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1812A -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1812A
CN106661812A CN201580042078.2A CN201580042078A CN106661812A CN 106661812 A CN106661812 A CN 106661812A CN 201580042078 A CN201580042078 A CN 201580042078A CN 106661812 A CN106661812 A CN 106661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ne
half portion
equal portions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0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1812B (zh
Inventor
亚历山德罗·维安
马可·圣塔罗萨
迭戈·达尔本
安德烈亚·焦万内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lux Appliances AB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lux Appliance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lux Appliances AB filed Critical Electrolux Appliances AB
Publication of CN10666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1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1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6Heat pump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滚筒并且包括底座(24),该底座限定了底座平面(X,Y),并且在该底座中,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和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是借助于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X,Y)且经过滚筒轴线(R)的第一平面(P1)可辨别的;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回路,该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和第二热交换器(32);处理空气管道(18),该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底座中的底座空气导管,该底座包括底座导管部(28),该底座导管部在处理空气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离开的处理空气排出口(28in)与处理空气离开所述底座的处理空气出口(19)之间引导所述处理空气,所述处理空气出口被定位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内,所述底座导管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管壁(28w),该一个或多个导管壁在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X,Y)的剖切平面(PT)的截面中限定了内曲线(28b)和外曲线(28a);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内曲线的长度(L2)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所述内曲线的切线(T1,T2,T3)与使用所述剖切平面(PT)剖切该第一平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Description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在该衣物干燥机的底座内包括具有改进的导管的热泵。
发明背景
衣物干燥机中的热泵技术目前在能量消耗的意义上是干燥衣物的最有效方式。在衣物干燥机的热泵系统中,空气流在封闭的空气流回路中流动。进一步地,热泵系统包括封闭的制冷剂回路。空气流通过风扇移动、穿过衣物室(优选地被形成为可旋转的衣物滚筒)、并且在那里从湿衣物中去除水。接着,该空气流在蒸发器中被冷却和除湿、在冷凝器中被加热、并且再次注入衣物滚筒中。
该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在该冷凝器中冷凝、在膨胀装置中膨胀并且然后在该蒸发器中汽化。
因此,该冷凝器和蒸发器是该空气流回路以及制冷剂回路的部件。该冷凝器和蒸发器是该空气流回路与制冷剂回路之间的热交换器。
通常,热泵系统的这些部件被放置在衣物干燥机的底座中。衣物干燥机的底座是外壳的一部分,该外壳除了该底座之外还包括从该底座基本上竖直地被支撑的壁,例如前壁和后壁、以及多个外侧壁。衣物被引入其中以便干燥的这个滚筒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该外壳中。具体地,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被安排在所述底座中在衣物滚筒下方。空气流回路的空气导管必须穿过该干燥器的底座,从而将潮湿空气带到蒸发器并且将来自冷凝器的干空气再次引入滚筒中。该底座中的导管在有利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两个壳体—即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结合在一起来形成,这两个部分一起形成了该底座。
图7展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热泵式衣物干燥机的打开的底座的顶视图。压缩机140、蒸发器160、冷凝器180、风扇200和马达220被安排在该底座的下部100中。蒸发器160和冷凝器180平行地置于笔直空气导管中。此外,离开冷凝器180的空气流必须进行两个基本上90°的转弯,以便到达该底座中该导管的出口,风扇位于这里,这两个90°转弯再次通过笔直导管相连接。
空气流回路中的这样的角度造成了压降和紊动,从而增大了能量消耗和噪音。其实,这样的导管远没有达到最佳空气动力学形状,这个后者是将流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最小化或至少大大减小的形状。
然而,修改底座内的处理空气在其中流动的空气导管的轮廓和形状是相当复杂的。热泵的各个部件、尤其是这些热交换器和该压缩机、以及该干燥机的马达是相当“笨重的”并且其重新定位由于干燥机的底座内存在的受限的体积而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其中,空气流的流动、特别是在该衣物干燥机的底座内的空气流流动得到改善。
申请人通过众多实验认识到,通过在干燥机中包括以下空气导管可以改善热泵的效率:该空气导管包括位于干燥空气从冷凝器离开的出口与用于干燥空气流从底座中出来的该空气导管的出气口之间的、至少一个具有特定形状的弯曲部。
本发明的核心是一方面在该衣物干燥机的底座中的该空气导管的弯曲部与另一方面该蒸发器和冷凝器安排在所述底座内部的组合。该弯曲部防止在空气导管内部形成“尖锐拐角”,因而减小了该空气导管内的压降。从冷凝器到底座出口的空气流动得到改善。在制冷剂回路与空气流回路之间交换的热量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尺寸可以减小。
此外,用于压缩机和风扇的这些马达的能量消耗减少。此外,该衣物干燥机的噪音减小。
根据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该衣物干燥机包括:
-外壳,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接纳有待干燥的负载的滚筒,所述滚筒易于围绕滚筒轴线旋转,所述外壳包括
o后壁和前壁,在所述前壁上实现了孔以便进出所述滚筒;
