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772A -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772A
CN106662772A CN201580036709.XA CN201580036709A CN106662772A CN 106662772 A CN106662772 A CN 106662772A CN 201580036709 A CN201580036709 A CN 201580036709A CN 106662772 A CN106662772 A CN 106662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wavelength
light
polariz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67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2772B (zh
Inventor
大室克文
齐藤之人
米本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662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2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1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colou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2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viewer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on the back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 G02F2202/02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36Micro- or nanomat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包括辨识侧偏振片、液晶单元及背光侧偏振片,上述背光侧偏振片为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且上述反射偏振片和液晶单元被一体层叠。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一体层叠的液晶面板。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与液晶单元一体配置的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作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作为耗电量小且节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逐年拓宽。液晶显示装置由包括背光源的背光单元和包括液晶单元的液晶面板构成,液晶面板中通常包括夹持液晶单元的一对偏振片(背光侧偏振片及辨识侧偏振片)等部件。
伴随背光源的省电化,为了提高光利用效率而提出配置反射偏振片,该反射偏振片仅使在所有方向上一边振动一边入射的光中在特定的偏振方向上振动的光在背光源与液晶单元的背光侧偏振片之间透射,而反射其它偏振方向上振动的光(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上述反射偏振片可以有助于提高亮度(光源的每单位面积的明度程度),因此被称作亮度提高薄膜,且作为伴随移动设备的增加和家电产品的低耗电量化的低功率LCD的核心部品而备受期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4862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近年来,快速普及的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或移动用途等中小型LCD市场中薄型化的要求高。该薄型化的流行也涉及到以电视机为中心的大型LCD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正在研究通过将构成LCD的玻璃或薄膜设为薄型化,或者通过基于部件的功能整合的薄型化等各种方法来实现LCD的薄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新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重复进行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见解:将以往作为背光单元的构成部件而配置的上述反射偏振片用作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由此可实现基于部件的功能整合的薄型化,更详细而言,可实现基于配置于背光单元的亮度提高薄膜和配置于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的功能整合的薄型化。但发现了如下新的课题,若仅将液晶面板的偏振片简单地替换成通常使用于背光单元中的反射偏振片,则无法获得正面对比度(以下,将对比度也记为CR。)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因此,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新的课题而经过重复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作为反射偏振片,将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一体层叠,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辨识侧偏振片、液晶单元及背光侧偏振片,
背光侧偏振片为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且反射偏振片和液晶单元被一体层叠。在此,在本发明中,“一体层叠”以排除反射偏振片不是通过粘结或粘附而简单地配置于液晶单元上的状态的含义进行使用。例如液晶单元表面与反射偏振片表面通过易粘结层、粘附层等将两层进行贴合的中间层而密合的状态、液晶单元表面和反射偏振片表面通过使用粘结剂的层压加工或者不使用粘结剂的层压加工(加热压接)而密合的状态等包含于“一体层叠”中。通过如此一体层叠而排除在液晶单元与反射偏振片的界面存在空气(或者能够将空气对界面的混入减少为极微量)、以及反射偏振片显示出极高的偏振度,因此通过使用反射偏振片来作为液晶面板的偏振片而能够同时实现薄型化和正面对比度的提高。
一方式中,上述反射偏振片中相对于波长450nm的光的偏振度P450nm、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及相对于波长630nm的光的偏振度P630nm满足下式(1)及(2)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满足两者。
0.0%≤|P450nm-P550nm|<0.1%……(1)
0.0%≤|P550nm-P630nm|<0.1%……(2)
上述反射偏振片中所谓的绿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550nm中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而较高。该偏振度P550nm与所谓的蓝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450nm中的偏振度P450nm之差较小(式(1))、偏振度P550nm与所谓的红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630nm中的偏振度P630nm之差较小(式(2))是指偏振度P450nm、偏振度P630nm均高。将这种反射偏振片与通常使用于液晶面板中的偏振片(例如聚乙烯醇类薄膜)进行组合,由此以正面的黑色显示而可以实现无(或较少)色彩的黑色(正面黑色调的提高)。该点是通过本发明人而重新发现的见解。
根据一方式,上述液晶单元和反射偏振片经由至少一层易粘结层而一体层叠。
根据一方式,上述反射偏振片中作为反射偏振器包括选自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构成的组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的拉伸薄膜。作为液晶面板的偏振片,广泛地使用作为偏振器包括聚乙烯醇类薄膜的偏振片。但聚乙烯醇的湿热耐久性未必充分。因此,尤其将作为偏振器包括聚乙烯醇类薄膜的偏振片配置于背光侧时,偏振片通过来自背光的热而容易变形。若通过背光侧偏振片的变形而液晶面板翘曲,且与背光侧偏振片隔开间隔配置的背光单元与背光侧偏振片局部接触,则在偏振片内的含水量上产生面内不均匀,通过聚乙烯醇的收缩率的湿度依赖性将导致辨识出由应力引起的不均匀。另外,也可以考虑到在包括在液晶面板中的层或薄膜(例如相位差层、所谓的被称作低延迟膜的薄膜)上,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应变进行传递而产生不均匀。更详细而言,该不均匀为伴随内部应力应变的延迟量=应变×光弹性×膜厚引起的光泄漏,以下记载为光弹性不均匀。相对于此,反射偏振片能够包括例如由除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那样的聚乙烯醇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反射偏振器。从而,根据包括这种反射偏振器的反射偏振片,可以减少在将作为偏振器包括聚乙烯醇类薄膜的偏振板用作背光侧偏振片的情况下可产生的光弹性不均匀。
一方式中,与反射偏振片一同构成液晶面板的辨识侧偏振片中作为偏振器包括聚乙烯醇类薄膜。
一方式中,辨识侧偏振片与背光侧偏振片(上述反射偏振片)配置成透射轴彼此正交。
一方式中,上述反射偏振片在选自由400~499nm的波长频带、500~599nm的波长频带及600~750nm的波长频带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率的峰,优选在上述3个波长频带上分别具有反射率的峰。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液晶面板;及背光单元。
一方式中,上述背光单元至少发出蓝色光,该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一方式中,上述背光单元发出:
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绿色光,在500~5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及
红色光,在600~7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一方式中,上述背光单元包括波长转换部件,该波长转换部件通过激发光而被激发且发出荧光的量子点。
一方式中,包括在上述波长转换部件中的量子点为选自由
