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27095A -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27095A
CN106627095A CN201710009987.7A CN201710009987A CN106627095A CN 106627095 A CN106627095 A CN 106627095A CN 201710009987 A CN201710009987 A CN 201710009987A CN 106627095 A CN106627095 A CN 106627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gear
motor
disc
brak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99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27095B (zh
Inventor
段福海
王豫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y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99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27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27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7095A/zh
Priority to US15/719,623 priority patent/US9963029B1/en
Priority to ES17197190T priority patent/ES2726733T3/es
Priority to EP17197190.6A priority patent/EP3312035B1/en
Priority to HUE17197190A priority patent/HUE043317T2/hu
Priority to JP2017204437A priority patent/JP6401368B2/ja
Priority to KR1020170137524A priority patent/KR101871217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27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27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B60K6/3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with the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4Series-parallel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一电机、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二电机、第六制动器依次同轴安装;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与第三行星排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弹性减震盘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的制动与释放,有效实现了发动机单独驱动、混合动力驱动和纯电动驱动等多档位驱动模式。本发明系统简洁、传动模式丰富、全干盘式制动、能耗低、传动效率和可靠性高;适用于前驱动的车辆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Description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动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混合动力使用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排放和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低排放和低能源消耗的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之一,尤其是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更高的节油率、节电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因而,更简洁的动力装置设计、更丰富的驱动模式、更可靠和更低损耗的模式切换方式和更高速轻量化电机的使用,成为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系统的最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多种驱动模式、高可靠性和传动效率、低损耗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一电机、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二电机、第六制动器依次同轴安装;所述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弹性减震盘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与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分别与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连接;所述第六制动器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轴、第二转臂、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轴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连接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差速器总成、左半轴、右半轴,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或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臂一体成型;所述中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差速器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任一项均包括左钳体、左活塞、左摩擦块、液压管、右钳体、右活塞、右摩擦块、制动盘;所述左钳体、右钳体相配合通过螺栓固定到行星排的箱体上;所述左活塞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左嵌体上,左活塞杆与左摩擦块连接,且左摩擦块通过滑槽与左钳体连接,左摩擦块沿滑槽在左钳体上往复运动;所述右活塞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右嵌体上,右活塞杆与右摩擦块连接,且右摩擦块通过滑槽与右钳体连接,右摩擦块沿滑槽在右钳体上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油管分别与左活塞、右活塞连接,所述制动盘位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中间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齿圈通过齿圈连接件与第二内齿圈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制动盘与齿圈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制动盘与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制动盘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六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输出轴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输出轴与第二太阳轮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三内齿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三太阳轮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单独驱动时,所述第一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以及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单独驱动时,第一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所述第二电机单独驱动,第一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时;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电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二电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等技术。通过选择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和第六制动器的闭合和释放,实现发动机三个档位单独驱动、第一电机三个档位单独驱动、第二电机二个档位单独驱动、发动机与第二电机多模式联合驱动、发动机与第一电机多模式联合驱动以及发动机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三者多模式联合驱动模式。并实现了发动机高速单独驱动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子制动模式。本发明具有传动系统简洁、传动模式丰富、全干盘式制动器结构、节油节电性能强、寿命长、转动惯量小、动力强劲、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前驱动的车辆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1、弹性减震盘2、第一电机3、第一行星排4、第二行星排5、第三行星排6、第二电机7、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第六制动器13、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14。将发动机1、弹性减震盘2、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一电机3、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第二电机7、第六制动器13依次同轴安装。将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14与第三行星排6连接。