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0498B -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0498B
CN106740498B CN201710083330.5A CN201710083330A CN106740498B CN 106740498 B CN106740498 B CN 106740498B CN 201710083330 A CN201710083330 A CN 201710083330A CN 106740498 B CN106740498 B CN 106740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flection
rearview mirror
reflecting layer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3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0498A (zh
Inventor
石博
冯远明
左雄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833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0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0498A/zh
Priority to US15/711,849 priority patent/US1063292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0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0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B60R1/088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using a cell of electrically change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e.g. liquid-crystal or electrochromic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1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 an adjustable optical cavit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该后视镜包括透反层和反射层,二者以后视镜的正面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还包括间距调节机构,用于实时调节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改变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本发明提供的后视镜,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时调节反射光强,从而可以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车用后视镜是驾驶员直接获取汽车外部信息的重要工具,为了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作为预防事故的主要手段。但在夜间行车遭遇后方车辆开启前远光灯时,强烈的光源经后视镜折射后所引起的眩光会造成司机夜盲,即使眩光光源移开后,残留在眼睛内的光影像仍会造成盲点,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白斑效应”,这种效应会使司机的反应时间降低1.4秒,若车辆以时速60迈速度正常行驶,相当于盲驾30米左右,极大的增加了驾驶危险性。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目前市场上车用防眩目后视镜主要分为两类:手动防眩目后视镜和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对于手动防眩目后视镜来说,由于手动防眩目后视镜在非眩目状态和眩目状态之间相互转换时,需要手动操作,这容易造成行驶中的驾驶员分心,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而且,由于驾驶员往往容易忘记将后视镜自炫目状态调回非眩目状态,这使得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驾驶员很难从后视镜清晰的观察判断车辆后方实际情况,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对于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来说,其设置有电致变色层。在非眩目状态下,电致变色层未通电,此时后方光线穿过电致变色层,并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后进入驾驶员视线,相当于普通的镜面反射。在眩目状态下,电致变色层通电,此时后方光线进入后视镜内,会由光敏控制器感应光线强度,并根据该光线强度向电致变色层加载相应的电压,带有电压的电致变色层改变颜色,其中,光线强度越强,电压越高,电致变色层的颜色越深;反之,光线强度越弱,电压越低,电致变色层的颜色越浅。在此情形下,光线形成不完全反射,从而进入驾驶员视线为暗光,达到防眩目效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应用效果较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存在超过45%的用户表示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对于强光的屏蔽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当车辆位于地下车库等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时,驾驶员很难从后视镜中清晰判断后方情况,此时需要手动将防眩目功能关闭,待需要时再重新开启,这无疑增加了设备操作的复杂程度,而且对行车安全也构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时调节反射光强,从而可以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透反层和反射层,二者以所述后视镜的正面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还包括间距调节机构,
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用于实时调节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改变所述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
其中,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柔性连接带、折射液和存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连接带具有弹性,其连接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的四周,以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折射液充满所述密封空间;
所述存储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
其中,所述存储输送装置包括双向机械泵、管路和折射液源,其中,
在所述柔性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双向机械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双向机械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折射液源连接;
所述折射液源用于存储所述折射液。
优选的,所述折射液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反层的折射率相同。
优选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光强感应装置和中央处理器,其中,
所述光强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照射至所述透反层上的光线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存储输送装置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以增大所述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若否,则控制所述存储输送装置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以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增大或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而使所述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满足以下范围:
a<e<a-b*c
其中,a为所述透反层的反射率;b为所述透反层的透过率;c为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e为所述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
优选的,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下公式:
d=(λ/2+mλ)/2n2
其中,λ为可见光的波长,λ=550nm;n2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的折射率;m为整数;d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在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设置有增透膜。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基板,在所述反射基板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电致变色反射层;
通过对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通电或断电,来调节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的反射率。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所述后视镜包括透反层和反射层,二者以所述后视镜的正面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包括:
实时调节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改变所述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
优选的,所述实时调节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包括:
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形成可扩大或缩小的密封空间;
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充满折射液;
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
优选的,所述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进一步包括:
检测照射至所述透反层上的光线强度;
