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5727A -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5727A
CN106765727A CN201710013497.4A CN201710013497A CN106765727A CN 106765727 A CN106765727 A CN 106765727A CN 201710013497 A CN201710013497 A CN 201710013497A CN 106765727 A CN106765727 A CN 106765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purifier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34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5727B (zh
Inventor
聂泳忠
余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34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5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5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57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1830 priority patent/WO201812719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5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5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其中,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处理器。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净化装置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空气;第一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具有第一预定距离,能够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处理器,用于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由预先获取的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和肺腔,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细颗粒物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加大。
我国多个城市重度及以上空气污染状况频发,PM2.5浓度超标的状况也经常发生,公众对可穿戴的颗粒物净化装置(除霾装置)以及可检测空气质量状况的检测设备(如PM2.5检测仪)的需求剧增。一般地,可穿戴的颗粒物净化装置仅能对空气进行净化,无法检测经颗粒物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即无从知晓吸入人体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若直接将颗粒物检测装置设置于颗粒物净化装置的洁净空气出口、并实时检测洁净空气的颗粒物浓度,则会因使用者呼气中的湿气以及负离子输出端高压和磁场干扰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处理器。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净化装置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空气;第一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具有第一预定距离,能够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处理器,用于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由预先获取的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预先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由第二检测装置获得,第二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具有第二预定距离。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净化装置为负离子发生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负离子发生器为头戴式负离子发生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净化率的关系函数,浓度关系为关系函数;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关系函数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将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浓度关系为对照表;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对照表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对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曲线拟合以获得浓度关系。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包括: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根据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预先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由第二检测装置获取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且第一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间隔第一预定距离,第二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间隔第二预定距离;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包括,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第二预定距离小于等于1厘米且大于等于3厘米。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净化装置为负离子发生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净化装置为头戴式负离子发生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净化率的关系函数,浓度关系为关系函数;根据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根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关系函数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将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浓度关系为对照表;根据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根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对照表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对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曲线拟合以获得浓度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第一检测装置远离使用者的口鼻处,因此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数据不会因呼气中的湿气干扰而失准。同时,利用处理器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降低湿气或净化装置中电磁场及高压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一些空气净化器在使用时,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装置位于使用者的口鼻附近,并可对口鼻附近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对口鼻附近区域的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进行检测,并避免使用者呼气或净化装置本身高压或电磁场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从而获得精度较高的检测结果。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净化装置101、第一检测装置102和处理器103。
净化装置101用于对净化装置101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空气进行清洁,使用时可设置在使用者的口鼻附近,从而在口鼻附近形成洁净空气区域。
例如,本实施例中,净化装置101启动后,能使以该净化装置101为中心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被净化,如以该净化装置101为中心半径3厘米的球形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净化装置101为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高压输出端。其中,负高压输出端的材料可以为碳纤维或者金属针。使用者佩戴负离子发生器时,人体相当于正极,人体和负高压输出端具有例如5000V的电势的电场,并可电离二者之间的空气以产生负离子,负离子可以扩散至负离子发生器周围预定范围的空间中,并吸附该空间中的带正电的颗粒物,吸附颗粒物后的负离子在电场中定向运动使颗粒物远离使用者口鼻,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第一检测装置102与净化装置101间隔第一预定距离,能够获取净化装置101净化前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第一预定距离应大于上述洁净空气空间范围的半径值,半径值通常大于6厘米,因此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如7厘米、8厘米或更大的距离。从而使第一检测装置102检测获取净化装置101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102为单独设置用于检测PM2.5浓度的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102仅用于检测环境中空气颗粒物浓度,可以与净化装置101一体设置,也可以与净化装置101分开设置。
处理器103,用于由第一检测装置102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其中,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由预先获取的净化装置101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
