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28132A -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28132A
CN106628132A CN201610819113.3A CN201610819113A CN106628132A CN 106628132 A CN106628132 A CN 106628132A CN 201610819113 A CN201610819113 A CN 201610819113A CN 106628132 A CN106628132 A CN 106628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hannel
controller
channel identification
adaptive
comparis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91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28132B (zh
Inventor
陆洋
冯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6108191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28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28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8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28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8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51Damping of blade mov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02Pre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控制系统包括上位计算机、主通道、次级通道、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Ⅰ、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模型,所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主通道及次级通道均连接上位计算机的输出,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比较模块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和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辨识模型的输出接入比较模块Ⅱ,比较模块Ⅰ的输出分别接入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Ⅱ的输出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Description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用于降低直升机机身或者汽车等的振动水平,其属于振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振动问题一直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直升机飞行时,由桨叶周期性气动载荷所引起的频率为NΩ(N为桨叶片数,Ω为旋翼转速)及其整数倍的旋翼振动载荷,是直升机振动的主要振源。振动水平过高不但会降低结构的疲劳寿命,影响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功能,使得直升机可靠性降低,维护费用增加。同时还会影响驾驶员正常工作及乘员的舒适性。因此根据直升机振动特点进行减振,一直是直升机动力学领域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直升机的减振,最初主要依靠旋翼和机身合理的动力学设计,之后发展出了安装各种附加式减振装置的技术。其中被动式减振技术(如主减隔振等)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可使巡航状态下直升机振动水平降低至0.1g左右。但其依然有着减振频带较窄、不能同时适应多种飞行状态以及重量代偿高等缺点,已渐渐不能满足新型直升机研制中对振动水平的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是主动式直升机振动控制技术。近一二十年来,高阶谐波控制(HHC)、独立桨叶控制(IBC)、主动副翼控制(ACF)、主动扭转旋翼(ATR)等技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离实际应用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传统的控制律设计方法中,频域法是建立在“静态”线性模型的假定基础之上,必须于控制修正后等待至少一个周期的时域信号的采样完成;需对信号进行FFT变换和逆变换;计算最优控制输出时需要做矩阵求逆运算。完成这三个步骤所带来的时间间隔,制约了频域法的修正速率,限制了其适应能力。而时域法是以时域响应最优化为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方法,现有的时域法(杨铁军,顾仲权,等,基于误差通道在线辨识的直升机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航空学报,2004,25(1):36-40)滤波器数量多致使其计算量大,收敛过程中主动控制环节和误差通道辨识环节的相互影响无法消除,导致算法运行缓慢,且无法解决附加随机信号在残余振动表现出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直升机减振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残余振动小的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针对现有的主、被动控制方法的不足,构造了基于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策略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在避免使用第三个自适应滤波器的前提下,减弱了主动控制环节和次级通道辨识环节相互影响,加快了系统的收敛速度,且有效降低了附加随机信号对被控点残余振动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包括上位计算机、主通道、次级通道、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Ⅰ、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模型,所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主通道及次级通道均连接上位计算机的输出,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比较模块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和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辨识模型的输出接入比较模块Ⅱ,比较模块Ⅰ的输出分别接入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Ⅱ的输出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上位计算机输出随机扰动信号,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初始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比较差值Ⅰ进行滤波器权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Ⅰ逐渐逼近最小值;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此时的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
(2)上位计算机输出参考信号和随机扰动信号,参考信号其中一路经过主通道进入比较模块Ⅰ,另一路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
(3)设定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滤波权值系数初值,其中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权系数初值取零,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权系数初值取(1)中所记录值,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得出一个初始的控制输出信号,该信号与随机扰动信号相减后进入次级通道;
(4)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代入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得到次级通道的抽象数学模型,控制输出信号Ⅰ经过该数学模型之后进入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同时还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5)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反馈值进行滤波权值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逐渐逼近最小值。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避免前人算法中第三个自适应滤波器的引入,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及计算量。
(2)采用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策略,避免算法运行初期主动控制环节与误差通道辨识环节的相互影响,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前人算法需要10s才能达到稳态,而本发明算法只需7s即可达到稳态。
(3)采用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策略,有效降低了附加随机信号对残余振动的影响。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前人稳态被控点加速度响应约为0.1m/s2,而本发明算法稳态被控点加速度响应仅为0.01m/s2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工作结构原理图。
