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5397B -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5397B
CN106775397B CN201611136076.2A CN201611136076A CN106775397B CN 106775397 B CN106775397 B CN 106775397B CN 201611136076 A CN201611136076 A CN 201611136076A CN 106775397 B CN106775397 B CN 106775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ignal
split
touch instruction
driv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60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5397A (zh
Inventor
吴珂
陈增照
刘三女牙
何秀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360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5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5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PCB板包括输入模块、微处理器、电压产生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与云盒主机相连,用于接收云盒主机的请求信号,将其发送给微处理器,并为微处理器和电压产生模块供电;微处理器与输入模块相连,用于对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电压产生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用于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其发送给输出模块;输出模块与显示屏相连,用于向显示屏发送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显示屏根据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利用PCB板将显示屏与主机相连接,实现了显示屏两种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

Description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的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使用显示屏作为讲解的重要辅助工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以及会议工作的场景下,演讲者将根据需要变换多块屏幕的内容来展开讲解。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单一显示模式,即拼接模式或者扩展模式。拼接模式可认为是将两块屏幕合成一块屏幕进行显示,扩展模式可认为是将两块屏幕同时连着一个主机,其中可以分为主屏和副屏,两块屏单独工作互不影响。但单一的显示模式并不能满足演示的多样性需求,缺少在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两种状态间自动切换的功能,不利于使用者的表述以及观众或学生的吸收。不仅如此,现有技术中主机的作用只是对使用者触控指令的判断和响应,但与各分屏的显示模式没有太多关联,如果强行根据需要变更显示模式,又会出现触屏位置不准确,严重影响各个分屏的使用。在特殊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对显示内容的不可逆损害,例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分屏制作的个人作品,因触屏不准,不小心点击关闭按钮,则会导致作品未保存的情况就清空,非常影响演示者的演讲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缺少用于有效地进行显示模式自动切换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实现了显示屏两种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PCB板,包括:输入模块、微处理器、电压产生模块和输出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与云盒主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请求信号,将所述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以及为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压产生模块供电;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所述电压产生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接,用于向显示屏发送所述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屏根据所述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请求信号包括第一请求信号和第二请求信号,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USB接口,其中,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
所述第一USB接口,分别与所述云盒主机和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第一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USB接口,分别与所述云盒主机和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第二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和所述第二请求信号;
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压产生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
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所述第二单片机,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请求信号,将所述第二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连接器、第三USB接口和第四USB接口;
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USB接口和第四USB接口;
所述第三USB接口,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
所述第四USB接口,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三USB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所述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四USB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所述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其中,所述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包括第一分屏触控指令和第二分屏触控指令;
根据所述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判断所述分屏的显示模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
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并将所述第一多点触控指令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坐标系包括分屏坐标和整屏坐标系,所述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包括:
将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将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中的多个触控点坐标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第一多点触控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其中,X为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x为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W*H为所述分屏的分辨率,n为所述分屏的数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分屏触控指令包括主屏触控指令和副屏触控指令,所述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包括:
将所述主屏触控指令和/或所述副屏触控指令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本发明提供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PCB板包括输入模块、微处理器、电压产生模块和输出模块;首先,由输入模块接收云盒主机的请求信号后,将其发送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对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之后,电压产生模块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其发送给输出模块;最后,输出模块向显示屏发送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显示屏根据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并且,本发明提供了拼接和扩展模式下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利用PCB板将显示屏与主机相连接,实现了显示屏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云盒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的步骤S103的流程图。
