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8324B - 触控基板、触控屏 - Google Patents

触控基板、触控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8324B
CN106708324B CN201710013355.8A CN201710013355A CN106708324B CN 106708324 B CN106708324 B CN 106708324B CN 201710013355 A CN201710013355 A CN 201710013355A CN 106708324 B CN106708324 B CN 106708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lectrode
touch control
touch
lead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33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8324A (zh
Inventor
宋玉冰
崔子巍
薛静
李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33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8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8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8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触控屏,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触控基板中易因为电阻不均匀引起显示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的触控基板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触控电极和多条沿列方向设置的引线,每个触控电极与多条引线叠置,且触控电极与引线间设有绝缘层;且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沿行方向设置的桥接线,桥接线与引线间设有隔绝层;其中,每个触控电极通过对应其中部的第一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电连接,而每条引线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二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相连。

Description

触控基板、触控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触控屏。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在现有的自容式的触控基板的基底9上,多个触控电极1(还可分时复用为公共电极)排成阵列,而每个触控电极1均通过一条引线2与触控芯片的一个端口相连。出于电容均匀性、空间有限等方面的考虑,各引线2要相互平行的沿列方向设置,故每条引线2均会和不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1叠置。为此,触控电极1与引线2间需要设置绝缘层7,相对应的触控电极1和引线2通过绝缘层7中的过孔6相互连接。
显然,由于引线2均沿列方向设置,故对应同列触控电极1的不同引线2必然和触控电极1的不同位置叠置,即有的与触控电极1中部叠置,有的与触控电极1边缘叠置。进而,连接引线2与触控电极1的过孔6也必然对应触控电极1的不同位置。
由于构成触控电极的氧化铟锡(ITO)等材料电阻率一般较大,故当过孔对应触控电极边缘时,会影响触控电极的电阻均一性,导致引线中的信号不能很好的传遍触控电极,引起显示不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触控基板中易因为电阻不均匀引起显示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因电阻不均匀引起的显示不良的触控基板、触控屏。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基板,其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触控电极和多条沿列方向设置的引线,每个触控电极与多条引线叠置,且触控电极与引线间设有绝缘层;且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沿行方向设置的桥接线,桥接线与引线间设有隔绝层;其中,每个触控电极通过对应其中部的第一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电连接,而每条引线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二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相连。
优选的是,每个触控电极还对应一条过渡线,所述过渡线与引线同层设置;所述过渡线有至少部分位置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叠置,且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触控电极的中部连接,所述过渡线还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与桥接线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桥接线设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的间隔处;所述过渡线延伸至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的间隔处,并在所述间隔处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与桥接线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触控电极和桥接线位于绝缘层的同一侧,所述过渡线和引线位于绝缘层的另一侧;所述隔绝层即为绝缘层。
进一步优选的是,与同列触控电极对应的过渡线均沿该列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的中线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过渡线在列方向上的两端均超出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且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对应的过渡线在所述相邻触控电极间的间隔处相互隔开。
优选的是,与同列触控电极对应的引线均匀分布在该列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的中线两侧。
优选的是,每条引线和一列中的所有触控电极均有叠置。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屏,其包括:
上述的触控基板。
本发明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桥接线,可使位于触控电极不同位置的引线最终均电连接到触控电极的中部,故可消除触控电极中电阻不均匀的问题,保证引线中的信号可很好的传达到触控电极的所有位置,避免显示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触控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DD’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触控电极;2、引线;3、桥接线;4、过渡线;6、过孔;61、第一过孔;62、第二过孔;63、第三过孔;7、绝缘层;9、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中,两结构“同层设置”是指二者是由同一个材料层经构图工艺后形成的,故它们在层叠关系上处于相同层中,但并不代表它们与基底间的距离必然相等。
在本发明中,“行方向”和“列方向”代表两个相互垂直的相对方向,其与触控基板的形状、放置方式等都没有必然的关系。
