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8911A -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8911A
CN106698911A CN201611028125.0A CN201611028125A CN106698911A CN 106698911 A CN106698911 A CN 106698911A CN 201611028125 A CN201611028125 A CN 201611028125A CN 106698911 A CN106698911 A CN 106698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ing line
substrate
line
board
p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81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8911B (zh
Inventor
许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81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8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8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8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8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23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the sheet or ribbon being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C03B33/037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3/00Severing cooled glass
    • C03B33/02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 C03B33/023Cutting or splitting sheet glass or ribbons;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the sheet or ribbon being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 C03B33/03Glass cutting tables;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or handling sheet glass during the cutting or break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基板混切系统至少包括一条第一产线、一条第二产线、连接在第一产线和第二产线间的搬运线以及中央控制单元;第一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一切割单元、上游机台及第一发送机台;第二产线包括第二传送装置、第二切割单元及第一接收机台,第二切割单元设于搬运线衔接处下游;上游机台用于存储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和第二产线上的流片数据并控制基板的流向,第一发送机台用于将基板在第二产线上的流片数据传输给第二产线的第一接收机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响应第二产线的校验请求并从第一产线下载基板的校验数据。本发明即使在生产环境异常和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也能保证正常生产,不会造成基板堵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的MMG(Mult—ModelGlass,玻璃基板混切技术)就是在同一片玻璃基板上生产不同尺寸的面板产品,由于该技术有利于减少玻璃基板丢弃部分和降低成本,目前已成主流,各面板生产商的8.5代以及后续的11代线大尺寸面板大多使用此技术。
目前的面板切割分流过程中,切割后的面板先经产线A分流到别的产线B,产线B收到面板后,开始通过账料系统下载面板账料,然后机台再检查面板账料的符合情况,此过程需要几秒钟;面板账料与面板实际情况一致后方可后流到下一个制程。此过程表现为分流一片面板则卡顿一下,并在有账料不一时需要拔片。另外,一旦生产环境异常时,还可能导致整个面板切割制程暂停或中止。
基于目前的面板切割分流过程,MMG产品因其分流停顿、账料不一等问题,致使切割分流成切割制程的瓶颈,为了提高产能、实现不间断分流、稳定生产,需要设计出新式的分流设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产能、实现不间断分流、稳定生产的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至少包括一条第一产线、一条第二产线、连接在所述第一产线和所述第二产线间的搬运线以及分别同时连接所述第一产线和所述第二产线的中央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产线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一切割单元、上游机台及第一发送机台;所述第二产线包括第二传送装置、第二切割单元及第一接收机台,所述第二切割单元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所述搬运线衔接处下游;所述上游机台用于存储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和第二产线上的流片数据并控制基板的流向,所述第一发送机台用于将所述基板在第二产线上的流片数据传输给第二产线的第一接收机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产线的校验请求并从所述第一产线下载基板的校验数据。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发送机台与所述第一接收机台之间通过CC-Link(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方式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产线与所述第二产线之间设有多条所述搬运线,所述第一产线和所述第二产线对应一条所述搬运线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发送机台和一个第一接收机台。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第一产线与所述搬运线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变所述搬运线开启状态的闸门;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产线的运行情况,并在所述第二产线不符合分流条件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闸门关闭。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产线和所述第二产线上的两个互相通讯的通讯接口。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产线为多条。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多条所述第二产线中,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产线的第二切割单元的切片规格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包括:
在第一产线上切割出基板;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和第二产线上的流片数据;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和第二产线上的校验数据;
将需要分流的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发送机台;
第一发送机台将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接收机台;
第一接收机台收到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后,启动流片制程,同时,从中央控制单元获取基板对应的校验数据;
基板传输到对应的制程机台,相应的校验数据下载完成,开始校验。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还包括:检测第二产线是否符合分流条件,并在第二产线不符合分流条件时,关断搬运线的分流入口的闸门。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产线不符合分流条件的情形包括:所述第二产线无法正常运行或所述第二产线的一个基板与对应的校验数据不符。
本发明通过把流片数据和校验数据分别给机台和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由于流片数据传输时间更短,因此等待时间极短,可先于校验数据抵达分流后的第二产线的第一接收机台,并开始制程;而校验数据通过中央控制单元传输,会慢一步抵达第二产线,当基板已经进入第二产线的制程机台位置时,校验数据也抵达制程机台位置,从而节省了每片基板需要跨产线传输流片数据的等待时间,即使在生产环境异常和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也能保证机台正常生产,不会造成基板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板混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以下文字部分,所提及的“上游”“下游”是根据基板的相应产线上的流向定义的,即“上游”即表示在产线中更靠近起始位置,“下游”则表示在产线中更远离起始位置。并且,把生产过程中基板的资料分成两类:“流片数据”——基板在产线上得以流动所需资料,例如基板的下一步制程信息;“过账数据”——过账和产品抽检所需资料,即自动化产线完成一个制程后上报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行过账的资料。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板混切系统包括一条第一产线A、一条第二产线B、连接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间的搬运线C以及分别同时连接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的中央控制单元D。其中,第一产线A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第一切割单元11、上游机台J1及第一发送机台S1;第二产线B包括第二传送装置20、第二切割单元21及第一接收机台R1,第二切割单元21设于第二传送装置20上搬运线C衔接处下游;上游机台J1用于存储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并控制基板的流向,第一发送机台S1用于将基板在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传输给第二产线B的第一接收机台R1;中央控制单元D用于响应第二产线B的校验请求并从第一产线A下载基板的校验数据。