o底座,该底座限定了底座平面并且在该底座中,第一纵向半部和第二纵向半部是借助于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且经过所述滚筒轴线的第一平面可辨别的;
-处理空气管道,该处理空气管道与该滚筒流体连通,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处理空气流易于流动;
-热泵,该热泵具有制冷剂可以在其中流动的热泵回路,所述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冷却并且该处理空气流被加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加热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冷却;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大部分体积被安排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纵向半部内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以便在所述热泵回路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处理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在所述底座中形成的底座空气导管,所述底座空气导管包括在处理空气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离开的处理空气排出口与处理空气离开所述底座的处理空气出口之间引导所述处理空气的底座导管部,所述出口被定位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内,所述底座导管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管壁,该一个或多个导管壁在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的平面的截面中限定了内曲线和外曲线,所述外曲线是这两条曲线中更靠近该外壳的后壁的曲线;
-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内曲线的长度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的所述内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在下文中,术语“干燥机”是指仅干燥的干燥机器、以及能够执行洗涤和干燥循环的组合式洗涤干燥机二者。
本发明的干燥机包括干燥室(诸如滚筒),有待干燥的负载(例如衣服)被放置在干燥室中。滚筒是空气处理回路的一部分,包括用于引导空气流以便干燥该负载的空气管道。该处理空气回路通过它的两个相反端部连接到该滚筒上。更具体地,热的干空气被馈送到滚筒中,从而在衣物上流过,并且所产生的潮湿的(并且更冷的)空气离开该滚筒。
该衣物干燥机包括热泵系统。富含水蒸气的潮湿空气流接着被馈送到热泵的蒸发器(或第二热交换器)中,在该蒸发器中湿润温暖的处理空气被冷却并且其中存在的湿气发生冷凝。所产生的冷的干空气接着在再次进入干燥室之前该热泵的冷凝器(或第一热交换器)加热,并且整个环路进行重复,直到干燥循环结束。
该干燥机此另外包括外壳或支承结构,该结构优选地包括底座、前壁和后壁。该前壁有利地配备有通口,在该通口处安装了门以便进出滚筒从而装载或取出衣物。优选地,滚筒的后端的轮缘抵靠在机柜的后壁上并且甚至更优选地,在其间插入了垫片;并且该滚筒的前端的边缘抵靠在前壁上,同样优选地在其间有垫片。
在该外壳内,滚筒被可旋转地安装以便根据水平的、或至少基本上水平的、或倾斜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该滚筒的支撑元件被提供在该外壳内。该滚筒优选地借助于马达来旋转,该马达限定了马达轴线,例如该马达轴线对应于马达轴的轴线。
在有利实施例中,所述滚筒支撑元件包括滚筒轴,所述轴穿过了滚筒的后壁,所述滚筒轴限定了所述滚筒的所述旋转轴线。可替代地或此外,所述滚筒支撑元件包括滚轮,该滚轮的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滚筒的旋转轴线。
本发明的干燥机的底座包括该处理空气回路的一部分,被称为底座处理空气管道,该管道基本上包括在该底座中形成的导管。热泵系统的这两个热交换器都位于所述底座空气管道内。另外,该底座空气管道将离开冷凝器的处理空气引导到该底座的出口。来自该底座的出口的、被冷凝器干燥的处理空气例如经由该处理空气管道的、优选在机柜的后壁中实现的额外部分被馈送至滚筒从而干燥其中的衣物。该底座空气管道的、被包括在冷凝器的排出口(即,处理空气离开冷凝器的位置)与底座的出口(在这里处理空气从底座离开)之间的这个部分被称为底座空气导管部分。
冷凝器的排出口的位置被定义为该底座空气导管部分的、面向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处理空气从中离开的该第一热交换器的表面的一个截面的位置。在所有可能的此类截面中,最靠近冷凝器的截面被称为底座空气导管在冷凝器的排出口处的部分。优选地,处理空气沿着朝向外壳的所述后壁的方向穿过该第一热交换器。
该底座空气导管部取决于其几何形状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外壁。如果该导管的几何形状为基本上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式,则该导管部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单一侧壁,该圆形截面的直径可以取决于测量该截面的位置而改变。可替代地,可以存在两个相反侧壁,例如一个基本上平行于另一个并且限定基本上平行的平面。
在标准操作位置中,干燥机的底座被定位在地板或其他基底上,在其上该干燥机执行其标准操作(例如,干燥和/或洗涤和/或甩干循环)。这样的定位限定了水平的或至少基本上水平的平面,被称为底座平面(X,Y)。平行于底座平面的平面因此是基本上水平的平面。
在这个标准操作位置中,还定义了其他术语:“前”或“后”(或“背”)、“顶”或“底”、“上”或“下”,始终是指在底座定位于地板上时干燥机的正常标准构型。干燥机的前壁被定义为用于进出滚筒的门所在的壁。给定了衣物所在的水平平面后,“顶”和“底”作为其正常的常见含义是指物体的沿着竖直轴线的位置。
优选地,该后壁和前壁安装在该干燥机的底座上。甚至更优选地,该外壳包括另外的壁,例如多个侧壁和一个顶壁。
在干燥机的顶视图中,底座可以被认为是被滚筒的旋转轴线(或所述轴线到底座平面上的投影)“划分”成了两个纵向半部。无论该轴线是水平的(因此平行于底座平面(X,Y))或相对于后者是倾斜的,在该底座的顶视图中,滚筒轴线的投影将底座划分成了两个半部,第一或左纵向半部和第二或右纵向半部。换言之,取一个垂直于底座平面并且经过滚筒旋转轴线(总体上与底座的中心线重合)的平面,这个平面几乎将底座剖切成两个纵向半部。这个平面(被称为第一平面)在被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剖切时限定了在顶视图中将底座一分为二的划分线。
这两个半部不需要是完全相同的。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半部是指底座的、相对于经过滚筒的旋转轴线且垂直于底座平面的上述平面(第一平面)而言的“右”和“左”部分。这样的旋转轴线在底座上的投影因此可能偏离底座的中心线。优选地,该中心线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投影重合。
位于本发明的干燥机的底座中的这个热泵系统的布局如下。
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位于底座空气管道内并且其大部分体积在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内延伸,例如它们的大部分体积基本上位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的左边。这些热交换器可以被完全包含在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内,或者其部分体积、小部分体积也可以在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内延伸。而且,处理空气从冷凝器离开的排出口的至少大部分面积是位于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内。
