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3892A -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3892A
CN106593892A CN201710058083.3A CN201710058083A CN106593892A CN 106593892 A CN106593892 A CN 106593892A CN 201710058083 A CN201710058083 A CN 201710058083A CN 106593892 A CN106593892 A CN 10659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oil
floating
floating ship
pump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80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3892B (zh
Inventor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80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3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3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4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fluid driven
    • F04D13/04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fluid driven the fluid driving means being a hydraulic motor of the positive displacemen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04D29/046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0Shaft sealings
    • F04D29/12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 F04D29/126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包括一对浮艇泵总成,一对浮艇泵总成各包括浮箱、浮艇泵、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和过滤网套,浮箱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牵引机构连接,浮艇泵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传动配合并且由该浮艇泵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浮箱固定,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自动引水消防车的油管卷扬盘的卷扬盘油管油路连接,过滤网套与浮艇泵的下部连接。可由起重机构通过牵引机构将浮艇泵总成展出消防车的车体并且由牵引机构将浮艇泵总成释放至水面使浮艇泵自主取水,既可体现理想的灵活机动性,又能显著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又由于浮箱能使浮艇泵在水面处于半潜式状态,因而得以避免因下沉至河床遭河床淤泥堵塞的风险。

Description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消防车特别是引水消防车(也称供水消防车)上通常配备有引水泵(也称供水泵),对此可参见并非限于例举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43382U推荐的“引水系统及消防车”,当引水消防车抵达火灾现场并驻车在靠近具有自然水源如河道、湖泊乃至沟渠和池塘等的部位,将与引水泵连接的取水管路的末端引及前述的自然水源。在引水泵处于工作状态下,经取水管路如该专利所称的第一、第二引水管道将消防用水引至消防泵,由与消防泵连接的水带引至灭火场所,最终由水带末端的灭火水枪射向火源。由于该专利公开的引水泵是静态的即不可移动地设置的,因而在使用中甚为不便,具体表现为需要凭借冗长的管路,将该冗长的管路的一端与引水泵进水口连接,而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投入水源如前述的河道。于是,由于目前的河道淤泥积淀较为严重,因而由河道经管路向引水泵引水的效果并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当作为自由端的前述管路的进水口沉入淤泥乃至被淤泥堵塞时,引水泵便无法发挥应有的引水作用甚至存在损及引水泵之虞。此外,由于将前述冗长的管路的自由端掷入水源如河道的工作通常由消防人员手工完成,又由于人的体能客观上有限,因而管路掷入水中的距离如离河道壁岸的距离有限,不足于抵近河道深水区(远离河道壁岸区域),从而一方面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另一方面引水效果难以保障。
授权公告号CN204815475U提供的“消防车吸水扬程增强系统”,由该专利的说明书内容可知,由于车载泵是静态地设置于消防车上的,因而需另行配备一可移动的并且设置在浮箱上的水泵,该水泵的出水口与车载泵的进水口之间由吸水管连接。当要引水时将浮箱连同水泵抛入水源水河道中,由水泵将取自水源的水引至车载泵。该专利相对于前述CN203043382U而言,由于水泵通过浮箱得以浮在水中,因而可避免被淤泥堵塞,确保应有的引水效果。但是该CN204815475U仍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作为引水机构的车载泵不能直接置于水源中而需通过置入水源中的且设在浮箱上的水泵的过渡而引水,因而泵的数量增加,既不利于节省能耗,也不利于降低消防设施的成本并且对日常检护的工作量显著增大;其二,由于在实际使用时,需由消防人员将浮箱连同水泵投入水源如河道中,因而一方面作业效率受到影响并有可能耽误灭火救灾时间,另一方面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大,例如使用时需凭借人力将浮箱连同水泵引入河道,使用完毕后同样由人力将浮箱连同水泵归存于消防车辆上;其三,由于浮箱连同水泵在水域如前述河道中呈无管束的自由漂浮状态,因而当其被风浪驱至水域岸边时,存在影响引水效果之虞,虽然可以由现场消防人员将其人为驱至远离岸边区域,但如此作业同样会地加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其四,专利未给出浮箱以及与浮箱连接的水泵的具体结构。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甚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过了计算机模拟推演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取水时由消防车上的起重机构展出消防车并由设置在起重机构上的牵引机构释放至水而进行自主取水以及在救灾结束后返回于消防车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机动灵活性并且显著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有利于以半潜状态处于水面而藉以避免下沉至河床遭河床淤泥堵塞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包括一对浮艇泵总成,所述的一对浮艇泵总成各包括一浮箱、一浮艇泵、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和一过滤网套,浮箱在使用状态下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设置在自动引水消防车的起重机构上的牵引机构连接,浮艇泵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传动配合并且由该浮艇泵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浮箱固定,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在使用状态下与自动引水消防车的油管卷扬盘的卷扬盘油管油路连接,过滤网套与浮艇泵的下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浮箱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让位孔,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让位孔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在对应于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容纳腔,并且在浮箱的四周构成有一封闭的浮舱,在浮箱的上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与外界相通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在浮箱的下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容纳腔与外界相通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位于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内,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以及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对应于所述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