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3268A -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3268A
CN106603268A CN201610902935.8A CN201610902935A CN106603268A CN 106603268 A CN106603268 A CN 106603268A CN 201610902935 A CN201610902935 A CN 201610902935A CN 106603268 A CN106603268 A CN 106603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bb
sdr
sau
vector
s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2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3268B (zh
Inventor
保罗·马里尼
洛多维克·宾达
路奇·特瓦里尼
恩瑞可·博地尼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tech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us Telecom Test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us Telecom Testing LLC filed Critical Prius Telecom Test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603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3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Exchang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包括:模拟移动终端(11),其提供相应的比特流(BS1、……、BSM);以及SDR级(12.1、……、12.N),其接收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的比特流(BS1、……、BSM)并且具有相应的SDR上行链路级(14.1、……、14N)和相应的SDR下行链路级(15.1、……、15.N),其中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与相应的基站(3)进行通信;SDR上行链路级(14.1)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分支(17),其将相应移动终端(11)的比特流(BS11、……、BS1M)转换为基带信号(SBB11、……、SBB1M);映射模块(25),其经由基带信号(SBB11、……、SBB1M)的映射产生相应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SAUN);小区间干扰模块(27),其将子载波向量(SAU1)与其他SDR级(12.2、……、12.N)中的至少一个SDR级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进行组合;以及逆变换模块(28),其对基带信号执行逆变换。

Description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无线电信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终端。网络基础设施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互连的管理中心和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被组织以确保对给定范围的覆盖并且与相应的管理中心进行通信。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基站链接到达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可以包括例如蜂窝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或具有射频连接功能的掌上电脑等。
网络基础设施需要经历将实现对其正确操作的检验的测试。对整个网络基础设施或其一部分的测试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变得必要。例如,在设计和实现步骤中,当无线电基站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连接时,可能必须检验无线电基站的功能,其中可以修改无线电基站的行为以模拟通信协议中的故障或错误的情形。此外,可能必须在存在由同时活动的大量用户终端确定的网络负载的情况下检验无线电基站的预期行为。
此外,无线电基站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越来越在于管理无线电资源,即,优化可用带宽的使用、最小化干扰和重传请求以及最大化在多个终端上可以获得的性能的能力。当用户分布在由小区覆盖的区域内特别是在所谓的小区边界区域(即,相邻小区之间的边界区域)中时,最严重的情形出现。这些情形需要真实情况下的准确检验,在针对整个终端群集使用单个传统的信道模拟器的情况下可能不能创建真实情况。
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上设计和实现测试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于以下事实:为了不惩罚传输吞吐量,频繁地授权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资源块(即,针对给定时隙的子载波集)。移动终端频繁地移动并且可能频繁地位于小区边界区域中,其中小区边界区域暴露于小区间干扰的风险。实际上,在小区边界区域中,移动终端与服务小区的通信可能受到来自使用相同资源块的相邻小区的信号的干扰。
当然,为了使测试活动更可靠,通过适当的模拟还研究小区间干扰现象是有利的。尤其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在通信网络中,具有不同移动轮廓的大量移动终端可以同时连接到相同的小区。
基于OFDM调制的电信网络的复杂性(这是由于调制的模式和对无线电资源的管理)需要基于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移动终端的无线电环境的模拟的检验和验证技术。
然而,当前可用的移动终端模拟器关于其所需的结构、功能和计算负载并不适合于在足够多的移动终端群集的情况下模拟小区间干扰现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方法,这将使上述局限被克服。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多个模拟移动终端,被配置为根据通信标准来提供相应比特流;
多个SDR级,被配置为接收相应模拟移动终端的比特流并且与电信网络的相应基站可通信地耦接,所述SDR级包括相应SDR上行链路级和相应SDR下行链路级;
其中,至少一个SDR上行链路级包括:
至少一个并行处理分支,所述至少一个并行处理分支被耦接至所述模拟移动终端中的相应模拟移动终端以接收相应比特流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相应比特流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所述基带信号表示与针对时间间隔指派的相应子载波相关联的幅度和相位;
映射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基带信号的映射产生相应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其中每一个基带信号被指派有用于调制的子载波;
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被配置为将相应SDR级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与其他SDR级中的至少一个SDR级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进行组合;以及
逆变换模块,被配置为对基带信号执行逆变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基于OFDM或SC-FDM A的电信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标准提供多个比特流,所述比特流表示相应模拟移动终端;
处理所述比特流;以及
向多个基站发送根据相应经处理的比特流集得到的信号;
其中,处理包括:
将所述比特流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所述基带信号表示与针对时间间隔指派的相应子载波相关联的幅度和相位;
经由相应基带信号的映射产生针对每一个基站的相应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其中每一个基带信号被指派有用于调制的子载波;
将与基站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与其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进行组合;以及
对所述基带信号执行逆变换。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了其实施例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无线电信网络的简化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方法的简化框图;
-图3是并入图2的测试装置中的SDR(软件定义无线电)发射机级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4是图3的SDR上行链路级的一部分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5是图3的SDR上行链路级的第一组件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6是图3的SDR上行链路级的第二组件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7是并入图2的测试装置中的SDR下行链路级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8是图7的SDR下行链路级的一部分的更详细的框图;
-图9是图7的SDR下行链路级的第一组件的更详细的框图;以及
-图10是图7的SDR下行链路级的第二组件的更详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简化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信网络1。电信网络1是频分或时分多址无线电信网络。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电信网络1是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或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的网络,具体地,LTE网络。电信网络1包括网络子系统2、多个无线电基站或eNodeB 3和多个移动终端4。在这里以及在下文中,“无线电信系统”意味着通过射频连接至少获得移动终端与网络基础设施之间的链路的电信系统。
在本文所述的示例中,可以与移动终端4连接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由网络子系统2和永久地与之连接的eNodeB 3定义的。具体地,移动终端4可以通过eNodeB 3中的被选择以根据通过执行的标准制定的模式优化信号发送和接收的eNodeB 3建立链路。图1还示出了移动终端模拟器5,移动终端模拟器5连接至eNodeB 3中的至少一个eNodeB 3以对电信系统1或其一部分的功能进行测试。
具体地,移动终端模拟器5实现了在多个不同的条件下对移动终端群集、由通信信道引起的干扰以及针对群集的每一个成员的小区间干扰的模拟。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模拟器5包括控制单元7、协议模拟器级8和SDR(软件定义无线电)单元10。
协议模拟器级8被配置为创建多个模拟引擎,每一个模拟引擎定义了模拟移动终端11。因此,模拟引擎集定义了模拟移动终端群集11,该模拟移动终端群集11与电信系统1的一个或多个eNodeB 3进行通信。模拟是通过执行通信标准的协议栈而获得的。模拟移动终端11被进一步配置为执行移动终端的典型功能,例如,注册、呼叫和数据传送。每一个模拟移动终端11根据执行的通信标准提供包括数据序列和控制序列的相应比特流。
SDR单元10被配置为创建多个SDR级12.1、……、12.N,每一个SD R级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通过相应的发射机/接收机级13.1、……、13.N连接至相应的eNodeB 3。每一个SDR级12.1、……、12.N模拟模拟移动终端11的集合(其可以仅包含一个元素)与用作该模拟移动终端11的集合的服务小区的相应eNodeB 3之间的通信信道。具体地,每一个SDR级12.1、……、12.N包括相应的SDR上行链路级14.1、……、14N和相应的SDR下行链路级15.1、……、15.N。
在图3中,参照上行链路模式中的操作更详细地示出了SDR单元10的结构。为了简化,图3仅示出了上行链路操作中涉及的SDR单元10的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SDR上行链路级14.1、……、14.N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因此将仅详细描述SDR上行链路级14.1。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所阐述的内容也适用于存在的所有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
与SDR上行链路级14.1相关联的是相应的具有M个模拟移动终端11的集合,每一个模拟移动终端提供相应的比特流BS11、……、BS1M
SDR上行链路级14.1包括多个并行处理分支17以及映射和变换级18,并且耦接至相应的发射机/接收机模块13.1。每一个并行处理分支17耦接至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以接收相应的比特流BS11、……、BS1M
