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3931A -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3931A
CN106703931A CN201710003221.8A CN201710003221A CN106703931A CN 106703931 A CN106703931 A CN 106703931A CN 201710003221 A CN201710003221 A CN 201710003221A CN 106703931 A CN106703931 A CN 106703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machine oil
oil
heating system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32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亚
蒋恩杰
李双清
王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32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3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3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1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2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 F01M5/021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32Producing and adding steam
    • F02M25/035Producing and adding steam into the charge int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机油输送通道,用于将油底壳处的机油传输至发动机;废气输送旁路,用于传输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废气输送旁路;和连接在机油输送通道和废气输送旁路中的附加的换热器,其在废气输送旁路被启用时,用于吸收废气的热量并以换热的方式将其传递至流经附加的换热器的机油,在废气输送旁路被停用时,仅用于传输机油。本发明解决了车辆在寒冷气候,长期处于短距离行驶的工况下,产生的机油乳化现象而导致的零件异常磨损,严重时导致异响,甚至轴瓦抱死无法启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机油在发动机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润滑,它还承担着清洁、冷却和防腐防锈等功能,一旦机油发生乳化,其成膜性大大降低、导致摩擦副异常磨损,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寒冷气候下,曲轴箱通风系统易产生冷凝水,车辆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温度难以达到高温状态,这样曲轴箱通风的冷凝水就会聚集在曲轴箱通风系统内;而寒冷环境,长期短距离行驶,水就会逐渐增多发生机油乳化现象;导致零件异常磨损,严重时导致异响,甚至轴瓦抱死无法启动。
目前,为了解决油底壳机油乳化的问题,存在以下方案:取消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清洗发动机、气缸盖罩盖、更换三通管和机滤等。但是此种方案,需要对曲轴箱通风系统进行重新改造,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以解决目前曲轴箱通风系统机油乳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加热以蒸发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水滴,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油底壳,所述加热系统包括:
机油输送通道,用于将所述油底壳处的机油传输至所述发动机的需润滑部位;
废气输送旁路,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通并用于从所述排气歧管接收至少一部分的废气进行输送;
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所输送的废气的流量;和
附加的换热器,其构造成使得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的机油与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的废气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从而用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的废气将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的机油加热至预定温度;其中,所述预定温度处于所述机油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范围内且高于水的沸点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附加的换热器包括:
中空的壳体;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一入口,其与所述油底壳相连接;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一出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和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机油引导通道,其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入口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出口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油底壳处的机油由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流经所述机油引导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附加的换热器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二入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相连接;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二出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相连接;和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废气引导通道,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成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排气歧管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所述排气歧管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排气歧管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所述排气歧管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