具体实施中将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设置成空心轴,并将与弹性减震盘2连接的输入轴16穿过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与第一行星排4连接;将第一制动器8与输入轴16连接;第二制动器9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连接;第三制动器10分别与第一行星排4、第二行星排5连接;将第三行星排6分别与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3连接,第六制动器13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择控制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的闭合和释放,实现发动机1的三个档位单独驱动、第一电机3的三个档位单独驱动、第二电机7的二个档位单独驱动、发动机1与第二电机7多模式联合驱动、发动机1与第一电机3多模式联合驱动以及发动机1与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的三者多模式联合驱动模式。并实现了发动机1高速单独驱动时,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转子制动模式。有效降低了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了传动效率,实现了节油节电和节能降耗。本发明具有传动系统简洁、传动模式丰富、全干盘式制动器结构、寿命长、转动惯量小、动力强劲、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更为具体地,第一行星排4包括第一太阳轮18、第一行星轮19、第一转臂20、第一行星轮轴21、第一内齿圈22,第一行星轮轴21与第一转臂20连接,第一行星轮19与第一行星轮轴21连接;第一太阳轮18与第一行星轮19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19与第一内齿圈22内啮合连接。
第二行星排5包括第二太阳轮23、第二行星轮24、第二行星轮轴25、第二转臂26、第二内齿圈27,第二行星轮轴25与第二转臂26连接,第二行星轮24与第二行星轮轴25连接;第二太阳轮23与第二行星轮24外啮合连接;第二行星轮24与第二内齿圈27内啮合连接。
第三行星排6包括第三太阳轮28、第三行星轮29、第三内齿圈30,第三行星轮29与第二行星轮轴25连接;第三太阳轮28与第三行星轮29外啮合连接;第三行星轮29与第三内齿圈30内啮合连接。
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14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中间连接轴33、第三齿轮34、第四齿轮35、差速器总成36、左半轴37、右半轴38,第一齿轮31与第二转臂26连接;或第一齿轮31与第二转臂26整体加工成型;本案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分体加工,固定连接方式。中间连接轴33的两端分别通过花键副与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4连接;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外啮合连接,第三齿轮34与第四齿轮35外啮合连接;第四齿轮35与差速器总成36固定连接;差速器总成36分别与左半轴37、右半轴38固定连接。
本中的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第六制动器13结构相同;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第六制动器13任一项均包括左钳体39、左活塞40、左摩擦块41、液压管42、右钳体43、右活塞44、右摩擦块45和制动盘46;将左钳体39、右钳体43相配合通过螺栓固定到行星排的箱体上;将左活塞40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左嵌体39上,左活塞杆与左摩擦块41连接,且左摩擦块41通过滑槽与左钳体39连接,左摩擦块41沿滑槽在左钳体39上往复运动。将右活塞44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右嵌体43上,右活塞杆与右摩擦块45连接,且右摩擦块45通过滑槽与右钳体43连接,右摩擦块45沿滑槽在右钳体43上往复运动;将液压油管42分别与左活塞40、右活塞44连接,将制动盘46安装在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中间与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间隙配合连接。具体使用中将液压油管42与外部液压源连接,即可分别驱动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第六制动器13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运动,带动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实现对制动盘46的制动以及释放。
更为具体地,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与第二内齿圈27连接,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与齿圈连接件47连接;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与输入轴16连接;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连接;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连接。
第三太阳轮28、第三太阳轮输出轴48均为空心结构,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穿过第三太阳轮28、第三太阳轮输出轴48与第二太阳轮23连接;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与第三内齿圈30连接;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与第三太阳轮输出轴48连接。
运行过程中,当发动机1单独驱动时,将第一制动器8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制动其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释放其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制动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释放其制动盘46以及第六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则发动机1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11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制动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则发动机1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11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释放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制动其制动盘46,则发动机1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当第一电机3单独驱动时,第一制动器8制动其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释放其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释放其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制动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释放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则第一电机3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11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制动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则第一电机3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11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制动其制动盘46,则第一电机3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当第二电机7单独驱动,第一制动器8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释放其制动盘46、第六制动器13释放其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释放其制动盘46时;第四制动器11制动其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释放其制动盘46,则第二电机7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当第四制动器11释放其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制动其制动盘46,则第二电机7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
本发明主要控制策略和工作模式如下:
一、发动机单独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低速大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如下: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二制动器9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二制动器9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五制动器12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五制动器12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发动机1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关系:
其中:Z1表示第一太阳轮18齿数;Z2表示第一内齿圈22齿数;Z3表示第二行星轮24齿数;Z4表示第二太阳轮23齿数;Z5表示第二内齿圈27齿数;Z6表示第三太阳轮28齿数;Z7表示第三行星轮29齿数;Z8表示第三内齿圈30齿数;Z9第一齿轮31齿数;Z10表示第二齿轮32齿数;Z11表示第三齿轮34齿数;Z12表示第四齿轮35齿数;n1表示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的转速;ne表示发动机1的转速;n2表示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的转速;n3表示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下列出现的字母均按上述表述意思代表构件参数)
