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1763A -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1763A
CN106711763A CN201710093295.5A CN201710093295A CN106711763A CN 106711763 A CN106711763 A CN 106711763A CN 201710093295 A CN201710093295 A CN 201710093295A CN 106711763 A CN106711763 A CN 106711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avity surface
surface emitting
optical module
vertic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3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张健
杨现文
吴天书
李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kte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kte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kte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kte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932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1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11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1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8Surface-emitting [SE] lasers, e.g. having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avities
    • H01S5/183Surface-emitting [SE] lasers, e.g. having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avities having only vertical cavities, e.g. 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s [VC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5/02469Passive cooling, e.g. where heat is removed by the housing as a whole or by a heat pipe without any active cooling element like a TE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器驱动芯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探测器芯片,以及光接口,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的下方均设有热沉,且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下方的热沉上集成有薄膜电阻,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所述薄膜电阻通过微带线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相连。本发明利用加热控制电路给薄膜电阻提供适当的电压,从而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进行加热,可以在不增加现有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工作在扩展级甚至工业级温度应用的需求,大大提高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应用场合和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广泛应用在并行光传输以及光互联领域中,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具有集成度高、低功耗和低成本的优点,伴随着其应用环境的不断扩展,采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需要满足不同的应用环境温度要求。
由于现有的高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大部分工作在-10℃~80℃的温度区间,不能满足-40℃~85℃温度范围的工业级应用,这大大限制了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的应用场合和应用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工作温度范围窄,不能满足扩展级温度或者工业级温度的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器驱动芯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探测器芯片以及光接口,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器驱动芯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探测器芯片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的下方均设有热沉,且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下方的热沉上集成有薄膜电阻,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所述薄膜电阻通过微带线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与电路板上的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控制加热控制电路提供给薄膜电阻的电压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之间以及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之间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探测器芯片下方的热沉上也集成有薄膜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共用一个热沉。
进一步地,所述热沉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热沉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沉的材质为氮化铝或者氧化铝。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电阻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焊盘,所述焊盘与所述微带线之间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通过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下方设置集成有薄膜电阻的热沉,在电路板上加入控制薄膜电阻加热量大小的加热控制电路,利用加热控制电路给所述薄膜电阻提供适当的电压,薄膜电阻在电流的作用下释放出热量,从而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进行加热,可以在不增加现有工艺难度的情况下,实现使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封装的光模块工作在扩展级甚至工业级温度应用的需求,大大提高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应用场合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集成有薄膜电阻的热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路板、2-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3-激光器驱动芯片、4-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5-光探测器芯片、6-热沉、7-薄膜加热电阻、8-焊盘、9-微带线、10-光学器件、11-MT-MT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1、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激光器驱动芯片3、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光探测器芯片5以及光接口,该光模块是基于COB封装的,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3、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均直接封装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的下方均设有热沉6,且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下方的热沉6上集成有薄膜电阻7,所述电路板1上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未图示),所述薄膜电阻7通过微带线9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为常规电路,用于控制薄膜电阻7加热量大小,利用加热控制电路给所述薄膜电阻7提供适当的电压,所述薄膜电阻7在电流的作用下释放出热量,从而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地,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还与电路板1上的单片机(未图示)连接,所述单片机在常规的光模块中是已经存在的,所述单片机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所述单片机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控制加热控制电路提供给薄膜电阻7的电压大小。具体地,当单片机检测到环境温度接近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所容许的最低温度时,就发指令给加热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接收到指令后就会给薄膜电阻7加一个适当的电压,薄膜电阻7在电流的作用下释放出热量,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进行加热,使得其工作温度不会低于其所能承受的温度的最小值。对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加热控制电路需要给薄膜电阻7提供的驱动电压大小也不一样,可以针对此制作出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查找表,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低温环境实时改变加热量的大小,始终维持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工作在其所能允许的最小工作温度之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3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1上,且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3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与电路板1实现电连接。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3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之间以及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之间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可以根据光探测器芯片5的工作温度范围选择是否集成薄膜电阻,若光探测器芯片5本身的工作温度范围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则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上无需设置薄膜电阻,若光探测器芯片5本身的工作温度范围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则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上需要设置薄膜电阻。本实施例1为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上不设置薄膜电阻的情形,该情况下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下方的热沉6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是分开设置的。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下方的热沉6上集成的薄膜电阻7的阻值范围不限,主要根据加热控制电路所能提供的电压确定其电阻大小,本实施例中选取10Ω的电阻大小,热沉6的材质可以是氮化铝或者氧化铝,本实施例中选择氮化铝材质。