其中,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所述废气由所述第二入口流入,流经所述废气引导通道,并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入口之间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聚集所述第一入口处的机油,并将所述机油传输至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聚集流经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机油,并将所述机油传输至所述第一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构成所述废气引导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废气从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流经所述废气引导通道、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多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间隔开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连通,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之间限定一空间;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之间限定的所述空间,以及机油引导通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的空间共同构成所述废气引导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机油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换热后的所述机油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在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机油的温度不低于水的沸点温度时,继续开启所述流量调节阀一预定时间后,再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大气压力,以根据所述当前大气压力调节所述水的沸点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增加附加的换热器,并由此构建机油输送通道和废气输送旁路。如此,仅需在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和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基础上做简单改进即可,对现有技术的改装较小,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利用发动机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实现废气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利用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可以设想的加热方式是对油底壳进行加热,然而,油底壳中的机油的量是较大的,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量也是一定的,因此,对油底壳进行加热的方式加热效果是有限的,该种情况下,利用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几乎是不可能加热到水沸点的温度。本发明仅需对流经换热器的机油进行加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足够将其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以使得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水滴蒸发为水气,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带入进气歧管参与废气循环,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对机油的加热需要兼顾原有机油热平衡温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机油的温度上升至水的沸点温度后,再加热一段时间即可停用废气输送旁路。如此设计,可以防止机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动机润滑效果及机油使用周期。本发明可以利用发动机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使机油温度能够快速达到水的沸点温度,解决车辆在寒冷气候,长期处于短距离行驶的工况下,产生的机油乳化现象而导致的零件异常磨损,严重时导致异响,甚至轴瓦抱死无法启动的问题。
最后,由于本发明的附加的换热器结构的巧妙设计,可以仅需利用一个附加的换热器实现废气和流经该附加的换热器的汽油的热交换。并且,该附加的换热器中的废气引导通道是利用壳体内的各个空间和/或间隙构成的,气体能够沿着该各个空间和/或间隙顺畅地流动,能够接触用来流通机油的机油引导通道的各个面,增加废气与机油引导通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快机油的加热速率,同时能够使得机油加热更均匀。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附加的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附加的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示出了窜气170和新鲜空气160的流动路径,图1中,黑色实心箭头表示窜气170流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新鲜空气160流动方向。如图1所示,该曲轴箱通风系统100是非增压机的典型结构,本发明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100并不限于该结构。曲轴箱通风系统100一般性可以包括曲轴箱150、油气分离器140、PVC阀130、呼吸软管180和油底壳190。设计曲轴箱通风系统100的原因如下:发动机320在工作时,气体通过气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三者间的缝隙及活塞环开口等间隙进入曲轴箱150,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窜气170(Blowby),这些气体不仅包含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产物,还包含水蒸气、微粒及微粒状的发动机320机油等。这些混合气体会腐蚀零件,造成机油变质,增加曲轴箱150压力使机油渗出流失,对发动机320有害,因此需要及时排出曲轴箱150。而这些气体若直接排出至大气,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就需要曲轴箱通风系统100。其工作原理是:新鲜空气160自空气滤清器110经过呼吸软管180被送入曲轴箱150,在曲轴箱150内与窜气170混合。曲轴箱通风系统100可以及时将该导出,并可以将从曲轴箱通风系统100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320的进气歧管120,吸入气缸再燃烧。在抽吸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系统内压力不均衡,此时,可以设置补气管,以对曲轴箱通风系统进行补气,使得系统内压力平衡。
车辆在寒冷气候,长期处于短距离行驶的工况下,发动机机油温度难以达到高温状态;而曲轴箱通风系统100中的水蒸气会凝结为水滴,水滴会被带到油底壳190;长期短距离行驶,水就会逐渐增多,机油乳化也会越来越严重。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用于对机油进行加热以蒸发曲轴箱通风系统100中的水滴。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210、机油输送通道220、废气输送旁路230、控制器240和附加的换热器250。该温度传感器21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该机油输送通道220用于将油底壳190处的机油传输至发动机320的需润滑部位。该废气输送旁路230与发动机320的排气歧管310连通并用于从排气歧管310接收至少一部分的废气进行输送。该控制器24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选择性地启用和停用废气输送旁路23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器240可以是车辆自身具有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控制器240也可以是单独为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配置的控制器240。该附加的换热器250构造成使得所述机油输送通道220中的机油与所述废气输送旁路230中的废气在所述换热器250处进行换热,从而用所述废气输送旁路230中的废气将所述机油输送通道220中的机油加热至预定温度。其中,所述预定温度处于所述机油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范围内且高于水的沸点温度。其中,此处“附加的换热器”是指在原有的系统中额外增加的换热器,其独立于油底壳。其中,机油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范围可以是90-110℃。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由于增加附加的换热器250,并由此构建机油输送通道220和废气输送旁路230。如此,仅需在现有技术的发动机320和曲轴箱通风系统100的基础上做简单改进即可,对现有技术的改装较小,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利用发动机320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实现废气的最大化利用。可以理解的是,废气输送旁路230的“启用”是指,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流经该废气输送旁路230。废气输送旁路230的“停用”是指,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不流经该废气输送旁路230。
