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3378A -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3378A
CN106593378A CN201611182676.2A CN201611182676A CN106593378A CN 106593378 A CN106593378 A CN 106593378A CN 201611182676 A CN201611182676 A CN 201611182676A CN 106593378 A CN106593378 A CN 10659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lectric heating
annular space
check valv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26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3378B (zh
Inventor
吴永彬
蒋有伟
李秀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26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3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3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21B43/2401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by means of electric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92Composition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generated heat, e.g. by steam inj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Catalyst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该管柱结构包括套管、水平筛管和盲管;套管内设有油管,油管的后端连接有内衬管,内衬管位于水平筛管及盲管内;还包括由井口向下依次伸入至油管、内衬管和盲管内的冲砂管内衬管内壁上盘绕有加热电缆;水平筛管、盲管及内衬管之间的第一环空内,填充有粒径大于水平筛管的缝隙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第一环空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指向第一环空外,第二单向阀的出口指向第一环空内;第二单向阀外侧设有过滤环;过滤环内填充有过滤材料,过滤材料的孔隙内径小于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粒径。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原油的改质效果。

Description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稠油油藏的热采开发方式主要是注蒸汽开发,且主要是蒸汽吞吐、蒸汽驱以及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但由于注蒸汽开发过程中,蒸汽的注入温度通常小于350℃,难以达到稠油的热裂解改质温度,因此产出油的组分并未有明显变化,重质组分较多。
此外,对于注蒸汽开发的稠油生产井,目前井筒普遍采用电伴热的方式以提高举升效率。但用于伴热的加热电缆功率较低,耐受的最高温度在100℃以内,难以同时发挥原油改质效果差。
因此,现有的稠油油藏发方式的原油改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以提高稠油油藏发方式的原油改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管、水平筛管和盲管;所述套管内安装有油管,所述油管的后端连接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位于所述水平筛管及所述盲管内;还包括由井口向下依次伸入至所述油管、所述内衬管和盲管内的冲砂管;所述内衬管的内壁上盘绕有加热电缆;所述水平筛管、所述盲管及所述内衬管之间的第一环空内,填充有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的缝隙的固体催化剂颗粒;所述第一环空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外,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内;所述第二单向阀外侧设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内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内径小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粒径。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过滤环的内径与所述内衬管的内径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度为30%~45%,孔隙内径为0.1~4um,渗透率为1~10达西。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过滤材料包括石英砂。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材质包括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中的一种单质或几种单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材质包括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粒径为10~1000um,且大于所述水平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1~20倍。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加热电缆为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且其外表面铠装有不锈钢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加热电缆的盘绕密度为1~10圈/米。
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所述加热电缆的发热功率通过地面配电箱实时可调。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的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生产进行电加热,以使原油温度上升至改质温度,且使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催化活性达到预设要求;
向第二环空注入氮气,以使所述第二环空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环空内的压力,且二者的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从而使第一单向阀闭合;
开采时,被采原油从所述水平筛管的缝隙流经所述第一环空时,与该第一环空内的固体催化剂颗粒触并实现催化改质,改质后的原油流经过滤环过滤后,经由内衬管内部和冲砂管采出井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油方法,还包括:
在开采设定时间后停止生产,将所述第二环空内氮气排空,使第一单向阀开启;
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顶替液,顶替液经由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以将所述第一环空内已用的固体催化剂颗粒驱离,被驱离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经由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环空排出地面;
再次向所述第二环空注入氮气,以闭合第一单向阀;
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携带新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悬浮液,悬浮液经由所述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悬浮液中的液体经由筛管的缝隙进入油层,而悬浮液中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因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而堆积于所述第一环空,从而完成新旧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更换。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油方法,所述预设压力差为3~5MPa。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油方法,所述顶替液为水或质量浓度为0.01~1%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溶液。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油方法,所述悬浮液中固体催化剂颗粒的质量为30%~80%。
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油方法,所述的改质温度为350℃~500℃。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加热电缆盘绕在内衬管内壁,通过加热电缆电加热高温加热生产井内的内衬管与催化剂,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井的加热功率,实现了生产井快速升温并保持在较佳的催化改质温度,充分发挥了改质催化剂活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原油的改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的采油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管、水平筛管24和盲管25。所述套管包括表面套管21和技术套管22。所述技术套管22内安装有油管41。所述水平筛管24通过筛管悬挂器23与所述技术套管密封连接。所述油管41的后端连接有内衬管42,所述内衬管42位于所述水平筛管24及所述盲管25内。