实施例1: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触控电极1和多条沿列方向设置的引线2,每个触控电极1与多条引线2叠置,且触控电极1与引线2间设有绝缘层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的基底9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触控电极1,这些触控电极1排成阵列的形式。而多条引线2则沿列方向相互平行的设置,从而每列触控电极1都与多条引线2叠置。为避免触控电极1都与引线2导通,故二者之间设有绝缘层7(图中以触控电极1位于绝缘层7上方,引线2位于绝缘层7下方为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如果触控电极1与引线2位置互换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还包括:沿行方向设置的桥接线3,桥接线3与引线2间设有隔绝层;其中,每个触控电极1通过对应其中部的第一过孔61与一条桥接线3电连接,而每条引线2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二过孔62与一条桥接线3相连。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引线2不是直接与触控电极1电连接,而是如图5所示,通过第二过孔62连接桥接线3。桥接线3则沿行方向设置,且与引线2间设有隔绝层,故其可跨越其它引线2而延伸向触控电极1中部。如图4所示,触控电极1中部的位置设有第一过孔61,触控电极1再通过第一过孔61与桥接线3电连接(如通过过渡线4连接),也就是与引线2电连接(如依次通过过渡线4、桥接线3连接)。
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通过设置桥接线3,可使位于触控电极1不同位置的引线2最终均电连接到触控电极1的中部,故可消除触控电极1中电阻不均匀的问题,保证引线2中的信号可很好的传达到触控电极1的所有位置,避免显示不良。
优选的,触控电极1为自容式触控电极1。
也就是说,该触控基板可为通过自容方式实现触控功能的自容式触控电极,即在触控阶段中,引线2可向触控电极1中通入信号,并检测触控电极1中产生的反馈信号。当有触控发生时,由于自容作用,触控位置附近的触控电极1中的反馈信号变化,从而可确定出触控位置。对于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其自容式触控电极还可在显示阶段分时复用为公共电极。
当然,触控电极1也可为其它形式,例如触控电极1可不进行分时复用,而仅起到触控作用;或者,触控电极1也可为互容式等其它形式,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优选的,每条引线2和一列中的所有触控电极1均有叠置。
从理论上讲,引线2只要能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电连接并连接至触控基板边缘即可,故多数引线2只要延伸到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1处即可,而不用贯穿整列。但为使同列中各触控电极1的电容均匀,故各触控电极1与引线2的叠置状况应相同,为此,可如图3所示,每条引线2和一列中的所有触控电极1均有叠置,或者说,每条引线2均沿列方向贯穿该列。
优选的,每个触控电极1还对应一条过渡线4,过渡线4与引线2同层设置;过渡线4有至少部分位置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1叠置,且通过第一过孔61与触控电极1的中部连接,过渡线4还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63与桥接线3连接。
如图3、图6所示,桥接线3优选不是直接与触控电极1连接的,而是通过第三过孔63与一条过渡线4连接,过渡线4再通过第一过孔61与触控电极1的中部连接,最终实现桥接线3(引线2)与触控电极1中部的电连接。而过渡线4与引线2同层,故其是与引线2在同一个构图工艺中形成的,不需要单独制备,可简化工艺。
更优选的,桥接线3设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1的间隔处;过渡线4延伸至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1的间隔处,并在间隔处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63与桥接线3连接。
如图3所示,桥接线3优选可设于各触控电极1的纵向间隔处,而过渡线4也延伸至该间隔处,从而过渡线4与桥接线3是在该间隔处相连的。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桥接线3可完全不与触控电极1交叠,由此避免了因桥接线3引起的电容差别等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触控电极1和桥接线3位于绝缘层7的同一侧,过渡线4和引线2位于绝缘层7的另一侧;隔绝层即为绝缘层7。
如图3、图5所示,当桥接线3设于各触控电极1的纵向间隔处时,其与触控电极1无交叠,故二者间不必设置用于实现绝缘的层。这样,绝缘层7上下两侧可分别设置触控电极1/桥接线3,以及过渡线4/引线2,故所有的结构可通过一个层被隔开。因此,以上所称的隔绝层也可以就是绝缘层7(当然第一过孔61也位于绝缘层7中了),也就是说,触控基板中只有一个绝缘层7,其同时起到隔绝层的作用,从而简化触控基板的结构。
当然,如果绝缘层7和隔绝层为不同的层也是可行的,例如隔绝层和前接线可位于引线2一侧,而绝缘层7和触控电极1则位于引线另一侧。
当然,以上绝缘层7(隔绝层)可仅在对应触控电极1和桥接线3的位置有分布,也可以布满整个触控基板。
更优选的,与同列触控电极1对应的过渡线4均沿该列触控电极1在行方向上的中线分布。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过渡线4优选也沿列方向设置,且因为其要连接到触控电极1中部,故必然沿触控电极1的中线设置。这样的过渡线4与引线2结构像素类似,便于使电容均匀以及简化触控基板的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过渡线4在列方向上的两端均超出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1,且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1对应的过渡线4在相邻触控电极1间的间隔处相互隔开。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与一列触控电极1对应的多个过渡线4可均位于一条直线(该列触控电极1在行方向上的中线)中,且在上下两侧均超出相应的触控电极1(当然只在一侧与桥接线3连接)。当然,为避免不同过渡线4相互导通,故各过渡线4之间仍然要相互断开。这样设置的过渡线4与引线2最为类似(相当于一条引线2在各触控电极1间隔处断开),有利于实现电容均匀。
优选的,与同列触控电极1对应的引线2均匀分布在该列触控电极1在行方向上的中线两侧。
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引线2不论设在什么位置均可电连接至触控电极1中部,因此理论上引线2的位置可不做限定。但从提高均匀性,充分利用空间等角度考虑,与一列触控电极1对应的引线2可均匀分布在该列触控电极1在行方向上的中线(即相应的过渡线4)两侧。
显然,越靠近以上中线的引线2所对应的桥接线3越短,而越远离以上中线的引线2所对应的桥接线3越长。而不同长度的桥接线3可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如图3所示,对应列中部的桥接线3最短,而向列的两端桥接线3长度逐渐增大,且在中线同一侧(左侧或右侧)的桥接线3均在触控电极1的同一侧(上侧或下侧)与过渡线4相连。
当然,桥接线3的具体设置方式是多样的,只要是通过桥接线3实现引线2与触控电极1中部的电连接,就是可行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屏,其包括上述的触控基板。
具体的,该触控屏可为液晶显示面板、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触控电极和多条沿列方向设置的引线,每个触控电极与多条引线叠置,且触控电极与引线间设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
沿行方向设置的桥接线,桥接线与引线间设有隔绝层;其中,每个触控电极通过对应其中部的第一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电连接,而每条引线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二过孔与一条桥接线相连;
所述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触控电极还对应一条过渡线,所述过渡线与引线同层设置;
所述过渡线有至少部分位置和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叠置,且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触控电极的中部连接,所述过渡线还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与桥接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接线设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的间隔处;
