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9439A -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9439A
CN105749439A CN201610255548.XA CN201610255548A CN105749439A CN 105749439 A CN105749439 A CN 105749439A CN 201610255548 A CN201610255548 A CN 201610255548A CN 105749439 A CN105749439 A CN 105749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user
equipment according
portable
purg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55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泳忠
王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erners M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55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9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9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7/00Respiratory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支架、负离子发生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支架将负离子发生器定位成靠近但不接触使用者口鼻区域;负离子发生器在通电时产生对使用者口鼻区域进行净化的负离子;控制单元能够调节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净化设备,采用通电产生可调节流量的负离子流,从而高效地营造出微净化环境的净化方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并且降低使用者呼吸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北方的雾霾越来越严重,雾霾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够进行除霾的空气净化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人们通常采取的便携式空气净化设备为口罩,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吸入雾霾,但是由于佩戴口罩会令使用者吸入的空气量减少,导致使用者感觉不舒服,影响个人体验;另外,口罩的外观也不好看。
除口罩之外,现有技术中还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来实现空气净化,例如,电晕放电除霾、红外线除霾、正离子流除霾、风力除霾、气泡除霾、喷淋除霾等。但净化设备的体积普遍较大,且多数无法针对口鼻处进行空气净化处理,致使除霾效果不理想,在成本、效果、安全性、便利性上也存在一定缺陷。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为:空气净化器被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并且净化空气的出口置于使用者的口鼻处,吸入外部空气,在空气净化器中对该外部空气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被风机吹出,并喷洒至口鼻处。这种空气净化器的体积小,方便使用者使用时携带,且不会遮挡住使用者的口鼻,使其减少呼吸量。但是,由于过滤后的空气是被风机吹出后喷洒至口鼻处,在口鼻处始终存在较大气流,会对使用者的呼吸产生影响,导致使用者产生不适。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空气净化器,其工作原理为: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件为无源负离子发生器,其不断释放负离子,并在使用者的周围营造出微净化环境。这种空气净化器可以极大地降低使用者口鼻处呼吸的不舒适感。但是由于其负离子的发生方式为在无源的状况下,靠其自身的压电性和热电性释放负离子,其产生负离子的时间是无特定性的,因此,会在无需使用时造成浪费。另外,其负离子产生及运动的方向也为发散性的,而非定向性的,因此,在使用者使用时,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在口鼻处除霾效果不好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出体积小且便于携带的除霾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采用通电产生可调节流量的负离子流,从而高效地营造出微净化环境的净化方式,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并且降低使用者呼吸的不适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支架、负离子发生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支架将负离子发生器定位成靠近但不接触使用者口鼻区域;负离子发生器在通电时产生对使用者口鼻区域进行净化的负离子;控制单元能够调节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通过调节负离子发生器的电压值改变该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状况的传感器;并且,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输出调节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空气状况包括颗粒物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传感器包括与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连接的检测电路;并且,检测电路的电流随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中颗粒物吸附的负离子量而改变,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电路的电流变化测量使用者口鼻区域的颗粒物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还包括通讯单元,通讯单元将颗粒物浓度的信息传递至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磁场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使负离子朝向使用者口鼻方向偏转的磁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负离子发生器与支架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支架为由左耳组件、主体组件和右耳组件构成的头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左耳组件、主体组件和右耳组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左耳组件、右耳组件分别与主体组件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和/或主体组件与右耳组件在相互铰接的端部设有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弹簧针和弹簧针母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支架包括夹持装置。