并且与所述的卷扬盘油管油路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泄油管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连接;所述的浮艇泵包括一泵壳和一浮艇泵叶轮,泵壳位于所述浮艇泵容纳腔内,在该泵壳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泵壳固定法兰边,该泵壳固定法兰边与所述浮箱的底部固定,在泵壳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的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轴承座,浮艇泵驱动油马达通过油马达支承座板与该泵壳轴承座固定,泵壳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进水口,泵壳的泵壳出水口对应于所述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浮艇泵叶轮位于泵壳内,该浮艇泵叶轮的上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螺杆轴与所述的泵壳轴承座转动配合并且该叶轮螺杆轴的上端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传动连接,浮艇泵叶轮的下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导流架上,而该导流架的四周与所述泵壳的下部固定;所述的过滤网套包括上支撑连接环、下支撑连接环、一组连接环支撑架和滤网,一组连接环支撑架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上支撑连接环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泵壳进水口的位置与所述泵壳的底部固定,下支撑连接环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的下端固定,滤网围设在一组连接环支撑架外,并且该滤网的上部与上支撑连接环固定,而下端与下支撑连接环固定,滤网的中央区域构成为过滤网套进水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连接环支撑架的下端并且在对应于下支撑连接环的下方的位置各枢转设置有一万向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的上部固定有一吊钩螺杆连接板的一端,在该吊钩螺杆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连接孔,在吊钩螺杆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马达支承座板之间固定有一对连接板支撑连接螺杆,在对应于所述吊钩螺杆让位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吊钩螺杆,该吊钩螺杆的下端途经吊钩螺杆让位孔并且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连接孔的位置与吊钩螺杆连接板连接,而吊钩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牵引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泵壳轴承座内设置有一泵壳轴承,在对应于该泵壳轴承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一泵壳轴承盖,该泵壳轴承盖通过泵壳轴承盖螺钉与泵壳轴承座的下部固定,在所述浮艇泵叶轮的上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叶轮螺杆轴连接套,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与所述泵壳轴承传动配合,并且在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套内螺纹,所述的叶轮螺杆轴与该连接套内螺纹连接,在所述泵壳轴承盖上嵌设有一泵壳轴承盖密封圈,该泵壳轴承盖密封圈与所述叶轮螺杆轴连接套的外壁密封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导流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叶轮轴头的位置设置有一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叶轮轴头通过滑动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浮艇泵叶轮的上部形成有一浮艇泵叶轮栈圈,在该浮艇泵叶轮栈圈的外壁与所述泵壳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止漏环,该第一止漏环由第一止漏环螺钉与泵壳固定,在浮艇泵叶轮的下部与泵壳的泵壳盖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止漏环,该第二止漏环通过第二止漏环螺钉与泵壳盖固定,并且在泵壳盖与泵壳之间设置有一泵壳盖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浮箱的上部的对应两侧各设置有一提手。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吊钩螺杆的上端连接有一吊梁,该吊梁与所述的牵引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吊梁上并且位于吊梁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吊梁耳,该吊梁耳与所述牵引机构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使用状态下能将浮箱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与设置在自动引水消防车的起重机构上的牵引机构连接,因而可由起重机构通过牵引机构将浮艇泵总成展出消防车的车体并且由牵引机构将浮艇泵总成释放至水面使浮艇泵自主取水,既可体现理想的灵活机动性,又能显著减轻消防人员的作业强度;又由于浮箱能使浮艇泵在水面处于半潜式状态,因而得以避免因下沉至河床遭河床淤泥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浮艇泵总成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浮艇泵总成与设置在自动引水消防车的起重机构上的牵引机构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自动引水消防车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立柱自动回转驱动机构、起重机构、立柱、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滑轮座升降机构和消防水引出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图4和图5所示的油管卷扬盘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的油路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4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为了体现理解上的顺序效果,在下面申请人先对图4和图5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4,示出了自动引水消防车的结构体系的以下部件:一车体10,依据专业常识,车体10具有一底盘101,由于车体10属于现有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一空心的立柱20和一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立柱20设置在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上并且在立柱20上固定有一液压油分配阀30,该液压油分配阀30与液压站301(图7示)液压油管管路连接,而该液压站301设置在车体10的底盘101上,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设置在底盘101上并且位于底盘101的右端;示出了一起重机构2,该起重机构2与前述的立柱2连接;一牵引机构4,该牵引机构4设置在起重机构2上并且与液压油分配阀30油路连接;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该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分别设置在立柱20的前后侧,并且在该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上各连接有一油管卷扬盘6,在油管卷扬盘6上设有卷扬盘油管61,该卷扬盘油管61与前述液压油分配阀30连接,并且前述的浮艇泵总成3与该卷扬盘油管61连接;一滑轮座升降机构7,该滑轮座升降机构7设置在前述的起重机构2上并且与前述液压油分配阀30油路连接;示出了一消防水引出机构8,该消防水引出机构8由前述滑轮座升降机构7挽及。
