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9935A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49935A CN106749935A CN201611109486.8A CN201611109486A CN106749935A CN 106749935 A CN106749935 A CN 106749935A CN 201611109486 A CN201611109486 A CN 201611109486A CN 106749935 A CN106749935 A CN 1067499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loss reducer
- preparation
- parts
- degrad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amides or im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14—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nly
- C09K17/18—Prepolymer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17/20—Vinyl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5/00—Erosion preven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农业节水领域。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混料步骤和反应步骤,混料步骤:将原料和水搅拌均匀;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秸秆5‑32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丙烯醇10‑30份和添加剂0.001‑0.01份,添加剂为质量比为5‑10:1的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物。反应步骤:进行微波加热3‑4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制备得到自良好的可降解型保水剂。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能够迅速吸收并保住水,可降低水的渗漏或者挥发;其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组分,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且其可生物降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节水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沙化的产生和防止有很大影响。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垦,严重破坏了原有沙地的自然植被,可导致土壤沙化趋于严重,加速沙化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土壤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高吸水树脂能加强土壤对水的吸收能力并能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可以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高吸水树脂的种类很多,如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盐-乙烯醇树脂等。上述树脂具有一定的土壤改良能力,但是成本高、吸水保水能力不足且难于生物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能制备得到质量好的可降解型保水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能够迅速吸收并保住水,可降低水的渗漏或者挥发;其含有微量氮磷等营养组分,可用于土地荒漠化治理或耕种、农作物种植、园林绿化等领域。且因其可生物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混料步骤:将原料和水搅拌均匀;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秸秆5-32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丙烯醇10-30份和添加剂0.001-0.01份,添加剂为质量比为5-10:1的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物。
反应步骤:进行微波加热3-4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要求上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比例的丙烯醇、聚丙烯酰胺在上述比例的交联剂和引发剂与水混合,在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的作用下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形成分子交联网状结构,微波加热时间为3-40min,保证了接枝共聚反应能充分地进行,同时能达到合适的交联度。当水分子与聚合物网状链相接触时,其分子含有的羧基、羟基和酰胺基等强亲水性官能团通过三维网状结构及分子内外侧电解质离子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对水分子产生缔合存储作用。秸秆一方面具有较强亲水性和吸附性,能够增加产品的吸水保水性能,另一方面其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氮、磷、钾、钙等养分。且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醇的共聚物为可降解的,最终降解产物为氨、二氧化碳、水和钾离子,对环境没有污染,这些缓慢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还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用微波进行加热,可以为接枝共聚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能够制备得到的抗旱保水增产剂质量更好,且微波加热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混料步骤:将原料和水搅拌均匀。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秸秆5-32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丙烯醇10-30份和添加剂0.001-0.01份,添加剂为质量比为5-10:1的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物。
聚丙烯酰胺,英文名为Poly acrylamide,英文简称为PAM。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在一定的低浓度下,聚丙烯酰胺溶液可视为网状结构,链间机械的缠结和氢键共同形成网状节点。浓度较高时,由于溶液含有许多链一链接触点,使得PAM溶液呈凝胶状。PAM水溶液与许多能和水互溶的有机物有很好的相容性,对电解质有很好的相容性。
丙烯醇,英文名为Allyl alcohol,CAS号为107-18-6,为具有刺激性芥子气味的无色液体。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秸秆可以是大豆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是稻草秸秆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作为保水剂的原料,其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且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纤维素分子内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且多孔,比表面积大,故具有较强亲水性和吸附性,同时若通过化学改性还可以得到亲水性更强的衍生物。其衍生物在水中可以溶胀并形成粘稠的溶胀液,该溶胀液可以实现对其他原料助悬,可以使其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同时由于其衍生物固有的吸附作用,可以将其他原料包裹于其中,形成吸附能力强的微包膜或微环境,从而保证了营养不易被流失,缓慢向土壤中释放营养元素的目的。且合适粒度的秸秆能够促进接枝共聚反应,使得共聚物的网状交联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既能保持较高的吸水率又能提高其保水的能力。另一方面,秸秆过细会增加成本。因此优选地,秸秆的粒度为40-200目。
