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7121B -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7121B
CN106597121B CN201611022592.2A CN201611022592A CN106597121B CN 106597121 B CN106597121 B CN 106597121B CN 201611022592 A CN201611022592 A CN 201611022592A CN 106597121 B CN106597121 B CN 106597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relaxation
formula
time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25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7121A (zh
Inventor
张志成
刘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Zhicheng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0225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7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7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7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对铁电体施加恒定的电压,采集一定范围的点数、采用铁电分析系统对其进行测量;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得到不同的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公式,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极化和弛豫的时间依赖性和电场依赖性,本发明测样操作方便易控,安全性高,且能够直接得到铁电体材料的准确铁电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征体系极化和铁电相弛豫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判据之一,通过电滞回线可以得到材料的自发极化强度和矫顽电场。Sawyer-Tower电路(见图1)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电滞回线测试电路,在以此为基础上的电滞回线测量方法中,测试样品与采样电容C0串联,相当于积分器的作用,通过样品的电流在C0上积分形成电荷,通过示波器显示电压与激励电压的关系曲线就是电滞回线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曲线。由于铁电体材料中的漏导和介电损耗等会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使得测量的电滞回线及得到的铁电参数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铁电材料中实际自发极化和剩余极化的本质。
有研究者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滞回线曲线进行软件补偿、频率补偿、电阻补偿、移相补偿和线性补偿等,以达到消除损耗的影响,如发明专利CN 86107714和CN 1888923公开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由于电滞回线补偿的关键参数主要靠主观判断,缺乏客观的标准。许多研究者考虑通过改进Sawyer-Tower电路,有研究者采用两个电路组成电桥电路,将两个电路中取样电容的电压差作为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将可变电容和电阻调节到分别对应样品的线性电容和漏导电阻,通过在电桥电路的输出中,抵消掉它们的影响,示波器上显示校正后的电滞回线,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手工去调剂,也与人的主观判断相关,同时可变电容和可变电阻必须承受与待测样品一样的高电压,可选范围太窄。发明专利CN 100582808C公开了一种电流采样的电路,系统出了具有测P-E关系的功能外,还具备可将测量得到的电流信号分离为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和电损耗三部分,从而得到材料自发极化强度与场强关系,不足之处在于该测量装置组装和处理耗时太久。
最重要的是,通常的测试都是采用三角波电场(见图2),以饱和区只存在线性极化为基础,由于漏导和弛豫的存在,在实际测量中以它为依据往往是不可靠的,电滞回线饱和与否难以确定,尤其是对漏导大的样品,测得电位移随电场在持续增加,根本无法观察到饱和极化的存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铁电体电滞回线测量体系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通过采集电荷法,在一定周期范围内,对铁电体施加恒定的电压,即直接施加方形波电场,对样品进行测量,解决目前方法中由于漏导和弛豫而测得铁电体参数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极化强度与时间关系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铁电体施加恒定的电压,采集一定范围的点数、采用铁电分析系统对其进行测量;
b.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不同的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c.假设材料的电导率为一个定值,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是一个定值,该电量与时间成正比,设P0表示材料的瞬时极化强度,Pt表示某时刻材料的极化强度,P表示材料的饱和极化强度,ΔP为材料实际极化强度,Pc为材料撤电压后弛豫的极化强度、Pr为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ι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值所需时间,T为材料完成弛豫所需时间,Ue为材料的能量储存密度,Ul为材料的能量损耗,E为施加的恒定电场强度,有以下关系式:
Pt=P(1-e-t/ι)+P0e-t/ι+k*t (1)
Pt=Pr(1-e-t/T)+Pc e-t/T (2)
Ue=ΔP*E (3)
Ul=Pr*E (4)
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d.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e.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得出P0、P、Pc、Pr、ι、T参数,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极化和弛豫的时间依赖性和电场依赖性。
所述一定频率范围为0.1Hz-1000Hz之间任选。
所述恒定电压为0-500MV/m任选。
所述采集电荷点数为20~1000个,其中优选方案为100-300个。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方法方波命令编写简单,测样操作方便易控,安全性高,且能够直接得到铁电体材料的准确铁电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Sawyer-Tower采样电路图,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电滞回线测试电路。
图2为传统测量电滞回线施加的三角波形图,施加的电压是呈三角变化的值。
图3为本发明测样施加的方形波的波形图,施加的电压是一个恒定的值,瞬时加电压和瞬时撤电压。
图4为本发明方法测量的在不同的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0~100ms、200~300ms施加电压为零,200-300ms施加电压分别为50Mv/m、100Mv/m、150Mv/m、200Mv/m、250Mv/m。
图5为250Mv/m电压下曲线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
图6为样品在50Mv/m、100Mv/m、150Mv/m、200Mv/m、250Mv/m下截取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以及模拟曲线图。
