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5040A -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5040A
CN106655040A CN201710091479.8A CN201710091479A CN106655040A CN 106655040 A CN106655040 A CN 106655040A CN 201710091479 A CN201710091479 A CN 201710091479A CN 106655040 A CN106655040 A CN 106655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able
sleeve
power transmission
bracke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14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5040B (zh
Inventor
吴云飞
彭卫国
贺为
张伟
范计信
徐广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Zoucheng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Zoucheng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Zoucheng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Zoucheng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17100914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5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5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5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16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sound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28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 G01L5/0033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applying a pulling for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16Devices for removing snow or ice from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涉及电力输送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通过设置了支撑架,输电线缆能够架设在该支撑架上,还设置了拉力传感器,来检测输电线缆的拉力,使得当线缆承受过大拉力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报警,以使维护人员进行修复,并且还通过控制了第一伸缩电机,来降低输电线缆的整体高度,使其更不容易被风影响到;还通过设置了高清摄像机和配合的,设置在输电线缆上的高亮标记贴,使得第一处理器能够对应的处理高亮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当照片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输电线缆不在正常位置时)驱动第二伸缩电机动作,进一步降低输电线缆的高度。

Description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发电站和实际用电场所距离较远,因此,需要通过远程输电的方式将电能进行传输。输电的过程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
远程输电的过程通常采用交流输电的方式进行电能的传输,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是采用架空线的方式进行传输。正是由于传输电能的时候是采用架空线的方式进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雨雪等恶劣天气),会对传输电能的线缆造成一定的损伤,长期累积之后就会导致线缆出现损坏的问题,甚至是断裂。
传统技术中,输电线缆系统是由多个支架和架设在支架上的输电线缆组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输电线缆会老化,影响电能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以提高电能传输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包括:
支撑架和架设在支撑架上部的输电线缆;支撑架包括柱状的底座支架和位于底座支架上部的线缆架,输电线缆与线缆架连接;
线缆架包括金属质的中心支架、分别位于中心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以及位于中心支架上部的连接支架,中心支架、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的下端均通过三端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中心支架、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的上端分别与连接支架的不同位置上转动连接,中心支架、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均为电动伸缩支架,连接支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中心支架、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的上端均通过滑轨与连接支架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限位件;
在连接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支撑连杆,绝缘支撑连杆远离连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连接件,输电线缆与绝缘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绝缘连接件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输电线缆的与绝缘连接件之间的拉力,并当检测到的拉力超过预定值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无线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在中心支架内还设置有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电机与拉力传感器电连接,第一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驱动中心支架沿竖直方向收缩;
底座支架包括柱型的第一套筒和位于第一套筒内部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在第一套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与拉力传感器电连接,第二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后,驱动第二套筒收入第一套筒内部;
在第一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高清照相机,高清照相机的镜头朝向输电线缆,在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器,高清照相机、第一处理器和第二伸缩电机电连接;在输电线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高亮标记贴;高清照相机,用于对输电线缆进行拍摄,以获取第一图像;第一处理器,用于提取第一图像中的高亮位置,并比较提取出的高亮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参考距离,并当参考距离超过预设的第一距离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第二伸缩电机,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驱动信号后,驱动第二套筒收入第一套筒内部;
在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设置有敲打式除冰器,敲打式除冰器包括基座、转动电机、伸缩连杆和敲打锤;伸缩连杆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电机与敲打锤连接;敲打锤包括S型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刺球状的金属划痕器,在连接件靠近金属划痕器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撞击球,撞击球通过柔性连接带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中部通过转动电机与伸缩连杆连接;
在连接支架的端部还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均与无线通讯器电连接,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风速,并将检测得到的风速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大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气压,并将检测得到的气压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
