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2445A -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2445A
CN106612445A CN201510688903.8A CN201510688903A CN106612445A CN 106612445 A CN106612445 A CN 106612445A CN 201510688903 A CN201510688903 A CN 201510688903A CN 106612445 A CN106612445 A CN 106612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accepting devic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way audio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8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霖
刘琨
田康
刘聪
唐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89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2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2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04N21/6437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该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接收接受设备根据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根据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接收接受设备根据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屏互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背景技术
Miracast(视频分享的无线协议)是WIFI联盟(Wi-Fi Alliance)于2012年9月19日宣布启动的WIFI认证的视频分享的无线协议(Wi-Fi CERTIFIEDMiracast)认证项目。Miracast设备提供简化发现和设置,用户可以迅速在设备间传输视频。该技术与认证项目由Wi-Fi联盟中的移动与消费性电子设备制造商及芯片厂商共同制定。行业分析者预计Miracast认证设备的年产量在未来四年将超过10亿台。
Miracast用户可以尽情在大屏幕电视上浏览智能手机拍下的照片,通过会议室投影仪实时共享笔记本屏幕,或者在平板电脑上收看家庭电视机顶盒的直播节目。Miracast通过WIFI认证的WIFI直连(Wi-Fi CERTIFIED Wi-Fi Direct)形成连接,因此无需接入任何Wi-Fi网络——Miracast认证设备内部具备连接功能。
现有WiFi Display1.0规范,仅规定了发送设备(Source)端发送仅视频(Video-only)、仅音频(Audio-only)以及视频和音频(Video+Audio)三种模式,可分别实现视频、音频以及有声音的视频的传输。
在当前的Miracast V1.0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技术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只有发送设备到接受设备(Sink)的音视频通道,即发送设备只可以向接受设备发送音视频信息,而缺乏无线投屏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之间双向的音频/语音通信通道,双向的音频/语音通道指的是接受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全双工的低延迟语音音频互相传输功能。现有技术中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RTSP)的多媒体流只能实现从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的传输,在一定的使用场景下,例如,通过接受设备的话筒和扬声器经由发送设备的与外界通信时,利用当前的Miracast V1.0技术,无法完成。假设在移动终端同屏到车载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有电话接入,现有的miracast协议对该电话的回复包括话音的拾取只能通过移动终端本身的设备来进行,无法使用车机系统的麦克来作为电话数据的输入,此种情况下,会给驾驶员带来不便。
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传统解决方案是:在类似于蓝牙的解决方案中,蓝牙的电话控制规范(TCS-Binary)虽然可以实现语音流从接受设备到发送设备的传送,但是由于TCS-Binary控制蓝牙设备将音频信号从应用层直接传送到基带层,但接受设备无法分析处理音频信号,因此该种方案也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Miracast V2.0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同屏多媒体传输中无法实现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之间音频的全双工通信,使得同屏多媒体传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其中,所述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的步骤具体为: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双向音频通道设置参数:enable=0或enable=1;
其中,0表示关闭双向音频通道,1表示开启双向音频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包括:
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扩展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音频传输功能,使得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音频的传输,对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的功能进行了完善,满足了用户对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的使用需求,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Miracast V1.0提供的无线同屏传输方案的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交互的状态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中提供的无线同屏传输方案的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交互的状态示意图;
图4表示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服务能力协商的通信流程;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表示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以及关闭的通信流程;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受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同屏多媒体传输中无法实现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之间的音频的全双工通信,使得同屏多媒体传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步骤21,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且向接受设备发送该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主要用于获取接受设备进行双向音频通信的端口的信息。
步骤22,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
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接受设备在接收到包含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时,便知道与其连接的发送设备支持双向音频通信能力,在该接受设备也支持双向音频通信能力时,发送自身的音频发送端口的信息给与其连接的发送设备。
步骤23,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音频的交互,发送设备需告知接受设备,在进行双向音频通信时接受设备接收的是发送设备的哪个端口发送过来的音频信息,因此,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步骤24,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受设备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后,表明二者已经互相了解了各自的通信状态,以此便可进行后续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21至步骤24在完成后,并未实现上述二者的双向音频通信,只是使得二者了解了对方的通信能力,为后续的通信提供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为双向音频流单独开通通信端口,即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在有双向音频交互时,使用的是单独开通的通信端口进行通信,不与原来的音视频流复用,从而单独地保证了音频传输质量以及传输的低时延;而在只有发送设备到接受设备的同屏音视频通信时,使用的是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上原有的通信接口。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初始时刻接受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并等待提供服务,没有与任何发送设备建立传屏连接。假设在某一时刻发送设备预发送传屏,则遵循Miracast V1.0原有流程依次进行WIFI直连设备发现(WFD Device Discovery)、WIFI直连服务发现(WFD Service Discovery)、设备选择(Device Selection)、WIFI直连连接建立(WFD Connection Setup);而在进行WIFI直连能力协商阶段(WFD CapabilityNegotiation),发送设备首先向接受设备发送RTSP M1消息询问接受设备所支持的RTSP方法,接受设备回复M1应答;然后接受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M2消息询问发送设备所支持的RTSP方法,发送设备回复M2应答。