更详细地,并行处理分支17中的每一个并行处理分支包括串并转换器20、符号产生器模块21、DFT(离散傅里叶变换)模块22和信道模拟器模块23。
每一个并行处理分支17的串并转换器20在输入端接收相应的比特流BS11、……、BS1M,并且根据所使用的调制方案(例如,BPSK、16QAM、64QAM)形成均为K比特的词。该词被提供给符号产生器模块21,符号产生器模块21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在(PSK或QAM)星座图上执行映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产生表示经调制的比特流的复合样本。实际上,具有2K个复合点(符号)(各具有幅度和相位(或等同地,实部和虚部))的星座图用于表示要在由无线电基站3指派给给定的移动终端的子载波之一上发送的K个比特。与每一个幅度和相位(或实部和虚部)值对相关联的是K个比特的特定组合。通过与星座图的相应符号相对应的成对的幅度和相位(或实部和虚部)值的序列来对比特流进行编码。根据与要发送的K比特序列相关联的符号,针对时间间隔在幅度和相位上对指派的每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
因此,符号产生器模块16的输出定义了基带中与每一个模拟移动终端11相关联的频谱内容。
在下文中,由符号产生器模块16提供的复合样本将被称作样本IQ。因此,符号产生器模块16提供相应的样本序列IQ11、……、IQ1M,使用该样本序列IQ11、……、IQ1M对由模拟移动终端11提供的比特流BS11、……、BS1M进行编码。具体地,样本IQ11、……、IQ1M是相应比特流BS11、……、BS1M的一部分的基带表示。
DFT模块22(仅在SC-FDMA调制的情况下需要)计算样本集IQ11、……、IQ1M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实际上,DFT模块22的输出提供了针对指派给连接的模拟移动终端11的带宽的相应基带信号SRB11、……、SRB1M。DFT模块22具有减小PAPR(峰均功率比)的效果。
每一个基带信号SBB11、……、SBB1M表示与针对时间间隔指派的子载波相关联的幅度和相位。
在OFDM调制的情况下,DFT模块22不存在,并且基带信号SBB11、……、SBB1M由样本IQ11、……、IQ1M直接表示。
因此,在下文中,“基带信号SBB11、……、SBB1M”在SC-FDMA调制的情况下意味着由DFT模块22修改的样本IQ并且在OFDM调制的情况下意味着样本IQ。
实际上,在每一个并行处理分支17中,串并转换器20、符号产生器模块21和(在SC-FDMA调制的情况下)DFT模块22形成了转换级,该转换级将相应的比特流BS1、……、BSM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SBBM
信道模拟器模块23基于相应条件下的信道模型。各种并行处理分支17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实现相应的不同的信道条件,所述不同的信道条件与通过举例的方式设想的一样多的情形相对应(例如,与在封闭环境中处于静止条件下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相对应、当与在封闭环境中或在室外步行移动时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相对应、与在交通工具上缓慢且无规律移动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相对应、与在交通工具上快速且基本恒定移动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相对应等等)。如下文详细解释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对相应的基带信号SBB1I操作以模拟给定条件下eNodeB和与之连接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信道的效果。
信道模拟器模块23提供相应的经修改的基带信号SBB11’、……、SBB1M’。
映射和变换级18包括映射模块25、小区间干扰模块27、IFFT(快速逆傅里叶变换)模块28、编码模块29和并串转换器30。
映射模块25接收并行处理分支17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的输出并且对输入端处的经修改的基带信号SBB11’、……、SBB1M’执行映射,从而指派给用于调制的每一个子载波。映射模块25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规则是由eNodeB 3中的无线电资源管理器建立的,其中无线电资源管理器选择并向针对每一个时间间隔的每一个移动终端传送将使用哪个频带和哪些子载波。实际上,映射模块25作为由eNodeB 3提供的设置所控制的复用器来操作。对映射模块25的输出(因而对IFFT模块28的输入)的转化相当于通过指派给移动终端(这里,模拟移动终端11)的带宽的频率转化。
映射模块25执行的处理的结果是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该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被提供给SDR上行链路级14.1的小区间干扰模块27。如图4更清楚地示出的,SDR上行链路级14.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还被提供给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的小区间干扰模块27。此外,小区间干扰模块27接收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在一个实施例中,SDR上行链路级14.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可以被提供给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中的仅一些SDR上行链路级的小区间干扰模块27。取而代之地,SDR上行链路级14.1的小区间干扰模块27可以接收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中的仅一些(至少一个)SDR上行链路级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
小区间干扰模块27被配置为将相应SDR上行链路级14.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与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进行组合,以模拟由于通过相应通信信道进行通信的相邻eNodeB 3服务的移动终端引起的小区间干扰的现象。干扰移动终端是由模拟移动终端11定义的,模拟移动终端11通过SDR上行链路级14.2、……、14.N与相应eNodeB 3进行通信。干扰是由来自相邻小区的信号的叠加引起的,由SDR上行链路级14.2、……、14.N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与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加权来表示的。
再次参照图3,小区间干扰模块27向IFFT模块28提供经修改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