二、发动机单独I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中速大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如下: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六制动器13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六制动器13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发动机1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三内齿圈30、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二太阳轮23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关系:
三、发动机单独II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高速大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和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具体如下: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二制动器9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二制动器9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四制动器11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四制动器11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发动机1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关系:
四、第一电机单独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低速中等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二电机7处于关闭状态。具体如下: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一制动器8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一制动器8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高压制动油液进入到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的液压管42,通过制动的液压管42进入到第五制动器12的左活塞40、右活塞44腔体内,进而推动左活塞40、右活塞44经第五制动器12的左摩擦块41、右摩擦块45夹紧制动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第一电机3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此时,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电机3转动方向与发动机1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关系:
其中“-”表示差速器总成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转速转向相反。
五、第一电机单独I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中速中等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二电机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电机3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此时,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电机3转动方向与发动机1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三太阳轮28、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二太阳轮23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关系:
其中“-”表示差速器总成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转速转向相反。
六、第一电机单独II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高速中等功率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二电机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电机3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此时,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电机3转动方向与发动机1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关系:
其中“-”表示差速器总成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转速转向相反。
七、第二电机单独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低速大转矩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机7将动力由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多个第二行星轮24;由于第二内齿圈27、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太阳轮23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关系:
八、第二电机单独II档驱动模式
当整车处于低速大转矩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三制动器1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机7将动力由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多个第二行星轮24;由于第三内齿圈30、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二内齿圈27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太阳轮23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关系:
九、发动机与第一电机低速较大功率联合驱动模式ECVTI:
当整车处于低速较大功率无级变速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按最佳燃油恒定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第一电机3按设定转速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19;来自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的动力在第一行星轮19处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后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3转速关系:
十、发动机与第一电机中速大功率联合驱动模式ECVTI I:
当整车处于中速较大功率无级变速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释放状态,第六制动器1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按最佳燃油恒定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第一电机3按设定转速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19;来自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的动力在第一行星轮19处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后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三内齿圈30、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二太阳轮23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3转速关系:
十一、发动机与第一电机高速大功率联合驱动模式ECVTIII:
当整车处于高速较大功率无级变速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按最佳燃油恒定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第一电机3按设定转速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行星轮19;来自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的动力在第一行星轮19处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后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3转速关系:
十二、发动机与第二电机联合驱动模式ECVT:
当整车处于中低速较大转矩无级变速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按最佳燃油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第二电机7按设定转速将动力由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多个第二行星轮24,来自发动机1和第二电机7的动力由第二行星轮24进行叠加后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和第二电机7转速关系:
十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连接联合驱动模式ECVT:
当整车处于中高速较大功率高效无级变速运行工况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第一电机3按最佳转速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此时,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电机3转动方向与发动机1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第二电机7按设定转速将动力由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多个第二行星轮24,来自发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的动力由第二行星轮24进行叠加后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