图标:
100-PCB板;110-输入模块;111-第一USB接口;112-第二USB接口;113-供电电路;114-控制电路;120-微处理器;121-第一单片机;122-第二单片机;130-电压产生模块;131-第一电压产生电路;132-第二电压产生电路;140-输出模块;141-连接器;142-第三USB接口;143-第四USB接口;200-显示屏;210-第一显示屏;220-第二显示屏;300-云盒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缺少用于有效地进行显示模式自动切换的装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可以利用PCB板将显示屏与主机相连接,实现了显示屏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需求。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PCB板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CB板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PCB板包括:输入模块110、微处理器120、电压产生模块130和输出模块140;
输入模块110,与云盒主机300相连接,用于接收云盒主机300的请求信号,将请求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120,以及为微处理器120和电压产生模块130供电;
微处理器120,与输入模块110相连接,用于对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130;
电压产生模块130,与微处理器120相连接,用于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输出模块140;
输出模块140,与显示屏200相连接,用于向显示屏200发送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显示屏200根据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请求信号包括第一请求信号和第二请求信号,输入模块110包括供电电路113、控制电路114和USB接口,其中,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USB接口111和第二USB接口112。
具体地,本发明以两个独立分屏为例进行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拼接模式可以认为是两块屏幕合成一块屏幕,在一次教学内容很多的时候,可以利用拼接模式来扩大内容的显示,相当于把一个windows桌面铺满2个分屏;扩展模式是两块屏幕同时连着一个主机,其中可以分为主屏和副屏,能够互不影响地进行工作,当教学环境中需要进行扩展模式的时候,例如一边的屏幕用来显示教学内容,另外一边的屏幕需要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板书或者演示等,两边屏幕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扩展模式来实现,通信的过程和拼接的一样,只是对于屏幕的连接处理方式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USB接口111,分别与云盒主机300和控制电路114相连接,用于接收云盒主机300的第一请求信号,并将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114;
第二USB接口112,分别与云盒主机300和控制电路114相连接,用于接收云盒主机300的第二请求信号,并将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114;
具体地,PCB板通过第一USB接口111和第二USB接口112与云盒主机进行通信,安装方便,可直接将PCB板视为云盒主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USB的连接是为了实现屏幕不同模式的切换和不同模式下的触控方式。
控制电路114,与微处理器120相连接,用于向微处理器120发送第一请求信号和第二请求信号;
具体地,控制电路114是为相关微处理器120提供信号传输通道所需的电路。
供电电路113,分别与控制电路114、微处理器120和电压产生模块130相连接,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具体地,供电电路113输出的直流电压需满足整个PCB板的正常供电,以使其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微处理器120包括第一单片机121和第二单片机122;
第一单片机121,与控制电路114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请求信号,将第一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将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130;
第二单片机122,与控制电路114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请求信号,将第二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将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130。
具体地,微处理器120可以为单片机,第一单片机121和第二单片机122可以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每块单片机分别控制不同的屏幕,在单片机的控制作用下产生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和第二电压控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电压产生模块130包括第一电压产生电路131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132;
第一电压产生电路131,与第一单片机121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输出模块140;
第二电压产生电路132,与第二单片机122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将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输出模块140。
具体地,电压产生模块130具有升压功能,并对升压后的供电电压进行处理,方可得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传送到输出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输出模块140包括连接器141、第三USB接口142和第四USB接口143。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
连接器141,分别与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第三USB接口142和第四USB接口143;
第三USB接口142,与连接器141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并将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显示屏200;
第四USB接口143,与连接器141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显示屏200。
具体地,屏幕通过第三USB接口142和第四USB接口143与PCB板相连接,以此来传输双屏信号,即插即用,实用性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显示屏200包括第一显示屏210和第二显示屏220。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显示屏210,与第三USB接口142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第二显示屏220,与第四USB接口143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PCB板实现了对屏幕显示方式的控制,内容的显示则是通过传统的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VGA(VideoGraphics Array,视频传输标准)或者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等接口实现的。以上的信号传输过程说明该独立的PCB板进行的信号处理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屏幕的拼接或扩展模式,满足两种不同显示模式的需要,并对可以这两种状态进行热切换。
本发明提供了PCB板,包括:输入模块、微处理器、电压产生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接收云盒主机的请求信号后,将其发送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对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电压产生模块;电压产生模块根据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其发送给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向显示屏发送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显示屏根据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利用PCB板将显示屏与主机相连接,实现了显示屏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云盒主机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云盒主机300中封装了如上所述的PCB板100,PCB板分别与第一显示屏210和第二显示屏220相连接。该云盒主机30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PCB板100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两块显示屏与PCB板进行连接,PCB板与云盒主机进行连接,PCB板可实时监测主机对各分屏显示模式的设置状态,根据显示模式的变化,可在扩展和拼接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以实现对不同情况的适应。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4,步骤S101,获取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其中,所述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包括第一分屏触控指令和第二分屏触控指令;