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以增大所述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若否,则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以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后视镜,其通过借助间距调节机构实时调节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反射层的反射光线的光程差,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进而实现对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的调节,即,透反层和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越大,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强,实际反射率越小,从而可以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有效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其通过实时调节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反射层的反射光线的光程差,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进而实现对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的调节,即,透反层和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越大,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强,实际反射率越小,从而可以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有效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结构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结构图。请参阅图1,后视镜包括透反层1和反射层2,二者以后视镜的正面(图1中朝上的方向)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当光线照射在透反层1的前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另一部分光线被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在反射层2的前表面,并被其反射,最后又被透反层1的前表面折射回原先介质中。经透反层1反射的光线A与经反射层2反射的光线B在进入原先介质中时相互叠加而产生干涉,即,入射光束分别经过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透反层1的前表面的反射获得两束子光束,两束子光束发生干涉。
两束子光束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与二者的光程差有关,而光程差的大小与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有关,即:
其中,δ为两束子光束的光程差;n2为透反层1的折射率;λ为入射光的波长;d为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由上述公式可知,通过调节间距d,可以改变两束子光束的光程差δ,从而实现对两束子光束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的调整,即,间距d越大,光程差δ越大,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强,反射光强越弱;反之,d越小,光程差δ越小,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弱,反射光强越强。根据干涉相消的条件可知,当2n2d=λ/2+mλ,且m为整数时,光程差δ=m×π/2,此时两束子光束完全相消,反射光强最弱。
后视镜还包括间距调节机构,用于实时调节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d。根据上述干涉相消原理,通过借助间距调节机构实时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经透反层1反射的光线A与经反射层2反射的光线B的光程差,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进而实现对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的调节,即,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越大,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强,实际反射率越小,从而可以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有效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可见光的波长在380nm~780nm的范围内,其中,人眼感知最强的是波长为550nm的光线,当波长为550nm的光线得到最大程度的干涉相消时,整体的光强即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弱,从而有效提高防炫目效果。基于此,可以通过计算获得在使波长为550nm的光线得到最大程度的干涉相消的条件下,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具体地,该间距满足以下公式:
d=(λ/2+mλ)/2n2
其中,λ为可见光的波长;n2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的折射率;m为整数;d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当λ=550nm时,d=(550/2+m*550)/2n2,通过使用间距调节机构将间距d调节至该数值,即可使波长为550nm的光线得到最大程度的干涉相消,从而达到较佳的防炫目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精确控制,整数m可以取一个较大的数值。
下面对上述间距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结构图。请参阅图2,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柔性连接带33、折射液31和存储输送装置,其中,柔性连接带33具有弹性,其连接在透反层1和反射层2的四周,以在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由于柔性连接带33具有弹性,该密封空间可以被扩大或缩小。折射液31充满该密封空间。存储输送装置用于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31,或者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31。当存储输送装置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31时,柔性连接带33发生拉伸变形,密封空间被扩大,从而使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大。当存储输送装置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31时,柔性连接带33发生收缩变形,密封空间被缩小,从而使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减小。由此,通过借助存储输送装置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31,或者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31,可以实现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在透反层1的前表面设置有增透膜,该增透膜可以选用APF增亮膜等材料。
优选的,折射液31的折射率与透反层1的折射率相同,从而可以保证进入折射液31的光线不会发生折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输送装置包括双向机械泵32、管路(图中未示出)和折射液源30,其中,在柔性连接带33上设置有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该连接部和双向机械泵32的输出端连接;且在管路上设置有阀门,用以控制管路的接通或断开。双向机械泵32的输入端与折射液源30连接;折射液源30用于存储折射液31。
优选的,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原理框图。请参阅图3,为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能够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最大程度地提高防炫目效果,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光强感应装置41和中央处理器43,其中,光强感应装置通过传输道路42与中央处理器43连接,用于检测照射至透反层1上的光线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43。中央处理器43用于根据该电信号判断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控制存储输送装置3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31,以增大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若否,则控制存储输送装置3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31,以减小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层2包括反射基板21,在该反射基板2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电致变色反射层22。通过对电致变色反射层22通电或断电,来调节电致变色反射层22的反射率,即,在电致变色反射层22通电时,带有电压的电致变色反射层22会改变颜色,电压越高,电致变色反射层22的颜色越深,则反射光线越暗;反之,电压越低,电致变色反射层22的颜色越浅,则反射光线越亮。
可选的,中央处理器43在判断光线强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时,对电致变色反射层22通电;否则,对电致变色反射层22断电。
优选的,中央处理器43通过增大或减小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而使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满足以下范围:
a<e<a-b*c
其中,a为透反层1的反射率;b为透反层1的透过率;c为反射层2的反射率;e为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后视镜的上述实际反射率的范围内进行实时、无级调节,以在提高防炫目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驾驶员即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从后视镜中清晰判断后方情况,从而进一步增强行车安全。
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该后视镜的结构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反射率调节方法包括:
实时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改变透反层1的反射光线和反射层2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
通过调节该间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经透反层1反射的光线A与经反射层2反射的光线B的光程差,从而改变了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进而实现对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的调节,即,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越大,干涉相消的程度越强,实际反射率越小,从而可以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有效提高防炫目效果,进而增强行车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的方式具体包括:
在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形成可扩大或缩小的密封空间;
在密封空间内充满折射液;
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或者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