IFFT模块28计算逆傅里叶变换,并且将处理从频域转移到时域。
编码模块29向信号中引入循环前缀以最小化符号间干扰。
串并转换器23将由编码模块29接收的信号转换为上行链路样本流BST,该上行链路样本流BST被提供给发射机/接收机模块13.1、……、13.N。
与eNodeB 3通信耦接的发射机/接收机模块13.1、……、13.N执行数模转换、滤波操作、以及由串并转换器23提供的信号到由eNodeB 3使用的频带的转换。
发射机/接收机模块13.1、……、13.N与相应eNodeB 3的连接由通信端口(未示出)来执行,通信端口可以包括可以以有线模式或经由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天线连接的连接器。与eNodeB 3的连接也可以直接在基带中执行,而没有对频率转换的任何需要。
图5示出了SDR上行链路级14.1的并行处理分支17之一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的结构。应当理解的是,所有其他SDR上行链路级14.2、……、14.N的其他并行处理分支17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可以在执行的通信信道的模型方面不同。
信道模拟器模块23包括信道滤波器30、乘法器节点31、复合噪声产生器32和加法器节点33。
信道滤波器30通过由时变系数集(例如,增益、极点和零点)标识的时变传递函数实现通信信道类型的模型。例如,传递函数被表征以用于模拟在封闭环境中处于静止条件下的移动终端的使用、当在封闭环境中或在室外步行移动时移动终端的使用、在交通工具上缓慢且无规律移动的移动终端的使用、在交通工具上快速移动且基本恒定移动的移动终端的使用等等。在一个实施例中,信道滤波器30可编程用于实现不同的传递函数,每一个传递函数对应于相应类型的通信信道。在该情况下,信道滤波器30配备有存储器元件,在该存储器元件中存储了不同的系数集,所述系数集标识相应传递函数并且每次根据要进行的测试来选择不同的系数集。
乘法器节点31从信道模拟器模块23上游的处理模块接收针对指派的子载波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并且还接收定义信道滤波器30的传递函数的系数集。针对指派的子载波的基带信号SBB11、……、SBB1M和传递函数相乘在一起,这等同于计算其在时域中的卷积。
复合噪声产生器32包括第一随机数产生器34a和第二随机数产生器34b以及滤波器35。第一随机数产生器34a和第二随机数产生器34b针对噪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独立地提供随机数。滤波器35经由频域中的卷积(第一乘法器节点36a和第二乘法器节点36b)被应用于随机数产生器34a、34b二者的输出,并且考虑了可能不认为噪声频谱密度在整个域上完全一致这样的事实。然后,通过加法器节点35将噪声的实部和虚部相加在一起。
加法器节点35以相加的方式将基带信号与复合噪声产生器33提供的噪声进行组合。因此,加法器节点的输出提供了频域中的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考虑了通信信道对来自移动终端(在该情况下,来自移动终端模拟器6)的信号的影响。
在图6中详细示出了小区间干扰模块27,其中,还表示了控制单元7。
在一个实施例中,小区间干扰模块27包括加法器节点38和多个处理模块39.2、……、39.N。
加法器节点38的输入端接收主信号,即,加法器节点38所属的SD R上行链路级14.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因此指示耦接至SDR上行链路级14.1的服务小区的移动终端的通信)。
加法器节点38的其他输入端接收相应的干扰信号IS2、……、ISN。处理模块39.2、……、39.N根据相应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获得干扰信号IS2、……、ISN,其中处理模块39.2、……、39.N应用相应的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该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表示干扰移动终端与连接至SDR上行链路级14.1的eNodeB 3的模拟移动终端11之间的衰减。
加法器节点38将在输入端接收的干扰信号IS2、……、ISN与加法器节点38所属的SDR上行链路级14.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相加,以确定经修改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
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子载波并且可以随时间改变。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是线性的,并且由增益参数以及极点和零点的时间常数来定义。由控制单元7例如以随机方式在可容许的区间内选择并设置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的参数,其中可容许的区间可以进而以经验的方式来确定。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中的一些上行链路传递函数可以是零(例如,增益参数可以为零)。在该情况下,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不产生任何干扰。操作员可以基于测试场景(例如,位于小区边界处的模拟移动终端、连接至宏小区内的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的模拟移动终端等等)进行选择。经由控制单元7设置参数的可能性实现了针对服务小区中的每一个服务小区选择将哪些小区和哪些干扰模拟移动终端包括在模拟中。
将映射模块25定位在下游并且将IFFT模块28定位在上游有利地允许在计算负载的可忽略的增加的情况下引入对小区间干扰的模拟。
在图7中,参照下行链路操作模式示出了SDR单元10的结构。为了简化,图7仅示出了下行链路操作中涉及的SDR单元10的一部分。SDR下行链路级15.1、……、15.N(在图7中示出了其中之一(15.1))实质上是SDR上行链路级14.1、……、14N的镜像。在下文中,仅详细示出了SDR下行链路级15.1,在任何情况下应当理解的是,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下面的描述等同适用于它们。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SDR下行链路级15.1被耦接至相应的接收机模块13.1(相应的接收机模块13.1接收来自eNodeB 3的信号并且形成时域中的样本序列),并且包括串并转换器40、FFT模块42、小区间干扰模块43、解映射模块44和多个并行处理分支45,其均耦接至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串并转换器40、FFT模块42、小区间干扰模块43和解映射模块44形成转换和解映射级50。
接收机模块40对所接收的信号执行射频到基带转换和模数转换。
由接收机模块40处理的样本流被提供给串并转换器40,串并转换器40移除循环前缀并且提供给FFT模块42。
进而,FFT模块42向小区间干扰模块43提供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SADN