所述过渡线延伸至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的间隔处,并在所述间隔处通过隔绝层中的第三过孔与桥接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和桥接线位于绝缘层的同一侧,所述过渡线和引线位于绝缘层的另一侧;
所述隔绝层即为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与同列触控电极对应的过渡线均沿该列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的中线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线在列方向上的两端均超出与其对应的触控电极,且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触控电极对应的过渡线在所述相邻触控电极间的间隔处相互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与同列触控电极对应的引线均匀分布在该列触控电极在行方向上的中线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条引线和一列中的所有触控电极均有叠置。
9.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的触控基板。
CN201710013355.8A 2017-01-09 2017-01-09 触控基板、触控屏 Active CN106708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355.8A CN106708324B (zh) 2017-01-09 2017-01-09 触控基板、触控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355.8A CN106708324B (zh) 2017-01-09 2017-01-09 触控基板、触控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8324A CN106708324A (zh) 2017-05-24
CN106708324B true CN106708324B (zh) 2019-10-01

Family

ID=5890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3355.8A Active CN106708324B (zh) 2017-01-09 2017-01-09 触控基板、触控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83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6563B (zh) 2020-03-05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857432B (zh) * 2020-07-24 2024-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415A (zh) * 2013-05-03 2013-07-31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导电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4536637A (zh) * 2015-01-29 2015-04-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71765A (zh) * 2015-01-09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094437A (zh) * 2015-08-13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1114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3876B1 (ko) * 2015-05-29 2021-06-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415A (zh) * 2013-05-03 2013-07-31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导电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4571765A (zh) * 2015-01-09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36637A (zh) * 2015-01-29 2015-04-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094437A (zh) * 2015-08-13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1114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8324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2402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0162450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579170B2 (en)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panel,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73275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03043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unit thereof
CN206470722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192558A1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974639A (zh) 内嵌式触控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640595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93607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48888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7859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584503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965622A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469871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644419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345946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mura for improving the display effect of the touch panel
CN104951143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119375A1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6003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878453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3978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3995616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26600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