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可由第二检测装置获得,第二检测装置与净化装置101具有第二预定距离。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即应小于上述洁净空气空间范围的半径值,同时不紧靠负离子净化装置101。防止负离子净化装置101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因此第二预定距离可以为1厘米、2厘米、2.5厘米或其他数值,从而使第二检测装置准确地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第二检测装置可以为与第一检测装置102相同的器件,也可以为其他器件。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为标准监测仪,与第一检测装置102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可以为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的函数。具体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是一系列一一对应的离散数据,可以对上述离散数据以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从而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该步骤中获取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可预存至空气净化器100中,或预存至于该净化装置101配套的终端中,如手机应用程序中。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103还用于,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净化率的关系函数,浓度关系为关系函数;由第一检测装置102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关系函数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具体地,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对应的净化率拟合后获得。在使用时,获得使用环境中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即使用时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根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的关系函数计算出该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103还用于,依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将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浓度关系为对照表;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对照表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103还用于,对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曲线拟合以获得浓度关系。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3,可以为设置在空气净化器100上的单片机等微型处理器,内部可预存逻辑控制程序(如上述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并能接收第一检测装置102获取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根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和逻辑控制程序计算出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当然,该处理器103还可以是手机app、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此时空气净化器100需配备相应的例如蓝牙装置、WiFi装置的通讯单元,从而将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发送至终端设备,并在终端设备上计算出并显示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第一检测装置102远离使用者的口鼻处,因此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数据不会因呼气中的湿气干扰而失准,也不会因负离子输出端高压和磁干扰而失准,降低了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干扰。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穿戴式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装置10、穿戴装置、第一检测装置50和处理器(图未示)。其中,穿戴装置包括支架主体40、左支架腿30和右支架腿20,净化装置10连接在右支架腿20上,净化装置10设置在支架主体40上。支架主体40、左支架腿30和右支架腿20形成大致呈U型结构,净化装置10朝向U型结构开口外侧延伸。使用时,穿戴装置中的左支架腿30和右支架腿20分别架设在使用者左耳上和右耳上,支架主体40位于使用者后脑,净化装置10位于使用者口鼻附近。
第一检测装置50与净化装置10具有第一预定距离,便于获取净化装置10净化前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第一预定距离应大于上述洁净空气空间范围的半径值,如可以为7厘米、8厘米或更大的距离,从而使第一检测装置50检测获取净化装置50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50为单独设置的用于检测PM2.5浓度的传感器,其位于支架主体40的正中间。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50还可以位于左支架腿30和右支架腿20上,只要其与净化装置10的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即可。
处理器可以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100中的处理器103,具体设置可参考实施例空气净化器100中处理器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200,在佩戴时第一检测装置50位于人体头部后方,远离使用者的口鼻处,因此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数据不会因呼气中的湿气干扰而失准,也不会因负离子输出端高压和磁干扰而失准,降低了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干扰。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该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在步骤S301中,净化装置可以为面罩式净化器或具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头戴式净化器等,本实施例中,净化装置可以为图2中实施例所示的空气净化器200。
具体地,可将空气净化器200设置于一密闭空间内,在该密闭空间内充入具有预定浓度颗粒物的空气。并且,在距净化装置10第一预定距离位置处设置第一检测装置,在距净化装置10第二预定距离位置处设置第二检测装置。启动净化装置10后,再启动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及同一时刻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结果对应的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检测结果。净化装置10启动后,能使以净化装置10为中心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被净化,如以该净化装置10为中心半径3厘米的球形空间。
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即应大于上述洁净空气空间范围的半径值,如可以为7厘米、8厘米或更大的距离,从而使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即应小于上述洁净空气空间范围的半径值,同时不应紧靠净化装置10,防止净化装置10电磁场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具体地,第二预定距离可以为1厘米、2厘米、2.5厘米或其他小于清洁空气空间范围半径值的数值,从而使第二检测装置准确地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上述获取数据的过程,没有使用状态下例如呼气中湿气的干扰,因此能获得更准确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另外,密闭空间内空气中的颗粒物预定浓度可以在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的量程范围内,如0-2000μg/m3。当净化装置10开启后,净化装置10产生的洁净空气会向周围环境扩散,使密闭空间内空气中整体颗粒物浓度会逐渐下降。并且,基于上述颗粒物浓度下降的空气,净化装置10产生的新的洁净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也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也会逐渐下降,同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也会下降,且同一时刻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是与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一一对应的。上述预先获取数据的方法,仅需在密闭空间内预充一种颗粒物浓度的空气,依靠净化装置本身的净化能力改变密闭空间内整体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不需要专门生产不同颗粒物浓度的空气。
S302: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
在步骤S302中,对步骤S301中获取的多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之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处理,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本实施例中,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可以为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的函数。
具体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是一系列一一对应的离散数据,可以对上述离散数据以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从而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的函数。获取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可预存至净化装置中,或预存至于净化装置配套的终端中,如手机应用程序中。