如图8中更清楚地示出的,SDR下行链路级15.1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还被提供给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的小区间干扰模块43。此外,小区间干扰模块43接收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在一个实施例中,SDR下行链路级15.1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可以被提供给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中的仅一些SDR下行链路级的小区间干扰模块43。取而代之地,SDR下行链路级15.1的小区间干扰模块27可以接收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中的仅一些(至少一个)SDR下行链路级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
小区间干扰模块27被配置为将相应SDR下行链路级15.1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与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进行组合,以模拟由于通过相应通信信道和与之连接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相邻eNodeB 3引起的小区间干扰的现象。干扰是由来自相邻小区的信号的叠加引起的,由SDR下行链路级15.2、……、15.N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关于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加权来表示的。
小区间干扰模块43的结构与小区间干扰模块27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其中加法器节点60(图9)将服务eNodeB 3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与其他SDR下行链路级15.2、……、15.N的通过处理模块61.2、……、62.N与相应下行链路传递函数TFD1、……、TFDN加权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进行组合,其中相应下行链路传递函数TFD1、……、TFDN取决于特定子载波的频率并且可以随时间改变,并且表示相邻eNodeB 3与连接至SDR下行链路级15.1的eNodeB 3的模拟移动终端11之间的衰减。
小区间干扰模块43向解映射模块44提供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
解映射模块44接收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并且根据eNodeB 3建立的指派将基带信号SBB11、……、SBB1M提供给并行处理分支45。
并行处理分支45耦接至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包括从解映射模块44接收相应符号序列的信道模拟器模块46、DFT模块47、解调器48和并串转换器49。
在每一个并行处理分支45中,信道模拟器模块46具有与SDR上行链路级14.1的并行处理分支17的信道模拟器模块23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并且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操作。并串转换器49将经解调的样本转换为比特序列,该比特序列被提供给相应的模拟移动终端11。
具体地(图10),每一个信道模拟器模块46包括信道滤波器50、乘法器节点51、复合噪声产生器52和加法器节点53。
信道滤波器50通过由时变系数集合(例如,增益、极点和零点)标识的时变传递函数实现通信信道类型的模型。
乘法器节点51从解映射模块44接收针对指派的子载波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并且还接收定义信道滤波器50的传递函数的系数集。针对指派的子载波的基带信号和传递函数被相乘在一起,这等同于计算其在时域中的卷积。
复合噪声产生器52包括第一随机数产生器55a和第二随机数产生器55b以及滤波器56。第一随机数产生器55a和第二随机数产生器55b针对噪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独立地提供随机数。滤波器56经由频域中的卷积(第一乘法器节点57a和第二乘法器节点57b)被应用于随机数产生器34a、34b二者的输出,并且考虑了可能不认为噪声频谱密度在整个域上完全一致这样的事实。然后,通过加法器节点58将噪声的实部和虚部相加在一起。
加法器节点53以加法的方式将基带信号SBB11、……、SBB1M与复合噪声产生器33提供的噪声进行组合。因此,加法器节点53的输出提供了频域中的经修改的基带信号SBB11’、……、SBB1M’,该基带信号考虑了通信信道对来自eNodeB 3的信号的影响。
如上所述,小区间干扰模块在增加可忽略的计算负载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相邻小区对移动终端与相应服务小区之间的双向通信的干扰的模拟。由于小区间干扰模块的结构和位置,实质上在基带中执行处理。因此,可以执行真实的模拟,该真实的模拟涉及无线电信网络的大量移动终端群集和不同的eNodeB。
最后,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所述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进行修改和变型,而由此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多个模拟移动终端(11),被配置为根据通信标准来提供相应比特流(BS1、……、BSM);
多个SDR级(12.1、……、12.N),被配置为接收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的比特流(BS1、……、BSM)并且与电信网络的相应基站(3)可通信地耦接,所述SDR级(12.1、……、12.N)包括相应SDR上行链路级(14.1、……、14N)和相应SDR下行链路级(15.1、……、15.N);
其中,至少一个SDR上行链路级(14.1)包括:
至少一个并行处理分支(17),所述至少一个并行处理分支(17)被耦接至所述模拟移动终端(11)中的相应模拟移动终端以接收相应比特流(BS11、……、BS1M),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相应比特流(BS11、……、BS1M)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所述基带信号(SBB11、……、SBB1M)表示与针对时间间隔指派的相应子载波相关联的幅度和相位;
映射模块(25),被配置为经由基带信号(SBB11、……、SBB1M)的映射产生相应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SAUN),其中每一个基带信号(SBB11、……、SBB1M)被指派有用于调制的子载波;