请参见图5,前述的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小齿轮13、齿圈14和齿圈导向盘15,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与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传动配合,并且该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由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油管管路与前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连接,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连同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固定在前述车体10的底盘101的右端,小齿轮13固定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的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111的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轴1111上并且与齿圈14相啮合,齿圈14通过齿圈轴承141转动地设置在齿圈导向盘15上,而该齿圈导向盘15固定在底盘101上,在前述立柱20的底部固定有一立柱回转连接盘201,该立柱回转连接盘201对应于前述齿圈导向盘15的上方并且该立柱回转连接盘201的四周边缘部位通过回转连接盘固定螺钉2011与前述的齿圈14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固定。
当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工作时,带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由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内的蜗杆带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111,由于小齿轮13固定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111的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轴1111上,因而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111转动时通过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轴1111带动小齿轮14转动,由小齿轮14带动齿圈14,由齿圈14带动立柱回转连接盘201,由立柱回转连接盘201带动立柱20相应回转所需的角度,最终由立柱20带动起重机构2也相应地转动所需的角度。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的工作方向的变化使立柱20的转动方向也相应变化(如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
继续见图5,前述的起重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基部起重臂21、末端起重臂22、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和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基部起重臂21的右端通过基部起重臂销轴211与前述立柱20的上端铰接,在基部起重臂21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的位置构成有一基部起重臂铰接耳212,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以其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柱241朝向上的状态设置,该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的缸体铰接在作用缸座242上,而该作用缸座242固定在前述的立柱回转连接盘201上,前述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柱241的末端通过缸柱销轴2411与前述基部起重臂铰接耳212铰接,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位于基部起重臂21与末端起重臂22之间,在末端起重臂22上设置有一用于使前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伸展或收拢的伸缩式起重臂牵引机构9。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末端起重臂22与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末尾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形成伸缩配合关系(也可称插拔配合关系,以下同);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彼此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形成伸缩配合关系;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首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即与基部起重臂21相接的那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与基部起重臂21形成伸缩配合关系。此外,由于上面提及的伸缩式起重臂牵引机构9的结构及原理属于常规技术,例如可以参考诸如中国专利CN1418805A(单伸缩油缸自动控制多节臂伸缩装置)、CN23514174Y(起重机多节伸缩臂架)和CN101585491B(一种汽车起重机及其多节伸缩臂装置),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请见图3并且结合图5,本发明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的浮艇泵总成3在对应于前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的位置以悬挂状态与前述牵引机构4连接,前述的滑轮座升降机构7连同前述消防水引出机构8设置在前述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与前述基部起重臂21相配合的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上,并且与浮艇泵总成3配接,在前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上设置有分配阀操作手柄302。
请参见图1和图2并且结合图3,前述的浮艇泵总成3有结构相同的一对,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其中的一个而言的,该浮艇泵总成3包括浮箱31、浮艇泵32、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和过滤网套34,浮箱31在对应于前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下方的位置以悬挂状态与前述牵引机构4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浮艇泵32传动配合并且与前述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浮艇泵32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浮箱31固定,过滤网套34与浮艇泵32的下部连接。为了便于操作,将前述的分配阀操作手柄302在液压油分配阀30上的位置选择位于液压油分配阀30的下部(图5示)。
请重点见图1至图3,在前述浮箱31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在对应于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容纳腔313,并且在浮箱31的四周构成有一封闭的浮舱314,在浮箱31的上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与外界相通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在浮箱31的下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容纳腔313与外界相通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前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位于前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内,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以及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对应于前述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并且与前述的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泄油管333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连接;前述的浮艇泵32包括一泵壳321和一浮艇泵叶轮322,泵壳321位于前述浮艇泵容纳腔313内,在该泵壳321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该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通过法兰螺钉32111与前述浮箱31的底部固定并且由旋配在法兰边螺钉3211上的限定螺母32112限定(图4示),在泵壳321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轴承座3212,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通过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与该泵壳轴承座3212固定,泵壳32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