输电线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包裹的导电芯、绝缘层、缓冲层、屏蔽层、铠装层和密封层;沿输电线缆的长度方向,在铠装层和密封层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压力检测元件,在密封层远离铠装层的表面设置有与压力检测元件相连接的压力比较器,压力比较器用于将压力检测元件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比标准压力值进行对比,且当实时压力值大于标准压力值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无线报警信号中携带有压力比较器的位置信息;
在密封层的外侧还设置有与压力比较器相配合的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生成器和控制烟雾生成器的电子开关,烟雾生成器与压力比较器紧邻,电子开关与压力比较器电连接,用于在压力比较器生成无线报警信号时,驱动烟雾生成器生成预定颜色的烟雾。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支架朝向输电线缆的一侧设置有热力烘干器、吹风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声音驱鸟器;且,热力烘干器和吹风机均分别通过伸缩连杆与连接支架的外表面连接;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进行扫描,并当检测到温度变化时,生成工作信号;声音驱鸟器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连接,且用于当接收到工作信号时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设置有化冰器,化冰器包括环形导热圈、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加热电阻丝和升降支架,环形导热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筒的直径,且环形导热圈能套设在第二套筒的外周部;加热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阻丝电连接,加热电阻丝呈螺旋状排列在环形导热圈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升降支架和加热器电连接,环形导热圈通过升降支架与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连接;在环形导热器朝向第二套筒的一次上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条和驱动齿条运动的转动电机;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并当环境温度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驱动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以及驱动加热器工作,以及,驱动转动电机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一套筒的外周部还环绕有防撞支撑桶,在第一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嵌入槽和分别与每个嵌入槽相配合的伸展支架,伸展支架呈片状,且能够嵌入到嵌入槽中;伸展支架的上端与嵌入槽轴连接,伸展支架的下端能与嵌入槽下部的活动限位件可拆卸连接;伸展支架呈梯形,且在伸展支架的下表面阵列式的设置有月牙状的凸起;
防撞支撑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嵌入槽相对应的开口槽,伸展支架能穿过开口槽;防撞支撑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数值时,通过无线报警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
在第一套筒和防撞支撑桶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梁,弹性支撑梁呈蜂窝状。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半球形的凸起;
在防撞支撑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接近式传感器和声音提示器,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实时防撞支撑桶的外周部,并当检测到有外物靠近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声音提示器工作;
在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荧光提示贴。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声音驱鸟器为蜂鸣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蓄电电池,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支架、设置在上述支架上的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蓄电电池和第一伸缩电机顺序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位于连接支架的顶部;
沿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边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横梁,移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朝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洗器;
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横梁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橡胶垫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相接触,驱动电机能驱动移动横梁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边沿设置有鼓风机,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模块;红外热像仪、计算模块和声音驱鸟器顺序电连接;
红外热像仪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对输电线缆的周围环境进行拍摄,并生成红外照片;
计算模块,用于提取红外照片中高温对象的轮廓图形;并判断提取出的轮廓图形与预存的鸟形轮廓图形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触发声音驱鸟器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中心支架的长度小于2米。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40cm,且小于55c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输电线缆容易损坏,无法正常传输电能相比,其通过设置了支撑架,输电线缆能够架设在该支撑架上,还设置了拉力传感器,来检测输电线缆的拉力,使得当线缆承受过大拉力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报警,以使维护人员进行修复,并且还通过控制了第一伸缩电机,来降低输电线缆的整体高度,使其更不容易被风影响到;还通过设置了高清摄像机和配合的,设置在输电线缆上的高亮标记贴,使得第一处理器能够对应的处理高亮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当照片不符合要求的时候(输电线缆不在正常位置时)驱动第二伸缩电机动作,进一步降低输电线缆的高度;还通过设置除冰器进行除冰处理,还通过设置了压力检测元件和对应的烟雾报警器,使得当输电线缆出现断裂时,能够通过烟雾报警器进行报警,使维护人员更容易发现故障位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敲打式除冰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带有防撞支撑桶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带有防撞支撑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的输电线缆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01,中心支架;102,第一倾斜支架;103,第二倾斜支架;104,连接支架;105,绝缘支撑连杆;106,第一套筒;107,第二套筒;108,外螺纹;109,敲打式除冰器;110,敲打锤;111,伸缩连杆;112,金属划痕器;113,基座;114,连接件;115,高亮标记贴;116,高清照相机;117,防撞支撑桶;118,伸展支架;119,压力检测原件;120,压力比较器;121,密封层;122,铠装层;123,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包括:
支撑架和架设在支撑架上部的输电线缆;支撑架包括柱状的底座支架和位于底座支架上部的线缆架,输电线缆与线缆架连接;
