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7688A -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7688A
CN106787688A CN201611189955.1A CN201611189955A CN106787688A CN 106787688 A CN106787688 A CN 106787688A CN 201611189955 A CN201611189955 A CN 201611189955A CN 106787688 A CN106787688 A CN 106787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ctric
comparator
power circuit
pw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99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99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7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7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电路包括第一及第二电流源、第一及第二开关、第一及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至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及第二电开关,第一电流源通过第一开关及第一电阻接地,第一开关受控于PWM信号,第二电流源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比较器比较第一开关与第一电阻之间节点处的电压及第一电容上的电压,第二电容还通过第二开关接地,第二开关受控于反向的PWM信号,第一比较器通过锁存器连接驱动器,控制驱动器输出PWM低电平信号,第二及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第二比较器比较第二及第三电阻之间节点处的电压与参考电压,第二比较器通过锁存器连接驱动器,以控制驱动器输出PWM高电平信号。本发明提升了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电子设备的性能更加可靠,功能不断增加,使用更加方便,体积日益减小,这些使得DC-DC(直流到直流)变换技术变得更加重要。目前,现在DC-DC方案多为固定频率峰值控制模式。在这些方案中,由于频率固定,在负载波动很大时,将出现负载响应太慢而导致输出电压波动较大,从而影响系统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开关及第二电开关,所述第一电流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的R端,所述锁存器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器,以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输出,所述驱动器的高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的低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感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与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反相器,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负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的正极。
其中,所述第一电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开关均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源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开关及第二电开关,所述第一电流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的R端,所述锁存器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器,以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输出,所述驱动器的高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的低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感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与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反相器,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电源电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开关及第二电开关,所述第一电流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的R端,所述锁存器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器,以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输出,所述驱动器的高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的低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因此当负载突然变大,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和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电压下降时,所述第一PWM信号的频率变快,且根据仿真图及实际测试波形图,从而负载响应变快,以确保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波动较小,提升应用所述电源电路的液晶显示器的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案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方案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方案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电路100。所述电源电路100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以为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电源电路100包括第一电流源A1、第二电流源A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锁存器SR、驱动器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开关Q1及第二电开关Q2。所述第一电流源A1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K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开关K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A2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A2与所述第一电容C1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K2接地,所述第二开关K2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SR的R端,所述锁存器SR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及所述第三电阻R3串联在电压输出端VO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G连接至驱动器D,以控制所述驱动器D的输出,所述驱动器D的高电压输出端UG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D的低电压输出端LG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Vin,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VO,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侦测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的分压电压FB,即可反应出所述电压输出端VO的电压情况。所述电源电路100也为DC-DC转换电路。
其中,当所述分压电压FB电压小于所述参考电压Vref,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即锁存器SR的S引脚=1,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Q用于输出所述第一PWM信号,此时,所述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驱动器D的高电压输出端UG为高电平。所述第一电开关Q1闭合,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压输入端Vin的电压。同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1=i*R1*D,其中,i为所述第一电流,R1为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D为第一PWM信号的占空比。因此,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1为固定值。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所述第一电容C1开始充电,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2的电压开始上升。其中,V2=i*Ton/C1,其中,所述i为所述第二电流,且等于所述第一电流,C1为所述第一电容C1的容值,Ton为所述第一PWM信号的导通时间。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2的电压的上升斜率固定。当所述电压V2上升到等于所述电压V1时,所述锁存器SR的R引脚为1,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Q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K2接地,所述电压V2下拉到地。电压V2=电压V1达到峰值。由于电压V1固定,电压V2的上升斜率固定,因此,所述第一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固定。因此当负载突然变大,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的输出电压和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电压FB下降时,所述第一PWM信号的频率变快,从而负载响应变快,以确保所述电源电路100的电压输出端VO输出的电压波动较小,提升应用所述电源电路100的液晶显示器的系统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电感L及第二电容C2。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K1与第二电开关K2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VO。
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反相器N。所述反相器N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N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K2,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K2的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相器N为非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A1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A1的正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开关Q1与所述第二电开关Q2均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源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请参阅图2,本发明第二方案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200。所述液晶显示器200包括液晶面板210及为所述液晶面板210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上述第一方案中的电源电路100。具体为:
所述电源电路100包括第一电流源A1、第二电流源A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锁存器SR、驱动器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一电开关Q1及第二电开关Q2。所述第一电流源A1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K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开关K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A2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K1与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U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A2与所述第一电容C1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K2接地,所述第二开关K2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SR的R端,所述锁存器SR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及所述第三电阻R3串联在电压输出端VO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G连接至驱动器D,以控制所述驱动器D的输出,所述驱动器D的高电压输出端UG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D的低电压输出端LG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Vin,所述第一电开关Q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VO,所述电压输出端VO连接至所述液晶面板410,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侦测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的分压电压FB,即可反应出所述电压输出端VO的电压情况。所述电源电路100也为DC-DC转换电路。
