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1147A -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1147A
CN106681147A CN201710013324.2A CN201710013324A CN106681147A CN 106681147 A CN106681147 A CN 106681147A CN 201710013324 A CN201710013324 A CN 201710013324A CN 106681147 A CN106681147 A CN 106681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urrent
micro
sourc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3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1147B (zh
Inventor
董密
聂雨雯
原文宾
杨建�
韩华
孙尧
粟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013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11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02J1/082Plural DC voltage, e.g. DC supply voltage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C voltage le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4District level solutions, i.e. local energy networks

Abstract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一、获取采集到的直流微电网中第一微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通讯线路传输后的相应值,分别对应得到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一延时电流;步骤二、获取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根据第一延时电流、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以及预设电流比计算第二电压调整信号;步骤三、根据第一电压调整信号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并根据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调整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相较于现有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本方法充分考虑了通讯线路对电压数据和电路数据的延时作用,使分布式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低带宽情况,并能够准确地实现电压恢复和电流均分。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由于直流负载不断增多,并且在直流微电网中无需考虑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同步问题,同时能够提供更好的电能质量和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近年来直流微电网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得到的迅速的发展。
分布式控制以其高效、可靠和稳定等优点在直流微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使得直流微电网的电能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许多学者以及工程人员对直流微电网的分布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控制方法。然而,现有的这些控制方法尚无法较好地实现系统的电压恢复与功率均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采集到的直流微电网中第一微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通讯线路传输后的相应值,分别对应得到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一延时电流;
步骤二、获取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以及预设电流比计算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步骤三、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调整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如下步骤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延时电压的平均值,得到电压平均值;
基于预设参考电压和所述电压平均值,利用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根据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和电压平均值计算电压比例调整量;
根据所述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积分参数,根据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和电压平均值计算电压积分调整量;
根据所述电压比例调整量和电压积分调整量,生成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其中,v2a表示第一电压调整信号,pv2和mv2分别表示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vref表示参考电压,表示电压平均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如下步骤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所述预设电流比,分别对所述第一延时电流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进行比例运算;
基于比例运算结果,利用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分别计算电流比例调整量和电流积分调整量;
根据所述电流比例调整量和电流积分调整量,生成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v2b=pi2(i1(t-τ)/k1-i2/k2)+mi2∫(i1(t-τ)/k1-i2/k2)
其中,v2b表示第二电压调整信号,pi2和mi2分别表示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i1(t-τ)表示第一延时电流,i2表示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生成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
其中,v2_ref分别表示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和电压初始值,v2a和v2b分别表示第一电压调整信号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四、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和预设电流比,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根据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调整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
其中,i2_ref表示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i1(t-τ)表示第一延时电流。
相较于现有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充分考虑了通讯线路对电压数据和电路数据的延时作用,其能够准确地实现电压恢复和电流均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微电网物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现有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多是采用下垂控制方式,而这种控制方式无法同时实现准确的电压恢复和电流均分。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以及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不失一般性,现有的直流微电网物理模型可以简化为如图1所示。其中,该直流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两个微源,即第一微源DG#1和第二微源DG#2,这两个微源均是由戴维南等效原理简化得到的直流源。
根据图1,可以得到如下表达式:
vload=v1-i1·Rline1 (1)
vload=v2-i2·Rline2 (2)
其中,vload表示两个微源之间的公共负载Rload之间的电压,Rline1表达表示第一微源DG#1与公共负载之间的线路阻抗,Rline2表达表示第一微源DG#2与公共负载之间的线路阻抗,v1和i1分别表示第一微源DG#1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v2和i2分别表示第二微源DG#2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进而可以得到如下的第一微源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表达式:
i1=α1·v1-λ·v2 (3)
i2=α2·v2-λ·v1 (4)
其中,