另一方面,处理空气从底座出去的出口位于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内,即,位于在滚筒的旋转轴线右边的底座半部上。优选地,该底座出口是在底座的后部中实现的,即,面向机柜的后壁。因此,为了将处理空气引导到底座外部,该底座导管部从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开始、从冷凝器的排出口延伸到底座的出口,并且到达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由于热泵系统的各个元件在底座中的定位所强加的这种几何形状和布局,尽管导管引导空气的最佳空气动力学方案将是笔直导管,但该导管部必须包括至少一个“弯头”或“转弯”。
根据本发明,该底座导管部形成了用于将处理空气从冷凝器引导到底座外部的“流畅”导管。
“流畅”导管的存在在底座出口附近特别相关,在这里导管的突然90°转弯将在处理空气流动中造成涡流和其他类型的紊动、并且造成热泵效率的陡然下降。
如所描述的,该底座部导管包括侧壁。这些侧壁在被平行于底座平面的平面、例如被水平平面剖切时限定了内曲线和外曲线。这个平行于底座平面的平面在下文中被称为“剖切平面”。术语“内”曲线和术语“外”曲线应理解为是指从该外壳“更向内”和“更向外”、即分别更靠近外壳的中心或更远离外壳的中心的曲线。
该内曲线和外曲线在该第一热交换器或冷凝器的“排出口”开始,换言之每条曲线从由该底座导管部的截面与经过空气从第一热交换器离开的离开表面限定的点开始,并且在底座的出口处终止,即,每条曲线在由包含该出口区域并且剖切该底座导管部的平面所限定的点终止。至少对于这种内曲线的一部分,该内曲线具有与旋转轴线在该剖切平面上的投影不垂直的切线。旋转轴线的这个投影也可以被定义为通过该剖切平面来剖切该第一平面所形成的线。这条线优选地基本上是顶视图中该底座的纵向中线或中心线。
对于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中该内曲线的“大部分”长度中的所有点,都存在切线与线之间的这种不垂直性。换言之,对于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中该内曲线的长度的至少90%与100%之间所包含的所有点,在该内曲线的这些点中的任一点处的切线都不垂直于将底座一分为二的这条线。因此,该内曲线具体在底座的、处理空气的出口所在的第二半部中是“流畅曲线”。
90%这个值被设定为允许小凹槽或接头的潜在存在,这些小凹槽或接头对于内曲线的非常有限的长度而言可以局部地具有垂直的切线。因此,可能存在该内曲线的“小部分”(即,该内曲线中总体上形成底座的第二半部中的内曲线总长度的少于10%的一定量的点),在这些部分处所述切线垂直于以上定义的线,然而申请人已经发现,内曲线垂直的这样的非常有限的长度并不显著地影响空气流动,具体是因为这个长度足够短而不会显著改变流动方向。
具有没有垂直切线(或仅对于小于10%总长度的非常小的部分而言具有垂直切线)的曲线意味着,该曲线本身是基本上绝不(或仅有非常小的部分)垂直于这样的线的。这进而意味着,至少在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内的该底座导管部内基本上没有急转弯或90°弯折,因而该内曲线“温和地”到达出口,从而低摩擦地引导处理空气。
优选地,无论该剖切平面的位置如何,即,对于所有剖切平面而言,以上内容均是事实。换言之,优选地,以上内容对于与底座平面相隔任何距离的剖切平面均是事实,只要对底座空气导管部的彼此分开的内曲线和外曲线进行了定义即可。
申请人的测试显示,具有这样的底座导管部的干燥机具有被大大改善的处理空气流动,从而提高了热泵和使空气在空气管道内移动的风扇二者的总效率。
根据这个方面,本发明可以可替代地或组合地包括任何以下特性。
优选地,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的内曲线的长度的至少95%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的所述内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优选地,该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内曲线是“基本上始终流畅的”,即,对于形成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内曲线的长度的至少95%与100%之间的所有点而言是基本上始终流畅的,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该底座导管部的空气动力学和热泵的效率。
有利地,在所述底座中,第一四分之一等份、第二四分之一等份、第三四分之一等份和第四四分之一等份是借助于所述第一平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经过该底座的中心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前壁的第二平面之间的交集可辨别的;所述处理空气出口在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中实现,该第二四分之一等份是该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的最靠近所述外壳的后壁的四分之一等份,并且所述处理空气排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内,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是所述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的最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后壁的四分之一等份,所述底座导管部将所述排出口连接至所述出口上、从而仅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内延伸。
如之前提到的,该底座可以被视为几乎被该第一平面一分为二,并且在该底座的顶视图中,这样的第一平面是一条线。该底座还可以被视为被该第一平面和与之垂直且经过了底座的平行于前(或后)壁的中心线的第二平面划分为四个“四分之一等份”。这四个四分之一等份可以按顺时针方式指示为第一四分之一等份、第二四分之一等份、第三四分之一等份和第四四分之一等份,第一四分之一等份是第一纵向半部的最后面四分之一等份,第二四分之一等份是第二纵向半部的最后面四分之一等份,以此类推。
该底座导管部具有在第一纵向半部中、从冷凝器的排出口开始延伸的部分以及在该冷凝器的第二纵向半部中延伸到达该底座的出口的部分。在这个第二纵向半部中,该底座导管部的延伸局限于第二四分之一等份,即,在第三四分之一等份内没有底座导管部。
由于这些热交换器的大小,正常情况下冷凝器的排出口位于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内,因此该底座导管部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第二四分之一等份内延伸。
甚至更优选地,对于该内曲线的总长度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中所述底座导管部的所述内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在这个有利实施例中,整条内曲线的大部分是顺畅的,至少对于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第二四分之一等份二者中形成该内曲线长度的90%与100%之间的内曲线所有点而言是顺畅的,从而提高了热泵的效率。换言之,整条内曲线没有急转弯或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相应大部分体积位于所述第四四分之一等份内,所述第四四分之一等份是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中最靠近外壳的所述前壁的四分之一等份。
由于该底座导管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布局,这些热交换器的大小可以减小,使得它们或多或少只占据底座的第四四分之一等份。这进而意味着,更多的体积可用于该干燥机的其他功能部分。可替代地,可以在保持相同大小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使得热泵更高效。
