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4558A -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4558A
CN106564558A CN201610804109.XA CN201610804109A CN106564558A CN 106564558 A CN106564558 A CN 106564558A CN 201610804109 A CN201610804109 A CN 201610804109A CN 106564558 A CN106564558 A CN 106564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principal axis
blockchain
bicycl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41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4558B (zh
Inventor
渡会悦义
汤浅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183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07138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5037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1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4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4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4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front sprocket chain-wheels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28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 B21K1/3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with gear-tee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3/00Making othe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unchangeable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和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该自行车用链轮(14)具有旋转中心轴心(X)。该链轮(14)包括第一齿(32a)和第二齿(32b)。第一齿(32a)具有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W1)比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L1)小。并且,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W1)比与外连板(2a)连结的内连板(2b)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L2)大。第二齿(32b)具有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W4)。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W4)比第二轴方向间隔(L2)小。第二齿(32b)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背景技术
以往的自行车用链轮分别设于曲柄组合体和后轮。在曲柄组合体的链轮和后轮的链轮上啮合架设车链。由此,曲柄组合体的旋转经由车链传递给后轮。
车链中内连板(インナーリンクプレート)和外连板(アウターリンクプレート)彼此连结。并且,彼此朝向的一对内连板之间的间隔比彼此朝向的一对外连板之间的间隔形成得小。因此,当以链轮的齿厚(卡合宽度)全部相同的方式形成链轮的齿时,在链轮的厚度方向上,外连板与链轮的齿之间的间隙比内连板与链轮的齿之间的间隙大。
以往这样的结构中,由于链轮的厚度方向上的外连板与链轮的齿之间的间隙,车链与链轮的卡合有松动的倾向。因此,与外连板啮合的齿的厚度形成得比与内连板啮合的齿的厚度大的链轮被提出来(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美国US2013/0139642号公报
以往的链轮中,通过对与内连板啮合的齿进行切削加工,使与外连板啮合的齿的厚度比与内连板啮合的齿的厚度大(例如参照US2013/0139642号公报段落0045)。
这种情况下,为了形成链轮,在切削加工时,存在加工时间增长的问题。即、生产上述链轮时,链轮的生产性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车链保持力高且生产性优秀的自行车用链轮,并提供车链保持力高且生产性优秀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1)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具有旋转中心轴心。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并且,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与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第二齿具有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第二齿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
该链轮中,第一齿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比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并且,第二齿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由此,通过链轮能够可靠地保持车链。并且,由于第二齿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所以与以往技术比较,能够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2)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二齿通过压制加工形成。
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齿通过压制加工形成,所以能够可靠地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3)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具有凹部。凹部用于避免与内连件的过度干涉,通过压制加工形成。
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一齿配置于外连件之间,也能够通过凹部避免与内连件的过度干涉。并且,由于凹部通过压制加工形成,所以能够提高凹部的生产性。
(4)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具有凹部。凹部用于避免与内连件的过度干涉,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一齿配置于外连件之间,也能够通过凹部避免与内连件的过度干涉。并且,由于凹部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所以能够准确地形成凹部。
(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具有主体部和追加部。追加部安装于主体部用以扩大主体部的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是将追加部安装于主体部而得的宽度。
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追加部安装于主体部,从而使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大,所以能够自由选择追加部的材料。
(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的追加部是金属制。该追加部通过粘接、扩散接合、铆接或铸造安装于第一齿。
这种情况下,第一齿的追加部是金属制,所以能够充分确保追加部的强度和刚性。并且,该追加部通过粘接、扩散接合、铆接或铸造能够可靠地安装于第一齿。
(7)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的追加部是非金属制。该追加部通过粘接或一体成型安装于第一齿。
这种情况下,第一齿的追加部是非金属制,所以能够实现追加部成型的容易化和轻量化。并且,该追加部通过粘接或一体成型,能够可靠地安装于第一齿。