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以及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实现原理、实现过程以及优点,以下以图1所示的直流微电网简化模型来对该方法以及系统进行描述。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具体电路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以下结合图2至图4来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2所示,该系统优选地包括:电压测量装置201、电流测量装置202、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以及电压调节装置206。
在对第二直流微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控制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方法首先在步骤S401中获取直流微电网中第一微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通讯线路传输后的相应值,从而分别对应得到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一延时电流i1(t-τ)。
本实施例中,电压测量装置201和电流测量装置202分别用于测量直流微电网中第一微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经过线路传输后的相应值,从而分别得到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一延时电流i1(t-τ)。其中,τ(t)≥0为信号通过通信线路时的延时。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在步骤S402中获取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和输出电流i2,并在步骤S403中根据上述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利用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来根据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其中,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与电压测量装置201以及第二微源DG#2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优选地包括:均值电路301和电压PI控制电路302。均值电路301包含两个信号输入端,其中一个信号输入端与电压测量装置201连接,用于接收电压测量装置201传输来的电压信号(即第一延时电压v1(t-τ)),另一信号输入端与设置于第二微源的输出端的电压测量装置连接,用于获取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均值电路301的输出端与电压PI控制电路302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均值电路301包括加法器301a和放大倍数为1/2比例放大器301b。其中,加法器301a用于对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进行求和,并将求和结果输入至比例放大器301b,从而由比例放大器301b根据上述求和结果计算第一延时电压v1(t-τ)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v2的平均值,得到电压平均值即存在:
在得到电压平均值后,均值电路301会将电压平均值传输至电压PI控制电路302,以由电压PI控制电路302根据电压平均值和预设参考电压vref生成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压PI控制电路302优选地包括第一减法器302a和电压PI控制器302b。其中,第一减法器302a的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预设参考电压vref,负相输入端与均值电路301的输出端连接。这样,第一减法器也就可以计算得到电压平均值与预设参考电压vref的电压差值Δv2,即存在:
第一减法器302a会将上述电压差值Δv2传输至电压PI控制器302b中,这样电压PI控制器302b也就可以根据上述电压差值Δv2生成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压PI控制器302b优选地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
其中,pv2和mv2分别表示电压PI控制器302b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
该方法还会在步骤S404中根据第一延时电流i1(t-τ)、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以及预设电流比,生成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在步骤S404中利用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来生成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其中,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与电流测量装置202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优选地包括比例调节器303和电流PI控制电路304。其中,比例调节器303与电流测量装置202以及设置在第二微源输出端位置处的相关电流测量装置连接,其能够基于预设电流比分别对第一延时电流i1(t-τ)以及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进行比例运算。
比例调节器303会将比例运算后的第一延时电流i1(t-τ)以及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传输至电流PI控制电路304,以由电流PI控制电路304根据比例运算后的第一延时电流i1(t-τ)以及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生成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流PI控制电路304优选地包括第二减法器304a和电流PI控制器304b。其中,第二减法器304a的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比例运算后的第一延时电流i1(t-τ),负相输入端用于接收比例运算后的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其输出端用于输出自身生成的电流差值Δi2,即存在:
Δi2=i1(t-τ)/k1-i2/k2 (11)
其中,i1(t-τ)/k1表示比例运算后的第一延时电流i1(t-τ)的相应电流值,i2/k2表示比例运算后的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的相应电流值,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即第一微源的输出电流与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的比值)。
第二减法器304a会将上述电流差值Δi2传输至电流PI控制器304b中,这样电流PI控制器304b也就可以根据上述电流差值Δi2生成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流PI控制器304b优选地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
v2b=pi2(i1(t-τ)/k1-i2/k2)+mi2∫(i1(t-τ)/k1-i2/k2) (12)
其中,pi2和mi2分别表示电流PI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
在得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后,该方法会在步骤S405中根据上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生成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具体地,该方法利用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来生成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
再次如图2所示,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与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和第二电压信号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连接,其用于根据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3所生成的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以及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装置204所生成的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生成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为第一电压调整信号v2a、第二电压调整信号v2b与第二微源的电压初始值之和,即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优选地可以采用加法器来实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器件或电路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得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后,该方法会在步骤S406中根据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v2_ref来调整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会将该电压参考值v2_ref输出至电压调节装置20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压调节装置206优选地包括第三减法器305、电压调节器306以及DC/DC变换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三减法器305的正相输入端与电压参考值生成装置205连接,负相输入端与设置在第二微源输出端的相应电压测量电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压调节器306连接,电压调节器306能够将自身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电压参考值v2_ref相等或近似。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电压调节器306,其输出端形成整个第二微源的输出端。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电压调节装置206采用闭环调节的方式来对调整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会在步骤S407中根据第一延时电流i1(t-τ)和预设电流比,计算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并在步骤S408中根据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来调整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具体地,该方法利用电流参考值生成装置207和电流调节装置208来完成上述过程。
