电频带无线收发器1004(例如,工业、科学和医学(ISM)收发器(图3中的Wifi模块))的移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链接及(iv)VoIP栈1005,其提供处理指令到应用处理器(VoIP栈能够作为硬件、固件或软件集成在应用处理器中)。在备选实施例中,VoIP栈能够被替换成VoIP模块(即,芯片或芯片集)。类似地,Wifi模块1004能够有效地替换成软件栈,其引导应用处理器执行Wifi模块的功能。如下面所述,在SCD与移动装置之间的通信链路被描述为使用VoIP的Wifi,如在Wifi模块1004中实现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反,能够使用例如蓝牙在SCD与移动装置之间建立PAN通信线路。备选地,如图13所示,能够使用网络通信链路,如通过采用毫微微蜂窝。实际上,无线通信可被替换成空中通信,例如,如果平板是移动装置,则到SCD的直接有线连接能够建立,如使用以太网、UCB、firewire或其它通信链路。
大多数以下实施例是通过使用无线通信链路,主要是使用WiFi VoIP来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实现在要进行通信的SCD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SCD的应用处理器1001发送用于设立和配置的命令到Wifi模块1004。在其它实施例中,SCD和移动装置可接入现有无线网络(例如,WLAN)(其中SCD和移动装置均具有使通信在之间的路由能够进行的标识符),或者WiFi模块1004创建无线接入点,或者等待自组织网络的创建。操作能够由用户选择,或者配置默认值可在SCD或移动装置中建立。对于剩下的讨论,将假设无线网络由SCD建立。
图4指示VoIP栈1005能够如何引导来自移动装置的发出卫星呼叫的请求。移动电话通过到SCD上WiFi模块的无线网络与SCD进行通信。例如,移动装置可经移动电话上的VoIP应用进行通信,传送发送到WiFi模块并且由应用处理器识别为对服务的请求的“标识符”,或者经指示要发出卫星呼叫的无线通信,传送在移动装置与SCB之间的某个其它握手。VoIP栈1005通常经串行通信向应用处理器1001提示入局呼叫请求。应用处理器1001然后发送命令(根据VoIP栈)以接受来自移动装置的呼叫。查看图5,应用处理器1001例如接收包含由用户通过在移动电话与SCB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经WiFi模块1004)传送的呼叫目的地标识符的DTMF信号(或其它信号)。标识符可由应用处理器1001根据需要理解或重新格式化。在图6中,应用处理器1001将命令和/或握手信号(通常通过串行通信)发送到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以便建立到期望的呼叫目的地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
图7提议了一个实施例,其中VoIP栈(或应用处理器)吸收来自WiFi模块1004的数字(VoIP)话音信息,并且将它转换回模拟,并且然后通过其“扬声器端口”(模拟输出)将它推送到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的模拟输入端口(标记为麦克风输入端口)。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接受来自其麦克风输入的模拟话音信号,使用其话音编解码器将模拟话音信号转换回数字以便通过卫星网络传送。在SCD接收来自卫星网络的话音信息时,相同操作将在反方向上进行。图8指示应用处理器如何将适当的命令发送到卫星调制解调器,或者基于呼叫关闭之处,如何通过VoIP栈进行处理。通过使应用处理器1001转换来自一个组件(WiFi模块或卫星调制解调器)的接收数字数据,并且将该信号变换成用另一组件的适当数字格式,能够消除这些A-D步骤。实际上,数字数据可被适当格式化,并且转换无需进行。剩下的讨论假设采用A_D转换。
图9概括示出在SCD处理出站(即,从智能电话到卫星网络)呼叫时执行的步骤,而图10概括示出在SCD处理入站呼叫(即,从卫星网络到移动装置)时执行的步骤。如图9所示,智能电话或其它移动装置经无线网络在与SCD WiFi调制解调器进行通信。在步骤A中,用户将在智能电话上输入期望的号码。例如,用户能够使用DTMF(触音)拨号以输入其期望的呼叫目的地,或者说出电话号码,并且应用能够用于对信号执行话音识别。就智能电话或其它可编程装置而言,自定义VoIP应用能够安装在电话上,并且用户能够搜索其联系人列表,并且选择期望的呼叫目的地。优选的是,在智能电话上的应用启动与SCB的链路和握手,并且将要发出的号码传送到SCD。此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例如,在SCD与智能电话之间通信的建立),因此,用户从不知道事实上实际上进行两个“呼叫”或通信链路,一个通信链路在移动装置与SCD(如图所示,经VoIP)之间,一个经SCD到卫星系统,并且因此到PSTN和最后目的地。
在图9的步骤B中,SCD将接收的号码从VoIP源(例如,智能电话)转交到用于进行呼叫的卫星调制解调器。无论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装置的目的地电话号码如何,最终应用处理器1001必须接受该信息,并且将它包裹在需要的适当协议中以便请求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发出呼叫。
在图9的步骤C中,在移动装置与最终用户经卫星已建立呼叫后,SCD将由VoIP栈接收的话音信号路由到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为实现这些步骤,在一个实施例中,VoIP栈经WiFi连接,使用VoIP协议接收来自智能电话的数字呼叫信息。VoIP栈使用其话音编解码器,从此信息生成模拟话音信号。该信号通过扬声器输出端口发出(put out)。然后,模拟信号被路由到卫星调制解调器的麦克风输入,其中,卫星调制解调器的自己话音编解码器通过卫星特定的更具带宽效率的协议,将信号重新数字化。卫星网关再次将此信号细分,并且将它路由到所呼叫的号码的PSTN。如图9所示,话音信号被指示为模拟信号,其从应用处理器中的A-D转换器发送到卫星调制解调器的麦克风输入。如上讨论的,这些A-D转换只用于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反方向上,话音信号经PSTN从呼叫智能电话用户的第三方(图10中的“第三方呼叫方”或“用户B”)进入。卫星网关使用卫星编解码器将信号以数字化形式发送到卫星网络。一旦由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其在卫星系统中具有标识符)接收,话音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便被转换成模拟数据,并且通过卫星扬声器输出发出,并且然后到VoIP栈1005的麦克风输入,在其中使用其编解码器将其数字化,并且WiFI模块1004传送到智能电话。应用处理器处理在SCD的组件之间的握手和控制。智能电话上的VoIP应用将信号转换成适当的格式,以便它能够驱动智能电话上的扬声器。
图10强调在处理来自第三方呼叫方的入局呼叫中的步骤。步骤A涉及第三方呼叫方启动电话呼叫。在一个基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呼叫方想联系智能电话用户时,第三方呼叫方将实际上拨打SCD的卫星电话号码(如果SCD专用于单个移动装置,则无需其它标识符;然而,如果SCD连接多个移动装置,则SCD号码可附具有期望的移动标识符,如移动电话号码)。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智能电话用户连接到WiFi网络,并且打开智能电话上的自定义VoIP应用时,WiFi网络的其电话号码能够被发送以将其卫星号码注册为呼叫转发号码,或者通过SCD无线链路(其要通过卫星网络发送)发送,也将具有蜂窝电话服务提供商的卫星号码注册为呼叫转发号码。此备选方案消除了第三方呼叫方需要知道两个电话号码或者认识到何时智能电话用户在蜂窝范围外。
在图10的步骤B中,应用处理器1001进行到在关联WiFi网络上适当智能电话用户的VoIP“呼叫”。例如,如果蜂窝电话服务提供商已使SCD的号码和智能电话用户的号码关联,则服务提供商能够为卫星网关供应呼叫被转发前的原来目的地(要接通的移动号码)。网关能够将此信息中继到SCD以便路由。例如,信息能够经到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的因特网连接,中继到SCD。一旦由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接收,SCD便能够使用此信息将输入卫星呼叫经VoIP/WiFi连接路由到智能电话。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方呼叫方“发出”两个呼叫——首先,第三方呼叫方将经SCD卫星号码呼叫SCD,并且SCD能够将传送回识别期望的移动订户的请求。例如,一旦卫星调制解调器接收呼叫,能够通过菜单系统问候第三方呼叫方,然后经DTMF或话音命令,第三方呼叫方能够输入在第三方呼叫方想连接到的SCD的Wifi网络上的期望的移动装置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或“分机”)(例如,在SCD充当用于接入卫星系统的PBX系统时)。这能够是当前已连接用户的列表,或者只是输入其期望的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第三方呼叫方。
图11示出结合因特网或通用连接性及SCD中的话音能力的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在智能电话用户连接到Wifi网络(可能使用请求指示的因特网连接性的小应程(app))时,应用处理器1001配置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以通过卫星网络建立PPP因特网连接。作为一个示例,这能够通过配置来自Globalstar,Inc.,可用于PPP数据呼叫的GSP-1700(型号)卫星调制解调器,并且使应用处理器执行必需的数据转换,以通过PPP连接传递来自Wifi模块,移动电话无线传送的因特网数据(并且同样地从PPP源经Wifi模块将因特网数据传送到智能电话)来实现。
图12示出备选实施例,其如果提供有足够高的连接速度,则将允许卫星调制解调器通过常规(例如,DSL)调制解调器功能性进行操作。智能电话连接到Wifi热点,以所述方式发出到SCD的VoIP呼叫,并且呼叫使用SCB上的VoIP服务器(例如,SIP服务器而不是使用VoIP栈)路由,以及SCD为点到点协议(PPP)因特网连接配置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SCD通过Wifi连接接收数据,并且将数据流直接传递到卫星调制解调器1002。在核心网络(卫星网关),以常规方式向SIP服务器注册VoIP呼叫。对呼叫的第三方应答类似地经PPP因特网连接跨卫星网络传送。
图13是另一备选实施例。在概念上,此实施例涉及将Wifi链路替换成毫微微蜂窝。毫微微蜂窝是本地范围蜂窝网络(类似于常规塔网络,但供本地区域使用)。毫微微蜂窝网络用于扩展在办公楼中的蜂窝网络,或者节省漫游通话费(airtime charge),这是因为毫微微蜂窝网络一般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发出标准蜂窝电话呼叫,而不是经蜂窝塔台到达PSTN,毫微微网络窃听信号,并且通过因特网将它作为VoIP路由。在图13实施例,呼叫未被窃听和作为VoIP通过标准因特网连接路由,而是SCD将窃听呼叫,并且经卫星因特网连接(例如,经卫星调制解调器)路由它以允许远程使用。用户将在常规蜂窝电话时间内不被计费,用户也将无需执行在前面讨论的实施例中需要的连接步骤。
图14表示备选实施例,其中,VoIP话音数据的转换不是通过使信号下变频成模拟然后在卫星调制解调器内变成数字来进行,而是通过在应用处理器内的数字转换进行。呼叫管理信息仍与在图2-10的描述中一样处理,但话音信号以不同方式传递。
图15显示可通过SCD发送以便处理呼叫的一些控制和/或信息信号。这些信号将基于在发出的呼叫的类型(话音、数据、视频等)和基于在连接的设备的类型或制造商而不同,并且只是控制信号通过SCD传送的示例。
