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2373A -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2373A
CN106612373A CN201611004564.8A CN201611004564A CN106612373A CN 106612373 A CN106612373 A CN 106612373A CN 201611004564 A CN201611004564 A CN 201611004564A CN 106612373 A CN106612373 A CN 10661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lock
sound
intelligent alarm
sourc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45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朝亮
艾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an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an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an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an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045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2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2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3/00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 G04G13/02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at preselected times, e.g. alarm cloc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该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S2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本发明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依据用户自定义的声音和动画来提醒用户,利用常见的电子设备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就可实现随时随地对闹钟设置,具有闹钟设置简单、用户体验佳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闹钟主要是传统闹钟和手机等电子设备配置的闹钟。对于传统闹钟而言,只能设置时间,到时间声音也只能是机械声音,而且声音无法调整,给人的体验非常差。而手机闹钟在闹钟设定时间到达时,虽然能够响起音乐铃声,但由于手机中设置闹钟铃声较为繁琐复杂,而且对于一些不使用手机的人群(例如老人与小孩)来说,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还有部分手机没有设置关机闹钟,手机设置了闹钟需要一直开机,不仅耗电,而且手机通常置于人的附近,有一定的电磁辐射。还有就是现有技术中多数闹钟主要是以声音为提醒方式,毫无创新,用户体验不佳。
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闹钟技术,例如CN205664335U、CN205485340U、CN104516263A、CN203311173U、CN105204321A、CN204968154U、CN201514557U等文献都考虑对现有闹钟作出一些新的设计,然而这些闹钟要么成本昂贵,如CN205485340U增加了液晶显示屏,要么就是设定后用户不能进行自定义设置,要么就是闹钟设置复杂。
此外,也有一些现有技术不仅考虑闹钟在听觉上改善用户体验,而且从视觉上提升用户体验,例如CN204705821U公开一种闹钟,包括显示部、响铃部和控制部;所述显示部置于左右对称的鸡身型外壳表面;所述控制部置于鸡身型外壳内,分别与显示部、响铃部连接;所述鸡身型外壳的鸡眼部位设有LED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采用多种原生态的公鸡啼鸣声作为铃声,闹铃响时伴有LED灯闪烁,能同时从视觉和听觉上唤醒使用者。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一个或多个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闹钟功能单一,不能随时依据用户喜好自定义设置以及闹钟设置繁琐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S2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
较佳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S12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S13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闹钟。
较佳地,所述音源包括:所述智能闹钟内存储的音乐、广播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存储或下载的音乐。
较佳地,所述步骤S2主要包括:
S21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S22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S23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S24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S25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S26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
较佳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27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S28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S29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较佳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30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S31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S32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所述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用于提供设置所述智能闹钟工作参数的应用程序;
智能闹钟,用于依据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用于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
触发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
较佳地,所述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主要包括: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闹钟信息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存储与传输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闹钟。
较佳地,所述触发单元主要包括:
信息加载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第二判断模块,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第三判断模块,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音量设定模块,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音源选择模块,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
第四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第五判断模块,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LED矩阵灯亮度设定模块,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第六判断模块,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第七判断模块,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音量渐增模块,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