进水口3213,泵壳321的泵壳出水口3214对应于前述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浮艇泵叶轮322位于泵壳321内,该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螺杆轴3221与前述的泵壳轴承座3212转动配合并且该叶轮螺杆轴3221(该叶轮螺杆轴3221实质上是油马达33的结构体系的部件)的上端与前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传动连接,浮艇泵叶轮322的下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轴头3222转动地支承在导流架3223上,而该导流架3223的四周与前述泵壳321的下部固定,更确切地讲与下面还要提及的泵壳盖3215固定,前述的过滤网套34包括上支撑连接环341、下支撑连接环342、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和滤网344,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上支撑连接环341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上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泵壳进水口3213的位置与前述泵壳321的底部固定,下支撑连接环342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固定,滤网344围设在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外,并且该滤网344的上部与上支撑连接环341固定,而下端与下支撑连接环342固定,滤网344的中央区域构成为过滤网套进水腔3441。
在前述的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并且在对应于下支撑连接环342的下方的位置各枢转设置有一万向轮3431,在前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上部固定有一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一端,在该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中部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在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另一端与前述的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之间固定有一对连接板支撑连接螺杆336,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位置配设有一吊钩螺杆3111,该吊钩螺杆3111的下端途经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并且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的位置与吊钩螺杆连接板335连接,而吊钩螺杆3111的上端与设置在前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的牵引机构4连接。
由图5所示,由前述滑轮座升降机构7挽及的前述消防水引出机构8与前述泵壳出水口3214配接,前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具有一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
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前述浮箱31的顶部的对应两侧各设置一提手317(图1和图2示)。
由消防人员通过对分配阀操作手柄302的操作而使前述卷扬盘油管61处于工作状态(进、回油状态),在浮艇泵油马达33的工作下,由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带动浮艇泵32的浮艇泵叶轮322,由浮艇泵叶轮322将经泵壳进水口3213引至泵壳出水口3214,供给下面还要描述的消防水引出机构8。
请重点参见图2,在前述的泵壳轴承座3212内设置有一泵壳轴承32121,在对应于该泵壳轴承32121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一泵壳轴承盖32122,该泵壳轴承盖32122通过泵壳轴承盖螺钉32123与泵壳轴承座3212的下部固定,在前述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叶轮蜗杆轴连接套3224,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与前述泵壳轴承32121传动配合,并且在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套内螺纹32241,前述的叶轮螺杆轴3221与该连接套内32241螺纹连接,在前述泵壳轴承盖32122上嵌设有一泵壳轴承盖密封圈32124,该泵壳轴承盖密封圈32124与前述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的外壁密封配合;在前述的导流架322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叶轮轴头3222的位置设置有一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32231,叶轮轴头3222通过滑动轴承32221转动地支承在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32231上.其中:在前述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形成有一浮艇泵叶轮栈圈3227,在该浮艇泵叶轮栈圈3227的外壁与前述泵壳321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止漏环3225,该第一止漏环3225由第一止漏环螺钉32251与泵壳321固定,在浮艇泵叶轮322的下部与泵壳321的泵壳盖3215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止漏环3226,该第二止漏环3226通过第二止漏环螺钉32261与泵壳盖3215固定,并且在泵壳盖3215与泵壳321之间设置有一泵壳盖密封圈32151。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的上支撑连接环341上间隔开设有连接环固定螺孔3411,由连接环固定螺钉3412(图2示)将上支撑连接环341与前述泵壳321的底部固定。
请重点参见图3,前述的牵引机构4包括牵引绳绞盘支承架41、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牵引绳绞盘43、牵引绳导向滑轮支架44、牵引绳导向滑轮45、导绳轮支架46、导绳压板47、导绳压轮48和浮艇泵牵引绳49,牵引绳绞盘支承架41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前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上部,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设置在牵引绳绞盘支承架41上,并且该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与前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油路连接,牵引绳绞盘43转动地设置在牵引绳绞盘支承架41上并且与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传动连接,牵引绳导向滑轮支架44通过支架固定轴441在对应于牵引绳绞盘43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末端起重臂22上,牵引绳导向滑轮45通过牵引绳导向滑轮轴451转动地设置在牵引绳导向滑轮支架44上并且位于牵引绳导向滑轮支架44的左端下部,导绳轮支架46在对应于牵引绳绞盘43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牵引绳绞盘支承架41的顶部的居中位置,导绳压板47的上端枢置在导轮压板轴471上,该导绳压板轴471以水平悬臂状态与导绳轮支架46固定,并且在导绳压板轴471上套置有一扭簧4711,在导绳压板47的中部固定有一扭簧脚支承杆472,该扭簧脚支承杆472的两端分别探出导绳压板47的侧面,扭簧471的一对扭簧脚分别支承在扭簧脚支承杆472的两端,在导绳压板47的下端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导绳压轮轴473,导绳压轮48有一对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导绳压板47的下端两侧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导绳压轮轴473上,浮艇泵牵引绳49的一端固定在牵引绳绞盘43上并且中部绕复在牵引绳绞盘43上,前述吊钩螺杆3111通过吊梁31111与浮艇泵牵引绳49的另一端连接。由图3所示,在吊梁31111的中部形成有一吊梁耳31112,吊梁耳31112与浮艇泵牵引绳49的另一端连接。之所以设置吊梁31111,是因为如前述,浮艇泵总成3有一对。
