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3219A -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 Google Patents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93219A CN106693219A CN201610132570.5A CN201610132570A CN106693219A CN 106693219 A CN106693219 A CN 106693219A CN 201610132570 A CN201610132570 A CN 201610132570A CN 106693219 A CN106693219 A CN 1066932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dna
- frequency
- fragment
- org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7/00—Ultrasound therap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针对生物体的大分子DNA(或RNA)和蛋白质是由几种特定的分子片段组成的特点,对微生物致病的统一治疗方案。查找组成大分子的各片段的固有频率,该频率可是机械、电磁学震荡和电学频率等,按这些固有频率,依时间顺序发送各自频率的能量波或粒子波,与片段的频率一致而共振,依片段在大分子中的顺序对应频率而不断改变能量波的频率,达到各分子片段依次共振获得最大振幅,分子片段之间的化学键使相邻的片段相互牵扯传递能量,共振后的最大振幅顺着特定片段序列传递,振幅越来越大,从而使特定序列上的片段间的化学键断裂,破坏生物体结构,达到抑制特定生物体生长以至于杀灭它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通过特异性的打断某种生物体的遗传序列DNA或蛋白质,达到杀灭或者抑制特定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特定病原体导致的疾病,与分子生物学、医学、超声学、控制学、电磁场理论、纳米技术、共振理论等工程技术方面有关。
背景技术
超声波、电学、电磁学、粒子射线等破碎、DNA、蛋白质、氨基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分子基团、分子片段、基因测序、波的共振、波的相位能量叠加、分子间的化学键等原理。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破坏病原体(细菌、真菌等)的遗传物质DNA(因为RNA与DNA的情况完全类似,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的DNA包含DNA和RNA,除非特别声明)或蛋白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大胆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法。它结合了遗传序列的特异性、DNA超长的双链结构、组成DNA链的含有四种不同碱基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种类的特有性(DNA有ATGC四种碱基,RNA有AUGC四种碱基)、物质的电学、电磁学以及机械学等的共振特性(为了叙述简便,本文以下部分的机械学代指机械、电学、电磁学以及高能粒子等)。基于每个生物的DNA序列的特定性,同种生物DNA序列的高度相似性,不同种生物体DNA的可区分性。而碱基对A与T(RNA中A与U)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同一条单链上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本文把含有ATUGC五种碱基、各种碱基组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以及它们的组合称为基因片段、这些基因片段包含碱基、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对以及它们存在形式的各种组合,指定长度为n(n>=1)个基因片段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是有限的(针对碱基来说是4的n次方),因此当n不是很大时,这些片段的数量不算太大,因为它们的机械和电学结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我们可以测定的它们机械震荡的固定频率。再对特定的生物体(如病原体等)采用基因测序法测出生物体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根据测得的碱基序列,选出一定长度的一段具有特异性的DNA片段作为作用对象,这段特异性DNA片段中的碱基按顺序组合成以上测得固有频率对应的基因片段,给生物体按照对应基因片段的固有频率施加机械刺激能量(如超声波),让其与对应频率的基因片段达到共振。施加对应基因片段固有频率的机械能量,不同频率的机械能量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施加让各基因片段依次共振,这个不同频率的能量顺序与 该特异性DNA片段中测得的基因片段对应固有频率的顺序一致。让各个基因片段依次发生共振,获得最大的振动幅度。因为在DNA中基因片段之间首尾相连依次排开,因此这种能量能够依靠连接它们的化学键依次传递起来,即发生共振的基因片段振动幅度加大时会依靠化学键拉动相邻的基因片段振幅加大,这种能量会在邻近的基因片段之间发生传递,因为我们施加的机械能量的振动频率的顺序与基因片段的排列顺序一致的,也就是第一个基因片段与第一段超声波发生共振一段时间后,接着第二个基因片段在获得第一个基因片段拉扯传递来的部分能量的基础接着也会与第二段超声波发生共振,然后又是第三个在获得第一、二个通过化学键传递来的部分能量的基础上,接着又与同频率的机械能量发生共振,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因此这种共振会沿着该特异性DNA片段顺序依次发生,这种能量会不断传递和积累,直到最后超出化学键所能够作用的极限,导致化学键断裂,达到特异性切除该特异性DNA片段的目的,从最基本的结构上破坏生物体的结构,使其失去原有特性,达到特异性的消灭生物体或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但是对于排列顺序不同的基因片段组成的DNA片段,即便总是有一些基因片段与它们对应频率的超声波发生共振,但是因为能量传递过程不是按照顺序连续传递的(因为它的排列顺序与向它们发射的机械振动能量的频率顺序不一致),因此不能总是把发生共振的基因片段按照顺序依次串联起来,于是振幅的增长和积累过程没有特异性DNA片段的基因片段那么快。当特异性DNA片段的化学键断裂以后就停止能量的发射,这样既能够保证撕裂特定的DNA,又能够保护其它序列的DNA不受伤害。达到特异性破坏特定DNA的目的。
