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8974B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78974B CN106678974B CN201710037073.1A CN201710037073A CN106678974B CN 106678974 B CN106678974 B CN 106678974B CN 201710037073 A CN201710037073 A CN 201710037073A CN 106678974 B CN106678974 B CN 1066789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wind
- outlet frame
- guiding componen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有效避免干扰热源的产生,从而红外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到人体热源信号,大大的提高了制热工况下舒适控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因其可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已经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家电。而且,随着智能家电技术的出现,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红外信号,以供空调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以满足人体的舒适性。
但是,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红外传感器检测房间内的人体红外信号时,总会存在干扰热源,由于干扰热源的存在,就相对增加了舒适控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红外信号时存在干扰热源而无增加舒适控制难度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20mm]。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为20mm。
优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一起对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进行启闭;所述上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下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与下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条,且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
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根据所检测的人体热源信号,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
当空调器处于风吹人模式时,判断空调器是否运行制热模式。
优选地,所述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空调器不处于风吹人模式时,执行所述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本发明通过空调器上导风结构的安装位置,基于该空调器结构,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控制导风角度,即可实现有效避免干扰热源的产生,从而红外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到人体热源信号,大大的提高了制热工况下舒适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主要针对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由于制热模式下空调器从出风口吹出热风,因此在利用空调器上的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热源信号时,将会存在干扰热源。而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通过空调器上导风结构的安装位置,使得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控制导风角度,即可实现有效避免干扰热源的产生,从而红外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到人体热源信号,大大的提高了制热工况下舒适控制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第一实施例。该空调器主要为壁挂式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前面壳10和后底盘20,前面壳10上形成有出风框,且该出风框的边沿限定出出风口11。后底盘20与前面壳10卡合连接,且前面壳10和后底盘20围合的空间内形成有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换热器及风轮30。该风轮30优选为贯流风轮。
前面壳10的顶部设有回风口,空调器运行时,风轮30运行,将风从回风口吸入,并经过换热器的换热后,经风道从出风口11吹出。
出风框内设有导风组件,该导风组件可包括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均可以转动,且通过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的转动,可以将出风框的出风口11开启或关闭。一实施例中,该上导风板41通过第一转轴固定在后底盘20上,下导风板42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前面壳10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应连接有电机,通过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转动。如图1所示,该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一起将出风口11开启或关闭。若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上设置散风孔,则即使出风口11被关闭,少量的风还是能通过散风孔吹出,以达到无风感的效果。
上导风板41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下导风板42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上导风板41与后底盘20转动连接的一端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存在间隙,且该距离h1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下导风板42与前面壳10转动连接的一端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存在间隙,且该距离h2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可以为同一预设值。且该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20mm],优选地,该预设值为20mm。当然,该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取值,例如,第一预设值为16mm、第二预设值为10mm,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设置。
上述前面壳10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红外信号,判断空调器所在区域是否有人,若无人,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待机模式或关机。若有人,则控制空调器吹出的风朝向人所在的位置,或者避开人所在的位置。
红外传感器在进行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时,为了避免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吹出的风影响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本实施例中不但通过空调器中导风组件的结构设计,还通过控制过程实现。具体地,在红外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41的转动角度与下导风板42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41和所述下导风板42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均存在转动范围,即包括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上极限角度,以及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下极限角度。当红外传感器进入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时,将上导风板41与下导风板42均转动至下极限角度,从而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朝下吹,例如人体的脚部。如此可以使得红外传感器准确探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当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则控制上导风板41和下导风板42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以实现空调器正常的送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空调器还可以为柜式空调。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条,该多个导风条自出风框的上边沿至出风框的下边沿依次排列设置。且每个导风条均通过转轴连接一驱动电机,驱动该电机转动,带动导风条转动,实现将出风口11的开启或关闭。而且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三预设值与第四预设值可以为同一预设值。且该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20mm],优选地,该预设值为20mm。当然,该第三预设值与第四预设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取值,例如,第一预设值为16mm、第二预设值为10mm,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设置。
红外传感器在进行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时,为了避免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吹出的风影响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本实施例中不但通过空调器中导风组件的结构设计,还通过控制过程实现。具体地,在红外进行人体感应时,导风条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导风条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导风条均存在转动范围,即包括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上极限角度,以及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下极限角度。当红外传感器进入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时,将导风条转动至下极限角度,从而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朝下吹,例如人体的脚部。如此可以使得红外传感器准确探测到人体红外信号。当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则控制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以实现空调器正常的送风。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
步骤S20、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步骤S30、根据所检测的人体热源信号,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具体地,空调器开机并运行制热模式时,为避免制热模式下吹出的热风影响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探测,先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以使空调器吹出的风朝下吹,例如人体的脚部。然后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是否存在人体热源信号,并根据所检测的人体热源信号,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当然,空调器运行过程中也可以从其他模式中切换至制热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空调器上导风组件的安装结构设计,以及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导风组件的控制,实现了有效避免干扰热源的产生,从而红外传感器能准确检测到人体热源信号,大大的提高了制热工况下舒适控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当空调器处于风吹人模式时,执行步骤S50;当空调器不处于风吹人模式时,执行步骤S20;
