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6015A -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6015A
CN106656015A CN201610997606.6A CN201610997606A CN106656015A CN 106656015 A CN106656015 A CN 106656015A CN 201610997606 A CN201610997606 A CN 201610997606A CN 106656015 A CN106656015 A CN 106656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electrification component
photovoltaic power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7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涛
尹立胜
刘志勇
马林
梁中堂
蒋邦友
徐庆
石其运
曲新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inne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inne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inne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inne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976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6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6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6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20Optical components
    • H02S40/22Light-reflecting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及反光元件,双面光伏发电组件面向太阳光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反光元件设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所述反光元件具有反光面以反射太阳光线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该反光面为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倾斜设置的平面。本发明通过在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设置反光元件,利用反光元件的反光面反射太阳光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从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提高发电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光伏发电组件为单面晶硅组件,只能在一面接受太阳光照射进行发电,同等安装面积光利用效率低,发电效率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可正背面接收太阳光照射从而进行双面发电,但是现有的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其背面发电依靠的是自然地面反射光线进行发电,地面会吸收大部分光线,光利用效率低,发电效率差,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提高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光利用率,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及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及反光元件,双面光伏发电组件面向太阳光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反光元件设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所述反光元件具有反光面以反射太阳光线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该反光面为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倾斜设置的平面。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宽度方向定义为Z轴,厚度方向定义为Y轴;所述平面由线段在Z轴方向平移得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线段位于X轴和Y轴构成的平面上,线段通过以下方程限定:其中,H1为线段的一端距离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的垂直距离,w为线段的长度,e为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的光线在X轴方向的范围,θ为线段与X轴的夹角。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线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一侧边的正下方,线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外侧。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0°<θ≤45°。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L1为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长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0.5m≤L1≤2m。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X轴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所述反光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设置反光元件,利用反光元件的反光面反射太阳光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从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提高发电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面光伏发电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的光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双面光伏发电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的光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及反光元件2。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面向太阳光的一面为正面11,另一面为背面12。所述反光元件2设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所述反光元件2具有反光面21以反射太阳光线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该反光面21为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倾斜设置的平面。本发明通过在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设置反光元件2,利用反光元件2的反光面21反射太阳光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从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提高发电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宽度方向定义为Z轴,厚度方向定义为Y轴。图1所示为X轴和Y轴构成的平面。所述平面由线段在Z轴方向平移得到。垂直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正面11入射到反光元件2的光线经过平面反射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从而可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提高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发电效率。
线段位于X轴和Y轴构成的平面上。为使得光线的利用率最大化,线段的设置满足以下方程:
L=w·cosθ (3),
其中,H1为线段的一端距离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的垂直距离,e为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12的光线在X轴方向的范围,θ1为光入射到线段任意一点的入射角(入射角通过以下方法确定:在入射光线与线段的交点处作垂直于线段的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L为入射到平面上的光在X轴方向的范围,θ为线段与X轴的夹角,w为线段的长度。
根据光的反射原理,
θ=θ1 (4),
将方程(4)代入方程(1)可得,
根据方程(1)、(2)、(4),可得,
通过控制变量θ和e,可得到线段的长度w,并确定H1。确定了w即确定了反光元件2的尺寸,确定了H1和θ即确定了反光元件2的安装位置。因此,通过控制变量θ和e,即可根据方程(5)和(6)得到最佳的光线利用率下的反光元件2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在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线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一侧边的正下方,线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外侧,则照射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正面11区域之外的光线可以充分利用,全部反射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进行发电。
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12的光线在X轴方向的范围e满足以下条件:其中,L1为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长度。也就是说经反射后的光线可以照射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的一半及以上,最大可照射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的全部。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X轴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所述反光元件2,为了使得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进行发电,控制时,光线经过两个反光元件2的反射后可以完全覆盖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当时,光线经过两个反光元件2的反射后不仅可以完全覆盖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且光线会出现部分重叠,大大提高了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对光的利用效率。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一另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X轴方向的一侧设置所述反光元件2,为了使得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进行发电,控制e=L1,则光线经过反射后可以完全覆盖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2区域,光的利用效率最大。相对于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该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发电效率提升了100%左右。