交联剂,是一种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性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状结构的物质,促进或者调解聚合物分子链间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物质。
进一步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英文名为Methylene-Bis-Acrylamide,CAS号为110-26-9。
引发剂,指容易受热分解成自由基(即初级自由基)的化合物,可用于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
进一步地,引发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铵、过硫酸铵或硝酸铈铵。
十二烷基磺酸铵,英文名为Sodium Dodecyl Sulfonate,CAS号为2386-53-0。且十二烷基磺酸铵能够提高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能力。
过硫酸铵,英文名为Ammonium persulphate,英文简称为APS,CAS号为7727-54-0,为白色结晶或粉末。
硝酸铈铵,英文名为Ceric ammonium nitrate,CAS号为16774-21-3,为桔红色颗粒状结晶。
上述比例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醇和上述比例的交联剂、引发剂与水混合在一定条件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形成分子交联网状结构,因其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当水分子与聚合物网状链相接触时,其分子含有的羧基、羟基和酰胺基等强亲水性官能团通过三维网状结构及分子内外侧电解质离子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对水分子产生缔合存储作用。由于分子交联结构,分子网络所吸水分是不能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挤出的,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在土壤中能将雨水或浇灌水迅速吸收并保住,避免了水分蒸发或者渗入地下而造成植物缺水,同时能改善土壤的板结与贫瘠。且接枝共聚的的聚合物为可降解的,最终降解产物为氨、二氧化碳、水和钾离子,对环境没有污染,这些缓慢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还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秸秆8-30份、聚丙烯酰胺23-45份、丙烯醇12-25份和添加剂0.002-0.008份。
进一步地,水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6:1。
加水的多少会影响原料的浓度,进而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反应速率。因此,优选地,水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6:1。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膨润土5-30份、沸石5-20份和二氧化钛0.01-1份。
膨润土,也叫斑脱岩、皂土或膨土岩,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水,还含有铁、镁、钙、钠、钾等元素。膨润土具有强的吸湿性和膨胀性,在水介质中能分散成胶凝状和悬浮状,这种介质溶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触变性和润滑性;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各种气体、液体、有机物质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沸石,较常见的有方沸石、菱沸石、钙沸石、片沸石、钠沸石、丝光沸石、辉沸石等,都以含钙、钠为主。沸石的晶体结构是由硅(铝)氧四面体连成三维的格架,格架中有各种大小不同的空穴和通道,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晶格中存在的大小不同空腔,可以吸取或过滤大小不同的其他物质的分子,因而具有吸水和保水的作用。沸石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且其价格便宜,节约了成本。而另一方面,沸石的粒度过粗,会影响接枝共聚的反应过程而导致可降解型保水剂网状结构的强度下降,而过细则会增加成本。因此,优选地,沸石的粒度为50-150目。
二氧化钛,又称钛白粉、钛糖或钛白,其英文名为Titanium Dioxide,CAS号为13463-67-7,为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二氧化钛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够吸收水分。且其粘附能力强,能形成包覆层,从而保证了膨润土、沸石的营养不易被流失,缓慢向土壤中释放营养元素的目的,二氧化钛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另一方面,二氧化钛粒度过粗,会影响接枝共聚的反应过程而导致可降解型保水剂网状结构的强度下降,而过细则会增加成本。因此,优选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300-500目。
二氧化钛分为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因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分散性能优于锐钛矿型,因此,二氧化钛优选为金红石型。
混料步骤过后进行反应步骤,反应步骤:进行微波加热3-4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
用微波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为接枝共聚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另一方面,在微波功率为1800-3000W的作用下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微波加热时间为3-40min,保证了接枝共聚反应能充分地进行,同时能达到合适的交联度。且微波加热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
微波加热功率过低,不能为接枝共聚反应提供充足的能量;微波加热功率过高,一方面使得反应速率过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加热功率过高会使得交联点过多,产品最终可能会变成胶状,则制品的吸水、保水性能都会变差。微波加热时间过短,接枝共聚反应不充分;时间过长,同样会使得交联点过多,制品的吸水、保水性能都会变差。因此,优选地,微波加热功率为2000-2800W,微波加热时间为10min-40min。
微波加热的同时反应装置进行旋转,旋转时能起到搅拌的作用,能够使得各原料之间充分接触,分散更均匀,制备得到的抗旱保水增产剂质量更好。优选地,微波加热的同时进行反应装置进行旋转或对原料进行搅拌。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00目的玉米秸秆12kg、聚丙烯酰胺40kg、丙烯醇15kg、膨润土15kg、粒度为100目的沸石17.9kg、粒度为400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0.1kg和添加剂0.002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磺酸铵的质量比为7:1)与9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2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2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20目的小麦秸秆28kg、聚丙烯酰胺30kg、丙烯醇12kg、膨润土13kg、粒度为100目的沸石16.8kg、粒度为300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0.2kg和添加剂0.003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5:1)与7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15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