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585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585A
CN106664585A CN201480080838.4A CN201480080838A CN106664585A CN 106664585 A CN106664585 A CN 106664585A CN 201480080838 A CN201480080838 A CN 201480080838A CN 106664585 A CN106664585 A CN 106664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a
time
interval
positive integer
tim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8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585B (zh
Inventor
王达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4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6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2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8Amplitude regul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AA-LTE”)系统中,设备通过说前先听(Listen Before Talk,简称为“LBT”)原则使用信道资源。其中,LBT是一种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SMA”)技术,LBT技术的工作模式包括基于负载(Load Based Equipment,简称为“LBE”)的工作模式和基于帧(Frame Based Equipment,简称为“FBE”)的工作模式。
其中,在LAA-LTE系统中,设备使用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简称为“CCA”)检测信道资源,当确定信道资源占用时,退避一个数据帧周期之后再次进行CCA,直至确定信道资源空闲时,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现有设备使用信道资源时,其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能够解决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包括:
该第一设备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第一设备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包括:
该第一设备将占用信道资源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数据帧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包括:
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该CCA开始时刻和该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发送模块,用于在该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的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空闲信道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发送器,用于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发送器发送数据;其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该发送器具体用于,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信道空闲评估(CCA)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数据帧周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a)、(b)和(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再一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AA-LTE”)系统中的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系统中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长期演进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AA-LTE)系统,还可称之为 长期演进的非授权频谱(Long Term Evolution Unlicensed spectrum,简称“LTE-U”)系统。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该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也可称之为终端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可以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该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具体地,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是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设备。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首先在此介绍以下概念:
1)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简称为“CCA”):
空闲信道评估(下文简称为CCA)就是判断信道是否空闲。IEEE802.15.4定义了三种空闲信道评估模式:第一种模式,简单判断信道的信号能量,当信号能量低于某一门限值就认为信道空闲;第二种模式,通过判断无线信号的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包括扩频信号特征和载波频率两方面;第三种模式,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的综合,同时检测信号能量和信号特征,给出信道空闲判断。
图1示出了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示意图,具体地,例如,第i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占用,则退避一个时间段,再次进行第i+1次CCA,其中所退避的这一时间段可以称之为图1所示的CCA间隔120,即该CCA间隔120表示第i+1次CCA与第i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地,可以将该CCA间隔120确定为第i+1次CCA的开始时刻与第i次CCA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如图1中所示),还可以将该CCA间隔120确定为第i+1次CCA的结束时刻与第i次CCA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i为正整数。
图1中所示的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指的是一次CCA的结束时刻与 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进行一次CCA所持续的时间长度,当前技术中,该CCA时间长度110一般为18us或者20us,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该CCA时间长度110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CCA间隔120大于或者等于CCA时间长度110。
在图1中,如果第i+1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则可以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如果第i+1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则继续退避一个CCA间隔,进行第i+2次CCA,以此类推,其中,i为正整数。
2)在LAA-LTE系统中,设备通过说前先听(Listen Before Talk,简称为“LBT”)原则使用信道资源,其中,LBT是一种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技术,该LBT技术的工作模式包括基于负载(Load Based Equipment,简称为“LBE”)的工作模式和基于帧(Frame Based Equipment,简称为“FBE”)的工作模式。
其中,在基于帧(FBE)的工作模式中,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包括传输数据的时隙和空闲时隙,也可以称之为数据帧周期(Fixed Frame Period)包括信道占用周期(Channel Occupy Time)和信道空闲周期(Idle Period)。具体地,如图2所示,一个数据帧周期210包括信道占用周期220和信道空闲周期230。设备在一个数据帧周期210中,只在信道占用周期220内传输数据,在信道空闲周期230内不传输数据。当前技术中,信道空闲周期230通常至少占数据帧周期210的5%,可能在将来的技术中,会对数据帧周期210作进一步地改进,例如信道占用周期220与信道空闲周期230在数据帧周期210中占用比例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前,在基于帧(FBE)的工作模式中,设备在当前传输的数据所在的数据帧周期210的信道空闲周期230的末尾,对信道资源进行CCA,以判断下一个数据帧周期的信道资源的占用情况,如果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则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则退避一个数据帧周期210之后再进行CCA检测,以此类推。结合图1可知,在现有的基于帧(FBE)的工作模式中,对信道资源进行CCA检测的CCA间隔120等于数据帧周期210。例如当设备占用信道资源传输的数据的数据帧周期210为10ms时,该设备采用CCA检测信道资源的CCA间隔120也为10ms。
