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1732B -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1732B
CN106761732B CN201611102172.5A CN201611102172A CN106761732B CN 106761732 B CN106761732 B CN 106761732B CN 201611102172 A CN201611102172 A CN 201611102172A CN 106761732 B CN106761732 B CN 106761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ivity
identified
point
preset valu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2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61732A (zh
Inventor
肖承文
汪忠浩
周波
吴刚
黄若坤
信毅
李华玮
王青
王建伟
赵新建
张胜强
朱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21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6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1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21B49/08Obtaining fluid samples or testing fluids, in boreholes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根据第二电阻率与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通过用距离待识别点较远的第二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与距离待识别点较近的第一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比值的方法判断待识别点处流体性质的方法,考虑到了待识别点处流体检测时可能受到的周围围岩的影响,解决了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时,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测井的根本目的是对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是勘探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的基础内容之一,因此流体性质识别是测井解释的重要任务。而薄砂层油藏由于埋藏深、油层薄,所以水平井适用于薄砂层油藏的开发。
目前,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常用方法是感应测井法,感应测井法将装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仪器放在待测井中,对发射线圈通以交流电,在发射线圈周围的地层中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通过地层,在地层中感应出电流得到涡流。涡流在地层中流动产生二次磁场,而二次磁场穿过接收线圈并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接收线圈中感应电流强度与地层导电率成正比,通过测量并记录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强度便识别待测流体的性质。
然而,由于薄砂层层薄,对处于薄砂层中水平井测井时,地层导电率受到围岩的影响大,因此,目前应用中的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运用于薄砂层水平井时识别准确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以提高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时识别准确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上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上述第一预设距离;根据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根据上述方法,上述根据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包括: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上述第二预设值且小于上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流体的性质为水淹层;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
根据上述方法,上述第一预设值和上述第二预设值根据历史数据得到。
根据上述方法,上述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上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包括:接收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发送上述的上述第一电阻率和上述第二电阻率;其中,上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至少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上述第一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上述第二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
根据上述方法,上述第一预设值为1.7,上述第二预设值为1.5。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上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上述第一预设距离;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根据上述装置,上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上述第二预设值且小于上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流体的性质为水淹层;若上述第二电阻率与上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值,则确定上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
根据上述装置,上述第一预设值和上述第二预设值根据历史数据得到。
根据上述装置,上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发送上述的上述第一电阻率和上述第二电阻率;其中,上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至少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上述第一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上述第二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
根据上述装置,上述第一预设值为1.7,上述第二预设值为1.5。
本发明提供的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根据第二电阻率与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通过用距离待识别点较远的第二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与距离待识别点较近的第一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比值的方法判断待识别点处流体性质的方法,考虑到了待识别点处流体检测时可能受到的周围围岩的影响,解决了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水平井井眼轨迹图;
图2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某油田识别结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平井井眼轨迹;
2:上围岩;
3:薄砂层;
4:下围岩;
5:地层交界;
6:第二线圈测量电阻率的范围;
7:第一线圈测量电阻率的范围;
41:水层;
42:油水同层;
43:水淹层;
44: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的识别方法中,通过用距离待识别点较远的第二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与距离待识别点较近的第一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比值的方法判断待识别点处流体性质的方法,考虑到了待识别点处流体检测时可能受到的周围围岩的影响,解决了由薄砂层层厚薄,薄砂层中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时,待识别点处电阻率受周围围岩的影响而导致的流体识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水平井井眼轨迹图;图2是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的步骤,包括:
S101: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所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具体的,如图1所示:薄砂层3处于上围岩2与下围岩4之间,本发明针对处于薄砂层中水平井轨迹1处流体性质的识别。本实施例中,用△h标识水平井井眼轨迹1与与其距离最近的地层界面5的距离,例如,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中流体性质的待识别点A点与B点,其分别距离地层界面5最近距离为△ha和△hb。
可选的,以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A点为待识别点,用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一线圈测量距离待识别点A的第一设定距离测量,用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二线圈测量距离待识别点A的第二设定距离测量得到电阻值。如图1所示,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一线圈测量电阻率的范围7为距离待识别点A距离近范围内,则把距离待识别点A的第一设定距离测量得到电阻值作为浅电阻率值,用R表示;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二线圈测量电阻率的范围6为距离待识别点A距离远范围内,则把距离待识别点A的第二设定距离测量得到电阻值作为深电阻率值,用R表示。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的,对于待测水平井井眼轨迹中的任一待识别点B,对其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如上对待识别点A的识别方法相同。
S102: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流体的性质为水淹层;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
具体的,由于油的电阻率R大于水的电阻率R,可表示为:R>R。在本实施例中,以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中流体性质的待识别点A点为例,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一线圈测量电阻率的范围6为距离待识别点A距离较范围内,则R接近于A点流体性质的电阻率,假如A点流体性质为油层,暂且用A点油层的电阻率R代替上述比值中的第一电阻率值(浅电阻率值),比值为R/R;若再假定A点流体性质为水层,再暂且用A点水层的电阻率R代替上述比值中的第一电阻率值(浅电阻率值),比值为R/R;又由于R>R,则R/R<R/R。可以得到,R/R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若所述R/R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流体的性质为水淹层,若R/R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根据待检测水平井的历史数据得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测薄砂层水平井的第一预设值为1.5,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7。图4为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某油田识别结果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R/R大于1.7时,对应的待识别点为水层,并对应纵坐标可以看出水层的分布位置为△h为1.5~2之间,同理可以确定油层、水淹层和油水同层的在所测薄砂层水平井中的分布。