具体地,PCB板将实时拦截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在拼接模式下,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仅有第一分屏触控指令,在扩展模式下,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仅有第二分屏触控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分屏触控指令和第二分屏触控指令并不是区分两个分屏中的某一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信号,而是区分在不同显示模式下的不同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因此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特指在在拼接模式下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特指在扩展模式下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
步骤S102,根据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判断分屏的显示模式;
步骤S103,如果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并将第一多点触控指令传送给云盒主机;
步骤S104,如果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云盒主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坐标系包括分屏坐标和整屏坐标系,如果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包括:
如图5所示,步骤S201,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步骤S202,将第一整屏触控指令中的多个触控点坐标进行排列得到第一多点触控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横屏拼接模式下的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其中,X为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x为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W*H为分屏的分辨率,n为从左向右数的分屏的数目。
具体地,当由扩展模式转换为拼接模式时,PCB板要对拦截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坐标变换以及多个触控点坐标排列,并将该处理后的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发送给云盒主机,相当于使云盒主机针对于一块整屏的信息进行处理,解决了云盒主机无法有效处理拼接模式下分屏的触控指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方案如下:
首先将各个分屏建立各自的分屏坐标系,对整屏建立一个整屏坐标系。在不同的模式下,利用不同的坐标转换公式,将分屏的坐标转换到整屏的坐标下。
在拼接模式下,假定分屏的分辨率为W*H,以多屏横向拼接为例,从左往右数的第n块屏的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横坐标为x,则在整屏坐标下的横坐标为x+W*(n-1),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纵坐标y与在整屏坐标下的纵坐标相同(这里假定分屏的宽度相同,实际上可以不同,转换公式需要相应修改)。以多屏纵向拼接为例,从上往下数的第n块屏的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横坐标x与在整屏坐标下的横坐标相同,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纵坐标为y,则在整屏坐标下的纵坐标为y+H*(n-1)(这里假定分屏的高度相同,实际上可以不同,转换公式需要相应修改)。按照确定好的坐标转换公式,将多个分屏触控指令中的触控点坐标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最后再将整屏坐标系下的多个触控点坐标排列形成一个多点触控指令。
例如:采用两个分屏横向拼接为整屏,两个分频的分辨率为1920*1080。n=1,2,从左往右数的第n块屏的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横坐标为x,则在整屏坐标下的横坐标为x+1920*(n-1),W为分屏的横向宽度,触控点在分屏坐标系下的纵坐标y与在整屏坐标下的纵坐标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分屏触控指令包括主屏触控指令和副屏触控指令,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云盒主机包括:
将主屏触控指令和/或副屏触控指令传送给云盒主机。
具体地,关于扩展模式下的多点触控操作问题,分为主屏和副屏,两边屏幕各有各自对应的坐标。当由拼接模式转换为扩展模式时,可直接通过PCB板将主屏触控指令和副屏触控指令同时或分别传送给云盒主机的主机操作系统,无需进行其他调整变换,此时云盒主机可以明确是在哪一块屏幕上进行触控操作,并在主屏和副屏上实现不同的功能。
通过上述方法,PCB板可实现在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两种不同的显示方式下的多屏共存,可以识别来自屏幕的多个触控信息,可实现两块甚至多块显示屏在扩展功能和拼接功能的同时实现,同时能够根据主机进行切换各显示模式的坐标系,使用者可只需调整主机系统的显示模式,无需其他设备或者软件,就可实现各分屏触控的正常使用。
通过该发明可以实现工作和学习当中的竞争、协作等教学模式。使用者在多个分屏上操作,物理上互不干扰。并且使用极其方便,直接把分屏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就可以,另外,分屏数量可以扩充,在计算机主机操作系统触控点数量限制下,能够满足普通工作当中多人同时使用分屏。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多屏拼接更加的智能化,更加的符合使用者的要求,在临时调节显示模式时,可弱化对外接硬件设备和软件的依赖性,在可保证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同时,丰富多屏显示的样式,更加的具有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PCB板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PCB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微处理器、电压产生模块和输出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与云盒主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请求信号,将所述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以及为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压产生模块供电;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输入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所述电压产生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信号得到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与显示屏相连接,用于向显示屏发送所述驱动电压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屏根据所述驱动电压信号完成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
其中,所述请求信号包括第一请求信号和第二请求信号;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
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所述第二单片机,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请求信号,将所述第二请求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压产生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USB接口,其中,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
所述第一USB接口,分别与所述云盒主机和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第一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USB接口,分别与所述云盒主机和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云盒主机的第二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向所述微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请求信号和所述第二请求信号;
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压产生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信号得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输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连接器、第三USB接口和第四USB接口;
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USB接口和第四USB接口;
所述第三USB接口,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
所述第四USB接口,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三USB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所述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四USB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切换所述拼接模式和/或扩展模式。