亮度渐增模块,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较佳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通信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穿戴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通过蓝牙方式通信。
本发明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以内置音乐、FM广播或电子设备(如手机)音乐为音源,并以LED矩阵灯为背景,当闹钟触发工作时,依据用户自定义的声音和动画来提醒用户,利用常见的电子设备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就可实现随时随地对闹钟设置,解决当前闹钟只能以单一音源工作,闹钟设置繁琐,视觉观感差,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具有闹钟设置简单、用户体验佳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1和图2及图3,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1中步骤S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3是图1中步骤S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闹钟控制方法,这里的智能闹钟以采用蓝牙方式通信的蓝牙智能闹钟为佳。这里的蓝牙智能闹钟主要是以蓝牙音箱为载体,并设有可显示图像的LED矩阵灯,通过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上的APP(应用程序)来设置闹钟信息,最终通过声音和光两者方式结合给人友好提醒。该智能闹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S2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这里的预设触发条件主要是用户依据自身需要设定闹钟激活时间、所要显示的动画和所要播放的音乐等信息。
本发明的智能闹钟控制方式,以内置音乐、FM广播或电子设备(如手机)音乐为音源,并以LED矩阵灯为背景,当闹钟触发工作时,依据用户自定义的声音和动画来提醒用户,利用常见的电子设备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就可实现随时随地对闹钟设置,解决当前闹钟只能以单一音源工作,闹钟设置繁琐,视觉观感差,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相对目前普通闹钟,本发明的智能闹钟控制方法主要增加了闹钟在音源上的多项选择、音源的淡入效果、LED矩阵灯的动画、LED矩阵灯的淡入效果,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减少用户对闹钟的讨厌感,从而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发明具有闹钟设置简单、用户体验佳的有益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S12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S13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闹钟。这里的显示图像信息可以是下载的动画,也可以是用户自己用绘图软件绘制的动画或者用户拍摄的图像等,这样增加了闹钟所要显示的图片的来源。
较佳地,所述音源包括:所述智能闹钟内存储的音乐、广播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存储或下载的音乐。
下面的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来设置智能闹钟的信息。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工作过程:
第一:智能闹钟开机,其内置蓝牙音箱开启蓝牙通信,与手机成功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第二:通过手机APP对智能闹钟的闹钟信息进行预先设置,主要设置三个部分:时间、音源和图像;
1)闹钟时间设置:用户通过APP选定闹钟时间,设置循环日期(通常一个星期为设置单位进行循环);
2)闹钟音源选择:这是闹钟到时间时的声音提醒方式,音源分为三部分:
一是:智能闹钟内置音乐,产品内置二十首不同的音源,可供用户进行选择;
二是:FM音源,当闹钟时间到,指定的FM频道将做为闹钟的提醒声音输出;
三是:手机音乐,当闹钟时间到,在手机与设备保持连接的情况下,设备会向手机发送播放指令,手机将播放最近一首歌曲,如果此时手机没有连接设备,设备将播放内置音乐。另外手机APP在音源的选择可以设定音源响起的音量最大大小和音源提醒是否做淡入效果(闹钟声音慢慢变大,以致不会突然响起大音量,让人感觉不舒适)。
3)闹钟图像选择:图像选择分为动画的选择,最大亮度选择,淡入选择三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一张或多张图片做为闹钟的LED矩阵灯背景。
第三:用户点击保存,手机APP将闹钟信息打包并发送到智能闹钟。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主要包括:
S21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S22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S23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S24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S25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S26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这里的预先设置条件也是由用户依据自身需要在电子设备中预先设定好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27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S28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S29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30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S31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S32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下面对智能闹钟触发进行详细描述:
智能闹钟触发主要是设备检查并启动手机APP配置完成的闹钟,当闹钟被激活,将启动配置好的触发条件(主要是音源与LED矩阵灯)。
第一步:设备启动,加载闹钟信息,这里的闹钟信息包括:智能闹钟响起的时间,播放的音乐以及显示的图案(动画)。
第二步:检查当前时间是否与智能闹钟的时间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将跳转到第三步,否则继续在第二检查;
第三步:检查当前的星期是否与时间一致的智能闹钟星期设置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将跳转到第二步;否则跳转到第四步;
第四步:此时智能闹钟将看成为激活闹钟,如果激活闹钟配置有声音提醒,则跳转到第五步,否则跳转到第七步;
第五步:如果闹钟有配置为音源淡入效果,将音量设置为最大音量的1%,否则设置为激活闹钟的音源的最大音量;
第六步:启动音源,如果配置的是手机音源,如果手机与设备连接(并不是APP,这里是指手机的音频与智能闹钟连接),将发送手机播放命令,没有连接,将循环播放一首内置音乐;如果配置的是内置音乐,将循环播放选定的内置音乐;如果配置的是FM(调频广播),系统将开启FM,将播放FM指定的频率;
第七步:如果激活闹钟配置了要进行图像显示的提醒,则跳转到第八步;否则跳转到第十二步;
第八步:如果激活闹钟有配置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进行图像显示来提醒用户,则将亮度设置为最大亮度的1%,否则为激活闹钟的最大亮度;
第九步:判断激活闹钟是否被取消或者超时(当用户按智能闹钟某个按键或者通过手机APP将闹钟取消,如果用户不动智能闹钟一段时间,例如十分钟,就认为激活闹钟超时),将退出闹钟提醒,跳转到第二步;否则跳转到第十步;
第十步:如果激活闹钟配置了采用音源淡入的方式,并且当前音量没有达到激活闹钟配置的最大音量,当前音量增加1%或者其它依据需要设定的数值;
第十一步:如果激活闹钟配置了采用动画淡入的方式,并且当前LED矩阵灯亮度没有达到激活闹钟配置的LED矩阵灯最大亮度,当前LED矩阵灯亮度增加1%或其它依据需要设定的数值;若未配置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直接跳转到第九步。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所述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10,用于提供设置所述智能闹钟工作参数的应用程序;这里的工作参数包括智能闹钟激活时间、音源选择、动画播放方式等等与智能闹钟正常工作所需的参数。
智能闹钟20,用于依据接收到的所述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