如图2所示,为了控制废气输送旁路230的启用和停用,在废气输送旁路230中可以设置流量调节阀260。该流量调节阀26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240的指令,以在温度传感器210检测到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温度值时启用废气输送旁路230,在环境温度高于第一温度值时停用废气输送旁路230。其中,此处第一温度值例如可以为零摄氏度。其中,流量调节阀260处于打开状态时废气输送旁路230被启用,流量调节阀260处于关闭状态时废气输送旁路230被停用。可以理解的是,流量调节阀260的“打开状态”是指,流量调节阀260打开时允许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流经该废气输送旁路230。流量调节阀260的“关闭状态”是指,流量调节阀260关闭时不允许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流经该废气输送旁路230。
如图2所示,为了通过对机油进行加热来蒸发曲轴箱通风系统100中的水滴,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还可以包括机油温度传感器270和大气压力传感器280。该机油温度传感器270设置在机油输送通道220中并靠近第一出口253,其用于检测经过热交换后的机油的温度。其中,控制器240配置成在机油温度传感器270检测到机油的温度不低于水的沸点温度时,继续启用废气输送旁路230一预定时间后,再停用该废气输送旁路230。此时,要求加热的温度小于发动机320本身机油热平衡的温度。另外,对加热时间的控制,也是要根据不同发动机320来调节的,加热时间可以控制在例如1min、2min或5min。该大气压力传感器280,用于检测当前大气压力,以根据当前大气压力调节水的沸点温度。设置大气压力传感器280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沸点温度是由大气压力值与水沸点对应表来决定,即不同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是不同的。
如图2所示,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还可以包括机油泵290和机油滤清器330。其中,机油泵290设置在油底壳190和换热器250之间,用于将油底壳190处的机油泵290送至换热器250。机油滤清器330设置在换热器250和发动机320之间,用于滤除机油中的杂质。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的控制策略为:在温度传感器210检测到环境温度不高于一预设温度例如零摄氏度时,控制器240向流量调节阀260下达指令,打开流量调节阀260,启用废气输送旁路230,使得废气进入附加的换热器250,利用废气的热量对机油进行加热;在机油温度传感器270检测到机油的温度不低于水的沸点温度时,再利用废气对机油加热预定时间,例如1min或2min,之后,控制器240向流量调节阀260下达指令,关闭流量调节阀260,停用废气输送旁路230。该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200中,机油输送通道220是一直处于启用状态,即机油是全时全量经过附加的换热器250,废气输送旁路230不是一直处于启用状态,即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是适时分量经过附加的换热器250。控制器240不仅可以控制流量调节阀260开启和关闭的时刻,还可以控制流量调节阀260的开度。
利用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可以设想的加热方式是对油底壳190进行加热,然而,油底壳190中的机油的量是较大的,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的量也是一定的,因此,其加热效果是有限的,该种情况下,利用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几乎是不可能加热到水沸点的温度。本发明仅需对流经换热器250的机油进行加热,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足够将其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以使得曲轴箱通风系统100中的水滴蒸发为水气,水气浮在油底壳190内的机油的上表面,并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100带入进气歧管120参与废气循环,进入发动机320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对机油的加热需要兼顾原有机油热平衡温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在机油的温度上升至水的沸点温度后,再加热一段时间即可停用废气输送旁路230。如此设计,可以防止机油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动机润滑效果及机油使用周期。本发明可以利用发动机320废气对机油进行加热,使机油温度能够快速达到水的沸点温度,解决车辆在寒冷气候,长期处于短距离行驶的工况下,产生的机油乳化现象而导致的零件异常磨损,严重时导致异响,甚至轴瓦抱死无法启动的问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附加的换热器25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中示出了废气和机油的流动路径,图3中,黑色实心箭头表示废气流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机油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附加的换热器250可以包括:壳体251、用于流通机油的结构和用于流通废气的结构。其中,壳体251可以是中空的封闭壳体251。用于流通机油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入口252、第一出口253和机油引导通道254。其中,第一入口252连接在所述壳体251处,其与所述油底壳190相连接。第一出口253连接在所述壳体251处,其与所述发动机320相连接。机油引导通道254设置在所述壳体251内,其具有第一端部2541和与该第一端部2541相反的第二端部2542,该第一端部2541与该第一入口252成流体连通,该第二端部2542与该第一出口253成流体连通。其中,油底壳190处的机油由第一入口252流入,流经机油引导通道254,并从第一出口253流出。在该实施例中,机油引导通道254的数量为一个,其内部具有中空的流道。该机油引导通道254的两侧与壳体251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即在该预定距离内具有气体能够通过的空间。用于流通废气的结构包括:第二入口255、第二出口256和废气引导通道257。该第二入口255连接在壳体251处,其与发动机320的排气歧管310相连接。该第二出口256连接在壳体251处,其与发动机320的排气歧管310相连接。废气引导通道257设置在壳体251内,其一端与第二入口255成流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口256成流体连通。其中,该第二入口255与该排气歧管310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排气歧管310靠近发动机320的一端,该第二出口256与该排气歧管310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排气歧管310远离发动机320的一端。其中,发动机320排出的废气由第二入口255流入,流经废气引导通道257,并从第二出口256流出。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机油引导通道254的两侧与壳体251之间限定的空间作为该废气引导通道257。为了使得废气能够均匀全面地对机油进行加热,该附加的换热器25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258和第二连接件259。第一连接件258设置在第一端部2541与第一入口252之间,第一连接件258用于聚集第一入口252处的机油,并将机油传输至第一端部2541。第二连接件259设置在机油引导通道254的第二端部2542与第一出口253之间,第二连接件259用于聚集流经机油引导通道254的机油,并将机油传输至第一出口253。其中,该第一连接件258和第一端部254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该第二连接件259与第二端部254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可以是机构之间的缝隙,尺寸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气体可以流过。废气可以从第一入口252流入,流经废气引导通道257、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从第二出口256流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附加的换热器25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中示出了废气和机油的流动路径,图4中,黑色实心箭头表示废气流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机油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附加的换热器250中的机油引导通道254的数量是多个,对应的废气引导通道257的数量也是多个。多个机油引导通道254间隔开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58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59相互连通,多个机油引导通道254分别与第一入口252和第二入口255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机油引导通道254之间限定一空间。任意相邻两个机油引导通道254之间限定的空间,以及机油引导通道254的两侧与壳体251之间限定的空间共同构成废气引导通道257。废气可以从第一入口252流入,流经多个废气引导通道257、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从第二出口256流出。
