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9087B -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 Google Patents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9087B
CN106669087B CN201710159925.4A CN201710159925A CN106669087B CN 106669087 B CN106669087 B CN 106669087B CN 201710159925 A CN201710159925 A CN 201710159925A CN 106669087 B CN106669087 B CN 106669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ssure air
pump body
driving piston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99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9087A (zh
Inventor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ity Jieda Fire 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599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69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9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5/00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 A62C35/58Pipe-line systems
    • A62C35/62Pipe-line systems dry, i.e. empty of extinguishing material when not in 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水带清水装置包括驱水活塞管,其一端有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上有驱水活塞管盖,驱水活塞管的另一端有随机配接口;压力空气控制机构,设在驱水活塞管盖上;游动活塞,自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引入驱水活塞管腔内。一种供水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一侧有泵体进水口,另一侧有泵体出水口,泵体进水口上有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泵体出水口上有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特点:泵体进、出水口三通接头上的左、右进水过渡机构、左、右出水过渡机构上各连接水带清水装置。避免水带在寒冷天气下冻结,减轻作业强度,使用便捷;当供水泵配备清水装置后能满足在线清水作业要求。

Description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带清水装置,并且还涉及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水带主要指消防水带,但并不绝对限于消防水带,例如包括在使用状态下得以展开而在备用状态下得以形成盘卷状或以复数个呈S形循环反复的形态叠置的具有柔顺性的各类给排水管路。上面提及的清水装置也可称除水装置,其功用是将残留于前述消防水带或给排水管路内的水去除。
以消防部门常用的前述消防水带为例,在灭火救灾任务结束后,需将消防水带收拾至水带消防车内,水带消防车如中国专利CN202802600U(水带铺设消防车)、CN101607118B(安装有消防水带铺设与拾取装置的消防装备)、CN10378512B(水带收取与铺设消防车)、CN103785126B(具有自动收放带功能的消防车)和CN103751931B(消防水带自动铺设消防车),等等。
如业界所知,在灭火救灾结束后,消防水带内往往会残留大量的水,在前述水带消防车收拾时由于不可能将残留于水带内的水有效驱出,因而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在冬季,因环境温度较低例如我国北方地区达到零下一、二十度乃至更低,于是如果不能将消防水带内的残留水驱出,则毫无疑问会出现冻结现象,在下一次出警时便难以甚至根本无法将处于冻结状态下的消防水带铺展,从而影响救灾;其二,由于频繁冻结与解冻,因而极易影响消防水带的使用寿命;其三,当将存有水的消防水带收拾于水带车后,致使载重量增加,不利于节省车辆能耗。
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通常由消防人员以手工作业方式尽可能将残留于消防水带内的水先予驱出或边驱出边收拾于水带消防车内,这种方式一方面无为地增大了消防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作业强度,另一方面驱水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水带内的残余水清出而藉以避免因冻结影响使用并且既有利于保护水带又有益于减轻消防人员作业强度的结构简单以及使用便捷的水带清水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在线清水要求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水带清水装置,包括一驱水活塞管,在驱水活塞管的一端构成有一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在该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上配设有一驱水活塞管盖,而在驱水活塞管的另一端构成有一随机配接口;一压力空气控制机构,该压力空气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驱水活塞管盖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压力空气发生装置管路连接,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提供的压力空气进入驱水活塞管的驱水活塞管腔,而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断压力空气发生装置向驱水活塞管腔提供压力空气;一游动活塞,该游动活塞在使用状态下自所述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引入所述驱水活塞管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力空气控制机构包括一压力空气引气管和一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压力空气引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驱水活塞管盖固定并且与所述驱水活塞管的驱水活塞管腔相通,而压力空气引气管的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的压力空气发生装置连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设置在压力空气引气管的管路上,当开启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提供的压力空气经所述压力空气引气管引入驱水活塞管腔内,而当关闭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时,阻断压力空气引气管向驱水活塞管腔提供压力空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游动活塞为海绵塞或橡胶塞。