在600nm~7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A、
在500nm~599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B、及
在400nm~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一方式中,上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出蓝色光的光源,该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上述波长转换部件包括量子点A及量子点B,波长转换部件配置于光源与液晶面板之间。
一方式中,上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出紫外光的光源,该紫外光在300~4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上述波长转换部件包括量子点A、量子点B及量子点C,波长转换部件配置于光源与液晶面板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反射偏振片,
其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
一方式中,上述反射偏振片满足所述式(1)及式(2)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满足两者。
一方式中,上述反射偏振片为多层膜,该多层膜在选自由400~499nm的波长频带、500~599nm的波长频带及600~750nm的波长频带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率的峰,优选在上述3个波长频带上分别具有反射率的峰,且射出线性偏振光。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制造方法,其为上述反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反射偏振片为将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进行拉伸的拉伸薄膜,
经过拉伸工序来制作拉伸薄膜,该拉伸工序至少包括在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且包括在任意的薄膜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
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包括对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冷却处理及第二加热处理。
一方式中,第二加热处理在第一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以上的加热温度下进行。
一方式中,上述层叠体为选自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构成的组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液晶面板、及具备该液晶面板的进行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是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完成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及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括的范围。
并且,在本发明及本说明书中,峰的“半峰宽”是指峰的高度的1/2峰的宽度。并且,将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上,优选在430~48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蓝色光,将在500~5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绿色光,将在600~7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红色光。将在300~400nm的波长频带上,优选在300~38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光称作紫外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可见光”是指380nm~780nm的光。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测定波长无特别注明的情况下,测定波长为550nm。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角度(例如“90°”等角度)及其关系(例如“正交”、“平行”及“交叉”等)包括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可容许的误差范围。例如是指在小于精确角度±10°的范围内等,与精确角度之间的误差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正面”是指相对于显示面的法线方向。
[液晶面板]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包括辨识侧偏振片、液晶单元及背光侧偏振片,
背光侧偏振片为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且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被一体层叠。如前面已进行说明,上述液晶面板可以有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以下,关于上述液晶面板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背光侧偏振片)
液晶面板包括辨识侧偏振片、液晶单元及背光侧偏振片,可以包括任意的通常包含于保护薄膜、相位差层等的液晶面板中的各种层。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背光侧偏振片为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通过组装显示出99.90%以上例如99.90~99.99%范围的偏振度P550nm的反射偏振片作为背光侧偏振片一体层叠于液晶单元的液晶面板,能够得到显示出较高的正面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进一步提高正面对比度的观点考虑,偏振度P550nm越高越优选。从该观点考虑,更优选偏振度P550nm为99.9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5%。
另外,关于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作为算出黑亮度或CR的亮度(Y值)的代表值,在设计上通常将波长为550nm的值用作中心值。从而,如上所述,关于偏振度,作为指标而采用550nm中的偏振度P550nm。作为背光侧偏振片而具备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从而作为通过后述实施例所示方法测定的正面对比度而能够实现例如1000以上的正面对比度。正面对比度优选为2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以上,越高越优选。
本发明中的偏振度是指使用分光光度计而测定的值。关于测定方法,可以参考日本电子工业会标准EIAJ ED-2521B 5-18偏振片的偏振度测定方法。将以两个偏振片(反射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组合时的透射率设为Tp,且将以成为正交的方式组合时的透射率设为Tc的情况下,偏振度可通过下式求出。
[数学式1]
如上所述,反射偏振片作为亮度提高薄膜而用作背光单元的构成部件,以往背光侧偏振片分开配置于液晶单元上。从而,对反射偏振片未要求作为背光侧偏振片的功能,因此以往对具有99.90%以上的较高的偏振度P550nm的反射偏振片并无知晓。
相对于此,本发明人等将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P550nm提高至99.90%以上,从而能够将反射偏振片作为背光侧偏振片而使用。以下,关于该点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为了改善偏振度,能够任意地组合各种方法进行使用。其中,关于包括在反射偏振片中的反射偏振器为拉伸薄膜的方式,本发明人等经过重复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重新发现,经过至少包括薄膜宽度(横)方向的拉伸工序的拉伸工序而制作拉伸薄膜时,在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中,通过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冷却处理及第二加热处理的拉伸工序,可以将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P550nm提高至99.90%以上。另外,上述拉伸工序能够至少包括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且包括任意的薄膜长度(纵)方向的拉伸工序。如此包括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和长度方向的拉伸工序的拉伸工序通常被称作双轴拉伸。在双轴拉伸中,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和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顺序无关紧要,但通常在进行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之后进行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
通过上述工序而能够实现极高的偏振度的理由,可以考虑通过对第一加热处理下的在宽度方向上被拉伸的薄膜实施冷却处理而能够提高分子在薄膜内的取向性,紧接着通过进行第二加热处理而能够消除薄膜内的应变。另外,上述拉伸技术作为热塑性薄膜的卷边减少方法而提出(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第4636263号、日本专利第2841816号、日本专利第2841817号),由此能够将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提高为极高,这是通过本发明人等的深入的研究结果而得出的新的见解。这是本发明人等经过考虑到为了提高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而应改善反射偏振片的面内的轴精度,为此应减少轴向位移即卷边的结果而发现的。并且,也可以考虑到通过上述拉伸工序而提高薄膜的尺寸稳定性也有助于提高偏振度。
