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6580B -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6580B
CN106656580B CN201611074063.7A CN201611074063A CN106656580B CN 106656580 B CN106656580 B CN 106656580B CN 201611074063 A CN201611074063 A CN 201611074063A CN 106656580 B CN106656580 B CN 106656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ervice
migration
management node
dependent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40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6580A (zh
Inventor
王雪伟
刘世兴
夏寅贲
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40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6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65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537 priority patent/WO2018099391A1/zh
Priority to EP17877019.4A priority patent/EP3522449B1/en
Priority to US16/399,689 priority patent/US1093863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6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6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04L41/066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by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1Service on demand, e.g. definition and deployment of services in rea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04L41/5054Automatic deployment of services triggered by the service manager, e.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b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58Service discovery by the service manag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media content delivery, e.g. audio, video or TV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实现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进行自动状态迁移过程。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确定该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该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该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进而,根据该第一迁移条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第二业务状态,从而使得该网络业务自动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网络业务从开始运行到运行结束的生命周期中一般存在多种业务状态,例如,劣化状态(即链路没有断开,但在该链路上传输数据的质量下降的状态,例如,误码率或丢包率大于阈值等)、故障状态、扩容状态以及限流状态等。这多种业务状态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联关系,而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进行迁移时需要进行不同的网络配置。例如,扩容状态可能是从劣化状态迁移过来的,也可能是从故障状态迁移过来的,而从劣化状态迁移为扩容状态时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内容,通常与从故障状态迁移为扩容状态时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内容是不相同的。
然而,目前针对这种复杂的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过程,往往需要由人工手动设置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内容,或者,可以开发相应的程序软件实现从业务状态1至业务状态2之间的迁移,但是,当业务状态改变或者业务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变化后,上述程序软件便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可实现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进行自动状态迁移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包括:管理节点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管理节点确定该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该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该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进而,管理节点可根据上述第一迁移条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第二业务状态,从而使得该网络业务自动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上述网络业务与依赖对象之间业务状态的依赖关系,驱动网络业务所依赖的依赖对象进行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最终完成网络业务的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从而实现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的自动化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管理节点确定该网络业务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包括:管理节点根据该网络业务的状态机,确定该网络业务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管理节点根据第一迁移条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包括: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机,确定该第一依赖对象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用于配置承载该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管理节点执行该迁移策略,从而触发该第一依赖对象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若该第二迁移条件中包括:该第一依赖对象所依赖的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则该迁移策略包括:将该第二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三业务状态迁移至第四业务状态(第四业务状态为该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直至上述第一迁移条件满足后,触发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管理节点执行该迁移策略之后,还包括:若满足该第二迁移条件,则管理节点将该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管理节点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之后,还包括:检测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若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满足该第一迁移条件,则管理节点将该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的自动化管理,并且,由于为不同的网络业务(业务层面)和其所依赖的依赖对象(网络层面)分别设置了状态机,因此,可以在业务层面和网络实现层面分层实现业务状态的迁移,那么,当网络业务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迁移时,无需改变网络业务的状态机,只需要改变其依赖对象的状态机和不同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可实现网络业务的平滑迁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该第一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该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此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包括:管理节点根据该隧道的状态机,确定该隧道从该停止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配置完成;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停止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建立该隧道的配置信息;管理节点将该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该隧道的网络设备,上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网络设备按照该配置信息建立该隧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该第一业务状态为故障状态,该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此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包括:管理节点根据该隧道的状态机,确定该隧道从该故障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故障解除;管理节点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故障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该隧道的故障解除策略;管理节点将该故障解除策略发送至承载该隧道的网络设备,上述故障解除策略用于指示该网络设备按照该故障解除策略故障解除。