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2573A -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2573A
CN106792573A CN201611249688.2A CN201611249688A CN106792573A CN 106792573 A CN106792573 A CN 106792573A CN 201611249688 A CN201611249688 A CN 201611249688A CN 106792573 A CN106792573 A CN 106792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data frame
frame
threshol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9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丽
赵继伟
刘宏波
曹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49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所述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本发明的越区切换的方法利用了人讲话时需要停顿的特点,有效降低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越区切换时丢字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警用数字集群)标准是一种根据中国的国情,注入了中国厂商自主创新因素的全新数字集群体制。PDT标准具有覆盖区域大、国产加密算法加解密、厂家系统互联互通、向下兼容模拟系统、技术简单造价低等优势。PDT标准将以公安警用需求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已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数字集群标准之一。
在PDT系统中,漫游切换是指移动台在无业务状态下切换基站的过程;越区切换是指移动台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切换基站而不间断正在进行的业务的过程。
在现有PDT系统中,终端越区切换属于硬切换。硬切换是指不同基站间采用先断开、后连接的方式进行切换,硬切换是PDT网络移动性管理的基本方法。
硬切换的一个弊端就是,如果终端在通话(听话或者讲话)过程中切换的话,由于硬切换是先断开现有基站,再连接新基站,在这个先断后连的时间差中的语音数据将会丢失,体现在人耳听觉上就是丢失了几个字。
在现有PDT系统中,当移动台处于听话过程中时,如果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低于某阈值时,终端根据现有PDT标准中规定的方式或者其他专利方法,选择一个信号质量可接受的基站切换过去,这个切换的时机随机的;当移动台处于讲话过程中时,如果基站接收到的终端发送上来的信号质量低于某阈值时,系统将会通过反向信道信令通知终端停止讲话。
如果终端在讲话过程中,由于信号质量问题被迫停止,那么此终端可在切换到信号质量较好的基站后,抢得话权后,可将上句话再说一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切换基站时出现数据丢失,即体现在人耳听觉上为丢失了几个字的缺陷,提供一种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所述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时为所述语音帧增加标志A,所述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噪声帧时为所述噪声帧增加标志B。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
其中,当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噪声帧,则由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所述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其中,所述阈值时间大于所述预设时间。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实施本发明的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如果检测到的数据帧为噪声帧,则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该方法利用了人讲话时需要停顿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越区切换时丢字的概率,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PDT系统实现的,其具体为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终端判断需切换至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若是,则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从而实现了有效降低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越区切换时丢字的概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中,该方法包括: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终端判断需切换至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S1、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S2、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在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的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没有人声话音,则该数据帧被判定为噪声帧。在PDT系统中,每帧的长度为30ms,如果在预设时间30ms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有人声话音,则该数据帧被判定为语音帧。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时为该语音帧增加标志A,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噪声帧时为该噪声帧增加标志B。具体地,以预设时间为30ms为例,当终端正在讲话时,可利用声码器的相关功能,在数据帧发送前,终端先对数据帧进行判断,即判断该数据帧为语音帧还是噪声帧。如果在30ms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有人声话音,则将该数据帧判定为语音帧,并对该数据帧进行标识,其标识符为A,即携带有标识符A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如果在30ms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没有人声话音,则将该数据帧判定为噪声帧,并对该数据帧进行标识,其标识符为B,即携带有标识符B的数据帧为噪声帧。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指的噪声帧即为人在讲话时停顿的时间段内传输的数据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声码器为本领域中通用的声码器,本发明不对其型号及类型作具体限定。
当终端需要进行越区切换且终端处于通话过程中时,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在发送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假设阈值时间为T,如果在时间T内,终端始终没有发现噪声帧,即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一直为语音帧,则一旦超过T时,终端立即在此时刻从第一基站切换到与第二基站连接。相反,如果在时间T内的某一时刻终端检测到噪声帧,即终端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终端则选择该时刻将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并与第二基站连接。可以理解地,假设阈值T为6s,在6s的时间间隔内,如果终端在第1.2s时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终端在第1.2s的时刻将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在接收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假设阈值时间为T,如果在时间T内,终端检测到接收的数据帧的标识一直为语音帧,则一旦超过时间T,终端立即在此时刻从第一基站切换到与第二基站连接。相反,如果在时间T时的某一时刻终端检测到接收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终端立即选择该时刻将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并与第二基站连接。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阈值时间T可根据终端的定时器具体确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终端包括该终端包括检测单元10和切换单元20。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终端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切换单元20用于控制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其中,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终端判断需切换至第二基站时,如果检测单元检测到噪声帧,则由切换单元将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单元检测终端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时,如果在预设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没有人声话音,则该数据帧被判定为噪声帧;如果在预设时间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有人声话音,则该数据帧被判定为语音帧。另外,这里所说的预设时间可以为30毫秒,具体可根据终端的时钟精度以及传输情况进行动态设置。
进一步地,以预设时间为30ms为例,当终端正在讲话时,可利用声码器的相关功能,在数据帧发送前,终端先对数据帧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为语音帧还是噪声帧。如果在30ms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有人声话音,即有人讲话,则将该数据帧判定为语音帧,并对该有人声话音的数据帧标识为A,即携带有标识符A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如果在30ms内传输的数据帧里没有人声话音,即人处于停顿状态,不讲话,则将该数据帧判定为噪声帧,并对该没有人声话音的数据帧标识为B,即携带有标识符B的数据帧为噪声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声码器为本领域中通用的声码器,本发明不对其型号及类型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终端在发送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具体地,例如,当终端发送数据帧时,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若在阈值时间(假设阈值时间为T)内,检测单元始终未检测到噪声帧,即检测单元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一直为A,则一旦超过时间T,则切换单元控制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即切换单元选择此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相反,如果在时间T内的某一时刻检测单元检测到噪声帧,即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切换单元选择该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可以理解地,假设阈值T为6s,在6s的时间间隔内,如果检测单元在第1.2s时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终端在第1.2s的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第二基站。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终端在接收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具体地,例如,当终端在接收数据帧时,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检测单元检测终端接收的数据帧的标识为A,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切换单元控制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即选择该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假设阈值时间为T,如果在时间T内,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的数据帧的标识一直为A,则一旦超过时间T,切换单元控制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即在此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相反,如果在时间T时的某一时刻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切换单元控制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即选择选择该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到第二基站并与第二基站连接。可以理解地,假设阈值T为6s,在6s的时间间隔内,如果检测单元在第1.2s时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的标识为B,则切换单元在第1.2s的时刻将终端连接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切换至第二基站。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终端包括:
处理器30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40;
其中,处理器30被配置为:
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终端与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终端判断需切换至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若是,则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包括通信总线100,处理器30与存储器40通过通信总线100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0还被配置为:
终端在发送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的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0还被配置为:
终端在接收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的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终端切换至与第二基站连接。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所述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时为所述语音帧增加标志A,所述终端在检测到发送的数据帧为噪声帧时为所述噪声帧增加标志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终端在相邻基站之间进行越区切换;
其中,当所述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的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噪声帧,则由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为语音帧,则在达到所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终端处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覆盖重叠区域内、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时,在通话过程中所述终端判断需切换至所述第二基站时按以下步骤进行越区切换:
所述终端检测发送或接收的数据帧是否为噪声帧;
若是,则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在发送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发送的数据帧的为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若在阈值时间内,所述终端检测接收的数据帧的语音帧,则在达到阈值时间时,所述终端切换至与所述第二基站连接。
CN201611249688.2A 2016-12-29 2016-12-29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Pending CN106792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688.2A CN106792573A (zh) 2016-12-29 2016-12-29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9688.2A CN106792573A (zh) 2016-12-29 2016-12-29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573A true CN106792573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2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9688.2A Pending CN106792573A (zh) 2016-12-29 2016-12-29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25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2452A (zh) * 2020-01-13 2020-05-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的越区切换方法、通信系统、终端和存储装置
CN112333790A (zh) * 2020-11-23 2021-02-05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跨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3259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a seamless handoff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3974354A (zh) * 2014-05-27 2014-08-06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pdt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方法
CN104284299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多播决策方法、集群终端及集群服务器
CN105323803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切换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1302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识别主动切换基站的集群通信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3259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a seamless handoff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4284299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多播决策方法、集群终端及集群服务器
CN103974354A (zh) * 2014-05-27 2014-08-06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pdt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方法
CN105323803A (zh) * 2014-06-20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切换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1302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识别主动切换基站的集群通信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2452A (zh) * 2020-01-13 2020-05-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的越区切换方法、通信系统、终端和存储装置
CN111212452B (zh) * 2020-01-13 2022-05-1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的越区切换方法、通信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333790A (zh) * 2020-11-23 2021-02-05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跨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2333790B (zh) * 2020-11-23 2022-05-03 武汉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跨网切换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92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switching between mobile networks
WO2018141287A1 (zh) 自动切换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4703236B (zh) 一种终端通信的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JPH08242486A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4703267B (zh) 一种省电的终端通信方法和装置
TW200614748A (en) Handover control equipme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equip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CN102057704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GB0227524D0 (en) Improvements in standby time for dual 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TW200709700A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5855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service flow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CN108509169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18995B (zh) 一种符号关断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RU2675621C2 (ru) Способ быстрого хэндовера точки передач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ыстрого хэндовера точки передачи, сервисна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RU2013112158A (ru)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и выполнение хэндовер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TW200714089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detect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received signal
CN107222896A (zh) 一种话音业务的切换方法及基站
RU2008104612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глобальн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и локальн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или персональн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CN106792573A (zh) 终端、可基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越区切换的方法
WO2006028486A3 (en) Predictive, intelligent routing of calls to users
MX2022015875A (es) Metodo de reseleccion de celdas en una red no publica y dispositivo relacionado.
CN104837186B (zh) 一种终端语音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010051112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경고모드 결정장치 및 방법
CN105872990A (zh) 呼叫建立的方法和终端
JPH11340903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の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CN101299786A (zh) 基站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