关于上述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能够参考上述日本专利第4636263号、日本专利第2841816号、日本专利第2841817号的各说明书的记载并进行实施。以下,关于优选的一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各说明书的记载而实施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能够得到显示99.90%的极高的偏振度的反射偏振片。
成为拉伸对象的薄膜通常通过将两层以上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叠体(层叠体薄膜)挤出(多层共挤出)成型而制作。将所制作的层叠体薄膜向薄膜长度方向拉伸。能够以与通常的反射偏振片的制造工序相同的方式进行以上层叠体薄膜的制作及长度方向的拉伸。这种工序可以参考例如日本专利第3448626号公报。另外,在此作为例示所记载的方式为进行双轴拉伸的方式,但如前面所记载,拉伸工序至少包括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即可,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工序是可以任意地进行的工序。并且,在进行双轴拉伸的情况下,优选将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设定为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以上,更优选相比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设定为更高。
接着,对于在长度方向上被拉伸的层叠体薄膜实施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该宽度方向的拉伸工序通过优选连续地例如对连续送出的薄膜进行上述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冷却处理及第二加热处理而实施。从实现较高的取向状态的观点考虑,优选相对于构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Tg-10℃以上Tg+50℃以下的加热温度下进行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第一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更优选为Tg-5℃以上且Tg+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Tg以上且Tg+30℃以下。
另外,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使用扫描式差动热量计(DSC(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而测定的值。例如在测定锅具中放入作为测定对象的树脂,将该树脂在氮气气流中以10℃/分钟从30℃升温至300℃之后(1st-run),以-10℃/分钟冷却至30℃,再次以10℃/分钟从30℃升温至300℃(2nd-run)。在2nd-run中,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能够求出底线从低温侧开始偏离的温度。另一方面,后述晶化温度Tc也是使用扫描式差动热量计(DSC)而测定的值。例如在测定锅具中放入作为测定对象的树脂,将该树脂在氮气气流中以10℃/分钟从30℃升温至300℃之后,以-10℃/分钟冷却至30℃,作为晶化温度Tc能够求出底线从高温侧开始偏离的温度。层叠体薄膜是指构成层叠薄膜的树脂的至少一种Tg及Tc,优选指多种树脂的Tg、Tc中最高温的值。作为构成层叠体薄膜的树脂而使用不同种类的树脂的情况下,优选各种树脂的Tg、Tc之差较少,优选Tg、Tc中的至少一个之差为40℃以下,更优选两者之差为40℃以下。并且,本发明中的加热温度、冷却温度是指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的气氛温度。
另一方面,从将通过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而实现的取向状态良好地进行固定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小于构成层叠体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进行冷却处理。冷却温度更优选为Tg-50℃以上且Tg-2℃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Tg-30℃以上且Tg-5℃以下的范围。
上述冷却处理之后进行的第二加热处理优选在构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由此能够消除薄膜内的应变,并能够实现极高的偏振度。并且,从进一步提高偏振度的观点考虑,上述加热处理优选在比构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的晶化温度Tc低的温度下进行。这是因为通过Tc以上的温度下的热处理而容易产生卷边。第二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更优选为Tg以上且Tg+50℃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Tg以上且Tg+30℃以下的范围。另外,根据上述加热温度下的加热处理而能够使薄膜热松弛。在此,热松弛是指通过对薄膜进行加热处理而消除(松弛)薄膜内的应力应变,是指与热定型即在维持拉伸时的设定倍率或者对薄膜施加张力的状态下以晶化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并促进晶化的含义不同。紧接着拉伸处理及冷却处理,使薄膜热松弛,由此可以将拉伸薄膜(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提高为较大。并且,第二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优选为第一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以上,优选比第一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高。
通过以上工序而拉伸的层叠体薄膜优选为双折射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叠体。双折射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叠体薄膜例如经过上述拉伸工序能够发挥作为反射偏振器的性质。反射偏振器具有使入射光中的第一偏振状态的光透射,并反射第二偏振状态的光的功能。使反射偏振器透射并射出的第一偏振状态的光入射于液晶单元,另一方面,通过反射偏振器而反射的第二偏振状态的光通过包括在背光单元中的反射部件(也称作导光器、光谐振器。)而使其方向及偏振状态随机化并再循环。由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亮度。即,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作为背光侧偏振片而包含的反射偏振片也可以作为亮度提高薄膜而发挥功能。
作为使用于上述层叠体薄膜中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结晶质的萘二羧酸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萘二羧酸和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的共聚酯(coPEN)等。关于优选的热塑性树脂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日本专利第3448626号说明书第24栏第11行~第25栏第34行。可以将两种不同的树脂的薄膜交替层叠,也可以将三种以上的不同的树脂的薄膜进行层叠。作为优选的层叠体薄膜的一例,可以举出选自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构成的组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薄膜。层叠数例如为100层以上,但从反射偏振片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优选少于1,000层,更优选少于500层,进一步优选少于300层。并且,经过拉伸工序得到的反射偏振片(多层膜)的膜厚优选在可以维持膜强度的范围内且较薄。从该观点考虑,反射偏振片的膜厚优选为5~10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10~50μm的范围,尤其优选为5~20μm的范围。
通过拉伸以上层叠薄膜而得到的多层膜即包括反射偏振器的反射偏振片能够射出线性偏振光。通过将该反射偏振片的透射轴和辨识侧偏振片的透射轴配置成彼此正交而构成正交尼科耳配置,在此,若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的波长分散较大,且偏振度根据波长而大不相同,则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导致在正面的黑色显示中产生色彩(正面黑色调降低)。从而,优选反射偏振片的偏振度的波长分散小。更详细而言,关于某一波长λ1中的偏振度Pλ1及相比λ1为长波长侧的波长λ2中的偏振度Pλ2,能够通过下述式:
|Pλ1-Pλ2|
表示偏振度的波长分散,通过上述式算出的值越大则波长分散越大,越小则波长分散越小。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所包括的反射偏振片在正面的黑色显示中有可能实现无色彩(或较少的)黑色,因此相对于波长450nm的光的偏振度P450nm、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相对于波长630nm的光的偏振度P630nm优选满足下述式(1)或(2),更优选满足下述式(1)及(2),
0.00%≤|P450nm-P550nm|<0.10%……(1)
0.00%≤|P550nm-P630nm|<0.10%……(2)
上述式(1)、(2)更优选为下述式(1-1)、(2-1)。
0.00%<|P450nm-P550nm|<0.10%……(1-1)
0.00%<|P550nm-P630nm|<0.10%……(2-1)
上述波长分散能够通过基于制造工序的温度控制而进行调整。关于温度控制,其中,优选将第二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设为比第一加热温度高。