由于本发明的附加的换热器250结构的巧妙设计,可以仅需利用一个附加的换热器250实现废气和流经该附加的换热器250的汽油的热交换。并且,该附加的换热器250中的废气引导通道257是利用壳体251内的各个空间和/或间隙构成的,气体能够沿着该各个空间和/或间隙顺畅地流动,能够接触用来流通机油的机油引导通道254的各个面,增加废气与机油引导通道254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快机油的加热速率,同时能够使得机油加热更均匀。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用于对所述机油进行加热以蒸发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水滴,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油底壳,所述加热系统包括:
机油输送通道,用于将所述油底壳处的机油传输至所述发动机的需润滑部位;
废气输送旁路,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连通并用于从所述排气歧管接收至少一部分的废气进行输送;
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所输送的废气的流量;和
附加的换热器,其构造成使得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的机油与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的废气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从而用所述废气输送旁路中的废气将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的机油加热至预定温度;其中,所述预定温度处于所述机油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范围内且高于水的沸点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附加的换热器包括:
中空的壳体;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一入口,其与所述油底壳相连接;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一出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接;和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机油引导通道,其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入口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出口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油底壳处的机油由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流经所述机油引导通道,并从所述第一出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附加的换热器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二入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相连接;
连接在所述壳体处的第二出口,其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相连接;和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废气引导通道,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成流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排气歧管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所述排气歧管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排气歧管相连接的部位位于所述排气歧管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
其中,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所述废气由所述第二入口流入,流经所述废气引导通道,并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入口之间具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聚集所述第一入口处的机油,并将所述机油传输至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聚集流经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机油,并将所述机油传输至所述第一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构成所述废气引导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废气从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流经所述废气引导通道、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从所述第二出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机油引导通道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多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间隔开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连通,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之间限定一空间;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机油引导通道之间限定的所述空间,以及机油引导通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的空间共同构成所述废气引导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打开,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在所述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油输送通道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出口的机油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换热后的所述机油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在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机油的温度不低于水的沸点温度时,继续开启所述流量调节阀一预定时间后,再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
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大气压力,以根据所述当前大气压力调节所述水的沸点温度。