6.一种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PCB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分屏向云盒主机传送的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其中,所述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包括第一分屏触控指令和第二分屏触控指令;
根据所述分屏触控指令信息判断所述分屏的显示模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包括拼接模式和扩展模式;
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并将所述第一多点触控指令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系包括分屏坐标和整屏坐标系,所述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拼接模式,则将第一分屏触控指令通过坐标系转换形成第一多点触控指令,包括:
将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将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中的多个触控点坐标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第一多点触控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从分屏坐标系转换到整屏坐标系,得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
其中,X为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所述第一整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x为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横坐标,y为所述第一分屏触控指令的纵坐标,W*H为所述分屏的分辨率,n为所述分屏的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屏触控指令包括主屏触控指令和副屏触控指令,所述如果所述显示模式为扩展模式,则将第二分屏触控指令直接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包括:
将所述主屏触控指令和/或所述副屏触控指令传送给所述云盒主机。
CN201611136076.2A 2016-12-12 2016-12-12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Active CN106775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6076.2A CN106775397B (zh) 2016-12-12 2016-12-12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6076.2A CN106775397B (zh) 2016-12-12 2016-12-12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397A CN106775397A (zh) 2017-05-31
CN106775397B true CN106775397B (zh) 2024-01-23

Family

ID=58875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6076.2A Active CN106775397B (zh) 2016-12-12 2016-12-12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5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271A (zh) * 2017-06-06 2017-11-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09976213A (zh) * 2019-03-12 2019-07-0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双屏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烹饪装置
EP4068074A4 (en) 2019-11-29 2023-05-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13448451B (zh) * 2020-03-24 2024-01-23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346687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18501U (zh) * 2012-05-18 2013-05-01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测试设备
CN105159593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多屏拼接模式下多点触控方法、虚拟驱动及系统
CN205004014U (zh) * 2015-08-19 2016-01-27 深圳市励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驱动装置
WO2016011822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设备
CN206249287U (zh) * 2016-12-12 2017-06-13 华中师范大学 Pcb板和云盒主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5710B2 (en) * 2012-03-19 2017-02-21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2014127184A (ja) * 2012-12-27 2014-07-07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US9953552B2 (en) * 2013-09-26 2018-04-24 Xi'an Novastar Tech Co., Ltd. LED display unit board, LED display screen control card and LED display scree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18501U (zh) * 2012-05-18 2013-05-01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测试设备
WO2016011822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设备
CN205004014U (zh) * 2015-08-19 2016-01-27 深圳市励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驱动装置
CN105159593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多屏拼接模式下多点触控方法、虚拟驱动及系统
CN206249287U (zh) * 2016-12-12 2017-06-13 华中师范大学 Pcb板和云盒主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小琴 ; .基于Android的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研究与设计.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第31期),第38-39页. *
马春城 ; 党伟荣 ; 李卓 ; .交通监控系统多屏关联显示技术的实现方法.公路隧道.2013,(第02期),第13-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397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5397B (zh) Pcb板和应用pcb板的多点触控方法
US7685336B2 (en) Keyboard-mouse-video switch with a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US20050273700A1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user interface having annotation capability
CN103097997A (zh) 数字白板系统
US8196059B2 (en) Switch and on-screen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00013759A1 (en) Kvm switch with separate on-screen display and control channels
CN104156187A (zh) 一种多屏显示设备
US10725721B2 (en) Display devic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273804A (zh) 触控转发装置、触摸显示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3049135A (zh) 基于电子白板的双板拼接实现方法
CN210377886U (zh) 一种多屏触摸交互式电子黑板
CN209248505U (zh) 一种基于多屏联动技术的数据可视化处理装置
CN112584065B (zh) 一种课件的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916176B (zh) 可调节的液晶显示屏及其实现方法
CN102236522A (zh) 交互式显示系统
CN206249287U (zh) Pcb板和云盒主机
CN203858609U (zh) 墙面一体式电子白板
CN112579024B (zh) 一种课件的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9164621U (zh) 数据交互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253792A (zh) 多画面交互方法
CN112579025B (zh) 一种课件的批注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02819284A (zh) 一种主板共用的显示器系统
CN216053367U (zh) 一种智能教学生态装置
CN111966313B (zh) 一种融合白板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579021B (zh) 一种课件的显示方法、系统、设备与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