具体地,第一产线A中,上游机台J1、第一切割单元11、第一发送机台S1以及制程机台1沿第一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产线A上切割后的基板一部分通过搬运线C分流至第二产线B;第二产线B中,第一接收机台R1、第二切割单元21、制程机台2沿第二传送装置20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发送机台S1、第一接收机台R1分别设于搬运线C的两侧。第一产线A上的母版经过第一切割单元11切割后形成多个小的基板后进入第一发送机台S1,第一发送机台S1根据各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进行分流,一部分基板仍在当前的第一产线A上搬运至相应的制程机台1继续后续的制程,另一部分基板经过搬运线C搬运至相应的第二产线B的第一接收机台R1位置,然后根据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沿第二传送装置20进入下游的制程机台2。
优选地,第一发送机台S1与第一接收机台R1之间通过CC-Link的方式光纤连接,将两个机台的PLC串联起来,用以快速传输流片数据。由于CC-Link是一种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网络系统的开放性、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到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的不同范围,因此兼容性好,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板混切系统通过机台传输流片数据,并利用中央控制单元D作为账料系统传输过账数据,将两类资料分别传输,由于“流片数据”都是走高速通道,传输时间极短,因此等待时间极短,可先于“过账数据”抵达第一接收机台R1,并开始制程。而“过账数据”通过中央控制单元D传输,会慢一步抵达另一条产线,当玻璃基板已经进入另一条产线的制程机台2开始相应的制程时,“过账数据”也抵达该制程机台2,从而节省了每片基板跨产线而需要传输的时间,即使在生产环境异常和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也保证机台正常生产,不造成基板堵塞等情况。
作为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产线A与每条第二产线B之间设有多条搬运线C,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对应一条搬运线C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发送机台S1和一个第一接收机台R1。可以分别在需要的分流部位进行分流,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第一产线A与搬运线C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变搬运线C开启状态的闸门,还增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二产线B的运行情况,并在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D控制闸门关闭。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包括:第二产线B故障、第二产线B后续制程环境与预定的制程不符,如第二切割单元21规格、后续的烘烤、刻蚀、翻转等设备参数/规格与实际不符等。
另外,作为一种改进方式,基板混切系统还具有分别设于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两个互相通讯的通讯接口,在CC-Link的基础上,追加一个站点,将第二产线B作为一个整体的虚拟站点,利用第一产线A的第一发送机台S1接入作为第一产线A的制程机台1后的机台,实现跨产线机台的直接通讯。
第二产线B也可以为多条,至少两条第二产线B的第二切割单元21的切片规格不同。每条第一产线A切割后形成多种不同规格的基板,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搬运线C、第一发送机台S1和第一接收机台R1,流入不同的第二产线B进行下一步制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的基板混切系统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包括:
在第一产线A上切割出基板;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校验数据;
将需要分流的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发送机台S1;
第一发送机台S1将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接收机台R1;
第一接收机台R1收到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后,启动流片制程,同时,从中央控制单元D获取基板对应的校验数据;
基板传输到对应的制程机台,相应的校验数据下载完成,开始校验。
校验时,需要检测第二产线B是否符合分流条件,并在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时,关断搬运线C的分流入口的闸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的情形包括:第二产线B无法正常运行或第二产线B的一个基板与对应的校验数据不符。分流后的基板上搬运线C时,两条产线的系统会进行通讯,第一产线A通知第二产线B系统去校验,将不满足生产条件的机台在上搬运线C前就卡住,防止后续机构不支援当前基板而进行大规模拔片的现象发生。
对于第一发送机台S1,具有两个下游,一是当前产线(第一产线A),二是跨线产线(第二产线B),玻璃基板传输到第二产线B,方式与传输到当前产线一样。并且,由于在分流时,基板在两条产线上对应的生产信息被整合到基板的资料包跟随基板,在跨产线时直接由第一发送机台S1抛数据给第一接收机台R1,实现机台生产资料脱离系统直接通讯,即在搬运线C成功后,即使上层系统出异常,MMG产线依然能离线运行,可以做到机台自主流片,将系统异常时对机台的影响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将分流基板由延时传输实现为即时传输,达到不间断分流,提高了产能;同时,通过将流片数据传输提前到与实物基板同一阶段,可提前发现和处理账料不一的情况,减少错账;另外,在生产辅助设备异常、网络不稳定等情况下还能保证机台正常生产,将系统异常时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条第一产线(A)、一条第二产线(B)、连接在所述第一产线(A)和所述第二产线(B)间的搬运线(C)以及分别同时连接所述第一产线(A)和所述第二产线(B)的中央控制单元(D);所述第一产线(A)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第一切割单元(11)、上游机台(J1)及第一发送机台(S1);所述第二产线(B)包括第二传送装置(20)、第二切割单元(21)及第一接收机台(R1),所述第二切割单元(21)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0)上所述搬运线(C)衔接处下游;所述上游机台(J1)用于存储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并控制基板的流向,所述第一发送机台(S1)用于将所述基板在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传输给第二产线(B)的第一接收机台(R1);所述中央控制单元(D)用于响应所述第二产线(B)的校验请求并从所述第一产线(A)下载基板的校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机台(S1)与所述第一接收机台(R1)之间通过CC-Link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线(A)与所述第二产线(B)之间设有多条所述搬运线(C),所述第一产线(A)和所述第二产线(B)对应一条所述搬运线(C)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发送机台(S1)和一个第一接收机台(R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第一产线(A)与所述搬运线(C)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变所述搬运线(C)开启状态的闸门;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产线(B)的运行情况,并在所述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D)控制所述闸门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产线(A)和所述第二产线(B)上的两个互相通讯的通讯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产线(B)为多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二产线(B)中,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产线(B)的第二切割单元(21)的切片规格不同。
8.一种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板混切系统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产线(A)上切割出基板;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流片数据;
