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1945A -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1945A
CN106611945A CN201510685846.8A CN201510685846A CN106611945A CN 106611945 A CN106611945 A CN 106611945A CN 201510685846 A CN201510685846 A CN 201510685846A CN 106611945 A CN106611945 A CN 106611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nection end
switch module
detection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58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Corp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58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1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1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1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受控端口。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端口、第二检测端口和控制端口,第一检测端口与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电连接,第二检测端口与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控制端口与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开关模块导通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后,通过第一检测端口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的第一电平,通过第二检测端口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二电平,并在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控制端口向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断开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Description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中,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元器件可能会被损坏。具有对外接口的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可以通过对外接口接入该电子设备,此时,如果外部设备存在异常,可能会引起电子设备的电路短路,烧毁电路中的元器件。因此,需要在电子设备的电路中接入线路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保护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受控端口。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端口、第二检测端口和控制端口,第一检测端口与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电连接,第二检测端口与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控制端口与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开关模块导通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后,通过第一检测端口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的第一电平,通过第二检测端口检测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二电平,并在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控制端口向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断开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可选地,线路保护触发条件为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大于预设值。
可选地,开关模块电连接在待保护电路以及地引脚之间,第一连接端与地引脚电连接。
可选地,开关模块为NMOS管,其栅极作为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其源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其漏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可选地,开关模块电连接在电源引脚以及待保护电路之间,第二连接端与电源引脚电连接。
可选地,开关模块为PMOS管,其栅极作为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其漏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其源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计算芯片和主控芯片。计算芯片包括第一检测引脚、第二检测引脚和输出引脚,第一检测引脚作为控制模块的第一检测端口,第二检测引脚作为控制模块的第二检测端口。主控芯片包括检测引脚和控制引脚,主控芯片的检测引脚与计算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控制引脚作为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口。计算芯片,用于在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输出引脚输出第一触发信号;主控芯片,用于在检测引脚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时,通过控制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可选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开关模块断开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后,通过控制端口向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模块导通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设有线路保护电路以及待保护电路,线路保护电路与待保护电路电连接,线路保电路用于在待保护电路异常时,断开线路保护电路的所在的通路。
可选地,通信设备还包括: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待保护电路包括外接接口,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外接接口中的一个引脚电连接。在开关模块电连接在待保护电路以及地引脚之间,第一连接端与地引脚电连接时,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还与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检测端口,第三检测端口与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三检测端口检测外接设备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的第三电平,并根据检测到的第三电平判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外界接口。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和一种设有该线路保护电路的通信设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线路保护电路中的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开关模块两端电平的差值,来判断线路上的电流是否过大,如果电流过大,则说明电路中存在短路异常,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从而断开线路保护电路所在的通路,避免在线路发生短路时通路中的元器件因线路上的电流过大而被烧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的另一电路图。现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和通信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设有线路保护电路1以及待保护电路2。线路保护电路1与所述待保护电路2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待保护电路2异常时(例如发生短路异常),断开线路保护电路1所在的通路。其中,待保护电路2可以为通信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电路,在本发明中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设备插入检测电路,待保护电路2包括外接接口,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待保护电路2的外接接口中的一个引脚电连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用于检测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
以下,分别对线路保护电路1的五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其一:
如图2所示,该线路保护电路1包括控制模块10和开关模块20。其中,开关模块20包括第一连接端201、第二连接端202和受控端口203。线路保护电路1中的控制模块10包括第一检测端口101、第二检测端口102和控制端口103,第一检测端口101与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电连接,第二检测端口102与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电连接,控制端口103与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电连接。
控制模块10,用于在开关模块20导通其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后,通过其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第一连接端201的第一电平V1,并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第二连接端202的第二电平V2。并且,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控制端口103向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20断开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线路保护触发条件为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预设值,即当电平满足V2-V1>VF时,触发线路保护,其中,VF为预设值。由此,控制模块10通过检测开关模块20两端电平的差值,来判断线路上的电流是否过大,当电流过大时(即电平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控制模块10向开关模块2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断开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从而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进行保护,防止待保护电路2中的元器件因线路上的电流过大而被烧坏。