而在LBT的基于负载(LBE)的工作模式中,设备使用CCA检测信道资源的CCA间隔120等于CCA时间长度110,一次CCA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时,立刻开始下一次CCA。例如,当CCA时间长度110为20us时,在LBE工作模式中,CCA间隔120也等于20us。
对比可知,在LBE工作模式中,其采用的CCA间隔小于现有的FBE工作模式中的CCA间隔,这会导致采用现有的FBE工作模式的设备A与采用LBE工作模式的设备B抢占同一频段的信道资源时,设备A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小于设备B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目前,在LBE工作模式中,一般采用回退机制(Back Off)(也可称之为CCA退避过程),以弱化上述的占用信道资源的不公平性。但是即使在LBE中采用了CCA退避过程,当采用现有的FBE工作模式的设备A与采用LBE工作模式的设备B抢占同一频段的信道资源时,设备A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还是会比较低,很难保证设备间占用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上述可知,在LAA-LTE系统中,使用现有的FBE工作模式使用信道资源,CCA间隔往往较长,会降低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由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300包括:
S310,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S320,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S330,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S340,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
该第一设备可以为基于帧(FBE)的工作模式的设备,即该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具有可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相应地,在S340中,该第一设备占用信道资源向基于帧的工作模式的第二设备发送数据。更具体地,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LAA-LTE系统中的设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在S310中,在没有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确定对信道资源进行CCA的CCA开始时刻。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10该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包括:
S311,该第一设备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上述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具体指第一设备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的结束时刻,例如第一设备占用信道资源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周期为图2所示的数据帧周期210,则该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指的是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
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指的是在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可以等于零,相当于将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作为该CCA开始时刻;Q也可以为正整数,相当于将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之后的某个时刻作为该CCA开始时刻,具体地,例如,将数据帧周期210的结束时刻,或者数据帧周期210的结束时刻之后的某个时刻作为该CCA开始时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S311中涉及的第二时间长度可以是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符号OFDM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K为正整数。
当前技术中,子帧时间长度为1ms,1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即时隙时间长度为0.5ms,其中,1个时隙包含12或14个OFDM符号,因此,OFDM符号时间长度在具体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赋值,采样间隔时间长度为(1/30720)ms。应理解,S311中的第二时间长度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可行的时间长度单位,例如60us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数据帧周期。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CCA开始时刻固定为数据帧周期的末尾时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可以灵活地确定开始CCA检测的 时刻,而且可以实现在数据帧周期的结束时刻(相当于图2所示的信道空闲周期230的结束时刻)之前就开始CCA检测,有利于提高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非授权载波上的预设时刻确定该CCA开始时刻,还可以根据授权载波上的预设时刻确定该CCA开始时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占用信道资源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根据以下信息中任一种信息确定该CCA开始时刻:非授权频谱载波上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该非授权频谱载波上OFDM符号的1/K的时间的时刻、该非授权频谱载波上时隙的开始时刻、该非授权频谱载波上子帧的开始时刻、该非授权频谱载波上数据帧的开始时刻、该非授权频谱载波上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正整数;或者
根据以下信息中任一种信息确定该CCA开始时刻:授权频谱载波上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该授权频谱载波上OFDM符号的1/K的时间的时刻、该授权频谱载波上时隙的开始时刻、该授权频谱载波上子帧的开始时刻、该授权频谱载波上数据帧的开始时刻、该授权频谱载波上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正整数。
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可以灵活地确定对信道资源进行CCA的CCA开始时刻,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实现在数据帧周期的结束时刻(相当于图2所示的信道空闲周期230的结束时刻)之前就开始CCA检测,有利于提高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周210是可配置的,换句话说,第一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数据帧周期210已经确定,例如10ms。应理解,数据帧周期210中信道占用周期220与信道空闲周期230之间的权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S320中,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 具体地,任意两次相邻CCA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都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这样,当一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时,无需等待一个数据帧周期210后才开始下一次CCA,能够提高第一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保证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数据帧周期210的前提下,该CCA间隔可以配置为任意可行的时间长度,例如当数据帧周期210为10ms时,该CCA间隔可以配置为0.5ms或者0.04ms等任意小于10ms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20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S320A,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具体地,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或多个时隙时间长度,或者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时间长度,或者一个或多个子帧时间长度,或者多个采样间隔时间长度。例如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以624个Ts为基本单元的整数倍对应的时间20.3us。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20A中的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OFDM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K为正整数。
在当前技术中,子帧时间长度为1ms,1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即时隙时间长度为0.5ms,其中,1个时隙包含12或14个OFDM符号,因此,OFDM符号时间长度在具体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赋值,采样间隔时间长度为(1/30720)ms。