生成含有基板在第一产线(A)和第二产线(B)上的校验数据;
将需要分流的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发送机台(S1);
第一发送机台(S1)将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发送给第一接收机台(R1);
第一接收机台(R1)收到基板与基板对应的流片数据后,启动流片制程,同时,从中央控制单元(D)获取基板对应的校验数据;
基板传输到对应的制程机台,相应的校验数据下载完成,开始校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第二产线(B)是否符合分流条件,并在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时,关断搬运线(C)的分流入口的闸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板混切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产线(B)不符合分流条件的情形包括:所述第二产线(B)无法正常运行或所述第二产线(B)的一个基板与对应的校验数据不符。
CN201611028125.0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Active CN106698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125.0A CN10669891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125.0A CN10669891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8911A true CN106698911A (zh) 2017-05-24
CN106698911B CN106698911B (zh) 2019-06-25

Family

ID=5894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8125.0A Active CN10669891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89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021A (zh) * 2018-08-02 2018-12-2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切割工序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316971A (zh) * 2019-07-03 2019-10-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蚀刻混切玻璃基板的方法
CN111240276A (zh) * 2018-11-28 2020-06-05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
CN113204216A (zh) * 2020-12-10 2021-08-03 格创东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874A (zh) * 2006-04-07 2007-10-1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载板传送安全装置
CN101891063A (zh) * 2010-07-14 2010-11-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产线分流输送架构及其横移输送带平台
CN202720508U (zh) * 2012-08-01 2013-02-06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深加工控制系统
CN103197623A (zh) * 2013-03-04 2013-07-10 张舒 一种流水线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874A (zh) * 2006-04-07 2007-10-1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载板传送安全装置
CN101891063A (zh) * 2010-07-14 2010-11-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产线分流输送架构及其横移输送带平台
CN202720508U (zh) * 2012-08-01 2013-02-06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深加工控制系统
CN103197623A (zh) * 2013-03-04 2013-07-10 张舒 一种流水线监控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4021A (zh) * 2018-08-02 2018-12-2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切割工序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240276A (zh) * 2018-11-28 2020-06-05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
CN110316971A (zh) * 2019-07-03 2019-10-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蚀刻混切玻璃基板的方法
CN113204216A (zh) * 2020-12-10 2021-08-03 格创东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8911B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8911A (zh)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AU2009200926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CN105259814B (zh) 一种多机器人系统及其通信系统
WO2001073920A3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mmunications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s using controller area networks
CN105049348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9214553A (zh)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4486394A (zh) 不中断业务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4401633A (zh) 一种托盘盘存检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004711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n industrial robot using the system
WO2013089934A1 (en) Line isolators for isolating multiple faults in emergency systems
CN101184059A (zh) 铁道车辆用传送系统及使用它的铁道车辆
CN111240276A (zh) 一种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
CN103516458A (zh) 具有错误减轻的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4683266A (zh) 用于串行通信的双向包传输故障转移交换机
US7944157B2 (en) Dual ring dedicated drive control system for medium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s
CN109753041A (zh) 一种网络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MXPA01001113A (es) Sistema de formacion de articulos de vidrio con configuracion de comunicacion de red en forma de estrella.
EP3681077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105044A (zh) 一种玻璃切割控制系统及方法
RU2700464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запасной пункт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й в систему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м процессом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нефти 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по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м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м
CN102571398A (zh) 一种通讯设备间通道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7347003A (zh) 自动切换通讯线路的方法和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2685015A (zh) 一种实现tdm和分组混合业务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81150B (zh) 多模块网关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5162733A (zh) 一种确定边缘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