当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时,密封空间被扩大,从而使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大。当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时,密封空间被缩小,从而使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减小。由此,通过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或者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可以实现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为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节透反层1的前表面和反射层2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以能够动态调整后视镜的反射光强,最大程度地提高防炫目效果,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或者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进一步包括:
检测照射至透反层1上的光线强度;
判断该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向密封空间内注入折射液,以增大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若否,则自密封空间抽取折射液,以减小透反层1和反射层2之间的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后视镜,包括透反层和反射层,二者以所述后视镜的正面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还包括用于实时调节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用于改变所述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柔性连接带、折射液和存储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柔性连接带具有弹性,其连接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的四周,以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折射液充满所述密封空间;
所述存储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输送装置包括双向机械泵、管路和折射液源,其中,
在所述柔性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双向机械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双向机械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折射液源连接;
所述折射液源用于存储所述折射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液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反层的折射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光强感应装置和中央处理器,其中,
所述光强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照射至所述透反层上的光线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控制所述存储输送装置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以增大所述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若否,则控制所述存储输送装置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以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增大或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而使所述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满足以下范围:
a<e<a-b*c
其中,a为所述透反层的反射率;b为所述透反层的透过率;c为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e为所述后视镜的实际反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下公式:
d=(λ/2+mλ)/2n2
其中,λ为可见光的波长,λ=550nm;n2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的折射率;m为整数;d为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设置有增透膜。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基板,在所述反射基板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电致变色反射层;
通过对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通电或断电,来调节所述电致变色反射层的反射率。
10.一种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所述后视镜包括透反层和反射层,二者以所述后视镜的正面为基准一前一后间隔设置;所述后视镜还包括用于实时调节所述透反层的前表面和反射层的前表面之间的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率调节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间距调节机构改变所述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间距调节机构改变所述透反层的反射光线和所述反射层的反射光线发生干涉相消的程度包括:
在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形成可扩大或缩小的密封空间;
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充满折射液;
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视镜的反射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或者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进一步包括:
检测照射至所述透反层上的光线强度;
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是否超出预设的光强阈值,若是,则向所述密封空间内注入所述折射液,以增大所述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若否,则自所述密封空间抽取所述折射液,以减小所述透反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间距。
CN201710083330.5A 2017-02-16 2017-02-16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Active CN106740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3330.5A CN106740498B (zh) 2017-02-16 2017-02-16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US15/711,849 US10632925B2 (en) 2017-02-16 2017-09-21 Rear-view mirro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reflectivity of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3330.5A CN106740498B (zh) 2017-02-16 2017-02-16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0498A CN106740498A (zh) 2017-05-31
CN106740498B true CN106740498B (zh) 2019-04-05

Family

ID=5895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3330.5A Active CN106740498B (zh) 2017-02-16 2017-02-16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2925B2 (zh)
CN (1) CN106740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7494B (zh) * 2018-03-27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反射率墙体单元、墙体组件和智能楼宇外墙系统
CN108725326A (zh) * 2018-07-04 2018-11-02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反射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31115A (en) * 1962-11-30 1966-05-25 Chrysler Corp Vehicle rear view mirrors
JPS61162004A (ja) * 1985-01-11 1986-07-22 Nippon Denso Co Ltd 車両用防眩型反射鏡
DE102004023932B4 (de) * 2004-05-12 2006-04-06 Flabeg Gmbh & Co. Kg Rückblickspiegel für Fahrzeuge
KR101575471B1 (ko) * 2014-05-13 2015-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인사이드 미러 조립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9659A1 (en) 2018-08-16
US10632925B2 (en) 2020-04-28
CN10674049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7038B2 (ja) 高輝度ディスプレイを含む車両リアビューアセンブリ
JP6138908B2 (ja) 自動車の運転者または同乗者用の適応型眼鏡
US7199767B2 (en) Enhanced vision for driving
CN106740498B (zh) 后视镜及其反射率调节方法
KR20170007485A (ko) 전자 안경
EP3380886A1 (en) Display system adjustable based on the brightness of the background
CN104656294B (zh) 后视镜
GB2416636A (en) Intensity controlled infrared night vision imag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372300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EP2830899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aide à la conduite diurne des véhicules automobiles
CN112874439B (zh) 后视镜、后视镜模组及其防眩方法
KR101373313B1 (ko) 투과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4407451A (zh) 日夜两用防眩液晶眼镜
CN110027410A (zh) 车载抬头显示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143317B (zh) 防眩装置和后视镜
CN105353511A (zh) 一种透光可调的反射屏、控制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系统
CN106205502B (zh) 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07512222B (zh) 一种车辆后视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256307U (zh) 日夜两用防眩液晶眼镜
CN109606081A (zh) 一种智能车灯玻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109398046A (zh) 一种动态百叶窗式防眩光遮阳板系统及其遮光方法
GB2562248A (en) Driver anti-blinding system
CN209198770U (zh) 一种平视显示器及平视显示装置
CN111580286A (zh) 一种基于电控全息光栅的防强光眼镜
EP1935721B1 (en) Indirect visual device of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