由图3所示,在前述导绳压板轴471远离前述导绳轮支架46的一端转动地设置有一卷扬盘油管左上压轮4712,而在前述导绳压轮轴473远离前述导绳压板47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卷扬盘油管左上压轮4712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有一卷扬盘油管左导轮4731,在前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侧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轴221,在该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轴221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2211,在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轴221的下方的位置通过导轮轴固定板2222固定有一卷扬盘油管右导轮轴222,在该卷扬盘油管右导轮轴222上并且在对应在于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2211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有一卷扬盘油管右导轮2221,前述的卷扬盘油管61有两根,该两根卷扬盘油管61中的其中一根卷扬盘油管途经卷扬盘油管左上压轮4712与卷扬盘油管左导轮4731之间并且由前述的一对浮艇泵总成3中的其中一个浮艇泵总成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前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以及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与其连接,而另一根卷扬盘油管途经卷扬盘油管右上压轮2211与卷扬盘油管右导轮2221之间并且由前述的一对浮艇泵总成3中的另一个浮艇泵总成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前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以及浮艇砂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与其连接。
在前述的油路处于供回油状态下,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工作,由其带动牵引绳绞盘43,牵引绳绞盘43处于浮艇泵牵引绳49的放绳状态(牵引绳绞盘43逆时针转动),绕复于牵引绳绞盘43上的前述浮艇泵牵引绳49的前述另一端经牵引绳导向滑轮45的导向而将浮艇泵总成3释放至水面。当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驱使牵引绳绞盘43顺时针运动时,浮艇泵总成3被吊起,即浮艇泵总成3退出工作状态。
请继续见图5,前述的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各包括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固定座51、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和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下面的描述是针对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中的设置在立柱20的前侧的一个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而言的,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固定座51通过固定座螺钉511与前述立柱20的前侧面固定,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与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传动配合并且该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与前述液压分配阀30油路连接,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连同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固定在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固定座51上,该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的蜗轮轴531为空心轴(以便形成“油腔”)并且通过油腔分隔板5311隔设有一蜗轮轴进油腔5312和一蜗轮轴回油腔5313,在该蜗轮轴531上还设置有一蜗轮轴进油管接头5314和一蜗轮轴回油管接头5315,蜗轮轴进油管接头5314与蜗轮轴进油腔5312相通,而蜗轮轴回油管接头5315与蜗轮轴回油腔5313相通,在蜗轮轴531朝向前述立柱20的一端设置有一蜗轮轴活络接头5316,该蜗轮轴活络接头5316与蜗轮轴回油腔5313相通并且通过过渡连接软管与前述的液压分配阀30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连接,在蜗轮轴531朝向油管卷扬盘6的一端固定有一卷扬盘固定法兰5317。
请见图6并且结合图5,前述的油管卷扬盘6通过卷扬盘固定螺钉65在对应于开设在油管卷扬盘6上的卷扬盘螺孔66的位置与该卷扬盘固定法兰5317上的法兰盘螺孔53171固定并且在油管卷扬盘6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卷扬盘蜗杆轴让位孔62,前述蜗杆轴531朝向油管卷扬盘6的一端在对应于卷扬盘蜗杆轴让位孔62的位置探出油管卷扬盘6背对前述立柱20的一侧并且构成有一蜗杆轴进油口螺纹配接头5318,在对应于该蜗杆轴进油口螺纹配接头5318的位置配接有一进油管活络接头54,在该进油管活络接头54上连接有一活络接头进油管541的一端,而该活络接头进油管541的另一端穿过前述立柱20与前述液压油分配阀30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连接,在前述油管卷扬盘6上固定有一卷扬盘油管进油接头63以及一卷扬盘油管回油接头64,前述卷扬盘油管61由卷扬盘油管进油管611和卷扬盘油管回油管612组成,该卷扬盘油管进油管611以及卷扬盘油管回油管612朝向油管卷扬盘6的一端分别与卷扬盘油管进、回油接头63、64连接,并且在卷扬盘油管进油接头63与前述的蜗轮轴进油管接头5314之间连接有一进油过渡油管631,而在卷扬盘油管回油接头64与前述的蜗轮回油管接头5315之间连接有一回油过渡油管641。由图示可知:前述的卷扬盘油管进油管611以及卷扬盘油管回油管612共同地位于外护套内。
请参见图7并且结合图3和图5,前述的卷扬盘油管进油管611与前述浮艇泵总成3的结构体系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连接,而卷扬盘油管回油管612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连接。
在前述的牵引机构4的牵引绳绞盘43处于的浮艇泵牵引绳49(钢丝绳)放绳状态时,油管卷扬盘6也处于对卷扬盘油管61的释放状态,反之同例。具体而言,由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工作,带动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由油管卷扬盘蜗轮减速箱53的蜗轮轴531带动卷扬盘固定法兰5317,由于油管卷扬盘6与该卷扬盘固定法兰5317固定连接,因而由卷扬盘固定法兰5317带动油管卷扬盘6,将盘绕于油管卷扬盘6上的卷扬盘油管61放出,反之同例,也就是说油管卷扬盘6的正转与反转取决于油管卷扬盘驱动油马达52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卷扬盘油管61的油液回路是:液压油分配阀30→活络接头进油管541→进油管活络接口54→蜗轮轴进油腔5312→蜗轮轴进油管接头5314→进油过渡油管631→卷扬盘油管进油接头63→卷扬盘油管61的卷扬盘油管进油管611→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卷扬盘油管6的卷扬盘油管回油管612→卷扬盘油管回油接头64→回油过渡油管641→蜗轮轴油管接头5315→蜗轮轴回油腔5313→蜗轮轴活络接头5316→回油软管53161→液压油分配阀30→油箱回油管30152→油箱3015(即液压油箱)。
请继续见图5,前述的滑轮座升降机构7包括升降牵引绳绞盘支承架71、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升降牵引绳绞盘73、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架74、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75和升降牵引绳76,升降牵引绳绞盘支承架71通过支架固定螺钉711固定在前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与前述基部起重臂21相配合的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上,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以卧置状态固定在升降牵引绳绞盘支承架71的前侧并且该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与前述的液压分配阀30油路连接,升降牵引绳绞盘73转动地支承在升降牵引绳绞盘支承架71的下部并且与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传动连接,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架74在对应于升降牵引绳绞盘支承架71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与前述基部起重臂21相配合的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上,并且在该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架74上固定有一升降牵引绳端部固定杆741,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75转动地设置在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架74上,升降牵引绳76的一端与升降牵引绳绞盘73固定,中部绕复在升降牵引绳绞盘73上,而升降牵引绳76的另一端在途经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75以及挽及前述的消防水引出机构8后固定在前述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架74的升降牵引绳端部固定杆741上。