可选地,控制模块10,还用于在开关模块20断开其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后,通过控制端口103向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开关模块20导通其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在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导通后,控制模块10再次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的第一电平V1,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的第二电平V2,如果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则说明线路保护电路1所接入的电路中的短路异常已经消失,此时,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维持导通状态;否则,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通过控制端口103向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开关模块20断开其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从而使线路保护电路1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本实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线路保护电路1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模块10向开关模块20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开关模块20重新进入导通的状态,再次判断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是否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并在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在线路保护电路1所接入的电路中的异常恢复后,控制模块10持续向开关模块20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20导通其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从而将线路保护电路1从断开状态恢复为导通状态。
其二: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线路保护电路1,该保护电路中开关模块20包括第一连接端201、第二连接端202和受控端口203,开关模块20电连接在待保护电路2以及地引脚之间,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端201与地引脚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可以直接与地引脚电连接,也可以间接与地引脚电连接,例如通过电阻等其他元器件或者一些功能性电路与地引脚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开关模块20为NMOS管,其栅极G作为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其源极S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其漏极D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控制模块10,用于在N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其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NMOS管的源极S的第一电平V1,并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NMOS管的漏极D的第二电平V2。并且,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预设值(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控制模块10通过控制端口1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其中低电平信号是指低于或等于NMOS管源极S电平的电平信号,用于使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断开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使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之间形成断路。由此,控制模块10在检测到NMOS管源极S和漏极D的电平差值过大时(即待保护电路2中存在短路异常),控制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断开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之间的电路,以防止待保护电路2中的元器件因电路中存在短路异常而受损。
可选地,控制模块10,还用于在N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即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断开时,通过控制端口1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用于使NMOS管进入导通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导通。在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导通后,控制模块10再次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NMOS管源极S的第一电平V1,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NMOS管漏极D的第二电平V2,此时,如果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说明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已经消失,则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继续维持导通状态;否则,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控制模块10通过控制端口1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用于使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断开,使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状态。由此,在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的状态时(N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控制模块10向NMOS管输出高电平信号,使NMOS管重新进入导通的状态,再次判断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是否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并在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在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恢复后,控制模块10持续向NMOS管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NMOS管导通,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从短路保护状态恢复为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地,通讯设备在包含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时,由于开关模块20电连接在所述待保护电路2以及地引脚之间,第一连接端201与地引脚电连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因此还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202电连接。以下提供一种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待保护电路2的外接接口包括电流输出引脚I1和电流输入引脚I2。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外部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接口的电流输出引脚I1和电流输入引脚I2接入通信设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为分压电阻R0,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与外接接口的电流输入引脚I2电连接,并且,第一端301与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即NMOS管的漏极D)电连接,第二端302接地。控制模块10还包括第三检测端口104,第三检测端口104与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电连接。控制模块10,还用于通过第三检测端口104检测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并根据检测到的第三电平判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通信设备。当通信设备有外部设备接入时,电流从通信设备工作电路的电源引脚VBUS_M流出,通过电流输出引脚I1流入外部设备,再经电流输入引脚I2流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即分压电阻R0),最后流向地引脚,从而使该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形成回路,此时,控制模块10通过第三检测端口104检测到的分压电阻R0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为高电平;当通信设备没有外部设备接入时,该通信设备不能与外部设备形成回路,控制模块10通过第三检测端口104检测到的分压电阻R0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为低电平。由此,控制模块10可以通过检测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的电平变化识别通信设备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