该模式下,差速器总成36输出转速与发动机和第二电机7转速关系:
其中“-”表示差速器总成输出转速与第一电机3转速转向相反。
十四、发动机与第一电机高效发电模式:
当整车电池包电量低于设定阈值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三制动器1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第一电机3处于发电机模式。发动机1按最佳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内齿圈22被制动,转臂24将动力由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此时,第一电机3处于发电机模式,第一电机3将来自发动机1的动力转换为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存储到电池包中。
该模式下,发动机1转速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关系:
十五、发动机1与第二电机7中低车速高效补电:
当整车电池包电量较低且发动机1单独驱动功率富余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第二电机7处于发电机模式。发动机1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一部分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另外一部动力由第二太阳轮23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该动力传递给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带动第二电机7转子43高速转动,此时,第二电机7处于发电机模式,第二电机7将来自发动机1的一部分动力转换为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存储到电池包中。
该模式下,发动机1转速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关系:
十六、发动机与第二电机高车速高效补电:
当整车电池包电量较低且发动机1单独驱动功率富余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和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第二电机7处于发电机模式。发动机1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被制动,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一部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转动。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另外一部动力由第二太阳轮23传递给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将该动力传递给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带动第二电机7转子43高速转动,此时,第二电机7处于发电机模式,第二电机7将来自发动机1的一部分动力转换为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存储到电池包中。
该模式下,发动机1转速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关系:
十七、第一电机快速启动发动机模式:
当整车由纯电动驱动向发动机驱动过渡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三制动器1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第一电机3处于驱动电机模式。第一电机3将动力由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由于第一内齿圈22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太阳轮18通过第一行星轮19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第一转臂20将动力由输入轴16传递给弹性减震盘2,进而驱动发动机1曲轴至设定启动转速,完成发动机1快速启动。
该模式下,发动机1转速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关系:
十八、发动机1单独静止起步车辆模式:
当整车电池包电量极低或电驱动故障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二制动器9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按稳定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第二制动器9逐渐增加制动油液油压,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逐渐被制动,进而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逐渐被制动,进而第一太阳轮18逐渐被制动,第一转臂20逐渐将动力由多个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第一内齿圈22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由于第二太阳轮23、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且第二行星轮24与第三行星轮29固定连接,来自第二内齿圈27的动力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传递给第二转臂26;第二转臂2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通过外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中间连接轴3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将动力通过外啮合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力传递给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带动左右车轮逐渐转动,进而带动整车平顺起步加速;当整车车速达到发动机1稳定转速对应值时,第二制动器9完全制动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即完全制动第一太阳轮18,完成发动机1单独驱动整车起步加速至设定车速。
十九、第一电机高车速制动能量回收:
当整车处于纯电动驱动高车速进行制动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处于关闭状态。整车动能由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能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通过中间连接轴33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将动能传递第二转臂26;由于第二太阳轮23和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第二转臂26将动能由第三行星轮29和第二行星轮24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第二内齿圈27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内齿圈22通过第一行星轮19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能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第一电机3定子17将产生的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储存到电池包中,完成对整车高车速电制动能量回收。
该模式下,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与差速器总成36输入转速关系:
二十、第一电机3中等车速制动能量回收:
当整车处于纯电动驱动中等车速进行制动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处于关闭状态。整车动能由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能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通过中间连接轴33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将动能传递第二转臂26;由于第三内齿圈30和第三太阳轮28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二太阳轮23处于制动状态,第二转臂26将动能由第二行星轮24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第二内齿圈27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内齿圈22通过第一行星轮19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能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第一电机3定子17将产生的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储存到电池包中,完成对整车中等车速电制动能量回收。
该模式下,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与差速器总成36输入转速关系:
二十一、第一电机低车速制动能量回收:
当整车处于纯电动驱动较低等车速进行制动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四制动器11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一制动器8和第五制动器12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和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处于关闭状态。整车动能由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能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通过中间连接轴33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将动能传递第二转臂26;由于第二太阳轮23和第三内齿圈30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太阳轮28处于制动状态,第二转臂26将动能由第三行星轮29和第二行星轮24传递给第二内齿圈27,第二内齿圈27通过齿圈连接件47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内齿圈22;由于第一转臂20处于制动状态,第一内齿圈22通过第一行星轮19将动能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能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第一电机3定子17将产生的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储存到电池包中,完成对整车高车速电制动能量回收。