(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和第二齿分别具有驱动面。驱动面包括车链辊接触的接触点。在驱动面上形成有驱动面延伸部。驱动面延伸部在比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齿和第二齿各自上,驱动面的驱动面延伸部在比驱动面的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链轮的车链的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和第二齿分别具有非驱动面。在非驱动面上形成有非驱动面延伸部。非驱动面延伸部沿周方向延伸用以抑制车链辊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齿和第二齿各自的非驱动面的非驱动面延伸部可靠地抑制车链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10)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和第二齿分别具有驱动面和非驱动面。驱动面包括车链辊接触的接触点。在驱动面上形成有驱动面延伸部。驱动面延伸部在比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并且,非驱动面延伸部沿周方向延伸用以抑制车链辊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齿和第二齿各自上,驱动面的驱动面延伸部在比驱动面的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因此,通过第一齿和第二齿各自的非驱动面的非驱动面延伸部,能够可靠地抑制车链辊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11)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该自行车用链轮还具备变速时将车链变速的变速区域。
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车链保持力优秀的能够变速的自行车用链轮。
(12)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该自行车用链轮还包括金属制的环状部和非金属制的主体部。该金属制的环状部在外周设置第一齿和第二齿。非金属制的主体部安装于金属制的环状部的径方向内周。
这种情况下,由于链轮的主体部是非金属制,所以能够实现链轮的轻量化。并且,由于链轮的环状部和第一齿和第二齿是金属制,所以能够提高链轮与车链卡合的部分的强度和刚性。
(13)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该自行车用链轮中,上述的压制加工为锻造。
这种情况下,由于上述的压制加工是锻造,所以能够可靠且容易地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14)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二齿通过压制加工以及切削工序形成。这样形成第二齿,也能够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1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二齿通过第一压制工序、第一压制工序之后的切削工序和切削工序之后的第二压制工序形成。这样阶段性地形成第二齿,也能够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1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二齿具有第一面和在与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方向上位于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第一压制工序是将第二齿的第一面侧进行压制的工序。第二压制工序是将第二齿的所述第二面侧进行压制的工序。如此形成第二齿,也能够容易形成第二齿的两个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即、能够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17)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切削工序是将在第二齿的第二面侧由第一压制工序而向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切削的工序。如此形成第二齿,能够在第二压制工序中将第二齿的第二面容易形成形状。即、能够提高链轮的生产性。
(18)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具有旋转中心轴心。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并且,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与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第二齿具有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第一齿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具有八边形形状。
该链轮中,第一齿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比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并且,第二齿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由此,能够通过链轮可靠地保持车链。
并且,第一齿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具有八边形形状,所以能够避免第一齿与内连板的过度干涉,并且能够容易由压制加工例如锻造来形成可靠地保持外连板的齿形状。
(19)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具有旋转中心轴心。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并且,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与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第二齿具有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第一齿具有用于避免与内连件过度干涉的倾斜部。
该链轮中,第一齿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比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并且,第二齿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由此,能够通过链轮可靠地保持车链。
并且,由于第一齿具有倾斜部,所以即使第一齿配置于外连件之间,通过倾斜部也能够避免与内连件的过度干涉,并且能够容易由压制加工例如锻造来形成可靠地保持外连板的齿形状。
(20)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还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三面在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轴方向之间沿周方向延伸。倾斜面具有第一倒角面、第二倒角面、第三倒角面和第四倒角面。
第一倒角面从第一面到驱动侧的第三面形成。第二倒角面从第二面到驱动侧的第三面形成。第三倒角面从第一面到非驱动侧的第三面形成。第四倒角面从第二面到非驱动侧的第三面形成。
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至第四倒角面,能够避免第一齿与内连板的过度干涉,并且能够容易由压制加工例如锻造来形成可靠地保持外连板的齿形状。
(21)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一轴方向接触宽度与第二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二轴方向接触宽度实质上形成相同的大小。
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轴方向接触宽度和第二轴方向接触宽度实质上相同长度,所以能够将驱动力稳定地从链轮传递给车链。
(22)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具有旋转中心轴心。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并且,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与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第二齿具有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第一齿和第二齿的至少一者具有镀敷层。
该链轮中,第一齿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比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并且,第二齿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比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由此,能够通过链轮可靠地保持车链。
并且,由于第一齿和第二齿的至少一者具有镀敷层,所以能够提高第一齿和第二齿的至少一者的耐磨性和防锈性。