有利地,所述底座包括上壳体部和下壳体部,所述底座空气导管部是由所述上壳体部与所述下壳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形成的。
在底座中的底座空气导管部例如可以以容易且可靠的方式通过将这两个壳体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该导管部的侧壁而实现。
优选地,所述底座是以塑料材料实现的并且所述底座空气导管部是与所述底座一体形成的。
还应观察到,在本说明书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塑料材料”等等用来指代任何塑料或合成材料、或基于塑料或合成材料,有可能添加有适合于改善其功能特征和稳健性特征的填充剂,如矿物、纺织品合成填充剂等等。
该底座用塑料实现这一事实允许将本发明的干燥机中所包含的元件数量最小化。确实,通过单一生成过程,例如通过相同的模制过程,可以实现包括该干燥机的多个额外功能元件的底座,这些功能元件不必分开地实现然后进行组装,如该底座导管部或其他,例如这些热交换器的座。
此外,可以在本发明的干燥机中使用塑料材料,因为存在热泵系统。热泵干燥机产生的温度低于包括以电或气体为动力的空气加热装置的干燥机。因此,避免了由于不同的热的干燥空气发生器可以以之工作的较高局部温度而造成的底座的任何可能的熔化。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干燥机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被定位在所述底座的出口附近、沿所述处理空气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游。
该风扇优选地位于底座的出口的正好外部并且将离开底座的处理空气吹入滚筒中。
优选地,所述底座导管部包括第一和第二侧壁,该处理空气易于在其中流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并且当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的平面剖切时分别限定了所述内曲线和所述外曲线。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底座内部的底座空气导管部具有第一和第二外侧壁或侧壁,这些侧壁基本上垂直于底座平面延伸并且由于其截面构型而是“流畅的”。优选地,这些侧壁是与该导管的底壁和顶壁一体形成的。
在有利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外曲线长度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的所述外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更优选地,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外曲线的长度的至少95%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所述导管部分的所述外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甚至更优选地,对于该外曲线的总长度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中所述底座导管部的所述外曲线的切线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的截面形成的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为了进一步改善该导管的几何形状,该底座导管部的内曲线和外曲线二者至少在底座的第二半部内均是“流畅的”,其中,“流畅的”含义已经在上文定义过。以此方式,在该底座导管部的基本上绝大部分中避免了90°拐角,并且内曲线和外曲线均将空气导管的排出口“温和地”连接至底座的出口。
优选地,该干燥机包括马达,该马达具有马达轴线、易于使所述滚筒旋转,所述马达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更优选地,所述马达的大部分体积位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内。
由于这些热交换器位于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内,该马达优选地由于其大小而位于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中。该马达还优选地驱动该干燥机的风扇。
有利地,所述滚筒轴线和所述马达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
更优选地,所述马达包括限定了所述马达轴线的马达轴,所述轴穿过所述导管壁,并且在所述马达轴线与所述内曲线相交的点处的切线与所述马达轴线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该马达轴与该底座空气导管部相交并且具体地穿过以下侧壁,该侧向壁在被该剖切平面剖切时限定了该内曲线。由于马达轴线、因此该轴基本上平行于该第一平面,因此在马达轴线与内曲线之间形成的角基本上始终不同于90°,即,它们不垂直。因此,在位于该内曲线与马达轴线之间的相交处的内曲线点处的切线与马达轴线自身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非限制地参照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现的衣物干燥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衣物干燥机的透视图,其中去除了外壳的元件以便示出一些内部部件;
-图3是图1或图2的干燥机的底座在拆分构型下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底座在去除了所有元件后的透视图;
-图5和图5a分别是图3的底座及其细节的顶视图;
-图6是图3至图5的底座的另一个顶视图;并且
-图7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衣物干燥机的底座的顶视图。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实现的衣物干燥机整体用1来指示。
衣物干燥机1包括优选地但不一定是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外箱或外壳2、和例如具有空心圆柱体形状的干燥室,诸如滚筒3,用于容纳衣物以及通常待干燥的衣服和服装。滚筒3优选地可旋转地固定至外壳2上。例如通过优选铰接到机柜2上的门4来实现进出滚筒3,该门可以打开和关闭在该外壳本身上实现的开口4a。
更详细地,外壳2通常包括都安装在底座24上的前壁20、后壁21、和两个侧壁25。优选地,底座24是以塑料材料实现的。优选地,底座24是经由注射模制工艺模制而成。优选地,门4铰接在前壁20上以便进出滚筒。该外壳通过其壁20、21、25限定了衣物干燥机1的体积。有利地,底座24包括上壳体部和下部24a、24b(在图3和图6中可见,在下文详述)。
干燥机1、具体地底座24限定了基本上是干燥机1所在地面的平面的水平平面(X,Y)(因此它被认为是基本上水平的)、以及垂直于该平面(X,Y)的竖直方向Z。
衣物干燥机1还优选地包括用于根据命令使周转滚筒3沿着其轴线在外壳2内部旋转的电动马达组件50。马达50包括轴51,该轴限定了马达的旋转轴线M。
进一步地,衣物干燥机1可以包括电子中央控制单元(未示出),该电子中央控制单元控制干燥机1的电动马达组件50和其他部件根据命令来执行优选地存储在该同一中央控制单元中的多个用户可选择干燥循环中之一。衣物干燥机1的这些程序以及其他参数、或者警报和警示功能可以在控制面板11中设定和/或可视化,该控制面板优选地是在干燥机1的顶部分中、例如在门4上方实现的。
参照图2,可旋转滚筒3包括覆盖物,该覆盖物优选地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管状本体3c,该管状本体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安排在机柜2内部并且易于绕总体旋转轴线R旋转,该旋转轴线可以称为水平的,即,平行于该(X,Y)平面、或者相对于后者倾斜。覆盖物3c限定了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并且滚筒3也被安排成使得覆盖物3c的第一端3a面向在机柜2的前壁20和门4上实现的衣物装载/卸载开口,而第二端3b面向后壁21。
滚筒3可以是开放的滚筒,即,两端3a和3b均是打开的,或者它可以包括固定地连接至该覆盖物上并且随该覆盖物旋转的背壁(在附图中未示出)。
