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4558B -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4558B
CN106654558B CN201611180602.5A CN201611180602A CN106654558B CN 106654558 B CN106654558 B CN 106654558B CN 201611180602 A CN201611180602 A CN 201611180602A CN 106654558 B CN106654558 B CN 1066545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gap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curren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06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4558A (zh
Inventor
熊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06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4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4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4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4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4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终端的第一金属边框,第一金属边框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金属边框和第三金属边框之间分别留有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二金属边框和第三金属边框的长度大于第一金属边框的长度,且位于第一金属边框的同侧并分别与第一金属边框垂直;第一金属边框上设置有连接有第一开关的第一接线点和连接有第二开关的第二接线点,第一和第二开关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接线点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或者收发端可切换地连接,以将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本公开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前提下解决缝隙被连通时影响信号收发问题,使移动终端天线结构较简单。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金属移动终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全金属移动终端,如全金属手机。全金属移动终端为外壳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移动终端。然而,由于金属外壳会屏蔽无线电信号,因此,如何解决全金属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问题成为难点。通常情况下,厂商会将移动终端的天线做在金属外壳上,但这带来了人手握或其它原因连通天线而对信号造成衰减的问题。
其中,目前的移动终端天线由金属底边框组成,且金属底边框与移动终端的每个侧面金属边框之间均留有一个缝隙,且金属底边框上设置有地点和馈电点,地点通过地线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馈电点通过馈电线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信号收发端上。然而,当手握或其它原因遮挡任一缝隙,而使该缝隙被连通后,将可能影响移动终端收发无线电信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技术中除了在移动终端金属外壳下部制作一根由底边框构成的主天线外,通常会在金属外壳上部增加一根天线。在此基础上,当任一缝隙被连通时,上部的天线可以用来和下部主天线进行切换,以解决缝隙被连通影响移动终端信号收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天线包括移动终端的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金属边框之间留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三金属边框之间留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和所述第三金属边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长度,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和所述第三金属边框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同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垂直;
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所述第一接线点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接线点连接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将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或者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可切换地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切换作为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单刀双掷开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包括:
解析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所述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在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时,包括:
解析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所述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金属边框上设置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在第一接线点连接第一开关,在第二接线点连接第二开关,并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于将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或者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可切换地连接,以将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使移动终端天线结构比较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4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天线包括移动终端的第一金属边框1,第一金属边框1与移动终端的第二金属边框2之间留有第一缝隙4,第一金属边框1与移动终端的第三金属边框3之间留有第二缝隙5,第二金属边框2和第三金属边框3的长度大于第一金属边框1的长度,第二金属边框2和第三金属边框3位于第一金属边框1的同侧且分别与第一金属边框1垂直;其中,第一金属边框1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点6和第二接线点7,第一接线点6连接有第一开关8,第二接线点7连接有第二开关9,第一开关8和第二开关9用于将第一接线点6和第二接线点7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10或者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11可切换地连接,以将第一接线点6和第二接线点7切换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
也就是说,第一开关8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接地点10,第一开关8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收发端11。同理,第二开关9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收发端11,第二开关9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接地点10。当第一开关8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接地点10时,第二开关9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收发端11;当第一开关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收发端11时,第二开关9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接地点10。
进一步地,当第一开关8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接地点10,且第二开关9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收发端11时,第一接线点6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第二接线点7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馈电点。当第一开关8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和收发端11,且第二开关9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和接地点10时,第一接线点6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馈电点,第二接线点7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
当第一缝隙4与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之间的长度大于第二缝隙5与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之间的长度时,此时,如果第一缝隙4被连通,将会影响移动终端低频信号的收发;如果第二缝隙5被连通,将会影响移动终端高频信号的收发。当第二缝隙5与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之间的长度大于第一缝隙4与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之间的长度时,此时,如果第二缝隙5被连通,将会影响移动终端低频信号的收发;如果第一缝隙4被连通,将会影响移动终端高频信号的收发。也就是说,影响低频信号的收发还是影响高频信号的收发是由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与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之间的长度决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可能有多个,因此,上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10可以是移动终端主板上多个接地点中的任一个。
可选地,第二金属边框2和第三金属边框3的长度可以相同。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可以呈对称分布。另外,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的尺寸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尺寸等因素确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同理,本公开实施例同样不对第一金属边框1、第二金属边框2和第三金属边框3的尺寸进行限定。
其中,第一开关8可以设置于第一接线点6和接地点10之间,第二开关9可以设置于第二接线点7与收发端11之间。
可选地,第一开关8和第二开关9均为单刀双掷开关。在此基础上,第一开关8的固定端可以连接至接地点10,其切换端在第一接线点6和第二接线点7之间切换;此时,第二开关9的固定端连接至收发端11,其切换端在和第二接线点7和第一接线点6之间切换。另外,第一开关8的固定端可以连接至第一接线点6,其切换端在接地点10和收发端11之间切换;此时,第二开关9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二接线点7,其切换端在收发端11和接地点10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以第一金属边框1为移动终端的底部边框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具体实施时,该第一金属边框1还可以为移动终端的顶部边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天线,通过在第一金属边框上设置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在第一接线点连接第一开关,在第二接线点连接第二开关,并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于将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或者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可切换地连接,以将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作为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使移动终端天线结构比较简单。
结合图1及其所对应实施例的内容,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天线中,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其中,当前无线电信号为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在步骤202中,获取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在步骤203中,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在步骤204中,当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不仅控制方法简单,而且控制方式灵活。
可选地,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包括:
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以及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之后,还包括: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判断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包括:
解析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图1及其所对应实施例的内容和图2所对应实施例的内容,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天线,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
其中,当前无线电信号为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基于此,在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时,在刚接收无线电信号或即将发送无线电信号时实现。获取到的当前无线电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波长、振幅、波形等内容,便于后续根据这些内容控制移动终端天线的工作。
在步骤302中,获取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其中,第一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是指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还是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是指第二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还是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有两种情况:(1)、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第二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2)、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第二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