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27),被配置为将相应SDR级(12.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与其他SDR级(12.2、……、12.N)中的至少一个SDR级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进行组合;以及
逆变换模块(28),被配置为对所述基带信号(SBB11、……、SBB1M)执行逆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27)被配置为向除所述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27)的所述SDR级(12.1)以外的其他SDR级(12.2、……、12.N)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应用相应的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取决于相应的子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是时变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是由相应的参数定义的,所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确定所述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的所述参数的控制单元(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27)包括:
多个处理模块(39.2、……、39.N),被配置为通过相应的上行链路传递函数(TFU2、……、TFUN)、根据相应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来确定干扰信号(IS2、……、ISN);以及
加法器节点(38),被配置为将相应SDR级(12.1)的所述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与所述干扰信号(IS2、……、ISN)相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一个SDR上行链路级(14.1)包括:
多个相应并行处理分支(17),所述多个相应并行处理分支(17)被耦接至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以接收相应比特流(BS11、……、BS1M)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相应比特流(BS11、……、BS1M)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SBBM);
相应映射模块(25),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的映射产生相应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SAUN),其中每一个基带信号(SBB11、……、SBB1M)被指派有用于调制的子载波;
相应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27),被配置为将相应SDR级(12.1)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与其他SDR级(12.2、……、12.N)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进行组合;以及
相应逆变换模块(28),被配置为对所述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执行逆变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SDR下行链路级(15.1)包括:
多个下行链路并行处理分支(45),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并行处理分支(45)被耦接至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
接收机级(13.1、4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电信网络的基站(3)的信号并且对所接收的信号执行射频到基带转换、模数转换和串并转换;
变换模块(42),由所述接收机级(13.1、40)提供并且被配置为提供相应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
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43),被配置为根据相应SDR级(12.1)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和其他SDR级(12.2、……、12.N)中的至少一个SDR级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的组合产生相应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
解映射模块(4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确定基带信号(SBB11、……、SBB1M)并且向每一个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提供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43)被配置为向除所述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43)的所述SDR级(12.1)以外的其他SDR级(12.2、……、12.N)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应用相应的下行链路传递函数(TFD2、……、TFD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一个SDR下行链路级(15.1)包括:
多个相应下行链路并行处理分支(45),被耦接至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
相应接收机级(13.1、4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电信网络的相应基站(3)的信号并且对所接收的信号执行射频到基带转换、模数转换和串并转换;
相应变换模块(42),由所述相应接收机级(13.1、40)提供并且被配置为提供相应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以及
相应下行链路小区间干扰模块(43),被配置为根据相应SDR级(12.1)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和其他SDR级(12.2、……、12.N)中的至少一个SDR级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的组合产生相应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以及