为了旋转,同样在本发明的干燥机中提供了用于滚筒旋转的支撑元件。这样的支撑元件可以包括在滚筒的前部和/或背部处的滚轮、以及或者可替代地连接至滚筒的后端上的滚筒轴(滚筒轴在附图中未描绘出)。在图2中,例如描绘了经由凸起101连接至后壁21上的滚轮10。本发明涵盖了用于滚筒绕轴线R旋转的任何支撑元件。
干燥机1此外包括被描绘为示出处理空气流穿过干燥机1的流动路径的多个箭头的处理空气回路,该处理空气回路包括滚筒3和处理空气管道18(参见图3和图4)。在底座24中,处理空气管道18的一部分是由上壳体24a和下壳体24b的连接部形成的。处理管道18优选地通过其相反端连接至滚筒3的相反两侧上,即,覆盖物3c的第一和第二后端3a、3b。处理空气回路还包括风扇或鼓风机12(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干燥机1此外包括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又被称为冷凝器)31和第二热交换器(又被称为蒸发器)32(参见图3)。热泵30还包括制冷剂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闭合回路(部分地描绘出),当干燥机1在操作时,制冷剂在冷凝器31的相应之处冷却并且可以冷凝,从而释放热量;并且在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32的相应之处升温,从而吸收热量。压缩机33接收来自蒸发器32的气态制冷剂并且将其供应给冷凝器31,由此闭合了制冷剂循环。在下文中,这些热交换器分别被命名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或者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更详细地,该热泵回路经由管路35(参见图3)将第二热交换器(蒸发器)32经压缩机33连接至冷凝器31。冷凝器31的出口经由膨胀装置(不可见)例如阻气门、阀门或毛细管连接至蒸发器32的入口。
优选地,与蒸发器32对应,本发明的衣物干燥机1可以包括冷凝水罐(同样不可见),该罐在干燥机1运行时收集通过来自干燥室(即,滚筒)3的处理空气流中的过剩水分的冷凝而在蒸发器32内部产生的冷凝水。该罐位于蒸发器32的底部。优选地,通过连接管路和泵(在图中未示出),所收集的水被送入位于与干燥机1的最高部对应的储器中,以方便干燥机1的用户舒服地手动排放这些水。
热泵30的冷凝器31和蒸发器32位于在底座24中形成的处理空气管道18的相应之处(参见图3)。
在如附图中所描绘的、其中的空气处理回路是闭环回路的冷凝型干燥机的情况下,冷凝器31位于蒸发器32的下游。离开滚筒3的空气进入管道18中并且到达对处理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的蒸发器32。干燥的冷却处理空气继续流动穿过管道18、直到它进入冷凝器31为止,在该冷凝器中,在再次进入滚筒3之前由热泵30使处理空气变暖。
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干燥机1中,除了热泵30之外还可以存在空气加热器,诸如电加热器。在此情况下,热泵30和加热器也可以一起工作从而加速加热过程(并且因此减少干燥循环的时间)。在后一种情况下,优选地热泵30的冷凝器31位于该加热器上游。应当提供适当的措施以避免电加热器将干燥机1的塑料部件熔化。
进一步地,现在参见图4和图6,在底座中,处理空气管道18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24a、24b形成的导管,该导管具有从其中接收来自滚筒3的处理空气的入口19in、以及用于将处理空气引导到底座24外部的出口19。在入口19in与出口19之间该导管优选地被形成为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属于上壳体和下壳体24a、24b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8和29的两个单件。在这个导管的第一部分29中,形成了用于定位该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31、32的多个座29s。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31、32是前后放置的,第一热交换器31沿处理空气的流动方向在第二热交换器32的下游。进一步地,第二部分28(被称为底座空气导管部28)将从第一热交换器31离开的处理空气朝底座出口19引导。
第二部分28因此在第一热交换器31的排出口28in的位置(被认为是剖切导管部28并且基本上在处理空气从中离开的第一热交换器31表面的前方或与该表面相接触的这个平面的位置)处开始。
优选地,排出口28in可以被限定在垂直于底座平面的平面上、例如在竖直平面上。
另外,优选地还有被限定为空气离开底座的区域的这个出口19也进而限定了基本上垂直于底座平面的平面,例如竖直平面。
现在考虑垂直于底座平面(X,Y)并且包含滚筒3的旋转轴线R的第一平面P1,这个第一平面P1将底座24分为两个半部,现在参照图6被称为底座第一或右半部(24第一半部)以及底座第二或左半部(24第二半部)。这两个半部(24第一半部和24第二半部)不需要是尺寸完全相同的(即,它们不是数学上的两半),而是在当前描绘的实施例中,P1还包含底座的第一纵向中心线H1。另外,仍旧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P1是竖直平面。
该导管的部分29定位于底座的第一半部(24第一半部)中,热泵30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31、32也位于该半部处。该热交换器可以完全被包含在底座的第一半部(24第一半部)中,或者它们也可以延伸超出由第一平面P1限定的界限。如果该第一和/或第二热交换器31、32的一部分还位于底座的第二半部(24第二半部)中,则这个部分是第一和/或第二热交换器31、32所占据的总体积的小部分。
优选地压缩机33位于底座的第二半部(24第二半部)上。更优选地,马达50也位于这个第二半部中。
优选地,马达50,包括限定了马达轴线M的轴51,具有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平面P1的马达轴线(参见图5a或图6)。
再次参见图4和图6,现在考虑垂直于P1和底座平面(X,Y)并且经过底座的第二中心线H2、垂直于第一中心线H1的第二平面P2,底座24被第一和第二平面P1、P2的组合划分成四个四分之一等份Q1-Q4。这些四分之一等份以顺时针方式被编号,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是底座24的第一半部中的最后面四分之一等份(例如,该四分之一等份面向后壁21),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是底座24的第二半部中的最后面四分之一等份,第三四分之一等份Q3是底座的第二半部中的最前面四分之一等份(例如,该四分之一等份面向前壁20),并且最后的第四四分之一等份Q4是底座24的第一半部中的最前面四分之一等份。
因此可以看到,这些热交换器31、32和导管部29的大部分体积被包含在第四四分之一等份Q4内,第二热交换器比第一热交换器31更靠近前壁20;优选地压缩机33被包含在第三四分之一等份Q3内,并且底座19的出口19位于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优选地面向外壳2的后壁21。
马达50优选地也被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并且其马达轴51以这样一种方式延伸而使得它从出口19伸出,即,它以其一端经底座出口19离开底座24。优选地,马达轴51也是位于出口19附近、优选地面向该出口的风扇12的轴。风扇12将通过出口19离开底座24的处理空气优选地通过在后壁21中形成的、是处理空气回路18的一部分的通路(未示出)吹入滚筒3中。
底座导管部28从冷凝器的空气排出口28in(位于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优选地靠近第四四分之一等份Q4的边界,即靠近中心线H2),延伸至底座的出口19(位于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4内)。
优选地但不一定,包含排出口28in和出口19的这些平面是基本上彼此平行的并且甚至更优选地,它们均平行于P2。