该模式下,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转速与差速器总成36输入转速关系:
二十二、第二电机中高车速制动能量回收:
当整车处于发动机驱动中高车速进行制动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四制动器11、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三制动器10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进入发电模式,发动机1按最佳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内齿圈22被制动,转臂24将动力由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第一电机3将来自发动机1的动力转换为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存储到电池包中。整车动能由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能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通过中间连接轴33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将动能传递第二转臂26;由于第二内齿圈27处于制动状态,因此,第二转臂26经第二行星轮24将动能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将动能由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传递给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带动第二电机7转子43高速转动,第二电机7定子44将动能转换为电能由控制器整流后储存到电池包中,完成对整车减速制动能量回收。
该模式下,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与差速器总成36输入转速关系:
二十三、第二电机低车速制动能量回收:
当整车处于发动机驱动较低车速进行制动时,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第一制动器8、第二制动器9、第三制动器10、第五制动器12和第六制动器13处于释放状态,第四制动器1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制动器8的制动盘46、第二制动器9的制动盘46、第三制动器10的制动盘46、第五制动器12的制动盘46和第六制动器13的制动盘46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第四制动器11的制动盘46处于制动状态,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3进入发电模式,发动机1按最佳转速将动力由弹性减震盘2传递给输入轴16,输入轴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转臂20,由于第一内齿圈22被制动,转臂24将动力由第一行星轮19传递给第一太阳轮18,第一太阳轮18将动力传递给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15带动第一电机3转子16高速转动,第一电机3将来自发动机1的动力转换为电能经控制器整流后存储到电池包中。整车动能由左半轴37和右半轴38传递给差速器总成36,差速器总成36将动能传递给第四齿轮35,第四齿轮35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通过中间连接轴33传递给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通过外啮合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将动能传递第二转臂26;由于第三内齿圈30处于制动状态,因此,第二转臂26经第二行星轮24和第三行星轮29将动能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3,第二太阳轮23将动能由第二太阳轮输出轴42传递给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带动第二电机7转子43高速转动,第二电机7定子44将动能转换为电能由控制器整流后储存到电池包中,完成对整车减速制动能量回收。
该模式下,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17转速与差速器总成36输入转速关系: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盘、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一电机、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二电机、第六制动器依次同轴安装;所述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弹性减震盘通过输入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与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分别与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连接;所述第六制动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转臂、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与第一转臂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轴、第二转臂、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轴与第二转臂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平行轴齿轮差速传动模块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连接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差速器总成、左半轴、右半轴,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臂连接;或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臂一体成型;所述中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差速器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第五制动器、第六制动器任一项均包括左钳体、左活塞、左摩擦块、液压管、右钳体、右活塞、右摩擦块、制动盘;所述左钳体、右钳体相配合通过螺栓固定到行星排的箱体上;所述左活塞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左嵌体上,左活塞杆与左摩擦块连接,且左摩擦块通过滑槽与左钳体连接,左摩擦块沿滑槽在左钳体上往复运动;所述右活塞通过密封组件安装在右嵌体上,右活塞杆与右摩擦块连接,且右摩擦块通过滑槽与右钳体连接,右摩擦块沿滑槽在右钳体上往复运动;所述液压油管分别与左活塞、右活塞连接,所述制动盘位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中间与左摩擦块、右摩擦块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通过齿圈连接件与第二内齿圈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的制动盘与齿圈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制动盘与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的制动盘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六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输出轴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三太阳轮、第三太阳轮输出轴与第二太阳轮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三内齿圈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的制动盘与第三太阳轮输出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单独驱动时,所述第一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以及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发动机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单独驱动时,第一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一电机按III档驱动车辆行驶;
所述第二电机单独驱动,第一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六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五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时;第四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二电机按I档驱动车辆行驶;或第四制动器释放其制动盘、第三制动器制动其制动盘,第二电机按II档驱动车辆行驶。
CN201710009987.7A 2016-10-21 2017-01-06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Active CN106627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9987.7A CN106627095B (zh) 2017-01-06 2017-01-06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US15/719,623 US9963029B1 (en) 2016-10-21 2017-09-29 Hybrid transmission device
ES17197190T ES2726733T3 (es) 2016-10-21 2017-10-19 Una transmisión híbrida
EP17197190.6A EP3312035B1 (en) 2016-10-21 2017-10-19 A hybrid transmission
HUE17197190A HUE043317T2 (hu) 2016-10-21 2017-10-19 Hibrid átvitel
