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
背景技术
鱼饲料,是用来喂养鱼的具有丰富营养的配方型饲料,相比天然食材喂养,鱼饲料喂养显得更为普遍,然而目前大部分鱼饲料的喂养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人工投放的缺陷在于,直接将鱼饲料投入水中,若颗粒过大或未完全泡发,会导致鱼不易消化,甚至因吞食过多而引起胀肚,从而导致死亡,此外,人工投放会导致饲料的分布不均匀,并且人工投放效率较低、工作量较大,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包括水泵、抽料管、搅拌机构和投放机构,所述水泵设置在搅拌机构内,所述抽料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抽料管的另一端与投放机构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室、搅拌室、进料斗、进料口、进水口、滤网、驱动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驱动室位于搅拌室的上方,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搅拌室的顶面上,所述进料口位于驱动室的一侧,所述进料斗竖向设置,所述进料斗的底端经进料口伸入搅拌室内,所述进料斗位于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搅拌室的外壁上,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搅拌室内,所述驱动单元与搅拌单元连接,所述滤网水平设置在搅拌室的内壁上,所述滤网位于搅拌单元和水泵之间,所述水泵位于滤网的下方,所述水泵设置在搅拌室的内壁上;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转轴、第一蜗轮、套筒、第一圆柱齿轮、第三轴承、第一电机、蜗杆、第二轴承、第二转轴、第二蜗轮和第二圆柱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驱动室内壁的顶面上,所述搅拌室的顶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和套筒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经通孔伸入搅拌室内,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套筒与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套设在套筒上,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搅拌室的上端面上,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第三轴承的上方,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经通孔伸入搅拌室内,所述套筒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蜗轮位于第一轴承和套筒之间,所述第一圆柱齿轮套设在套筒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位于第三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驱动室内壁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一圆柱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蜗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蜗轮位于第二轴承和第二圆柱齿轮之间,所述蜗杆位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之间,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均与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驱动室的内壁上;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电热片和触发组件,所述第二连杆水平设置,所述套筒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搅拌杆有两个,两个第二搅拌杆以套筒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二连杆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杆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搅拌杆有两个,两个第一搅拌杆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杆位于两个第二搅拌杆之间,所述电热片至少有两个,所述各电热片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内壁上,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内部,所述触发组件与各电热片电连接,所述滤网位于第一搅拌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的下方;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片、第二触片、弹簧和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弹簧水平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支杆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触片连接,所述第一触片设置在第一连杆的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支杆垂直,所述第二触片位于弹簧和第一触片之间,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与各电热片电连接;
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支板、第三支杆、第四轴承、旋转单元和投放单元,所述支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板套设在抽料管上,所述第四轴承竖向设置,所述第四轴承套设在抽料管的另一端上,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支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三支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与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另一端位于支板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杆有两个,两个第三支杆以轴承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投放单元设置在第四轴承上,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投放单元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搅拌效率,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均设有翅片,所述翅片至少有两个,所述各翅片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滤网堵塞,从而提高过滤效率,所述第一搅拌杆的