在进行完WIFI直连能力协商后,便需要进行服务能力的协商过程,此时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下发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即M3消息),在此M3消息中,发送设备通过获取参数(GET_PARAMETER)命令,询问接受设备对于双向音频通信的支持情况。
针对双向音频传送能力,首先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需要进行能力协商,能力协商在rtsp协议的M3消息、M4消息(参数设置消息)中完成,除了发送原有规定消息域之外,增加用于能力协商的域。
可选地,可以用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表示发送设备具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
如图4所示,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的服务能力协商的通信流程为:
步骤41,首先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发送M3消息;
该M3消息的第一步为GET_PARAMETER请求,在这一消息中,若发送设备支持双向音频传输能力,则向接受设备发送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若发送设备不支持双向音频传输能力,则发送设备还按照原来的通信流程进行消息的发送,即M3消息中不携带有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
与本发明相关的M3消息的格式可以为:
M3:GET_PARAMETER wfd_bidire_capacity。
M3消息的属性以及包含的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中M3消息的属性及包含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M3消息为发送设备发往接受设备的获取参数请求消息,其中,该M3消息中包含自身的内容类型(Content-Type)、内容长度(Content-Length)字段,还包括向接受设备请求的WIFI直连视频格式(wfd_video_formats)、WIFI直连视频编码(wfd_audio_codecs)、WIFI直连3D视频格式(wfd_3d_video_formats)、WIFI直连中的保护内容(wfd_content_protection)、WIFI直连的扩展显示标记数据(wfd_display_edid)、WIFI直连配对的接受设备(wfd_coupled_sink)、WIFI直连客户端实时传输协议端口(wfd_client_rtp_ports)和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需要说明的是,wfd_bidire_capacity为M3消息中新增的参数,其余参数均为M3消息中已有的参数。
步骤42,当接受设备在接收到的M3消息中发现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时,且该接受设备也支持双向音频通信时,则需要在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即M3应答消息)中传输接受设备进行双向音频通信时对应的发送音频信息的端口号,与上述M3消息对应的M3应答消息的实现格式可以为:
M3 RESPONSE:GET_PARAMETER OK;
wfd_bidire_capacity:port=3375。
具体地,M3应答消息的属性及包含的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M3应答消息的属性及包含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M3应答消息为接受设备发往发送设备的获取参数请求消息,其中,该M3应答消息中包含自身的内容类型(Content-Type)、内容长度(Content-Length)字段,同时还包含对M3消息中的WIFI直连视频格式(wfd_video_formats)、WIFI直连视频编码(wfd_audio_codecs)、WIFI直连3D视频格式(wfd_3d_video_formats)、WIFI直连中的保护内容(wfd_content_protection)、WIFI直连的扩展显示标记数据(wfd_display_edid)、WIFI直连配对的接受设备(wfd_coupled_sink)、WIFI直连客户端实时传输协议端口(wfd_client_rtp_ports)和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wfd_bidire_capacity)参数的答复,其中,none表示为空。需要说明的是,该M3应答消息对应M3消息增加的也是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的答复,在发送设备接收到该M3应答消息时,发送设备便知道了接受设备在进行双向音频通信时发送音频信息的端口为3375。
步骤43,发送设备在接收到M3应答消息时,需要向接受设备反馈携带有自身的端口号信息的M4消息,以此保证可以顺利与接受设备实现双向音频通信。
该M4消息的格式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M4:SET_PARAMETER wfd_bidire_capacity:port=3376。
步骤44,接受设备在接收到M4消息时,需要向发送设备反馈M4应答消息,以通知发送设备服务能力协商结束,该M4应答消息表明M4消息接收成功,例如M4应答消息的格式可以为:
M4 RESPONSE:SET_PARAMETER OK。
本实施例中,在接受设备和发送设备进行服务能力协商阶段,若二者均支持双向音频通信,则相互告知对方具有双向音频通信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此双向音频通信的协商依附于现有的RTSP中的消息,只是对消息的参数进行了相应的扩展,此种方式兼容了现有的Miracast设备,同时,使得发送设备在原有同屏应用的同时,具备双向音频通信的能力。
实施例二
因在实施例一中,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在进行完双向音频能力的协商后,并不表示就开通了双向音频能力,只有在需要进行双向音频通信时,才进行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因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51,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设备可以依据自身的设置在预设时机进行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例如当发送设备需要利用接受设备进行语音信息的反馈时,便进行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步骤52,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在Miracast中增加新消息来实现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和控制。
增加的消息有: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消息(可以称为M17消息)和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应答消息(可以称为M17应答消息);其中,
M17消息为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发起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命令,使用SET_PARAMETER命令,例如可以为:
WIFI直连双向音频建立(wfd_bidire_establish)命令。
M17应答消息为接受设备向发送设备反馈的针对于M17消息的应答,此应答消息表明接受设备成功接收到M17消息,并且可以建立双向音频通道。
当双向音频通道建立完成后,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可以继续发送上述M17消息和M17应答消息,以维持双向音频通道的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对话,可以不限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或者传输层协议来维持对话。
需要说明的是,当双向音频通道建立后,在不使用该双向音频通道时,为了降低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的资源消耗,可以实时地进行双向音频通道的关闭,在下次使用时,可以再次开启。因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均可以主动触发双向音频通道的开启/关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双向音频通道开启/关闭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为: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种方式为发送设备进行主动触发,其中,所述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的实现方式主要为: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双向音频通道设置参数:enable=0或enable=1;
其中,0表示关闭双向音频通道,1表示开启双向音频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双向音频通道开启/关闭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为: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第二种方式为接受设备进行主动触发,其中,第二消息与上述第一消息的内容类似,都包含双向音频通道设置参数。
本发明中,可以将包含有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信息的消息称为M18消息。
如图6所示,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以及关闭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步骤61,当首次建立双向音频通道时,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发送M17消息,该M17消息中包含wfd_bidire_establish命令,该命令用于告知接受设备建立双向音频通道;该M17消息的格式可以为:
M17:SET_PARAMETER wfd_bidire_establish。