线缆架包括金属质的中心支架101、分别位于中心支架101左右两侧的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以及位于中心支架101上部的连接支架104,中心支架101、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的下端均通过三端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中心支架101、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的上端分别与连接支架104的不同位置上转动连接,中心支架101、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均为电动伸缩支架,连接支架10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中心支架101、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的上端均通过滑轨与连接支架104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限位件;
在连接支架104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支撑连杆105,绝缘支撑连杆105远离连接支架104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连接件,输电线缆与绝缘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绝缘连接件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输电线缆的与绝缘连接件之间的拉力,并当检测到的拉力超过预定值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无线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在中心支架101内还设置有第一伸缩电机,第一伸缩电机与拉力传感器电连接,第一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驱动中心支架101沿竖直方向收缩;
底座支架包括柱型的第一套筒106和位于第一套筒106内部的第二套筒107,第一套筒106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套筒107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08,内螺纹与外螺纹108相互配合;在第一套筒106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与拉力传感器电连接,第二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后,驱动第二套筒107收入第一套筒106内部;
在第一套筒106的外壁上设置有高清照相机116,高清照相机116的镜头朝向输电线缆,在第一套筒10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器,高清照相机116、第一处理器和第二伸缩电机电连接;在输电线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高亮标记贴115;高清照相机116,用于对输电线缆进行拍摄,以获取第一图像;第一处理器,用于提取第一图像中的高亮位置,并比较提取出的高亮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参考距离,并当参考距离超过预设的第一距离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第二伸缩电机,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驱动信号后,驱动第二套筒107收入第一套筒106内部;
在第一套筒106的上边沿设置有敲打式除冰器109,敲打式除冰器109包括基座113、转动电机、伸缩连杆111和敲打锤110;伸缩连杆111的一端与基座113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电机与敲打锤110连接;敲打锤110包括S型的连接件114,连接件114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刺球状的金属划痕器112,在连接件114靠近金属划痕器112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撞击球,撞击球通过柔性连接带与连接件114固定连接,连接件114的中部通过转动电机与伸缩连杆111连接;
在连接支架104的端部还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器,风速传感器和大气压传感器均与无线通讯器电连接,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风速,并将检测得到的风速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大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气压,并将检测得到的气压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
输电线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包裹的导电芯、绝缘层、缓冲层、屏蔽层123、铠装层122和密封层121;沿输电线缆的长度方向,在铠装层122和密封层121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压力检测元件119,在密封层121远离铠装层122的表面设置有与压力检测元件119相连接的压力比较器120,压力比较器120用于将压力检测元件119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比标准压力值进行对比,且当实时压力值大于标准压力值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无线报警信号中携带有压力比较器120的位置信息;
在密封层121的外侧还设置有与压力比较器120相配合的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生成器和控制烟雾生成器的电子开关,烟雾生成器与压力比较器120紧邻,电子开关与压力比较器120电连接,用于在压力比较器120生成无线报警信号时,驱动烟雾生成器生成预定颜色的烟雾。
其中,由于中心支架101、第一倾斜支架102和第二倾斜支架103均可伸缩,当输电线缆所承担压力过大(如风吹、有中午悬挂在其上)的时候,能够通过拉力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同时生成无线报警信号,来告知维护人员,还同时通过第一伸缩电机来将中心支架10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输电线缆的整体高度,使得其受到进一步损伤的概率降低。
并且,还通过将底座支架设计为第一套筒106和第二套筒107相嵌套的形式,使得底座支架可以自行调整高度。同时,还通过设置了高清照相机116、第一处理器和第二伸缩电机,以及在输电线缆上设置了高亮标记贴115,使得,高清照相机116能够对输电线缆进行拍摄,以获取第一图像;并且,第一处理器能够对第一图像进行识别;第一处理器能够判断高亮标记贴115在图中的高亮位置与标准位置是否一致,也就是比较比较提取出的高亮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参考距离,并当参考距离过大的时候(如输电线缆被风吹导致形变,或被重物拉伸导致形变),能够通过驱动第二伸缩电机,使底座支架整体高度下降,减轻输电线缆的所受到的损坏。
上述方案中还设置了敲打除冰器,工作时,撞击球用来击碎已经结冰的部分,金属划痕器112用来将结冰的区域滑出裂纹,一遍撞击球更有效的将其击碎。
上述方案中,还设置了风速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以便于用户能够在远端获取到实时的风速、大气压信息。
具体的,输电线缆的是有多层构成的,分别是导电芯、绝缘层、缓冲层、屏蔽层123、铠装层122和密封层121,依次对输电线缆形成有效的保护。并且还通过设置了压力检测元件119、配合的压力比较器120和烟雾报警器,使得当输电线缆出现开裂故障的时候,压力传感器能够及时的检测到,并通过烟雾报警器工作,来喷出烟雾,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在距离较远的位置通过烟雾来分辨输电线缆的实际位置。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支架104朝向输电线缆的一侧设置有热力烘干器、吹风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声音驱鸟器;且,热力烘干器和吹风机均分别通过伸缩连杆111与连接支架104的外表面连接;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进行扫描,并当检测到温度变化时,生成工作信号;声音驱鸟器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连接,且用于当接收到工作信号时工作。
由于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有限,不会检测到天上飞行的热源,只能够检测到较近的热源(如鸟类),当检测到有热源通过时,则可以通过声音驱鸟器将鸟类进行驱里,以达到保护输电线缆的目的。
优选的,除了敲打式除冰器109,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还设置了化冰器,具体的是在第一套筒106的上边沿设置有化冰器,化冰器包括环形导热圈、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加热电阻丝和升降支架,环形导热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筒107的直径,且环形导热圈能套设在第二套筒107的外周部;加热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阻丝电连接,加热电阻丝呈螺旋状排列在环形导热圈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升降支架和加热器电连接,环形导热圈通过升降支架与第一套筒106的上边沿连接;在环形导热器朝向第二套筒107的一次上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条和驱动齿条运动的转动电机;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并当环境温度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驱动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以及驱动加热器工作,以及,驱动转动电机工作。