其三: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线路保护电路1,该线路保护电路1中的开关模块20包括第一连接端201、第二连接端202和受控端口203,开关模块20电连接在电源引脚VBUS_M以及待保护电路2之间,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端202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202可以直接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也可以间接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例如电阻等其他元器件或者一些功能性电路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20为PMOS管,其栅极G作为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其漏极D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其源极S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控制模块10,用于在P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其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PMOS管的漏极D的第一电平V1,并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PMOS管的源极S的第二电平V2。并且,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预设值(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控制模块10通过控制端口1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其中高电平信号是指高于或等于PMOS管源极S电平的电平信号,用于使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断开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02,使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之间形成断路。由此,控制模块10在检测到PMOS管源极S和漏极D的电平差值过大时(即待保护电路2中存在短路异常),控制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断开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之间的电路,以防止待保护电路2中的元器件因电路中存在异常而受损。
可选地,控制模块10,还用于在P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即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断开时,通过控制端口1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用于使PMOS管进入导通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导通。在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导通后,控制模块10再次通过第一检测端口101检测PMOS管漏极D的第一电平V1,通过第二检测端口102检测PMOS管源极S的第二电平V2,此时,如果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说明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已经消失,则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继续维持导通状态;否则,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控制模块10通过控制端口1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用于使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断开,使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状态。由此,在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的状态时(P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控制模块10向PMOS管输出低电平信号,使PMOS管重新进入导通的状态,再次判断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是否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并在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在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恢复后,控制模块10持续向PMOS管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PMOS管导通,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从短路保护状态恢复为正常工作状态。
其四:
根据本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1,如图5所示,该线路保护电路1中的控制模块10包括计算芯片40和主控芯片50。计算芯片40包括第一检测引脚401、第二检测引脚402和输出引脚403,第一检测引脚401作为控制模块10的第一检测端口101,第二检测引脚402作为控制模块10的第二检测端口102。该线路保护电路1还包括开关模块20,开关模块20为NMOS管,其栅极G作为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其源极S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其漏极D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本实施例中,计算芯片40的第一检测引脚401与NMOS管的源极S电连接(图中未示出),用于在N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NMOS管源极S的第一电平V1,第二检测引脚402与NMOS管的漏极D电连接,用于在N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NMOS管漏极D的第二电平V2
本实施方式中,主控芯片50包括检测引脚502和控制引脚503,主控芯片50的检测引脚502与计算芯片40的输出引脚403电连接,控制引脚503作为线路保护电路1的控制模块10的控制端口10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引脚503与NMOS管的栅极G电连接,用于控制NMOS管的截止或导通。
本实施方式中,线路保护电路1电连接于待保护电路2以及地引脚之间,如图5所示,NMOS管的源极S与地引脚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NMOS管的源极S可以直接与地引脚电连接,也可以间接与地引脚电连接,例如通过电阻等其他元器件或者一些功能性电路与地引脚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计算芯片40,用于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预设值(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第一触发信号VO1,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VO1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是指低于或等于NMOS管源极S电平的电平信号,用于使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之间形成断路。由此,主控芯片50可以在计算芯片40检测到NMOS管源极S和漏极D的电平差值过大时(即待保护电路2中存在短路异常),控制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断开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之间的电路,以防止待保护电路2中的元器件因电路中存在短路异常而受损。
可选地,计算芯片40采用锂电池保护IC芯片(日本精工S-8261ABJMD-G3JT2)。该锂电池保护IC芯片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100mV时(V2-V1>100mV,100mV为预设值),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低电平信号。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低电平信号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低电平信号,使NMOS管进入截止状态。由此,主控芯片50可以配合该锂电池保护IC,实现线路的短路保护,且该锂电池保护IC成本较低,功能集成化较高,有利于降低线路保护电路1的制作成本和扩展线路保护电路1的功能。
可选地,计算芯片40还包括供电引脚404,主控芯片50还包括供电引脚501,且计算芯片40的供电引脚404和主控芯片50的供电引脚501分别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由此,计算芯片40和主控芯片50可以通过各自的电源引脚获得电能。
可选地,主控芯片50,还用于在N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即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断开时,通过控制引脚5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高电平信号,使NMOS管进入导通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导通。在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导通后,计算芯片40再次通过其第一检测引脚401检测NMOS管源极S的第一电平V1,通过第二检测引脚402检测NMOS管漏极D的第二电平V2,此时,如果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说明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已经消失,则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继续维持导通状态;否则,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计算芯片40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第一触发信号VO1,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VO1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NMOS管的栅极G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是指低于NMOS管源极S电平的电平信号,用于使NMOS管截止,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与地引脚断开,使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状态。