步骤62,接受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M17应答消息,该M17应答消息作为收到双向音频通道建立命令的标识;
该M17应答消息的格式可以为:
M17 RESPONSE:SET_PARAMETER OK。
在建立双向音频通道后,还可以继续进行步骤63和步骤64来维持双向音频通道的连接状态。
步骤63,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发送M17消息,该M17消息中包含wfd_bidire_establish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63可以与步骤61的实现方式相同。
步骤64,接受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M17应答消息;
该步骤64可以与步骤62的实现方式相同。
当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之间不需要进行双向音频通信时,进入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过程,具体实现方式参见步骤65和步骤66。
步骤65,发送设备向接受设备发送M18消息,该M18消息中包含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命令,
M18:SET_PARAMETER wfd_bidire_setting Enable=0。
步骤66,接受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M18应答消息,以此表示双向音频通道关闭完成,此M18消息的格式可以为:
M18 RESPONSE:SET_PARAMETER OK。
下面以发送设备为智能手机,接受设备为车载电脑为例,进行本发明应用场景的举例说明,在该场景下,该智能手机和车载电脑均具有双向音频通信的能力。
当智能手机需要与车载电脑进行传屏时,首先根据现有的Miracast V1.0进行二者的连接,然后进行双向音频通信能力的协商,使得二者分别知道对方发送音频信息的端口信息。当不需要车载电脑进行语音信息的采集发送时,智能手机和车载电脑之间使用的是现有的传屏技术,在传屏过程中,智能手机有电话接入时,需要车载电脑的麦克作为智能手机的话筒以实现后续的通话,这时智能手机需要向车载电脑发送双向音频通道建立命令,以此形成车载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此时便可实现利用车载电脑进行正常的语音通话(需要说明的是,在语音通话过程中,接受设备应该禁掉智能手机在同屏音视频流中传输过来的音频流,接受设备只可播放双向音频通道中传递过来的音频信息)。当通话结束后,不需要再进行双向音频的传输,此时发送设备可以发送双向音频关闭命令,以此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继续使用原来的传送方式进行同屏的传输。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1,用于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74,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双向音频通道设置参数:enable=0或enable=1;
其中,0表示关闭双向音频通道,1表示开启双向音频通道。
可选地,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该发送设备的实施例是与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发送设备,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发送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包括:
步骤81,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
其中,该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步骤82,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步骤83,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
其中,该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步骤84,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在进行完服务能力协商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之间不需要进行双向音频的交互时,可以进行双向音频通道的关闭,在又需使用双向音频通道时,可以再次打开该双向音频通道,因此,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开启/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方法,具体地,开启/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为: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开启/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为: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有关于接受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91,用于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三发送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93,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94,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进一步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可选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可选地,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受设备的实施例是与实施例四中控制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接受设备,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接受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对Miracast进行了扩展,通过引入新的参数,使得发送设备可以在原有同屏应用的同时,具备延迟可控的双向音频通信能力;本发明兼容了原有的Miracast设备,方便易行,完善了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的功能,满足了用户对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的使用需求,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的步骤具体为:
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双向音频通道设置参数:enable=0或enable=1;
其中,0表示关闭双向音频通道,1表示开启双向音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6.一种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发送设备与接受设备建立连接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反馈的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消息反馈的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反馈的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接受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反馈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受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二应答消息给所述接受设备,以此完成与所述接受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10.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14.一种无线同屏多媒体传输中的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接受设备与发送设备建立连接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服务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有WIFI直连双向音频能力参数;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能力协商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所述服务能力协商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受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一端口的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参数设置消息,所述参数设置消息中包含有所述发送设备在WIFI直连双向音频中发送音频信息的第二端口的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参数设置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服务能力的协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建立双向音频通道的请求;
请求应答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请求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建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一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答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发送设备反馈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设备还包括: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启动/关闭双向音频通道的第二消息;