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节点,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网络业务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该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该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迁移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迁移条件,将该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以触发上述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该第二业务状态为该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网络业务的状态机,确定该网络业务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迁移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机,确定该第一依赖对象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用于配置承载该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执行该迁移策略,以触发该第一依赖对象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迁移单元,还用于若满足该第二迁移条件,则将该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从该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第二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迁移单元,还用于检测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若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满足该第一迁移条件,则将该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该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该目标业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该第一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该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此时,该迁移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隧道的状态机,确定该隧道从该停止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配置完成;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停止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建立该隧道的配置信息;将该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该隧道的网络设备,上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网络设备按照该配置信息建立该隧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该第一业务状态为故障状态,该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此时,该迁移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隧道的状态机,确定该隧道从该故障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故障解除;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该故障状态迁移至该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该隧道的故障解除策略;将该故障解除策略发送至承载该隧道的网络设备,上述故障解除策略用于指示该网络设备按照该故障解除策略故障解除。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管理节点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管理节点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管理节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管理节点所设计的程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本发明中,上述管理节点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即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K业务的状态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K业务的状态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以及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K业务的状态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以及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节点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节点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节点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可应用于对网络业务的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中。
具体的,每个网络业务从开始运行到运行结束的生命周期中一般存在多种业务状态,以4K(超高清)业务(4K业务是指分辨率超过普通高清业务分辨率的业务,例如4K业务为3840x2160像素的视频业务,其分辨率是普通高清业务(1920x1080像素)的4倍,故称为4K业务)为例,其业务状态可以包括“停止状态”、“开通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等,管理4K业务的管理节点可以为其设置一个独立的状态机来实现4K业务的生命周期管理。
其中,状态机又称有限状态自动机(英文:finite-state machine,缩写:FSM),是表示有限个状态以及在这些状态之间的迁移和动作等行为的数学模型。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为上述4K业务的状态机的示意图,在不同的迁移条件下,4K业务可以在“停止状态”、“开通状态”以及“故障状态”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过程也可以表述为业务状态之间的转移或切换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为4K业务设置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那么,当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时,如果满足迁移条件2,则可以迁移至“开通状态”。也就是说,任意网络业务在某个时刻处于其状态机的某个确定状态(即当前业务状态),并且,该网络业务在某个确定时刻都有个目标状态(即目标业务状态)。
而实现任意两个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条件,可能依赖于其他对象的业务状态(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执行该网络业务所直接或间接依赖的对象称为依赖对象),例如,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到“开通状态”的迁移条件2为: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处于“开通状态”,也就是说,网络业务的业务状态依赖于其依赖对象的业务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过程,往往是由人工操作或者固定程序完成的。
例如,当4K业务需要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时,操作人员需要从图2所示的4K业务的状态机中确定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条件2,进而,根据迁移条件2,对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分别进行相应的配置,使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处于“开通状态”,从而触发4K业务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那么,当业务状态与依赖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较为复杂时,上述迁移方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还会影响业务状态的迁移效率。
或者,操作人员可以开发相应的程序软件,实现4K业务从“停止状态”至“开通状态”的迁移过程,但是,该程序软件仅适用于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当网络业务发生变化(例如改变为除4K业务外的其他网络业务),或者,网络业务的业务状态发生变化(例如,4K业务变为“故障状态”需要向“开通状态”迁移时),又或者,业务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变化(例如,4K业务所依赖的依赖对象或依赖对象的业务状态改变时),上述程序软件均不再适用。可以看出,上述利用固定的程序软件实现业务状态迁移的方法适用范围较窄。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中,正是基于上述网络业务与依赖对象之间业务状态的依赖关系,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这种依赖关系,触发网络业务所依赖的依赖对象进行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最终完成网络业务的业务状态之间的迁移,使得网络业务在不同的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能够根据上述依赖关系自动触发对应的依赖对象的设置过程,从而实现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的自动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依赖对象具体可以为网络业务对象,例如,隧道(英文:tunnel,例如上述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虚拟专用网络(英文:Virtual PrivateNetwork,缩写:VPN)等,也可以为设备对象,例如,网络功能虚拟化(英文:NetworkFunction Virtualization,缩写:NFV)设备、端口(英文:port)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执行上述网络业务所依赖的任意对象都可以作为上述依赖对象。
另外,当执行上述网络业务,例如,4K业务时,如果该4K业务依赖于其他的网络业务,此时,该4K业务所依赖的网络业务也可作为上述依赖对象。此外,4k业务也是一种网络业务对象,也可以作为依赖对象被其它网络业务所依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该方法包括:
101、管理节点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
具体的,如图3所示,管理节点可以与运行上述网络业务的N(N≥1)个网络设备相连,那么,管理节点可以通过检测各个网络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各个网络设备运行的网络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
示例性的,上述管理节点可以以独立的设备形态执行下述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也可以以功能模块的形式集成在任意设备(例如,图3所示的任意网络设备)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管理节点可以设置在NFV系统中的管理和编排器(英文: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缩写:MANO)中,MANO与上述N个网络设备均相连。