相应解映射模块(4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相应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确定基带信号(SBB11、……、SBB1M)并且向每一个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提供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
11.一种用于测试基于OFDM或SC-FDMA技术的电信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标准提供多个比特流(BS1、……、BSM),所述比特流(BS1、……、BSM)表示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
处理所述比特流(BS1、……、BSM);以及
向多个基站(3)发送根据相应经处理的比特流集(BS1、……、BSM)得到的信号;
其中,处理包括:
将所述比特流(BS11、……、BS1M)转换为频域中的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所述基带信号(SBB11、……、SBB1M)表示与针对时间间隔指派的相应子载波相关联的幅度和相位;
经由所述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的映射产生针对每一个基站(3)的相应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SAUN),其中每一个基带信号(SBB11、……、SBB1M)被指派有用于调制的子载波;
将与基站(3)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1)与其他基站(3)中的至少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U2、……、SAUN)进行组合;以及
对所述基带信号(SBB11、……、SBB1M)执行逆变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电信网络的所述基站(3)并且去往相应模拟移动终端(11)的信号集;
对所接收的信号集执行射频到基带转换、模数转换和串并转换;
根据每一个信号集产生相应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
根据信号集之一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与其他信号集中的至少一个信号集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2、……、SADN)的组合产生相应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
根据所述经修改的下行链路子载波向量(SAD1’)确定基带信号(SBB11、……、SBB1M);以及
向每一个模拟移动终端(11)提供相应基带信号(SBB11、……、SBB1M)。
CN201610902935.8A 2015-10-16 2016-10-17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Active CN106603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5000062692 2015-10-16
ITUB2015A004969A ITUB20154969A1 (it) 2015-10-16 2015-10-16 Apparecchiatura di test di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e metodo per testare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3268A true CN106603268A (zh) 2017-04-26
CN106603268B CN106603268B (zh) 2021-10-08

Family

ID=5523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2935.8A Active CN106603268B (zh) 2015-10-16 2016-10-17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4479B2 (zh)
EP (1) EP3157283B1 (zh)
JP (1) JP6931525B2 (zh)
KR (1) KR20170045139A (zh)
CN (1) CN106603268B (zh)
CA (1) CA2945908C (zh)
IT (1) ITUB20154969A1 (zh)
PL (1) PL3157283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079A (zh) * 2017-12-29 2020-08-21 是德科技新加坡(销售)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以及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6228B2 (en) 2020-05-22 2022-11-08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Beam aqui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487A (zh) * 2004-04-30 2005-01-26 清华大学 接收多媒体电视广播的移动终端
US20090037163A1 (en) * 2007-07-30 2009-02-05 Hong Wei Kong Fast and Flex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CN101442367A (zh) * 2007-11-20 2009-05-27 棱镜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讯网络的移动终端模拟器
CN101711460A (zh) * 2007-04-05 2010-05-19 沃达方集团有限公司 电信网络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30843A1 (en) * 2009-12-03 2011-06-08 Nomor Research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ntrol signal
EP2523494B1 (en) * 2011-05-11 2014-01-29 Prisma Engineering S.r.l. Mobile terminal simulator for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to simulate a mobile terminal
US9596166B2 (en) * 2013-04-26 2017-03-14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es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ilities of wireless access access nod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487A (zh) * 2004-04-30 2005-01-26 清华大学 接收多媒体电视广播的移动终端
