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7017A -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7017A
CN106717017A CN201480082060.0A CN201480082060A CN106717017A CN 106717017 A CN106717017 A CN 106717017A CN 201480082060 A CN201480082060 A CN 201480082060A CN 106717017 A CN106717017 A CN 106717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ata
management data
management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之光
郑刚
王振平
艾芬伯格弗兰克·J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17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7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2WDM tree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5Wavelength grouping or hierarch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光线路终端OLT接收业务数据;所述OLT获取管理数据;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光网络单元ONU,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其中,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和选择域,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至少部分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以32比特34比特编码的方式封装在一起,建立OLT和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与ONU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光纤接入已经是接入网的主流,其中,尤其以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PON)更具竞争力,而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简称:WDM)PON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带宽容量及类似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保证信息安全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WDM PON作为一个可靠的系统,局端需要实现对终端的管理和控制。目前,WDM PON的方案大部分聚焦在物理层,没有提供如何建立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OLT)与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对ONU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建立OLT和ONU之间的管理通道,实现OLT对ONU的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方法,包括光线路终端OLT接收业务数据;所述OLT获取管理数据,所述管理数据包含多个分片;和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光网络单元ONU,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和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ON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 校验,其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的校验数据。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管理数据分成多个分片前,对所述管理数据进行检验,其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第二校验域,所述第二校验域包括所述对所述分片前的管理数据进行检验产生的校验数据。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ONU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OLT发送第二帧至所述ONU,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所述多个分片管理数据中的剩余部分。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方法,包括光网络单元ONU接收光线路终端OLT发送的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第一帧的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多个分片;和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和所述ONU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多个分片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校验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多个分片的校验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的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NU接收OLT发送的第一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选择域中所述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判断分片没有结束;所述ONU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第二管理数据;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并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和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NU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数据,所述管理数据包含多个分片;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帧至光网络单元ONU,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和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校验,其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后的校验数据。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校验模块,用于对分片前的管理数据进行校验,其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第二校验域,包括所述分片前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的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 码。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的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帧至所述ONU,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所述多个分片的管理数据中的剩余部分。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线路终端OLT发送的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所述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第一帧的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和配置模块,用于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检验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检验数据。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的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的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携带第二管理数据,所述配置模块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并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 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根据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所述OLT包括如第三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和所述ONU包括如第四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的方式,将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的帧头域发送至ONU端,从而建立OLT与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与ONU之间的通信,解决了当前WDM-PON中没有提供如何建立管理通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PON的网络结构图;
图2为WDM-PON的网络结构图;
图3为8B10B编码转换为32B34B编码的示意图;
图4为32比特到34比特的编码规则示意图;
图5为一种32比特到34比特的具体编码示意图;
图6为一种控制字符块转换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OMCI以太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带外管理模型示例图;
图10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一32B34B编码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另一32B34B编码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另一32B34B编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带内管理模型示例图;
图13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用于WDM-PON通信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用于WDM-PON通信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系统的一般结构。通常而言,一个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一个位于中心局的光线路终端,一个用于分支/耦合或者复用/解复用的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ODN)以及若干光网络单元。
图2为WDM-PON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光线路终端21中,其集成的第一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简称:AWG)211将多个波长的光复合到单一的光纤中传输,以提高光纤网络的传输效率;第二阵列波导光栅22,作为光分配网存在,将第一阵列波导光栅211复合的多个波长的光重新分离出来,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光网络单元,例如,将下行波长为λ1的光分配给光网络单元23,将下行波长为λ2的光分配给光网络单元24,将下行波长为λ3的光分配给光网络单元25,等等。其中,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传输的数据可以采用以太封装和/或通用公共射频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封装等封装方式,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8比特10比特(8bit/10bit,简称:8B10B)编码是目前高速串行通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编码方式,比如常见的以太网或CPRI业务都是采用8B10B编码。但是8B10B编码具有高达25%的带宽开销,如果改用32比特34比特(32bit/34bit,简称:32B34B)编码,可以提升线路增益。关于8B10B编码如何转换为32B34B编码,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步骤1、接收经过8比特/10比特译码后的数据流,连续接收4个8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所述数据流包括:4个数据块,所述输入的4个数据块均为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所述数据流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一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