又或者,上述管理节点可以为任意通用服务器,此时,该通用服务器内存储的软件或计算机指令可用于执行下述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再或者,上述管理节点可以为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上的至少一个虚拟机(英文:Virtual Machine,缩写:VM),其中,每个虚拟机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因此,各个虚拟机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互相独立的操作系统的空间内。其中,虚拟机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该虚拟机可用于执行下述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而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可以是管理人员设置的,也可以是由管理节点从获取到的业务指令中解析出来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例如,当检测到网络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时,可将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中该网络业务的起始状态设置为“停止状态”,此时,管理节点若接收到业务开通指令,则确定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从而触发该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向“开通状态”迁移。
102、管理节点确定该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第一迁移条件中包括执行该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
具体的,在为上述网络业务设置状态机的时候,已经预先设置了该状态机内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的迁移条件,因此,在步骤102中,管理节点可以从上述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中,确定该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其中,第一迁移条件中包括执行该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例如,从“停止状态”向“开通状态”迁移的第一迁移条件为:远程接入的VPN为开通状态,也就是说,要想使网络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需要其第一依赖对象,即远程接入的VPN为开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仅是上述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的必要条件,即第一迁移条件中还可以包括除依赖对象之外的其他限制条件,例如,上线用户人数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103、管理节点根据上述第一迁移条件,将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以触发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
上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用于指示依赖对象的目标业务状态(即第二业务状态),那么,在步骤103中,管理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迁移条件中所指示的依赖对象的目标业务状态,将上述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这样,如果上述第一迁移条件中仅包括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此时,由于第一依赖对象已经处于第二业务状态,即已经满足该第一迁移条件,则当管理节点检测到第一依赖对象已经处于第二业务状态时,便可以将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从而完成了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的自动迁移过程。
示例性的,与上述网络业务的状态机类似的,管理节点也可以为不同的依赖对象设置各自的状态机,那么,在步骤103中,管理节点可以根据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机,确定第一依赖对象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例如,远程接入的VPN从“停止状态”向“开通状态”迁移的第二迁移条件包括:远程接入的VPN已建立。
那么,管理节点可以根据该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例如,该迁移策略中包括建立远程接入的VPN的配置文件,也就是说,该迁移策略可用于配置承载上述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进而,管理节点可以将上述配置文件发送给上述网络设备,使该网络设备根据配置文件完成远程接入的VPN的配置过程,从而建立该远程接入的VPN,以达到该第二迁移条件。
那么,当上述第二迁移条件中的各项内容均满足后,便可触发上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进而,由于第一依赖对象的业务状态改变为第二业务状态,即满足了上述第一迁移条件,因此,可以进一步触发上述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完成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的自动迁移。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节点内可以预先设置有不同第二迁移条件与不同迁移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当确定了第一依赖对象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之后,便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查找到相应的迁移策略;又或者,管理节点也可以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迁移条件,生成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另外,上述第二迁移条件中可以包括:第一依赖对象所依赖的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二依赖对象处于某个业务状态时,第一依赖对象才能够从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例如,4K业务(网络业务)的开通状态依赖于隧道(第一依赖对象)的开通状态,而隧道的开通状态又依赖于某个端口(第二依赖对象)的开通状态。
此时,则管理节点确定的迁移策略包括:将第二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三业务状态迁移至第四业务状态,该第四业务状态为上述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进而,与步骤103类似的,管理节点执行该迁移策略,即:将第二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三业务状态迁移至第四业务状态,直至第一迁移条件满足后,触发网络业务从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目标业务状态。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网络业务在不同业务状态之间迁移时的自动化管理,并且,由于为不同的网络业务(业务层面)和其所依赖的依赖对象(网络层面)分别设置了状态机,因此,可以在业务层面和网络实现层面分层实现业务状态的迁移,那么,当网络业务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迁移时,无需改变网络业务的状态机,只需要改变其依赖对象的状态机和不同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可实现网络业务的平滑迁移。
示例性的,以下以网络业务为4K业务为例,阐述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管理节点获取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
202、管理节点获取4K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
当检测到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时,可将4K业务的状态机的起始状态设置为停止状态,此时,管理节点若接收到4K业务开通指令,则确定4K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从而触发该4K业务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向开通状态迁移。
203、管理节点确定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示例性的,该第一迁移条件可以为: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为开通状态。
也就是说,4K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包括: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并且,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时,要求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为开通状态。
204a、管理节点根据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接入侧隧道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
管理节点可以默认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当前的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如图5所示,为4K业务的状态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以及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4K业务、接入侧隧道以及骨干侧隧道当前均为停止状态,而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依赖于接入侧隧道的开通状态,以及骨干侧隧道的开通状态,那么,根据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可以确定接入侧隧道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图5中示意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中的迁移条件2),例如,该第二迁移条件可以为:接入侧隧道配置完成。
205a、管理节点根据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建立接入侧隧道的配置信息。
具体的,管理节点内设置有不同的第二迁移条件与不同迁移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当第二迁移条件为:接入侧隧道配置完成时,可以获取到与该第二迁移条件对应的迁移策略,例如,该迁移策略可以为建立上述接入侧隧道的配置信息。
206a、管理节点将接入侧隧道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接入侧隧道的网络设备,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按照该配置信息建立接入侧隧道。