导管部28因此必须包括至少一条曲线或弯头,以便从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延伸至第二四分之一等份。此外,导管部28包括形成并界定导管部自身的壁28w。壁28w包括第一和第二外侧壁28w1和28w2。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外侧壁28w1和28w2对于导管部28的至少一部分而言是基本上局部平行的并且面朝彼此并且也是局部平面的。然而外侧壁28w1和28w2的构型也可以沿着该导管的延伸、例如靠近出口19而改变,导管部28的截面变为基本上圆形的并且因此,外侧壁28w1和28w2变为基本上曲线形的,或者它们各自包括圆周的一段弓形。本发明中涵盖了侧壁28w1和28w2的几何构型中的任一实施例。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外侧壁28w1和28w2各自是分开成两半的,并且这些半部各自是与上壳体或下壳体24a、24b一体形成的。也就是,上壳体24a包括第一外侧壁28w1的一部分和第二外侧壁28w2的一部分,这两个部分均是与上壳体24a一体形成的,而下壳体24b包括第一外侧壁28w1的其余部分和第二外侧壁28w2的其余部分,这两个其余部分均是与下壳体24b一体形成的。
现在考虑另外的平面,被称为剖切平面PT(在图5中可见),如下获得导管部28的截面。剖切平面PT是基本上平行于底座平面(X,Y)的平面,例如它是水平平面。这个平面PT与底座平面相隔给定距离,使得它在某个高度处剖切第一和第二外侧壁28w1、28w2。例如,这样的剖切平面PT是已经用来形成图5和图5a的截面的平面;在图5中,剖切平面PT已经示意性地描绘为虚线矩形。
剖切平面PT因此剖切了第一外侧壁28w1和第二外侧壁28w2,从而在此截面的顶视图中分别产生了内曲线28b和外曲线28a。该内曲线和外曲线28a、28b基本上是由该第一和第二外侧壁分别在其被剖切的位置处的边缘形成的曲线。
内曲线28b被称为“内”是指对于其大部分延伸范围而言,总体上比外曲线28a更靠近外壳2的中心。
内曲线和外曲线28b、28a中的每一者由于导管部28在底座24的第一和第二半部(24第一半部、24第二半部)内延伸、并且优选地其被包含在第一和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1和Q2内这一事实,在第一半部(24第一半部)中延伸了给定的第一长度L1(L1’)并且在底座24的第二半部(24第二半部)内延伸了给定的第二长度L2(L2’),优选地第一长度L1(L1’)被包含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并且第二长度L2(L2’)被包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其中L1+L2=内曲线28b的总长度L(在图中未示出),并且L1’+L2’=外曲线28a的总长度L’(在图中未示出)。
现在考虑内曲线28b,并且具体地该内曲线的被包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具有长度L2的那部分,对于内曲线28b的这部分的每个点,穿过该内曲线自身的切线,该切线位于平面PT上。因此,内曲线28b的被包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的部分限定了一系列切线,内曲线28b的包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的具有长度L2的这部分的每个点具有切线。这一系列切线在图5a和图6中示意性地描绘为切线T1、T2、T3;应理解的是,此类切线的数量是无限的。这些切线中的每一条切线,诸如T1、T2等,与通过用剖切平面PT来剖切第一平面P1而形成的线(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与底座24的顶视图中的中心线H1重合)形成了角度。
类似地,现在考虑外曲线28a,并且具体地这条外曲线的被包含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具有长度L1’的那部分,对于外曲线28a的这部分的每个点,穿过该外曲线自身的切线。因此,外曲线28a的被包含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的部分限定了一系列切线,外曲线28a的包含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的具有长度L1’的这部分的每个点具有切线。这一系列切线在图5a和图6中示意性地描绘为切线Ta1、Ta2;应理解的是,此类切线的数量是无限的。这些切线中的每一条切线,诸如Ta1、Ta2等,与通过用剖切平面PT来剖切第一平面P1而形成的线(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与底座的顶视图中的中心线H1重合)形成了角度。
在下文中为了简洁起见,仅使用术语中心线H1,但应理解的是在此上下文中,中心线H1是指通过第一平面P1与剖切平面PT的相交而限定的、并且不是底座的后中心线的这条线。
以上描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内曲线28b的具有长度L1的、被包含在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的这部分、以及外曲线28a的具有长度L2’的、被包含在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内的这部分。
因此,对于具有长度L的内曲线28b的每个点存在切线,该切线与中心线H1形成了角度,并且对于具有长度L’的外曲线28a的每个点存在切线,该切线与中心线H1形成了角度。
内曲线28b是如下实现的。
与形成被包含在底座24的第二半部内的、具有长度L2的内曲线28b的所有点的子区段(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0%的那些点)相切的所有切线根据本发明不垂直于中心线H1,即,这些切线中的任一条切线与中心线H1之间的角度不同于90°。
优选地,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0%的那些点。更优选地,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5%的那些点。
甚至更优选地,与形成被包含在底座24的第一和第二半部内的、具有长度L的内曲线28b的所有点的子区段(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的至少90%、甚至更优选地形成长度L的至少95%的那些点)相切的所有切线不垂直于中心线H1,即,这些切线中的任一条切线与中心线H1之间的角度不同于90°。
优选地,外曲线28a是如下实现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与形成被包含在底座24的第二半部内的、具有长度L2’的外曲线28a的所有点的子区段(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0%的那些点)相切的所有切线不垂直于中心线H1,即,这些切线中的任一条切线与中心线H1之间的角度不同于90°。
优选地,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0%的那些点。更优选地,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2’的至少95%的那些点。
甚至更优选地,与形成被包含在底座24的第一和第二半部内的、具有长度L’的外曲线28a的所有点的子区段(这个子区段的点是形成长度L’的至少90%、甚至更优选地形成长度L’的至少95%的那些点)相切的所有切线不垂直于中心线H1,即,这些切线中的任一条切线与中心线H1之间的角度不同于90°。
以此方式,导管部28是“流畅的”导管部,将排出口28in与出口19相连而不形成任何急弯曲或弯折。处理空气被“温和地”从冷凝器31朝出口19引导,并且紊动被最小化。
现在参见图5和图5a,轴51或马达50也与导管部28相交并且接着经由出口19离开底座24。因此轴51在第一侧壁28w1中形成了孔洞。如图5和图5a所描绘的再次用剖切平面PT剖切侧壁28w1,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轴51、并且更具体地由轴51限定的马达轴线M不垂直于在马达轴线M与内曲线自身相交之处内曲线28b的这个点P的切线T。优选地,马达轴线M平行于第一平面P1,并且更优选地马达轴线M和滚筒3的旋转轴线R是平行的。

Claims (15)

1.一种衣物干燥机(1),包括:
-外壳(2),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接纳有待干燥的负载的滚筒(3),所述滚筒(3)易于围绕滚筒轴线(R)旋转,所述外壳(2)包括
o后壁(21)和前壁(20),在所述前壁(20)上实现了孔(4a)以便进出所述滚筒(3);
o底座(24),该底座限定了底座平面(X,Y),并且在该底座(24)中,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和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是借助于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X,Y)且经过所述滚筒轴线(R)的第一平面(P1)可辨别的;
-处理空气管道(18),该处理空气管道与该滚筒(3)流体连通,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处理空气流易于流动;
-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具有制冷剂能够在其中流动的热泵回路,所述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冷却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加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32),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加热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冷却;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1)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的大部分体积被安排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内在该处理空气管道(18)中,以便在所述热泵回路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处理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处理空气管道(18)包括在所述底座(24)中形成的底座空气导管(28),所述底座空气导管包括在处理空气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1)离开的处理空气排出口(28in)与处理空气离开所述底座(24)的处理空气出口(19)之间引导所述处理空气的底座导管部,所述出口(19)被定位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内,所述底座导管部(28)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管壁(28w),该一个或多个导管壁在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X,Y)的剖切平面(PT)的截面中限定了内曲线(28b)和外曲线(28a),所述外曲线(28a)是这两条曲线(28a,28b)中更靠近该外壳(2)的后壁(21)的曲线;
-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的该内曲线(28b)的长度(L2)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内曲线(28b)的切线(T1,T2,T3)与由所述剖切平面(PT)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的该内曲线(28b)的长度(L2)的至少95%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内曲线(28b)的切线(T1,T2,T3)与由所述剖切平面(PT)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在所述底座(24)中,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第三四分之一等份(Q3)和第四四分之一等份(Q4)是借助于所述第一平面(P1)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P1)、经过该底座(24)的中心线(H2)、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外壳(2)的所述前壁(20)的第二平面(P2)之间的交集可辨别的;所述处理空气出口(19)在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中实现,该第二四分之一等份是该底座(24)的该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的最靠近所述外壳(2)的该后壁(21)的四分之一等份,并且所述处理空气排出口(28in)位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内,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是所述底座(24)的该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的最靠近所述外壳(2)的所述后壁(21)的四分之一等份,所述底座导管部(28)将所述排出口(28in)连接至所述出口(19)上、从而仅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和第二四分之一等份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对于该内曲线(28b)的总长度(L)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内曲线(28b)的切线(T1,T2,T3)与由所述剖切平面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底座(24)包括上壳体部(24a)和下壳体部(24b),所述底座空气导管部(28)是由所述上壳体部(24a)与所述下壳体部(24b)之间的连接部形成的。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底座(24)是以塑料材料实现的并且所述底座空气导管部(28)是与所述底座(24)一体形成的。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包括风扇(12),所述风扇(12)被定位在所述底座(24)的该出口(19)附近、沿所述处理空气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31,32)的下游。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底座导管部分(28)包括第一侧壁(28w1)和第二侧壁(28w2),该处理空气易于在其中流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并且当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X,Y)的平面剖切时分别限定了所述内曲线(28a)和所述外曲线(28b)。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机(1),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的该外曲线(28a)的长度(L2’)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外曲线(28a)的切线(Ta1,Ta2)与由所述剖切平面(PT)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的该外曲线(28a)的长度(L2’)的至少95%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外曲线(28a)的切线(Ta1,Ta2)与由所述剖切平面(PT)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11.