S303: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根据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该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在步骤S303中,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即使用者所处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在使用净化装置的过程中,可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根据步骤S302中获得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净化装置所产生的洁净空气中颗粒物浓度。
具体地,可以是通过净化装置自身携带的检测装置获取该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步骤S301中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使用环境中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同样适用于使用环境中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中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出使用环境下净化装置净化后的颗粒物浓度。
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2中获得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函数为C1=0.1×C0,C0为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1为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使用时环境中颗粒物浓度C0为500μg/m3,当获得该浓度值后可根据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函数C1=0.1×C0计算出净化后颗粒物浓度C1为50μg/m3。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由净化装置自带的处理器进行,也可以由与之配合使用的终端中的计算程序进行。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C1的数值后,可以显示该数值或通过语音播报告知使用者。
上述方法无需直接检测使用状态下净化装置获得的洁净空气的颗粒物浓度,而是通过获得远离净化装置处的实时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根据该浓度和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出净化装置获得的洁净空气的颗粒物浓度,因此可避免例如使用者呼气中湿气以及负离子输出端高压和磁干扰等因素造成的检测结果误差。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400包括如下步骤:
S401: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该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步骤S401与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300中的步骤S301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考步骤S301。
S402:依据预先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
步骤S402中,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为C0,同一时刻与之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为C1,可获得在C0浓度下净化装置的净化率Y=[1-(C1/C0)]。
S403:将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中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
步骤S403中,可以将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并计算每个浓度区间下所有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对应的净化率Y的平均净化率y。
具体地,可以根据步骤S402中获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与净化率Y的关系曲线,并将曲线中净化率Y数值较接近的曲线段对应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范围作为一个浓度区间,同时求取该浓度区间下净化率Y的平均净化率y。例如,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在400-500μg/m3范围区间时,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所对应的净化率Y都在较相近,计算平均净化率y为0.9。
S404: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
步骤S404中,将步骤S403中获得的各个浓度区间和与之对应的平均净化率y制成对照表。
S405: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确定该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处的浓度区间,并根据该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计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步骤S405中,首先获得使用环境中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即使用时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查表判断该浓度位于步骤S403中的哪一个浓度区间,并根据该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y计算出净化后的颗粒物浓度。
例如,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为450μg/m3,该浓度值位于400-500μg/m3范围区间内,该浓度范围区间所对应的平均净化率y为0.9,因此可计算出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为[450×(1-0.9)]μg/m3。上述过程可以由预设程序进行计算。
对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进行浓度范围区间划分并根据各个浓度范围区间所对应的平均净化率y进行计算时,位于同一浓度范围区间内的实施测得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仅对应一个平均净化率y,可减少所需计算量。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403、S404和S405还可以由如下步骤替代:
获得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所对应的净化率Y的关系函数,该关系函数也可以为由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及与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对应的净化率Y拟合后获得。
获得使用环境中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即使用时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并根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C0所对应的净化率Y的关系函数计算出该实时的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所述净化装置周围预定范围内的空气;
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具有第一预定距离,用于获取所述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处理器,用于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所述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所述预存的净化前后浓度关系由预先获取的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由第二检测装置获得,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具有第二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为负离子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为头戴式负离子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所述净化率的关系函数,所述浓度关系为所述关系函数;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关系函数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依据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
将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所述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所述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
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所述浓度关系为所述对照表;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对照表计算获得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曲线拟合以获得所述浓度关系。
9.一种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由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
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根据所述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所述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与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
预先由第一检测装置获取净化装置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由第二检测装置获取与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相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且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间隔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间隔第二预定距离;