继续见图5并且结合图7,前述的消防水引出机构8包括一水带连接弯头座81、一升降牵引绳挽及滑轮82和一对水带连接弯头83,水带牵引绳挽及滑轮82转动地设置在水带连接弯头座81的上部,一对水带连接弯头83与水带连接弯头座81的底部固定,该对水带连接弯头83的一端设有泵壳出水口快速接头831,而另一端设有增压泵进水口快速接头832,泵壳出水口快速接头831在使用状态下与前述的泵壳出水口3214连接,而增压泵进水口快速接头832在使用状态下与车载增压泵40的车载增压泵进水口401连接,而车载增压泵40的车载增压泵出水接口402与消防水带连接。
在前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的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的左端的前后侧各通过托架固定螺钉2312固定有一油管托架231,前述的卷扬盘油管61的中部穿设在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的油管支承腔2311内。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油管支承腔2311的两侧腔口部位各设置滚套23111。
由图5所示,在前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与前述基部起重臂21相配合的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的左端前设置有一油管过渡盘50,该油管过渡盘50转动地设置在油管过渡盘轴座501上。在前侧的油管托架231的上部还增设有一油马达油管支承架2313,该油马达油管支承架2313形成有一油马达油管支承腔23131,并且在该油马达油管支承腔23131的两侧腔口的位置各转动地设置有导向滚套23132。
在图5中还示出了油马达油管60,该油马达油管60包括油马达进、回油管601、602和油马达泄油管603,油马达进油管601的一端与前述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的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油口721连接,油马达回油管602与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的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回油口722连接,油马达泄油管603与前述油管过渡盘50的油管过渡盘泄油口502连接并且还与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的升降牵引绳驱动油马达泄油口723连接,油马达进、回油管601、602以及油马达泄油管603的另一端与液压油分配阀30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配接。
当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工作时,由其带动升降牵引绳绞盘73,由升降牵引绳绞盘73的逆时针运动而使升降牵引绳76(钢丝绳)处于放绳状态,与浮艇泵32保持水带长度,使前述的消防水引出机构8向下位移,反之当由升降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72使升降牵引绳绞盘73顺时针转动时,那么由升降牵引绳76带动消防水引出机构7向上位移。
在图5中还示出了油管管路70,该油管管路70包括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油管701和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回油管702,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油管701的一端与前述油管过渡盘50的油管过渡盘进油口503连接,并且由油管过渡盘50引出后与前述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的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油口421连接,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回油管702的一端与油管过渡盘50的油管过渡盘回油口504连接并且由油管过渡盘50引出后与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牵引绳绞盘同马达回油口422连接,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油管701以及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回油管702的另一端与液压分配阀30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配接。前述油马达泄油管603在与油管过渡盘泄油口502连接后还经油管过渡盘50与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的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泄油口423连接。油管过渡盘50随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的伸长而旋转,以便放出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回油管701、702,反之利用油管过渡盘50自身的盘簧的扭力反向回转。
作为优选的方案并且由图3所示,在前述末端起重臂22上并且在对应于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42的前侧右方的位置固定有一油管接头固定架223,在该油管接头固定架223上设置进油管配接头2231、回油管配接头2232和泄油管配接头2233,前述的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回油管701、702的一端(途经油管过渡盘50后)分别与进、回油管配接头2231、2232的一端配接,前述的油马达泄油管603的一端(途经油管过渡盘50后)与泄油管配接头2233的一端配接,前述的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进、回油口421、422分别通过进、回油软管4211、4221与进、回油管配接头2231、2232的另一端配接,而前述的牵引绳绞盘驱动油马达泄油口423通过泄油软管4231与泄油管配接头2233的另一端配接。
请参见图7,在该图7中示出了液压站301的结构体系的传动轴分力箱3011、取力器3012、油泵3013和油箱3015,并且还示出了柴油发动机80,传动轴分力箱3011由车体10的车载动力带动,即由车载动力带动传动轴分力箱3011的传动轴30111而使传动轴分力箱3011工作,由传动轴分力箱3011带动与其配合的取力器3012,由取力器3012带动与其配合的油泵3013,油泵3013的油泵出油管30131(高压油出油管)与溢流阀3014连接,溢流阀3014通过溢流管30141与油箱3015连接,前述液压油分配阀30由管路304与溢流阀3014连接,油箱3015设置在底盘101上,该油箱3015的油箱出油管30151即为油泵3013的进油管并且与油泵3013连接,柴油发动机80设置在底盘101上并且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轴801与前述的车载增压泵40传动连接。
请参见图8并且结合图1至图7,申请人简述本发明的使用,当车辆抵达灭火救灾场所后,在驻车状态下,并且在液压站301和柴油发动机80等处于工作状态下,由消防人员对液压油分配阀30的分配阀操作手柄302操作。首先由起重机构2的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油缸)工作,由起重臂升降作用缸柱241将基部起重臂21向上举升,使与位于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的前述牵引机构4连接的浮艇泵总成3离开设置于底盘101上的引水机构支承架1011(图1示),当末端起重臂21向上昂起至所需的程度时,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停止工作并使末端起重臂21保持于昂起的状态。接着由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对该机构描述时所提及的运动过程而使立柱20回转,使末端起重臂21连同浮艇泵总成3展出车体的一侧(朝向具有水源的一侧)。再接着,由牵引机构4以及滑轮座升降机构7同时工作,使浮艇泵总成3下行至水面如河道的河面,同时消防水引出机构伴随于浮艇泵总成3下降。由图7所示,在泵壳出水口3214与泵壳进水口快速连接头831之间由过渡水带84连接。在前述牵引机构4使浮艇泵总成3下行的同时,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也同时工作,以带动油管卷扬盘6将卷扬盘油管61放出并且根据需要可通过伸缩式起重臂牵引机构9使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伸出,伸出程度越大,浮艇泵总成3离开河岸的距离越大,反之亦然。