其中,电流参考值生成装置207与电流测量电路202连接,其能够接收电流测量电路202传输来的第一延时电流i1(t-τ)、由设置在第二微源输出端的相关电流测量电路测量得到的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i2,并根据上述电流值以及预设电流比生成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i2_ref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流参考值生成装置207优选地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i2_ref
其中,i2_ref表示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i1(t-τ)表示第一延时电流。
在得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i2_ref后,电流参考值生成装置207会将该电流参考值i2_ref传输至电流调节装置208。其中,电流调节装置208优选地包括第四减法器208a和电流调节器208b。第四减法器208a的正相输入端与电流参考值生成装置207连接,负相输入端与设置在第二微源输出端的相应电流测量电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流调节器208b连接,电流调节器208b能够将自身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电流参考值i2_ref相等或近似。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内容是以直流微电网中的第二微源为控制对象为例进行说明的,对直流微电网中的其他微源的控制原理以及控制过程与上述内容类似,故在此不再对其他微源的控制原理以及控制过程进行赘述。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了通讯线路对电压数据和电路数据的延时作用,使分布式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低带宽情况,并能够准确地实现电压恢复和电流均分。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或处理步骤,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虽然上述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在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的原理,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的情况下,明显可以在形式上、用法及实施的细节上作各种修改而不用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采集到的直流微电网中第一微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通讯线路传输后的相应值,分别对应得到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一延时电流;
步骤二、获取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压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计算第一电压调整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以及预设电流比计算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步骤三、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调整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如下步骤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一延时电压的平均值,得到电压平均值;
基于预设参考电压和所述电压平均值,利用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根据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和电压平均值计算电压比例调整量;
根据所述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积分参数,根据所述预设参考电压和电压平均值计算电压积分调整量;
根据所述电压比例调整量和电压积分调整量,生成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一电压调整信号:
v 2 a = p v 2 ( v r e f - v ‾ 2 ) + m v 2 ∫ ( v r e f - v ‾ 2 )
其中,v2a表示第一电压调整信号,pv2和mv2分别表示预设电压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vref表示参考电压,表示电压平均值。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根据如下步骤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根据所述预设电流比,分别对所述第一延时电流和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进行比例运算;
基于比例运算结果,利用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分别计算电流比例调整量和电流积分调整量;
根据所述电流比例调整量和电流积分调整量,生成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v2b=pi2(i1(t-τ)/k1-i2/k2)+mi2∫(i1(t-τ)/k1-i2/k2)
其中,v2b表示第二电压调整信号,pi2和mi2分别表示预设电流PI控制算法中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i1(t-τ)表示第一延时电流,i2表示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表达式生成所述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
v 2 _ r e f = v 2 * + v 2 a + v 2 b
其中,v2_ref分别表示第二微源的电压参考值和电压初始值,v2a和v2b分别表示第一电压调整信号和第二电压调整信号。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四、根据所述第一延时电流和预设电流比,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根据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调整所述第二微源的输出电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
i 2 _ r e f = k 2 k 1 i 1 ( t - τ )
其中,i2_ref表示第二微源的电流参考值,k1/k2表示预设电流比,i1(t-τ)表示第一延时电流。
CN201710013324.2A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8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324.2A CN106681147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324.2A CN106681147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1147A true CN106681147A (zh) 2017-05-17
CN106681147B CN106681147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84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33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81147B (zh) 2017-01-09 2017-01-09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11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278A (zh) * 2017-01-09 2017-05-10 中南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4113A1 (en) * 2006-05-23 2007-11-29 Wang Kon-King M System and method for isolating sources and loads of a power system
CN102447253A (zh) * 2011-12-30 2012-05-0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直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均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578042A (zh) * 2015-02-03 2015-04-29 上海电力学院 直流微网的下垂控制改进方法