步骤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一同步头或者第二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一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的数据流为:“01S0S1S2S3”。
步骤3、连续接收51个经过上述扰码后的34比特的数据块,并在第一个扰码后的34比特的数据块的头部填充10个比特的“0”即“0000000000”,形成218字节的数据流。
步骤4、对输入的218字节的数据流进行理得-所罗门(Reed–Solomon,简称:RS)(250字节,218字节)编码,输出250字节的数据流。具体为在51个34比特的数据尾部增加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加上之前填充的10个比特,正好输出2000比特即250字节的数据。其中,所述RS(250字节,218字节)编码为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的一种,还可以选择FEC的其它编码形式,但是这里选择RS(250字节,218字节)编码为最优的一种实施例。另外,从上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输出的2000比特即250字节的数据包括: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和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所述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为净荷数据。
步骤5、移除上述输出的250字节中填充的10个比特,并在所述输出的数据的头部增加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定界符;该定界符也可以称为帧头或帧的起始部分,为方便起见,以下称为帧头。另外,将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每一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2比特的随机数(也可以是任意一个二进制码),形成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 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1个34比特的帧头,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净荷数据可以理解为:一个帧中,除了帧头和帧尾的控制信息(也可以称为管理信息),中间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区域。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可以理解为帧尾,帧尾一般用于携带校验数据。
步骤6、对上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流进行34比特到10比特的位宽转换,输出所述位宽转换后的数据流。具体为:将每34比特的数据块进行位宽转换,即将60个34比特的数据流转换成204个10比特的数据流,进行输出。
如图3所示,为8B10B编码转换为32B34B编码的示意图。
其中,图4为32比特到34比特的编码规则示意图。具体举例说明:输入的数据流进行32比特到34比特的编码具体流程。
步骤一:依次连续接收所述经过8B10B译码后的数据流,形成4个数据块;所述4个数据块一共32比特,其中,所述4个数据块中任意一数据块可以为第一控制字符块或者数据字符块,所述任意一第一控制字符块或者数据字符块为8比特的二进制码。
步骤二:判断所述接收的4个数据块中是否有第一控制字符块或者数据字符块。
步骤三:若所述接收的4个数据块均为数据字符块,没有控制字符块,则在所述4个数据块中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增加第一同步头(Synchronization Head,简称:SH),所述4个数据字符块不进行任何转换,直接映射到数据块净荷(Block Payload),输出增加第一同步头后的数据块。
其中,所述第一个数据块为最先输入的8个比特二进制码。第一同步头增加在最先输入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位置。所述第一同步头包括2个比特的第一标识码,所述第一标识码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块均为数据字符块。
如图4中,若依次接收的数据块为D0D1D2D3,每个字母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形成一个数据字符块,例如D0表示最先输入的第一个数据字符块,为8比特的二进制码。所述输入的4个数据块均为数据字符块,没有控制字符快,则在D0的头部的增加第一同步头”01”,输出增加第一同步头后的34比特的数据块:01D0D1D2D3。具体过程可以参见图5。
图5为依次输入D0D1D2D3共4个数据块,其中D0为最先输入的数据 块。这里最先输入的第一数据块为高8位,最后输入的数据块D3为低8位,也可以将最先输入的第一个数据块定义为低8位,最后输入的数据块D3定义为高8位。在最先输入的第一个数据块(即第一个数据字符块)的头部增加第一同步头“01”(2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01D0D1D2D3共34比特的数据流,进而实现输入32比特的数据流通过上述编码方式使得输出的数据流为34比特。第一同步头“01”为举例说明,只要设置2比特的二进制码能标识该数据流全部为数据字符块即可,不限制具体的2比特的二进制码的组合形式。
步骤四、若所述4个数据块中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字符块,则在所述4个数据块中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增加第二同步头;所述第二同步头包括2个比特的第二标识码,所述第二标识码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块中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字符块。
步骤五、根据所述4个数据块中第一控制字符块的个数和所述第一控制块所在所述数据块的位置,生成4比特的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图4中为“映射码”即为这里的“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并将所述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头之后并紧邻所述第二同步头。
步骤六、将所述4个数据块中的第一控制字符块都相应地转换成4个比特的第二控制字符块。
步骤七、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块,其中,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块包括所述第二同步头、所述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以及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控制字符块,或者,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块包括所述第二同步头、所述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所述转换后的第二控制字符块和所述数据字符块。
具体参见图4,输入的4个数据块C0D1D2D3,其中字母C代表8比特的第一控制字符块,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则输入的4个数据块中有1个第一控制字符块C0,3个数据字符块D1、D2和D3,具体在输入的数据流中有至少一个控制字符的数据流的32比特到34比特的编码过程如下:
首先,在输入的所述4个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具体为连续输入的第一个二进制比特)增加第二同步头“10”,即C0之前增加“10”。
其次,所述4个数据块中第一控制字符块有1个“C0”,且C0在4 个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位置上,即为最先输入的数据块,则根据C0,生成4比特的控制字符块位置映射码“1000”,其中“1000”中的“1”代表第一控制字符的位于4个数据块中的第一个数据块,其余3个数据块为数据字符块。并且将“1000”设置在第二同步头“10”之后、第一个数据块之前的位置。
然后,对数据块中的8比特的第一控制字符块“C0”进行转换,转换成4比特的第二控制字符块K0,K0代表第一个第二控制字符块,每个字符K代表4比特的二进制码,具体转换过程如下:
根据输入的第一控制字符块“C0”,查找如图6所示的控制字符块转换表,在相应的数据块的位置上输出对应的4比特的第二控制字符,例如:“C0”为:“00011100”,则通过查图6所示的控制字符块转换表,相应的输出转换后的4比特的第二控制字符块“0000”,在图4中转换后的第二控制字符用K0表示。
另外,图6所示的第一控制字符块与第二控制字符块的对应关系可以任意组合,不局限于该表中显示的对应关系。因为目前第一控制字符块一共12种,用4比特的二进制码可以代表16中控制字符的种类,因此,只要转换后的4比特的第二控制字符块能够唯一标识8比特的第一控制字符块就可以。
最后,4个数据块中的数据字符块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映射到需要输出的数据块的相应位置:最终输出的34比特的数据块为:“101000K0D1D2D3”,其中“10”标识输入的4个数据块中有第一控制字符块,“1000”标识该第一控制字符块有1个,且位于该4个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K0”为8比特的第一控制字符块“C0”转换后的第二控制字符块,“D1D2D3”为3个字符块。
本发明实施例是针对采用32B34B编码的业务,这些业务不限于以太网业务或CPRI业务,也可以是其他业务,比如语音业务、IPTV业务。在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数据链路层采用32B34B编码封装管理数据,建立OLT和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对ONU的管理。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分无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应用在如图2所示的WDM-PON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OLT接收业务数据。
具体地,OLT从外部服务器或者远程服务器接收业务数据。该外部服务器可以是第三方组织的、存有数据源的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标识与用户有关的用户数据,或者是用户请求的节目数据流。
S702、OLT获取管理数据。
其中,所述管理数据用于标识OLT控制、管理或配置终端设备的状态、参数的数据;或者所述管理数据也可以用于标识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而收集、存储、处理的数据;或者所述管理数据还可以用于标识除业务数据外的其他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管理数据,可以是OLT本地生成管理数据,也可以是OLT从外部设备得到管理数据。本地生成管理数据,可以是手动配置生成管理数据,比如通过命令行或网管系统进行手动配置;还可以是OLT根据ONU上报的信息,自动生成管理数据,本发明对生成管理数据的方式不做任何限定。
管理数据为多个字节,一个数据帧可能不能承载所有的管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管理数据长度进行切割,即数据分片,分片后的管理数据可以通过多个数据帧来承载。
S703、OLT发送第一帧至ONU,该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其中,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帧头域进一步包括管理数据域和选择域。
其中,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其中,所述帧也可以称为数据流或比特流。
通常地,一个帧包括帧头、净荷、校验位,帧头位于帧的起始部分,净荷位于帧的中间部分,校验位位于帧的尾部部分。对于不同的帧结构,这三个部分的长度不尽相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校验,该帧头域还包括校验域,该校验域包括上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的校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管理数据分片前,对所述管理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数据承载于所述第一帧的校验域,为区别于上述帧头域包含的 校验域,第一帧的校验域称为第二校验域,该第二校验域位于该第一帧的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OLT发送第二帧至ONU,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携带所述管理数据中剩余部分,其中,所述剩余部分为除所述第一帧携带的管理数据之外的管理数据。
可选地,业务数据可以采用里所码RS(250,218)编码。
可选地,业务数据还可以采用里所码RS(254,238)编码。
可选地,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还可以采用里所码RS(253,221)编码。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32B34B编码方式可以采用带内封装,也可以采用带外封装,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对于带内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同时承载在同一通道上,或者理解为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没有独立的帧头,或者没有独立的管理帧;对于带外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道上,或者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有独立的帧头,或者有独立的管理帧。其中,对带内封装和带外封装的解释,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将管理数据发送至ONU端,从而建立OLT与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与ONU之间的通信,解决了当前WDM-PON中没有提供如何建立管理通道的问题。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将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说明如何建立管理通道以及如何理解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