该管柱结构还包括由井口11向下依次伸入至所述油管41、所述内衬管42和盲管25内的冲砂管47。所述内衬管42的内壁上盘绕有加热电缆32;所述加热电缆32通过传输电缆31供电。所述水平筛管24、所述盲管25及所述内衬管42之间的第一环空(即环形空间)内,填充有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24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的固体催化剂颗粒44,以防止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外泄进入油层。
所述第一环空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3和第二单向阀45,所述第一单向阀43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外,所述第二单向阀45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内;冲砂管47、第二单向阀45、第一环空、第一单向阀43、以及所述油管41和所述技术套管22之间形成的第二环相互配合,形成流体通道。
所述第二单向阀45外侧设有过滤环46;所述过滤环46内填充有过滤材料(例如石英砂等),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内径小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的粒径,以防止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外泄至内衬管42或冲砂管47。一般的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的粒径可以为10~1000um,且大于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1~20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环46的内径与所述内衬管42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度可以为30%~45%,孔隙内径可以为0.1~4um,渗透率可以为1~10达西。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的材质可以为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中的一种单质或几种单质的组合。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44的材质可以为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电缆32可以为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例如填充有氧化镁的绝缘加热电缆),且其外表面铠装有不锈钢结构,以保护加热电缆32。其中,所述加热电缆32的盘绕密度为0~10圈/米,且其发热功率通过地面配电箱实时可调。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加热电缆盘绕在内衬管内壁,通过加热电缆电加热高温加热生产井内的内衬管与催化剂,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井的加热功率,实现了生产井快速升温并保持在较佳的催化改质温度,充分发挥了改质催化剂活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原油的改质效果。
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的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生产进行电加热,以使原油温度上升至改质温度,且使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催化活性达到预设要求。
利用盘绕在内衬管内壁上的加热电缆,对生产井和第一环控内的固体催化剂颗粒进行加热,以将生产井井筒及固体催化剂颗粒升温到原油的改质温度以上,通常在350℃~500℃,以利于达到催化剂的最佳活性和最佳改质温度。
S202、向第二环空注入氮气,以使所述第二环空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环空内的压力,且二者的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从而使第一单向阀闭合,避免第一环控内的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经由第一单向阀流出。所述预设压力差为例如可以为3~5MPa。
S203、开采时,被采原油从所述水平筛管的缝隙流经所述第一环空时,与该第一环空内的固体催化剂颗粒触并实现催化改质。改质后的原油流动性能得以大大提高,改质后的原油流经过滤环过滤后,经由内衬管内部和冲砂管采出井口。
S204、在开采设定时间后停止生产,将所述第二环空内氮气排空,使第一单向阀开启。由于开采到一定时间后,固体催化剂颗粒的催化效果会失效,为了达到更好的原油改质效果,需定期更换固体催化剂颗粒。为此,要实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更换,首选需要停止生产,并打开第一单向阀,以便于已用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排出。
S205、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顶替液,顶替液经由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以将所述第一环空内已用的固体催化剂颗粒驱离,被驱离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经由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环空排出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顶替液可以为水或质量浓度为0.01~1%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溶液。
S206、再次向所述第二环空注入氮气,以闭合第一单向阀。具体请参见步骤S202,在此不再赘述。
S207、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携带新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悬浮液,悬浮液经由所述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悬浮液中的液体经由筛管的缝隙进入油层,而悬浮液中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因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而堆积于所述第一环空,从而完成新旧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更换。此外,由于悬浮液的注入第一环空内的压力要大于水平筛管外的油层的压力,因此,在更换固体催化剂颗粒的过程中,原油不会穿过水平筛管的缝隙而随之被排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悬浮液中固体催化剂颗粒的质量为30%~80%。
S208、重启采油作业。从而实现原位改质采油。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将加热电缆盘绕在内衬管内壁,通过加热电缆电加热高温加热生产井内的内衬管与催化剂,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井的加热功率,实现了生产井快速升温并保持在较佳的催化改质温度,充分发挥了改质催化剂活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原油的改质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可互相参考,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套管、水平筛管和盲管;所述套管内安装有油管,所述油管的后端连接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位于所述水平筛管及所述盲管内;还包括由井口向下依次伸入至所述油管、所述内衬管和盲管内的冲砂管;所述内衬管的内壁上盘绕有加热电缆;所述水平筛管、所述盲管及所述内衬管之间的第一环空内,填充有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的缝隙的固体催化剂颗粒;所述第一环空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外,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指向所述第一环空内;所述第二单向阀外侧设有过滤环;所述过滤环内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内径小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环的内径与所述内衬管的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的孔隙度为30%~45%,孔隙内径为0.1~4um,渗透率为1~10达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包括石英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材质包括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中的一种单质或几种单质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材质包括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铪、钽、钨、铼、锇、铱和铂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粒径为10~1000um,且大于所述水平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的1~20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缆为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且其外表面铠装有不锈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缆的盘绕密度为0~10圈/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缆的发热功率通过地面配电箱实时可调。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生产进行电加热,以使原油温度上升至改质温度,且使所述固体催化剂颗粒的催化活性达到预设要求;
向油管和套管之间形成的第二环空内注入氮气,以使所述第二环空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环空内的压力,且二者的压力差达到预设压力差,从而使第一单向阀闭合;
