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5428A -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5428A
CN106605428A CN201580047241.4A CN201580047241A CN106605428A CN 106605428 A CN106605428 A CN 106605428A CN 201580047241 A CN201580047241 A CN 201580047241A CN 106605428 A CN106605428 A CN 106605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over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event
late
threshold value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72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5428B (zh
Inventor
王保坤
武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0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5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本发明实施例能解决服务小区切换过晚的问题。

Description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移动终端用户的数量迅猛发展,对移动终端网络的覆盖范围、服务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为便于管理以及保证较高的通讯质量,现有的无线通讯网络通常被划分为多个子网,或者多个服务小区。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移动时,或当前服务小区通讯设备发生故障时,用户设备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的通信质量降低,需要从当前服务小区切换到目标服务小区。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服务小区通常依据切换参数来判断。
LTE SON(Long Term Evolution 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长期演进自组织网络)是现有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组网方式,在LTE异频组网的场景下,通常采用A2+A5的切换策略,其中,A2和A5均称为切换测量事件。切换测量事件A2的含义为: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某一个门限;切换测量事件A5的含义为: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某一个门限,记为“A5_1”,且异频相邻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某一个门限,记为“A5_2”。切换测量事件中的各种门限可以称为切换参数。
在LTE异系统组网的场景下,通常会采用A2+B2的切换策略,此时,A2的含义仍为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某一个门限;B2的含义为: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某一个门限,记为“B2_1”,且异系统相邻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某一个门限,记为“B2_2”。B2也称为切换测量事件,其中的门限值称为切换参数。
在服务小区切换过程中,用户设备和当前服务小区的基站仍有数据交互,切换参数的任意一个门限值设置不合理时,都可能会导致当前服务小区通讯质量降低已经无法维持与用户设备的数据交互,迫切需要切换到通讯质量更高的目标服务小区却无法及时的进行切换,即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可见,服务小区切换过晚可能会导致用户设备切换服务小区失败,会极大的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还无法解决服务小区切换过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和切换设备,能解决服务小区切换过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若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事件,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包括: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确认单元,用于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修正单元,用于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认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配置子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门限确认子单元,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后,根据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修正单元还用于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修正单元还用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通过在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后,能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能降低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的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无需这些具体细节而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过程、组件和电路,以免不必要地导致实施例模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能降低服务小区切换过晚的几率,避免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步骤102,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步骤103,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在LTE SON异频组网的场景下,第一切换测量事件为A2事件,第二切换测量事件为A5事件。A2事件和A5事件在3GPP协议中有明确的定义,在此不在赘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即A5_1,第二切换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即A5_2。
在LTE SON异系统组网的场景下,第一切换测量事件为A2事件,第二切换测量事件为B2事件。A2事件和B2事件在3GPP协议中有明确的定义,在此不在赘述。第二切换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即B2_1,第二切换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即B2_2。
步骤102中,所述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若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简称RLF)事件,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可选的,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包括: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之后,更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使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如果发生了RLF事件,在检测到RLF事件之前,如果没有接收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由于该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说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设置的是不合理,那么可以确认是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切换过晚,实际此时是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
如果发生了RLF事件,在检测到RLF事件之前,已经接收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由于该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说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设置的是合理,那么可以确认是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切换过晚,实际此时是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大。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发生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后,通过设置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根据发生RLF事件之前已接收到的切换测量事件,可以确认出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 验,节约运维成本。
可选的,步骤103中,所述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可以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应用于LTE SON异频组网的场景下,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到移动终端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步骤202,接收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A2事件;
步骤203,发送A2更新配置报告至移动终端,使更新后的A2事件的门限值A2_1等于A5事件的门限A5_1的值。
步骤204,检测到RLF事件;
步骤205,判断在检测到RLF事件之前,是否收到了更新后A2事件,若是,则转至步骤206,若否,则转至步骤207。
步骤206,确认A5事件的门限A5_2的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减小A5_2的值。
步骤207,确认A5事件的门限A5_1的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增大A5_1的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可以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小区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应用于LTE SON异系统组网的场景下,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到移动终端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步骤302,接收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A2事件;
步骤303,发送A2更新配置报告至移动终端,使更新后的A2事件的门限值A2_1等于B2事件的门限B2_1的值。
步骤304,检测到RLF事件;
步骤305,判断在检测到RLF事件之前,是否收到了更新后A2事件,若是,则转至步骤306,若否,则转至步骤307。
步骤306,确认B2事件的门限B2_2的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减小B2_2的值。
步骤307,确认B2事件的门限B2_1的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增大B2_1的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可以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小区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应用于基站,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401,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确认单元402,用于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修正单元403,用于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可以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可选的,所述确认单402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配置子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门限确认子单元,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后,根据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其中,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可选的,所述修正单元403还用于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修正单元403还用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可以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在发生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后,通过设置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以及根据发生RLF事件之前已接收到的切换测量事件,可以确认出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从而修正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降低再次出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的几率,避免出现服务小区切换失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节约运维成本。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闸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 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若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事件,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前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包括: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包括: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6. 一种服务小区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出现了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
    确认单元,用于若出现了所述服务小区切换过晚事件,则确认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
    修正单元,用于修正所述导致切换过晚的切换参数的值。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参数包括:
    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以及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
    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指示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低于第二门限值,且目标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高于第三门限值。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
    配置子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更新配置报告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更新配置报告包括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一门限值,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一门限值等于第二切换测量事件对应的第二门限值;
    门限确认子单元,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事件后,根据已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切换测量事件,确认导致切换过晚事件的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门限。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
    门限确认子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上报的所述更新后的第一切换测量事件,则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单元还用于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偏小导致切换过晚,则增大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修正单元还用若确认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偏大导致切换过晚,则减小所述第二切换测量事件的第三门限值。
CN201580047241.4A 2015-05-27 2015-05-27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Active CN106605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9909 WO2016187833A1 (zh) 2015-05-27 2015-05-27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5428A true CN106605428A (zh) 2017-04-26
CN106605428B CN106605428B (zh) 2020-01-17