应理解,S320A中涉及的第一时间长度除了可以为上述时间长度信息外,还可以是其他的时间长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20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S320B,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具体地,结合图1的示意图,CCA间隔120等于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即在一个CCA结束之后,马上开始下一个CCA,相邻两次CCA之间 没有空闲时间。在当前技术中,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一般为18us或20us,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CCA间隔等于18us或20us。
应理解,随着技术发展,将来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可能会被赋予其他数值,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CCA间隔120也随之改变,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例如,该CCA间隔等于第三设备的CCA间隔,该第三设备为LAA-LTE系统中的基于负载(LBE)的工作模式的设备。例如,当该第三设备采用的CCA间隔为20us时,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CCA间隔也为20us。
因此,相对于现有的FBE工作模式中将CCA间隔设置为数据帧周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降低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抢占信道资源的概率;同时在该CCA间隔小于数据帧周期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设置该CCA间隔,能够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性。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CCA间隔可以是在进行CCA之前配置好的,也可以是临时配置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该CCA间隔可以是固定不变的,即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等的,例如均为0.05ms,这种情形下,该CCA间隔也可称之为CCA周期。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CA间隔也可以是不固定的,即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在第一时段内,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1个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在第二时间段内,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2个第二预设时间长度,该第二预设时间长度不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即在该第一时段和该第二时段内的CCA间隔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20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S320C,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具体地,假设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为10ms,从S310中确定的CCA开始时刻起始的第一时间段内,确定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在第二时间段(即从该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刻起始的时间段)内,确定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ms。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CCA间隔可以是OFDM符号的时长,或者每个CCA的起始时刻是OFDM符号的起始时刻。
因此,相对于现有的FBE工作模式中将CCA间隔固定设置为数据帧周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降低CCA间隔,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抢占信道资源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在不同的时段,设置不同的CCA间隔,有利于提高方案的适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CA开始时刻与CCA间隔是可配置的,具体地,可以由发送端的第一设备配置,也可以由数据的接收端的第二设备配置,还可以由除发送端的第一设备和接收端的第二设备之外的网络侧设备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10该第一设备确定该CCA开始时刻与S320该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该第一设备配置该CCA开始时刻与该CCA间隔;或
该第一设备接收数据接收端的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CCA开始时刻与CCA间隔的信息;或
该第一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CCA开始时刻与该CCA间隔的信息。
例如,当该第一设备配置该CCA开始时刻和CCA间隔时,需要将该配置好的CCA开始时刻与CCA间隔通知给接收端的第二设备,以便于该第二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CCA间隔进行数据信号的检测,以便有效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
再例如,当除发送端的第一设备和接收端的第二设备之外的网络侧设备配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时,该网络侧设备会将该配置好的CCA开始时刻和CCA间隔分别通知给该第一设备和该第二设备,以便于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在S330中,根据S310中确定的CCA开始时刻和S320中确定的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该CCA过程包括至少一次CCA。具体地,以该CCA开始时刻为起点,根据该CCA开始时刻与该CCA间隔所确定的其他CCA检测时刻点,对信道资源进行CCA,即在每个CCA检测时刻点进行一次CCA。应理解,上述均是在不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对信道资源进行CCA,以判断信道资源是否空闲。
在S340中,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40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包括:
S341,该第一设备当确定信道资源空闲时,确定该CCA过程结束;
S342,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具体地,结合图4描述该CCA过程。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的数据帧周期210包括信道占用周期220和信道空闲周期230,其中,CCA开始时刻为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之后的时刻t1,根据该CCA开始时刻t1和CCA间隔,可以确定其他的CCA检测时刻点,例如图4中只示出时刻点t2至t7。在CCA开始时刻t1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一次CCA,假设确定信道资源占用,则在第二个CCA检测时刻点t2上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二次CCA,假设再次确定信道资源占用,则在第三个CCA检测时刻点t3上,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三次CCA,如图4所示,假设第三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则确定上述CCA过程结束。
应理解,在图4的例子中,该CCA过程包括三次CCA。还应理解,图4所示的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4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例如,如果直到第m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时,这时该CCA过程结束,即该CCA过程包括m次CCA,其中,m为正整数。如果在时刻t1进行的第一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时,即确定该CCA过程结束,相当于该CCA过程只包括一次CCA。
在S342中,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具体地,在图4的例子中,第三次CCA的结束时刻为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即在第三次CCA的结束时刻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如果第m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时,即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即为该第m次CCA的结束时刻,然后在该第m次CCA的结束时刻,占用信道资源发送数据。
上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相对于现有的FBE工作模式中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抢占信道资源的概率。