假如含有5种不同碱基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和与它们各自的固有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下文中仅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例进行说明,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多脱氧核糖核苷酸组合、碱基、碱基对和多碱基组合等同理,它们分别在接收到自己频率的能量时会发生共振。比如我们测定的生物体DNA单链上一段特异性碱基序列是如图2第一行所示,那么按照上面的数据,施加的超声波频率序列就如图2第二行所示。
先采用基因测序方法获得病原体的遗传序列,给该DNA链发射一个共振点的频率超声波(或者电磁波、带电粒子、高能粒子等)使含有对应碱基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共振起来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长比如1ms,在这个时间段内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会因为酯键的连接作用,会获取一定的振幅,也就获得一定的能量,然后根据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频率点,再施加第二个碱基对应频点的超声波,让它共振获得更多的振幅和能量,它又牵动再相邻的碱基,因为磷酸二酯键的拉扯关系第三个碱基会获得更大的能量,然后第三个1ms又施加第三个碱基频率的超声波,以此类推,直到能量达到撕裂连接碱基的化学键(包含氢键、磷酸二酯键等)为止,达到撕裂特定DNA片段的目的,因为其他物质的遗传序列碱基排序不同,碱基 虽然也有共振,但是共振不是相邻依次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传递和积聚这么大的能量(因为共振点不一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专属于该特异性物种的遗传物质DNA序列(或RNA序列)被破坏了结构,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因为每个生物体的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各不相同,但是这种不同又具有大同小异的特点,同种生物体的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就是它们共同具有一些特异性的DNA片段,不同种生物体的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提取病原体的特异性片段进行以上的操作,但是根据区分度的要求,这种特异性片段的长度一定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达到既有区分性,又不至于与别的DNA分子碰巧具有相同的碱基序列。这里以碱基对作为序列的组成单元为例,这种传递长度至少要达到10个以上,因为一共有4中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因为方位的关系A-T和T-A是不同的碱基对),4的17次方大约是170亿种组合,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碱基对数达到了30亿碱基对,为了不和其它DNA序列碰巧重合,因此这种传递能量的长度要达到17个以上,如果碱基对按照正态分布,应该很难有连续17碱基对基因片段重合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以碱基对或者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作为以上的基因片段,以上传递的长度以17碱基对以上为宜。所以其实要求的特异性序列的长度并不算太长,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可行性。
因为蛋白质由21种氨基酸和它们仅有的几种特定的构象组成,因此以上针对基因片段的频率也可以发生在各种氨基酸上,找到这些氨基酸的固有频率,然后通过这种能量积累和传递,达到分裂蛋白质的目的未尝没有可能。
本文中仅用DNA为例说明,因为RNA的情况完全类似只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应4种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情况和DNA也类似,只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应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和几种有限的构象。因此本文中DNA的所有的情况也包含RNA和蛋白质,本文中共振频率仅以机械振动为例,文中的机械振动泛指但不限于机械震荡、电磁震荡、电学震荡、概率波等,本文中以施加超声波为例说明,文中的超声波同样泛指包含但不限于超声波、电磁波(含光波和X射线等)、粒子射线等,本文中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例说明,但是本文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碱基泛指包含但不限于碱基、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核糖核苷酸对、21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及以上所有这些分子基团的组合(特别是按照A-T,C-G,A-U的配对组合)等各种分子片段;本文中的生物体的种类包含但不限于病原体、人体组织、癌细胞、细菌、病毒等;因为基因片段不同部分可能包含多个的谐振频率,因此发射的能量的共振频率包含但不限于一种频率,可以是多种频率的和音等,因此总体上来说,是可以采用特定频率顺序的共振能量,按照某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特异性传递并且特异性积累能量,从而达到改变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目的,实 际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但是它只实现了一步转移,本文中提到的方案是要实现多步转移并巧妙的利用这个多步达到特异性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1名称是:假定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对应的共振频率,就是假定图中两类共8种分子片段各自对应的共振频率;图2名称是:举例说明特定DNA序列施加能量波的频率,就是假定在图1的对应关系基础上应该依时间顺序施加的能量波的频率序列;图中的频率单位Thz=10^12hz(10的12次方)。
Claims (4)