2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3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200目的大豆秸秆30kg、聚丙烯酰胺35kg、丙烯醇20kg、膨润土5kg、粒度为100目的沸石9.9kg、粒度为500目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0.1kg和添加剂0.004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硝酸铈铵的质量比为8:1)与8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3min,微波加热功率为30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4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50目的大豆秸秆20kg、聚丙烯酰胺50kg、丙烯醇10kg、膨润土12kg、粒度为100目的沸石7.7kg、粒度为325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0.3kg和添加剂0.002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硝酸铈铵的质量比为10:1)与105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6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6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5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80目的稻草秸秆5kg、聚丙烯酰胺20kg、丙烯醇15kg、膨润土8kg、粒度为50目的沸石18kg、粒度为425目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0.01kg和添加剂0.001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磺酸铵的质量比为6:1)与6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1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0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6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40目的小麦秸秆8kg、聚丙烯酰胺23kg、丙烯醇18kg、膨润土26kg、粒度为80目的沸石5kg、粒度为400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1kg和添加剂0.005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硝酸铈铵的质量比为9:1)与92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25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4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7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80目的玉米秸秆32kg、聚丙烯酰胺45kg、丙烯醇30kg、膨润土20kg、粒度为150目的沸石10kg、粒度为300目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0.02kg和添加剂0.008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磺酸铵的质量比为7:1)与9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4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5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8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50目的稻草秸秆15kg、聚丙烯酰胺28kg、丙烯醇25kg、膨润土30kg、粒度为120目的沸石8kg、粒度为400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0.5kg和添加剂0.01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0:1)与168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30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8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9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40目的小麦秸秆25kg、聚丙烯酰胺38kg、丙烯醇28kg、膨润土25kg、粒度为140目的沸石20kg、粒度为500目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0.8kg和添加剂0.006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磺酸铵的质量比为5:1)与19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35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6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实施例10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粒度为140目的玉米秸秆20kg、聚丙烯酰胺32kg、丙烯醇22kg和添加剂0.007k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磺酸铵的质量比为6:1)与110kg的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微波加热18min,微波加热功率为2500W,最后取出烘干得可降解型保水剂。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
对比例1
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0份丙烯酰胺、100份丙烯酸置于混料器中,加入300份去离子水搅拌溶解,用氢氧化钾调节体系PH值,使体系PH值在7.0左右,加入脲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搅拌均匀后通氮气30分钟,加入引发剂、氧化剂过氧化氢0.3份,还原剂抗坏血酸0.3份,反应促进剂三乙醇胺0.5份,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3份等聚合水溶液移入聚合反应器,在聚合温度为50℃时聚合,聚合时间为4小时,得到保水剂。
对比例2
保水剂的原料为硅藻土30份、滑石15份、丙烯酰胺100份、丙烯酸15份、淀粉50份、引发剂4份、交联剂0.7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7份和石油醚7份。
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淀粉加入到两倍重量的蒸馏水中,然后在90℃条件下糊化1小时,得到糊化淀粉。将丙烯酰胺、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石油醚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硅藻土、作为交联剂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作为引发剂的过硫酸铵以及滑石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加入到糊化淀粉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加入到第三混合物中,在60℃条件下以300RPM(转/分钟)速率搅拌2小时,从而使混合浆料接枝共聚形成共聚产物。将共聚产物倒入四氟乙烯板中,将盛有共聚产物的四氟乙烯板在80℃条件下干燥6小时,获得保水剂。
试验例1
吸水率测定:取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中制备的样品各1g置于纱布带中,置于自来水溶液中,使样品与去离子水充分接触,室温放置24小时,吸水过滤至30s无水滴下为准。过滤后,称样品吸水后的重量。以上过程重复3次,最后求其平均值。
测定公式:Q=[(W1-W0)/W0]*100%