虽然参照图形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类似于本文中描述的那些内容,用于SCD的许多备选使用。此类备选使用能够包括:
1)在SCD上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布置,赋予其话音会议能力(如Polycom);
2)在SCD上的相机和监视器,赋予其视频远程电话会议能力;
3)在SCD与一个或更多个参与者的交互游戏,与在SCD或在公共网络上的远程参与者交互(无geo卫星的延迟);
4)使用加密,话音或数据从SCD到SCD,或SCD到公共网络的安全通信(“网格外”(offthe grid));
5)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传感器,跟踪危险材料的可查询应答机、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传感器,跟踪资产的可查询应答机;
6)在有或无视频的情况下结合到路边紧急电话的SCD;
7)结合到监视交通的路边摄像机的SCD;
8)集成有收费站数据中继的SCD;
9)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到SCD,用于库存管理和资产跟踪的便携式条形码扫描器;
10)使用SCD定价和计费的销售点终端;
11)集成有远程投票站投票收集和处理的SCD;
12)集成有远程安全接入以便通过密码录入或生物测定学来开门的SCD;
13)使用一个SCD进行数据收集和传送的多无线装置动物跟踪;
14)使用一个SCD进行数据收集和传送的多无线或有线资产跟踪;
15)用于基于运动、基于声音或基于声音或基于视频场景识别的远程监视的SCD;
16)用于远程计算机文件备份的SCD;
17)多个SCD的级联以增大带宽,在两端的数据处理以使一个数据流来自几个电路;
18)在保留会话的同时从SCD到SCD的Wi-Fi漫游;
19)连接到用于呼叫路由的PBX的SCD;
20)在边界安全性监视中采用的SCD;
21)远程公共地址系统(在SCD的扬声器);
22)在武器激活或爆炸中采用的SCD;
23)在通过车辆参数(例如,货车运输方向、速度控制、燃料使用)的远程控制,在车辆遥测监视中采用的SCD;
24)在高级AIS类型海上应用中采用的SCD;以及
25)作为HF无线电的战场替换采用的SCD。
用于集成移动和卫星电话服务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移动电话,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集成移动和卫星电话服务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全球使用的,包括卫星电话网络以及移动或蜂窝式电话网络。尽管卫星电话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些类型的设备拥有关于使用范围、到非卫星网络的电话号码可移植性、延长的开发时间、成本等的许多限制。现有卫星电话的使用范围同样地受限为:如果运营商位于室内则这些设备将不发射或接收电话呼叫。因此,卫星电话的运营商必须位于室外以便接入卫星并且将所述设备用于其所意图的用途。
现有卫星电话进一步关于到非卫星网络的电话号码可移植性而受限。更具体地,被分配给卫星手持机设备的电话号码不能被移植以供使用在非卫星网络上(例如公共移动网络)。相反地,移动电话目前享受在不同移动网络之间的电话号码可移植性。
类似于卫星电话,移动设备同样地拥有约束其使用的许多限制。例如,用户必须在与网络相关联的蜂窝式塔台附近以便接收和拨出呼叫。当在蜂窝式塔台之间切换时,可能发生掉话。如果用户在蜂窝式塔台的范围外的远程位置,那么移动设备将不起通信设备的作用。
需要广阔电话覆盖的消费者将要必须使用蜂窝式电话和卫星电话二者,各自具有单独的电话号码。因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于以下系统的需要:所述系统允许移动电话仿真卫星电话并且另外具有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以及在不中断正在进行的呼叫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的呼叫从卫星系统转移到移动系统(以及转回)的选项。
发明内容
本文提供了允许移动和卫星通信网络的集成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设备包括被配置成与移动设备进行双向通信(优选为无线地)的接口设备,其包括通信设备上的卫星天线以及被配置成经由所述天线而与卫星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的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通信系统可以或可以不还包括软交换机设备,其经由因特网或经由移动网络而既与卫星系统对接,又接入移动网络。
附图说明
图A描绘用于在网络之间转移呼叫的系统。
图B示出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来自移动设备的出站(outbound)呼叫流程。
图C描绘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去往移动设备的入站(inbound)呼叫流程。
图D是描绘了VHSG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中一些的框图。
图E是描绘了加强件(reinforcer)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中一些的框图。
图F是在可替换实施例中用于入站呼叫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蜂窝式或移动网络包括移动设备(小区使能的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其与蜂窝式塔台20无线通信,所述蜂窝式塔台20然后将所接收的呼叫路由到另一通信设备,这样的通过网关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另一移动网络。如本文所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无线电使能的蜂窝式网络,其中移动设备40通过小区20(其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另一小区网络或因特网对接)而直接通信。卫星通信网络包括诸如卫星电话之类的卫星通信设备,其与卫星10直接通信,所述卫星10然后将呼叫重定向到卫星网关11以用于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而将卫星呼叫路由到另一通信设备。在图A中图示了集成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的系统图解。集成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桥接经由蜂窝式塔台的网络的蜂窝式电话覆盖以及经由卫星的网络的卫星电话覆盖之间的间隙。通信网络还包括常规卫星网络(由卫星10和卫星网关11所描绘),其通过卫星网关11而与核心网络(包括分组数据路由系统)通信,所述核心网络最终将信息传递到因特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PSTN)。作为背景信息,对于移动和卫星通信设备二者,信息跨相应的通信网络而数字地传输。在常规卫星和移动蜂窝电话中,电话中的处理器转换模拟语音信号以供传输到数字传出信号,并且反之用于传入的数字语音数据。
本系统包括软交换机90或垂直切换软交换机网关(VHSG)(有时称作交换设备),其在移动网络和卫星网络之间对接(并且可以通过PSTN、移动网络、因特网或内联网或一些其它连接而接入这些网络),如稍后所描述的。系统包括移动设备的使用,诸如移动“智能”电话。智能电话的各种示例包括等。移动设备可以是膝上型设备、平板型设备或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其它设备。这些设备中的许多,例如智能电话,能够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VoIP数据流以及有时将被称作“VoIP传输设备”。在随后的描述中,为了便利,移动设备被称作移动电话,但是本发明不这样受限。移动电话能够经由公共移动网络进行无线通信。公共移动网络包括地理上定位的多个蜂窝式塔台20,以便在蜂窝式塔台的范围内提供蜂窝式电话覆盖。移动号码与移动电话相关联以供标识目的,如在订户身份模块(SIM)卡(用于GSM网络)或可重用标识模块(RUIM)卡(用于CDMA网络)(二者在本文中都称作“SIM”卡)或一些其它类型的类SIM设备(本文中全部称作“SIM卡”)中常规采用的。系统还使用适配器100以用于每个相关联的移动设备,也称作信号加强件或加强件,以稍后要描述的方式而与移动电话(或其它移动设备)操作通信。
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软交换机90以及相关设备,其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TSN)和移动网络通信,并且经由任一网络而与卫星网络通信。软交换机90使得去往或来自移动设备的正在进行的“呼叫”在没有“掉”话的情况下从卫星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并且反之亦然)。有利地,软交换机90可以在没有特定协定或布置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通信网络上进行操作。因而,选择哪个网络运营商以用于与之互连来用于出站呼叫是非常灵活的。
软交换机或垂直切换软交换机网关(VHSG)。
VHSG或软交换机90的目的是使得进行中的呼叫在没有掉话的情况下从一个通信网络无缝转移到另一个。在电信术语中,该过程已知为软“切换”或“交接”。关于本发明的切换是从移动网络到卫星网络,或反之亦然。用于公共移动运营商(PMO)互连在一起的常规方式是经由SS7MSC间链路,然而,该链路协议不支持实时呼叫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的切换。在图D中的框图中示出了软交换机的各方面。
软交换机90实现切换的能力在于其通过软交换机的处理器或中央控制器来连续“锚定(anchor)”或监控去往或来自移动设备的所有进行中的入站和出站呼叫的能力。VHSG系统的益处之一是:当订户连接到PMO的网络时,所有呼叫经由软交换机90被直接路由到订户,并且不通过交换机而被“重定向(tromboned)”,也就是说,呼叫在公共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内多路复用。这确保呼叫的质量和等待时间保持与正常相同。注意到,所描述的“锚定”与通过软交换机来路由所有呼叫不同。
设置。
为了使VHSG控制呼叫,用户或订户必须首先具有由PMO服务的移动设备。每个订户然后能够向包括VHSG的系统注册。一旦经注册并且设置,如所描述的,去往或来自移动设备的呼叫将由VHSG定向(如果是经由PMO网络拨出的呼叫)或路由(如果是经由卫星网络拨出的呼叫)。为了在VHSG的情况下设置订户,使用至少两个SIM卡。一个SIM卡位于移动设备40处,另一个位于VHSG 90的处理器处或与之通信。订户用户可以具有附加的可选标识符,其用于使得订户的移动设备能够接入VHSG(优选地经由卫星网络),并且这被标明为其用户接入号码(UAN),并且可以是例如IP地址、陆地电话号码、或第三SIM卡。对于PMO和PSTN而言,UAN表现为用于路由呼叫的有效目的地或标识符。
订户的移动设备40具有与设备相关联的PMO,以及与该设备相关联的订户标识符(诸如蜂窝电话号码)(存储在SIM卡或其它类似设备上)。第二标识符(诸如第二蜂窝电话号码)将与订户相关联,优选地相关联于订户的PMO(但是不一定),并且存储在诸如SIM卡之类的设备上。位于移动40设备上的SIM卡将被指明为“副SIM”,而位于或相关联于VHSG 90的SIM卡将被指明为“主SIM”(一般而言,主SIM将相关联于用户原始的移动电话号码)。主SIM订户标识符(例如,移动电话号码)被标明为其用户网关号码(UGN),而副SIM具有第二订户标识符并且被标明为用户移动号码(UMN)。主和副SIM标识符可以来自任何PMO,并且将在系统(例如,系统数据库)中“配对”在一起或相关联。实际上,优选的是:(1)这两个SIM卡为了呼叫管理目的而在数据库中彼此相关以及(2)它们经由朋友和家庭类型支付计划而配对以便存在成本有效的计划来覆盖这样的事实:即两个SIM卡将在PMO网络上有效而不是一个。
