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8308B -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8308B
CN106638308B CN201610874566.6A CN201610874566A CN106638308B CN 106638308 B CN106638308 B CN 106638308B CN 201610874566 A CN201610874566 A CN 201610874566A CN 106638308 B CN106638308 B CN 106638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steel
arm
tilt support
cable wire
wire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4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38308A (zh
Inventor
陈望民
向晋华
胡海清
黄新明
张虎
吴跃波
朱宏伟
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chuan Heav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chuan Heav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chuan Heav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chuan Heav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74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3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L型吊架,钢索塔被支撑于L型吊架上;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第二吊臂置于第一钢梁上;至少设置有一组中心调整装置,固定于第一钢梁上,并位于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一组防倾支撑一,固定于第一钢梁上,位于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第二钢梁,与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第一吊臂置于第二钢梁上;第三钢梁,设置于第二钢梁上远离第一钢梁的一侧;防倾支撑三,固定与第二钢梁上,并位于第一吊臂两侧;防倾支撑四,固定与第三钢梁上,位于第一吊臂上远离所述钢索塔的一侧。通过将L型吊架设置在钢梁上,并在钢梁上设置位于L型吊架两侧的防倾支撑,从而防止钢索塔在所述L型吊架上发生倾斜。

Description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为中央平行单索面三塔钢箱梁斜拉桥,索塔为“海豚”形钢索塔。受现场吊装工况环境制约,需进行180°翻身,变为副塔在下主塔在上进行运输及吊装。
钢索塔重达2560t,外形尺寸达19m×20m×105m,包括主塔、副塔和装饰块。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L型吊架,所述钢索塔被支撑于所述L型吊架上,包括第一吊臂和与所述第一吊臂连接的第二吊臂;
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吊臂置于所述第一钢梁上;
至少设置有一组中心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一组防倾支撑一,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上,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第二钢梁,与所述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吊臂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
第三钢梁,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远离所述第一钢梁的一侧;
防倾支撑三,固定与所述第二钢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吊臂两侧;
防倾支撑四,固定与所述第三钢梁上,位于所述第一吊臂上远离所述钢索塔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防倾支撑一包括两个三脚架,所述两个三脚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防倾支撑一与所述第二吊臂之间设置有斜木。
优选地,所述中心调整装置与所述第二吊臂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钢索塔的固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并将第二钢梁置于所述多个钢梁的一侧,将第三钢梁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远离所述第一钢梁的一侧,找平;
在多个所述第一钢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组防倾支撑一、中心调整装置;
将所述L型吊架吊至所述第一钢梁、所述第二钢梁上方;
调整所述第一钢梁上的千斤顶,支撑所述L型吊架;
通过中心调整装置,调整所述L型吊架的位置;
去掉中心调整装置,在L形吊架两侧设置防倾支撑二;
将防倾支撑三调至所述L形吊架的第一吊臂的相对两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钢梁上,将防倾支撑四吊运至所述第一吊臂后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三钢梁上。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一组防倾支撑一上焊接横梁,以将所述第二吊臂固定于所述横梁、所述防倾支撑一和所述第一钢梁之间。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所述L型吊架1设置在钢梁上,并在钢梁上设置位于所述L型吊架两侧的防倾支撑,从而防止所述钢索塔在所述L型吊架上发生倾斜,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钢索塔的固定装置的L型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6为图1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索塔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将所述L型吊架1设置在钢梁上,并在钢梁上设置位于所述L型吊架两侧的防倾支撑,从而防止所述钢索塔在所述L型吊架上发生倾斜,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的翻身防倾装置和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所述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包括:L型吊架1、多个第一钢梁6、第二钢梁11、第三钢梁12。
所述L型吊架1包括第一吊臂101和与所述第一吊臂101连接的第二吊臂102,所述第一吊臂101上固定第一垫梁2,所述第二吊臂102上固定第二垫梁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吊臂101和所述第二吊臂102垂直。所述钢索塔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垫梁2和第二垫梁3上。
所述多个第一钢梁6、所述第二钢梁11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吊臂102置于所述第一钢梁6上,所述多个第一钢梁6和所述第三钢梁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梁1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吊臂101置于所述第二钢梁11和所述第三钢梁12上。
所述多个第一钢梁6上至少设置有一组中心调整装置和一组防倾装置,所述一组中心调整装置8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6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吊臂102的相对两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吊臂102在所述第一钢梁6上的位置。所述一组防倾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三脚架,所述两个三脚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吊臂102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倾装置的数目为两组,包括防倾支撑一5和防倾支撑二9,所述防倾支撑一5的高度大于所述防倾支撑二9的高度。
所述防倾装置与所述第二吊臂102之间设置有斜木4,所述中心调整装置8与所述第二吊臂102之间设置有千斤顶7,千斤顶7用于调整所述L型吊架1的高度位置。
所述第二钢梁1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吊臂101两侧的防倾支撑三10,所述第三钢梁1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吊臂101后侧,即与所述钢索塔相背的表面上的防倾支撑四13。
本申请通过将所述L型吊架1设置在钢梁上,并在钢梁上设置位于所述L型吊架1两侧的防倾支撑,从而防止所述钢索塔在所述L型吊架1上发生倾斜,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钢索塔的固定方法,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将多个第一钢梁6并列设置,并将第二钢梁11置于所述多个钢梁6的一侧,将第三钢梁12置于所述第二钢梁11上远离所述第一钢梁6的一侧,找平。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采用水平经纬仪找平。
步骤120,在多个所述第一钢梁6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组防倾支撑一5、中心调整装置8。
步骤130,将所述L型吊架1吊至所述第一钢梁6、所述第二钢梁11上方;
步骤140,调整千斤顶7的位置,支撑所述L型吊架1;
步骤150,通过中心调整装置8,调整所述L型吊架1的位置;
步骤160,去掉中心调整装置8,在L形吊架1两侧设置防倾支撑二9;
步骤170,将防倾支撑三10调至所述L形吊架的第一吊臂101的相对两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钢梁11上,将防倾支撑四13吊运至所述第一吊臂101后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三钢梁12上。
步骤180,在所述一组防倾支撑一5上焊接横梁,以将所述第二吊臂102固定于所述横梁、防倾支撑一5和第一钢梁6之间。
本申请通过将所述L型吊架1设置在钢梁上,并在钢梁上设置位于所述L型吊架1两侧的防倾支撑,从而防止所述钢索塔在所述L型吊架1上发生倾斜,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翻身方法对钢索塔进行翻身,会导致钢索塔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在翻身过程中可能出现超载情况,对施工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L型吊架,所述钢索塔被支撑于所述L型吊架上,包括第一吊臂和与所述第一吊臂连接的第二吊臂;
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吊臂置于所述第一钢梁上;
至少设置有一组中心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一组防倾支撑一,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上,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第二钢梁,与所述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吊臂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
第三钢梁,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远离所述第一钢梁的一侧;
防倾支撑三,固定与所述第二钢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吊臂两侧;
防倾支撑四,固定与所述第三钢梁上,位于所述第一吊臂上远离所述钢索塔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支撑一包括两个三脚架,所述两个三脚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吊臂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支撑一与所述第二吊臂之间设置有斜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调整装置与所述第二吊臂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5.一种钢索塔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4所得装置进行的,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第一钢梁并列设置,并将第二钢梁置于所述多个钢梁的一侧,将第三钢梁置于所述第二钢梁上远离所述第一钢梁的一侧,找平;
在多个所述第一钢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组防倾支撑一、中心调整装置;
将所述L型吊架吊至所述第一钢梁、所述第二钢梁上方;
调整所述第一钢梁上的千斤顶,支撑所述L型吊架;
通过中心调整装置,调整所述L型吊架的位置;
去掉中心调整装置,在L形吊架两侧设置防倾支撑二;
将防倾支撑三调至所述L形吊架的第一吊臂的相对两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钢梁上,将防倾支撑四吊运至所述第一吊臂后侧并固定于所述第三钢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一组防倾支撑一上焊接横梁,以将所述第二吊臂固定于所述横梁、所述防倾支撑一和所述第一钢梁之间。
CN201610874566.6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6638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4566.6A CN10663830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4566.6A CN10663830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308A CN106638308A (zh) 2017-05-10
CN106638308B true CN106638308B (zh) 2018-07-06

