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2576B -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2576B
CN106772576B CN201611087101.2A CN201611087101A CN106772576B CN 106772576 B CN106772576 B CN 106772576B CN 201611087101 A CN201611087101 A CN 201611087101A CN 106772576 B CN106772576 B CN 106772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data
data
data block
road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71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2576A (zh
Inventor
贺照权
曾友爱
张保庆
赵贻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0871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2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2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2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2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2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根据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根据门槛值,将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并确定处理参数;根据处理参数对第二数据块中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第一数据块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由于该方案考虑了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对地震数据进行分块,针对不同数据块的地震数据分别进行对应的处理,因而解决了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出现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将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先进行处理,再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后续的具体的应用。例如,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但是,有些地震资料由于种种原因会存在地震资料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的振幅能量级别差异很大的情况。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能量的差异会影响后续的偏移成像,造成地震资料偏移划弧,进而影响成像质量。
目前,为了处理这类情况,通常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实施时,该方法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待处理的各道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对所有地震数据进行统一振幅补偿调整。但是,由于调整的动态范围太大,一些地震数据的能量由于振幅级别相差太大难于调整到一个统一的级别上去,甚至会造成数值溢出,从而,导致调整振幅级别失效。因此,采用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处理地震数据时,往往会存在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为长度为100毫秒至500毫秒的地震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大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一数据块;
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小于等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二数据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分别求解得到所述第一平均值和所述第二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一平均值,x(t)(i)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标号为i的地震数据,n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其中,为所述第二平均值,x(t)(j)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标号为j的地震数据,m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求解得到所述处理参数:
其中,k为所述处理参数,为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二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得到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门槛值设置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分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处理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地震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偏移成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将得到的各个乘积对应作为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本方法考虑了地震数据的差异性,根据地震数据的差异性先将地震数据进行分块,再针对不同数据块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对应的调整处理,将不同数据库调整至同一振幅级别,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将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没有经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的地震资料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处理后的地震资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因为事先没有对待处理的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进行充分分析,直接对所有地震数据进行统一补偿调整。由于各道地震数据间的差异可能很大,相应会导致调整的动态范围很大,一些地震数据的能量由于振幅级别相差太大难于调整到一个统一的级别上去,甚至会造成数值溢出,导致调整振幅级别失效。因此,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在具体处理地震数据时,往往会存在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针对产生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本申请考虑可以先对待处理的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根据地震数据的差异情况,将地震数据分成两个数据块,针对不同的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对应的处理,从而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达到将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思考思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动校正是用于对地震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步骤102: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选择的地震数据完整,具有作差异性分析的价值,所述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为长度为100毫秒至500毫秒的地震数据。其中,第二地震数据的长度通常选取100至500毫秒,这是因为地震记录长度通常是6秒。这样选取得到的第二地震数据比较完整,可以作为第一地震数据的样本,进而可以根据第二地震数据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相应的差异性分析。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设置门槛值,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可以包括:分别计算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根据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所获得的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应用统计的方法的进行范围划分,以划分的范围界点作为门槛值。例如,现在得到的第二地震数据有10道地震数据,对应的有10个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分别是:1.2、1.1、10、11、11.3、12、1.5、0.9、1.3、9.7。通过对上述数据的观察分析,可以根据统计分布的规律,将上述数据划分为两个范围,即范围1包括:10、11、11.3、12和9.7,范围2包括:1.2、1.1、1.5、0.9和1.3。根据对上述两个范围的具体分析,可以以3作为一个门槛值,将大于3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所对应的地震数据归入范围1,将小于等于3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所对应的地震数据归入范围2。当然,上述所列举的设置门槛值的方法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灵活地根据第二地震数据,设置合适的门槛值。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的分析过程,可以视为是以第二地震数据作为第一地震数据的样品,通过对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所在范围的分析,即是对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间差异性的分析,相当于对第一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间差异性的初步分析。因此,根据第二地震数据设置的门槛值可以用于后续对第一地震数据的处理中。