下面结合图5,详细描述几种具体的例子。假设设备A采用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提供的S310,S320,S330,S341和S342所述的技术方案(记为方式一)占用信道,设备B为现有的基于负载(LBE)的工作模式的设备(记为方式二)占用信道。图5(a)至(c)分别给出了3种不同的条件下,设备A与设备B抢占信道的概率。其中,在图5(a)至(c)中,横坐标表示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纵坐标表示采用两种方式占用信道的概率,应理解,设备A与设备B分别抢占信道的概率之和为1。
图5(a)示出了在第一仿真条件下,设备A与设备B之间抢占信道的概率。其中该第一仿真条件为:设备A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为1ms,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分别为[0.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ms,设备B所发送的数据占用信道资源的帧长度是随机的,设备B采用的CCA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仿真时间颗粒度为20us。
从图5(a)可知,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越短,其相对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越高。
图5(b)示出了在第二仿真条件下,设备A与设备B之间抢占信道的概率。其中该第二仿真条件为:设备A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为5ms,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分别为[0.04,0.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ms,设备B所发送的数据占用信道资源的帧长度是随机的,设备B采用的CCA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仿真时间颗粒度为20us。
从图5(b)可知,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越短,其相对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越高。此外,还可看出,在设备A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当设备A采用的CCA间隔为0.04ms时,设备A和设备B抢占信道的概率相同。
图5(c)示出了在第三仿真条件下,设备A与设备B之间抢占信道的概率。其中该第三仿真条件为:设备A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为10ms,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分别为[0.04,0.06,0.12,0.18,0.24,0.30,0.36,0.42,0.48,0.54,0.6]ms,设备B所发送的数据占用信道资源的帧长度是随机的,设备B采用的CCA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110,仿真时间颗粒度为20us。
从图5(c)可知,设备A所采用的CCA间隔越短,其相对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越高,例如当设备A采用的CCA间隔在0.06ms与0.24ms之间时,设备A占用信道的概率高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此外,还可看出,在设备A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当设备A采用的CCA 间隔为0.24ms时,设备A和设备B抢占信道的概率相同。
由图5(b)和图5(c)所示的例子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通过调整CCA间隔,能够保持设备间占用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c)所示,在CCA间隔为0.42ms时,出现奇异点,即设备B的占用信道的概率大大高于设备A占用信道的概率,主要是由于在该奇异点处,设备A每次CCA检测时大多正好在设备B占用信道发送数据的时刻,导致设备A信道占用的概率较低。应理解,由于在该仿真环境中只设定了两个设备(设备A和设备B)同时抢占同一段非授权频谱,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多个设备一起抢占同一段非授权频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会出现图5(c)中所示奇异点的情况。
从图5(a)至图5(c)还可知,在一些情况下,采用相同的CCA间隔120,设备A所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周期210越长,其相对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越高,例如图5(b)中,设备A的数据帧周期为5ms,当采用0.06ms的CCA间隔时,其占用信道的概率低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而在图5(c)中,设备A的数据帧周期为10ms,当采用0.06ms的CCA间隔,其占用信道的概率高于设备B占用信道的概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调整获取更加合适的CCA间隔。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CA间隔的确定并不受限于数据帧周期的大小。
上面结合图5所示的例子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检测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进一步地,通过对CCA间隔地调整,可以使得第一设备与其他设备(例如图5中的设备B)在抢占同一段信道资源时,具有同等的占用信道的概率,即能够达到公平竞争信道资源的目的。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20A该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包括:
该第一设备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两次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第一设备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应理解,图5所示的3种具体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 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还能够通过调整CCA间隔,有效保持设备间对信道资源的公平占用。
还应理解,图5中涉及的设备B还可以是传统的Wifi设备,该Wifi设备占用信道的方法类似于基于负载(LBE)的工作模式,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权衡设备间信道资源的占用的公平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30中的CCA过程也可以采用CCA退避过程。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30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包括:
该第一设备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其中,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40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包括:
S343,该第一设备当确定该CCA退避过程的退避结果满足退避条件时,确定该CCA过程结束;
S344,该第一设备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具体地,上述CCA退避过程具体为: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对信道资源执行M次CCA检测,该M次CCA检测中的第M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且该第M次CCA检测的当前退避值Nm等于0,N0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0的整数;该第M次CCA的结束时刻即为该CCA退避过程的结束时刻;
其中,在该M次CCA检测过程中,当第i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时,确定该第i次CCA的当前退避值Ni为Ni-1-1,当该第i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时,确定该第i次CCA的当前退避值Ni为Ni-1,Ni-1为第i-1次CCA的当前退避值,i为1,…,M-1,第M-1次CCA的当前退避值Nm-1等于1。
下面结合图6,描述上述CCA退避过程。如图6所示,第一设备的数据帧周期210包括信道占用周期220和信道空闲周期230,其中,CCA开始 时刻为信道占用周期220的结束时刻之后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t1,该t1也是CCA退避过程的开始时刻,根据该CCA开始时刻t1和CCA间隔,可以确定其他的CCA检测时刻点,图6中只示出CCA开始时刻点t1和CCA检测时刻点tm,应理解,在时刻点t1和时刻点tm之间还有时刻点t2,t3,…tm-1。以初始退避值N0等于5为例,该CCA退避过程为:在CCA开始时刻t1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一次CCA,假设该第一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则该第一次CCA的当前退避值N1等于N0-1,即N1等于4;在第二个CCA检测时刻点t2上,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二次CCA,假设该第二次CCA检测的结果为信道资源占用,则该第二次CCA检测的当前退避值N2等于N1,即N2等于4;在第三个CCA检测时刻点t3上,对信道资源进行第三次CCA,以此类推,如果当前CCA的当前退避值不为零,即继续在下一个CCA检测时刻点进行CCA,直到第m次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且当前CCA(即第m次CCA)的当前退避值Nm等于0时,该基于CCA开始时刻t1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的CCA退避过程结束。应理解,上述CCA退避过程中的m大于或等于5。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初始退避值N0可以在[1,n]中随机选择,n为正整数,具体地,例如N0可以在[1,9]之间选择。