CN201710003221.8A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Pending CN106703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3221.8A CN106703931A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3221.8A CN106703931A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3931A true CN106703931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0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3221.8A Pending CN106703931A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39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3691A (zh) * 2021-03-31 2021-06-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发动机的呼吸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13446135A (zh) * 2020-03-25 2021-09-28 保时捷股份公司 燃烧发动机
CN116006316A (zh) * 2023-01-02 2023-04-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废热利用的氢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501A1 (en) * 2000-09-25 2004-02-12 Tsuneo Endoh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255959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anden Corp 内燃機関の廃熱利用装置
CN105569788A (zh) * 2015-12-14 2016-05-11 黄相之 使用尾气余热降低发动机排放及油耗的方法
CN105781666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换热式低压排气再循环系统
CN106150825A (zh) * 2016-06-28 2016-11-23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启动加热系统
CN106225500A (zh) * 2016-07-20 2016-12-14 杭州佰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与烟气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501A1 (en) * 2000-09-25 2004-02-12 Tsuneo Endoh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255959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anden Corp 内燃機関の廃熱利用装置
CN105569788A (zh) * 2015-12-14 2016-05-11 黄相之 使用尾气余热降低发动机排放及油耗的方法
CN105781666A (zh) * 2016-02-29 2016-07-20 上海交通大学 换热式低压排气再循环系统
CN106150825A (zh) * 2016-06-28 2016-11-23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启动加热系统
CN106225500A (zh) * 2016-07-20 2016-12-14 杭州佰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与烟气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昌珍: "《新编柴油机问答》", 31 October 200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6135A (zh) * 2020-03-25 2021-09-28 保时捷股份公司 燃烧发动机
CN112983691A (zh) * 2021-03-31 2021-06-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发动机的呼吸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12983691B (zh) * 2021-03-31 2022-04-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发动机的呼吸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16006316A (zh) * 2023-01-02 2023-04-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废热利用的氢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CN116006316B (zh) * 2023-01-02 2024-05-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废热利用的氢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04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paths in an engine
US995787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paths in an engine
CN102356217B (zh) 用于注油转动或摆动部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36412B (zh) 冷却系统
CN104033236B (zh) 具有集成加热装置的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系统
US8833073B2 (en) Separately cooled turbocharger for maintaining a no-flow strategy of an engine block coolant jacket
US9140176B2 (en) Coolant circuit with head and block coolant jackets connected in series
US9212620B2 (en) Coolant jacket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
CN103216306B (zh) 具有在冷却液回路中布置的泵的内燃发动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3541786B (zh) 用于曲轴箱通风和产生真空的吸气器
CN106703931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机油的加热系统
CN107407188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481433A (zh) 具有冷却剂控制阀的发动机系统
US91213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ngine comprising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and oil supply
US952329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545534A (zh) 高效的排气热回收的排气系统和方法
RU2605493C2 (ru) Контур охлаждающей жидкости
CN106852163A (zh) 流体系统以及制造和使用所述流体系统的方法
US7845339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er coolant plumbing configuration
CN106050385B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6930883A (zh) 发动机的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ITTO20120187A1 (it) Modulo raffreddatore/riscaldatore, integrato in un collettore di aspirazione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per il condizionamento di un fluido gassoso di aspirazione
US11092064B2 (en) Vehicula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rrangement
JPS647208Y2 (zh)
CN109653856A (zh) 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内燃机和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