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包括一泵体,该泵体的一侧具有一泵体进水口,而另一侧具有一泵体出水口,在所述泵体进水口上配接有一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在泵体出水口上配接有一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与泵体进水口配接,而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上配接有一左进水过渡机构,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上配接有一右进水过渡机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与泵体出水口配接,而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上配接有一左出水过渡机构,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上配接有一右出水过渡机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进水过渡机构、左出水过渡机构以及右出水过渡机构上各连接有一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右进水过渡机构以及左出水过渡机构的结构是与右出水过渡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该右出水过渡机构包括一右出水阀、一右出水三通和一右出水管接口,右出水三通的右出水三通第一接口与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配接,右出水三通的右出水三通第二接口与右出水管接口的一端连接,而该右出水管接口的另一端供消防水带连接,右出水阀配接在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与右出水三通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右出水阀包括一右出水阀阀体、一右出水阀阀门和一阀门升降控制装置,右出水阀阀体连接在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与所述右出水三通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之间,右出水阀阀门与右出水阀阀体的右出水阀阀体腔相配合,阀门升降控制装置设置在右出水阀阀体上,并且与右出水阀阀门连接,所述的右出水阀阀体腔与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以及所述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相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升降控制装置包括立柱、螺杆、蜗轮蜗杆箱、手轮、蜗轮蜗杆箱座、阀门升降作用缸、升降作用缸座和插销,立柱的下部与所述右出水阀阀体固定,螺杆套置在阀门升降作用缸的升降作用缸柱上并且与蜗轮蜗杆箱传动配合,手轮与蜗轮蜗杆箱的蜗杆轴固定,蜗轮蜗杆箱座设置在立柱的上部,蜗轮蜗杆箱设置在蜗轮蜗杆箱座上,并且该蜗轮蜗杆箱的蜗轮与螺杆相配合,升降作用缸座与蜗轮蜗杆箱座连接,阀门升降作用缸设置在升降作用缸座上,该阀门升降作用缸的升降作用缸柱对应于立柱的立柱腔并且与所述右出水阀阀门连接,插销配设在螺杆上并且与升降作用缸柱相配合,当将插销撤离于螺杆时,升降作用缸柱解除与螺杆的连接,由所述阀门升降作用缸通过升降作用缸柱带动右出水阀阀门升降,当插销返回于螺杆并与升降作用缸柱连接时,由所述手轮通过蜗轮蜗杆箱的蜗轮带动螺杆进而由螺杆带动升降作用缸柱使所述右出水阀阀门升降。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升降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螺杆的上端开设有一螺杆插销孔,在所述升降作用缸柱上并且在对应于螺杆插销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所述的插销途经螺杆插销孔插入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要对水带清水时,只要将游动活塞置入驱水活塞管腔内,将驱水活塞管盖盖闭于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并将水带的一端与随机配接口连接,在压力空气发生装置的工作下经处于开启状态的压力空气控制机构将压力空气引入取水活塞管腔内,在压力空气的作用下使游动活塞行出驱水活塞管腔并自水带的一端进入直至从水带的另一端行出,将残留于水带内的水驱出,避免水带在寒冷天气下冻结,不仅有利于保护水带,而且有益于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此外还具有结构简练以及使用便捷的长处;当供水泵配备清水装置后能满足消防工作结束后的在线清水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配备有图1所示结构的清水装置的供水泵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右出水过渡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右出水阀的阀门升降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依据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驱水活塞管1,在驱水活塞管1的一端即图示状态的上端构成有一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在该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上配设有一驱水活塞管盖111,而在驱水活塞管1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下端构成有一随机配接口12;示出了一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该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设置在前述的驱水活塞管盖111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图4示)管路连接,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处于开启状态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提供的压力空气进入驱水活塞管1的驱水活塞管腔13,而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断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向驱水活塞管腔13提供压力空气;示出了一游动活塞3,该游动活塞3在使用状态下自前述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引入前述驱水活塞管腔13内。