具体的,加热电阻丝在受到加热器作用的情况下,发热,进而驱动导热圈发热,进而将环绕在第二套筒107上边沿附近的冰融化掉,还能够通过升降支架的控制,使得其能够将第二套筒107外侧的冰也融化掉。
优选的,在第一套筒106的外周部还环绕有防撞支撑桶117,在第一套筒106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嵌入槽和分别与每个嵌入槽相配合的伸展支架118,伸展支架118呈片状,且能够嵌入到嵌入槽中;伸展支架118的上端与嵌入槽轴连接,伸展支架118的下端能与嵌入槽下部的活动限位件可拆卸连接;伸展支架118呈梯形,且在伸展支架118的下表面阵列式的设置有月牙状的凸起;
防撞支撑桶11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嵌入槽相对应的开口槽,伸展支架118能穿过开口槽;防撞支撑桶117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数值时,通过无线报警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
在第一套筒106和防撞支撑桶117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梁,弹性支撑梁呈蜂窝状。
具体的,防撞支撑通主要是防止第一套筒106受到损坏,伸展支架118是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的,伸展支架118的下表面所设置的月牙状凸起能够使其更有效的插入到土地中。
弹性支撑梁能够使防撞支撑桶117整体的耐撞击性能更强。
优选的,在第一套筒106和第二套筒107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半球形的凸起;
在防撞支撑桶11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接近式传感器和声音提示器,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实时防撞支撑桶117的外周部,并当检测到有外物靠近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声音提示器工作;
在第二套筒10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荧光提示贴。
通过设置接近式传感器和声音提示器,能够自动对接近防撞支撑桶117过近的动物或行人进行提示,避免撞上,同时通过设置荧光提示贴也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
优选的,声音驱鸟器为蜂鸣器。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蓄电电池,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支架、设置在上述支架上的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蓄电电池和第一伸缩电机顺序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位于连接支架104的顶部;
沿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边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横梁,移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移动横梁上,朝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洗器;
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移动横梁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橡胶垫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相接触,驱动电机能驱动移动横梁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边沿设置有鼓风机,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平行。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还包括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模块;红外热像仪、计算模块和声音驱鸟器顺序电连接;
红外热像仪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对输电线缆的周围环境进行拍摄,并生成红外照片;
计算模块,用于提取红外照片中高温对象的轮廓图形;并判断提取出的轮廓图形与预存的鸟形轮廓图形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触发声音驱鸟器工作。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在中心支架101的长度小于2米;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第一套筒106的直径大于40cm,且小于55cm。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和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输电线缆;所述支撑架包括柱状的底座支架和位于所述底座支架上部的线缆架,所述输电线缆与所述线缆架连接;
所述线缆架包括金属质的中心支架、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支架左右两侧的第一倾斜支架和第二倾斜支架,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架上部的连接支架,所述中心支架、所述第一倾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倾斜支架的下端均通过三端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支架、所述第一倾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倾斜支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的不同位置上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支架、所述第一倾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倾斜支架均为电动伸缩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滑轨,所述中心支架、所述第一倾斜支架和所述第二倾斜支架的上端均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连接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限位件;
在所述连接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支撑连杆,所述绝缘支撑连杆远离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连接件,所述输电线缆与所述绝缘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绝缘连接件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电线缆的与所述绝缘连接件之间的拉力,并当检测到的拉力超过预定值时,生成第一驱动信号;所述无线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在所述中心支架内还设置有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与所述拉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驱动所述中心支架沿竖直方向收缩;
所述底座支架包括柱型的第一套筒和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与所述拉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二套筒收入所述第一套筒内部;
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高清照相机,所述高清照相机的镜头朝向输电线缆,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器,所述高清照相机、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电连接;在所述输电线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高亮标记贴;所述高清照相机,用于对所述输电线缆进行拍摄,以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图像中的高亮位置,并比较所述提取出的高亮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参考距离,并当所述参考距离超过预设的第一距离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二套筒收入所述第一套筒内部;