触发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这里的预设触发条件主要是用户依据自身需要设定闹钟激活时间、所要显示的动画和所要播放的音乐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主要包括:
通信连接模块11,用于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闹钟信息设置模块12,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存储模块13,用于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传输模块14,发送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至所述智能闹钟。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单元主要包括:
信息加载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第二判断模块,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第三判断模块,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音量设定模块,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音源选择模块,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
第四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第五判断模块,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LED矩阵灯亮度设定模块,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第六判断模块,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第七判断模块,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音量渐增模块,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
亮度渐增模块,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还有,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通信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穿戴电子设备中的一种,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通过蓝牙方式通信。例如其中的智能穿戴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头盔,用户通过所述智能手表或智能头盔来设置闹钟信息,设置好并存储后打包发送至智能闹钟,智能闹钟依据接收到的闹钟信息中的工作参数来进行工作。
本发明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以内置音乐、FM广播或电子设备(如手机)音乐为音源,并以LED矩阵灯为背景,当闹钟触发工作时,依据用户自定义的声音和动画来提醒用户,利用常见的电子设备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就可实现随时随地对闹钟设置,解决当前闹钟只能以单一音源工作,闹钟设置繁琐,视觉观感差,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S2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S12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S13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智能闹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包括:所述智能闹钟内存储的音乐、广播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存储或下载的音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主要包括:
S21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S22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S23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S24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S25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S26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27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S28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S29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
S30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S31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S32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7.一种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包括:
电子设备,用于提供设置所述智能闹钟工作参数的应用程序;
智能闹钟,用于依据工作参数工作,其中,所述智能闹钟包括LED矩阵灯和音箱;
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用于建立一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智能闹钟进行设置;
触发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触发条件触发所述智能闹钟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与闹钟设置单元主要包括: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的通信连接;
闹钟信息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上配置好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
传输模块,发送所述闹钟时间、音源以及显示图像信息至所述智能闹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主要包括:
信息加载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闹钟启动后,加载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所需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设置是否与激活所述智能闹钟的时间一致;
第二判断模块,若一致,则判断是否需要声音提醒,若不一致,则继续等待;
第三判断模块,若需要声音提醒,则进一步判断是否采用音源淡入方式;
音量设定模块,若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预先设定的初始音量;若不采用音源淡入方式,则将当前音量设为所述音源的最大音量;
音源选择模块,启动音源选择,从电子设备音源、所述智能闹钟内置音源以及广播中依据预先设置条件选择目标音源。
第四判断模块,判断是否对所述智能闹钟设置有图像显示提醒;
第五判断模块,若有图像显示提醒,则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动画淡入方式,若无图像显示提醒,则继续等待;
LED矩阵灯亮度设定模块,若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智能闹钟上设置的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为预先设定的初始亮度;若不采用动画淡入方式,则控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在最大亮度。
第六判断模块,判断当前闹钟时间是否已达到,或所述闹钟是否被取消;
第七判断模块,若未达到也未被取消,则判断采用音源淡入方式时音量是否达到音量最大值,并判断采用动画淡入方式时所述LED矩阵灯的亮度是否达到最大亮度;
音量渐增模块,若未达到音量最大值,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音量;
亮度渐增模块,若未达到最大亮度,则随所述智能闹钟工作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大亮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闹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通信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穿戴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智能闹钟通过蓝牙方式通信。