以在WDM-PON系统中进行波长切换为例,比如OLT基于节能或负载均衡的理由,将原本在第一波长通道工作的ONU调整到第二波长通道工作。结合此具体场景,OLT需要发送调整ONU波长的信息至ONU,所述信息中至少要包括ONU的标识、第二波长通道的波长范围或编号信息。其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ONU的标识和第二波长通道的波长范围或编号为狭义上的管理数据;除此之外,管理数据还可以包括该帧所特有的数据。以采用以太网帧发送该狭义上的管理数据为例,那么以太网帧标准中必要的数据,包括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协议标识符、下一个OMCI消息的长度等数据(具体可以参照图8中所示出的以太网帧的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标准定义的、与控制有关的数据理解为广义上的管理 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管理数据至少包括上述狭义上的管理数据,当然地,也可以被解释为广义上的管理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波长切换的场景中,OLT将ONU标识以及第二波长通道的范围或编号封装到图8中的消息内容中,按照以太网帧的方式封装该帧,封装后的帧格式如图8所示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管理数据。该管理数据被发送到ONU端,其中,该管理数据在图3中的位置是图3中标示定界符的34个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上述帧,即第一帧和第二帧,可以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简称:OMCI)以太帧。帧的格式可以如ITU-T G.986(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t-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标准定义,在以太帧格式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通过此管理通道,可以根据移动承载的新功能,在原有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的基础上增加管理CPRI接口的处理等内容。其中,图8为OMCI以太帧结构。如图8所示,OMCI以太帧可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ress):大小为6字节;
数据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ress):大小为6字节;
OUI扩展以太网类型域(OUI extended ethertype):大小为2字节,用来指明应用于帧数据域的协议类型,Baseline类OMCI消息固定为53字节,Extend类OMCI消息最长为1980字节,具体内容可以参考IEEE 802标准;
协议标识符(Protocol identifier):大小为5字节,用于指示当前所用的协议,具体内容可以参考IEEE 802标准;
组织唯一标志符(OUI):是由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分配给单位组织的,它包含了24位比特;
ITU-T子类型(ITU-T subtype):当前为OMCI预留的域;
下一个OMCI消息的长度(Length of next OMCI message):大小为2字节,用于指示后面OMCI域中消息的长度;
OMCI消息(OMCI message):大小为40字节,ONU管理和控制的消息,具体内容可以参考ITU-T G.984.4;
OMCI结束(End of OMCI):大小为2字节,指示OMCI净荷到此为止;
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大小为4字节,用于对帧进行校验,防止出错。
其中,采用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封装方法(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ncapsulation Method,简称:GPON)封装的OMCI消息包括:
GEM帧头(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 Header,GEM header):大小为5字节,用于指示帧开始;
处理相关标识符(Transaction correlation identifier):大小为2字节,一组对应请求和响应的消息。在Baseline类OMCI消息中,该域最高比特(bit)表示该OMCI消息的优先级;
消息类型(Message type):大小为1字节,共支持32种消息类型,协议已经定义了4~28;
设备类型(Device identifier):大小为1字节,其中,0xA表示Baseline类,0xB表示Extend类;
消息标识符(Message identifier):大小为4字节,两字节的实体ID,两字节的实例ID;
消息内容(Message contents):大小为32字节,用于表示帧净荷;
OMCI尾部(OMCI trailer):大小为8字节,主要用来填充校验码。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OLT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上述32B34B帧上,此时,采用不同于业务帧的管理帧来传输管理数据,统一可以采用如图8所述的OMCI以太帧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以采用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封装到同一个帧的不同域上,其中,管理数据对应的域为帧头。
图9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带外管理模型示例图。如图9所示,在OLT中,在数据链路层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在不同域,其中,封装方式可以采用适用于以太网传输的格式,但不以此为限。最后,OLT通过物理层将帧发送出去。
采用带外管理的方式,管理数据被封装到开销域,因此并不影响原有的业务数据承载效率。
可选地,在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OLT对管理数据的封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一个实施例,以预设大小分片管理数据,将至少部分所述分片后的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即OLT对管理数据按照预设大小进行分片,再将每一分片管理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第一帧中。该实施例中,承载管理数据的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选择(Option)域,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及校验域,包括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
图10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一32B34B编码示意图。举例说明,OLT要传输至ONU的管理数据为16字节,其中,由于单帧有效管理数据净荷为2字节,因此,管理数据须进行分片,在本例子中,16字节的管理数据分为8片,8片管理数据分别承载在8个以太帧,每个以太帧承载2个字节。当然地,本例中以管理数据为16字节为例,实际中传输的管理数据可能字节较小,也可能较大,本发明不作任何限定。Option域可以采用3比特位,其中,第一比特位是分片结束标识,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例如“1”表示分片结束,“0”表示还有分片未结束;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dying gasp)功能,第三比特位暂时保留。
对比图3和图10两图所示的内容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两种编码方式对帧头的使用。其中,图10中点虚线框内内容为帧头所承载管理数据的格式。如图10所示,每一帧中,帧头承载2字节管理数据、3比特Option域及13比特校验域,共32比特数据。其中,校验域采用混合纠错(Hybrid Error Correction,简称:HEC)来校验管理数据。当然地,校验域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纠码的方式,比如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或后向纠错编码(Back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BEC)等。
以下详细说明对管理数据的32B34B编码。
步骤11、在连续接收32比特的数据流后,输出:“M0M1M2M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M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M0”之前,即“M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数据流中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三同步头SH,例如“00”(只要第三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0M0M1M2M3”, 共34比特数据。
步骤1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0M0M1M2M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同步头“00”不进行扰码,只对“M0M1M2M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0”,最终输出的数据流为:“00N0N1N2N3”
步骤13、将1个上述处理后的34B管理数据块,放在现有定界符域(即帧头)。
步骤14、RS(250,218)生成的32字节奇偶校验数据,组成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在每个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第四同步头,例如“11”(第四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第三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形成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1个34比特的帧头(管理数据块,没有参与RS(250,218)编码),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
对于N字节管理数据,其中,N大于2,先对该N字节管理数据分片,例如,采用N对2向上取整的方式,获得承载该N字节管理数据所需要的帧数。N字节管理数据中,第0字节和第1字节管理数据为第一帧,第2字节和第3字节管理数据为第二帧,以次类推,直至最后1字节管理数据。在封装过程中,当当前已封装的帧的累计数目小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0”;当当前已传输的帧的累计数目等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1”,从而实现整个管理数据的传输。
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分片,再在每一帧中对分片后的管理数据进行HEC校验来保证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另一个实施例,OLT对管理数据先进行校验,再分片承载。例如,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并把FEC后的管理数据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上一实施例使用的有效带宽仅为2字节,效率比较低。为了提升效率,本实施例可以将所有管理数据合在一起,采用FEC编码后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此时,帧中不需再包括校验域。
在该实施例中,管理数据经FEC后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其中,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 数据域,包括分片及编码处理后的管理数据,即包括至少部分所述FEC编码后的管理数据;选择Option域,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选择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选择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选择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
每一帧中,帧头域包括预设大小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及相应比特的Option域,共32比特数据。例如,3比特的Option域和29比特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
在封装过程中,当当前已封装的帧的累计数目小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0”;当当前已传输的帧的累计数目等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1”,从而实现整个管理数据的传输。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再分片经FEC后的管理数据。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重新定义新的RS编码方式。图11A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另一32B34B编码示意图。如图11A所示,该实施例采用RS(254,238)编码处理业务数据。