并且,在拉伸工序之前的多层共挤出中,对层叠薄膜进行多层共挤出时,如从位于最下层的层至第A层的区域、从相邻于第A层的第B层至第C层的区域、从相邻于第C层的第D层至最上层的区域那样分成多个区域(膜单元),且用各个膜单元来改变挤出条件,从而能够得到具有膜厚不同的多个膜单元的层叠薄膜。如此通过在多个膜单元中控制膜厚,如有助于提高绿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为550nm中的偏振度的膜单元、有助于提高蓝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为450nm中的偏振度的膜单元、有助于提高红色光区域的波长即波长为630nm中的偏振度的膜单元那样分成有助于提高各种波长中的偏振度的膜单元并分别调整膜厚,从而能够调整波长分散。膜单元能够规定为例如至少3个,以便有助于提高上述3个波长区域中的偏振度。并且,通过规定多于3个的膜单元而能够进一步精细地调整波长分散。作为一例,分成8个膜单元且用各个膜单元来分别调整膜厚,从而能够实现可见光区域(波长为380nm~780nm)的较广的波长区域来实现较高的偏振度。该点对于在背光单元中具备后述白色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侧偏振片来讲是优选的。并且,在各膜单元中,优选包括在单元中的多个薄膜的厚度在挤出时均匀地变化。在多个膜单元中,也可以改变所层叠的薄膜的种类或层叠数。并且,在通常的偏振片中不容易实现高偏振度的蓝色光区域中的偏振度,通过相对地增加具有将蓝色光区域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的薄膜的层叠数而能够改善。
在以上方式中,对包括拉伸薄膜即反射偏振器的反射偏振片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作为背光侧偏振片进行配置的反射偏振片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射出线性偏振光的反射偏振片即线栅型偏振片。线栅偏振片为具备通过金属细线的双折射而使偏振光的一方透射,而使另一方反射的反射偏振器(线栅型偏振器)的反射偏振片。线栅型偏振器将金属线以等间隔周期性地排列,因此在太赫兹波长频带中主要用作偏振器。为了线栅作为偏振器而发挥功能,线间隔需要充分小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与金属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偏振方向的偏振成分在线栅偏振器中反射,与金属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偏振方向的偏振成分透射线栅偏振器。线栅型偏振器作为市售品可以得到。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Edmund Optics公司制造的线栅偏振薄膜50×50、NT46-636等。
并且,作为反射偏振片的另一方式可以举出射出圆偏振光的反射偏振片。通过层叠2层以上的胆甾醇型液晶层而可以得到使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中的一方透射,并反射一方的反射偏振片。关于这种反射偏振片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欧州专利606940A2号说明书、日本专利公开平8-271731号公报等。另外,在本方式的反射偏振片为背光侧偏振片,且辨识侧偏振片为线性偏振片的情况下,将λ/4板配置于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之间,从而能够将从反射偏振片射出的右圆偏振光或左圆偏振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并使其入射于液晶单元。作为这种λ/4板,能够使用公知的λ/4板。
反射偏振片也可以仅通过以上说明的反射偏振器构成,也可以任意地包括保护薄膜等其它层。关于可以任意地包括的层可以参考后述记载。
(液晶单元与反射偏振片的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上述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一体层叠。用于一体层叠的贴合能够经由使易粘结层、粘附层等两层贴合的中间层而进行。从防止界面上的光损失的观点考虑,这些中间层与反射偏振片的折射率差优选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另外,反射偏振片的折射率是指在反射偏振片的成为与中间层的贴合面的表面上测定的面内的平均折射率。并且,本发明中的折射率为相对于弗劳恩霍夫的e射线(546.1nm)的折射率。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小于5μm。并且,从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μm以上。
反射偏振片与液晶单元的贴合方法无特别限定,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并且,从提高生产率及成品率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所谓的卷到面板(Roll-to-Panel)制造方法将卷状的反射偏振片贴合于液晶单元。关于卷到面板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参考日本专利公开2011-48381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2009-17565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628488号、日本专利第4729647号、WO2012/014602A1、WO2012/014571A1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另外,关于液晶单元与辨识侧偏振片的贴合或其它薄膜与其它层或薄膜的贴合,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方法。
为了形成上述中间层而能够使用公知的粘结剂组合物及粘附剂组合物。详细而言,可以参考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56~0058段落、日本专利公开2012-133296号公报0061~0063段落。另外,上述中间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的层叠体。并且,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偏振片及偏振片保护薄膜中,使层之间及部件之间进行贴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公知的粘结剂组合物及粘附剂组合物。并且,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粘结剂的层压加工或者不使用粘结剂的层压加工(加热压接),也能够将液晶单元和反射偏振片进行贴合。
以下,对作为上述中间层而优选的易粘结层的一方式进行说明,但如前面所记载,作为中间层能够使用公知的层,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方式。
易粘结层能够作为液晶单元表面(与反射偏振片的贴合面)、反射偏振片表面(与液晶单元的贴合面)中的至少一个最表层而形成。若考虑产生不良贴合时的重新贴合的操作性(在液晶单元的粘接剂残留),则优选作为反射偏振片的最表层而形成,更优选仅作为反射偏振片的最表层而形成。
易粘结层通常通过涂布由粘合剂、固化剂及表面活性剂构成的涂布液而形成。并且,易粘结层中也可以适当地含有有机或无机的微粒。
使用于易粘结层中的粘合剂无特别限定,但从密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聚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烯烃树脂等。并且,从对环境的负荷少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粘合剂。
在易粘结层中可以包含通过电子导电而显现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使用通常的金属氧化物,可以举出例如ZnO、TiO2、SnO2、Al2O3、In2O3、MgO、BaO、MoO3、它们的复合氧化物、或者这些金属氧化物中还包含少量的不同种类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等。这种金属氧化物中优选SnO2、ZnO、TiO2、In2O3,尤其优选SnO2。也可以含有聚噻吩类等π电子共轭类导电性聚合物,以代替通过电子导电而显现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颗粒。
在易粘结层中添加通过电子导电而显现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及π电子共轭类导电性聚合物中的任一种,由此能够将液晶面板的表面电阻调整为例如1012Ω/□以下。由此,液晶面板能够获得充分的抗静电性,也能够防止吸附灰尘或尘埃。
以调整易粘结层的折射率为目的,也可以在易粘结层中含有金属氧化物的微粒。作为金属氧化物,优选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铌等折射率较高的金属氧化物。这是因为折射率越高,即使为少量也能够改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微粒的粒径优选为1nm~5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nm~40nm的范围。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量可以根据目标折射率而决定,但将易粘结层的质量设为100%时,以质量标准计,优选以微粒成为10~90%的范围的方式包含于易粘结层中,更优选以成为30~80%的范围的方式包含。
易粘结层的厚度能够通过调整形成易粘结层的涂布液的涂布量而进行控制。为了显现透明度高且优异的密合力,优选厚度为0.01~5μm的范围。通过将厚度设为0.01μm以上,与小于0.01μm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密合力。通过将厚度设为5μm以下,与大于5μm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均匀的厚度形成易粘结层。另外,通过抑制涂布液的使用量的增加而能够防止干燥时间的延长,并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更优选的易粘结层的厚度的范围为0.02μm~3μm。并且,易粘结层在上述厚度范围中也可以层叠为2层以上的层。