在浮艇泵总成3抵达水中后,由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工作而使浮艇泵32取水,取及的水依次经泵壳出水口3214、过渡水带84、水带连接弯头83、配接水带85(图7示)、车载增压泵进水口401(车载增压泵40处于工作状态)和车载增压泵出水接口402,由与车载增压泵出水接口402配接的消防水带引出至火场实施灭火。灭火结束后,按前述相反的动作过程,而使本发明的起重机构2处于大体上呈图4所示的待机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包括一对浮艇泵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浮艇泵总成(3)各包括一浮箱(31)、一浮艇泵(32)、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和一过滤网套(34),浮箱(31)在使用状态下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设置在自动引水消防车的起重机构(2)上的牵引机构(4)连接,浮艇泵(32)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传动配合并且由该浮艇泵(32)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浮箱(31)固定,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在使用状态下与自动引水消防车的油管卷扬盘(6)的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过滤网套(34)与浮艇泵(32)的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箱(31)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在对应于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容纳腔(313),并且在浮箱(31)的四周构成有一封闭的浮舱(314),在浮箱(31)的上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与外界相通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在浮箱(31)的下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容纳腔(313)与外界相通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位于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内,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以及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对应于所述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并且与所述的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泄油管(333)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连接;所述的浮艇泵(32)包括一泵壳(321)和一浮艇泵叶轮(322),泵壳(321)位于所述浮艇泵容纳腔(313)内,在该泵壳(321)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该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与所述浮箱(31)的底部固定,在泵壳(321)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轴承座(3212),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通过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与该泵壳轴承座(3212)固定,泵壳(32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进水口(3213),泵壳(321)的泵壳出水口(3214)对应于所述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浮艇泵叶轮(322)位于泵壳(321)内,该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螺杆轴(3221)与所述的泵壳轴承座(3212)转动配合并且该叶轮螺杆轴(3221)的上端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传动连接,浮艇泵叶轮(322)的下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轴头(3222)转动地支承在导流架(3223)上,而该导流架(3223)的四周与所述泵壳(321)的下部固定;所述的过滤网套(34)包括上支撑连接环(341)、下支撑连接环(342)、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和滤网(344),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上支撑连接环(341)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上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泵壳进水口(3213)的位置与所述泵壳(321)的底部固定,下支撑连接环(342)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固定,滤网(344)围设在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外,并且该滤网(344)的上部与上支撑连接环(341)固定,而下端与下支撑连接环(342)固定,滤网(344)的中央区域构成为过滤网套进水腔(34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并且在对应于下支撑连接环(342)的下方的位置各枢转设置有一万向轮(3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上部固定有一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一端,在该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中部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在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之间固定有一对连接板支撑连接螺杆(336),在对应于所述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位置配设有一吊钩螺杆(3111),该吊钩螺杆(3111)的下端途经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并且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的位置与吊钩螺杆连接板(335)连接,而吊钩螺杆(3111)的上端与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泵壳轴承座(3212)内设置有一泵壳轴承(32121),在对应于该泵壳轴承(32121)的下方的位置配设有一泵壳轴承盖(32122),该泵壳轴承盖(32122)通过泵壳轴承盖螺钉(32123)与泵壳轴承座(3212)的下部固定,在所述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与所述泵壳轴承(32121)传动配合,并且在该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套内螺纹(32241),所述的叶轮螺杆轴(3221)与该连接套内(32241)螺纹连接,在所述泵壳轴承盖(32122)上嵌设有一泵壳轴承盖密封圈(32124),该泵壳轴承盖密封圈(32124)与所述叶轮螺杆轴连接套(3224)的外壁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流架(322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叶轮轴头(3222)的位置设置有一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32231),叶轮轴头(3222)通过滑动轴承(32221)转动地支承在叶轮轴头支承轴承座(322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形成有一浮艇泵叶轮栈圈(3227),在该浮艇泵叶轮栈圈(3227)的外壁与所述泵壳(321)的上部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止漏环(3225),该第一止漏环(3225)由第一止漏环螺钉(32251)与泵壳(321)固定,在浮艇泵叶轮(322)的下部与泵壳(321)的泵壳盖(3215)之间设置有一第二止漏环(3226),该第二止漏环(3226)通过第二止漏环螺钉(32261)与泵壳盖(3215)固定,并且在泵壳盖(3215)与泵壳(321)之间设置有一泵壳盖密封圈(32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箱(31)的上部的对应两侧各设置有一提手(317)。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钩螺杆(3111)的上端连接有一吊梁(31111),该吊梁(31111)与所述的牵引机构(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吊梁(31111)上并且位于吊梁(3111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吊梁耳(31112),该吊梁耳(31112)与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