由此,在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的状态时(NMOS管处于截止状态),主控芯片50向NMOS管输出高电平信号,使NMOS管重新进入导通的状态,计算芯片40再次判断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是否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并在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在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恢复后,使NMOS管持续导通,以维持待保护电路2的正常工作,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从短路保护状态恢复为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地,通讯设备在包含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时,由于开关模块20电连接在所述待保护电路2以及地引脚之间,第一连接端201与地引脚电连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因此还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202电连接。以下提供一种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待保护电路2的外接接口包括电流输出引脚I1和电流输入引脚I2。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外部设备可以通过外接接口的电流输出引脚I1和电流输入引脚I2接入通信设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为分压电阻R0,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与外接接口的电流输入引脚I2电连接,并且,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与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即NMOS管的漏极D)电连接,第二端302接地。主控芯片50还包括识别引脚504,识别引脚504与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电连接。主控芯片50,还用于通过识别引脚504检测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并根据检测到的第三电平判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通信设备。当通信设备有外部设备接入时,电流从通信设备工作电路的电源引脚VBUS_M流出,通过电流输出引脚I1流入外部设备,再经电流输入引脚I2流入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即分压电阻R0),最后流向地引脚,从而使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形成回路,此时,主控芯片50通过识别引脚504检测到的分压电阻R0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为高电平;当通信设备没有外部设备接入时,该通信设备不能与外部设备形成回路,主控芯片50通过识别引脚504检测到的分压电阻R0第一端301的第三电平为低电平。由此,主控芯片50可以通过检测分压电阻R0的第一端301的电平变化识别通信设备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
其五:
根据本实施例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一种线路保护电路1,如图6所示,该线路保护电路1中的控制模块10包括计算芯片40和主控芯片50。计算芯片40包括第一检测引脚401、第二检测引脚402和输出引脚403,第一检测引脚401作为实施例3中线路保护电路1的控制模块10的第一检测端口101,第二检测引脚402作为控制模块10的第二检测端口102。该线路保护电路1还包括开关模块20,开关模块20为PMOS管,其栅极G作为开关模块20的受控端口203,其漏极D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201,其源极S作为开关模块20的第二连接端202。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计算芯片40的第一检测引脚401与PMOS管的漏极D电连接,用于在P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PMOS管漏极D的第一电平V1,第二检测引脚402与PMOS管的源极S电连接,用于在P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PMOS管源极S的第二电平V2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50包括检测引脚502和控制引脚503,主控芯片50的检测引脚502与计算芯片40的输出引脚403电连接,控制引脚503作为线路保护电路1的控制模块10的控制端口103,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引脚503与PMOS管的栅极G电连接,用于控制PMOS管的截止或导通。
本实施例中,线路保护电路1电连接于待保护电路2以及电源引脚VBUS_M之间,如图6所示,PMOS管的源极S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本实施例中,PMOS管的源极S可以直接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也可以间接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例如通过电阻等其他元器件或者一些功能性电路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计算芯片40,用于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预设值(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第一触发信号VO1,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VO1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是指高于或等于PMOS管源极S电平的电平信号,用于使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之间形成断路。由此,主控芯片50可以在计算芯片40检测到PMOS管源极S和漏极D的电平差值过大时(即待保护电路2中存在短路异常),控制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断开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之间的电路,以防止待保护电路2中的元器件因电路中存在短路异常而受损。
可选地,计算芯片40采用锂电池保护IC芯片(日本精工S-8261ABJMD-G3JT2)。该锂电池保护IC芯片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大于100mV时(V2-V1>100mV,100mV为预设值),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低电平信号。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低电平信号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高电平信号,使PMOS管进入截止状态。由此,主控芯片50可以配合该锂电池保护IC,实现线路的短路保护,且该锂电池保护IC成本较低,功能集成化较高,有利于降低线路保护电路1的制作成本和扩展线路保护电路1的功能。
可选地,计算芯片40还包括供电引脚404,主控芯片50还包括供电引脚501,且计算芯片40的供电引脚404和主控芯片50的供电引脚501分别与电源引脚VBUS_M电连接。由此,计算芯片40和主控芯片50可以通过各自的电源引脚获取电能。
可选地,主控芯片50,还用于在PMOS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即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断开时,通过控制引脚5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低电平信号,使PMOS管进入导通状态,从而使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导通。在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导通后,计算芯片40再次通过其第一检测引脚401检测PMOS管漏极D的第一电平V1,通过第二检测引脚402检测PMOS管源极S的第二电平V2,此时,如果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说明待保护电路2的短路异常已经消失,则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继续维持导通状态;否则,在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V2-V1>VF,其中VF为预设值),计算芯片40通过其输出引脚403输出第一触发信号VO1,主控芯片50,用于在其检测引脚502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VO1时,通过其控制引脚503向PMOS管的栅极G输出高电平信号,使PMOS管截止,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与电源引脚VBUS_M断开,使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状态。由此,在待保护电路2处于短路保护的状态时(PMOS管处于截止状态),主控芯片50向PMOS管输出低电平信号,使PMOS管重新进入导通的状态,计算芯片40再次判断第二电平V2与第一电平V1的差值是否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并在不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即在待保护电路2的断路异常恢复后,使PMOS管持续导通,以维持待保护电路2的正常工作,从而将待保护电路2从短路保护状态恢复为正常工作状态。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需利用控制模块检测开关模块的两个连接端的电平差值即可达到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异常的目的。不需要在线路中搭载电阻,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计算流经电阻的电流并判断流经电阻的电流是否过大,再通过判断结果控制开关的通断。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路结构简单,且判断线路是否断路的速度较快。