在随后的讨论中,副SIM将与用户的移动电话40位于一起,而主SIM将与软交换机90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在一起并且通信。对服务的所有订户的主SIM将被描述为存储在“SIM组(bank)”中,所述SIM组是将每个订户的主SIM插入到储存设备中的设施,其使得成组的SIM卡能够与每个订户的PMO(诸如通过微微小区、微小区、毫微微小区、通用网络接入控制器(gnac)或其它这样的设备通信。(例如,副SIM将PMO看作它经由小区塔台能够与之通信的“活动的移动设备”))。软交换机中央处理器还能够与每个SIM卡通信,并且处理器监控在成组的SIM卡处或通过成组的SIM卡的通信和握手(handshaking)。SIM组将一般与软交换机位于同地,但是这不是要求的。如果UAN的被使用,则VHSG可以采用通过IP网关(用于IP地址)的UAN或者用于陆线号码的诸如专有分机交换(PBX)之类的交换。
另一附加的标识符也被分配或相关联于订户,卫星标识符(例如卫星电话号码)并且被标明为其用户卫星号码(USN)。
操作。
一旦订户被设置并且向通信系统注册,与软交换机的处理器相关联的数据库将交叉引用或关联所有订户标识符(主和副SIM、卫星、USN,并且如果可应用,则UAN)。另外,如所需要的,VHSG可以具有调制解调器或其它硬件/软件来帮助与PSTN、移动网络或因特网的恰当通信,诸如A/D转换器、调制解调器、编解码器、重格式化算法、用于通过IP的语音(VoIP)通信的会话发起协议服务器(SIP)等等。该通信设备一般称作“媒体变换器(mediachanger)”。在以下的讨论中,若干不同的号码和SIM卡在系统内使用,但是这些对于订户和呼叫该订户的当事方是完全透明的。订户继续通过使用订户标识符(与主SIM相关联的标识符)来进行和接收呼叫,如紧接着描述的。
入站呼叫(图A和图C)。
在图B和C中,对括号中标号的参考(诸如(1)、(3)、(5))参考图A中示出的通信路径。例如(2)是在移动设备40和软交换机90之间的通信路径(经由加强件100和卫星网络SI(10、11))。当向订户的主订户标识符进行呼叫时,该呼叫通过移动网络被路由到位于VHSG处或与VHSG通信的主SIM。在主SIM处监控呼叫的VHSG知道呼叫被定向到主SIM,并且将从呼叫者ID把这识别为从第三方到主SIM的呼叫(也就是说,呼叫者ID并不指示呼叫方标识有副SIM或USN)(步骤1001)。检测到入站呼叫的软交换机“应答”呼叫并且然后发起两个出站呼叫(步骤1002),各自相关联于主SIM——第一呼叫是通过移动网络向副SIM(即,向UGN)的会议呼叫、支路Y(在图A中描绘为路径3),以及向UGN的第二呼叫、支路X(在图A中描绘为路径2),其优选地是经由UAN拨出的呼叫。可替换地,这两个呼叫都可以是单独的会议呼叫,或者各自可以被使得作为通过主SIM的单个会议呼叫的支路。向USN的呼叫(支路X)将通过PSTN被路由到卫星网关11并且从该处通过卫星网络被路由到与移动设备40通信的加强件100(稍后描述)。加强件40允许移动设备操作或仿真为卫星电话并且管理与移动设备结合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app”)的卫星通信。加强件将向驻留于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通知来自软交换机的传入卫星呼叫(并且可以由呼叫者ID进行标识(例如,如标识为UAN))。如果建立呼叫中的延迟是过度的,则软交换机可以可选地将消息传输给第三方(例如,“试图到达xxx-xxxx”或仅仅将铃音提供回给第三方)或将第三方置于保持(步骤1001A)。
一般而言,由于卫星网络在建立通信链路方面较慢,因此“到达”订户的移动设备40的第一呼叫将一般是通过移动网络定向到UGN的呼叫(除非订户不在小区塔台的良好信号范围中)。在任何情况下,订户应答传入的呼叫之一。由于向移动设备的呼叫是由VHSG经由主SIM(或UAN)“拨出”的,所以VHSG仍然在向移动设备的呼叫上的通信环路中。当在通信环路中时,VHSG接收和/或提供握手信息,诸如对于建立和断开(tear down)呼叫所需要的。因此,VHSG能够检测哪个传出呼叫已经被应答(向副SIM的移动呼叫或者向USN的卫星呼叫)。
一旦订户“接起”或应答了移动设备处的传入呼叫之一,(步骤1003X或1003Y),VHSG将要么把移动设备处所应答(步骤1003X或1003Y)的呼叫定向到第三方呼叫者(如果呼叫是经由副SIM卡应答的)(步骤1005Y)或者将应答的呼叫路由到第三方呼叫(如果卫星呼叫被应答)(步骤1005X)。VHSG还使未应答呼叫或未被应答的会议呼叫的支路掉话或断开(步骤1004X或1004Y)。然而,当软交换机90拨出由移动设备应答的呼叫时,软交换机90保持为在移动设备40和第三方30之间所得到的呼叫上的“参与者”,针对握手或其它相关呼叫进展信息来监控呼叫。
通过使用经由主SIM卡的会议呼叫还意味着第三方呼叫并未通过VHSG被重定向,代替地,其在PMO处被多路复用。
在网络之间切换已建立的正在进行的呼叫(图A、B和C)。
移动设备40(和/或加强件)将具有应用软件包(“app”),其监控移动网络的蜂窝式信号强度或者以其它方式追踪所预期的信号强度。基于信号强度或所预期的信号强度,可以期望的是将正在进行的呼叫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例如,如果移动呼叫在进行中但是蜂窝式信号强度正在衰退,则可以期望的是将呼叫切换到卫星网络。相反地,如果正在进行的呼叫是通过卫星网络的,并且移动信号强度在充足的时间段内达到充足的信号强度,则可以期望的是将呼叫切换到移动网络。假定订户将优选使用移动网络代替于卫星网络,这主要是从成本的立场,但是这可以是用户设置的选项。
在网络之间的“切换”如下建立,其中“主动(active)”网络指代支持正在进行的呼叫的当前网络,并且“被动(passive)”网络指代并非当前支持正在进行的呼叫的网络。在图C中,呼叫将会从支路Y被转移到支路X,或反之亦然。
驻留的移动应用(app)确定已发生信号强度中的改变并且从主动到被动网络的切换是期望的(步骤1006)。代替于主动地监控移动信号强度或作为其备用,移动设备可以已经在其上存储了将预期的差的信号强度与地理位置(或反之亦然——良好的信号强度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例如,app可以能够访问所预期的差的信号强度的“地图”,并且基于当前位置(或基于趋势信息的预期位置),确定网络的转移是合期望的。在任何情况下,app将触发回到VHSG的呼叫,其通过被动网络(经由(4)或(5))去往主订户标识符(主SIM)(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去往UAN(如果UAN的被利用)。如果被动网络是移动网络(例如,转移是从支路X到支路Y),则经由副SIM向VHSG拨出呼叫,作为移动呼叫(路由(4);如果被动网络是卫星网络(例如,转移是从支路Y到支路X),则从加强件向例如UAN拨出呼叫(路由(5))。VHSG 90将检测去往主SIM或UAN的传入呼叫,并且将识别出传入呼叫是来自移动设备40或加强件100(诸如例如,通过使用呼叫者标识技术,在图中被标记为“CLI”)。VHSG 90,知道向用户的呼叫已经经由主SIM在进行中,将把该第二呼叫识别为在网络之间切换或转移现有呼叫的请求。VHSG将然后把来自副SIM或加强件的传入呼叫定向或桥接到主动网络上已建立的正在进行的呼叫中(步骤1007)。在该点处,两个网络都在用于支持呼叫,并且因此,两个网络都是“主动的”。在预定点处,VHSG将然后使通过原始“主动”网络的会议呼叫的支路断开或掉话,所述原始“主动”网络现在变成“被动”网络(步骤1008)。
可替换地,app可以通过主动网络正在进行的呼叫(诸如通过使用通过语音的数据)来发送信号以在VHSG处被检测为“对切换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VHSG可以通过被动网络向移动设备回拨电话,并且让移动设备处驻留的app加入两个通信信道,并且然后断开去往之前的“主动”网络的信道(未在图中示出)。
在VHSG采取使呼叫中之一掉话之前,加强件100和移动app协作以在移动网络(支路Y)和卫星网络(支路X)之间切换移动设备40处的呼叫。例如,假定主网络是移动网络(支路Y,路径(3)),并且卫星网络(支路X)是被动的。驻留的app将信号强度检测为衰退(在设置的限制外)或急速下降(信号强度的趋势快速向下)(步骤1009)。移动设备40上的驻留app然后与加强件100通信以通过卫星网络(支路X路径(5))建立传出呼叫,例如,去往VHSG 90处的UAN的传出呼叫(步骤1009)。当该传出呼叫在VHSG处被“应答”(经由CLI被识别)并且路由到当前建立的呼叫(步骤1010)时,加强件100通过握手信号(诸如由软交换机发送的音调信号)或定时(其被用于反映小区的状态)而被通知。加强件100向移动设备40上驻留的应用程序通知已建立的卫星呼叫,以便app可以将正在进行的移动呼叫重定向到加强件40,以供卫星通信(app可以或可以不直接移动所述呼叫,但是可以等待以基于对信号强度的另外的指示来进行重定向)。移动40处的呼叫从移动网络(支路Y)到卫星网络(支路X)的重定向,或者通过移动网络的呼叫的断开,可以被软交换机90用作移动设备已经切换了网络的指示器,并且允许VHSG使现在未使用的网络呼叫(例如,现在被动的网络呼叫)掉话或断开(步骤1011)。
在示例中,在该点处,移动设备40现在通过先前的被动网络与第三方30通信(即,经由加强件和卫星网络去往例如UAN的支路X)。呼叫已经成功地切换到之前的“被动”网络(卫星网络),其现在是主动网络,而之前的主动网络(移动网络)现在是被动的。该切换对于订户是透明的。
还示出了在移动支路上示出的可选过程(其可以用于卫星支路或移动支路二者上)。在该过程中,如果第三方断开(例如,掉话,诸如由于缺乏支持呼叫的小区信号,并且不由于第三方挂起,其将会具有与呼叫断开相关联的握手),软交换机可以等待预定时间以用于呼叫被重建立,并且如果重建立的话,则将呼叫从被动网络转移到主动网络,或如果时间期满的话,则断开呼叫的其余路径。
可替换的入站呼叫处理(图A和F)。
在图F中描绘的可替换实施例中,从第三方到UGN的入站呼叫在软交换机处被接收(步骤3000)。软交换机发起向移动设备(即,加强件)的卫星呼叫(步骤3001)。加强件100发起与移动app的会话(步骤3002——示出为经由WIFI的SIP呼叫,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移动设备上的移动app识别出这是未决的传入呼叫的通知。移动app将测试小区信号强度,并且基于该信号强度来确定最初用于呼叫的通信网络(步骤3003)。如果信号强度低(步骤3003X),则移动app允许传入的呼叫被路由直到移动设备(在图E中描述为手持机)(步骤3005X)。例如,移动app可以使移动向用户提供传入呼叫的通知(例如,使电话振铃),并且如果用户应答的话,则经由加强件和移动app来将呼叫连接至移动。
如果小区信号强度高(步骤3003Y),则移动app可以发起向软交换机的移动通信呼叫(步骤3003Y)。软交换机将传入的呼叫检测为来自移动设备(步骤3004和3005),并且将该呼叫识别为将未决传入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的请求。软交换机然后将传入的移动呼叫与传入的第三方呼叫桥接(步骤3005Y)并且使传入呼叫的卫星支路掉话。图F中的其余步骤针对如上述那样在网络之间(例如卫星-移动)转移正在进行的呼叫。
出站呼叫(图A和图B)。
对于来自移动设备40的出站呼叫,移动app将最初确定通过哪个网络来拨出初始呼叫(同样,取决于移动网络强度或可能地取决于用户偏好)。移动设备40上的驻留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存储由订户所拨的号码(所呼叫的号码),并且app将发起通过app所选的网络经由UAN或主SIM向VHSG的出站呼叫(取决于实施例)(步骤2001)。