在步骤303中,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其中,在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如下步骤a至步骤f来实现:
a、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其中,在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时,可以解析该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其频率;然后,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其中,移动终端会预先指定一个参考频率,当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高于该参考频率时,可以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当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低于该参考频率时,可以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另外,移动终端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高频信号的工作频段和低频信号的工作频段。当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处于高频信号的工作频段中时,可以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为高频信号;当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处于低频信号的工作频段中时,可以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为低频信号。
另外,对于移动终端的不同业务,其工作频率段往往不同。例如,打电话业务的工作频率段往往为低频;上网业务的工作频率段往往为高频。基于此,在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时,可以先确定当前业务的类型;然后,根据当前业务的类型及预先设置的业务类型与工作频率段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还是高频信号。
b、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其中,结合图1,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是指:当前第一接线点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接地点,第二接线点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收发端。
当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作为地点和馈电点,此时,由于第一缝隙与地点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二缝隙与地点之间的长度,因此,第一缝隙被连通将影响高频信号的收发,第二缝隙被连通将影响低频信号的收发。当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作为馈电点和地点,此时,由于第一缝隙与地点之间的长度大于第二缝隙与地点之间的长度,因此,第一缝隙被连通将影响低频信号的收发,第二缝隙被连通将影响高频信号的收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a和步骤b在具体实施时,并无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a,再执行步骤b;也可以先执行步骤b,再执行步骤a;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a和步骤b。
c、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结合上述b中的内容,由于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第一缝隙被连通将影响低频信号的收发,为了确定此时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需要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其中,第一缝隙可能会由于多个原因而被连通,例如,人手握导致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被连通,或者,其它物品挡住第一缝隙。在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时,包括但不限于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解析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例如,如果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差值比较大,则可以确定第一缝隙被连通。该差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当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例如,如果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之间的差值比较大,则可以确定第一缝隙被连通。该差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接地点,需要控制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保持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保持第二开关当前分别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
d、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结合上述b中的内容,由于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第二缝隙被连通将影响低频信号的收发,为了确定此时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需要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其中,在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时,其原理与步骤1中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的原理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步骤b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需要控制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保持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保持第二开关当前分别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
e、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结合上述b中的内容,由于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第二缝隙被连通将影响高频信号的收发,为了确定此时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需要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该步骤中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的方式同步骤c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接地点,需要控制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保持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保持第二开关当前分别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
f、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结合上述b中的内容,由于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第一缝隙被连通将影响高频信号的收发,为了确定此时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需要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其中,该步骤中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的方式同步骤b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需要控制第二开关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即确定需要保持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保持第二开关当前分别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c至步骤f是步骤a和步骤b在不同情况下的实现方式,它们彼此之间并无先后顺序。
在步骤304中,当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时,是根据当前连接状态确定的,具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当前连接状态为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第二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则在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时,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控制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
第二种情况:如果当前连接状态为第一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收发端,第二开关的两端当前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接地点,则在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时,控制第一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接线点和接地点,控制第二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接线点和收发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不仅控制方法简单,而且控制方式灵活。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的框图,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图1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天线,该控制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图2或图3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参照图4A,该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1、第二获取模块402、确定模块403和控制模块404,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其中,当前无线电信号为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控制模块404,用于当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可选地,如图4B所示,确定模块403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4031、第二确定子模块4032、第一判断子模块4033、第三确定子模块4034、第二判断子模块4035和第四确定子模块4036,其中:
第一确定子模块4031,用于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第二确定子模块4032,用于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第一判断子模块4033,用于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三确定子模块4034,用于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二判断子模块4035,用于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四确定子模块4036,用于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如图4C所示,确定模块403还包括第三判断子模块4037、第五确定子模块4038、第四判断子模块4039和第六确定子模块40310:
第三判断子模块4037,用于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五确定子模块4038,用于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四判断子模块4039,用于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六确定子模块40310,用于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第一判断子模块4033和第四判断子模块4039在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时,以及第二判断子模块4035和第三判断子模块4037在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时,用于:
解析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通过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不仅控制方法简单,而且控制方式灵活。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500的框图,该控制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或图3所对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例如,控制装置5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502,存储器504,电源组件506,多媒体组件508,音频组件5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512,传感器组件514,以及通信组件516。
处理组件502通常控制控制装置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5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5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508和处理组件5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5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5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506为控制装置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源。电源组件5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控制装置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源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508包括在所述控制装置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5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控制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5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5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控制装置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4或经由通信组件5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5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512为处理组件5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5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控制装置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514可以检测到装置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控制装置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检测控制装置500或控制装置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控制装置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控制装置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控制装置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5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5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516被配置为便于控制装置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控制装置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5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5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500的处理器5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其中,当前无线电信号为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获取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可选地,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包括:
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确定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以及确定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之后,还包括: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收发端和接地点时,判断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接地点和收发端时,判断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判断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包括:
解析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第一缝隙或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通过根据当前无线电信号及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确定需要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不增加移动终端天线数量的前提下,基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实现将移动终端上已有的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切换为地点或馈电点,来解决移动终端天线任一缝隙被连通时影响无线电信号收发的问题,不仅控制方法简单,而且控制方式灵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天线包括移动终端的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金属边框之间留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三金属边框之间留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和所述第三金属边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长度,所述第二金属边框和所述第三金属边框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的同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垂直;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所述第一接线点靠近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二接线点靠近所述第二缝隙,所述第一接线点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接线点连接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将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或者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可切换地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切换作为所述移动终端天线的地点或者馈电点;
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如果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如果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其中,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如果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如果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单刀双掷开关。
3.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权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包括:
解析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所述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7.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权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还是低频信号;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是否分别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接地点和所述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收发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低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收发端和所述接地点时,判断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二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第四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是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接线点和所述第二接线点当前分别连接至所述接地点和所述收发端时,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是否被连通;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缝隙被连通时,确定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当所述第一缝隙未被连通时,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时,用于:
解析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得到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将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频率与移动终端天线预先确定的谐振频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或者,当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当前接收的信号时,获取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将接收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的电平与所述移动终端天线预设接收信号的标准电平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缝隙或所述第二缝隙是否被连通。
11.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应用于权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天线,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无线电信号,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或即将发送的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当前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无线电信号及所述连接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
当需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切换操作时,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切换。
CN201611180602.5A 2016-12-19 2016-12-19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654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0602.5A CN106654558B (zh) 2016-12-19 2016-12-19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0602.5A CN106654558B (zh) 2016-12-19 2016-12-19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4558A CN106654558A (zh) 2017-05-10
CN106654558B true CN106654558B (zh) 2019-11-29

Family

ID=5883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0602.5A Active CN106654558B (zh) 2016-12-19 2016-12-19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45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0979B (zh) * 2018-05-14 2020-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04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通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4823B2 (en) * 2011-05-27 2015-05-05 Apple Inc. Dynamically adjustable antenna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modes
CN103633451B (zh) * 2012-08-27 2015-12-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双馈点天线系统及其馈点切换的方法
WO2016106779A1 (zh) * 2015-01-04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
CN104577334B (zh) * 2015-02-11 2017-07-2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6159444A (zh) * 2015-03-31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9413058B1 (en) * 2015-07-10 2016-08-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oop-feeding wireless area network (WAN) antenna for metal back cover
CN105680176A (zh) * 2015-12-18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性能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789832A (zh) * 2016-04-28 2016-07-2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天线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042A (zh) * 2011-11-28 2013-06-0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通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4558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2793B (zh)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US9380433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511686B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05305101A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635567A (zh) 拍照方法和装置
KR1011967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05630490A (zh) 消息通知显示页面的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391621B (zh) 信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01B (zh) 中继路由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502560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90977A (zh) 按键操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977640A (zh)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天线和终端设备
KR2013002046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진동 방법
CN106101433B (zh) 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990812A (zh) Usb连接器和终端设备
CN107396367A (zh) 伪基站的提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52417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디바이스 제어방법
CN105187671A (zh) 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5282867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392334A (zh) 一种麦克风阵列音频信号自适应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4298576B (zh) 终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654558B (zh)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465556B (zh) 金属盖体及电子设备
CN105630974A (zh) 页面的刷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19239A (zh) 一种输入法应用显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