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3014A -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3014A
CN106683014A CN201710191122.7A CN201710191122A CN106683014A CN 106683014 A CN106683014 A CN 106683014A CN 201710191122 A CN201710191122 A CN 201710191122A CN 106683014 A CN106683014 A CN 106683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ent
evaluation
teacher
family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11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School Linp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School Linp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School Linp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School Linp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11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3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3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3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评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关注和扶持,其中,素质教育是人才教育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各个学校或教育机构都争相制定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而对于学生素质的评价,目前,仅仅是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由老师进行主观判断。
当前,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时,由于仅仅针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单一;而且,由于每个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由老师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样,由于评价内容单一以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对学生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由于评价内容单一以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对学生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包括: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学生评价系统,包括:教师评价终端、家长评价终端和服务器;
教师评价终端用于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用于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用于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1所示的学生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该教师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等固定的智能终端,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中的内容包括:课堂评价内容和课后评价内容,其中,课堂评价内容包括:该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否正确等,该课后评价内容包括:该学生各科课程的学习成绩,该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性格是否和善,跟同学相处情况,是否喜欢帮助别人等。该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具体不作限制,该教师评价终端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终端接收教师输入的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数据,也可以接收课堂评价终端发送的课堂评价数据;该教师评价终端可以直接接收教师输入的对学生的课后评价数据,还可以接收其它终端发送的对学生的课后评价数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包括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或评价等级。
S102、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
该家长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该家长对该学生进行评价的终端。该家长可以通过输入评价分数、选取评价等级或输入评语等方式进行评价操作。该家长对该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该学生在家中以及平时的表现,例如是否帮忙做家务,是否尊敬长辈,是否有礼貌等。该第二评价数据包括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或评价等级等。
S103、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该评价结果为对该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加权法、直接相加等方法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如此,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学生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学生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课堂评价终端感应该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
该课堂评价终端为教师对该学生做出课堂评价的终端。该课堂评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还可以是其它的可以用来感应智能卡,输入字符以及发送数据的其它终端。该智能卡中存储有该学生的识别码。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课堂评价终端为固定于教室中的可以显示学生课堂评价分数的大型的智能终端。该课堂任务包括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例如,回答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的程度等。该学生的识别码可以为学生的名字、学号等其它的数字或符号。
S202、该课堂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教师评价终端;
以课堂中学生回答作为一个场景进行说明,当课堂上教师指名由某位学生回答后,教师靠近学生的智能卡,该教师评价终端获取该学生的学号:XXXX,并接收教师输入的对该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分数,如该评价分数为90分,该教师评价终端将该学生的学号:XXXX和课堂评价分数:90分发送给该教师评价终端。
S203、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课堂评价分数和该识别码。
该教师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等固定终端,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
S204、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该登录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
S205、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该教师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之外,还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特长、考试成绩等进行课后评价操作。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后表现进行评价时,在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的登录操作后,显示多个识别码,此时,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选取该学生识别码的操作,并显示了课后表现评价项目。该课后评价项目用于评价学生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特长或考试成绩的项目,例如,是否乐于助人,性格是否开朗,考试成绩的分数等等。
S206、家长评价终端接收该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该开启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
该家长评价终端为家长对该学生做出评价的终端。该家长评价终端接收该家长在家长客户端的开启操作后,获取到该学生的识别码,并显示待评价项目。该待评价项目为家长对该学生进行评价的项目,该待评价项目包括:该学生平时在家中的表现,例如是否帮忙做家务,是否尊敬长辈,是否有礼貌等。
S207、该家长评价终端接收该家长输入的对该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
S208、该服务器查找该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
以一个场景作为说明,例如对A同学的个人进行评价时,教师在课堂上对A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该教师评价终端将A同学的学号和该课堂评价分数发送到服务器,教师在课后对A同学的课后表现进行评价时,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对A同学课后评价分数,并将A同学的学号和该课后评价分数发送至服务器,该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A同学的评价分数,并将该家长对A同学的评价分数和将A同学的学号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查找A同学的学号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同学的评价分数。
S209、该服务器对该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该学生的评价分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课堂评价终端感应该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该课堂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教师评价终端,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课堂评价数据和该识别码,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该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该登录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该教师评价终端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家长评价终端接收该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该开启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该家长评价终端接收该家长输入的对该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查找该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该服务器对该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如此,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个人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3示例的个人评价系统可以是前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个人评价方法的执行主体。图3示例的个人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评价终端301、家长评价终端302和服务器303。以上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教师评价终端301,用于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303;