管理节点将接入侧隧道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接入侧隧道的网络设备后,该网络设备便可以按照该配置信息建立接入侧隧道,使接入侧隧道配置完成,即满足了上述第二迁移条件,从而触发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
类似的,管理节点还可以执行下述步骤204b-206b,使骨干侧隧道配置完成,从而触发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4b-206b与上述步骤204a-206a之间的执行顺序是可以分别或同时进行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204b、管理节点根据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确定骨干侧隧道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
其中,该第二迁移条件为:骨干侧隧道配置完成。
205b、管理节点根据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建立骨干侧隧道的配置信息。
206b、管理节点将骨干侧隧道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骨干侧隧道的网络设备,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按照该配置信息建立骨干侧隧道。
这样,经过步骤204b-206b与步骤204a-206a之后,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迁移至开通状态,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也迁移至开通状态,即满足了上述步骤203中确定的第一迁移条件,从而触发4K业务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即实现了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自动迁移过程。
示例性的,以下以网络业务为4K业务为例,阐述4K业务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管理节点获取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故障状态。
例如,当4K业务所依赖的接入侧隧道处于故障状态时,可导致4K业务发生故障,此时,可检测到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故障状态。
302、管理节点获取4K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
当检测到4K业务的当前业务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可将4K业务的状态机的起始状态设置为故障状态,此时,管理节点若接收到4K业务开通指令,则确定4K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从而触发该4K业务的状态机从故障状态向开通状态迁移。
303、管理节点确定4K业务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示例性的,该第一迁移条件可以为: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为开通状态。
也就是说,4K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包括: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并且,4K业务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时,要求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为开通状态。
304、管理节点根据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接入侧隧道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
当确定第一迁移条件中要求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为开通状态之后,管理节点可以根据当前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的当前的业务状态。
仍以接入侧隧道处于故障状态,而骨干侧隧道处于开通状态为例,如图7所示,为4K业务的状态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以及骨干侧隧道的状态机之间的依赖关系,4K业务和接入侧隧道当前均为故障状态,骨干侧隧道当前为开通状态,而4K业务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依赖于接入侧隧道的开通状态,以及骨干侧隧道的开通状态,而骨干侧隧道已经处于开通状态,因此,管理节点可以根据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接入侧隧道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例如,该第二迁移条件(图7中示意为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中的迁移条件4)可以为:接入侧隧道故障解除。
305、管理节点根据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包括接入侧隧道的故障解除策略。
具体的,管理节点内设置有不同的第二迁移条件与不同迁移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当第二迁移条件为:接入侧隧道故障解除时,可以获取到与该第二迁移条件对应的迁移策略,该迁移策略中包括接入侧隧道的故障解除策略,例如,接入侧隧道的扩容策略。
306、管理节点将接入侧隧道的扩容策略发送至承载接入侧隧道的网络设备,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按照该扩容策略进行扩容操作。
管理节点将接入侧隧道的扩容策略发送至承载接入侧隧道的网络设备后,该网络设备便可以按照该扩容策略进行扩容操作,以解除接入侧隧道故障,即满足上述第二迁移条件,从而触发接入侧隧道的状态机从故障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
此时,接入侧隧道和骨干侧隧道均处于开通状态,即满足了上述步骤303中确定的第一迁移条件,从而触发4K业务的状态机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进而实现了4K业务从停止状态迁移至开通状态的自动迁移过程。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管理节点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管理节点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管理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管理节点包括:获取单元31,确定单元32和迁移单元33。
其中,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
确定单元32,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所述网络业务所依赖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
迁移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以触发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所述第二业务状态为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3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业务的状态机,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迁移单元3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机,确定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用于配置承载所述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执行所述迁移策略,以触发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迁移单元33,还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二迁移条件,则将所述依赖对象的状态机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迁移单元33,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若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满足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则将所述网络业务的状态机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迁移单元3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所述隧道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配置完成;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包括建立所述隧道的配置信息;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所述隧道的网络设备,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所述隧道。
示例性的,上述获取单元31可用于支持管理节点执行图2中的过程101,图4中的过程201、202,图6中的过程301、302;确定单元32可用于支持管理节点执行图2中的过程102;迁移单元33可用于支持管理节点执行图2中的过程103,图4中的过程204a-206a、204b-206b,图6中的过程304-3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管理节点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管理节点包括:处理模块42和通信模块43。处理模块42用于对管理节点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42用于支持管理节点执行图2中的过程101-103,201-206a,201-206b,301-3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43用于支持管理节点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管理节点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1,用于存储管理节点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4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4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4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42为处理器,通信模块43为收发器,存储模块41为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管理节点可以为图9所示的管理节点。
参阅图10所示,该管理节点包括:处理器51、收发器52、存储器53以及总线54。其中,收发器52、处理器51以及存储器53通过总线54相互连接;总线5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管理节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为上述管理节点所设计的程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节点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