所述获得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包括:由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得所述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等于6厘米,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大于等于1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为负离子发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为头戴式负离子发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
依据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与所述净化率的关系函数,所述浓度关系为所述关系函数;
所述根据所述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所述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
根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关系函数计算获得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
依据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计算每个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
将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划分为连续的多个浓度区间,由所述多个浓度区间中每个浓度区间的颗粒物浓度所对应的净化率获得与所述每个浓度区间对应的平均净化率;
获得浓度区间与平均净化率的对照表,所述浓度关系为所述对照表;
所述根据所述净化前后浓度关系计算与所述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浓度对应的净化后颗粒物浓度,包括:根据获得的实时状态下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对照表计算获得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获得净化前后浓度关系,包括:
对所述净化前颗粒物浓度及所述净化后颗粒物浓度进行曲线拟合以获得所述浓度关系。
CN201710013497.4A 2017-01-09 2017-01-09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Active CN106765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497.4A CN106765727B (zh) 2017-01-09 2017-01-09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PCT/CN2018/071830 WO2018127192A1 (zh) 2017-01-09 2018-01-09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497.4A CN106765727B (zh) 2017-01-09 2017-01-09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5727A true CN106765727A (zh) 2017-05-31
CN106765727B CN106765727B (zh) 2019-08-16

Family

ID=5895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3497.4A Active CN106765727B (zh) 2017-01-09 2017-01-09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5727B (zh)
WO (1) WO20181271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192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1535B (zh) * 2020-10-30 2022-04-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净化系统、电器设备和净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772A (zh) * 2010-03-17 2012-12-0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动空气净化呼吸器
US8622057B2 (en) * 2001-02-16 2014-01-07 Resmed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lean breathable gas
CN103912964A (zh) * 2014-03-24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智能测控系统和方法
CN103961822A (zh) * 2014-05-26 2014-08-06 肖永初 一种风幕呼吸面罩
CN105606505A (zh) * 2016-02-01 2016-05-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净化装置寿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749439A (zh) * 2016-04-22 2016-07-13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1737A (en) * 1987-12-28 1990-03-27 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N105771105A (zh) * 2014-12-16 2016-07-20 西安九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霾装置
CN204469045U (zh) * 2014-12-16 2015-07-15 西安九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霾装置
CN105757824B (zh) * 2016-05-16 2018-08-31 中国计量大学 衣领式可穿戴智能空气净化器
CN106765727B (zh) * 2017-01-09 2019-08-16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2057B2 (en) * 2001-02-16 2014-01-07 Resmed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lean breathable gas
CN102811772A (zh) * 2010-03-17 2012-12-05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动空气净化呼吸器
CN103912964A (zh) * 2014-03-24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智能测控系统和方法
CN103961822A (zh) * 2014-05-26 2014-08-06 肖永初 一种风幕呼吸面罩
CN105606505A (zh) * 2016-02-01 2016-05-2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净化装置寿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749439A (zh) * 2016-04-22 2016-07-13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192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5727B (zh) 2019-08-16
WO2018127192A1 (zh)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0383B1 (ko) 턱 움직임이 용이한 보건 마스크
CN203704164U (zh) 空气质量检测净化器
CN105954176A (zh) 一种原位实时检测口罩滤料对不同粒径颗粒物过滤特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6116A (zh) 一种带有传感器的动力呼吸口罩
CN106765727A (zh)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CN104315681B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风速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53171A (zh) 一种便携式仿生电子鼻
CN205307712U (zh) 低氧呼吸训练装置
CN105222244B (zh) 一种室内空气监测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5299788A (zh) 一种多功能层流制氧净化系统
CN205562347U (zh) 一种检测口罩过滤性能的测量装置
CN208170581U (zh) 一种除醛净化控制系统
CN108302615A (zh)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和净化系统
CN205156200U (zh) 一种多功能层流制氧净化系统
CN205878384U (zh)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空气净化器装置
CN206627401U (zh) 一种颗粒物防护效果测试装置
CN107806689B (zh) 一种滤网寿命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出风设备
CN206002511U (zh) 一种新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8523837U (zh) 一种可以用于采集空气中颗粒物的口罩
CN111707789A (zh) 一种实验室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及其报警设备
CN206929888U (zh) 一种冷触媒空气净化装置
CN207215390U (zh) 基于电离原理的氟类气体定量检漏仪
CN204543793U (zh) 一种油漆生产专用废气净化装置
CN206906356U (zh) 一种畜禽舍内有害气体预警装置
CN206311475U (zh) 圆筒空气净化滤芯性能分析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2

Address after: 36 2012 Xinnan Community of Shuangyang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8, No. 155, East Xiamen Road, Fujian, No. 3 east hi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building No. 6, No. D

Patentee before: FATRI (XIAMEN) TECHNOLOG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8

Address after: Room 103-2, building a, phase 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57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Patentee after: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12 Xinnan community, Shuangyang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