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设置有敲打式除冰器,所述敲打式除冰器包括基座、转动电机、伸缩连杆和敲打锤;所述伸缩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敲打锤连接;所述敲打锤包括S型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刺球状的金属划痕器,在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金属划痕器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撞击球,所述撞击球通过柔性连接带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通过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伸缩连杆连接;
在所述连接支架的端部还设置有风速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大气压传感器均与无线通讯器电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风速,并将检测得到的风速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所述大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气压,并将检测得到的气压值通过无线通讯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
所述输电线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包裹的导电芯、绝缘层、缓冲层、屏蔽层、铠装层和密封层;沿所述输电线缆的长度方向,在所述铠装层和所述密封层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压力检测元件,在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铠装层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检测元件相连接的压力比较器,所述压力比较器用于将所述压力检测元件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比标准压力值进行对比,且当实时压力值大于标准压力值时,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无线报警信号,所述无线报警信号中携带有所述压力比较器的位置信息;
在所述密封层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压力比较器相配合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生成器和控制所述烟雾生成器的电子开关,所述烟雾生成器与所述压力比较器紧邻,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压力比较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压力比较器生成无线报警信号时,驱动所述烟雾生成器生成预定颜色的烟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朝向所述输电线缆的一侧设置有热力烘干器、吹风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声音驱鸟器;且,所述热力烘干器和所述吹风机均分别通过伸缩连杆与所述连接支架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进行扫描,并当检测到温度变化时,生成工作信号;所述声音驱鸟器与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连接,且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工作信号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设置有化冰器,所述化冰器包括环形导热圈、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加热电阻丝和升降支架,所述环形导热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筒的直径,且所述环形导热圈能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呈螺旋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导热圈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升降支架和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环形导热圈通过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边沿连接;在所述环形导热器朝向所述第二套筒的一次上设置有锯齿状的齿条和驱动所述齿条运动的转动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并当所述环境温度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驱动所述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以及驱动所述加热器工作,以及,驱动所述转动电机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部还环绕有防撞支撑桶,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长条状的嵌入槽和分别与每个所述嵌入槽相配合的伸展支架,所述伸展支架呈片状,且能够嵌入到所述嵌入槽中;所述伸展支架的上端与所述嵌入槽轴连接,所述伸展支架的下端能与所述嵌入槽下部的活动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伸展支架呈梯形,且在所述伸展支架的下表面阵列式的设置有月牙状的凸起;
所述防撞支撑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嵌入槽相对应的开口槽,所述伸展支架能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防撞支撑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无线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数值时,通过所述无线报警器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报警信号;
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防撞支撑桶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梁,所述弹性支撑梁呈蜂窝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半球形的凸起;
在所述防撞支撑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接近式传感器和声音提示器,所述接近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实时防撞支撑桶的外周部,并当检测到有外物靠近时,生成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声音提示器工作;
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荧光提示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驱鸟器为蜂鸣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和蓄电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支架、设置在上述支架上的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电池和所述第一伸缩电机顺序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
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边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横梁上,朝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洗器;
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橡胶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驱动电机能驱动所述移动横梁沿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边沿设置有鼓风机,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红外热像仪和计算模块;所述红外热像仪、计算模块和声音驱鸟器顺序电连接;
所述红外热像仪用于每隔预定的时间对输电线缆的周围环境进行拍摄,并生成红外照片;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提取红外照片中高温对象的轮廓图形;并判断所述提取出的轮廓图形与预存的鸟形轮廓图形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触发所述声音驱鸟器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支架的长度小于2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40cm,且小于55cm。