第二应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反馈的第二应答消息,以此完成与所述发送设备之间的双向音频通道的启动/关闭。
CN201510688903.8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Pending CN106612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903.8A CN1066124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8903.8A CN1066124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2445A true CN106612445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8903.8A Pending CN1066124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244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541A (zh) * 2017-09-27 2018-0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投影的音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996097A (zh) * 2019-03-12 2019-07-09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10545454A (zh) * 2019-08-27 2019-12-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2153457A (zh) * 2020-09-10 2020-12-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23076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投屏同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8685A (zh) * 2019-01-25 2021-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蓝牙数据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46816A (zh) * 2021-08-18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359A (zh) * 2011-01-21 2013-11-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宿设备和无线源设备之间协商能力
US2014021069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ionless transport for user input control for wireless display devices
CN104115500A (zh) * 2012-01-06 2014-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用户输入返回信道的双向隧穿用于无线显示
US20140347433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and controlling audio and voice back channels of a wi-fi display conn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359A (zh) * 2011-01-21 2013-11-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宿设备和无线源设备之间协商能力
CN104115500A (zh) * 2012-01-06 2014-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用户输入返回信道的双向隧穿用于无线显示
US20140210693A1 (en) * 2013-01-25 2014-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ionless transport for user input control for wireless display devices
US20140347433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and controlling audio and voice back channels of a wi-fi display connection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541A (zh) * 2017-09-27 2018-02-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投影的音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48685A (zh) * 2019-01-25 2021-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蓝牙数据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48685B (zh) * 2019-01-25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蓝牙数据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US11800337B2 (en) 2019-01-25 2023-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Bluetooth data channel
CN109996097A (zh) * 2019-03-12 2019-07-09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09996097B (zh) * 2019-03-12 2022-01-04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10545454A (zh) * 2019-08-27 2019-12-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2153457A (zh) * 2020-09-10 2020-12-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23076A (zh) * 2020-11-18 2021-02-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投屏同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3076B (zh) * 2020-11-18 2023-05-05 湖南嘉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投屏同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6816A (zh) * 2021-08-18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46816B (zh) * 2021-08-18 2024-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2445A (zh) 一种无线同屏音频通道的控制方法、发送设备及接受设备
CN105230029B (zh) 建立和控制Wi-Fi显示连接的音频和语音反向信道
CN104126310B (zh) 屏幕镜像方法及其装置
US1042545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media content
CN108600400B (zh) 无线通信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3814593B (zh) 在无线显示系统中进行多播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68935B (zh) 在Wi-Fi显示网络中提供增强Wi-Fi显示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2931B (zh) 用于多呼叫连接的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4219551A (zh) 一种智能设备屏幕共享与远程控制的方法
WO2017045276A1 (zh) 终端互联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830457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582174A (zh) 用于离线参与显示会话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2130900A (zh) 一种三屏互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431921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WO2011088656A1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可视电话三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81792A (zh) 一种双流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8346A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数字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JP2021111951A (ja) リモコン、スクリーン投影レシーバー、テレビ、スクリーン投影システム及びスクリーン投影方法
CN102547416A (zh) 一种手机与电视分载媒体的方法
WO2015066972A1 (zh) 一种视频通话的转接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837126B (zh) 用于移动通讯终端间共享通话的方法及移动通讯终端
CN105791965B (zh) 一种屏幕共享中设备连接处理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0248131A (zh) 一种模拟成usb摄像头的投屏器及会议系统
CN102316300A (zh) 视频通话的甩屏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402271B (zh) 一种多终端的互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