其中,当所述分压电压FB电压小于所述参考电压Vref,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即锁存器SR的S引脚=1,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Q用于输出所述第一PWM信号,此时,所述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驱动器D的高电压输出端UG为高电平。所述第一电开关Q1闭合,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输出的电压为所述电压输入端Vin的电压。同时,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1=i*R1*D,其中,i为所述第一电流,R1为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D为第一PWM信号的占空比。因此,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1为固定值。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所述第一电容C1开始充电,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2的电压开始上升。其中,V2=i*Ton/C1,其中,所述i为所述第二电流,且等于所述第一电流,C1为所述第一电容C1的容值,Ton为所述第一PWM信号的导通时间。所述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处的电压V2的电压的上升斜率固定。当所述电压V2上升到等于所述电压V1时,所述锁存器SR的R引脚为1,所述锁存器SR的输出端Q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K2接地,所述电压V2下拉到地。电压V2=电压V1达到峰值。由于电压V1固定,电压V2的上升斜率固定,因此,所述第一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固定。因此当负载突然变大,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的输出电压和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之间的节点电压FB下降时,所述第一PWM信号的频率变快,从而负载响应变快,以确保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输出的电压波动较小,提升所述液晶显示器200的系统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电感L及第二电容C2。所述电感L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K1与第二电开关K2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VO。
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及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反相器N。所述反相器N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N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K2,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K2的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相器N为非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100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A1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A1的正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开关Q1与所述第二电开关Q2均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源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开关Q1及所述第二电开关Q2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电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开关及第二电开关,所述第一电流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的R端,所述锁存器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器,以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输出,所述驱动器的高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的低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感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与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反相器,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或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负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流源的正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开关与所述第二电开关均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为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源极。
7.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锁存器、驱动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开关及第二电开关,所述第一电流源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以提供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受控于第一PWM信号,所述第二电流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以提供第二电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流源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受控于第二PWM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的R端,所述锁存器的S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驱动器,以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输出,所述驱动器的高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驱动器的低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开关及所述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连接至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液晶面板,所述第一PWM信号与及所述第二PWM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流与所述第二电流相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感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开关与第二电开关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并连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反相器,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PWM信号,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以将第一PWM信号进行取反后得到第二PWM信号,以使所述第二PWM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CN201611189955.1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Pending CN106787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9955.1A CN106787688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9955.1A CN106787688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7688A true CN106787688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89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9955.1A Pending CN106787688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768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1749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Da-Chun Wei Dual loop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of power supply chip
CN104917376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Dc/dc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1749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Da-Chun Wei Dual loop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of power supply chip
CN104917376A (zh) * 2014-03-11 2015-09-1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Dc/dc转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55938A1 (en) Pwm method for cycloconverter
CN104617779B (zh) 双向谐振型桥式模块化多电平开关电容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4201883B (zh) 一种用于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CN104065266B (zh) 用于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电路
CN101882864A (zh) 一种上电启动电路及其上电启动方法
CN102946199A (zh) 直流隔离降压变换器及其母线电压检测电路
CN103887770B (zh) 一种无需辅助绕组的led驱动电源中的过压保护电路
CN108809071A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源
CN104578722A (zh) 一种功率开关芯片中电感电流的过零检测电路
CN106981987A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电感的直流升压变换器及系统
CN107688133A (zh) 充电枪缆上控制盒用上电短路检测电路
CN206673569U (zh) 开关电源的输出保护电路
CN206962704U (zh) 一种悬浮驱动的辅助供电电路
CN205453083U (zh) 保护电路及电源连接器
CN108039761A (zh) 无线充电开关控制电路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06712509A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7040134A (zh) 一种双输出直流变换电路
CN106787688A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5871181A (zh) 功率变换器及其功率级电路
CN216564603U (zh) 一种保护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08696113A (zh) 一种开关电源关机延时线路
CN108809069A (zh) 一种单周期峰值电流限制电路
CN108711842A (zh) 放电装置
CN208767783U (zh) 放电装置
CN108054940B (zh) 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