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受控端口;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端口、第二检测端口和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检测端口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口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端口与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端口检测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的第一电平,通过所述第二检测端口检测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的第二电平;并在所述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所述控制端口向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保护触发条件为所述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大于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在待保护电路以及地引脚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地引脚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为NMOS管,其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其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其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在电源引脚以及待保护电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电源引脚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模块为PMOS管,其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其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其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计算芯片和主控芯片;
所述计算芯片包括第一检测引脚、第二检测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第一检测引脚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检测端口,所述第二检测引脚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检测端口;
所述主控芯片包括检测引脚和控制引脚,所述主控芯片的检测引脚与所述计算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引脚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口;
所述计算芯片,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平与第一电平的差值满足线路保护触发条件时,通过所述输出引脚输出第一触发信号;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所述检测引脚检测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通过所述控制引脚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后,通过所述控制端口向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口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保护电路以及待保护电路,所述线路保护电路与所述待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线路保电路用于在所述待保护电路异常时,断开所述线路保护电路所在的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
所述待保护电路包括外接接口;
所述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外接接口中的一个引脚电连接;
在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在所述待保护电路以及地引脚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地引脚电连接时,所述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所述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检测端口,所述第三检测端口与所述外接设备插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检测端口检测所述外接设备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的第三电平,并根据检测到的第三电平判断是否有外部设备接入所述外界接口。
CN201510685846.8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Pending CN106611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5846.8A CN1066119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5846.8A CN1066119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1945A true CN106611945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5846.8A Pending CN106611945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19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3992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供电保护电路
CN113889976A (zh) * 2021-09-23 2022-01-04 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03A (zh) * 1992-11-12 1994-07-13 雷伊化学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CN201142049Y (zh) * 2007-08-24 2008-10-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Usb保护电路
CN102591832A (zh) * 2011-01-12 2012-07-18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限流电路和方法
CN102842929A (zh) * 2011-06-22 2012-12-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装置
CN103166193A (zh) * 2011-12-17 2013-06-19 西安恒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电源模块的过热保护电路
US20140268434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Hubbell Incorporated GFCI with Voltage Level Comparison and Indirect Sampling
CN10433114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过电流保护电路以及其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03A (zh) * 1992-11-12 1994-07-13 雷伊化学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CN201142049Y (zh) * 2007-08-24 2008-10-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Usb保护电路
CN102591832A (zh) * 2011-01-12 2012-07-18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限流电路和方法
CN102842929A (zh) * 2011-06-22 2012-12-26 株式会社东芝 蓄电装置
CN103166193A (zh) * 2011-12-17 2013-06-19 西安恒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电源模块的过热保护电路
US20140268434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Hubbell Incorporated GFCI with Voltage Level Comparison and Indirect Sampling
CN10433114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过电流保护电路以及其服务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3992A (zh) * 2017-07-21 2019-01-29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供电保护电路
CN109283992B (zh) * 2017-07-21 2020-09-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供电保护电路
CN113889976A (zh) * 2021-09-23 2022-01-04 凡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9226B (zh) 大容量充放电电池管理系统
CN104471417A (zh) 用于诊断电池胞平衡电路的故障的设备和方法
CN104852439A (zh) 电子设备以及双电池充放电切换方法
CN206573680U (zh) 一种多通道电路测试装置
CN103531247B (zh) 测试装置
TW201434234A (zh) 藉助於全功能模組化功能方塊來控制電源供應裝置之方法及裝置
CN103308816A (zh) 一种三相交流电错、断相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107332208A (zh) 一种保护电路,主板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7878243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426328A (zh) 主板保护电路
CN104991164B (zh) 一种电缆在线检测器
CN104655907B (zh) 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106611945A (zh) 一种线路保护电路及通信设备
CN103546114B (zh) 根据从设备的上拉电压调整总线上拉电压的电路及其方法
CN105229882B (zh) 电路布置和能量存储器系统
CN105892394A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带冗余数字温度传感器总线控制器
CN106057783B (zh) 一种熔断电路
CN104422897A (zh) 双直流电源系统中直流互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513742B (zh) 终端设备
CN102967788B (zh) 一种电池断线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CN207703963U (zh) 汽车整车导线过载短路测试机构
CN108599309A (zh) 多口usb快充电路
CN105071488B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5872931B (zh) 改进型开机检测电路及系统
CN207166195U (zh) 一种动力电池被动均衡硬件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