该教师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等固定终端,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中的内容包括:课堂评价内容和课后评价内容,其中,课堂评价内容包括:该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否正确等,该课后评价内容包括:该学生各科课程的学习成绩,该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性格是否和善,跟同学相处情况,是否喜欢帮助别人等。
家长评价终端302,用于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303;
该家长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该家长对该学生进行评价的终端。其中,该家长评价终端与教师评价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该家长可以通过输入评价分数、选取评价等级或输入评语等方式进行评价操作。该家长对该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该学生在家中以及平时的表现,例如是否帮忙做家务,是否尊敬长辈,是否有礼貌等。该第二评价数据包括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或评价等级等。
服务器303,用于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该评价结果为对该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未尽细节,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教师评价终端301用于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303,家长评价终端302用于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303,服务器303用于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如此,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个人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4示例的个人评价系统可以是前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个人评价方法的执行主体。图3示例的个人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评价终端401、家长评价终端402、服务器403和课堂评价终端404。以上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教师评价终端401,用于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403;
该教师评价终端为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该教师对该学生进行评价的终端。
家长评价终端402,用于接收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403;
该家长评价终端为家长对该学生做出评价的终端。该家长评价终端可以和教师评价终端相同。
服务器403,用于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
进一步地,
课堂评价终端404,还用于当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感应该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
该课堂评价终端为教师对该学生做出课堂评价的终端。该课堂评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还可以是其它的可以用来感应智能卡,输入字符以及发送数据的其它终端。该智能卡中存储有该学生的识别码。该课堂任务包括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例如,回答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的程度等。该学生的识别码可以为学生的名字、学号等其它的数字或符号。
课堂评价终端404,还用于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403;
该评价结果为对该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教师评价终端401,还用于接收该课堂评价分数该识别码;
进一步地,
教师评价终端401,还用于接收该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该登录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
该课后评价项目用于评价学生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特长或考试成绩的项目,例如,是否乐于助人,性格是否开朗,考试成绩的分数等等。
教师评价终端401,还用于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403;
进一步地,
家长评价终端402,还用于接收该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该开启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
该待评价项目为家长对该学生进行评价的项目,该待评价项目包括:该学生平时在家中的表现,例如是否帮忙做家务,是否尊敬长辈,是否有礼貌等。
家长评价终端402,还用于接收该家长输入的对该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该服务器403。
进一步地,
服务器403,还用于查找该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
服务器403,还用于对该课堂评价分数、该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该学生的评价分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未尽细节,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课堂评价终端404用于当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感应该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课堂评价终端404接收该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教师评价终端401,教师评价终端401用于接收该课堂评价分数和该识别码,教师评价终端401接收该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该登录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教师评价终端401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该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服务器403,家长评价终端402接收该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该开启操作获取该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家长评价终端402接收该家长输入的对该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和该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服务器403,服务器403查找该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服务器403对该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该学生的评价分数。如此,对该学生的进行评价时,一方面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得对该学生的评价较为全面,另一方面,该服务器根据该教师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和该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该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多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个人评价方法及系统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生成的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所述学生的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课堂评价终端感应所述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
所述课堂评价终端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所述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教师评价终端;
则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接收所述课堂评价分数和所述识别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教师评价终端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数据,并将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具体包括: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接收所述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所述登录操作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所述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家长评价终端接收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操作之前,还包括:
所述家长评价终端接收所述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所述开启操作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
则将生成的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具体包括:
所述家长评价终端接收所述家长输入的对所述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出所述学生的评价结果,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查找所述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
6.一种学生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教师评价终端,用于获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数据,并将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家长评价终端,用于接收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操作,并将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教师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数据,计算所述学生的评价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课堂评价终端;
所述课堂评价终端,用于当所述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感应所述学生的智能卡,并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