VHSG将到主SIM卡或UAN的传入呼叫识别为源自副SIM或USN(例如,经由呼叫者ID)(步骤2002)。VHSG将该呼叫识别为新的出站呼叫,因为不存在从副SIM或USN到主SIM卡或UAN的当前活动的呼叫(如果当前呼叫被拨出,则这样的新的传入呼叫将会充当指示器以转移网络)(步骤2002)。VHSG 90“应答”该呼叫(步骤2002),并且经由握手信号使得移动app知道通过VHSG 90的接起,并且VHSG 90等待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所拨的号码(步骤2003)。移动app识别出呼叫已经被“应答”并且随后通过已建立的呼叫(诸如发送IP分组或频率音调(例如,DTMF音调))将所呼叫的号码传输到VHSG 90(步骤2004)。VHSG,在经由副SIM接收到所拨的号码时,将经由主SIM或UAN向所呼叫的号码发起会议呼叫。如果所拨的号码例如经由USN被接收,则VHSG将经由主SIM发起出站呼叫(步骤2004X)。一旦呼叫由所拨的当事方接起,VHSG就将呼叫从移动设备桥接到主SIM卡(或UAN),其中所述呼叫由VHSG向所拨的当事方拨出(步骤2005)。移动应用程序可以接收连接状态的握手(例如,如适当的话,在通过主动网络被接收时由加强件100转发)以便移动应用程序使得呼叫在移动设备40上活动。可替换地,可以从初始呼叫或者在传输了所呼叫的当事方的标明的号码之后而使得呼叫活动(未示出)。在任何情况下,在该点处,移动设备(或经由加强件的移动设备)和VHSG,与所呼叫的当事方建立呼叫(步骤2006)。在网络之间的呼叫转移类似地如在传入呼叫中那样被处置,并且被描绘在步骤2007-2010中),并且第二网络交换被描绘在步骤2011-2013中。
VHSG 90处理器锚定呼叫(保持在会议呼叫上)并且针对传入的请求而监控主SIM(或UAN),以转移到被动网络,如上所述。
为了促进通过各种网络的通信,软交换机将具有与处理器通信的适合的设备和/或软件,以允许经由因特网、移动电话网络或PSTN的通信,诸如将传入的信息重格式化成适合于传出的传输网络的形式的软件(重格式化、模拟/数字转换器、编解码方案、以IP分组来格式化的会话发起的协议服务器(SIP服务器)等)。该硬件/软件一般称作加强件媒体变换器,并且所需的硬件和或软件的类型将取决于特定卫星网络以及通信的类型(例如,语音、数据、流媒体、分组交换、SMS等)。
加强件。
加强件100是对接卫星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硬件/软件设备,并且包括适合的天线和无线电收发器,并且可以包括适合的卫星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34。在图E的框图中示出了加强件的各方面。示例,信号加强件操作地与诸如全球星的卫星网络之类的卫星网络进行通信。为了与该示例的卫星网络双向通信,信号加强件的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可以是全球星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型号1720或1700)。
加强件100包括允许加强件经由空中接口35与移动设备(一般而言,与被设计成对接加强件的移动设备上的驻留app)双向通信的附加接口。用于无线通信的空中接口30可以利用WiFi通信、SIP通信、蓝牙或与移动设备的其它局部无线通信。在诸如平板的之类的一些移动设备中,加强件接口可以是有线接口,诸如由USB端口或以太网端口连接器提供的,其中对于通信所需的关联的以太网或USB硬件也位于加强件中。对于WiFi通信,接口可以是会话发起协议(SIP)服务器38。SIP服务器优选使得SIP客户端(移动电话app)能够使用与加强件的标准高质量/高速PCMU会话。在没有SIP服务器位于加强件内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差的语音质量,因为可能需要繁重的压缩来使SIP流适合于非透明7.2k数据异步信道。加强件100,作为与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向移动设备提供类似于蜂窝式电话塔台那样的功能性。也就是说,加强件创建用于与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的接入点。加强件,还包含通过加强件提供与卫星网络的卫星通信的硬件/软件(未在图E中示出)。
通过使用加强件100,移动设备变成集成的移动和卫星电话(注意到,对于之前的集成卫星/移动电话,将不需要加强件,但是移动设备上将仍需要应用以允许在移动功能性和卫星功能性之间转移)。
加强件100还包括处理器(诸如ARM核)36以及相关联的存储器,其提供所有需要的路由表并且其帮助管理在移动设备和卫星网络之间的通信。处理器36与接口35通信。加强件可以包括附加的硬件和/或软件以包括用于主管一个或多个增值应用(诸如,SMS文本化、电子邮件、因特网web浏览、蓝军追踪(blue force tracking)等)的集成支持。加强件100优选地包括媒体变换器37,其可通信地连接到卫星收发器和或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34和处理器36。加强件媒体变换器37使得加强件能够格式化信息以供卫星传输,或从卫星传输接收,以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
当用户准备好进行传出呼叫(或例如发起因特网会话)时,移动设备驻留应用程序收集由用户输入的必要信息(例如,如果是语音呼叫则是电话号码)并且将该信息传输到加强件100。加强件100然后生成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发布串行命令以使得卫星调制解调器连接到卫星网络来建立通过卫星网络的通信路径。
当呼叫被连接时,加强件100将握手信息中继到驻留的app(或创建其自身的信号)以向驻留的app通知所述连接并且用于处理与移动设备上的用户接口的呼叫,并且然后将输入到移动设备(例如麦克风)并且由所述移动转换至数字数据流(或者其可以使用数字设备的A/D转换器输出,如果存在的话)的数据(诸如语音数据)传递到加强件40以供通过卫星网络的传输(并且还从卫星网络向移动设备发送回所接收的数据)。加强件媒体变换器,其与处理器36结合,可能需要将数据流从一种格式转换至另一种以供通过各种设备的传输(例如,去往/来自移动的加强件接口、去往/来自接口的卫星数据等),诸如通过使用调制解调器、A/D转换器等。
当呼叫终止时,断开呼叫的握手信息通过加强件100被传送以允许移动app将其传送到移动设备40以用于关断呼叫。类似地,对于传入的呼叫,握手信息(或由处理器所创建的新的握手信号)由加强件接收并传输到移动驻留app。移动app然后与移动设备内部通信以建立传入的呼叫以供用户应答(例如,提供振铃信号)。当应答时,握手从移动设备通过加强件被传输回到卫星网络以建立呼叫。
驻留的App。
移动设备还需要驻留的应用程序以提供所需的功能以(1)与加强件通信;以及(2)与移动设备通信。驻留的app因而是移动设备上的中介以处理在移动设备与加强件之间的通信,正如加强件是处理在驻留的app和卫星网络之间的通信的中介。
作为示例,当从移动电话进行出站呼叫时,呼叫经由WiFi链路被路由到加强件上的SIP服务器。此后,加强件的处理器通过使用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来拨出出站呼叫并且通过使用例如模拟接口、经由媒体变换器来路由语音数据。相反地,当由语音/数据调制解调器接收到入站呼叫时,加强件的处理器接收入站呼叫并且通过使用其SIP服务器通过WiFi链路而向移动电话的SIP客户端发起出站呼叫。
如所说明的,信号加强件100可以是与移动设备通信的独立设备,或者可替换地,加强件可以被集成到移动设备的硬件中来为缺乏与卫星通信卫星直接对接的这样的能力的移动设备提供卫星能力。
信号加强件可以包括附加的硬件或软件特征,诸如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对设备进行操作的安全功能性。

Claims (15)

1.一种在包括移动蜂窝使能装置的系统中漫游的方法,所述移动蜂窝使能装置具有包括归属注册表的关联归属基地,所述移动蜂窝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卫星通信仿真器,其包括天线、用于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的收发器,所述仿真器还包括用于与移动蜂窝装置进行通信的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所述仿真器与包括网关注册表的归属网关关联;
后台,包括处理器和数据库,所述后台能够与卫星通信网络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分组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后台处理器接收来自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通信,所述通信请求通过所述卫星仿真器的通信服务;
所述后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将所述卫星仿真器与所述移动蜂窝装置关联;
所述后台向所述蜂窝使能移动装置归属注册表发送作为在所述后台上的漫游装置的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状态的通知。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后台从所述仿真器归属网关注册表请求所述仿真器的服务卫星网关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台接收来自所述归属注册表的服务网关的标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到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入局呼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入局呼叫的步骤包括:所述后台接收将通信从所述归属基地路由到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第一请求的步骤;以及
所述后台将临时路由号码发送到所述蜂窝使能装置的所述归属基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后台指派IP地址到所述移动装置。
7.一种将呼叫转发到包括蜂窝使能装置的系统中的蜂窝使能装置的方法,所述蜂窝使能装置具有包括归属注册表的归属基地,所述蜂窝使能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卫星通信仿真器,其包括天线、用于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的收发器,所述仿真器还包括用于与移动蜂窝装置进行通信的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后台,包括处理器和关联数据库,所述后台与卫星通信网络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分组网络通信;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后台处理器从所述蜂窝使能装置接收通过所述仿真器进行通信的通信;
所述后台确定用于通过所述卫星通信网络与所述仿真器进行通信的路由号码;
所述后台将呼叫转发请求发送到所述蜂窝使能装置的所述归属网络,所述呼叫转发请求包括所述路由号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由号码是与所述仿真器关联的卫星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卫星地址是所述仿真器的MSISDN或ISDN。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卫星地址由所述仿真器提供到所述后台。
11.一种在包括蜂窝使能装置的系统中使用蜂窝装置电话号码或ISDN,通过卫星网络建立蜂窝装置终接呼叫的方法,所述蜂窝使能装置具有包括归属注册表的关联归属基地,所述蜂窝使能装置还具有关联电话号码或ISDN,所述蜂窝使能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卫星通信仿真器,其包括天线、用于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的收发器,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蜂窝使能装置进行通信的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所述仿真器与包括网关注册表的归属卫星网关关联;