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可以通过在靠近使用者口鼻的位置设置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可以调节流量的负离子流,使负离子的产量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调节,在使用者口鼻的附近高效地营造出微净化环境,提高除霾效果,并减少负离子发生材料的浪费;另外,由于负离子发生器无需遮挡住使用者的口鼻,因此避免了使用者呼吸时产生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爆炸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与右耳组件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右耳组件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的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爆炸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1:电源电路板;2:电源按键;3:左耳组件前盖;4:左耳组件后盖;5:旋转轴;6:弹簧针母座;7:弹簧针;8:主体组件后盖;9:主控电路板;10:主体组件前盖;11:锂电池;12:除霾电路板;13:右耳组件后盖;14:右耳组件前盖;15:螺丝;16:装饰盖;17: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8: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9:负离子发生器;20:磁场发生装置;21:左耳组件;22:主体组件;23:右耳组件;24:空气净化组件;25:挡壁;26:环槽;27:导线出口;28:螺纹孔;29:通孔;30:凸缘;31:负离子通孔;32:限位凸点;33:限位点;34:连接轴;35:连接轴槽;36:空气净化组件后盖板;37:空气净化组件前盖板;38:充电口;39:主体组件上盖;40:主体组件下盖;41:右耳组件盖板;42:右耳组件主体;43:转接头;44:咪管;45:空气净化组件主体;46:固定架;47:放电正极;48:放电负极;49: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11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支架、空气净化组件24和控制单元;其中,图中所示一个实施例的支架为由左耳组件21、主体组件22和右耳组件23构成的头箍,左耳组件21、主体组件22和右耳组件23之间分别通过旋转轴5铰接,空气净化组件24与右耳组件23转动连接。头箍可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并将使用者的头部卡住,将空气净化组件24固定于靠近但不接触使用者口鼻的位置,无需遮挡住使用者的口鼻,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呼吸时产生不适感。其中,控制单元设置于支架内(图1中未示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固定于支架外部。该控制单元用于驱动空气净化组件24产生向使用者口鼻运动的负离子,在使用者口鼻的附近高效地营造出微净化环境。并且空气净化组件24还同时向该控制单元反馈的使用者口鼻附近的空气质量信息,其中,空气质量信息包括颗粒物浓度信息。控制单元根据颗粒物浓度信息调节空气净化组件24产生的负离子量,从而使负离子的产量可以根据使用者口鼻附近的空气质量自动调节,提高除霾效果,并减少负离子发生材料的浪费。
图2进一步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使用者不使用其进行除霾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收纳,从而方便使用者对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携带,可以将左耳组件21和右耳组件23分别向主体组件22内侧旋转成图中所示的折叠状态,从而减小除霾设备的体积。
下面结合图3-8对上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爆炸图。
其中,空气净化组件24包括空气净化组件外壳,根据图3中所示的一种空气净化组件外壳结构,其包括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和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且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和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负离子发生器19和磁场发生装置20的安装部,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部,并且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连接部伸出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不会被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所遮挡。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和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扣合后,分别形成依次连通的连接槽、狭长腔室和安装腔室,狭长腔室用于穿过连通电路的导线。其中,狭长腔室的宽度可以与空气净化组件外壳两端的宽度保持一致,也可以窄于空气净化组件外壳两端的宽度;连接槽的宽度可以与安装腔室的宽度相同,也可与安装腔室的宽度不同。图中示出的安装腔室的截面形状为跑道型,狭长腔室的截面形状为细长的矩形,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狭长腔室的宽度小于连接槽的直径,连接槽的直径又小于安装腔室的宽度。
其中,图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19包括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其中,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的材料可以为碳纤维或者金属针。在本实施例中,磁场发生装置20为可控磁线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磁场发生装置20还可以为电磁铁。放电正极、放电负极和可控磁线圈固定于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安装部形成的卡槽内。另外,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的安装部上设有若干负离子通孔31,该负离子通孔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负离子通孔31的数量为多个时,负离子通孔31的排列形式可以为图中的矩阵形状,也可以为均匀布置成圆形、半圆形以及任意的其他多边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负离子通孔31还可以均匀布置成直线形状。
空气净化组件24的工作原理为:负离子发生器19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产生负离子;磁场发生装置20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产生使负离子运动的磁场,从而使负离子通过各个负离子通孔31从空气净化组件24的内部向使用者口鼻处运动。