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的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对于该外曲线(28a)的总长度(L’)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一四分之一等份(Q1)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等份(Q2)中所述底座导管部(28)的所述外曲线(28a)的切线(Ta1,Ta2)与由所述剖切平面(PT)构成的所述第一平面(P1)的截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包括马达(50),该马达限定了马达轴线(M)、易于使所述滚筒(3)旋转,所述马达轴线(M)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P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马达(50)的大部分体积位于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滚筒旋转轴线(R)和所述马达轴线(M)基本上彼此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干燥机(1),其中所述马达包括限定了所述马达轴线(M)的马达轴(51),所述轴(51)穿过所述导管壁(28w),并且在所述马达轴线(M)与所述内曲线(28b)相交的点(P)处的切线(T)与所述马达轴线(M)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CN201580042078.2A 2014-08-29 2015-08-03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Active CN106661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82921.8A EP2990522B1 (en) 2014-08-29 2014-08-29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EP14182921.8 2014-08-29
PCT/EP2015/067787 WO2016030143A1 (en) 2014-08-29 2015-08-03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1812A true CN106661812A (zh) 2017-05-10
CN106661812B CN106661812B (zh) 2019-03-08

Family

ID=51417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078.2A Active CN106661812B (zh) 2014-08-29 2015-08-03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90522B1 (zh)
CN (1) CN106661812B (zh)
AU (1) AU2015309137B2 (zh)
WO (1) WO2016030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67187B1 (en) 2017-10-09 2021-12-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Filter configured for being used in a machine for drying laundry and machine for drying laundry equipped with such a filter
CN110629481B (zh) * 2018-06-21 2023-07-0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160A (zh) * 2003-04-11 2004-10-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凝式衣类烘干机用冷凝器冷却风扇的排出流路
EP2199452A1 (en) * 2007-09-20 2010-06-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Clothes drying device, and heat pump unit
EP2527528A1 (en) * 2011-05-27 2012-11-2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Rotary-drum laundry dryer
CN102918198A (zh) * 2010-06-07 2013-02-06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热电热泵衣物干燥机
CN203212887U (zh) * 2013-04-07 2013-09-25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7759B1 (ko) 2003-08-13 200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기의 냉각공기 흡입구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160A (zh) * 2003-04-11 2004-10-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凝式衣类烘干机用冷凝器冷却风扇的排出流路
EP2199452A1 (en) * 2007-09-20 2010-06-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Clothes drying device, and heat pump unit
CN102918198A (zh) * 2010-06-07 2013-02-06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热电热泵衣物干燥机
EP2527528A1 (en) * 2011-05-27 2012-11-2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Rotary-drum laundry dryer
CN203212887U (zh) * 2013-04-07 2013-09-25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0522A1 (en) 2016-03-02
CN106661812B (zh) 2019-03-08
EP2990522B1 (en) 2017-03-08
AU2015309137A1 (en) 2017-02-02
WO2016030143A1 (en) 2016-03-03
AU2015309137B2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1815B (zh)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CN104334788A (zh) 衣物干燥机
CN106245291A (zh) 衣物烘干机
CN106661812A (zh)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CN106574427B (zh)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CN106605019B (zh)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EP2990523B1 (en)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EP3899127B1 (en) Laundry dryer
CN106661814B (zh) 衣物干燥机
EP3899128B1 (en) Laundry dryer
CN106661809B (zh) 热泵式干衣机
CN106471180A (zh) 热泵式干衣机
CN110872778A (zh)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WO2017020946A1 (en)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