1.为了描述的简明和清楚,本文中特别声明如下几个概念,本文中的分子片段包含但不限于构成DNA和RNA的碱基、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核糖核苷酸对,以及21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及以上所有这些分子基团的天然形成的组合(特别是按照A-T,C-G,A-U的配对组合)等各种分子片段,为了描述方便,本文中描述仅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例说明;本文中的能量和能量波的种类包含但不限于机械超声波、电磁学、电学、高能粒子等能量波,为了描述方便,本文中描述仅以机械超声波为例说明;首先测定出组成生物体的DNA序列的4种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在DNA链中各自的机械震荡的固有频率,再测出组成某种生物体的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根据该生物体的DNA序列中某一段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机械震荡固有频率的顺序依次施加同频率的超声波,使得该段链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依次按顺序共振而获得最大振幅,又因为链中各个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首尾相连一字排开,因此前面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者共振后大振幅的能量会通过相互牵扯传递给后面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因为施加的超声波又是依次按该链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共振频率依次施加的,因此,按照该序列排列的链会因为不断共振而相互牵扯获得的振幅会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挣脱化学键的作用而断裂;针对DNA碱基只有4种(DNA为ATCG,RNA为AUCG),指定长度为n(n>=1)个碱基的特定基因片段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是有限的(4的n次方),因此当n不是很大的时候,这些片段的数量不算太大,并且可以测定它们机械震荡的固有频率,同理针对组成蛋白质的21中氨基酸以及它们的几种构象,也可以测定它们的固有频率,以下不再对蛋白质展开描述,但是所有对DNA的描述都包含蛋白质的情况,特定的生物体(如病原体)采用基因测序法测出生物体DNA的碱基排列顺序,选出一定长度的一段具有特异性的DNA片段作为作用的对象,针对这一段特异性DNA片段,把它所含有的碱基按顺序组合成以上测得固有频率对应的基因片段,给生物体按照对应基因片段的固有频率施加机械激励能量(如超声波),让超声波频率等于对应的基因片段的固有频率达到共振,不同频率的机械能量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施加让各基因片段依次共振,这个施加能量的频率顺序与该特异性DNA片段中测得的基因片段的共振频率顺序一致;因为在该DNA片段中基因片段之间通过化学键首尾相连依次排开,因此这种能量能够依靠连接它们的化学键依次相互牵扯而传递起来,即发生共振的基因片段振动幅度加大时会通过化学键拉动相邻的基因片段振幅加大,这种能量会在邻近的基因片段之间发生传递,因为我们施加的机械能量的振动频率的顺序与基因片段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第一个基因片段发生共振一段时间后,接着第二个基因片段在获得第一个基因片段拉扯传递来的部分能量的基础接着也会与第二个频率的超声波发生共振,然后又是第三个在获得第一、二个通过化学键传递来的部分能量的基础上,接着又与同频率的机械能量发生共振,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因此这种共振会沿着该特异性DNA片段顺序依次发生,这种能量会不断传递和积累,直到最后超出化学键所能够作用的极限,导致化学键断裂,达到特异性撕裂该DNA的目的,从最基本的结构上破坏生物体的结构,使其失去原有特性,达到特异性的消灭或抑制生物体的目的;但是其它序列的DNA中不具有这样排列顺序的基因片段,因此这种共振不能够连续传递,因为基因片段的排列顺序与施加能量的共振频率的时间顺序不一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损耗大量能量,因此振幅没有特定DNA的基因片段振幅大;因此其它顺序的DNA不会被撕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测定出各种分子片段在DNA、RNA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机械、电学、电磁学等方面发生某种共振的固有震荡频率,同一个分子片段的共振频率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几个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测定特定生物体(如病原体等)的遗传序列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组成它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构象结构,根据对遗生物体和蛋白质发射对应分子片段的共振频率同频率的超声波,使超声波与对应共振频率的基因片段发生共振。
4.根据权利要求1,让共振的分子片段积聚足够的能量,根据相邻分子片段之间天然就是化学键相连的特点,让它们相互牵扯互动,达到与共振分子片段相邻的分子片段也达到一定的振幅而积聚能量,最终达到相邻分子片段之间传递能量并逐渐积累能量的结果,最终将能量汇聚振动超出化学键之间的作用力的地步,引起化学键断裂达到改变生物大分子目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2570.5A CN106693219A (zh) | 2016-03-02 | 2016-03-02 |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32570.5A CN106693219A (zh) | 2016-03-02 | 2016-03-02 |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93219A true CN106693219A (zh) | 2017-05-24 |
Family