然而,近年来,在平板显示器市场中,作为LCD性能改善正在进行颜色再现性的提高。关于这一点,近年来,作为发光材料,量子点(也称作Quantum Dot、QD、量子点)备受瞩目。例如,若激发光(基于紫外光或蓝色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亮线光)从背光源入射于包括量子点的层,则量子点被激发并发出荧光。在此,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而发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等各色光,从而能够体现白色光。由于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的半峰宽较小,因此所获得的白色光为高亮度,而且颜色再现性优异。通过推进使用了这种量子点的3波长光源化技术,颜色再现区域中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Committee)比从72%扩大到100%。从白色光源射出的光入射于背光侧偏振片(反射偏振片)的方式中,反射偏振片对包含于白色光中的广范围的波长区域的光应显示反射偏振特性,但若从利用了量子点的背光单元发出蓝色光、绿色光、红色光等各色光,则反射偏振片对各色光不显示反射偏振特性。为了对广范围的波长区域的光显示出反射偏振特性而增加反射偏振片的层叠数,但如上所述,只要对特定波长的光显示出反射偏振特性即可,则能够将反射偏振片设为薄型化。该点有助于液晶面板及具备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从而,在优选的一方式中,上述液晶面板优选与具有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部件的背光单元组合起来进行使用。该情况下,优选反射偏振片在选自由400~499nm的波长频带、500~599nm的波长频带及600~750nm的波长频带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率的峰,更优选在上述3个波长频带上分别具有反射率的峰。进一步优选反射偏振片针对各色光具有尖锐的反射峰。更详细而言,进一步优选具有:
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中心波长,且半峰宽为150nm以下的反射率的峰;
在500~5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中心波长,且半峰宽为150nm以下的反射率的峰;及
在600~7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反射中心波长,且半峰宽为150nm以下的反射率的峰。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正面对比度。反射率的峰的半峰宽更优选为1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nm以下。
(辨识侧偏振片)
作为辨识侧偏振片无特别限定,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通常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偏振片。辨识侧偏振片优选为包括用于进行透射液晶单元的光的开启、关闭的、且具有吸收未透射的光的性质的偏振器(所谓的吸收偏振器)的偏振片。以下,若无特别说明,则偏振器是指吸收偏振器。相对于此,如前面所记载,包含于背光侧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为具有反射入射光中的第一偏振状态的光且使第二偏振状态的光透射的功能的反射偏振器。
作为辨识侧偏振片,能够使用例如将聚乙烯醇薄膜浸渍于碘溶液中进行拉伸的拉伸薄膜等作为偏振器而包括的辨识侧偏振片。偏振器的厚度无特别限定。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越薄越优选,为了维持偏振片的对比度,优选具有一定的厚度。从以上观点考虑,包括在辨识侧偏振片中的偏振器(辨识侧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0.5μm~8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25μm的范围。并且,辨识侧偏振器和包括在背光侧偏振片中的偏振器(反射偏振器)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抑制液晶面板的翘曲的观点考虑,优选辨识侧偏振器和背光侧偏振器的厚度不同。关于可以使用于辨识侧偏振片中的偏振器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37~0046段落。另外,作为辨识侧偏振片,也可以使用公知的圆偏振片。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聚乙烯醇的湿热耐久性差,因此若特意配置于背光侧的偏振片中所包括的偏振器为聚乙烯醇类薄膜,则偏振片因来自背光的热而容易变形,其结果,导致辨识出光弹性不均匀。相对于此,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背光侧偏振片为上述反射偏振片。如前面所记载,反射偏振片能够由聚乙烯醇类薄膜以外的薄膜构成。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降低上述光弹性不均匀。
(保护薄膜)
偏振片通常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薄膜。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上,辨识侧偏振片、背光侧偏振片也可以分别在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薄膜。保护薄膜的厚度可以适当地设定,通常,从强度或操作等操作性、薄层化等观点考虑为1~500μm左右,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5~100μm。另外,辨识侧偏振器、背光侧偏振器(反射偏振器)均可以不通过保护薄膜而与液晶单元贴合。
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可以适当地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断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在此,(甲基)丙烯酸树脂以包含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含义而使用。优选为纤维素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关于纤维素树脂可以参考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49段落,关于环状聚烯烃树脂可以参考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50~0051段落,关于(甲基)丙烯酸树脂可以参考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52~0054段落。
并且,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能够使用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上具有一层以上的功能层的薄膜。作为功能层,可以举出低透湿层、硬涂层、防反射层(低折射率层、中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等经过调整折射率的层)、防眩层、抗静电层、紫外线吸收层等。关于这些功能层,也可以适用公知技术。具有功能层的保护薄膜的层厚例如为5~100μm的范围,优选为10~80μm,更优选为5~60μm的范围。另外,也可以不具有热塑性树脂薄膜,而可以仅将功能层直接层叠于偏振器。该情况下,通过以1~20μm左右的功能层厚进行成膜而能够形成薄膜的偏振片。并且,偏振器和保护薄膜能够通过公知的粘结层或粘附层而进行贴合。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12-189818号公报0056~0058段落、日本专利公开2012-133296号公报0061~0063段落。
(相位差层)
辨识侧偏振片及背光侧偏振片在与液晶单元之间也可以具有至少一层相位差层。例如作为液晶单元侧的内侧偏振片保护薄膜也可以具有相位差层。作为这种相位差层,能够使用公知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等。
(液晶单元)
关于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无特别限制,可以利用扭转向列(TN)、超扭转向列(STN)、垂直取向(VA)、平面转换(IPS)、光学补偿弯曲排列(OCB)等各种模式。
液晶单元通常包括2个基板和位于这些2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基板通常为玻璃基板,但也可以是塑料基板或者玻璃与塑料的层叠体。单独将塑料作为基板的情况下,在PC(聚碳酸酯)、PES(聚醚砜)等面内几乎不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材质不阻碍基于液晶层的偏振控制,因此是有用的。1个基板的厚度通常为50μm~2mm的范围。
液晶单元的液晶层通常在两个基板之间夹入间隔件而形成的空间封入液晶而形成。通常,在基板上,透明电极层作为包含导电性物质的透明的膜而形成。在液晶单元中,有时还设置阻气层、硬涂层、使用于透明电极层的粘结中的底涂层(下涂层)等层。这些层通常设置于基板上。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中,作为亮度提高薄膜而可发挥功能的反射偏振片兼作背光侧偏振片,因此与分别配置亮度提高薄膜和背光侧偏振片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被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液晶面板;及
背光单元。
液晶面板的详细内容如前面所记载。
(背光单元)
作为背光单元的结构,可以是侧光方式,也可以是直下型方式。作为光源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
一方式中,作为光源而能够使用白色光源。在此,本发明中的白色光不仅包括将可见光区域(波长380~780nm)的各波长成分均匀地包含的光,而且也包括不均匀地包含各波长成分但用肉眼看成为白色的光。只要包括作为基准色的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等特定波长频带的光即可。
作为光源,能够使用为了发出至少一部分波长区域的光而包含荧光材料的光源。并且,光源能够包含荧光材料和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二极管,能够使用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光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等。其中,从能量转换(功率-波长转换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作为这种光源,可以举出例如具有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蓝色LED)、将蓝色LED发出的蓝色光作为激发光而发出绿色光的荧光材料、将蓝色LED发出的蓝色光作为激发光而发出红色光的荧光材料的光源。或者也可以举出包含发出紫外光的发光二极管(UV-LED)、将UV-LED发出的紫外光作为激发光而发出蓝色光的荧光材料、发出绿色光的荧光材料、发出红色光的荧光材料的光源,并且,也可以举出包含蓝色LED、将蓝色LED发出的蓝色光作为激发光而发出横跨绿色光区域~红色光区域的较宽的峰的光的荧光材料(黄色荧光体等)的光源(疑似白色LED)。更优选包含将蓝色LED发出的蓝色光作为激发光而发出的荧光材料。作为荧光材料,在一方式中能够使用量子点。或者也能够使用除了量子点以外的荧光材料。