可选的,完成待测的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中所有待识别点流体性质的识别,便可得到薄砂层水平井的测井。具体的:首先,做出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地层关系图(如图1所示);其次,计算出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流体性质待识别点与地层交界5的最近距离△h;再次,测量薄砂层水平流体性质井待识别点的第一电阻率值和第二电阻率值,并作出第二电阻率值与第一电阻率值的比值,所述比值为深浅电阻率比值,用R/R表示;又次,以薄砂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流体性质待识别点与地层交界5的最近距离△h为纵坐标,以深浅电阻率比值为横坐标,得到坐标系;最后,根据第一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值判别待识别点所处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某油田薄砂层水平井测井资料列于下表1中,以本实施例中所述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得到以下HD1-29H、HD1-37H、HD10-3-h2、HD10-4-h1、HD10-7-h1、HD1-24h、HD1-37h、HD1-16h、HD1-18h、HD2-7h、HD4-72-1h井的数据。
表1验证井资料数据
Figure BDA0001170666900000071
Figure BDA0001170666900000081
Figure BDA0001170666900000091
运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对某油田的几口井进行处理,从表1中统计可得,流体识别的符合率90%,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图3是本发明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施例一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其中,接收模块301用于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二电阻率与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可选的,处理模块302具体用于确定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的判别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一线圈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浅电阻率),以及通过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第二线圈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深电阻率),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用距离待识别点较远的第二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与距离待识别点较近的第一设定距离处的电阻率比值的方法判断待识别点处流体性质的方法,考虑到了待识别点处流体检测时可能受到的周围围岩的影响,从而,得到对薄砂层水平井的待识别点流体性质做出准确地识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所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包括:
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
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淹层;
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
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根据历史数据得到;
所述待识别点与地层交界的最近距离为纵坐标,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为横坐标,得到坐标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所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包括:
接收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发送所述的所述第一电阻率和所述第二电阻率;其中,所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至少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所述第二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7,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
4.一种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第一电阻率,以及获取距离所述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第二电阻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层;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水淹层;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确定所述待识别点的流体性质为油层;
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根据历史数据得到;
所述待识别点与地层交界的最近距离为纵坐标,以所述第二电阻率与所述第一电阻率的比值为横坐标,得到坐标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发送所述的所述第一电阻率和所述第二电阻率;其中,所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至少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一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所述第二线圈用于测量距离待识别点的第二预设距离处的电阻率。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1.7,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
CN201611102172.5A 2016-12-05 2016-12-05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61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2172.5A CN106761732B (zh) 2016-12-05 2016-12-05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2172.5A CN106761732B (zh) 2016-12-05 2016-12-05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1732A CN106761732A (zh) 2017-05-31
CN106761732B true CN106761732B (zh) 2021-05-28

Family

ID=5888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2172.5A Active CN106761732B (zh) 2016-12-05 2016-12-05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17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958A (zh) * 1998-08-03 2000-02-09 邓友明 储层流体性质测量方法及其设备
CN101799559A (zh) * 2010-02-09 2010-08-11 康志勇 基于砂岩油藏油层电阻率的地层数据处理方法
WO2012125369A2 (en) * 2011-03-15 2012-09-20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aximum depth of investigation of measurements in a formation
CN104863574A (zh) * 2014-02-20 2015-08-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流体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4573B2 (en) * 2009-09-23 2013-12-2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stimating porosity and fluid volume
CN103437760B (zh) * 2013-08-30 2016-09-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阵列感应数据快速评价油水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958A (zh) * 1998-08-03 2000-02-09 邓友明 储层流体性质测量方法及其设备
CN101799559A (zh) * 2010-02-09 2010-08-11 康志勇 基于砂岩油藏油层电阻率的地层数据处理方法
WO2012125369A2 (en) * 2011-03-15 2012-09-20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Maximum depth of investigation of measurements in a formation
CN104863574A (zh) * 2014-02-20 2015-08-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流体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性储层流体类型方法研究;卢毓周等;《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0331;第19卷(第1期);第173-17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1732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59884B2 (en) Positioning tool
RU2661956C1 (ru)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ая добыча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ге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картирования
CN105804734B (zh)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稠油储层的方法
EP2607621A1 (en) Downhole mapping system
CA2944674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stant geophysical survey
RU2621482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опережающего измерения удельного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порной скважины
CN1966935A (zh) 根据相邻井筒来定位钻井套管的方法及装置
US113073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analyze bed boundary detection
CN105229260A (zh) 用于优化测距操作中梯度测量结果的系统和方法
EP26771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n oil/water contact
CA284888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borehole standoff
CN104594888B (zh) 一种基于致密储层导电因素实验的油层识别方法
US8005619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reservoir parameters
Viezzoli et al. Flawed processing of airborne EM data affecting hydro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CN102619504A (zh)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径向探测深度指标的确定方法
CN109425912A (zh) 一种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有效裂缝的识别方法
CN104459823A (zh) 一种综合物探测试海水侵入界面方法
CN106761732B (zh) 薄砂层水平井流体性质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192004B (zh) 到矿床边界的距离反演解的像素化
CN105239995A (zh) 一种井下油套管内涂层的三电极电位差式检测方法
AU2017279838B1 (en) Method for classifying deep rock geofacies based on data mining
CN105929457B (zh) 一种地下径流动态信息的频谱识别方法
CA3017733C (en) Multipoint measurements for wellbore ranging
BR112014021323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estimar uma propriedade à frente de uma broca de perfuração
CN105842752A (zh) 一种复杂储层流体识别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