参考图11A,以下详细说明对数据的32B34B编码。
步骤21、接收经过8B10B译码后的帧,连续接收4个8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所述帧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一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
步骤2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一同步头或者第二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一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的帧为:“01S0S1S2S3”。
步骤23、接收32比特管理数据,输出:“M0M1M2M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M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在第一个管理数据“M0”之前,即“M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第三同步头SH,例如“00”(只要第三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 “00D0D1D2D3”。
步骤24、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0M0M1M2M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三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三同步头“00”不进行扰码,只对“M0M1M2M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三同步头“00”,最终输出:“00N0N1N2N3”。
步骤25、连续接收51个经过上述扰码处理后的34比特的业务数据块,和5个34比特管理数据块形成238字节的帧。
步骤26、对上述238字节的帧进行RS(254字节,238字节)编码,输出254字节的帧。具体为在56个34比特的数据尾部增加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正好输出2032比特即254字节的数据。另外,从上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输出的2032比特即254字节的数据包括:56个34比特的数据块和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所述56个34比特的数据块为净荷数据。
步骤27、将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每一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第四同步头,例如“11”(第四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第三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形成4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5个34比特的帧头(即管理数据块),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4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
步骤28、对上述60个34比特的帧进行34比特到10比特的位宽转换,输出所述位宽转换后的帧。具体为:将每34比特的数据块进行位宽转换,即将60个34比特的帧转换成204个10比特的帧,进行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步骤21至步骤26对业务数据进行32B34B编码,采用冗余字节更少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有效利用带宽,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重新定义新的RS编码方式。图11B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另一32B34B编码示意图。如图11B所示,该实施例采用RS(253,221)编码处理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
参考图11B,以下详细说明对数据的32B34B编码。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个32比特的管理数据块和51个32比特的所述业务数据块组装在一起,进行32B34B编码;对编码后的数据使用 FEC RS(253,221)编码。编码后产生的32Byte FEC冗余,封装到8个32比特的冗余块中,对该8个32比特的冗余块再进行32B34B编码。最终数据总量为(1+51+8)*34=2040bit,与进入的51个10bit数据块数据总量相同。具体地:
步骤31、接收经过8B10B译码后的业务数据,连续接收4个8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第一或者第二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
步骤3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一同步头或者第二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一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01S0S1S2S3”。
步骤33、接收32比特管理数据,输出:“M0M1M2M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M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在第一个管理数据“M0”之前,即“M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第三同步头SH,例如“00”(只要第三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0D0D1D2D3”。
步骤34、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0M0M1M2M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三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三同步头“00”不进行扰码,只对“M0M1M2M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三同步头“00”,最终输出:“00N0N1N2N3”。
步骤35、接收51个经过上述扰码处理后的34比特的业务数据块,和1个34比特管理数据块形成221字节的帧。
步骤36、对上述221字节的帧进行RS(253,221)编码,输出253字节的帧。具体为在52个34比特的数据尾部增加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正好输出2024比特即253字节的数据。另外,从上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输出的2024比特即253字节的数据包括:52个34比特的数据块和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所述52个34比特的数据块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组合。
步骤37、将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每一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第四同步头,例如“11”(第四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第三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形成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1个34比特的帧头(即管理数据块),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
步骤38、对上述60个34比特的帧进行34比特到10比特的位宽转换,输出所述位宽转换后的帧。具体为:将每34比特的数据块进行位宽转换,即将60个34比特的帧转换成204个10比特的帧,进行输出。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数据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其中,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选择Option域,所述选择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选择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选择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及,校验域,用于校验所述管理数据域中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实施例中的管理数据为经FEC后的管理数据。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帧头域可以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FEC编码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所述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其余比特位暂时保留。
在图12中以以太网业务为例进行说明,MAC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32B34B封装,其中以太网业务采用以太帧封装,在以太业务数据帧中插入以太管理数据帧。以太管理数据帧的格式如ITU-G.986标准定义,可以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最后通过物理层将封装后的帧发送出去。
实施例二
图13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应用在如图2所示的WDM-PON中,该方法可以由光网络终端设备执行,该设备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例如ONU等设备中,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如图13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301、ONU接收OLT发送的第一帧,该第一帧采用32B34B编码方式,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承载在第一帧的净荷域,第一帧的帧头域进一步包括管理数据域和选择域。
其中,管理数据域,包括至少部分分片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选择域,包括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S1302、ONU从帧头域读取管理数据域,得到第一管理数据。
通常地,管理数据为多个字节,一个数据帧可能不能承载所述的管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数据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长度进行切割,即数据分片,分片后的管理数据可以通过多个数据帧来承载。
可选地,所述帧头还包括校验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
可选地,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可选地,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可选地,所述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选择域中所述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判断分片没有结束;
所述ONU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第二管理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并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和
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与上述发送端实施例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为接收端实施例,收发两侧所涉及的帧以及帧中各个域携带的内容相同,具体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送侧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ONU作为接收端,在接收上述帧(包括第一帧和第二帧)之后,解析出该帧中的管理数据;并根据管理数据,配置其自身的状态,实现OLT对ONU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帧头的具体内容,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送侧的信息,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32B34B封装可以采用带内封装,也可以采用带 外封装,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对于带内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同时承载在同一通道上,或者理解为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没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对于带外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道上,或者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