CN201710058083.3A 2017-01-23 2017-01-23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Active CN106593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083.3A CN106593892B (zh) 2017-01-23 2017-01-23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083.3A CN106593892B (zh) 2017-01-23 2017-01-23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892A true CN106593892A (zh) 2017-04-26
CN106593892B CN106593892B (zh) 2022-05-06

Family

ID=5858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083.3A Active CN106593892B (zh) 2017-01-23 2017-01-23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38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0002A (zh) * 2017-07-10 2017-10-20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连接器、快换连接装置及破拆消防车
CN110319022A (zh) * 2019-06-06 2019-10-11 浙江理工大学 离心泵前后盖板间隙可调节的实验测试装置
CN113153761A (zh) * 2021-04-08 2021-07-23 中金泰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排量液压潜水泵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6736A1 (en) * 2006-05-23 2007-12-13 Pierc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ire pump for firefighting vehicle
CN201574007U (zh) * 2009-09-30 2010-09-08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软管卷盘
CN201978380U (zh) * 2011-03-14 2011-09-21 内蒙古世纪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功能消防抢险救援装甲车
CN102600570A (zh) * 2011-12-23 2012-07-25 苏州海伦哲专用车辆有限公司 一体式远距离取水消防车
CN202892732U (zh) * 2012-11-22 2013-04-24 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举高消防车
CN205007482U (zh) * 2015-06-23 2016-02-03 湖南森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取水和远程高压供水的灭火装备
CN105435399A (zh) * 2015-07-21 2016-03-30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远程大功率供排水车
CN205315219U (zh) * 2016-01-15 2016-06-15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艇泵
CN206439199U (zh) * 2017-01-23 2017-08-25 苏州市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6736A1 (en) * 2006-05-23 2007-12-13 Pierce Manufacturing Company Fire pump for firefighting vehicle
CN201574007U (zh) * 2009-09-30 2010-09-08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软管卷盘
CN201978380U (zh) * 2011-03-14 2011-09-21 内蒙古世纪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多功能消防抢险救援装甲车
CN102600570A (zh) * 2011-12-23 2012-07-25 苏州海伦哲专用车辆有限公司 一体式远距离取水消防车
CN202892732U (zh) * 2012-11-22 2013-04-24 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举高消防车
CN205007482U (zh) * 2015-06-23 2016-02-03 湖南森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取水和远程高压供水的灭火装备
CN105435399A (zh) * 2015-07-21 2016-03-30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用远程大功率供排水车
CN205315219U (zh) * 2016-01-15 2016-06-15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艇泵
CN206439199U (zh) * 2017-01-23 2017-08-25 苏州市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0002A (zh) * 2017-07-10 2017-10-20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连接器、快换连接装置及破拆消防车
CN110319022A (zh) * 2019-06-06 2019-10-11 浙江理工大学 离心泵前后盖板间隙可调节的实验测试装置
CN110319022B (zh) * 2019-06-06 2020-08-25 浙江理工大学 离心泵前后盖板间隙可调节的实验测试装置
CN113153761A (zh) * 2021-04-08 2021-07-23 中金泰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排量液压潜水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892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3247A (zh) 具有起重臂回转功能的自动引水消防车
CN106593892A (zh)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CN206434746U (zh) 自动引水消防车
CN206439199U (zh) 自动引水消防车用的半潜式浮艇泵结构
CN2900631Y (zh) 接触式潜水射流喷冲式挖沟机
CN206434745U (zh) 具有起重臂回转功能的自动引水消防车
CN20881696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107050707A (zh) 自动引水消防车
CN208885545U (zh) 一种潜水轴流泵
CN107013191A (zh) 一种钢丝绳基的全封闭抽油机
CN102019871B (zh) 大流量排水抢险车
CN212751643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装置
CN219430892U (zh) 取水系统
CN106215492A (zh) 一种无压过滤器
CN205604206U (zh) 一种升降平台海水供应装置
CN201696328U (zh) 农田灌溉水泵的进水装置
CN205602851U (zh) 一种软管绞车双软管固定装置
CN202923457U (zh) 大流量排水车
CN102069742A (zh) 可旋转的折叠式导流管
CN205714896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悬浮泵
CN218357022U (zh) 一种自动取水消防车
CN220058177U (zh) 一种带有浮球储水腔的浮坞泵船
CN207739323U (zh) 一种用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调节装置
CN210660051U (zh) 一种油田注水用增压调压装置
CN2198311Y (zh) 自动给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62 Industrial Park, Shuang Bang village, Xinzhuang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etta Fire Technology (Suzhou)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Industrial Park, Shuang Bang village, Xinzhuang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22 No. 180 Tangzhu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CITY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62 Industrial Park, Shuang Bang village, Xinzhuang Town, Changshou City,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CITY JIEDA FIRE-PROTECTION VEHICLE & EQUI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