图7为撤电场后,样品在50Mv/m、100Mv/m、150Mv/m、200Mv/m、250Mv/m下的弛豫曲线图及模拟曲线图。
图8为样品在50Mv/m、100Mv/m、150Mv/m、200Mv/m、250Mv/m电场下达到饱和极化值所需时间和弛豫完成所需时间,可以看出随着电场的增加,样品达到饱和极化的时间越来越短,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叙述,以含量为20%TrFE的P(VDF-TrFE)为样品进行测试。
实施例一
1)参见图3,编写施加方形电场波测量电滞回线的命令,采用铁电测试系统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取样周期为100ms,施加恒定电压50MV/m,施加电压时间为100ms,取点100个,对样品进行测量。
2)参见图4,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50MV/m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假设材料的电导率为一个定值,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是一个定值,该电量与时间成正比,设P0表示材料的瞬时极化强度,Pt表示某时刻材料的极化强度,P表示材料的饱和极化强度,ΔP为材料实际极化强度,Pc为材料撤电压后弛豫的极化强度、Pr为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ι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值所需时间,T为材料完成弛豫所需时间,Ue为材料的能量储存密度,Ul为材料的能量损耗,E为施加的恒定电场强度,有以下关系式:
Pt=P(1-e-t/ι)+P0e-t/ι+k*t (1)
Pt=Pr(1-e-t/T)+Pc e-t/T (2)
Ue=ΔP*E (3)
Ul=Pr*E (4)
参见图6,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4)参见图7,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5)参见图8,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对模拟曲线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参数P0=0.55μC/cm2、P∞=0.78μC/cm2、Pr=0.116μC/cm2、ι=50ms、ι,=10ms、Ue=0.31J/cm3、Ul=0.058J/cm3;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时间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完成弛豫的时间随电场增大而增大。
实施例二
1)参见图3,编写施加方形电场波测量电滞回线的命令,采用铁电测试系统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取样周期为100ms,施加恒定电压100MV/m,施加电压时间为100ms,取点100个,对样品进行测量。
2)参见图4,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100MV/m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参图6,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4)参见图7,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5)参见图8,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对模拟曲线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参数P0=1.84μC/cm2、P∞=3.42μC/cm2、Pr=0.82μC/cm2、ι=45ms、ι,=13ms、Ue=2.09J/cm3、Ul=0.82J/cm3;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时间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完成弛豫的时间随电场增大而增大。
实施例三
1)参见图3,编写施加方形电场波测量电滞回线的命令,采用铁电测试系统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取样周期为100ms,施加恒定电压150MV/m,施加电压时间为100ms,取点100个,对样品进行测量。
2)参见图4,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150MV/m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参见图6,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4)参见图7,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5)参见图8,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对模拟曲线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参数P0=3.04μC/cm2、P∞=4.55μC/cm2、Pr=0.116μC/cm2、ι=43ms、ι,=16ms、Ue=4.32J/cm3、Ul=1.44J/cm3;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时间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完成弛豫的时间随电场增大而增大。
实施例四
1)参见图3,编写施加方形电场波测量电滞回线的命令,采用铁电测试系统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取样周期为100ms,施加恒定电压200MV/m,施加电压时间为100ms,取点100个,对样品进行测量。
2)参见图4,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200MV/m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参见图6,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4)参见图7,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5)参见图8,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对模拟曲线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参数P0=3.77μC/cm2、P=5.56μC/cm2、Pr=1.29μC/cm2、ι=40ms、ι,=18ms、Ue=6.82J/cm3、Ul=2.58J/cm3;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时间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完成弛豫的时间随电场增大而增大。
实施例五
1)参见图3,编写施加方形电场波测量电滞回线的命令,采用铁电测试系统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取样周期为100ms,施加恒定电压250MV/m,施加电压时间为100ms,取点100个,对样品进行测量。
2)参见图4,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250MV/m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参见图6,以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4)参见图7,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值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5)参见图8,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参照图5),对模拟曲线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参数P0=4.83μC/cm2、P=9.2μC/cm2、Pr=4.96μC/cm2、ι=37ms、ι,=22ms、Ue=7.15J/cm3、Ul=12.4J/cm3;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时间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完成弛豫的时间随电场增大而增大。