CN104734202A (zh) * 2015-04-14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低电压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CN104779607A (zh) * 2015-04-27 2015-07-15 重庆大学 直流微网中的一种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795810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山东大学 直流并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双向变换器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法
CN105576644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张庆海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变换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5576708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时无功均衡分配控制方法
CN105576663A (zh) * 2016-01-13 2016-05-11 燕山大学 一种孤岛微电网自适应功率均分和电压恢复控制方法
CN105870909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4113A1 (en) * 2006-05-23 2007-11-29 Wang Kon-King M System and method for isolating sources and loads of a power system
CN102447253A (zh) * 2011-12-30 2012-05-0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直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均流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578042A (zh) * 2015-02-03 2015-04-29 上海电力学院 直流微网的下垂控制改进方法
CN104734202A (zh) * 2015-04-14 2015-06-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低电压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CN104795810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山东大学 直流并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双向变换器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法
CN104779607A (zh) * 2015-04-27 2015-07-15 重庆大学 直流微网中的一种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576708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时无功均衡分配控制方法
CN105576663A (zh) * 2016-01-13 2016-05-11 燕山大学 一种孤岛微电网自适应功率均分和电压恢复控制方法
CN105576644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张庆海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变换器并联运行控制方法
CN105870909A (zh) * 2016-03-30 2016-08-1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BAO WANG,XIAONAN LU,XU YANG,WEI WANG,DIANGUO XU: "An Improved Distributed Secondary Control Method for DC Microgrids With Enhanced Dynamic Current Sharing Performa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THOMAS MORSTYN,BRANISLAV HREDZAK,GEORGIOS D. DEMETRIADES: "Unified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DC Microgrid Operating Mode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
支娜,张辉,肖曦,杨甲甲: "分布式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系统级稳定性分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杨苓,罗安,陈燕东,周乐明,怀坤山,伍文华,陈智勇: "直流微电网双向储能变换器的两带通滤波器二次纹波电流抑制与均分控制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278A (zh) * 2017-01-09 2017-05-10 中南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CN106647278B (zh) * 2017-01-09 2019-10-22 中南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1147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1952B (zh) 基于小信号建模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下垂控制系数优化方法
US9140731B2 (en)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system for measuring impedance in the D-Q domain
EP2113140B1 (en) Flux control system for active voltage conditioning
CN105098789B (zh) 励磁系统调差整定方法、系统及pss协调方法和系统
US201103135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production entity
CN106786715B (zh) 一种多端vsc-hvdc系统下垂控制系数确定方法
CN107294527A (zh) 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及其测试方法、装置
CN103236702A (zh) 一种基于阻抗复合控制的微网无功均衡分配方法
RU266570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ю местной электросети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ом местной электросети
CN108767864A (zh) 一种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配电网电压波动越限抑制方法
CN105226700B (zh) 基于阀门流量特性动态调整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70953A (zh) 一种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子调节器模型
CN109342974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源测试系统
KR101904326B1 (ko) 분산전원의 주파수 유지 및 유효전력 분담을 위한 전류제어형 인버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6681147A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08667082A (zh) 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7013A (zh) 离网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7278A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系统
CN104505847A (zh)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微网下垂控制优化方法
Pathan et al. Small Signal Modeling of Inverter-based Grid-Connected Microgrid to Determine the Zero-Pole Drift Control with Dynamic Power Sharing Controller.
CN105356476A (zh) 一种基于模拟调度的光伏电站功率测试方法
CN109217384A (zh) 基于有功相角下垂控制的多分布式电源功率分配方法
Nakmali et al. A new hybrid approach to thevenin equivalent estimation for voltage stability monitoring
CN106786480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确定方法
Zenk et al. Multi zone power systems load-frequency stability using fuzzy logic controll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ong Mi

Inventor after: Tang Weiyi

Inventor after: Nie Yuwen

Inventor after: Yuan Wenbin

Inventor after: Yang Jian

Inventor after: Han Hua

Inventor after: Sun Yao

Inventor after: Millet

Inventor before: Dong Mi

Inventor before: Nie Yuwen

Inventor before: Yuan Wenbin

Inventor before: Y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Han Hua

Inventor before: Sun Yao

Inventor before: Mille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