还应理解,上述CCA退避过程的退避条件为:当前CCA的判断结果为信道资源空闲,且当前退避值等于B,该B为零,可选地,根据具体需求,也可将B设置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地,当确定任意两个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CCA间隔120)设置为CCA时间长度110时,在对信道资源进行CCA时,采用上述CCA退避过程,能够有效保持设备间抢占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设备抢占信道的概率;另一方面通过采用CCA退避过程,能够保持设备间抢占信道资源的公平性。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帧周期210是预配置的,指的是在传输数据之前,数据的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都是知道该数据帧周期210的,例如系统事先配置好该数据帧周期210,并通知给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当然也可以由发送端设备或接收端设备来配置该数据帧周期210,并通知给 对方设备。还应理解,该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210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第一时间段内,数据帧周期210配置为10ms,在第二时间段内,数据帧周期210配置为5ms,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LAA-LTE系统,还可以应用于能够应用该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其他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本文中将数据传输的方法300的执行主体记为第一设备,将数据接收端设备记为第二设备,仅是为了区分,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而非要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设备。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该第一设备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该CCA开始时刻和该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发送模块,用于在该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的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设备仅是用于区分,并不对设备作任何限制。
具体地,发送模块440具体用于占用信道资源向长期演进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AA-LTE)系统中的第二设备发送数据。更具体地,发送模块450 具体用于利用非授权载波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空闲信道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4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300中的第一设备,并且第一设备4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至图5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 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占用信道资源的概率。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500,该第一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总线系统530、接收器540和发送器550。其中,处理器510、存储器520、接收器540和发送器550通过总线系统530相连,该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540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550发送信号。其中,该处理器510用于,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确定CCA间隔,该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进行CCA过程;该发送器550具体用于,在该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10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5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ms;或
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在该数据帧周期为10ms的情况下,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4ms。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 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该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该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该CCA开始时刻和该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该CCA过程,该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5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5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3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20,处理器510读取存储器5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 据传输的方法300中的第一设备,也可以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400,并且第一设备5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至图5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通过降低对信道资源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间隔,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设备抢占到信道资源的概率。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所述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长度为下列时间长度信息中的任一个:子帧时间长度,1/K个子帧时间长度,时隙时间长度,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时间长度,1/K个OFDM符号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长度,其中K为正整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CCA间隔,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总和不大于所述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设备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进行CCA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所述CCA过程,所述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CA开始时刻为下列时刻中的任一个:OFDM符号的开始时刻、每1/K个OFDM符号对应的时刻、时隙的开始时刻、子帧的开始时刻、数据帧的开始时刻、和M个采样间隔的开始时刻,其中K、M为正整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11.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CCA间隔,所述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空闲信道评估模块的所述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地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16.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闲信道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所述CCA过程,所述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17.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18.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发送器,用于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的CCA开始时刻;
    确定CCA间隔,所述CCA间隔为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任意两次相邻CCA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配置的数据帧周期;
    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进行CCA过程;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在所述CCA过程的结束时刻发送数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L个第一时间长度,其中,L为正整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次CCA的时间长度。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相邻两次CCA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相同或不相同。