由图1所示,在前述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的部位并且围绕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的圆周方向的外壁上构成有配接口齿牙,与此相适应,在前述驱水活塞管盖111朝向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的一侧也构成有管盖齿牙,管盖齿牙与配接口齿牙相互配合。由于配接口齿牙以及管盖齿牙的结构在消防水带的端部接口上是常见的,因而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游动活塞3的下端形成一具有导向功能的活塞圆锥体31。申请人之所以将位于驱水活塞管1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下端的接口称为“随机配接口12”,是因为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当本发明供消防水带直接配接时,那么在该随机配接口12处形成有随机配接口齿牙,使其成为快速接口;其二,当本发明配套于图2所示的供水泵时,那么在该随机配接口12处形成配接法兰。
继续见图1,前述的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包括一压力空气引气管21和一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本实施例使用电动球阀,但并不受到限制),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一端在对应于前述驱水活塞管盖111的中央位置与驱水活塞管盖111固定并且与前述驱水活塞管1的驱水活塞管腔13相通,而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前述的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连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设置在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管路上,当开启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提供的压力空气经前述压力空气引气管21引入驱水活塞管腔13内,而当关闭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时,阻断压力空气引气管21向驱水活塞管腔13提供压力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游动活塞3为海绵塞,但也可以使用橡胶塞或其它等效的塞子。
当要对消防水带清水(即除水或称驱水)时,那么由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的一端与随机配接口12配接,接着开启驱水活塞管盖111,将游动活塞3放入驱水活塞管腔13内,而后将驱水活塞管盖111返用于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然后开启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同时开启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产自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本实施例为空压机)的压力空气即压缩空气经压力空气引气管21进入驱水活塞管腔13,迫使游动活塞3犹如水耗子(水老鼠)般的游动状态依次经随机配接口12和消防水带的一端进入消防水带并直至从消防水带的另一端窜出。在该过程中,由游动活塞3将残留于消防水带内的残余水驱出。
请参见图2,示出了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包括一泵体4,该泵体4的一侧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后侧具有一泵体进水口41,而另一侧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具有一泵体出水口42,在前述泵体进水口41上以法兰配接方式配接有一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在泵体出水口42上同样以法兰配接方式配接有一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4111与泵体进水口41配接,而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4112上以法兰配接方式配接有一左进水过渡机构5,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113上以法兰配接方式配接有一右进水过渡机构6,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4211与泵体出水口42法兰配接,而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4212上配接(法兰配接)有一左出水过渡机构7,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上配接(法兰配接)有一右出水过渡机构8。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左、右进水过渡机构5、6、左出水过渡机构7以及右出水过渡机构8上各连接有一前述的水带清水装置。
继续见图2,由于前述的左、右进水过渡机构5、6以及左出水过渡机构7的结构是与右出水过渡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右出水过渡机构8作详细说明,该右出水过渡机构8包括一右出水阀81、一右出水三通82和一右出水管接口83,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一接口821与前述的水带清水装置的随机配接口12法兰配接,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二接口822与右出水管接口83的一端法兰连接,而该右出水管接口83的另一端供消防水带连接,右出水阀81以法兰配接方式配接在前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与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之间。