后台,包括处理器和数据库,所述后台与卫星通信网络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分组网络通信;
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到所述蜂窝使能装置的蜂窝装置终接呼叫的请求的步骤,所述请求包括所述蜂窝使能装置的MSISDN或所述ISDN或所述蜂窝使能装置的IP地址,但所述请求缺乏卫星通信仿真器地址或标识信息;
识别与所述蜂窝使能装置关联的所述仿真器,或者识别与服务于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的卫星网关关联的所述仿真器的地址;
将所述蜂窝装置终接呼叫通过所述卫星的所述服务卫星网关路由到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
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将所述蜂窝装置终接呼叫通过在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中的所述非蜂窝短距离收发器路由到所述蜂窝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台执行以下步骤:确定与服务卫星网关关联的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的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蜂窝装置的所述归属注册表执行以下步骤:识别服务于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卫星通信仿真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归属注册表执行通过恢复呼叫转发地址来识别卫星通信仿真器的步骤,所述呼叫转发地址与所述卫星通信仿真器关联。
15.一种包括移动蜂窝使能装置的系统,所述移动蜂窝使能装置具有包括归属注册表的关联归属基地,所述移动蜂窝装置还包括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
卫星通信仿真器,其包括天线、用于通过卫星通信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的收发器,所述仿真器还包括用于与移动蜂窝装置进行通信的短距离非蜂窝无线电收发器,所述仿真器与包括网关注册表的归属网关关联;
后台,包括处理器和数据库,所述后台能够与卫星通信网络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分组网络进行通信;
所述后台处理器配置成:(1)将所述卫星仿真器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所述移动蜂窝装置关联,以及(2)在所述后台处理器从所述移动蜂窝装置接收请求通过所述卫星仿真器的通信服务的通信时,向所述蜂窝使能移动装置归属注册表发送作为在所述后台上的漫游装置的所述移动蜂窝装置的状态的通知。
CN201580023959.XA 2014-03-07 2015-03-06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功能性 Pending CN1067975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9588P 2014-03-07 2014-03-07
US61/949588 2014-03-07
PCT/US2015/019182 WO2015134875A1 (en) 2014-03-07 2015-03-06 Cell tower functionality with satellite access to allow a cell device to roam on a satellite networ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591A true CN106797591A (zh) 2017-05-31

Family

ID=5405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3959.XA Pending CN106797591A (zh) 2014-03-07 2015-03-06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功能性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5326B2 (zh)
EP (1) EP3114876B1 (zh)
JP (1) JP6543276B2 (zh)
KR (1) KR20160130480A (zh)
CN (1) CN106797591A (zh)
AU (1) AU2015226958B2 (zh)
BR (1) BR112016020635A2 (zh)
CA (1) CA2941658C (zh)
MX (1) MX2016011578A (zh)
RU (1) RU2677634C2 (zh)
SG (1) SG11201607413VA (zh)
WO (1) WO201513487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3872A (zh) * 2018-07-05 2018-12-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73668A (zh) * 2017-09-29 2020-07-03 星网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具有高增益天线的节点的无线电系统
CN113037357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高通量geo卫星通信网拨打移动电话的实现方法
CN113225440A (zh) * 2021-04-22 2021-08-06 广西东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通信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27346A (zh) * 2020-05-11 2021-11-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9023A (zh) * 2022-05-10 2022-06-07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网关及归属位置管理单元
CN115250439A (zh) * 2021-04-25 2022-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短信重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6266A1 (en) * 2015-06-04 2016-12-08 Tata Communications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call to a roaming party through an over-the-top (ott) call service
US10251045B2 (en) * 2015-10-05 2019-04-02 Mclean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atlink convertor/communicator
US9894504B2 (en) 2015-11-30 2018-02-1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Emergency call support for VoLTE roaming within S8 home routing architecture
WO2018042252A2 (en) * 2016-08-31 2018-03-08 Horizon Technologies Consultants, Ltd. Satellite telephone monitoring
CN106507510B (zh) * 2016-12-22 2019-07-09 天绘北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路由实现北斗终端和ip终端互相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US10993282B2 (en) * 2017-08-09 2021-04-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 code dialing for restricted services for unauthenticated user equipment
WO2019055833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Buckle Robert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 ACTIVE CALL BETWEEN NETWORKS
CN111201765A (zh) 2017-10-17 2020-05-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的服务注册和发现
US11540189B2 (en) 2018-12-12 2022-12-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ramework for a 6G ubiquitous access network
US11272350B2 (en) * 2019-04-25 2022-03-08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Inter network roaming between independently managed satellite networks
US11171719B2 (en) 2019-04-26 2021-11-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1, L.P. Facilitating dynamic satellite and mobility convergence for mobility backhaul in advanced networks
US11751056B2 (en) 2020-08-31 2023-09-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5G user equipment (UE) historical mobility tracking and security screening using mobility patterns
US11832172B2 (en) 2020-09-25 2023-11-28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itigating spoofing attacks on security edge protection proxy (SEPP) inter-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nter-PLMN) forwarding interface
US11825310B2 (en) 2020-09-25 2023-11-2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itigating 5G roaming spoofing attacks
US11770694B2 (en) 2020-11-16 2023-09-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validating location update messages