ID=5893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32570.5A Pending CN106693219A (zh) | 2016-03-02 | 2016-03-02 |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93219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53741A2 (de) * | 1990-03-07 | 1991-10-30 | Horst Prof.Dr. Kaltschmid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eines für eine Basenpaarsequenz spezifischen Schwingungsgemisches und/oder zum Beaufschlagen von DNA- oder RNA-Molekülen mit einem solchen Schwingungsgemisch |
CA2343361A1 (en) * | 1998-09-11 | 2000-03-23 | Berkshire Laboratories, Inc. | Methods for using resonant acoustic energy to detect or effect structures |
-
2016
- 2016-03-02 CN CN201610132570.5A patent/CN1066932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53741A2 (de) * | 1990-03-07 | 1991-10-30 | Horst Prof.Dr. Kaltschmid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eines für eine Basenpaarsequenz spezifischen Schwingungsgemisches und/oder zum Beaufschlagen von DNA- oder RNA-Molekülen mit einem solchen Schwingungsgemisch |
CA2343361A1 (en) * | 1998-09-11 | 2000-03-23 | Berkshire Laboratories, Inc. | Methods for using resonant acoustic energy to detect or effect structures |
CN1315847A (zh) * | 1998-09-11 | 2001-10-03 | 伯克希尔实验室公司 | 用共振声能和/或共振声电磁能检测和/或影响结构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0100814T2 (de) | Immunstimulierende oligodeoxynukleotide | |
US20210317479A1 (en) | Nucleic acid assemblies for use in targeted delivery | |
Borisy et al. | Actin machinery: pushing the envelope | |
Bhatia et al. | CRISPR-Cas for genome editing: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designing and applications | |
US20190315642A1 (en) | Compositions for in vivo Expression of Therapeutic Sequences in the Microbiome | |
US10351452B2 (en) | Compositions for in vivo expression of therapeutic sequences in the microbiome | |
JP2023534999A (ja) | 操作された筋肉標的化組成物 | |
CN108138185A (zh) | 治疗hiv的工具 | |
CN106693219A (zh) | 通过共振特异性传递积累能量改变生物大分子 | |
CN10507888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软骨疾病的脂质体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
Cui et al. | CRISPR-Cas system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applications in food science | |
CN113122540A (zh) | 一种对蛴螬高效致死的RNAi靶标基因及其应用 | |
US20240271129A1 (en) | Rna-guided cas nucleases and uses thereof in diagnostics and therapy | |
US20180187187A1 (en) | Self-assembling molecular nanosystem for targeted dna and gene delivery | |
Yin et al. | Recent advances in CRISPR-Cas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etic hearing loss | |
CN104109637A (zh) | 一种基因重组玫烟色棒孢霉菌If01 GM及其应用 | |
Cao et al. | Circular Single-Stranded DNA: Discovery, Biological Effects, and Applications | |
US20240252799A1 (en) | Wave and particle based cell targeting treatments | |
US20240175007A1 (en) | Compositions for and methods of improving directed evolution of biomolecules | |
Tae | CRISPR, OMEGA, and Fanzor: Mixed Blessings of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 |
Sarma et al. | It takes two to tango with CRISPR: a history and overview of augmenting the technology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 |
Ramya et al. | Crispr genome editing | |
MacKenzie et al. |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 |
KR101602921B1 (ko) | 구제역 sat 3형 sez 지역형의 방어항원 단백질을 발현하는 재조합 바이러스 | |
US20230285508A1 (en) | Treatm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