Family

ID=5739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7241.4A Active CN106605428B (zh) 2015-05-27 2015-05-27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5428B (zh)
WO (1) WO201618783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5519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810966A (zh) * 2021-09-07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949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网中的切换方法
CN102026232A (zh) * 2010-09-29 2011-04-2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小区间协作测量及切换设置优化的方法
CN102638831A (zh) * 2011-02-12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170459A (zh) * 2013-07-3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时机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673B (zh) * 2010-02-26 2013-1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整切换参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14450B (zh) * 2010-12-10 2014-03-19 上海百林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路线上的切换参数的优化方法
JP5907074B2 (ja) * 2010-12-28 2016-04-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制御装置、調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379517B (zh) * 2012-04-13 2018-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处理方法、异常事件统计处理方法及设备和系统
WO2014056142A1 (en) * 2012-10-09 2014-04-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ibrating mobile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949A (zh) * 2008-07-25 2010-01-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网中的切换方法
CN102026232A (zh) * 2010-09-29 2011-04-2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多小区间协作测量及切换设置优化的方法
CN102638831A (zh) * 2011-02-12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170459A (zh) * 2013-07-30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时机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Solutions for the Mobility Robustness use case",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60 》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5519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35519B (zh) * 2017-12-07 2020-12-2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810966A (zh) * 2021-09-07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7833A1 (zh) 2016-12-01
CN106605428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8497A1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84782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ly reporting neighbor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US20200213926A1 (en) Terminal and Processing Method After Access Failure of Terminal
US20220053397A1 (en) Method for hand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CN111372272B (zh) 无线桥接网络的异常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11787581B (zh) 邻区优化方法及设备
CN110839300B (zh) 连接处理方法及设备
KR102231597B1 (ko) RAN-Sharing 기술이 적용된 LTE 기반 이종망 공존 환경에서 핸드오버 파라미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7927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change
CN105491625A (zh) 无线通信中切换接入点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05517086A (zh) 用于双连接的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EP4175360A1 (en)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65098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063358A (zh) 电路域回落终端通信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7005968A (zh) 一种寻呼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及基站
US201601429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05428A (zh) 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切换设备
CN104349416A (zh) 切换门限处理方法、装置、基站、rnc和bsc
CN104471980B (zh) 判断异系统乒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01220B (zh) 自动切换小区类型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787A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517350A (zh) 切换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38955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CN102118804B (zh) 指示csg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98569A1 (zh)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