继续见图2,前述的右出水阀81包括一右出水阀阀体811、一右出水阀阀门812和一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右出水阀阀体811连接在前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与前述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之间,右出水阀阀门812与右出水阀阀体811的右出水阀阀体腔8111相配合,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设置在右出水阀阀体811上,并且与右出水阀阀门812连接,前述的右出水阀阀体腔8111与前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以及前述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相通。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2,前述的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包括立柱8131、螺杆8132、蜗轮蜗杆箱8133、手轮8134、蜗轮蜗杆箱座8135、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升降作用缸座8137和插销8138,立柱8131的下部与前述右出水阀阀体811固定,螺杆8132套置(空套)在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的升降作用缸柱81361上并且与蜗轮蜗杆箱8133传动配合,手轮8134与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杆轴81331固定,蜗轮蜗杆箱座8135设置在立柱8131的上部,蜗轮蜗杆箱8133设置在蜗轮蜗杆箱座8135上,并且该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轮与螺杆8132相配合(传动配合),升降作用缸座8137与蜗轮蜗杆箱座8135连接,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设置在升降作用缸座8137上,该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的升降作用缸柱81361对应于立柱8131的立柱腔并且与前述右出水阀阀门812连接,插销8138配设在螺杆8132上并且与升降作用缸柱81361相配合,当将插销8138撤离于螺杆8132时,升降作用缸柱81361解除与螺杆8132的连接,由前述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通过升降作用缸柱81361带动右出水阀阀门812升降,当插销8138返回于螺杆8132并与升降作用缸柱81361连接时,由前述手轮8134通过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杆81331带动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轮,由该蜗轮带动螺杆螺杆8132进而由螺杆8132带动升降作用缸柱81361使前述右出水阀阀门812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为气缸。
由图3所示,在前述螺杆8132的上端开设有一螺杆插销孔81321,在前述升降作用缸柱81361上并且在对应于螺杆插销孔81321的位置开设有一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图中未示出),前述的插销8138途经螺杆插销孔81321插入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
通常情况下,前述的插销8138拔离于即撤离于螺杆8132,升降作用缸柱81361(也可称活塞杆)不与螺杆813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由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带动升降作用缸柱81361,例如当或降作用缸柱81361下行时,由其带动右出水阀阀门812下行,关闭右出水阀阀体腔8111与前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与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之间的通道,反之亦然。而当在某些情况下如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故障、不便使用或其它类似情形导致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不能使用时,那么由消防人员将插销8138插入螺杆插销孔81321并进而插及前述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使螺杆8132与升降作用缸柱81361建立连接关系,在人工操作手轮8134时,由手轮8134带动蜗轮螺杆箱8133,由于蜗轮螺杆箱8133的蜗轮与螺杆8132相配合,因而由其带动螺杆8132,同时通过螺杆8132带动升降作用缸柱81361.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2,申请人对配备有图1所示结构的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图2示)所用的消防水带实施清水的过程作如下说明。在图4中示出了前述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该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实质上为一空压机,搭载在供水车辆上,该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由车载发动机如柴油发动机与其压力空气发生装置动力输入轴91传动连接,压力空气发生装置9的压力空气出气口92由出气口连接管921与储气罐93的储气罐进气口931连接,在储气罐93的储气罐出气口932上连接有一压力空气引出管9321,前述的压力空气引气管21与该压力空气引出管9321连接。
当要对与左进水过渡机构5的左进水管接口52连接的消防水带以及对与左出水过渡机构7的左出水管接口72连接的消防水带清水时,那么使左进水过渡机构5的左进水阀阀门51以及左出水过渡机构7的左出水阀阀门71关闭,切断左进水过渡机构5与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之间的通道以及切断左出水过渡机构7与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之间的通道,按申请人在上面对图1描述时所作的清水过程的说明进行清水。在前述清水过程中,供水泵即泵体4(本实施例为增压泵,但并非限于增压泵)继续工作,以便将与右进水过渡机构6的右进水管接口62连接的消防水带内的水排出以及与右出水管接口83连接的消防水带内的水排出。待泵体4停止工作后,当要对与右进水管接口62连接的消防水带以及对与右出水管接口83连接的消防水带清水时,那么关闭右进水过渡机构6的右进水阀阀门61以及右出水阀阀门812,按申请人在上面对图1描述时就清水过程的说明进行清水。
通过申请人在上面的说明可知,由于在泵体4的泵体进水口41上配接了一个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因而形成了双进水的形式,同样的道理,由于在泵体4的泵体出水口42上配接了一个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因而形成了双出水的形式,从而具有四个图1所示结构的清水装置。然而如果撤去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以及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那么左进水过渡机构5以及右进水过渡机构6仅需一个,同样左出水过渡机构7以及右出水过渡机构8也只需一个,于是图1所示结构的清水装置共需两个。凡此情形,应当视为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并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8)