控制单元包括除霾电路板12、主控电路板9和锂电池11。具体的,除霾电路板12为负离子发生器19提供高压电,从而使负离子发生器19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产生负离子;主控电路板9驱动除霾电路板12产生高压电流,并且为磁场发生装置20供电;主控电路板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除霾电路板12为负离子发生器19提供的高压电的电压大小,从而调节负离子发生器19产生的负离子量。锂电池11通过为主控电路板9供电,从而对整个电路系统进行供电。
主体组件22包括主体组件前盖10、主体组件后盖8,其中,主体组件前盖10和主体组件后盖8扣合后,其内部形成了可以容纳除霾电路板12、主控电路板9和锂电池11的一个容纳腔体,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除霾电路板12、主控电路板9和锂电池11的安装形式,即除霾电路板12、锂电池11和主控电路板9依次按从图中所示的左端至右端的方向设置。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9可以设置在中间位置,而除霾电路板12和锂电池11任意设置于主控电路板9的两侧。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除霾电路板12可以设置在中间位置,而主控电路板9和锂电池11任意设置于主控电路板9的两侧。除此之外,除霾电路板12、主控电路板9和锂电池11的安装形式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是能够将此三者合理的布置于主体组件前盖10和主体组件后盖8形成的容纳腔体中即可。
右耳组件23包括右耳组件前盖14和右耳组件后盖13,右耳组件前盖14和右耳组件后盖13扣合后,形成了可容导线通过的右耳容纳腔。图中,右耳组件前盖14的一端与主体组件后盖8铰接,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部通过螺丝15转动连接。在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连接部的外部覆盖有用于掩盖螺丝15并起到装饰作用的装饰盖16,使空气净化组件24的外观美观。
左耳组件21包括左耳组件前盖3和左耳组件后盖4,左耳组件前盖3的一端与主体组件后盖8铰接,另一端设有电源按键2。左耳组件前盖3和左耳组件后盖4扣合后,其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1和导线的左耳容纳腔。电路板固定于左耳组件后盖4上,且其位置与电源按键2相对设置。具体的,电源按键2可以控制电源电路板1向主控电路板9发出启动或停止信号,使便携式净化设备仅在使用者使用的时候工作,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24也可以与左耳组件21连接,而电源电路板1、电源按键2也可以设置于右耳组件23或者主体组件22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按键2和电源电路板1也可以与空气净化组件24设置共同设置于左耳组件21或者右耳组件23上。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与右耳组件的连接结构剖视图。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连接部的内设有桶状的挡壁25,使连接槽分为位于中心的通孔29和环绕于通孔29外周的用于容纳导线的环槽26,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对应的位置设有弧形凹槽,使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不挡住安装槽。右耳组件前盖14上对应通孔29的位置设有凸缘30,凸缘30的内壁设有螺纹孔28,安装时,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的通孔29套设于右耳组件前盖14的凸缘30的外部,使螺丝15在穿过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的连接部的通孔29后,可以与右耳组件前盖14上的螺纹孔28螺纹连接固定。由于凸缘30的高度大于挡壁25的高度,因此螺丝15的端头与通孔29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保证了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在与右耳组件前盖连接后,可以以螺纹孔28的轴线为中心旋转,从而使空气净化组件24与右耳组件23旋转连接。另外,由于螺丝15的端头的直径大于通孔29的孔径,因此螺丝15的端头可以限制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向外移动,防止空气净化组件后盖17从右耳组件前盖14上脱落。这种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空气净化组件24能够自由调整位置,从而使除霾的效果可以尽量作用在使用者口鼻的附近,使除霾效益达到最大化。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组件的主视图。由于空气净化组件24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的,穿过空气净化组件24的导线,在经过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槽时,需按逆时针沿环槽26的外周绕线,可以使空气净化组件24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拉断导线。同时,空气净化组件前盖18的弧形凹槽边缘上设有一个限位凸点32。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右耳组件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在右耳朵前盖上设有两个与限位凸点32位置对应的限位点33和一个导线出口27。当空气净化组件24安装在右耳朵前盖后,右耳朵前盖的限位点33会与限位凸点32配合,限制空气净化组件24只能在限位点33限制的旋转范围内旋转,且沿环槽26外周缠绕的导线从导线出口27进入右耳容纳腔内,防止导线被拉断或者破坏。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进一步示出该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的连接结构的左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8所示的实施例中,左耳组件21、右耳组件23与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结构相同,图中仅以左耳组件21与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结构为例进行该连接结构的说明。左耳组件前盖3的端部设有连接轴34,并且在左耳组件前盖3与主体组件后盖8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有若干弹簧针母座6。主体组件后盖8的端部设有连接轴槽35,并且在主体组件后盖8与左耳组件前盖3相对应的配合面上设有弹簧针7。连接轴34插入连接轴槽35,后通过旋转轴5铰接,使连接轴34可以在连接轴槽35内转动,从而实现左耳组件21绕着主体组件22旋转。当连接轴34转动至紧靠连接轴槽35侧壁的位置,左耳组件前盖3与主体组件后盖8之间对应的配合面相互之间完全贴合,弹簧针7则分别插入对应的弹簧针母座6。弹簧针母座6和弹簧针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连通的导线确定。弹簧针母座6和弹簧针7用于将其各自连接的导线连通,使各个与导线连接的元件得以按设定的方式连接,从而保证在除霾设备使用时,可以导通电流。