在实际应用中,OLT管理至少一个ONU,该至少一个ONU接收OLT下发的包括管理数据的帧,提取帧中的管理数据,并完成自身配置,从而实现OLT对该至少一个ONU的状态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ONU端通过接收OLT发送的管理数据,建立OLT与ONU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OLT与ONU之间的通信,解决了当前WDM-PON中没有提供如何建立管理通道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提到的上述帧,即第一帧和第二帧,可以为OMCI以太帧。帧的格式可以如G.986标准定义,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通过此管理通道,可以根据移动承载的新功能,在原有P2P的基础上增加管理CPRI接口的处理等内容。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帧上。此时,采用不同于业务帧的管理帧来传输管理数据,统一可以采用如图8所述的OMCI以太帧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以采用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封装到同一个帧的不同域上,其中,管理数据对应的域为管理域。
上述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生成:在OLT中,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层,采用如图9所示带外管理模型,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在帧的不同域,其中,封装方式可以采用适用于以太网传输的格式,但不以此为限。
采用带外管理的方式,管理数据被封装到开销域,因此并不影响原有的业务数据承载效率。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可以采用RS(250,218)编码。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还可以采用RS(254,238)编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冗余字节更少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相对帧的帧头比采用RS(250,218)编码时,长度更长。
作为管理数据封装方式的一个实施例,以预设大小分片管理数据,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即OLT对管理数据按照预设大小进行分片,再将每一分片管理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帧中。该实施例中,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管理数据;选择Option域,Option域中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所述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及校验域,该校验域可以包括所述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用于校验所述管理数据域中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比如Option域采用3比特位,即预设大小的比特位为3比特位,其中,第一比特位是分片结束标识,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例如“1”表示分片结束,“0”表示还有分片未结束;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dying gasp)功能,第三比特位暂时保留。
与发送端相对应,ONU所接收的帧中,所述帧头域还可以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编码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该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可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可以用于指示掉线告警。
比如,与发送端相对应的是,在解封装过程中,根据所述选择域中所述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判断分片没有结束;所述ONU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第二管理数据;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并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和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实施例三
图14为本发明用于WDM-PON通信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装置,应用在如图2所示的WDM-PON中,该装置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例如OLT等设备中,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该装置10包括接收模块100、获取模块200和发送模块300。
其中,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业务数据;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管理数据;发送模块300用于发送第一帧至ONU,该第一帧以32比特34比特编码, 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帧的净荷域,所述帧头域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选择域,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为与上述发送端方法实施例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校验,其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后的校验数据。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32B34B封装可以采用带内封装,也可以采用带外封装,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对于带内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同时承载在同一通道上,或者理解为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没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对于带外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道上,或者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各模块协同工作,将管理数据发送至ONU端,从而建立OLT与ONU之间的管理通道,该OLT集成上述装置,以实现OLT与ONU之间的通信,解决了当前WDM-PON中没有提供如何建立管理通道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帧可以为OMCI以太帧。第一帧的格式可以如ITU-G G.986标准定义,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通过此管理通道,可以根据移动承载的新功能,在原有P2P的基础上增加管理CPRI接口的处理等内容。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0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帧上,此时,采用不同于业务帧的管理帧来传输管理数据,统一可以采用如图8所述的OMCI以太帧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以采用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封装到同一个帧的不同域上。
图9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带外管理模型示例图。如图9所示,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层,装置10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在不同域,其中,封装方式可以采用适用于以太网传输的格式,但不以此为限。最后,通过物理层将帧发送出去。
采用带外管理的方式,管理数据被封装到开销域,因此并不影响原有的 业务数据承载效率。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可以采用RS(250,218)编码。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还可以采用RS(254,238)编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冗余字节更少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相对帧的帧头域比采用RS(250,218)编码时,长度更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装置10对管理数据的封装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一个实施例,管理数据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该实施例中,承载管理数据的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管理数据;选择Option域,所述选择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选择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选择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及校验域,用于校验所述管理数据域中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如图10所示,点虚线框内内容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2B34B编码与现有技术中32B34B编码的区别。其中,由于单帧有效管理数据净荷为2字节,因此,管理数据须进行分片。Option域例如采用3比特位,即预设大小的比特位为3比特位,其中,第一比特位是分片结束标识,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例如“1”表示分片结束,“0”表示还有分片未结束;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dying gasp)功能,第三比特位暂时保留。
如图10所示,每一帧中,帧头承载2字节管理数据、3比特Option域及13比特校验域,共32比特数据。其中,校验域采用HEC来校验管理数据。以下详细说明对管理数据的32B34B编码。
步骤11、连续接收32比特的数据流后,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数据流中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一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共34比特数据。
步骤1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 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的数据流为:“01S0S1S2S3”,作为对2字节管理数据进行32B34B编码后的结,承载在上述管理域。
对于N字节管理数据,其中,N大于2,先对该N字节管理数据分片,例如,采用N对2向上取整的方式,获得承载该N字节管理数据所需要的帧数。N字节管理数据中,第0字节和第1字节管理数据为第一帧,第2字节和第3字节管理数据为第一帧,以次类推,直至最后1字节管理数据。在封装过程中,当当前已封装的帧的累计数目小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0”;当当前已传输的帧的累计数目等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1”,从而实现整个管理数据的传输。
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分片,再在每一帧中对分片后的管理数据进行HEC校验来保证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另一个实施例,装置10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帧的不同域上。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OLT对管理数据先进行校验,再分片承载。例如,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并把FEC后的管理数据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上一实施例使用的有效带宽仅为2字节,效率比较低。为了提升效率,本实施例可以将所有管理数据合在一起,采用FEC编码后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此时,帧中不需再包括校验域。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的帧头可以具体包括:管理数据经FEC后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其中,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域可以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FEC编码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