从液晶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区域扩大的观点考虑,在另一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作为光源而发出蓝色光的光源,或者发出波长为300~400nm、优选为300~380nm的紫外光的光源,在光源与液晶面板之间设置包括至少一种量子点的波长转换部件。量子点中有显示各种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在公知的量子点中有:在600nm~7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A;在500nm~599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B;及在400nm~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的量子点C。量子点A通过激发光被激发并发出红色光,量子点B发出绿色光,量子点C发出蓝色光。例如在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的情况下,在波长转换部件中作为量子点而使用发出红色光的量子点A和发出绿色光的量子点B,从而通过来自光源的蓝色光和从被蓝色光激发的量子点A、B发出的红色光及绿色光而能够体现白色光。或者在使用发出波长为300~400nm、优选为300~380nm的紫外光的光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量子点A、B、及C,能够通过从被紫外光激发的三种量子点分别发光的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而体现白色光。如前面已进行说明,如此将射出各色光的背光单元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作为反射偏振片优选使用具有上述反射特性的反射偏振片。
作为量子点,能够使用例如所述量子点A、B、C等公知的量子点。所使用的量子点的种类优选根据光源的波长而决定。另外,量子点的发光特性通常能够通过粒子大小来进行控制。通常,粒子大小越小,发出越短的波长的光,粒子大小越大,发出越长的波长的光。关于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部件,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地适用公知技术,可以参考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12-169271号公报、SID’12DIGEST p.895、等。并且,作为波长转换部件,也可以使用市售的量子点片材(例如,QDEF(Quantum Dot Enhancement Film,NanoSys Co.,Ltd.制造)等)。
(发光波长)
从实现高亮度且高颜色再现性的观点考虑,作为背光单元,优选使用被多波长光源化的背光单元。更优选背光单元的发光至少包括蓝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
优选的一方式中,背光单元优选发出:
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绿色光,在500~5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及
红色光,在600~7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由此,能够通过3波长光源而实现高亮度且高颜色再现性。并且,通过与这种显示发光特性的背光单元进行组合,如前面所记载,也可以实现反射偏振片的薄型化。从进一步提高亮度及颜色再现性的观点考虑,蓝色光的波长频带优选为430~480nm,更优选为440~460nm。
从同一观点考虑,优选绿色光的波长频带为520~560nm,更优选为530~550nm。
并且,从同一观点考虑,红色光的波长频带优选为600~650nm,更优选为610~640nm
并且,从同一观点考虑,更优选蓝色光、绿色光及红色光的各发光强度的半峰宽为8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nm以下。其中,尤其优选蓝色光的各发光强度的半峰宽为60nm以下。
除此以外,背光单元也优选具备公知的扩散板或扩散片、棱镜片(例如Sumitomo3M Limited制造,商品名称BEF等)及导光器。其它部件记载于日本专利3416302号、日本专利3363565号、日本专利4091978号、日本专利3448626号等中,这些公报内容可以引用于本发明中。
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有在对置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电极的基板之间夹持液晶层的液晶单元,该液晶单元配置于2个偏振片之间。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封入于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单元,通过施加电压而改变液晶的取向状态,从而进行图像的显示。另外,根据需要,具有偏振片保护薄膜或进行光学补偿的光学补偿部件、粘结层等附带的功能层。并且,与滤色片基板、薄层晶体管基板、透镜膜、扩散片、硬涂层、防反射层、低反射层、防眩光层等一同(或者代替所述部件),也可以配置前方散射层、底漆层、抗静电层、下涂层等表面层。
[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反射偏振片及上述反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反射偏振片中,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其中,
反射偏振片为将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进行拉伸的拉伸薄膜,
经过至少在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和在任意的薄膜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而制作拉伸薄膜,且
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包括对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冷却处理及第二加热处理。上述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如前面所记载。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只要以下实施例中示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顺序等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从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通过以下所示的具体例被限定地解释。并且,只要无特别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温度为进行了所述工序的气氛温度。
1.背光侧偏振片的制作
(1)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1(比较例)中的PVA类偏振片的制作
将厚度为80μm的聚乙烯醇(PVA)薄膜浸渍于碘浓度为0.05质量%的碘水溶液(溶液温度30℃)中60秒钟而进行了染色。接着,在硼酸浓度为4质量%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的期间,在长度方向(纵)上拉伸原来长度的5.0倍之后,以50℃干燥4分钟,得到由厚度为20μm的聚乙烯醇类薄膜构成的偏振器(PVA类偏振器)。
在上述PVA类偏振器的两面,通过聚乙烯醇类粘结剂来贴附作为保护薄膜的市售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TD80UL),制作出PVA类偏振片。
(2)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2(比较例)中的反射偏振片A的制作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交替地层叠合计256层并多层共挤出而成型层叠薄膜。下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中,进行后述拉伸的拉伸方向的折射率为1.84,与拉伸方向在面内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57,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7。另一方面,下述萘二羧酸和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的共聚酯(coPEN)薄膜的折射率为各向同性且为1.57。具体而言,将PET薄膜作为第1层,在该第1层上层叠coPEN薄膜而作为第2层,之后,将PET薄膜(奇数层)和coPEN薄膜(偶数层)交替地层叠。
在多层共挤出中,将层叠薄膜分成合计8个区域(膜单元),并调整共挤出的狭槽的间隔,从而分别控制各膜单元的奇数层的厚度、偶数层的厚度及总厚度。
之后,将所制作出的层叠薄膜,在90℃(表3中,记载于预热温度栏)的气氛下,一边在薄膜长度方向上进行输送,一边以拉伸倍率4.0倍仅在长度方向上进行了拉伸。如此得到的层叠薄膜(反射偏振片A)中的各膜单元中的奇数层(PET薄膜)、偶数层(coPEN)的层数及1层膜厚、膜厚合计示于下述表1中。表中,膜单元从层叠时为最下层的层朝向最表层标记为膜单元1、2、……的编号。该点在后述表2中也相同。
[表1]
(3)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3(实施例)中的反射偏振片B的制作
除了将奇数层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N)薄膜、将偶数层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这一点以外,以与反射偏振片A的制作相同的方法进行多层共挤出,得到层叠薄膜(层叠数256层)。
将所得到的层叠薄膜在薄膜长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之后,在薄膜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从而制作出拉伸薄膜(反射偏振片B)。具体而言,在90℃的气氛下,以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的3.5倍实施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以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倍率的3.5倍实施了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更详细而言,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即朝向薄膜输送方向,在依次具有预热区(90℃)、第一加热处理区(100℃)、冷却处理区(80℃)、第二加热处理区(220℃)的拉伸装置内输送薄膜,在第一加热处理区通过进行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