开采时,被采原油从所述水平筛管的缝隙流经所述第一环空时,与该第一环空内的固体催化剂颗粒触并实现催化改质,改质后的原油流经过滤环过滤后,经由内衬管内部和冲砂管采出井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开采设定时间后停止生产,将所述第二环空内氮气排空,使第一单向阀开启;
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顶替液,顶替液经由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以将所述第一环空内已用的固体催化剂颗粒驱离,被驱离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经由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环空排出地面;
再次向所述第二环空注入氮气,以闭合第一单向阀;
从井口向所述冲砂管注入携带新的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悬浮液,悬浮液经由所述第二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环空,悬浮液中的液体经由筛管的缝隙进入油层,而悬浮液中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因粒径大于所述水平筛管外对应油层的孔隙内径而堆积于所述第一环空,从而完成新旧固体催化剂颗粒的更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压力差为3~5MPa。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替液为水或质量浓度为0.01~1%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中固体催化剂颗粒的质量为30%~80%。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质温度为350℃~500℃。
CN201611182676.2A 2016-12-20 2016-12-20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Active CN106593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2676.2A CN106593378B (zh) 2016-12-20 2016-12-20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2676.2A CN106593378B (zh) 2016-12-20 2016-12-20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378A true CN106593378A (zh) 2017-04-26
CN106593378B CN106593378B (zh) 2019-05-07

Family

ID=5859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2676.2A Active CN106593378B (zh) 2016-12-20 2016-12-20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33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5447A (zh) * 2017-10-27 2018-01-19 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降粘加热装置
CN111520118A (zh) * 2020-06-12 2020-08-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在井下对注入溶剂实施加热的开采稠油方法和系统
CN112664167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孔隙过滤阀、定量注气管、装置和水平井稳定注气方法
CN113685161A (zh) * 2021-09-14 202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氮气电加热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354Y (zh) * 1994-08-30 1995-07-12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 井下电加热装置
US6588500B2 (en) * 2001-01-26 2003-07-08 Ken Lewis Enhanced oil well production system
CN203515532U (zh) * 2013-08-30 2014-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管式水平井井下电加热装置
CN104533364A (zh) * 2014-11-24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的地下加氢催化改质开采方法
CN10456398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和方法
CN106168119A (zh) * 2016-08-15 2016-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电加热水平生产井管柱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3354Y (zh) * 1994-08-30 1995-07-12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 井下电加热装置
US6588500B2 (en) * 2001-01-26 2003-07-08 Ken Lewis Enhanced oil well production system
CN203515532U (zh) * 2013-08-30 2014-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管式水平井井下电加热装置
CN104533364A (zh) * 2014-11-24 2015-04-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的地下加氢催化改质开采方法
CN104563981A (zh) * 2014-12-26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和方法
CN106168119A (zh) * 2016-08-15 2016-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电加热水平生产井管柱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5447A (zh) * 2017-10-27 2018-01-19 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稠油降粘加热装置
CN112664167A (zh) * 2019-10-15 2021-04-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孔隙过滤阀、定量注气管、装置和水平井稳定注气方法
CN111520118A (zh) * 2020-06-12 2020-08-1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在井下对注入溶剂实施加热的开采稠油方法和系统
CN113685161A (zh) * 2021-09-14 2021-11-2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氮气电加热方法及系统
CN113685161B (zh) * 2021-09-14 2022-10-2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氮气电加热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378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3378B (zh) 井下电加热生产井管柱结构及其采油方法
CN107620582B (zh) 双层套管防砂完井工艺及双层防砂完井管柱
AU2012321258B2 (en) Fluid filtering device for a wellbore and method for completing a wellbore
US10260320B2 (en) Horizontal well completion tubing string capable of achieving sublevel mining
CN104563981B (zh) 一种稠油及超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井身结构和方法
CN204266939U (zh) 一种控水稳油二次完井管柱组合
CN103306659B (zh) 一种实现超高导流能力的压裂工艺
NO344416B1 (no) Fluidreguleringsapparatur og fremgangsmåter for produksjons- og injeksjonsbrønner
RU103842U1 (ru) Фильтр скважинный
CN101705810A (zh) 一种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分段控流方法
CN102278096A (zh) 人工井壁防砂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590623A (zh) 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及方法
CN207063950U (zh) 一种砾石颗粒封隔井筒性能评价实验装置
CN202194640U (zh) 人工井壁防砂模拟试验装置
CN105952431A (zh) 不动管柱解堵方法
CN203835348U (zh) 一种梯度孔滤砂管
CN101338660A (zh) 一种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注采井完井结构
WO2017193500A1 (zh) 水平完井稠油热采用筛管
CN201865632U (zh) 一种油井清防蜡装置
US20160040516A1 (en) Housing assemblies for mounting flow control devices
CN204457704U (zh) 一种注汽管柱
CN110644950A (zh) 一种可调节油液粘度的采油管柱
RU138070U1 (ru) Фильтр скважинный
CN108204217B (zh) 一种筛管完井水平井电加热化学封隔器及使用方法
Dehghani Oil well sand production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