步骤104: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了第一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根据门槛值对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分块,具体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大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一数据块;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小于等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二数据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地震数据设置的一个门槛值将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了两个数据块。当根据第二地震数据的差异性分析,设置两个门槛值时,对应的根据这两个门槛值,可以将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三个数据块。因此,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根据第二数据差异性分析,结合施工要求,设置N个门槛值,对应地将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N+1个数据块。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步骤105: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合适的处理参数,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S1: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S2: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S3: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S4: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S5: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具体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1)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一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一平均值,x(t)(i)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标号为i的地震数据,n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2)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二平均值,x(t)(j)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标号为j的地震数据,m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求解确定处理参数,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按照以下公式求解:
其中,k为所述处理参数,为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二平均值。
步骤106: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各道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处理参数,按照以下方法,将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调整到一个统一的级别上去。即可以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将得到的各个乘积对应作为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在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只要不改变振幅的局部相对关系,就不会对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产生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数据分块的方式,仅将某一数据块的整体振幅按照预设比例增减,即是整块数据的集中增减。因此,局部的相对关系是不变的,不会导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的异常。
步骤107: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具体地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地表振幅一致性补偿,根据补偿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褶,再根据反褶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本方法考虑了地震数据的差异性,根据地震数据的差异性先将地震数据进行分块,再针对不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对应的调整处理,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的技术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地震数据处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地震处理方法相似,因此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包括:预处理模块201、门槛值设置模块202、分块模块203、处理参数确定模块204、地震数据处理模块205和偏移成像模块20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预处理模块201,用于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门槛值设置模块202,用于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选取的第二地震数据的完整性,门槛值设置模块202选择的所述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为长度为100毫秒至500毫秒的地震数据。
分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块模块203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大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一数据块;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小于等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二数据块。
处理参数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地震数据处理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偏移成像模块2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或具体条件,将偏移成像模块206用其他后续处理模块或应用模块替换。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合适的处理参数,所述处理参数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第一平均值,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一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一平均值,x(t)(i)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标号为i的地震数据,n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第二平均值,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二平均值,x(t)(j)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标号为j的地震数据,m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求解确定处理参数,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可以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已经确定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按照以下公式求解:
其中,k为所述处理参数,为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二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为了根据处理参数将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调整到一个统一的级别上去,所述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将得到的各个乘积对应作为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相较于现有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方法,考虑到了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地震数据间的差异性,先将地震数据进行分块,再针对不同数据块的地震数据进行对应的调整处理,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调整不准确,甚至调整振幅级别失效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将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的技术效果;通过先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样品进行差异性分析,根据样品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对所有地震数据进行后续处理,达到了简化处理,提高效率的技术效果;又通过对每一个数据块中的地震数据统一使用一种处理参数,避免了求解各个地震数据的处理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进一步简化处理,提高效率的目的。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不同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或装置,获取结果,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行业标准或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等,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处理、输出、判断方式等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本申请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应用到具体的地震资料进行地震数据处理,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即通过对线性动校正之后的地震数据选取中浅层一定长度的时窗。通过计算这个时窗内的绝对值平均振幅,进行统计分块振幅级别能量调整,达到调整能量级别的目的。具体地,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
S1:将原始地震记录选择每一炮的最小偏移距的那一道,进行线性动校正,目的是将初至拉平。将线性动校正之后的地震资料记为X(t),即为上述第一地震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选择最小偏移距的那一道,可以保证记录的地震数据足够长,可以满足后面处理需要。所述拉平是指初至到相同时间,这么处理是为下一步取时窗做准备。
S2:在第1步的数据X(t)的基础上进行时差校正形成数据X(t),该时差校正长度由参数h给定,范围在1000ms至3000ms之间,视具体的地震资料记录长度而定,时差校正是向上校正,校正后深层数据上移到达浅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向上校正指的是时移,就是对数据在时间上统一加个常数,其中该常数可正可负。对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述上移到达浅层指的是就是一个地震道的浅层和深层,表现为小时间值和大时间值。其中,上移目的是为了把浅层的大值去掉。