Claims (5)

1.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极化强度与时间关系测量:通过采集电荷法,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铁电体施加恒定的电压,采集一定范围的点数,采用铁电分析系统对其进行测量;
b.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时间为横坐标,极化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不同的电压下样品的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c.假设材料的电导率为一个定值,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是一个定值,该电量与时间成正比,设P0表示材料的瞬时极化强度,Pt表示某时刻材料的极化强度,P表示材料的饱和极化强度,ΔP为材料实际极化强度,Pc为材料撤电压后弛豫的极化强度、Pr为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ι为材料达到饱和极化强度所需时间,T为材料完成弛豫所需时间,Ue为材料的能量储存密度,Ul为材料的能量损耗,E为施加的恒定电场强度,有以下关系式:
Pt=P(1-e-t/ι)+P0e-t/ι+k*t (1)
Pt=Pr(1-e-t/T)+Pc e-t/T (2)
Ue=ΔP*E (3)
Ul=Pr*E (4)
以瞬时极化强度为起始点,撤电压前的点为终止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1)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d.以撤电场后的瞬时极化强度为起始点,截取数据,并用公式(2)对该段曲线进行模拟;
e.根据公式(1)和公式(2),对测量所得数据曲线进行模拟,并将曲线图分离出瞬时极化、弛豫极化和漏导极化三部分,得出P0、P、Pc、Pr、ι、T参数,根据公式(3)和公式(4)直接计算出材料的Ue、Ul,对所得数据ι、T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材料极化和弛豫的时间依赖性和电场依赖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频率范围为0.1Hz-1000Hz之间任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压为0-500MV/m任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荷点数为20~1000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荷点数为100-300个。
CN201611022592.2A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Active CN106597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2592.2A CN106597121B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2592.2A CN106597121B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121A CN106597121A (zh) 2017-04-26
CN106597121B true CN106597121B (zh) 2019-04-09

Family

ID=5859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2592.2A Active CN106597121B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7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112A (zh) * 2019-06-19 2019-09-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时域中介电材料极化瞬态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57423A1 (ru) * 1983-07-12 1985-05-23 Институт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 Ан Усср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пол ризационны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егнетоэлектриков
CN1629645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铁电体矫顽场强度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58712A (zh) * 2007-09-17 2008-04-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铁电材料电滞回线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718691A (zh) * 2009-12-03 2010-06-02 南京大学 监测含铁电纳米晶聚合物极化取向度及弛豫特性的方法
CN101943721A (zh) * 2009-07-10 2011-01-12 复旦大学 一种快速测量铁电薄膜印刻效应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57423A1 (ru) * 1983-07-12 1985-05-23 Институт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 Ан Усср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пол ризационны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егнетоэлектриков
CN1629645A (zh) * 2003-12-19 2005-06-2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铁电体矫顽场强度的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N101158712A (zh) * 2007-09-17 2008-04-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铁电材料电滞回线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943721A (zh) * 2009-07-10 2011-01-12 复旦大学 一种快速测量铁电薄膜印刻效应的方法
CN101718691A (zh) * 2009-12-03 2010-06-02 南京大学 监测含铁电纳米晶聚合物极化取向度及弛豫特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121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808C (zh) 一种铁电材料电滞回线的测量方法
CN103558531A (zh) 基于pea空间电荷测量判断绝缘老化的方法
CN107656181B (zh) 一种定量诊断油纸绝缘老化程度的方法
CN105116201B (zh) 回复电压参数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8818818U (zh) 一种低功耗程控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装置
CN107860980A (zh) 一种时频域结合快速介电响应测试方法
CN108761375A (zh) 一种低功耗程控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装置
RU2700368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цифрового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а по параметрам частичных разрядов в изоляции
CN203811751U (zh) 一种基于对比拟合分析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实验系统
CN104020354A (zh) 一种检测化学纤维短纤维比电阻的方法
Novak et al. DC and AC bias dependence of capacitors
WO201902557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N IMPEDANCE OF AN ELECTROCONDUCTIVE DEVICE
CN109142865A (zh) 考虑油纸绝缘界面极化等效电路参数的频域谱辨识方法
CN110244112A (zh) 一种时域中介电材料极化瞬态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6597121B (zh) 一种表征电介质极化、铁电相弛豫和漏导的方法
CN101788653A (zh) 一种连续施加扫描磁场的磁电回线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43129A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绝缘材料回复电压的数值计算方法
Xu et al. Loss current studies of partial discharge activity
CN108918985A (zh) 一种基于电声脉冲法恢复空间电荷分布的改进方法
CN106443549B (zh) 一种用于校准电池内阻测试仪的模拟交流电阻装置
CN103424629A (zh) 一种测试氧化石墨烯溶液阻抗的简易方法
CN107015030B (zh) 一种表面电势测量方法
CN210401507U (zh) 一种时域中介电材料极化瞬态的测量装置
CN100403038C (zh) 双卢瑟福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导通电阻的测试电路
CN201417260Y (zh) 一种分倍频式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7

Address after: 214437 West 3rd Floor, Block B, Chuangzhi Industrial Park, 201 Jinshan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Xin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lin District Xianning West Road 710049,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No. 28

Patentee befor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2 North 1st Street,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Zhang Zhich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4437 West, 3rd floor, Cyberport B, Chuangzhi Industrial Park, 201 Jinshan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Xin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