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和盘刷,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搅拌杆的内壁的底面上,所述盘刷竖向设置,所述盘刷套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与盘刷传动连接,所述盘刷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有两个,两个第二电机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盘刷有两个,两个盘刷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盘刷位于滤网的上方,所述盘刷与滤网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均匀投料,所述投放单元包括投料总管和投料分管,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投料总管的一端的内部,所述第四轴承的外圈与投料总管的内壁连接,所述投料分管至少有两个,所述各投料分管均匀设置在投料总管的另一端,所述各投料分管周向设置在投料总管的外壁上,所述投料总管与投料分管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投料效率,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二支杆、第三转轴、转轮和转叶,所述第二支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与投料总管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以第三转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转轮套设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所述转叶至少有两个,所述各转叶均匀设置在转轮上,所述各转叶周向设置在转轮的外圈上。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从而灵活掌控机械元件的运转情况,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首先,搅拌机构将饲料和水充分搅拌,并可在饲料比例较多时启动加热模式,提高搅拌效率,其次,设置在搅拌室内的滤网可过滤出未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将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在水泵的作用下由抽料管抽出,这既可以使抽料管不易堵塞,又可以投放出搅拌更充分的饲料,而有利于鱼进食后的消化吸收,另外,经滤网滤出的较粗的饲料浆可在盘刷的作用下变得较细腻并经滤网流出,由此使得滤网不易堵塞从而提高过滤效率,最后,被充分搅拌的饲料由投料分管在旋转的同时进行投放,达到了均匀投放的效果,提高了投放效率,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的搅拌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的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室,2.第一蜗轮,3.第一轴承,4.第一转轴,5.第一电机,6.蜗杆,7.第二轴承,8.第二转轴,9.第二蜗轮,10.第二圆柱齿轮,11.第一圆柱齿轮,12.第三轴承,13.套筒,14.第一触片,15.第二触片,16.弹簧,17.第一支杆,18.水泵,19.滤网,20.电热片,21.翅片,22.搅拌室,23.盘刷,24.第二电机,25.第一搅拌杆,26.第二搅拌杆,27.第一连杆,28.进水口,29.第二连杆,30.进料口,31.进料斗,32.抽料管,33.第四轴承,34.第二支杆,35.第三转轴,36.投料分管,37.转叶,38.转轮,39.投料总管,40.支板,41.第三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包括水泵18、抽料管32、搅拌机构和投放机构,所述水泵18设置在搅拌机构内,所述抽料管32的一端与水泵18连接,所述抽料管32的另一端与投放机构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室1、搅拌室22、进料斗31、进料口30、进水口28、滤网19、驱动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驱动室1位于搅拌室22的上方,所述进料口30设置在搅拌室22的顶面上,所述进料口30位于驱动室1的一侧,所述进料斗31竖向设置,所述进料斗31的底端经进料口30伸入搅拌室22内,所述进料斗31位于搅拌单元的上方,所述进水口28设置在搅拌室22的外壁上,所述搅拌单元设置在搅拌室22内,所述驱动单元与搅拌单元连接,所述滤网19水平设置在搅拌室22的内壁上,所述滤网19位于搅拌单元和水泵18之间,所述水泵18位于滤网19的下方,所述水泵18设置在搅拌室22的内壁上;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轴承3、第一转轴4、第一蜗轮2、套筒13、第一圆柱齿轮11、第三轴承12、第一电机5、蜗杆6、第二轴承7、第二转轴8、第二蜗轮9和第二圆柱齿轮10,所述第一转轴4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轴承3套设在第一转轴4的一端,所述第一轴承3设置在驱动室1内壁的顶面上,所述搅拌室22的顶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和套筒13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经通孔伸入搅拌室22内,所述套筒13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套筒13与第一转轴4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轴承12套设在套筒13上,所述第三轴承12设置在搅拌室22的上端面上,所述套筒13的一端位于第三轴承12的上方,所述套筒13的另一端经通孔伸入搅拌室22内,所述套筒13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2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第一蜗轮2位于第一轴承3和套筒13之间,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1套设在套筒13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1位于第三轴承12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8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轴承7套设在第二转轴8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轴承7设置在驱动室1内壁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套设在第二转轴8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0与第一圆柱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二蜗轮9套设在第二转轴8上,所述第二蜗轮9位于第二轴承7和第二圆柱齿轮10之间,所述蜗杆6位于第一蜗轮2和第二蜗轮9之间,所述第一蜗轮2和第二蜗轮9均与蜗杆6啮合,所述蜗杆6与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5与蜗杆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在驱动室1的内壁上;