每一帧中,帧头承载预设大小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及相应比特的Option域,共32比特数据。例如,3比特的Option域和29比特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经FEC后的管理数据的32B34B编码方式与图10中类似,采用上一实施例中步骤11和步骤12进行32B34B编码,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仅为帧结构的区别。
对于M比特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其中,M大于29,对该M字节经 FEC后的管理数据分片,例如,采用M对29向上取整的方式,获得承载该M字节经FEC后的管理数据所需要的帧数。M字节经FEC后的管理数据中,第0比特至第28比特经FEC后的管理数据为第一帧,以次类推,直至最后1比特管理数据。在封装过程中,当当前已封装的帧的累计数目小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0”;当当前已传输的帧的累计数目等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1”,从而实现整个管理数据的传输。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再分片经FEC后的管理数据。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重新定义新的RS编码方式。如图11A所示,该实施例采用RS(254,238)编码处理业务数据。
参考图11A,以下详细说明对数据的32B34B编码。
步骤21、接收经过8B10B译码后的数据流,连续接收4个8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所述数据流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一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
步骤2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一同步头或者第二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一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的数据流为:“01S0S1S2S3”。
步骤23、接收32比特管理数据,输出:“M0M1M2M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M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在第一个管理数据M0之前,即“M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第三同步头SH,例如“00”,输出“00D0D1D2D3”。
步骤24、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0M0M1M2M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三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三同步头“00”不进行扰码,只对“M0M1M2M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三同步头“00”,最终输出:“00M0M1M2M3”。
步骤25、连续接收51个经过上述扰码处理后的34比特的业务数据块和5个34比特管理数据块,形成238字节的数据流。
步骤26、对上述238字节的数据流进行RS(254字节,238字节)编码,输出254字节的数据流。具体为在56个34比特的数据尾部增加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正好输出2032比特即254字节的数据。另外,从上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输出的2032比特即254字节的数据包括:56个34比特的数据块和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所述56个34比特的数据块为净荷数据。
步骤27、将4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每一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第四同步头,例如“11”,其中第四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第三同步头的值不同,形成4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5个34比特的帧头,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4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
步骤28、对上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流进行34比特到10比特的位宽转换,输出所述位宽转换后的数据流。具体为:将每34比特的数据块进行位宽转换,即将60个34比特的数据流转换成204个10比特的数据流,进行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步骤21至步骤26对业务数据进行32B34B编码,采用冗余字节更少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有效利用带宽,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又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重新定义新的RS编码方式。图11B为本发明WDM-PON通信的方法中另一32B34B编码示意图。如图11B所示,该实施例采用RS(253,221)编码处理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
参考图11B,以下详细说明对数据的32B34B编码。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个32比特的管理数据块和51个32比特的所述业务数据块组装在一起,进行32B34B编码;对编码后的数据使用FEC RS(253,221)编码。编码后产生的32Byte FEC冗余,封装到8个32比特的冗余块中,对该8个32比特的冗余块再进行32B34B编码。最终数据总量为(1+51+8)*34=2040bit,与进入的51个10bit数据块数据总量相同。具体地:
步骤31、接收经过8B10B译码后的业务数据,连续接收4个8比特的二进制码,输出:“D0D1D2D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D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根据图4所示的编码规则,在第一个数据块“D0”之前,即“D0” 的第一位之前增加标识所述帧均为数据字符块的第一同步头SH,例如“01”(只要第一同步头的值与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1D0D1D2D3”。
步骤32、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1D0D1D2D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一同步头或者第二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一同步头“01”不进行扰码,只对数据块“D0D1D2D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一同步头“01”,最终输出的帧为:“01S0S1S2S3”。
步骤33、接收32比特管理数据,输出:“M0M1M2M3”,其中,任意一个字母M代表8比特的数据字符块;在第一个管理数据“M0”之前,即“M0”的第一位之前增加第三同步头SH,例如“00”(只要第三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输出“00D0D1D2D3”。
步骤34、对上述输出的34比特的“00M0M1M2M3”进行扰码,其中,对除第三同步头后的数据块进行扰码,例如:第三同步头“00”不进行扰码,只对“M0M1M2M3”进行扰码,输出时,在扰码后的数据块的第一个数据块的头部添加上第三同步头“00”,最终输出:“00N0N1N2N3”。
步骤35、连续接收51个经过上述扰码处理后的34比特的业务数据块和1个34比特管理数据块,形成221字节的帧。
步骤36、对上述221字节的帧进行RS(253,221)编码,输出253字节的帧。具体为在52个34比特的数据尾部增加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正好输出2024比特即253字节的数据。另外,从上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输出的2024比特即253字节的数据包括:52个34比特的数据块和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其中,所述52个34比特的数据块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组合。
步骤37、将8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每一个32比特的奇偶校验块的头部增加第四同步头,例如“11”(第四同步头的值与第一、第二、第三同步头的值能够区别,分别进行标识就可以),形成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最后,形成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共2040比特,从上述描述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所述60个34比特的数据块包括:1个34比特的帧头(即管理数据 块),51个34比特的数据块作为净荷数据和8个34比特的奇偶校验块。
步骤38、对上述60个34比特的帧进行34比特到10比特的位宽转换,输出所述位宽转换后的帧。具体为:将每34比特的数据块进行位宽转换,即将60个34比特的帧转换成204个10比特的帧,进行输出。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用于承载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中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所述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及校验域,包括所述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用于校验所述管理数据域中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该实施例中的管理数据为经FEC后的管理数据。所述FEC校验数据承载在该帧的校验域,一般位于帧尾。所述帧的帧头域具体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经FEC后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其中,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域,例如帧头,可以包括:管理数据域,包括分片及编码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用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FEC编码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所述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其余比特位暂时保留。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OLT将管理数据封装在帧头。在图12中以以太网业务为例进行说明,MAC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32B34B封装,其中以太网业务采用以太帧封装,在以太业务数据帧中插入以太管理数据帧。以太管理数据帧的格式如ITU-G.986标准定义,可以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最后通过物理层将封装后的帧发送出去。
实施例四
图15为本发明用于WDM-PON通信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装置,应用在如图2所示的WDM-PON中,该装置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例如ONU等设备中,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如图15所示,该装置20包括接收模块400 和配置模块500。
其中,接收模块400用于接收OLT发送的第一帧,所述第一帧以32B34B封装,所述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第一帧的帧头域进一步包括管理数据域和选择域,其中管理数据域包括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第一管理数据,,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配置模块500用于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管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为与上述接收端方法实施例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
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32B34B封装可以采用带内封装,也可以采用带外封装,本发明不对其进行限制。对于带内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同时承载在同一通道上,或者理解为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没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对于带外封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的通道上,或者从帧结构的角度来看,有独立的管理域,或者独立的管理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通过接收OLT发送的管理数据,建立与OLT之间的管理通道,以实现与OLT的通信,解决了当前WDM-PON中没有提供如何建立管理通道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可以采用RS(254,238)编码。