其中Q为吸水率,W1为样品吸水后的质量,W0为样品吸水前的质量。将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的吸水率记录在表1中。
试验例2
保水性能:称取50g充分烘干的土12份,分别与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的样品1g混合均匀,再分别加入30mL的蒸馏水;然后将土放置室内让其自然蒸发,72h后称其重量。
测定公式:G=m1-m2
其中,G为水的蒸发量,m1为土吸收蒸馏水后的重量,m2为最后进行的自然蒸发72h后的土的重量。将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的水的蒸发量记录在表1中。
试验例3
实验品种:玉米
实验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镇
试验情况:在将供试土壤分成13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的土壤情况均一致。在每个区种植玉米,密度为0.8×0.5m。在编号为1-9的种植区内分别使用实施例1-10制备得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在编号为11和12的种植区内分别使用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保水剂,其用量均相同。在编号为13的种植区不使用任何保水剂。编号1-13的种植区其他的田间管理均一样。将玉米的生长情况记录于表2中。
表1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的样品吸水率和保水率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10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吸水率和水的蒸发量均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方案,说明了实施例1-9的样品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均比对比例1、2的样品好。进一步说明该可降解型保水剂能够在土壤中将雨水或浇灌水迅速吸收并保住,以供给适当充足利用。实施例1-9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吸水率和水的蒸发量均优于实施例10的方案,说明了添加了膨润土、沸石和二氧化钛能增加产品的保水、吸水性能。且实施例1-10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吸水率都在300-500倍之间,其保水性能较好,且不会和植物抢水,可降解型保水剂效果好,质量优。
表2编号1-13的种植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编号1-10的种植地的玉米存活率均高于编号11-12的种植地的玉米存活率,编号1-10的种植地的30天玉米平均生长株高也都优于编号11-12种植地的玉米。从而说明了实施例1-10的可降解型保水剂对植物生长所提供的营养均比对比例1、2的保水剂所提供的营养丰富,更适于玉米的生长。通过对比编号1-9和编号10种植地的玉米存活率和生长均高,可以看出,编号1-9种植地的玉米生长情况均好于编号10种植地的玉米,说明了实施例1-9中添加了膨润土、沸石和二氧化钛的方案能够为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通过对比编号1-10和编号12的种植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编号为1-10的种植地中的玉米存活率和30天平均生长株高均优于编号为13的种植地玉米,这说明了实施例1-10的可降解型保水剂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营养成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比例的丙烯醇、聚丙烯酰胺在上述比例的交联剂和引发剂与水混合在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的作用下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形成分子交联网状结构,微波加热时间为3-40min,保证了接枝共聚反应能充分地进行,同时能达到合适的交联度。当水分子与聚合物网状链相接触时,其分子含有的羧基、羟基和酰胺基等强亲水性官能团通过三维网状结构及分子内外侧电解质离子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对水分子产生缔合存储作用。秸秆一方面具有较强亲水性和吸附性,能够增加产品的吸水保水性能,另一方面其能够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氮、磷、钾、钙等养分。且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醇的共聚物为可降解的,最终降解产物为氨、二氧化碳、水和钾离子,对环境没有污染,这些缓慢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还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用微波进行加热,可以为接枝共聚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能够制备得到的抗旱保水增产剂质量更好,且微波加热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混料步骤:将原料和水搅拌均匀;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秸秆5-32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丙烯醇10-30份和添加剂0.001-0.01份,所述添加剂为质量比为5-10:1的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物;
反应步骤:进行微波加热3-40min,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1800-3000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功率为2000-2800W,所述微波加热时间为1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包括:所述秸秆8-30份、所述聚丙烯酰胺23-45份、所述丙烯醇12-25份和所述添加剂0.002-0.00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膨润土5-30份、沸石5-20份和二氧化钛0.01-1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铵、过硫酸铵或硝酸铈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的粒度为40-200目,所述沸石的粒度为50-150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300-500目。
10.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型保水剂由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降解型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09486.8A CN106749935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09486.8A CN106749935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49935A true CN106749935A (zh) | 2017-05-31 |
CN106749935B CN106749935B (zh) | 2019-06-28 |
Family
ID=5887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09486.8A Active CN106749935B (zh) | 2016-12-06 | 2016-12-06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4993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4530A (zh) * | 2018-05-17 | 2018-11-09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 一种可降解型土壤固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植物苗的移植方法 |
CN110184074A (zh) * | 2019-06-24 | 2019-08-30 | 东北大学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制备方法 |