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7、第二连杆29、第一搅拌杆25、第二搅拌杆26、电热片20和触发组件,所述第二连杆29水平设置,所述套筒13的下端与第二连杆29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26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搅拌杆26的一端与第二连杆2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2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杆29的下方,所述第二搅拌杆26有两个,两个第二搅拌杆26以套筒13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二连杆29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第二连杆29与第一转轴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杆29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杆2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7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5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杆25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25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杆27的下方,所述第一搅拌杆25有两个,两个第一搅拌杆25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两个第一搅拌杆25位于两个第二搅拌杆26之间,所述电热片20至少有两个,所述各电热片20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的内壁上,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杆27的内部,所述触发组件与各电热片20电连接,所述滤网19位于第一搅拌杆25远离第一连杆27的一端的下方;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片14、第二触片15、弹簧16和第一支杆17,所述第一支杆17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杆17设置在第一连杆27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杆17与第一转轴4同轴设置,所述弹簧16水平设置,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支杆17连接,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二触片15连接,所述第一触片14设置在第一连杆27的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触片14和第二触片15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支杆17垂直,所述第二触片15位于弹簧16和第一触片14之间,所述第一触片14和第二触片15与各电热片20电连接;
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支板40、第三支杆41、第四轴承33、旋转单元和投放单元,所述支板40水平设置,所述支板40套设在抽料管32上,所述第四轴承33竖向设置,所述第四轴承33套设在抽料管32的另一端上,所述第四轴承33设置在支板40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三支杆41竖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杆41的一端与支板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杆41的另一端位于支板40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杆41有两个,两个第三支杆41以轴承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投放单元设置在第四轴承33上,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投放单元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搅拌效率,所述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上均设有翅片21,所述翅片21至少有两个,所述各翅片21均匀设置在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的外壁上,由于若干个翅片21的设置可以增加搅拌面积,并且,在启动加热模式时,由于翅片21的导热性较强,可以增大热传导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搅拌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滤网19堵塞,从而提高过滤效率,所述第一搅拌杆25的远离第一连杆27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4和盘刷23,所述第二电机24设置在第一搅拌杆25的内壁的底面上,所述盘刷23竖向设置,所述盘刷23套设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24与盘刷23传动连接,所述盘刷23位于第二电机24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24有两个,两个第二电机24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盘刷23有两个,两个盘刷23以第一转轴4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盘刷23位于滤网19的上方,所述盘刷23与滤网19抵靠,由于盘刷23抵靠在滤网19上,并在第二电机24的驱动下转动,因而沉积在滤网19上表面的较大的饲料颗粒可以通过盘刷23和滤网19的摩擦变成较小的颗粒,由此使饲料浆变得更细腻并经滤网19流出,从而防止滤网19被较粗的饲料浆堵塞,提高过滤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均匀投料,所述投放单元包括投料总管39和投料分管36,所述第四轴承33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一端的内部,所述第四轴承33的外圈与投料总管39的内壁连接,所述投料分管36至少有两个,所述各投料分管36均匀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另一端,所述各投料分管36周向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外壁上,所述投料总管39与投料分管36连通,由于饲料从投料总管39流出后可分别流向若干个投料分管36,使得投料的范围扩大,从而实现均匀投料的目的。