具体地,弹簧针母座6通过膜内注塑的方式固定于左耳组件前盖3(或者右耳组件前盖14)与主体组件22的配合面上,弹簧针7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固定于主体组件后盖8与左耳组件21(或者右耳组件23)的配合面上。当左耳组件21(或者右耳组件23)向主体组件22的外侧旋转,并打开至弹簧针7与弹簧针母座6接触时,由于弹簧针7是可以伸缩,此时,使弹簧针母座6与弹簧针7的接触良好,电流可以导通,从而使电源按键2可以控制整个除霾设备的运行。反之,如果左耳组件21(或者右耳组件23)向主体组件22的内侧旋转至弹簧针7和弹簧针母座6不接触的时候,则电流无法导通,电源按键2无法控制整个除霾设备的运行。现有技术中的很多可折叠的头戴式产品,要实现折叠位置的电路导通,通常都是通过拉扯导线来实现的,即导线从一个折叠端头伸出,然后插入另一个折叠端头内,这样的结构造成导线容易被扯断,导致产品出现质量不良的问题。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弹簧针7与弹簧针母座6配合从而实现折叠位置的电路导通的结构,可以防止除霾设备出现导线被扯断的情况,并且具有成本低、产品质量不良率低等优点。
弹簧针母座6、弹簧针7和导线配合对各个元件的连接具体为:电源电路板1通过导线与左耳组件前盖3上的一组弹簧针母座6焊接连接在一起,左耳组件前盖3上的该组弹簧针母座6和主体组件后盖8上与其对应的一组弹簧针7接触相连,而主体组件后盖8上的该组弹簧针7通过导线与主控电路板9相连。负离子发生器19与右耳组件前盖14上的一组弹簧针母座6通过导线相连,右耳组件前盖14上的该组弹簧针母座6和主体组件后盖8上与其对应的一组弹簧针7接触相连,该组弹簧针7通过导线连接除霾电路板12。磁场发生装置20通过导线与右耳组件前盖14上的另一组弹簧针母座6相连,该组弹簧针母座6和主体组件后盖8上与其对应的一组弹簧针7接触相连,该组弹簧针7与主控电路板9通过导线相连。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支架、空气净化组件24和控制单元;其中,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架为由左耳组件21、主体组件22和右耳组件23构成的头箍,且左耳组件21、主体组件22和右耳组件23连接为一体结构,空气净化组件24与右耳组件23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24也可以与左耳组件21连接。头箍可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并将使用者的头部卡住,从而将空气净化组件24固定于靠近但不接触使用者口鼻的位置。其中,控制单元设置于支架内(图中未示出)。图9中示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原理与图1-8中示出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相同。
图10进一步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爆炸图。空气净化组件24包括空气净化组件外壳,空气净化组件外壳包括咪管44,咪管44两端分别设有与其连通的转接头43和安装壳体,咪管44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减小除霾设备的体积并且节约生产成本,且使空气净化组件24的外观美观。转接头43用于与右耳组件23连接,安装壳体用于容纳磁场发生装置20和负离子发生器19。安装壳体由空气净化组件主体45和分别设置于空气净化组件主体45两侧的空气净化组件前盖板37、空气净化组件后盖板36构成,负离子发生器19和磁场发生装置20通过固定架46固定于安装壳体内,如图中所示,负离子发生器19包括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在其他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也可以为一个放电电极或者多个放电电极。其中,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的材料可以为碳纤维或者金属针。
右耳组件23设有右耳组件盖板41和右耳组件23本体,具体地,转接头43与右耳组件主体42连接,且转接头43的结构可以与图5中示出的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槽的结构相同,右耳组件主体42与转接头43的连接部位可以与图6中示出的右耳组件前盖14与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相同。右耳组件盖板41和右耳组件23本体扣合后,形成导线腔,导线通过右耳组件23与空气净化组件24的连接部位穿入导线腔内。
主体组件22包括主体组件下盖40和主体组件上盖39,主体组件下盖40与主体组件上盖39扣合后,形成用于容纳元件的容纳腔体,锂电池11、除霾电路板12和主控电路板9依次按从图中所示的左端至右端的方向设置于该容纳腔体内,电源按键2设置于主体组件下盖40的中部,电源电路板1对应于电源按键2设置于空腔内。导线可以从导线腔与主体组件22的空腔之间的孔(图中未示出)穿入主体组件22的容纳腔体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锂电池11、除霾电路板12和主控电路的排列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只要是能够保证合理地利用空间,并将锂电池11、除霾电路板12和主控电路板9均设置于容纳腔体内即可。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按键2和电源电路板1还可以与空气净化组件24设置于同一左耳组件21或者右耳组件23上,例如,电源按键2可设置于右耳组件23的本体上,电源电路板1设置于导线腔内。
另外,左耳组件21的形状可设置成与左耳匹配的形状,从而进一步保证支架可以牢固的卡住使用者的头部,防止其脱落。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主体组件下盖40上还设有用于为锂电池11充电的充电口38。
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支架还可以包括壳体和夹持装置,壳体用于容纳电源按键2、电源电路板1和控制单元,并且连接空气净化组件24,夹持装置将壳体夹在使用者的衣物上。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的传感器,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为单独设置的用于检测PM2.5浓度的传感器;并且,控制单元根据空气质量信息调节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即主控电路板9还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将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反馈给主控电路板9,主控电路板9根据该空气质量信息控制除霾电路板12改变高压电的电压大小,从而控制负离子发生器19改变负离子的产生量。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电路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负离子发生器19包括放电正极47和放电负极48,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包括与放电正极47和放电负极48连接的检测电路49;检测电路49的电流随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负离子的量改变,主控电路板9根据检测电路的电流变化大小计算得到使用者口鼻区域的颗粒物浓度信息。主控电路板9实时接收检测电路19检测的电流大小,并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大小信息和预设的算法实时地计算出颗粒物浓度信息,根据该颗粒物浓度信息调节除霾电路板12产生的高压电流的电压大小,从而调节负离子发生器19的负离子的产量,构成了对负离子的产生量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从而可以自动调节负离子发生器19产生的负离子量。因此,空气净化组件除了可以产生负离子除霾外,也可与检测电路共同完成对于颗粒物浓度的监测,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响应时间短的优点。