CN110950980A (zh) * | 2019-12-06 | 2020-04-03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高吸水性树脂水解的方法 |
CN114258837A (zh) * | 2021-12-21 | 2022-04-01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梨树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梨树育苗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1486A (zh) * | 2011-06-14 | 2012-01-18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31176A (zh) * | 2014-09-24 | 2014-12-24 | 张广洪 |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保水剂的方法 |
-
2016
- 2016-12-06 CN CN201611109486.8A patent/CN1067499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1486A (zh) * | 2011-06-14 | 2012-01-18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31176A (zh) * | 2014-09-24 | 2014-12-24 | 张广洪 |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保水剂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冯新德等: "聚丙烯酰胺的水解", 《化学学报》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4530A (zh) * | 2018-05-17 | 2018-11-09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 一种可降解型土壤固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植物苗的移植方法 |
CN110184074A (zh) * | 2019-06-24 | 2019-08-30 | 东北大学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制备方法 |
CN110184074B (zh) * | 2019-06-24 | 2020-07-24 | 东北大学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制备方法 |
CN110950980A (zh) * | 2019-12-06 | 2020-04-03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高吸水性树脂水解的方法 |
CN110950980B (zh) * | 2019-12-06 | 2022-09-20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高吸水性树脂水解的方法 |
CN114258837A (zh) * | 2021-12-21 | 2022-04-01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梨树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梨树育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49935B (zh) | 2019-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ong et al. | Hydrogel synthesis based on lignin/sodium alginate and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 |
Elbarbary et al. | Radiation induced crosslinking of polyacrylamide incorporated low molecular weights natural polymers for possible use in the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 |
CN106749935B (zh) | 一种可降解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63376B (zh) | 一种土壤用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788191B (zh) | 一种超强保水抗旱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52130B (zh) | 一种用于边坡绿化生态修复的植生土保水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446913B (zh) | 一种海藻接枝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20017A (zh) | 一种改良盐碱地土壤的生态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565978B (zh) | 一种聚合碳微球肥料缓释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10311B (zh) | 一种复合型苗木根系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48052A (zh) | 一种抗旱保水增产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65913A (zh) | 一种尿素包裹型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
Priya et al. | A Review on Slow-Release Fertilizer: Nutrient Release Mechanism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 |
Wang et al. |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multifunctional superabsorbent based on semicoke and humic acid | |
CN110066662A (zh) | 一种功能型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11970A (zh) | 一种具有保水保肥多功能腐植酸肥料的制造方法 | |
CN106905977A (zh) | 一种农业抗旱保水土壤改良剂 | |
CN109705874A (zh) | 一种土壤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67360A (zh) | 一种腐植酸型大枣防裂果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275004A (zh) | 一种具有生化营养功能的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 |
Zhang et al. | Sodium alginate/sodium lignosulfonate hydrogel based on inert Ca2+ activa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and growth promotion | |
CN105418263A (zh) | 一种旱地作物营养促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14531A (zh) | 一种有效改良土壤板结的有机肥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 |
CN103011973A (zh) | 一种具有缓释控失效果的增效型氮磷钾复合肥的制造方法 | |
CN103964976A (zh) | 一种控失型肥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5 Address after: 730000 No.318, Donggang West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CAS Address before: Chengguan District of Gansu city of Lanzhou province Donggang West Road 730000 No. 320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in cold and dry area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