  22.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传输数据的结束时刻之后的第Q个第二时间长度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CCA开始时刻,其中,Q为零或正整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CCA开始时刻和所述CCA间隔,以及初始退避值N0,进行所述CCA过程,所述CCA过程为CCA退避过程,其中,N0为正整数。
  24.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CN201480080838.4A 2014-11-07 2014-11-07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6645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0579 WO2016070407A1 (zh) 2014-11-07 2014-11-07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585A true CN106664585A (zh) 2017-05-10
CN106664585B CN106664585B (zh) 2020-09-11

Family

ID=5590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838.4A Active CN106664585B (zh) 2014-11-07 2014-11-07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42031B2 (zh)
CN (1) CN106664585B (zh)
WO (1) WO20160704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67A (zh) * 2018-09-06 2019-0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4206B2 (en) 2013-11-12 2018-09-25 Alexandre M. Iarochenko Fast charge apparatus for a battery
CN104486013B (zh) * 2014-12-19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信道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US11297510B2 (en) * 2015-01-19 2022-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um access for shared or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7071915B (zh) * 2015-01-29 202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站点及接收端
CN106028465B (zh) * 2015-03-27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非授权载波传输资源抢占及其控制方法、基站、用户设备
US10142972B2 (en) * 2015-04-27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user uplink response rules
US10517021B2 (en) 2016-06-30 2019-12-24 Evolve Cellular Inc.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CN114337873B (zh) * 2020-09-30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494B2 (en) * 2006-05-18 2009-11-24 Intel Corporation Adjustment of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threshold
CN101998497A (zh) * 2009-08-19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81595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次信道cca的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04094665A (zh) * 2012-02-02 2014-10-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10431A (ko) * 2013-05-14 2016-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기본 서비스 세트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541027B2 (en) * 2014-07-11 2017-01-10 Caterpil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waste hea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494B2 (en) * 2006-05-18 2009-11-24 Intel Corporation Adjustment of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threshold
CN101998497A (zh) * 2009-08-19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81595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次信道cca的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04094665A (zh) * 2012-02-02 2014-10-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67A (zh) * 2018-09-06 2019-0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9314967B (zh) * 2018-09-06 2023-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US11950281B2 (en) 2018-09-06 2024-04-0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70407A1 (zh) 2016-05-12
CN106664585B (zh) 2020-09-11
US20170325253A1 (en) 2017-11-09
US10342031B2 (en)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458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101901219B1 (ko) 전송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JP6662873B2 (ja)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動作におけるライセンス補助アクセスにおけるチャネルの共有
CN11010048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51839B (zh) 帧结构确定方法和基站
US11546889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961576B1 (ko) 비허가 대역 전송들을 스케줄링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시스템들
CN112543444B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716837B (zh) 选择资源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6535333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476411B (zh) 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系统
JP6475350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EP3285435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ignal of license exempt frequency spectrum channel and base station
CN108781375B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99809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431677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55409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7211293B (zh) 上行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663278A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079427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和用户设备
WO2022077505A1 (zh) 一种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923794B (zh) 用于上行调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886795A (zh)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11865518A (zh) 5g非授权频谱的下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