US11818570B2 (en) 2020-12-15 2023-11-1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essage validation in fifth 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1812271B2 (en) 2020-12-17 2023-11-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itigating 5G roaming attack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based on expected user equipment (UE) behavior patterns
US11700510B2 (en) 2021-02-12 2023-07-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hort message delivery status report validation
US11689912B2 (en) * 2021-05-12 2023-06-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nducting a velocity check for outbound subscribers roaming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US11805395B1 (en) * 2022-07-11 2023-10-31 Syniverse Technologies, Llc Message routing system for cellular to satellite networ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905B1 (en) * 1999-09-14 2006-10-17 Stratos Global Limited Call diversion system
CN101112113A (zh) * 2005-01-28 2008-01-23 诺基亚公司 通信系统中小区之间用户设备的转移
US20120149364A1 (en) * 2000-03-22 2012-06-14 Mlr, Llc Tiered wireless, multi-modal access sytem and method
US8620319B1 (en) * 2007-04-24 2013-12-31 At&T Mobility Ii Llc Intelligent algorithm to determine service availability and presentation to u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286A (en) 1991-03-29 1994-04-12 Space Systems/Loral, Inc. Wireless telephone/satellite roaming system
CA2078932C (en) 1991-10-10 2003-12-02 Robert A. Wiedeman Satellit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network coordinating gateways operative with a 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089123A1 (en) 1992-03-04 1993-09-05 Robert Edwin Penny, Jr. Position locating transceiver
US7113780B2 (en) * 1992-03-06 2006-09-26 Aircell, Inc. System for integrating an airborne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with terrestrial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and the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JP2901170B2 (ja) 1993-05-27 1999-06-07 ケイディディ株式会社 衛星/陸上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統合方式
WO1995002927A1 (en) 1993-07-16 1995-01-26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ceiver operat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IL110896A0 (en) 1994-01-31 1994-11-28 Loral Qualcomm Satellite Serv Active transmit phases array antenna with amplitude taper
US5859874A (en) 1994-05-09 1999-01-12 Globalstar L.P. Multi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mizer
US5732359A (en) 1994-05-13 1998-03-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US5552798A (en) 1994-08-23 1996-09-03 Globalstar L.P. Antenna for multipa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inks
US5828951A (en) 1994-08-29 1998-10-27 Nec Corporation Mobile satellite terminal equipment
CN1097353C (zh) 1994-09-14 2002-12-25 艾利森公司 用于蜂窝手机的卫星通信适配器
GB2295296A (en) * 1994-11-18 1996-05-22 Int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106671B (fi) 1995-03-13 2001-03-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atkaviestinkokonaisuus, matkaviestinpäätelaite ja menetelmä 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matkaviestinpäätelaitteelta
US5592481A (en) 1995-06-06 1997-01-07 Globalstar L.P. Multiple satellite repeater capacity loading with multiple spread spectrum gateway antennas
BR9608410A (pt) 1995-06-06 1998-12-29 Globalstar Lp Sistema de administração de recursos de diversidade de satélites repetidores
US5640386A (en) 1995-06-06 1997-06-17 Globalstar L.P. Two-system protocol conversion transceiver repeater
US5619525A (en) 1995-06-06 1997-04-08 Globalstar L.P.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for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634190A (en) 1995-06-06 1997-05-27 Globalstar L.P. Low earth orbit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gateway-to-gateway relay system
US5664006A (en) 1995-06-07 1997-09-02 Globalstar L.P. Method for accounting for user terminal connection to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02445A (en) 1995-07-13 1998-09-01 Globalstar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RF expos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n 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581268A (en) 1995-08-03 1996-12-03 Globalstar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antenna efficiency for hand-held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5758260A (en) 1995-08-23 1998-05-26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beam steering reference using terrestrial beam steering terminals
US5812932A (en) 1995-11-17 1998-09-22 Globalstar L.P. Mobile satellite user information request system and methods
US5791598A (en) 1996-01-16 1998-08-11 Globalstar L.P. and Daimler-Benz Aerospace AG Dynamic bias for orbital yaw steering
US5914675A (en) 1996-05-23 1999-06-22 Sun Microsystems, Inc. Emergency locator device transmitting location data by wireless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US6072768A (en) 1996-09-04 2000-06-06 Globalstar L.P. Automatic satellite/terrestrial mobile terminal roaming system and method
US5956619A (en) 1996-12-12 1999-09-21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controlled power control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user terminals
US5896558A (en) 1996-12-19 1999-04-20 Globalstar L.P. Interactive fixed and mobile satellite network
US5912641A (en) 1997-01-21 1999-06-15 Globalstar L.P. Indoor satellite cellular repeater system
US5875180A (en) 1997-02-06 1999-02-23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telephon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system