细化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的固定方式,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下方的热沉6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均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1上,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热沉6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薄膜电阻7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焊盘8,两个所述焊盘8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微带线9之间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两条所述微带线9的另一端分别与加热控制电路相连。
本实施例的光模块通过集成的电路板1、激光器驱动芯片3、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以及光接口完成电光转换,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不限于单颗或者阵列。通过集成的电路板1、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2、光探测器芯片5以及光接口完成光电转换,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不限于单颗或者阵列,所述光接口为MPO接口或者LC接口。本实施例的光接口由光学器件10和MT-MT跳线11组成,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接口不局限于此,可以没有短跳线。所述电路板1提供有电接口,用于与系统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另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与本发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的设置。本实施例2为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上也集成有薄膜电阻7的情形,该情况下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5下方的热沉6既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共用一个热沉6,本实施例2中优选为共用一个热沉6,且该热沉6上集成有薄膜电阻7,从而可以用同一个集成薄膜电阻7的热沉6同时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4和光探测器芯片5进行加热,结构更加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器驱动芯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探测器芯片以及光接口,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器驱动芯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探测器芯片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的下方均设有热沉,且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下方的热沉上集成有薄膜电阻,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所述薄膜电阻通过微带线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与电路板上的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控制加热控制电路提供给薄膜电阻的电压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之间以及所述跨阻限幅放大器芯片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之间均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探测器芯片下方的热沉上也集成有薄膜电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共用一个热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所述光探测器芯片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热沉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的材质为氮化铝或者氧化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阻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焊盘,所述焊盘与所述微带线之间通过金丝键合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CN201710093295.5A 2017-02-21 2017-02-21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Pending CN106711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3295.5A CN106711763A (zh) 2017-02-21 2017-02-21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3295.5A CN106711763A (zh) 2017-02-21 2017-02-21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1763A true CN106711763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1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3295.5A Pending CN106711763A (zh) 2017-02-21 2017-02-21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176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2017A (zh) * 2018-03-28 2018-09-07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正向温控功能的激光器组件
CN108649414A (zh) * 2018-05-16 2018-10-1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模块和光模块
CN109188622A (zh) * 2018-10-17 2019-01-1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9841600A (zh) * 2019-01-31 2019-06-04 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硅光子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WO2019184100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4771A (ja) * 1991-11-11 1993-06-01 Fujitsu Ltd 自動温度制御装置
CN101232150A (zh) * 2007-01-24 2008-07-3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To封装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CN102749684A (zh) * 2012-03-26 2012-10-24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收发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提高其温度运作范围的方法
CN202602083U (zh) * 2012-03-28 2012-12-12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扩展激光二极管的低温工作范围的装置
CN202772418U (zh) * 2012-09-13 2013-03-06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启动激光器的电路
CN104270835A (zh) * 2014-10-08 2015-01-07 四川华拓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光模块与实现其工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4771A (ja) * 1991-11-11 1993-06-01 Fujitsu Ltd 自動温度制御装置
CN101232150A (zh) * 2007-01-24 2008-07-3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To封装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CN102749684A (zh) * 2012-03-26 2012-10-24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收发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提高其温度运作范围的方法
CN202602083U (zh) * 2012-03-28 2012-12-12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扩展激光二极管的低温工作范围的装置
CN202772418U (zh) * 2012-09-13 2013-03-06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启动激光器的电路
CN104270835A (zh) * 2014-10-08 2015-01-07 四川华拓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光模块与实现其工作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2017A (zh) * 2018-03-28 2018-09-07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正向温控功能的激光器组件
WO2019184100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US10914903B2 (en) 2018-03-30 2021-02-09 Linktel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CN108649414A (zh) * 2018-05-16 2018-10-12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模块和光模块
CN109188622A (zh) * 2018-10-17 2019-01-1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09841600A (zh) * 2019-01-31 2019-06-04 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硅光子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09841600B (zh) * 2019-01-31 2020-06-12 亨通洛克利科技有限公司 硅光子光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1763A (zh) 基于低温加热技术延伸其工作温度范围的光模块
CN105259623B (zh) 一种激光器与光栅耦合器的封装结构及其方法
WO2018036161A1 (zh) 一种用于光栅耦合的激光器结构及封装方法
US20050180679A1 (en) Optoelectronic hybrid integrated module and light input/outpu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s component
CN101465345B (zh) 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1051683A1 (zh) 一种集成封装的光引擎及其信号发射、接收方法
CN112965183A (zh) 一种硅光模块
CN102184916A (zh) 光学模块和该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7741618A (zh) 一种高速dml发射组件
CN107664796A (zh) 一种高速光模块的散热结构
CN208283580U (zh) 反射透镜、激光发射器、光发射组件及光发射接收组件
CN106443912B (zh) 一种光互联模块
CN106558832A (zh) Cos半导体激光器阵列
CN105549163A (zh) 一种光互连组件
CN104734000B (zh) 激光发射器
CN105717586A (zh) 一种sip芯片与激光器的耦合方法及其组成的光收发模块
CN205355527U (zh) 光学模块
CN101202418A (zh) 用于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封装用的热沉
US10830949B2 (en) Optoelectronic circuit having one or more double-sided substrates
CN207396784U (zh) 光纤陀螺y波导集成调制器芯片
CN207395751U (zh) 光纤陀螺收发集成模块
US7945127B2 (en) Electrically pluggable optical interconnect
TW200304006A (en) Flip-chip opto-electronic circuit
CN207706472U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温度范围的光组件
CN206331144U (zh) 一种光互联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