所述管理节点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依赖对象是所述网络业务被执行过程中、所述网络业务直接或间接依赖的对象;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以触发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所述第二业务状态为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
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所述第一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所述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
所述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包括: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所述隧道的状态机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配置完成;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包括建立所述隧道的配置信息;
所述管理节点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所述隧道的网络设备,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所述隧道;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机是网络层面的状态机,所述第二状态机是业务层面的状态机,所述第二状态机的状态迁移依赖于所述第一状态机的状态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节点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包括: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包括: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确定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
所述管理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用于配置承载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
所述管理节点执行所述迁移策略,以触发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迁移条件中包括:所述第一依赖对象所依赖的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则所述迁移策略包括:将所述第二依赖对象的第三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三业务状态迁移至第四业务状态,所述第四业务状态为所述第二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机的状态迁移依赖于所述第三状态机的状态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理节点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
若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满足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则所述管理节点将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
6.一种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业务的目标业务状态和当前业务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包括执行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依赖对象是所述网络业务被执行过程中、所述网络业务直接或间接依赖的对象;
迁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将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当前的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第二业务状态,以触发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所述第二业务状态为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状态信息所指示的业务状态;
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为隧道,所述第一业务状态为停止状态,所述第二业务状态为开通状态,
所述迁移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隧道的状态机,确定所述隧道的状态机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为:隧道配置完成;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停止状态迁移至所述开通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包括建立所述隧道的配置信息;将所述配置信息发送至承载所述隧道的网络设备,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配置信息建立所述隧道;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机是网络层面的状态机,所述第二状态机是业务层面的状态机,所述第二状态机的状态迁移依赖于所述第一状态机的状态迁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确定所述网络业务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的第一迁移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确定所述第一依赖对象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第二迁移条件;根据所述第二迁移条件确定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的迁移策略,所述迁移策略用于配置承载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网络设备;执行所述迁移策略,以触发所述第一依赖对象的第一状态机从所述第一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第二业务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若所述第一依赖对象当前的业务状态满足所述第一迁移条件,则将所述网络业务的第二状态机从所述当前业务状态迁移至所述目标业务状态。
10.一种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管理节点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管理节点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
CN201611074063.7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656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4063.7A CN106656580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113537 WO2018099391A1 (zh) 2016-11-29 2017-11-29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EP17877019.4A EP3522449B1 (en) 2016-11-29 2017-11-29 Service state tran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6/399,689 US10938630B2 (en) 2016-11-29 2019-04-30 Service state tran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4063.7A CN106656580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6580A CN106656580A (zh) 2017-05-10
CN106656580B true CN106656580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813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4063.7A Active CN106656580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8630B2 (zh)
EP (1) EP3522449B1 (zh)
CN (1) CN106656580B (zh)
WO (1) WO20180993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580B (zh) 2016-11-29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8933687B (zh) * 2017-05-25 2020-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08761B (zh) * 2017-09-25 2020-0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业务快速迁移方法及系统
CN110740023B (zh) * 2018-07-20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服务基站、存储介质
US11372707B2 (en) * 2020-02-06 2022-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gnitive problem isolation in quick provision fault analysi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6367A2 (en) * 2006-06-15 2007-1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composite software services
WO2015187751A1 (en) * 2014-06-06 2015-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scheduling of network upd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1860A1 (en) * 1999-10-29 2001-05-03 FORSKARPATENT I VäSTSVERIGE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packet networks using thresholds and demoting of packet flows
US7352853B1 (en) * 2001-05-22 2008-04-01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on of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provision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186042B2 (ja) * 2002-11-14 2008-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の情報収集方法、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無線端末
US20050050184A1 (en) * 2003-08-29 2005-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vi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grid services