可选地,上述业务数据还可以采用RS(254,238)编码。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00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携带所述管理数据中剩余部分,其中,所述剩余部分为除所述第一帧携带的管理数据之外的管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上述帧,即第一帧和第二帧,可以为OMCI以太帧。帧的格式可以如ITU-G G.986标准定义,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通过此管理通道,可以根据移动承载的新功能,在原有P2P的基础上增加管理CPRI接口的处理等内容。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不同帧上。此时,采用不同于业务帧的管理帧来传输管理数据,统一可以采用如图8所述的OMCI以太帧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也可以采用将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封装到同一个帧的不同域上,其中,管理数据对应的域为管理域。
上述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生成:在OLT中,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层,采用如图9所示带外管理模型,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在帧的不同域,其中,封装方式可以采用适用于以太网传输的格式,但不以此为限。
采用带外管理的方式,管理数据被封装到开销域,因此并不影响原有的业务数据承载效率。
作为管理数据封装方式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第一帧的帧头域,可以具体包括:管理数据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域。该实施例中,上述帧头域,具体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中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所述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所述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所述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及,校验域,该校验域可以包括所述分片处理后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用于校验所述管理数据域中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帧还可以包括第二校验域,用于承载分片前的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帧头域只包括管理数据域和选择Option域,其中,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中包含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如图10所示,其中,由于单帧有效管理数据净荷为2字节,因此,管理数据须进行分片。Option域例如采用3比特位,即预设大小的比特位为3比特位,其中,第一比特位是分片结束标识,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例如“1”表示分片结束,“0”表示还有分片未结束;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dying gasp)功能,第三比特位暂时保留。
如图10所示,每一帧中,帧头承载2字节管理数据、3比特Option域及13比特校验域,共32比特数据。其中,校验域采用HEC来校验管理数据。对管理数据的32B34B编码可参考发送侧装置实施例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分片,再在每一帧中对分片后的管理数据进行HEC校验来保证管理数据的有效性。
作为对管理数据进行封装的另一个实施例,管理数据与业务数据分别承载在帧的不同域上。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对管理数据先进行校验,再分片承载。例如,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并把FEC后的管理数据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上一实施例使用的有效带宽仅为2字节,效率比较低。为了提升效率,本实施例可以将所有管理数据合在一起,采用FEC编码后和冗余域按顺序填充到帧头中。此时,帧中不需再包括校验域。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的帧头可以具体包括:管理数据经FEC后以预设大小分片,至少部分所述管理数据承载在所述帧头,其中,承载所述管理数据的域,例如帧头,可以包括:管理数据域,用于承载至少部分所述编码后的管理数据;Option域,Option域采用预设大小的比特位,其中,Option域中第一比特位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Option域中第二比特位用于指示掉线告警。
每一帧中,帧头承载预设大小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及相应比特的Option域,共32比特数据。例如,3比特的Option域和29比特的经FEC后的管理数据。经FEC后的管理数据的32B34B编码方式与图10中类似,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1和步骤12进行32B34B编码,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仅为帧结构的区别。
对于M比特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其中,M大于29,对该M字节经FEC后的管理数据分片,例如,采用M对29向上取整的方式,获得承载该M字节经FEC后的管理数据所需要的帧数。M字节经FEC后的管理数据中,第0比特至第28比特经FEC后的管理数据为第一帧,以次类推,直至最后1比特管理数据。在封装过程中,当当前已封装的帧的累计数目小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0”;当当前已传输的帧的累计数目等于该帧数时,Option域的第一比特位记为“1”,从而实现整个管理数据的传输。该实施例中,先对管理数据进行FEC,再分片经FEC后的管理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OLT将管理数据封装在帧头域。在图12中以以太网业务为例进行说明,MAC对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32B34B封装,其中以太网业务采用以太帧封装,在以太业务数据帧中插入以太管理数据帧。以太管理数据帧的格式如ITU-G.986标准定义,可以在以太网中承载OMCI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ONU的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配置模块500可以具体用于:读取所述选择域当前的状态,判断所述管理数据是否结束;如果是,根据从所述管理数据域提取的管理数据配置所述ONU;如果否,继续接收下一帧,获取下一帧中的第二管理数据,组合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并根据组合后的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比如,与发送端相对应的是,在解封装过程中,配置模块500读取当前Option域的状态,根据第一比特的值判断管理数据是否结束,如果是,根据从当前帧中提取的管理数据配置该ONU;如果否,说明管理数据还承载在下一帧帧中,需要继续接收下一帧,然后继续循环当前的流程,直到管理数据结束,提取所有的管理数据并对该ONU进行配置。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该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21和光网络单元23、24、25,光线路终端21通过第二阵列波导光栅与光网络单元23、24、25通信。
其中,在该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光线路终端21可以包括如图14所示的装置,和/或,光网络单元23、或24、或25可以包括如图15所示的装置。该光线路终端21与光网络单元23、或24、或25通信的方法流程请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3)

  1.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路终端OLT接收业务数据;
    所述OLT获取管理数据,所述管理数据包含多个分片;和
    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光网络单元ONU,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
    其中,所述帧头域包括:
    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和
    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ON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校验,
    其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
    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的校验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管理数据分成多个分片前,对所述管理数据进行检验,
    其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第二校验域,所述第二校验域包括所述对所述分片前的管理数据进行检验产生的校验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发送第一帧至ONU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LT发送第二帧至所述ONU,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所述多个分片管理数据中的剩余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9.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网络单元ONU接收光线路终端OLT发送的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第一帧的帧头域包括:
    管理数据域,包括至少部分分片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
    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和
    所述ONU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头域还包括:
    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分片后的第一管理数据的校验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12.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14. 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U接收OLT发送的第一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选择域中所述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判断分片没有结束;
    所述ONU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第二管理数据;
    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并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和
    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ONU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17.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数据,所述管理数据包含多个分片;和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帧至光网络单元ONU,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方式,所述第一帧包含帧头域和净荷域,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
    其中,所述帧头域包括:
    管理数据域,包括所述管理数据的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和
    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进行校验,
    其中,所述帧头域还包括:
    校验域,包括所述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分片后的校验数据。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验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管理数据分成多个分片前,对所述管理数据进行检验,其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第二校验域,所述第二校验域包括所述对所述分片前的管理数据进行检验产生的校验数据。
  20.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21.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22.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23. 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帧至所述ONU,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包含所述多个分片管理数据中的剩余部分。