Family

ID=58853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4566.6A Active CN10663830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83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2795A (ja) * 2006-03-29 2007-10-11 Ori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斜張吊り架構の斜材架設構造
CN101122114A (zh) * 2007-09-14 2008-02-13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无背索斜拉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方法
CN101135138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周志祥 连续刚构桥竖转施工方法
CN105002829A (zh) * 2015-08-04 2015-10-28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索塔整体制造方法
CN105081593A (zh) * 2015-08-05 2015-11-25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索塔锚固段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62795A (ja) * 2006-03-29 2007-10-11 Ori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斜張吊り架構の斜材架設構造
CN101135138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周志祥 连续刚构桥竖转施工方法
CN101122114A (zh) * 2007-09-14 2008-02-13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无背索斜拉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方法
CN105002829A (zh) * 2015-08-04 2015-10-28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索塔整体制造方法
CN105081593A (zh) * 2015-08-05 2015-11-25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索塔锚固段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海豚之舞,撼动伶仃—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三个钢塔完成吊装;港珠澳大桥网站管理员;《港珠澳大桥》;20160713;第1-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308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281B (zh) 一种外倾式钢箱拱安装方法
CN106081866A (zh) 一种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
CN201236316Y (zh) 多功能组合式三向调位装置
CN106638308B (zh) 一种钢索塔的固定装置和方法
CN202689016U (zh) 深水桥墩双壁钢围堰施工用围堰拼装及提升平台
CN101509228A (zh) 大块梁段三向调位装置
CN205575407U (zh) 一种锅炉汽包吊装装置
JP6002073B2 (ja) 水中構造物組立用台船、水中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02302300U (zh) 组合式管道安装作业平台
CN106641461A (zh) 一种可敷设三根石油管道的支架
CN106351198A (zh) 用于海洋工程结构片建造时的调平装置
CN106351125A (zh) 一种钢索塔整体翻身方法
CN202379690U (zh) 侧置臂架装置和具有其的举高消防车、高空作业车
CN207698832U (zh) 大型设备运输拼装组对装置
CN105603883B (zh) 一种桥梁盖梁或系梁模板支撑调节装置及应用
CN206034409U (zh) 一种用于对桩腿进行承载的承托工装
CN204257494U (zh) 可调式户外真空开关安装架
CN210684665U (zh) 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垂直吊放的装置
CN106567332B (zh) 一种钢索塔的翻身方法
CN102616706A (zh) 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自动水平系统
CN104129727B (zh) 重物平移悬吊降落方法
CN205873760U (zh) 一种抱梁起重装置
CN105671245B (zh) 一种利用卷扬机倒装式安装转炉的方法
CN104444810A (zh) 大型板件翻转施工方法
CN207243329U (zh) 多功能吊装式移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