CN201611004564.8A 2016-11-15 2016-11-15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6612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4564.8A CN106612373A (zh) 2016-11-15 2016-11-15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4564.8A CN106612373A (zh) 2016-11-15 2016-11-15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2373A true CN106612373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35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4564.8A Pending CN106612373A (zh) 2016-11-15 2016-11-15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237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7158A (zh) * 2017-08-03 2017-11-17 深圳市悦童智玩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闹钟
CN107872579A (zh) * 2017-11-08 2018-04-03 青岛司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闹钟的设置和响铃方法及其所用系统
CN109283834A (zh) * 2018-11-26 2019-01-29 深圳市聚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闹钟、控制方法及儿童闹钟系统
CN109656121A (zh) * 2019-01-25 2019-04-19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无线遥控式电子纸闹钟
CN112601061A (zh) * 2020-12-15 2021-04-02 上海迪东实业有限公司 投影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投影仪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1868A1 (en) * 2009-10-07 2011-04-14 Kinbroad Ltd Remotely configurable alarm clock
CN104614974A (zh) * 2015-02-06 2015-05-13 东莞市康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头闹钟装置
CN205227013U (zh) * 2015-12-16 2016-05-11 长安大学 一种智能灯光唤醒台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1868A1 (en) * 2009-10-07 2011-04-14 Kinbroad Ltd Remotely configurable alarm clock
CN104614974A (zh) * 2015-02-06 2015-05-13 东莞市康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头闹钟装置
CN205227013U (zh) * 2015-12-16 2016-05-11 长安大学 一种智能灯光唤醒台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7158A (zh) * 2017-08-03 2017-11-17 深圳市悦童智玩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闹钟
CN107357158B (zh) * 2017-08-03 2018-09-14 深圳市悦童智玩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闹钟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闹钟
CN107872579A (zh) * 2017-11-08 2018-04-03 青岛司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闹钟的设置和响铃方法及其所用系统
CN109283834A (zh) * 2018-11-26 2019-01-29 深圳市聚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闹钟、控制方法及儿童闹钟系统
CN109656121A (zh) * 2019-01-25 2019-04-19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无线遥控式电子纸闹钟
CN112601061A (zh) * 2020-12-15 2021-04-02 上海迪东实业有限公司 投影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投影仪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2373A (zh) 智能闹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2138284B (zh) 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休眠模式
KR101130406B1 (ko) 컴퓨팅 장치의 하드웨어와 소프트웨어의 통합에 관련된 정보를 전달하는 컬러 스킴을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1664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and playing a media presentation
US2004023315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display and lighting activ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e
JP2008211820A (ja) 点灯パターン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2010512038A (ja) 電子装置のディスプレイ又はキーパッドの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を制御する電子装置及び方法
US10713929B2 (en) Alarm an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1009887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事件提示方法
US201500050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nd executing function profil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9005293A (ja)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この端末の着信報知方法
US20020052221A1 (en) Mobile telepho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2750146U (zh) 基于噪声和环境光自动调节来电提示的智能电话机
CN106020416B (zh) 屏幕显示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210183398U (zh) 一种智能台灯及一种消息提醒系统
KR20020052453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초기화면 설정방법
US20040184597A1 (en)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changing a calling mode of telephone as timer setting changes
JP2006322728A (ja) タイマ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8186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の消費電力低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529875A (zh) 蜂窝电话的显示控制
FI114950B (fi) Menetelmä päätelaitteen syöttö- ja näyttöosan visualisoimiseksi ja vastaava päätelaite
KR100573849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바탕 화면에서 스케쥴 표시 방법
KR20140017227A (ko) 스마트폰 보조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폰
KR100726649B1 (ko) 백라이트제어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JP3564349B2 (ja) 携帯電話機のlcd及びled点灯時間可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