US7535831B2 (en) * 2003-09-16 2009-05-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rades of service for unprotected traffic in an optical network
WO2006024225A1 (fr) * 2004-08-29 2006-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double inscription
CN1744512A (zh) * 2004-08-30 2006-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US20060139587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Asml Netherlands B.V. Software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flexible equipment state model views, software mechanism for measuring equipment reliability
EP2224763B2 (en) * 2007-12-29 2017-07-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resource release method, 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a network system
DE102008026845B3 (de) * 2008-06-05 2010-02-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s Stromverbrauchs einer Steuerschaltung
EP2139179A1 (en) * 2008-06-26 2009-12-3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state information
JP5318139B2 (ja) * 2011-03-24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02829B2 (ja) * 2011-05-30 2015-11-0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障害表示状態を判定する方法、ノード、及びシステム
US8533303B2 (en) 2011-09-09 2013-09-10 Tail-f Systems AB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node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node for re-configuring a set of data network nodes in a data network
CN103999525B (zh) * 2011-12-06 2017-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状态迁移处理方法和设备
US9113181B2 (en) * 2011-12-13 2015-08-18 Arris Technology, Inc. Dynamic channel bonding partial service triggering
CN103283182B (zh) * 2011-12-20 2017-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设备故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81865B (zh) * 2012-01-31 2018-05-29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备和方法
US9098693B2 (en) * 2012-07-05 2015-08-04 Sap Se Options detection in security protocols
WO2014009777A1 (en) * 2012-07-12 2014-01-16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Managing actions of a network device
IN2015MN01184A (zh) * 2012-10-18 2015-06-19 Lg Electronics Inc
US9379954B2 (en) * 2013-03-15 2016-06-28 Chef Software Inc.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or a resource with prerequisites
CN103415085B (zh) * 2013-07-15 2016-08-10 同济大学 一种通用mac协议处理器的自动生成方法
KR102170720B1 (ko) * 2013-10-30 2020-10-27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클러스터 노드 상태 변경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05101328A (zh) * 2014-05-06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流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9748A (zh) * 2014-05-23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隧道迁移方法及系统
US20150365293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Uber Technologies, Inc. Enforcing policies based on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external systems
CN105490825B (zh) * 2014-09-15 2019-03-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356340B2 (en) * 2014-09-29 2022-06-0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ovisioning a service
US9634961B2 (en) * 2014-12-18 2017-04-25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device
US11095526B2 (en) * 2016-11-14 2021-08-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ed provision of network services
US10033575B2 (en) * 2016-11-21 2018-07-24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troubleshoo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656580B (zh) * 2016-11-29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6367A2 (en) * 2006-06-15 2007-1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composite software services
WO2015187751A1 (en) * 2014-06-06 2015-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scheduling of network upd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6580A (zh) 2017-05-10
WO2018099391A1 (zh) 2018-06-07
EP3522449A4 (en) 2019-10-30
US20190260634A1 (en) 2019-08-22
US10938630B2 (en) 2021-03-02
EP3522449A1 (en) 2019-08-07
EP3522449B1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6580B (zh) 一种业务状态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2003961B (zh) 一种kubernetes中资源暴露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09788068B (zh) 心跳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和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00366550A1 (en) Automatic setup of failure detection sessions
WO201812592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witching a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US201402808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enant Redundancy
WO2014128859A1 (ja) スイッチ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71321B2 (en) Testing and delivering verification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s
EP3021223B1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memory fault tolerance
CN108319492B (zh) 复位物理机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US20210288885A1 (en) Simulation and testing of infrastucture as a service scale using a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engine
CN111143034B (zh) 一种控制网络数据转发平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72331B (zh) 一种端口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1131B (zh) 一种漏洞扫描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1304B (zh) 实现集群虚拟机高可用的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17107014A1 (zh) 一种网络亚健康诊断方法及装置
JP6564067B2 (ja) サービス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47439B (zh) 一种服务节点接入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86478B1 (en) Automated network change system
CN108153484B (zh) 一种虚拟化环境下的共享式存储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783855B (zh) 虚拟网元的故障自愈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0116594B2 (en) Provisioning of a server using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CN109542588B (zh) 一种用于在云环境下管理虚拟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55957B (zh) 一种分拣机控制程序的运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865791B (zh) 骨干网络故障的路径切换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