CN201710091479.8A 2017-02-21 2017-02-21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Active CN106655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1479.8A CN106655040B (zh) 2017-02-21 2017-02-21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1479.8A CN106655040B (zh) 2017-02-21 2017-02-21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040A true CN106655040A (zh) 2017-05-10
CN106655040B CN106655040B (zh) 2018-03-06

Family

ID=5884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1479.8A Active CN106655040B (zh) 2017-02-21 2017-02-21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504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594A (zh) * 2017-06-29 2017-08-18 马鞍山市中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移动插电箱支架
CN107611904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带有弹药装填机构的爆破除冰装置
CN108534759A (zh) * 2018-06-14 2018-09-14 白城福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位置检测及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0231668A (zh) * 2019-06-27 2019-09-1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通道报警系统
CN111999675A (zh) * 2020-08-28 2020-11-27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监测系统
CN113007539A (zh) * 2021-03-01 2021-06-22 董晓杰 一种5g通信基站电力运行监控系统
CN11433647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输电网大数据在线监测预警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710A (zh) * 2011-01-11 2011-07-27 刘启端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自发热除冰系统
CN203326525U (zh) * 2013-06-28 2013-12-04 陕西银河电力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高压线防撞器
CN203366837U (zh) * 2013-08-08 2013-12-25 陈一文 一种高压输电线缆及针对该输电线缆的除冰装置
CN103701080A (zh) * 2014-01-07 2014-04-02 国家电网公司 利用输电线路负荷电流融冰的方法
RU2602551C1 (ru) * 2015-06-24 2016-11-20 Анастас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Федосова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ой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воздуш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возведенная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710A (zh) * 2011-01-11 2011-07-27 刘启端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自发热除冰系统
CN203326525U (zh) * 2013-06-28 2013-12-04 陕西银河电力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高压线防撞器
CN203366837U (zh) * 2013-08-08 2013-12-25 陈一文 一种高压输电线缆及针对该输电线缆的除冰装置
CN103701080A (zh) * 2014-01-07 2014-04-02 国家电网公司 利用输电线路负荷电流融冰的方法
RU2602551C1 (ru) * 2015-06-24 2016-11-20 Анастас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Федосова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ой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воздуш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возведенная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594A (zh) * 2017-06-29 2017-08-18 马鞍山市中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移动插电箱支架
CN107611904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带有弹药装填机构的爆破除冰装置
CN107611904B (zh) * 2017-09-20 2019-01-0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电分公司 一种带有弹药装填机构的爆破除冰装置
CN108534759A (zh) * 2018-06-14 2018-09-14 白城福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位置检测及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0231668A (zh) * 2019-06-27 2019-09-1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通道报警系统
CN111999675A (zh) * 2020-08-28 2020-11-27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监测系统
CN111999675B (zh) * 2020-08-28 2023-03-21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监测系统
CN113007539A (zh) * 2021-03-01 2021-06-22 董晓杰 一种5g通信基站电力运行监控系统
CN113007539B (zh) * 2021-03-01 2022-09-06 北京广厦网络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5g通信基站电力运行监控系统
CN11433647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输电网大数据在线监测预警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040B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5040B (zh) 高压输电线缆支架系统
JP6584859B2 (ja) 風力タービンでの避雷測定を実行するための無人航空機及び方法
CN206031396U (zh) 高速铁路牵引所亭智能巡测系统
CN106602460B (zh) 户外线缆支架系统
CN101233317B (zh) 风力涡轮机的雷电保护系统
CN106737872A (zh) 一种高压线路巡检除冰特种机器人
CN103151747A (zh) 高压线立式巡检除冰装置
CN106857493A (zh) 一种声光一体自感应防鸟机器人
CN104980089B (zh) 一种带太阳能及风车发电的避雷针
CN106197294A (zh) 一种基于光学的架空输电线覆冰厚度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880577A (zh) 一种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点在线监测与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08110715A (zh) 一种用于高空线路除雪的无人机
CN205865766U (zh) 可进行超声波探伤的驱鸟装置
CN207316754U (zh) 风力感应自动升降式照明装置
CN208149619U (zh) 一种无人机成像系统
CN207409106U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树障与外破的主动探测预警装置
CN107258762B (zh) 一种架空线路驱鸟器
CN20687834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箱式变电站
CN205865767U (zh) 变电站驱鸟装置
CN117543427A (zh)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控装置
CN207399392U (zh) 柜内设备检测装置
CN206773116U (zh) 巡查杆及电力设备巡查装置
CN106601571B (zh) 跌落式熔断器
CN209844408U (zh) 一种基于电网异物的无人机清除系统
CN208251777U (zh) 一种新型监测除冰铁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