图3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工作结构原理图。
图4本发明数字滤波器工作结构原理图。
图5前人算法被控点加速度响应。
图6本发明算法被控点加速度响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上位计算机、主通道及次级通道为本发明方法所需硬件。对于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而言,主通道为旋翼桨毂激振力至被控点的传递函数;次级通道则为控制器输出至被控点的传递函数,其一般包含D/A模块、低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控制用的执行器(作动器)及其与误差传感器之间的物理传递通道、误差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A/D模块。
本发明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包括上位计算机、主通道、次级通道、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Ⅰ、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其中: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主通道及次级通道均连接上位计算机的输出,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比较模块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和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辨识模型的输出接入比较模块Ⅱ,比较模块Ⅰ的输出分别接入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Ⅱ的输出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自适应滤波控制器为主模块,参考输入信号经过次级通道辨识模型与比较差值Ⅱ在LMS算法模块中进行计算,得出滤波器的权值系数进入数字滤波器与参考输入信号相乘,从而得出控制输出信号Ⅰ。参考输入信号经过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后与滤波器的权值系数相乘及得出控制输出信号Ⅱ。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的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由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给出。
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中,随机信号与比较差值Ⅰ通过LMS算法模块计算得出的权值即为次级通道辨识参数,该参数再与随机信号进入数字滤波器计算得出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的数字滤波器相当于一个次级通道辨识模型。
上述两个控制器均采用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各自起不同的作用。对于自适应滤波器,本发明中采用的是如图4所示的L阶横向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图中wi(n)表示LMS算法的控制器权值系数,最终输出可表示为:
L表示为滤波器的阶数。该滤波器的输出为有限个以前输入信号与滤波器权值系数乘积的线性组合,随着LMS算法不断更新滤波器的权值系数,滤波器的输出值会使得比较差值的均方值越来越小。
本发明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其中(1)为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环节(图1中虚线框部分):
(1)上位计算机输出随机扰动信号,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初始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比较差值Ⅰ进行滤波器权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Ⅰ逐渐逼近最小值;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此时的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
(2)上位计算机输出参考信号和随机扰动信号,参考信号其中一路经过主通道进入比较模块Ⅰ,另一路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
(3)设定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滤波权值系数初值,其中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权系数初值一般取零,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权系数初值取(1)中所记录值。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得出一个初始的控制输出信号,该信号与随机扰动信号相减后进入次级通道。
(4)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代入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得到次级通道的抽象数学模型,控制输出信号Ⅰ经过该数学模型之后进入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同时还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5)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反馈值进行滤波权值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逐渐逼近最小值。
本发明通过采用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策略,避免算法运行初期主动控制环节与误差通道辨识环节的相互影响,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前人算法需要10s才能达到稳态,而本发明算法只需7s即可达到稳态。通过采用误差通道优先辨识策略,有效降低了附加随机信号对残余振动的影响。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前人稳态被控点加速度响应约为0.1m/s2,而本发明算法稳态被控点加速度响应仅为0.01m/s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计算机、主通道、次级通道、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Ⅰ、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模型,所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主通道及次级通道均连接上位计算机的输出,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比较模块Ⅰ,自适应滤波控制器的输出分别接入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和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辨识模型的输出接入比较模块Ⅱ,比较模块Ⅰ的输出分别接入比较模块Ⅱ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比较模块Ⅱ的输出接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上位计算机输出随机扰动信号,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初始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比较差值Ⅰ进行滤波器权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Ⅰ逐渐逼近最小值;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此时的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
(2)上位计算机输出参考信号和随机扰动信号,参考信号其中一路经过主通道进入比较模块Ⅰ,另一路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随机扰动信号进入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和次级通道;
(3)设定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的滤波权值系数初值,其中自适应滤波控制器权系数初值取零,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权系数初值取(1)中所记录值,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得出一个初始的控制输出信号,该信号与随机扰动信号相减后进入次级通道;
(4)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计算得出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以及由该参数计算得出的扰动振动值,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代入次级通道辨识模型得到次级通道的抽象数学模型,控制输出信号Ⅰ经过该数学模型之后进入比较模块Ⅱ,次级通道模型辨识参数同时还进入自适应滤波控制器;
(5)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和次级通道辨识控制器根据反馈值进行滤波权值系数更新,使比较差值逐渐逼近最小值。
CN201610819113.3A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628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113.3A CN106628132B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113.3A CN106628132B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8132A true CN106628132A (zh) 2017-05-10