所述课堂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所述课堂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堂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教师评价终端;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课堂评价分数和所述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教师的登录操作,并根据所述登录操作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课后表现评价项目;
所述教师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教师输入的对所述课后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长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家长的开启操作,并根据所述开启操作获取所述学生的识别码以及显示待评价项目;
所述家长评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家长输入的对所述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分数,并将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和所述学生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查找所述学生的识别码的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对所述课堂评价分数、课后评价分数和所述家长对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学生的评价分数。
CN201710191122.7A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6683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122.7A CN10668301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122.7A CN10668301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3014A true CN106683014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2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1122.7A Pending CN106683014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301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356A (zh) * 2017-09-28 2018-03-16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及其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CN108198113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合肥工业大学 课堂表现等级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9816843A (zh) * 2019-01-17 2019-05-28 胡乔威 一种学生社团活动评价管理系统
CN109978401A (zh) * 2019-04-04 2019-07-05 焦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视终端的学生评价方法
CN111081107A (zh) * 2019-12-30 2020-04-28 李文伟 一种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和ai的教育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4241832A (zh) * 2021-12-16 2022-03-25 广州乐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云课堂服务平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6996A (ja) * 2001-11-22 2003-05-30 Junichi Yakahi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情報サーバ
CN104599209A (zh) * 2015-02-12 2015-05-06 俞琳 一种基于云平台服务器的教师家长学生的成绩交互方法
CN105913352A (zh) * 2016-04-06 2016-08-31 福建海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阅读测试评价方法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6996A (ja) * 2001-11-22 2003-05-30 Junichi Yakahi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情報サーバ
CN104599209A (zh) * 2015-02-12 2015-05-06 俞琳 一种基于云平台服务器的教师家长学生的成绩交互方法
CN105913352A (zh) * 2016-04-06 2016-08-31 福建海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校园阅读测试评价方法以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356A (zh) * 2017-09-28 2018-03-16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及其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CN108198113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合肥工业大学 课堂表现等级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9816843A (zh) * 2019-01-17 2019-05-28 胡乔威 一种学生社团活动评价管理系统
CN109978401A (zh) * 2019-04-04 2019-07-05 焦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视终端的学生评价方法
CN111081107A (zh) * 2019-12-30 2020-04-28 李文伟 一种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和ai的教育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4241832A (zh) * 2021-12-16 2022-03-25 广州乐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云课堂服务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3014A (zh) 一种学生评价方法和系统
Chugh et al.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Facebook
Ekanayake et al. Integrating mobile phones in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eacher train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Lowe et al. Is Twitter for the birds? Using Twitter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in a marketing course
Pollara et 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mobile learning: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US20150286958A1 (en) Interactive learning management method
El-Bishouty et al. Social knowledge awareness map for computer 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Chiu et al. An authentic learning based evaluation method for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uominen et al. Social media in nursing education: The view of the students
US11120701B2 (en) Adaptive presentation of educational content via templates
Hornby et al.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education: What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s tell us and what they don’t
CN105184520A (zh) 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方法及装置
Sahabudin et al.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learning style among upp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Glowatz et al.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Technology: Revisiting the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Framework (TPACK) in Higher Education (HE)--The Academics' Perspectives.
Pingle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readiness for e-learning
Mouri et al. Context-aware and person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ubiquitous learning analytics.
Smith et al. SPEAK UP: Students embrace digital resources for learning
Liyanage et al. A framework for adaptiv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using learning styles
Peng et al. Integration of design thinking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a socially complex environment
Foroughi et al. A Web 3.0 ontology based on similarity: a step toward facilitating learning in the Big Data age
Martín et al. A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gymkhana for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skills and history learning: Outcomes and some determining factors
Rezaei et al. Prediction of learner’s appropriate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question and answering website: similarity in interaction, interest, prior knowledge
Yoho et al. Controversy in biology classrooms—citizen science approaches to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discussions
Glowatz et al. Technology engagement for academics in third level: Utilising the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framework (TPACK)
David E-Learning barriers and solution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ransf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