具体地,检测电路49包括电流测量模块、滤波模块和放大模块,放电正极47和放电负极48与电流测量模块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正极47和放电负极48在除霾电路板12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其中一部分负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至使用者的口鼻处,另一部分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从放电负极48迁移至放电正极47,迁移过程中,负离子会吸附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上,从而使得颗粒物成为带电粒子,并且在电场的作用力下向放电正极47迁移,导致负离子迁移过程中额外做功,闭合回路的电流下降。电流测量模块检测实际的电流大小,并通过滤波模块和放大模块后,将电流大小信息传递给主控电路板9。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主控电路板9还包括通讯单元(图中未示出),通讯单元将颗粒物浓度信息传递至用户终端,通讯单元包括蓝牙装置、WiFi装置或者GPRS装置,使颗粒物浓度信息实时地或者在用户需要时地显示至例如用户的手机APP、平板电脑APP等处,以便让用户明显地感受到除雾霾的效果。
根据图1-11示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为:
锂电池11通过主控电路板9为整个除霾设备供电,电源按键2控制整个除霾设备的启动和关闭。电源按键2通过按压把开关信息传送给电源电路板1,使电源按键2通过驱动主控电路板9,从而驱动除霾电路板12产生高压电流。该高压电流使负离子发生器19产生负离子。在主控电路板9驱动除霾电路板12产生高压电流的同时,主控电路板9还为磁场发生装置20供电,磁场发生装置20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磁场,使负离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定向运动,把负离子最大的控制在使用者口鼻处,让除霾效果达到最大化。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只需按动电源按键2,即可驱动负离子发生器19产生定向运动的可自动调节产量的负离子进行除霾,同时传感单元完成对颗粒物浓度信息的检测。该便携式净化设备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携带方便、精度高、除霾效果好的优点,并且可以针对使用者口鼻处的霾进行去除。另外,空气净化组件24可实现自由旋转,使其调整方便、实用性好。
本发明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所保护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应当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包括:支架、负离子发生器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支架将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定位成靠近但不接触使用者口鼻区域;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在通电时产生对所述使用者口鼻区域进行净化的负离子;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调节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调节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电压值改变该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状况的传感器;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调节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空气状况包括颗粒物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所述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连接的检测电路;并且,
所述检测电路的电流随所述使用者口鼻区域的空气中颗粒物吸附的负离子量而改变,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电路的电流变化测量所述使用者口鼻区域的所述颗粒物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将所述颗粒物浓度的信息传递至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还包括:磁场发生装置,用于产生使所述负离子朝向所述使用者口鼻方向偏转的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支架为由左耳组件、主体组件和右耳组件构成的头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左耳组件、主体组件和右耳组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左耳组件、右耳组件分别与所述主体组件铰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左耳组件与主体组件和/或所述主体组件与右耳组件在相互铰接的端部设有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弹簧针和弹簧针母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净化设备,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夹持装置。
CN201610255548.XA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Pending CN105749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548.XA CN105749439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548.XA CN105749439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439A true CN105749439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2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5548.XA Pending CN105749439A (zh) 2016-04-22 2016-04-22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94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27A (zh) * 2017-01-09 2017-05-31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CN113226384A (zh) * 2018-12-28 2021-08-06 埃戴拉公司 用于扩散净化的空气的动态面罩
CN114931477A (zh) * 2022-04-01 2022-08-23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7731B1 (en) * 2000-06-28 2002-09-10 Shin-Ching Sun Cleaning device