CN101711460A (zh) * 2007-04-05 2010-05-19 沃达方集团有限公司 电信网络和装置
US20090037163A1 (en) * 2007-07-30 2009-02-05 Hong Wei Kong Fast and Flex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CN101442367A (zh) * 2007-11-20 2009-05-27 棱镜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讯网络的移动终端模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079A (zh) * 2017-12-29 2020-08-21 是德科技新加坡(销售)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以及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7283B1 (en) 2020-04-08
US10264479B2 (en) 2019-04-16
CN106603268B (zh) 2021-10-08
JP6931525B2 (ja) 2021-09-08
ITUB20154969A1 (it) 2017-04-16
KR20170045139A (ko) 2017-04-26
JP2017112599A (ja) 2017-06-22
CA2945908A1 (en) 2017-04-16
EP3157283A1 (en) 2017-04-19
PL3157283T3 (pl) 2020-10-05
CA2945908C (en) 2023-08-15
US20170111808A1 (en)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9912B2 (en) Mobile terminal simulator for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of simulating a mobile terminal
CN103457651B (zh) 联合通道校正方法、联合通道校正单元及基站
CN102090012B (zh) 基于3g-lte的虚拟导频序列中的多小区信道估计
CN102368756B (zh) 用于lte终端上的信道估计
CN102217220A (zh)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群集配置设定方法
CN102468947A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8155925A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1322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CN100421438C (zh) 选频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中的比特加载方法
CN107465636A (zh) 一种毫米波大规模阵列空频双宽带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8028719A (zh) 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06603268A (zh) 用于电信网络的测试装置和用于测试电信网络的方法
CN102255707A (zh) 针对sc-fdma mu- mimo系统的基于互信息的空间频率调度方法
Arafat et al.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mobile WiMAX: a study on the physical layer of mobile WiMAX unde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 modulation technique
EP3139558B1 (en)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 multi-carrier signal, transmitter and network element for transmitting a multi-carrier signal,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86117C (zh) 选频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中的一种分块比特加载方法
Vesga et al. Real-time emulation methodologies for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Šimko et al. Optimal pilot symbol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ell scenarios of LTE
Ribeiro et al. Nonlinear effects of radio over fiber transmission in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systems
CN114978254B (zh) 基于ofdm系统的机器学习辅助低复杂度鲁棒预编码算法
García Sanz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New Radio in 5G
CN107484253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Dridi et al. Uplink Joint Detec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He et al. Simulation of wideband mobile OFDM system f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n et al. Channel Adaptive Waveforms with Homo-or Heterogeneous Configurations per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3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Detech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Milan Italy

Applicant before: Prisma Telecom Testing S.R.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City

Applicant after: Is tech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Detech Singapore (Sales) Pte.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