S3:将X(t)m从第一个采样开始选取一定长度的地震数据形成X(t)q。该长度由参数l给定,范围在100ms至500ms之间,即为上述第二地震数据。
S4:在给定的时窗l内计算数据X(t)q每一道样点X(t)i的绝对值平均振幅XR,下式中n为时窗l内的样点数:
S5:统计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平均振幅的分布范围。
S6:根据第二地震数据中各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平均振幅的分布范围,给定一定的门槛值c值,按照c值进行数据分块,大于c值的记为A块,小于等于c值的记为B块,即,可以表示为:
S7:分别求取A块和B块各自的绝对值平均振幅的平均值AA和BB,即,可以表示为: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A块就相当于上述的第一数据块,B块就相当于上述的第二数据块。
S8:计算A块和B块平均值AA和BB的比值CC,即,可以表示为:
CC=AA/BB。
S9:将B块的原始地震数据整体都乘以比值CC,A块原始地震数据振幅保持不动,输出最终的分块调整振幅之后的地震资料,可以表示为: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以上步骤,进而可以实现地震资料统计分块振幅能量调整功能了。
处理结果分析,可以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是原始地震资料能量级别,每一炮抽出一道显示。通过图中间区域,可以明显地看到能量级别差异较大。图4是经过本申请提供的地震处理方法/装置处理之后的得到的地震数据,每一炮抽出一道显示,从图中可以观察出能量级别趋于一致。结合图3和图4的对比中可以验证,本申请提供的地震处理方法/装置可以把地震资料中存在的能量级别差异调整一致了。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

Claims (8)

1.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
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为长度为100毫秒至500毫秒的地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大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一数据块;
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小于等于所述门槛值的地震数据划分进第二数据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分别求解得到所述第一平均值和所述第二平均值:
其中,为所述第一平均值,x(t)(i)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标号为i的地震数据,n为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其中,为所述第二平均值,x(t)(j)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标号为j的地震数据,m为所述第二数据块中地震数据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求解得到所述处理参数:
其中,k为所述处理参数,为所述第一平均值,为所述第二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得到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7.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地震资料数据进行线性动校正,得到第一地震数据;
门槛值设置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中选择预设长度的地震数据作为第二地震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地震数据,设置门槛值;
分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门槛值,将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划分为两块,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
处理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各道地震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确定处理参数;
地震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参数对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偏移成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和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
其中,所述处理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每一道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平均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每一道地震数据的绝对值的平均振幅,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平均振幅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平均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处理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分别乘以所述处理参数,将得到的各个乘积对应作为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块中的各道地震数据。
CN201611087101.2A 2016-12-01 2016-12-01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72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7101.2A CN106772576B (zh) 2016-12-01 2016-12-01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7101.2A CN106772576B (zh) 2016-12-01 2016-12-01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2576A CN106772576A (zh) 2017-05-31
CN106772576B true CN106772576B (zh) 2018-11-16

Family

ID=5891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7101.2A Active CN106772576B (zh) 2016-12-01 2016-12-01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25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2748A (zh) * 2019-03-01 2019-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5315B2 (en) * 2011-03-25 2014-04-22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Simultaneous wavelet extraction and deconvolution in the time domain
CN103592682B (zh) * 2013-10-15 2016-05-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波场能量均衡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04849756B (zh) * 2015-03-31 2018-04-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增强有效弱信号能量的方法
CN104932017B (zh) * 2015-05-26 2018-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45793B (zh) * 2015-11-30 2018-0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坏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2576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5361B (zh)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去除泊松噪声的方法
CN105388521B (zh) 一种叠后地震数据的拼接方法及装置
US10863206B2 (en) Content-weighted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video in-loop filtering
CN105425289B (zh) 确定低频波阻抗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2017B (zh) 一种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及装置
CN106646615A (zh) 一种面波频散曲线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08817B (zh) 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运动盲去模糊方法
CN106502573A (zh) 一种视图界面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2576B (zh)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49080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61724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地震数据降噪方法
CN105303536A (zh) 一种基于加权均值滤波的中值滤波算法
CN109816596A (zh) 一种图像去噪方法及装置
CN107065007B (zh) 一种地震资料振幅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0308483A (zh) 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反射系数求取方法及装置
CN107390271B (zh) 地震资料的振幅补偿方法和装置
US941215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filtering of image for high precision
CN107991716A (zh) 薄层的沉积相图和沉积体厚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490954B (zh) 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7991704B (zh) 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压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58318A (zh) 一种图像降噪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008447B (zh) 一种炮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60654A (zh) 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88205A (zh) 相对地质构造图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Salcedo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complex Padé Fourier finite-difference mig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