JP2017204437A JP6401368B2 (ja) 2016-10-21 2017-10-23 ハイブリッド・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KR1020170137524A KR101871217B1 (ko) 2016-10-21 2017-10-23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9987.7A CN106627095B (zh) 2017-01-06 2017-01-06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7095A true CN106627095A (zh) 2017-05-10
CN106627095B CN106627095B (zh) 2019-05-24

Family

ID=5884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9987.7A Active CN106627095B (zh) 2016-10-21 2017-01-06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2709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45A (zh) * 2017-05-22 2017-08-18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含三档自动变速模块的多模复合混合动力装置
CN107310366A (zh) * 2017-07-25 2017-11-03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双电机高低速区复合双速驱动总成
KR20180044221A (ko) * 2016-10-21 2018-05-02 광저우 선마일 다이나믹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리미티드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SE2251511A1 (en) * 2022-12-21 2024-06-22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SE2251512A1 (en) * 2022-12-21 2024-06-22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6288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Aisin Aw Co., Ltd. Hybrid drive unit
CN101153646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互联齿轮组的多模式电动无级变速器
US7399246B2 (en) * 2006-04-12 2008-07-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ybrid power transmission
US20080176697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c. Multi-mode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with three fixed interconnections and two input clutches
WO2012025202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ybridantriebs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5134893A (zh) * 2014-06-05 2015-12-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中间轴的多速变速器
CN206351629U (zh) * 2017-01-06 2017-07-25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6288A1 (en) * 2005-06-07 2006-12-07 Aisin Aw Co., Ltd. Hybrid drive unit
US7399246B2 (en) * 2006-04-12 2008-07-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ybrid power transmission
CN101153646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互联齿轮组的多模式电动无级变速器
US20080176697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c. Multi-mode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with three fixed interconnections and two input clutches
WO2012025202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ybridantriebs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5134893A (zh) * 2014-06-05 2015-12-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中间轴的多速变速器
CN206351629U (zh) * 2017-01-06 2017-07-25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44221A (ko) * 2016-10-21 2018-05-02 광저우 선마일 다이나믹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리미티드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KR101871217B1 (ko) 2016-10-21 2018-08-02 광저우 선마일 다이나믹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리미 티드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
CN107054045A (zh) * 2017-05-22 2017-08-18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含三档自动变速模块的多模复合混合动力装置
CN107054045B (zh) * 2017-05-22 2018-03-23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含三挡自动变速模块的多模复合混合动力装置
CN107310366A (zh) * 2017-07-25 2017-11-03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双电机高低速区复合双速驱动总成
CN107310366B (zh) * 2017-07-25 2023-08-29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双电机高低速区复合双速驱动总成
SE2251511A1 (en) * 2022-12-21 2024-06-22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SE2251512A1 (en) * 2022-12-21 2024-06-22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WO2024136722A1 (en) * 2022-12-21 2024-06-27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WO2024136726A1 (en) * 2022-12-21 2024-06-27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SE546265C2 (en) * 2022-12-21 2024-09-17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SE546264C2 (en) * 2022-12-21 2024-09-17 Scania Cv Ab 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7095B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1629U (zh)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N106627095A (zh) 六盘制动式多模插电式混合动力装置
CN106560336B (zh)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2815198B (zh) 基于无级变速传动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07809033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7809032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2895876A (zh) 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电动机/飞轮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7809039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2011320U (zh) 一种车辆用混合动力系统
CN106494216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前驱动力系统
CN109591570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7310366B (zh) 双电机高低速区复合双速驱动总成
CN206884718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07054045B (zh) 含三挡自动变速模块的多模复合混合动力装置
CN109203953A (zh) 双电机纯电动多模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6671767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CN106696679B (zh) 电磁粉制动式共转臂双行星排混合动力装置
CN206231217U (zh)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2139626A (zh) 一种车辆用混合动力系统
CN109591576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6159378U (zh) 一种机械软启动行星减速器
CN207809035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6351628U (zh) 电磁粉制动式共转臂双行星排混合动力装置
CN106740051B (zh) 电子制动钳式三速多模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109835164A (zh) 双并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