US5918157A (en) 1997-03-18 1999-06-29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user assignment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with terrestrial gateways
US5884142A (en) 1997-04-15 1999-03-16 Globalstar L.P. Low earth orbit distributed gate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05943A (en) 1997-04-29 1999-05-18 Globalstar L.P.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global radio frequency maps
US6134437A (en) 1997-06-13 2000-10-17 Ericsson Inc. Dual-mode satellite/cellular phone architecture with physically separable mode
FI105759B (fi) * 1997-12-15 2000-09-29 Nokia Networks Oy Siirrettyjen puheluiden käsittely
US6157834A (en) 1997-12-29 2000-12-05 Motorola, Inc. Terrestrial and satellite cellular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
US6661966B1 (en) 1998-03-23 2003-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produc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an area
AU2395799A (en) * 1998-05-07 1999-11-18 Loral Spacecom Corp. Two-way/broadcast mobile and portab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00734B1 (en) 1998-12-17 2003-07-29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a wireless local network and a wired voic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14769B1 (en) 1999-06-01 2003-09-02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s unit for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network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
AU6580600A (en) * 1999-08-25 2001-03-19 Stratos Global Limited Mobile telephony
WO2001080578A1 (en) * 2000-04-14 2001-10-25 Stratos Global Limited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6711417B1 (en) 2000-08-16 2004-03-23 Sprint Spectrum, L.P. Interface using an ISH and a service manager
US20030104809A1 (en) 2001-12-05 2003-06-05 Donald E. Godshaw Local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for cellular telephones
FI114372B (fi) 2002-08-28 2004-09-30 Teliasonera Finland Oyj Menetelmä yhteydenottojen uudelleenohjaamiseksi ja uudelleenohjauksen muodostamiseksi
JP2004096265A (ja) 2002-08-30 2004-03-25 Hitachi Ltd 衛星通信サービス方式,衛星通信端末
US7826868B2 (en) 2002-10-10 2010-11-02 Robbins Barry R Extension of a local area phone system to a wide area network
CN1795643B (zh) 2003-03-12 2012-04-04 朗恩通信管理有限公司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US8005070B2 (en) 2003-03-12 2011-08-23 Lon Communication Mgmt. Llc Extension of a local area phone system to a wide area network with handoff features
EP1526654A1 (de) 2003-10-23 2005-04-27 Lufthansa Technik AG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s Mobiltelefons an Bord eines Luftfahrtzeugs
US20050090259A1 (en) 2003-10-24 200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74908B1 (en) 2003-11-26 2007-09-25 Idirect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mand assign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574052A1 (en) * 2004-07-16 2006-02-23 Bridgeport Networks, Inc. Presence detection and handoff for cellular and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WO2006031927A2 (en) * 2004-09-15 2006-03-23 Tekele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wireless-fidelity (wi-fi) gateway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vlr) functionality
WO2006094564A1 (en) 2005-03-09 2006-09-14 Telecom En Consulting Method for rerouting mobile phone communications
US20060259416A1 (en) 2005-05-16 2006-11-16 Garrett Johnso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JP4639257B2 (ja) 2005-05-18 2011-02-23 テルコーディア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サービス制御ポイントのハンドオフコントローラを使用する異機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間のシームレスハンドオフ
US7773990B2 (en) * 2005-05-23 2010-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voidance of service interruptions in 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VPLMNs)
WO2007047370A2 (en) 2005-10-12 2007-04-26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667643B2 (en) 2005-11-02 2010-02-23 Comtech Mobile Datacom Corporation Miniaturized satellite transceiver
US8483100B2 (en) 2005-11-14 2013-07-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both internet and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elephony
US20070186251A1 (en) 2006-02-03 2007-08-09 Horowitz Edward D Emergency satellite network
JP2007235492A (ja) 2006-03-01 2007-09-13 Nec Corp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usim選択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224322B2 (en) * 2006-06-12 2012-07-17 Lemko Corporation Roaming mobile subscriber registration in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US20080025249A1 (en) 2006-07-28 2008-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1xEVDO WIRELESS INTERFACE TO ENABLE COMMUNICATIONS VIA A SATELLITE RELAY
US7920522B2 (en) * 2006-09-29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080167032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Inayat Syed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via 3gpp generic radio access network
US20090047016A1 (en) 2007-08-13 2009-02-19 Tellabs Vienna, Inc. Multi-access network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ice-providing method, and revenue-receiving method
EP2204066B1 (en) * 2007-10-25 2017-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US20090168974A1 (en) 2007-12-26 2009-07-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emergency call handling and routing to psaps
US20090180421A1 (en) 2008-01-15 2009-07-16 David Hall Multiband mobile satcom terminal