在具体实施例中,反光元件2为平面板,其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外表面为反光面21,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制作,也容易安装。但不限于此,反光元件2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其具有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设置的发光面21即可,同样可以将光反射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
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长度根据产品的不同会有多种规格,通常0.5m≤L1≤2m,但不限于此,L1也可以取0.5m~2m范围外的任意值时,通过控制反光元件2的θ,并根据方程(5)和(6)仍然可以确定反光元件2的最优位置,使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发电效率达到最大。
θ的取值满足以下条件:0°<θ≤45°,该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反光元件2的尺寸和安装位置获得最佳的发光效率。当θ=0°,或θ>45°时,反光面21不能把照射到反光面21上的光线全部反射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的背面11,发电效率较低,因此,为了使双面光伏发电组件1充分发挥背面11的发电作用,θ的取值满足:0°<θ≤45°。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及反光元件,双面光伏发电组件面向太阳光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所述反光元件设于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所述反光元件具有反光面以反射太阳光线至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该反光面为面向双面光伏发电组件倾斜设置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宽度方向定义为Z轴,厚度方向定义为Y轴;所述平面由线段在Z轴方向平移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段位于X轴和Y轴构成的平面上,线段通过以下方程限定:其中,H1为线段的一端距离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背面的垂直距离,w为线段的长度,e为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的光线在X轴方向的范围,θ为线段与X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一侧边的正下方,线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0°<θ≤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L1为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0.5m≤L1≤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光伏发电组件的X轴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所述反光元件。
CN201610997606.6A 2016-11-11 2016-11-11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Pending CN106656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606.6A CN106656015A (zh) 2016-11-11 2016-11-11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606.6A CN106656015A (zh) 2016-11-11 2016-11-11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6015A true CN106656015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0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7606.6A Pending CN106656015A (zh) 2016-11-11 2016-11-11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601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0381A (zh) * 2017-05-16 2017-08-18 南通欧贝黎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107465388A (zh) * 2017-08-03 2017-12-12 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水面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及方法
WO2018086078A1 (zh) * 2016-11-11 2018-05-17 杭州品联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8880459A (zh) * 2018-08-17 2018-11-23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轴太阳跟踪器的双面光伏组件系统以及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利用方法
CN109039259A (zh) * 2018-08-17 2018-12-18 常州大学 一种红外线梯形吸收的双面光伏发电系统
CN114856045A (zh) * 2022-04-21 2022-08-05 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透光强度的光伏幕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7331A (ja) * 1999-10-29 2001-05-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65649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欧阳晓平 一种全覆盖反射式高倍完全均匀集光光伏发电装置
CN101667604A (zh) * 2009-09-30 2010-03-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太阳能均匀光叠加反射聚光镜的设计方法
CN201742327U (zh) * 2010-04-29 2011-02-09 陈平坚 一种太阳能旁侧聚光装置
CN202150471U (zh) * 2011-07-18 2012-02-22 矽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7331A (ja) * 1999-10-29 2001-05-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65649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欧阳晓平 一种全覆盖反射式高倍完全均匀集光光伏发电装置
CN101667604A (zh) * 2009-09-30 2010-03-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太阳能均匀光叠加反射聚光镜的设计方法
CN201742327U (zh) * 2010-04-29 2011-02-09 陈平坚 一种太阳能旁侧聚光装置
CN202150471U (zh) * 2011-07-18 2012-02-22 矽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6078A1 (zh) * 2016-11-11 2018-05-17 杭州品联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7070381A (zh) * 2017-05-16 2017-08-18 南通欧贝黎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107465388A (zh) * 2017-08-03 2017-12-12 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水面双面发电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8880459A (zh) * 2018-08-17 2018-11-23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轴太阳跟踪器的双面光伏组件系统以及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利用方法
CN109039259A (zh) * 2018-08-17 2018-12-18 常州大学 一种红外线梯形吸收的双面光伏发电系统
CN108880459B (zh) * 2018-08-17 2023-12-12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轴太阳跟踪器的双面光伏组件系统以及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利用方法
CN114856045A (zh) * 2022-04-21 2022-08-05 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透光强度的光伏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6015A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3941383B (zh) 一种平板接收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方法
CN206388718U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2820361A (zh) 一种可扩展背光面受光角度的光伏辅助系统
CN205069651U (zh) 一种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双玻组件
CN106330086B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3941394A (zh) 一种平板接收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截取方法
CN103644488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6442342U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202813211U (zh) 光学透镜
CN203365792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器及太阳能光纤照明系统
CN205142110U (zh) 一种提高光伏组件背光吸收效率的装置
CN101532833B (zh) 一种光角度感应装置
KR20180063629A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4282600U (zh) 光伏玻璃幕墙
CN207283457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CN106449839A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209462340U (zh) 高发电量双玻组件系统
CN107483015B (zh) 用于测试双面太阳能电池的装置
WO2018086073A1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6968561A (zh) 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窗户
CN103924911B (zh) 太阳能发电窗
WO2018086078A1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WO2018086079A1 (zh) 双面光伏发电装置
CN105337570A (zh) 光电转换模块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