1.一种水带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驱水活塞管(1),在驱水活塞管(1)的一端构成有一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在该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上配设有一驱水活塞管盖(111),而在驱水活塞管(1)的另一端构成有一随机配接口(12);一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该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设置在所述的驱水活塞管盖(111)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压力空气发生装置管路连接,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处于开启状态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提供的压力空气进入驱水活塞管(1)的驱水活塞管腔(13),而当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断压力空气发生装置向驱水活塞管腔(13)提供压力空气;一游动活塞(3),该游动活塞(3)在使用状态下自所述驱水活塞管盖配接口(11)引入所述驱水活塞管腔(13)内;所述的压力空气控制机构(2)包括一压力空气引气管(21)和一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驱水活塞管盖(111)固定并且与所述驱水活塞管(1)的驱水活塞管腔(13)相通,而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的压力空气发生装置连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设置在压力空气引气管(21)的管路上,当开启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时,由压力空气发生装置提供的压力空气经所述压力空气引气管(21)引入驱水活塞管腔(13)内,而当关闭该压力空气引气管球阀(22)时,阻断压力空气引气管(21)向驱水活塞管腔(13)提供压力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游动活塞(3)为海绵塞或橡胶塞。
3.一种配备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包括一泵体(4),该泵体(4)的一侧具有一泵体进水口(41),而另一侧具有一泵体出水口(42),在所述泵体进水口(41)上配接有一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在泵体出水口(42)上配接有一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4111)与泵体进水口(41)配接,而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4112)上配接有一左进水过渡机构(5),在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411)的泵体进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113)上配接有一右进水过渡机构(6),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一接口(4211)与泵体出水口(42)配接,而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二接口(4212)上配接有一左出水过渡机构(7),在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421)的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上配接有一右出水过渡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进水过渡机构(5、6)、左出水过渡机构(7)以及右出水过渡机构(8)上各连接有一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进水过渡机构(5、6)以及左出水过渡机构(7)的结构是与右出水过渡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该右出水过渡机构(8)包括一右出水阀(81)、一右出水三通(82)和一右出水管接口(83),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一接口(821)与所述的水带清水装置配接,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二接口(822)与右出水管接口(83)的一端连接,而该右出水管接口(83)的另一端供消防水带连接,右出水阀(81)配接在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与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出水阀(81)包括一右出水阀阀体(811)、一右出水阀阀门(812)和一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右出水阀阀体(811)连接在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与所述右出水三通(82)的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之间,右出水阀阀门(812)与右出水阀阀体(811)的右出水阀阀体腔(8111)相配合,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设置在右出水阀阀体(811)上,并且与右出水阀阀门(812)连接,所述的右出水阀阀体腔(8111)与所述泵体出水口三通接头第三接口(4213)以及所述右出水三通第三接口(823)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升降控制装置(813)包括立柱(8131)、螺杆(8132)、蜗轮蜗杆箱(8133)、手轮(8134)、蜗轮蜗杆箱座(8135)、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升降作用缸座(8137)和插销(8138),立柱(8131)的下部与所述右出水阀阀体(811)固定,螺杆(8132)套置在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的升降作用缸柱(81361)上并且与蜗轮蜗杆箱(8133)传动配合,手轮(8134)与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杆轴(81331)固定,蜗轮蜗杆箱座(8135)设置在立柱(8131)的上部,蜗轮蜗杆箱(8133)设置在蜗轮蜗杆箱座(8135)上,并且该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轮与螺杆(8132)相配合,升降作用缸座(8137)与蜗轮蜗杆箱