(4)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4(实施例)中的反射偏振片C的制作
在拉伸工序中,除了将薄膜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设为1.5倍、将薄膜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设为4.0倍这一点以外,实施与反射偏振片B的制作相同的工序,得到反射偏振片C。
(5)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5(实施例)中的反射偏振片D的制作
除了如下述表2所示变更层结构这一点以外,实施与反射偏振片B的制作相同的工序,得到反射偏振片D。
[表2]
(6)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06(实施例)中的反射偏振片E的制作
作为层叠薄膜,除了变更为使用于反射偏振片A的制作中的层叠薄膜(奇数层:PET薄膜、偶数层:coPEN薄膜)这一点以外,实施与反射偏振片D的制作相同的工序,得到反射偏振片E。
3.偏振片的偏振度的测定
按照日本电子工业会标准EIAJ ED-2521B 5-18偏振片的偏振度测定方法的记载,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所制作出的各偏振片的偏振度。
4.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
(1)液晶显示装置101(比较例)的制作
将市售的液晶显示装置(Panasonic 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称TH-L42D2)进行分解,并剥离辨识侧偏振片及背光侧偏振片,经由丙烯酸树脂类易粘结层(厚度3μm)贴合上述所制作的PVA类偏振片来分别代替所述偏振片。辨识侧偏振片和背光侧偏振片配置成使透射轴彼此正交。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在背光单元中具备作为光源的白色光源LED,还具备导光板、扩散板及棱镜片。并且,液晶单元包括薄层晶体管基板、液晶层、滤色片基板。在后述的表3中,将上述背光单元标记为“WhiteLED”。
(2)液晶显示装置102(比较例)、103、104(实施例)的制作
作为背光侧偏振片,除了使用了反射偏振片B~E中的任一种这一点以外,以与液晶显示装置101的制作相同的方法得到液晶显示装置102~104。
(3)液晶显示装置105、106(实施例)的制作
除了将背光单元变更为下述量子点(R(Red)G(Green)B(Blue)窄频带)背光单元、以及作为背光侧偏振片而使用了反射偏振片D或E这一点以外,以与液晶显示装置101的制作相同的方法得到液晶显示装置105、106。
所使用的量子点背光单元作为光源具备蓝色发光二极管(NICHIA CORPORATION制造B-LED、主波长465nm、半峰宽20nm)。并且具备波长转换部件,该波长转换部件包括从蓝色发光二极管射出的蓝色光入射于光源的前部时发出中心波长为535nm、半峰宽为40nm的绿色光的量子点和发出中心波长为630nm、半峰宽为40nm的红色光的量子点。并且,除了包括光源以外,还包括导光板、扩散板及棱镜片。在后述的表3中,将上述背光单元标记为“QDOT”。
5.液晶显示装置的评价
(1)正面对比度(CR)
使用色彩亮度计(TOPCON CORPORATION制造BM5A),在暗室中测定显示面的法线方向的黑色显示及白色显示的亮度值,算出正面对比度(白色亮度/黑色亮度)。
(2)正面的黑色显示中的色彩的评价
在视觉感官评价中,通过以下评价基准评价了正面的黑色显示中的色彩。
A:无色彩
B:稍微朝蓝色方向显色
C:朝蓝色方向显色
(3)颜色再现区域
由使用色彩亮度计(TOPCON CORPORATION制造BM5A)而得到的结果,并通过以下评价基准评价了颜色再现区域(NTSC比)。
A:NTSC比:100%
B:NTSC比:72%
(4)光弹性不均匀
将液晶显示装置点亮放置于高温(60℃)下,以视觉感官评价,并通过以下评价基准评价了黑色显示中的光泄漏(光弹性不均匀)。
A:光弹性不均匀小
B:光弹性不均匀大
将上述实施例、比较例的概要及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3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领域中是有用的。

Claims (19)

1.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辨识侧偏振片、液晶单元及背光侧偏振片,
所述背光侧偏振片为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的反射偏振片,且
所述反射偏振片和液晶单元被一体层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在所述反射偏振片中,相对于波长450nm的光的偏振度P450nm、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及相对于波长630nm的光的偏振度P630nm满足下式(1)及(2)中的至少一个:
0.00%≤|P450nm-P550nm|<0.10%……(1),
0.00%≤|P550nm-P630nm|<0.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所述反射偏振片满足所述式(1)及式(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所述液晶单元和反射偏振片经由至少一层易粘结层而被一体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在所述反射偏振片中,作为反射偏振器而包括选自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构成的组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的拉伸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在所述辨识侧偏振片中,作为偏振器而包括聚乙烯醇类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中,
所述辨识侧偏振片和反射偏振片配置成透射轴彼此正交。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及背光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背光单元至少发出蓝色光,该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背光单元发出:
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绿色光,在500~5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及
红色光,在600~700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背光单元包括波长转换部件,该波长转换部件包括通过激发光而被激发并发出荧光的量子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包括在所述波长转换部件中的量子点为选自由量子点A、量子点B、及量子点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量子点A在600nm~700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
所述量子点B在500nm~599nm范围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
所述量子点C在400nm~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出蓝色光的光源,该蓝色光在400~499nm的波长频带中具有发光中心波长,且具有半峰宽为100nm以下的发光强度的峰,
所述波长转换部件包括量子点A及量子点B,该波长转换部件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
14.一种反射偏振片,其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为99.9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射偏振片,其中,
相对于波长450nm的光的偏振度P450nm、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偏振度P550nm、及相对于波长630nm的光的偏振度P630nm满足下述式(1)及(2)中的至少一个:
0.00%≤|P450nm-P550nm|<0.10%……(1),
0.00%≤|P550nm-P630nm|<0.10%……(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射偏振片,其中,满足所述式(1)及式(2)。
17.一种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反射偏振片为将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进行拉伸而得到的拉伸薄膜,
经过至少在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而制作所述拉伸薄膜,且
所述薄膜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工序包括对所述两层以上的薄膜的层叠体依次进行第一加热处理下的拉伸处理、冷却处理及第二加热处理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加热处理在第一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以上的加热温度下进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层叠体为选自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构成的组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CN201580036709.XA 2014-07-08 2015-07-08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662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0734 2014-07-08
JP2014140734 2014-07-08