US20090260004A1 (en) 2008-04-10 2009-10-15 Palm, Inc. Computer program updates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00029273A1 (en) 2008-08-04 2010-02-04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e Agent Telephony
US8279748B2 (en) 2009-04-17 2012-10-02 Viasat, Inc. Core-based satellite network architecture
US20110046842A1 (en) 2009-08-21 2011-02-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atellite enabled vehicle prognostic and diagnostic system
US8676122B2 (en) 2010-08-27 2014-03-18 Gregory H. Piesinger Secure satellite modem for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673897A4 (en) * 2011-02-08 2016-10-19 Globalstar Inc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ROUTING TERRESTRIAL SIGNALS THROUGH A SATELLITE NETWORK
US10621247B2 (en) * 2011-03-03 2020-04-14 Cox Communications, Inc. Location and profile based system and service
US8676121B1 (en) 2011-05-31 2014-03-18 Globalst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from short-range wireless device over a satellite network
US9130743B2 (en) * 2011-06-21 2015-09-08 Pyxim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low message rate wireless devices and users via monitoring,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US20130053095A1 (en) 2011-08-31 2013-02-28 Robert Buckle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mobile and satellite phone service
US8849274B2 (en) 2012-01-19 2014-09-30 Gregory Thane Wyl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mode communication
EP2829085B1 (en) * 2012-03-19 2020-03-11 Buckle, Robert, K.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mobile and satellite phone service
US9100803B2 (en) * 2012-06-08 2015-08-0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bscriber identity management in a mobile device
BR112015003706B1 (pt) * 2012-08-31 2022-11-16 Sony Corporation Aparelho, método e sistema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aparelho terminal,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não transitór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US8767948B1 (en) * 2013-03-15 2014-07-01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Back office services of an intelligent automated agent for a contact cen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905B1 (en) * 1999-09-14 2006-10-17 Stratos Global Limited Call diversion system
US20120149364A1 (en) * 2000-03-22 2012-06-14 Mlr, Llc Tiered wireless, multi-modal access sytem and method
CN101112113A (zh) * 2005-01-28 2008-01-23 诺基亚公司 通信系统中小区之间用户设备的转移
US8620319B1 (en) * 2007-04-24 2013-12-31 At&T Mobility Ii Llc Intelligent algorithm to determine service availability and presentation to use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3668A (zh) * 2017-09-29 2020-07-03 星网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具有高增益天线的节点的无线电系统
CN108933872A (zh) * 2018-07-05 2018-12-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07039A1 (zh) * 2018-07-05 2020-01-0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33872B (zh) * 2018-07-05 2021-06-08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热点支持手机组网和被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46A (zh) * 2020-05-11 2021-11-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7357A (zh) * 2021-02-24 2021-06-25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高通量geo卫星通信网拨打移动电话的实现方法
CN113225440A (zh) * 2021-04-22 2021-08-06 广西东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通信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5440B (zh) * 2021-04-22 2022-09-02 广西东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通信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50439A (zh) * 2021-04-25 2022-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短信重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599023A (zh) * 2022-05-10 2022-06-07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网关及归属位置管理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6011578A (es) 2017-04-13
CA2941658C (en) 2023-03-07
JP6543276B2 (ja) 2019-07-10
SG11201607413VA (en) 2016-10-28
RU2677634C2 (ru) 2019-01-18
CA2941658A1 (en) 2015-09-11
EP3114876B1 (en) 2020-08-26
BR112016020635A2 (pt) 2018-05-15
RU2016139112A3 (zh) 2018-11-13
WO2015134875A1 (en) 2015-09-11
US10045326B2 (en) 2018-08-07
KR20160130480A (ko) 2016-11-11
US20160381657A1 (en) 2016-12-29
AU2015226958A1 (en) 2016-10-20
RU2016139112A (ru) 2018-04-09
AU2015226958B2 (en) 2019-10-24
JP2017514412A (ja) 2017-06-01
EP3114876A4 (en) 2017-11-08
EP3114876A1 (en)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7591A (zh) 具有卫星接入以允许蜂窝装置在卫星网络上漫游的蜂窝塔台功能性
CN104396281B (zh) 用于集成移动和卫星电话服务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US100453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unregulated spectrum
US88621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ingle telephone number for use with a plurality of telephone handsets
US20070254648A1 (en) Fixed mobile roaming service solution
CN101529935A (zh) 有条件路由对固定电话号码进行的呼叫的方法
CN101577889B (zh) 一种紧急呼叫系统及紧急通信受理中心的回呼方法
CN101340403A (zh) 一种通信系统、网关、实体及实现呼叫的方法
CN101102612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中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15132C (zh) 用于在移动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47604A (zh) 一种可视电话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7141268A1 (en) Privat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ps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860845A (zh) 通信预处理方法、通信方法及通信网络
KR100909827B1 (ko) 통화연결음 대체 기능이 구비된 휴대폰
KR100909825B1 (ko) 발신 가입자가 설정한 수신 단말기 위치기반 통화연결음 제공 시스템
SG178646A1 (en) Ctsp incoming call termination control
CN104094583A (zh) 电信网络中的呼叫记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