CN106628132B CN106628132B (zh) 2019-04-09

Family

ID=5885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9113.3A Active CN106628132B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281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405A (zh) * 2018-04-23 2018-12-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升机机体振动自适应谐波前馈-滑模反馈混合控制方法
CN113721678A (zh) * 2021-08-20 2021-11-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输出特性参数修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船舶振动控制方法
CN114637199A (zh) * 2022-02-18 2022-06-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扩散协作策略的分布式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CN115370503A (zh) * 2022-08-30 2022-11-2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速预测的发动机主动悬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1659A1 (en) * 1991-02-28 1992-09-02 Westland Helicopters Limite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CN102081353A (zh) * 2010-06-28 2011-06-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控旋翼桨距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955239A (zh) * 2014-05-05 2014-07-30 南昌华梦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适应抗振控制方法
CN105489225A (zh) * 2015-11-27 2016-04-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前馈型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CN105843270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直升机多频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1659A1 (en) * 1991-02-28 1992-09-02 Westland Helicopters Limite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CN102081353A (zh) * 2010-06-28 2011-06-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控旋翼桨距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955239A (zh) * 2014-05-05 2014-07-30 南昌华梦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适应抗振控制方法
CN105489225A (zh) * 2015-11-27 2016-04-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含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前馈型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CN105843270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直升机多频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洪杰: "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自适应控制律设计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405A (zh) * 2018-04-23 2018-12-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升机机体振动自适应谐波前馈-滑模反馈混合控制方法
CN108945405B (zh) * 2018-04-23 2021-08-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升机机体振动自适应谐波前馈-滑模反馈混合控制方法
CN113721678A (zh) * 2021-08-20 2021-11-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输出特性参数修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船舶振动控制方法
CN113721678B (zh) * 2021-08-20 2022-05-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输出特性参数修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船舶振动控制方法
CN114637199A (zh) * 2022-02-18 2022-06-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扩散协作策略的分布式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CN114637199B (zh) * 2022-02-18 2024-03-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扩散协作策略的分布式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CN115370503A (zh) * 2022-08-30 2022-11-2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速预测的发动机主动悬置的控制方法
CN115370503B (zh) * 2022-08-30 2024-01-2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速预测的发动机主动悬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8132B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8132B (zh) 一种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533717B (zh) 一种抑制塔架振动方法与系统
CN102520620B (zh) 单旋翼直升机/涡轴发动机通用综合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867121B (zh) 用于自旋恢复的直升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83850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基于rbf神经网络前馈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06950839A (zh) 一种自抗扰控制结构的构造方法
CN101688518A (zh) 可变速度风力涡轮机、谐振控制系统、运行可变速度风力涡轮机的方法、可变速度风力涡轮机中方法的使用以及谐振控制系统的使用
CN104850056B (zh) 一种适用于多通道耦合飞行器的伺服弹性试验及分析方法
CN105117539B (zh) 风力机叶片模态频率及其双峰高斯分布拟合方法
CN110320799B (zh) 一种面向航空发动机执行器故障的无扰切入容错控制方法
CN110875599A (zh) 一种电网频率振荡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Klimchenko et al. CFD/CSD study of interactional aerodynamics of a coaxial compound helicopter in high-speed forward flight
CN105863971A (zh) 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避振的虚拟质量控制方法
CN112701723A (zh) 一种微电网经济控制系统及其数据篡改攻击的抵御方法
Shastry et al. Predicting Wake and Structural Loads in RPM Controlled Multirotor Aircraft
CN102736517A (zh) 一种针对三自由度直升机直接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
CN102081353B (zh) 电控旋翼桨距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2594069A (zh) 基于功率需求预测的涡轴发动机抗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59812B (zh) 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无人机损伤特性分析方法
CN102651628B (zh) 一种抑制电机闭环调速系统转子扭振的方法及其电路
Liu et al. Adaptive flutter suppression for a fighter wing vi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over a wide transonic range
CN105259755B (zh) 一种抑制轧机扭振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8649589A (zh) 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系统及参数优化方法
US6921248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torsional stability of the drivetrain of a machine, in particular of a helicopter
CN106684886A (zh) 一种svc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