  24. 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25.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线路终端OLT发送的第一帧,其中,所述第一帧采用32比特34比特编码,所述第一帧包含第一管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帧的净荷域,其中所述第一帧的帧头域包括:
    管理数据域,包括至少部分分片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
    选择域,包括用于指示分片是否结束的信息;和
    配置模块,用于从所述帧头域读取所述管理数据域,得到所述第一管理数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头域还包括:
    检验域,包括所述第一管理数据的多个分片后的检验数据。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0,218)编码。
  28.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4,238)编码。
  29.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和所述业务数据以里所码RS(253,221)编码。
  30. 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OLT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的帧头域携带第二管理数据,所述配置模块获取所述第二管理数据,组合所述的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并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一管理数据和第二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31.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理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
  32. 根据权利要求25至3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以太帧。
  33.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包括如权利要求15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和所述ONU包括如权利要求22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80082060.0A 2014-09-29 2014-11-04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6717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4/087781 2014-09-29
CN2014087781 2014-09-29
PCT/CN2014/090196 WO2016049964A1 (zh) 2014-09-29 2014-11-04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7017A true CN106717017A (zh) 2017-05-24

Family

ID=55629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060.0A Pending CN106717017A (zh) 2014-09-29 2014-11-04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90804A4 (zh)
CN (1) CN106717017A (zh)
WO (1) WO201604996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760A (zh) * 2018-11-26 2020-06-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4557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1327970A (zh) * 2018-12-13 2020-06-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和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
WO2021196932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路复用的通道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267543A1 (zh) * 2021-06-22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分片方法、数据帧的解析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6364A (zh) * 2017-02-24 2017-10-31 深圳市双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路终端远程管理光网络单元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499A (zh) * 2017-09-21 2017-12-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887084B (zh) * 2023-09-08 2023-11-28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Olt设备和wdm-pon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2693A1 (en) * 2002-01-29 2003-07-31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ever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server, it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ts server and data transfer control program
CN1536812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千兆无源光网络封装方法帧结构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1127759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收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74035A (zh) * 2008-09-19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中的解码方法和系统以及成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4431B1 (en) * 2006-11-10 2014-01-2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Quality of service and flow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WO2013177736A1 (zh) * 2012-05-28 2013-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终端管理控制接口报文传递方法、系统及相应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42693A1 (en) * 2002-01-29 2003-07-31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ever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server, it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ts server and data transfer control program
CN1536812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千兆无源光网络封装方法帧结构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1127759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数据收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74035A (zh) * 2008-09-19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中的解码方法和系统以及成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760A (zh) * 2018-11-26 2020-06-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4557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1327970A (zh) * 2018-12-13 2020-06-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和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
WO2021196932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路复用的通道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267543A1 (zh) * 2021-06-22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分片方法、数据帧的解析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9964A1 (zh) 2016-04-07
EP3190804A4 (en) 2017-09-20
EP3190804A1 (en) 201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7017A (zh) 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00129B2 (en) Channel bonding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6482043B2 (ja) 光ポートオートネゴシエーション方法、光モジュール、中央局終端デバイス、及び終端デバイス
CN105594143B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onu注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1263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2891731B (zh) 64b66b编码系统的前向纠错
AU20102170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upgraded bandwidth map for ten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6576010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成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64924B (zh) 无源光网络中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37826A (zh)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5915558B (zh) 一种onu混插的无源光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8120179A1 (zh) 一种管理光网络单元onu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216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873683A (zh) 数据编译码方法和装置、olt、onu和pon系统
Trowbridge Ethernet and OTN-400G and beyond
CN110391864A (zh) 无源光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861959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AM message and processing error in PON system
JP2018513629A (ja) 誤り訂正および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1327970B (zh) 无源光网络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和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4904144A (zh) 多波长光网络中的安全
CN107872333A (zh) 一种传输多协议分组段层tms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30004779A (ko) 서비스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218965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通信系统
CN105933802B (zh) 一种onu混插的无源光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257093A (zh) 一种光网络中光监控信道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