CN101015727A (zh) * 2006-12-09 2007-08-15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1827972U (zh) * 2010-10-22 2011-05-11 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检测净化处理装置
CN203279124U (zh) * 2013-04-22 2013-11-0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头戴式耳机
CN103961822A (zh) * 2014-05-26 2014-08-06 肖永初 一种风幕呼吸面罩
CN104027900A (zh) * 2013-03-07 2014-09-10 翁正祥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04656726U (zh) * 2015-05-12 2015-09-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新型便携式空气净化仪
CN205041997U (zh) * 2015-01-16 2016-02-24 孙宇 一种低噪音耳罩式便携空气过滤装置
CN205586374U (zh) * 2016-04-22 2016-09-21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7731B1 (en) * 2000-06-28 2002-09-10 Shin-Ching Sun Cleaning device
CN101015727A (zh) * 2006-12-09 2007-08-15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1827972U (zh) * 2010-10-22 2011-05-11 广东盈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检测净化处理装置
CN104027900A (zh) * 2013-03-07 2014-09-10 翁正祥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03279124U (zh) * 2013-04-22 2013-11-0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头戴式耳机
CN103961822A (zh) * 2014-05-26 2014-08-06 肖永初 一种风幕呼吸面罩
CN205041997U (zh) * 2015-01-16 2016-02-24 孙宇 一种低噪音耳罩式便携空气过滤装置
CN204656726U (zh) * 2015-05-12 2015-09-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新型便携式空气净化仪
CN205586374U (zh) * 2016-04-22 2016-09-21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727A (zh) * 2017-01-09 2017-05-31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CN106765727B (zh) * 2017-01-09 2019-08-16 西人马(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
CN113226384A (zh) * 2018-12-28 2021-08-06 埃戴拉公司 用于扩散净化的空气的动态面罩
CN114931477A (zh) * 2022-04-01 2022-08-23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
CN114931477B (zh) * 2022-04-01 2023-10-03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儿科监护用恒温调控婴儿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9439A (zh)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CN205586374U (zh) 一种便携式净化设备
KR101888953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867084B1 (ko) 무선충전모듈이 구비된 이동형 공기청정기
KR200474765Y1 (ko) 목걸이형 음이온 풍 발생장치
CN115666732B (zh)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KR20170031956A (ko) 넥밴드형 음이온 발생장치
CN105476118A (zh) 一种多功能口罩
CN205730009U (zh) 头戴式电动空气净化器
CN115666734B (zh) 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N210463372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08942863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机器人
CN208651295U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无叶风扇
CN208193404U (zh) 口罩静电集成装置及口罩
CN108555455A (zh) 一种激光切割极片用的无边料下料装置
CN207540046U (zh) 一种空气清新机
CN108216609B (zh)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215461516U (zh) 一种过滤式口罩风扇装置及应用口罩风扇装置的口罩
CN205536232U (zh) 一种小型空气净化器
CN212431047U (zh) 加湿取暖器
WO2023283676A1 (en) A personal neck-wearable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CN215295218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加湿器
JPH0928825A (ja) 防塵マスク
CN220321551U (zh) 一种用于风幕机的气流发生结构
CN220777644U (zh) 一种冷热风负离子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362000 Xinnan Community of Shuangyang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8, No. 155, East Xiamen Road, Fujian, No. 3 east hi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building No. 6, No. D

Applicant before: FATRI (XIAMEN) TECHNOLOGIE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0

Address after: Room 103-2, building a, phase 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57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2

Applicant after: Xi Ren Ma Da Zhou (Shenz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Xinnan community, Shuangyang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RENMA COMBIN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QUANZHOU)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