步骤S50、判断空调器是否运行制热模式;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执行步骤S10;当空调器运行非制热模式时,执行步骤S20。
空调器可运行于风吹人模式,即通过对人体红外信号的探测,控制导风组件的转动,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朝人体所在的位置吹。当空调器运行风吹人模式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吹出的热风将影响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因此判断空调器处于风吹人模式时,判断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若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空调器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再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信号;若空调器运行非制热模式时,直接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信号。若空调器处于其他模式,例如风避人模式,则可以直接通过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一起对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进行启闭;所述上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下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与下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2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20mm。
4.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条,且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5.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与下导风板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上导风板和所述下导风板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
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根据所检测的人体热源信号,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
当空调器处于风吹人模式时,判断空调器是否运行制热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空调器不处于风吹人模式时,执行所述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2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20mm。
10.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一起对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进行启闭;所述上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下导风板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1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具有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风组件进行启闭;所述导风组件在壳体上转动连接,且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导风组件与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所述红外传感器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的转动角度均为下极限角度;在所述红外传感器不进行人体感应时,所述导风条均恢复至正常的转动角度;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
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根据所检测的人体热源信号,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控制导风组件转动至下极限角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
当空调器处于风吹人模式时,判断空调器是否运行制热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空调器是否处于风吹人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空调器不处于风吹人模式时,执行所述检测空调器所在探测区域内的人体热源信号。
14.如权利要求 11-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出风框的上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所述靠近出风框的下边沿的导风条与所述出风框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37073.1A CN106678974B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PCT/CN2017/094828 WO2018133360A1 (zh) | 2017-01-18 | 2017-07-2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37073.1A CN106678974B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78974A CN106678974A (zh) | 2017-05-17 |
CN106678974B true CN106678974B (zh) | 2019-08-16 |
Family
ID=5886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37073.1A Active CN106678974B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78974B (zh) |
WO (1) | WO20181333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8974B (zh) * | 2017-01-18 | 2019-08-16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525142B (zh) * | 2017-08-30 | 2023-05-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397823B (zh) * | 2018-01-12 | 2020-0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JP7328816B2 (ja) * | 2019-07-25 | 2023-08-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026951U (zh) * | 2014-06-23 | 2014-12-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导风组件 |
CN104501304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 |
CN105091082A (zh) * | 2014-04-16 | 2015-11-25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挂壁式空调器及送风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97750A (ja) * | 1983-04-23 | 1984-11-09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排煙兼用の空調換気装置における切換ダンパ− |
GB2477494A (en) * | 2010-02-01 | 2011-08-10 | Hitec Air Conditioning Services Ltd | Air cooling system |
CN103776093B (zh) * | 2012-10-22 | 2017-02-0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和该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
CN105180270B (zh) * | 2015-08-07 | 2017-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CN105180271B (zh) * | 2015-08-07 | 2017-10-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CN106678974B (zh) * | 2017-01-18 | 2019-08-16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1-18 CN CN201710037073.1A patent/CN10667897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8 WO PCT/CN2017/094828 patent/WO201813336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1082A (zh) * | 2014-04-16 | 2015-11-25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挂壁式空调器及送风控制方法 |
CN204026951U (zh) * | 2014-06-23 | 2014-12-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导风组件 |
CN104501304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78974A (zh) | 2017-05-17 |
WO2018133360A1 (zh) | 2018-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80270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5180267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5258307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6678974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35519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WO2019024826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9024825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386907B (zh) |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 |
CN108397818A (zh) |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 |
CN105135518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7388370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80268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7477671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300265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00022355A1 (fr) | Dispositif de climatisation | |
CN109751737A (zh) |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 |
CN110925984A (zh) | 基于机身摆叶联动下的目标人物定时避风出风方法及系统 | |
CN105180269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 |
CN110274388B (zh) | 一种暖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642834A (zh) | 空调室外机自动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4930649B (zh) | 一种空调导风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
CN105953331B (zh) | 一种湿帘风机自动控制系统 | |
JPH1082534A (ja) | 空調装置 | |
CN111306624B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1076299B (zh) |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