PCT/JP2015/069612 WO2016006626A1 (ja) 2014-07-08 2015-07-08 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反射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772A true CN106662772A (zh) 2017-05-10
CN106662772B CN106662772B (zh) 2020-04-21

Family

ID=5506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6709.XA Active CN106662772B (zh) 2014-07-08 2015-07-08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5528B2 (zh)
JP (1) JPWO2016006626A1 (zh)
CN (1) CN106662772B (zh)
WO (1) WO20160066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0589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光转换树脂组合物、光转换层叠基材、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311600A (zh) * 2020-02-26 2021-08-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3627B1 (ko) * 2015-06-17 2017-05-10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벤딩 저감이 가능한 집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JP6887222B2 (ja) * 2016-06-21 2021-06-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セット
US11561433B2 (en) * 2018-06-22 2023-01-24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quid display panel and backlight device emitting light toward back surfa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634A (zh) * 2001-08-21 2004-11-03 ������������ʽ���� 自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976979A (zh) * 2004-06-29 2007-06-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酰化纤维素膜、起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US20120206935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Lg Innotek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4124845A (ja) * 2012-12-26 2014-07-07 Teijin Ltd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7210B1 (ko) 1993-12-21 2004-05-31 미네소타 마이닝 앤드 매뉴팩춰링 캄파니 반사편광기디스플레이
WO1998032046A1 (fr) * 1997-01-17 1998-07-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ositif a cristaux liquides et appareil electronique pourvu de ce dispositif
JPH11316372A (ja) * 1998-04-30 1999-11-1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137289A (ja) * 2007-11-15 2009-06-25 Fujifilm Corp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49017A (ja) * 2008-08-21 2010-03-04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吸収型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2012078651A (ja) * 2010-10-04 2012-04-19 Asahi Glass Co Ltd ワイヤグリッド型偏光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112621A (ja) * 2012-12-05 2014-06-1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634A (zh) * 2001-08-21 2004-11-03 ������������ʽ���� 自发光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976979A (zh) * 2004-06-29 2007-06-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酰化纤维素膜、起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US20120206935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Lg Innotek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4124845A (ja) * 2012-12-26 2014-07-07 Teijin Ltd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0589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光转换树脂组合物、光转换层叠基材、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3311600A (zh) * 2020-02-26 2021-08-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614644B2 (en) 2020-02-26 2023-03-28 Coretron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3311600B (zh) * 2020-02-26 2024-02-0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15528A1 (en) 2017-04-27
CN106662772B (zh) 2020-04-21
JPWO2016006626A1 (ja) 2017-05-25
US10175528B2 (en) 2019-01-08
WO2016006626A1 (ja) 2016-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234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6543153B1 (en) Reflective polarizer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optical display with improved reflective polarizer
CN106662772A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KR100430351B1 (ko) 휘도 향상 디바이스
US6804058B1 (en)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incorporating same
CN1046664C (zh) 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KR10185887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2157477A1 (ja) 機能性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調光素子
EP0736188A1 (en) Reflective polarizer with brightness enhancement
US979821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different handedness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JP20171673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15147287A1 (ja) 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
TWI774173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偏光板
JP6263860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表示品質改善方法
US20140176859A1 (en) Wide-color gamut film,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he wide-color gamut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film
TWI280439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1228332A (ja) 偏光素子、偏光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50157231A1 (en) Transflective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2531940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편광판
KR101940319B1 (ko) 다층 반사형 편광자
KR101354364B1 (ko) 다층 반사형 편광자
KR101940322B1 (ko) 일체형 광학필름
KR101892054B1 (ko) 편광 광학 부재
KR101940320B1 (ko) 다층 반사형 편광자
KR20200113498A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