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投料效率,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二支杆34、第三转轴35、转轮38和转叶37,所述第二支杆34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杆34的两端与投料总管39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5竖向设置,所述第三转轴35的一端与第二支杆34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4的两端以第三转轴35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转轮38套设在第三转轴35的另一端,所述转叶37至少有两个,所述各转叶37均匀设置在转轮38上,所述各转叶37周向设置在转轮38的外圈上,由于饲料流向转叶37时,转叶37转动,带动转轮38、第三转轴35和第二支杆34转动,继而带动投料总管39转动,由于投料分管36均匀分布在投料总管39上,使投料分管36可边旋转边投料,并且,饲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投射地更远,从而使投料范围扩大,提高了投料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从而灵活掌控机械元件的运转情况,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24均为伺服电机,由于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故能形成智能操控系统,便于控制搅拌机构的运转状态。
该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其中,搅拌机构设置在岸上,投放机构设置在水中,投料分管36位于水面的上方,当需要投放饲料时,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驱动蜗杆6转动,由于蜗杆6位于第一蜗轮2和第二蜗轮9之间,第一蜗轮2和第二蜗轮9均与蜗杆6啮合,故第一蜗轮2和第二蜗轮9做同向转动,由于第二蜗轮9和第二圆柱齿轮10均套设在第二转轴8上,故第二蜗轮9通过第二转轴8驱动第二圆柱齿轮10做同向转动,因而第一蜗轮2和第二圆柱齿轮10做同向转动,由于第二圆柱齿轮10与第一圆柱齿轮11啮合,所以第一圆柱齿轮11和第二圆柱齿轮10做反向转动,因而第一蜗轮2和第一圆柱齿轮11做反向转动,由于第一蜗轮2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第一转轴4的底端又与第一连杆27的上端面连接,故第一蜗轮2通过第一转轴4驱动第一连杆27做同向转动,另外,由于第一圆柱齿轮11套设在套筒13上,套筒13的底端与第二连杆29的上端面连接,故第一圆柱齿轮11通过套筒13驱动第二连杆29做同向转动,又由于套筒13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套筒13与第一转轴4滑动连接,故第一连杆27和第二连杆29做反向转动,因为第一搅拌杆25设置在第一连杆27上,第二搅拌杆26设置在第二连杆29上,所以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做反向的圆周运动进行搅拌,同时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上均设有翅片21,从而增大了搅拌的接触面积,并且第一搅拌杆25和第二搅拌杆26同时搅拌,比一根搅拌棒单独搅拌节约时间,故可相对地提高搅拌效率,将饲料和水充分搅拌,其次,当饲料比例较多时,可通过控制电机间接提高第一连杆27的转动速度,此时,由于第一连杆27水平设置,第一支杆17竖向设置在第一连杆27的内壁上,第一支杆17与第一转轴4同轴设置,弹簧16水平设置,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支杆17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与第二触片15连接,第一触片14设置在第一连杆27的一端的内壁上,第一触片14和第二触片15所在的直线与第一支杆17垂直,第二触片15位于弹簧16和第一触片14之间,故弹簧16在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一支杆17的方向弹出,使第一触片14和第二触片15接触,由于第一触片14和第二触片15与各电热片20电连接,故各电热片20开始工作,启动加热模式,由于温度升高能提高饲料的溶解速率,由此间接提高了搅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滤网19水平设置在搅拌室22的内壁上,滤网19位于搅拌单元和水泵18之间,水泵18位于滤网19的下方,故滤网19可过滤出未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将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在水泵18的作用下由抽料管32抽出,这既可以使抽料管32不易堵塞,又可以投放出搅拌更充分的饲料,而有利于鱼进食后的消化吸收,其次,由于第一搅拌杆25的远离第一连杆27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24和盘刷23,盘刷23竖向设置,盘刷23套设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24与盘刷23传动连接,盘刷23位于滤网19的上方,盘刷23与滤网19抵靠,此时,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驱动盘刷23转动,沉积在滤网19上表面的较大的饲料颗粒可以通过盘刷23和滤网19的摩擦变成较小的颗粒,由此使饲料浆变得更细腻并经滤网19流出,从而防止滤网19被较粗的饲料浆堵塞,提高过滤效率,最后,当饲料被充分搅拌后,启动水泵18,由于水泵18位于滤网19的下方,抽料管32的一端与水泵18连接,抽料管32的另一端与投放机构连接,因而水泵18可将过滤后较细腻的饲料浆由抽料管32抽至投放机构,由于第四轴承33套设在抽料管32的另一端上,第四轴承33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一端的内部,第四轴承33的外圈与投料总管39的内壁连接,投料分管36至少有两个,各投料分管36均匀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另一端,各投料分管36周向设置在投料总管39的外壁上,投料总管39与投料分管36连通,因此饲料从抽料管32流经投料总管39后可分别流向若干个投料分管36,使得投料的范围扩大,同时,由于第二支杆34水平设置,第二支杆34的两端与投料总管39的内壁连接,第三转轴35竖向设置,第三转轴35的一端与第二支杆34的下端面连接,第二支杆34的两端以第三转轴35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转轮38套设在第三转轴35的另一端,转叶37至少有两个,各转叶37均匀设置在转轮38上,各转叶37周向设置在转轮38的外圈上,所以,当饲料流向转叶37时,转叶37转动,带动转轮38、第三转轴35和第二支杆34转动,继而带动投料总管39转动,由于投料分管36均匀分布在投料总管39上,使投料分管36可边旋转边投料,并且,饲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投射地更远,从而使投料范围扩大,达到了均匀投放的效果,提高了投放效率,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饲料自动喂投装置,首先,搅拌机构将饲料和水充分搅拌,并可在饲料比例较多时启动加热模式,提高搅拌效率,其次,设置在搅拌室22内的滤网19可过滤出未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将被充分搅拌的饲料在水泵18的作用下由抽料管32抽出,这既可以使抽料管32不易堵塞,又可以投放出搅拌更充分的饲料,而有利于鱼进食后的消化吸收,另外,经滤网19滤出的较粗的饲料浆可在盘刷23的作用下变得较细腻并经滤网19流出,由此使得滤网19不易堵塞从而提高过滤效率,最后,被充分搅拌的饲料由投料分管36在旋转的同时进行投放,达到了均匀投放的效果,提高了投放效率,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模式。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