座(8135)连接,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设置在升降作用缸座(8137)上,该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的升降作用缸柱(81361)对应于立柱(8131)的立柱腔并且与所述右出水阀阀门(812)连接,插销(8138)配设在螺杆(8132)上并且与升降作用缸柱(81361)相配合,当将插销(8138)撤离于螺杆(8132)时,升降作用缸柱(81361)解除与螺杆(8132)的连接,由所述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通过升降作用缸柱(81361)带动右出水阀阀门(812)升降,当插销(8138)返回于螺杆(8132)并与升降作用缸柱(81361)连接时,由所述手轮(8134)通过蜗轮蜗杆箱(8133)的蜗轮带动螺杆(8132)进而由螺杆(8132)带动升降作用缸柱(81361)使所述右出水阀阀门(812)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升降作用缸(8136)为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杆(8132)的上端开设有一螺杆插销孔(81321),在所述升降作用缸柱(81361)上并且在对应于螺杆插销孔(81321)的位置开设有一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所述的插销(8138)途经螺杆插销孔(81321)插入升降作用缸柱插销孔。
CN201710159925.4A 2017-03-17 2017-03-17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Active CN106669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9925.4A CN106669087B (zh) 2017-03-17 2017-03-17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9925.4A CN106669087B (zh) 2017-03-17 2017-03-17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9087A CN106669087A (zh) 2017-05-17
CN106669087B true CN106669087B (zh) 2021-12-07

Family

ID=5882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9925.4A Active CN106669087B (zh) 2017-03-17 2017-03-17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9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8699A (zh) * 2020-03-03 2020-06-05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泡沫回收装置和配备有泡沫回收装置的泡沫消防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3756Y (zh) * 1994-12-07 1995-11-29 刘闻之 节水防冻阀
CN2787735Y (zh) * 2005-05-16 2006-06-14 曲良 防冻水管
CN101269263A (zh) * 2008-03-03 2008-09-24 北京北消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消防车水路系统防冻装置
KR20120076864A (ko) * 2010-12-30 2012-07-10 한국해양연구원 극지운항용 선박의 화재진압 장치의 결빙방지 장치
CN205434765U (zh) * 2015-12-21 2016-08-10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管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9087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9087B (zh)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CN204801744U (zh) 自保护式智能自助洗车机
CN106730530B (zh) 具有水带清水功能的消防车
US11161000B2 (en) Portable water storage system
CN206543342U (zh) 具有水带清水功能的消防车
CN209810833U (zh) 一种管线清洗装置
CN105926516A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的水路系统
CN210315366U (zh) 用于纯电动洒水车的洒水系统
CN213944206U (zh) 一种混凝土喷车的喷管清洗装置
CN202001753U (zh) 可旋转的折叠式导流管
CN109798134B (zh) 一种遥控滑移式分浆器
CN206867564U (zh) 水带清水装置和配备有水带清水装置的供水泵
CN207371011U (zh) 双配置灭火系统
CN202767225U (zh) 用于排水主管或窨井主管的疏通器
CN218172210U (zh) 一种便携式发动机舱电气两用清洁装置
CN208472640U (zh) 一种清洗车的水路系统以及清洗车
CN208319766U (zh) 移动式灭火装置及四轮消防电动车
CN207500532U (zh) 高压切换阀
CN210920423U (zh) 一种装载机储气罐的外引排水及充气装置
CN216630161U (zh) 一种装载机防冻喷雾降尘装置
CN205867370U (zh) 一种防冻型水罐消防车
CN207640858U (zh) 一种多功能高压消防环保车
CN212167906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维护装置
CN211395524U (zh) 纯电动湿式扫路车
CN214998445U (zh) 一种多用式水泵接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62 Industrial Park, Shuang Bang village, Xinzhuang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ett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Industrial Park, Shuang Bang village, Xinzhuang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122 No. 180, Tangzhu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ett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shuangbang Village Industrial Park, Xinzhu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ett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