(23)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和第二齿是铝制。镀敷层是镍镀敷层。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一齿和第二齿的耐磨性。
(24)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第一齿和第二齿是铁制,镀敷层是镍铬镀敷层。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一齿和第二齿的防锈性。
(2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包括上述(1)~(24)任一个记载的链轮。
该链轮组合体能够得到与上述(1)~(24)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2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本链轮组合体中,链轮是一个前链轮。
如此构成链轮组合体,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24)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2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本链轮组合体中,链轮能够沿旋转中心轴心移动。
如此构成链轮组合体,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24)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2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可以如以下所示构成。本链轮组合体中,链轮是后链轮。
如此构成链轮组合体,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24)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车链的保持力高且生产性优秀的自行车用链轮。并且,能够提供车链的保持力高且生产性优秀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用曲柄组合体的正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背面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链轮的背面立体局部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从径方向外侧观察的侧面局部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链轮的正面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第一齿和第二链轮的第三齿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第一齿和第二链轮的第三齿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链轮的齿部的局部正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链轮的齿部从径方向外侧观察的侧面局部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正面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正面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的局部剖面图。
图13(A)~(D)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二齿和第四齿的形成实施方式的说明用模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车链;2a外连板;2b内连板;2c车链辊;10、110自行车用曲柄组合体;14、114第一链轮;16、116第二链轮;32a、132a第一齿;32b、132b第二齿;34第一变速区域;32e第一凹部;42a、142a第三齿;42b第四齿;42e第二凹部;132ab第一主体部;132c第一追加部;142b第二主体部;142c第二追加部;CP接触点;L1第一轴方向间隔;L2第二轴方向间隔;W1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2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3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4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用曲柄组合体10(以下记作曲柄组合体)包括曲柄臂12、第一链轮14(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和第二链轮16(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并且,第一链轮14及第二链轮16是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的一例。
曲柄组合体10中,第一链轮14及第二链轮16是能够与车链2卡合的前链轮。第二链轮16齿数比第一链轮14少。车链2具有一对外连板2a、一对内连板2b、将一对外连板2a和一对内连板2b连结的车链辊2c。
<曲柄臂>
曲柄臂12与曲柄轴19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曲柄臂12具有链轮安装部20和与链轮安装部20一体或分体设置的臂部22。
链轮安装部20具有多个(例如四个)链轮安装臂24。多个链轮安装臂24在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链轮安装臂24的周方向的间隔是等间隔。在此,表示链轮安装臂24的周方向的间隔是等间隔的情况的例子,链轮安装臂24的周方向的间隔也可以是不等间隔。
链轮安装臂24具有第一安装部24a和第二安装部24b。第一安装部24a用于安装第一链轮14。第一安装部24a形成于链轮安装臂24的先端部。第一安装部24a例如是贯通孔。在第一安装部24a上固定第一链轮14。
第二安装部24b用于安装第二链轮16。第二安装部24b在比第一安装部24a偏向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形成于链轮安装臂24的基端部。第二安装部24b例如是有底的螺纹孔。第二安装部24b上固定第二链轮16。
臂部22与链轮安装部20一体或分体形成。在此,臂部22与链轮安装部20一体形成。在臂部22的先端部设置有踏板安装部22a。踏板(未图示)能够对踏板安装部22a安装。在臂部22的基端部设置连结孔22b。在连结孔22b中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曲柄轴19。
<第一链轮>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链轮14具有旋转中心轴心X。第一链轮14包括第一链轮主体30(主体部的一例)、第一环状部31(环状部的一例)、多个齿32(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一例)和第一变速区域34(参照图3和图4;变速区域的一例)。
第一链轮主体30是非金属制,例如是碳纤维强化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第一链轮主体30与第一环状部31一体成型。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链轮主体30具有多个(例如四个)第一固定部30a。多个第一固定部30a沿周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各第一固定部30例如是贯通孔。各第一固定部30a配置于与各第一安装部24a相对置的位置。该状态下,第一固定螺栓26(参照图1)插通各第一固定部30a及各第一安装部24a,与螺母部件(未图示)螺合。由此,第一链轮主体30固定于链轮安装臂24。
第一环状部31安装于第一链轮主体30。详细地、第一环状部31安装于第一链轮主体30的外周。第一环状部31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在第一环状部31的外周设置多个齿32。
多个齿32(包括后述的第一齿32a和第二齿32b)设于第一环状部31的外周。详细地,多个齿32(例如30个到60个)在第一环状部31的外周沿周方向并列配置,与第一环状部31的外周部一体形成。多个齿32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
多个齿32具有多个第一齿32a(第一齿的一例)和多个第二齿32b(第二齿的一例)。第一齿32a和第二齿32b在周方向交替配置、即在周方向相邻配置。
第一齿32a与外连板2a能够卡合地形成。详细地、第一齿32a能够卡合于一对外连板2a的轴方向之间地形成。第一齿32a以朝向径方向外侧而轴方向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尖端细形状。另外,轴方向包括旋转中心轴心X延伸的方向和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方向。在此使用的轴方向对应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方向。
如图4所示,第一齿32a优选具有第一凹部32e(凹部的一例)。第一凹部32e设于第一齿32a的角部。第一凹部32e上的第一侧面14a侧的面优选与第二齿32b上的第一侧面14a侧的面形成一个面。第一凹部32e上的第二侧面14b侧的面优选与第二齿32b上的第二侧面14b侧的面形成一个面。
在此,第一侧面14a(参照图1)是当曲柄组合体10安装于自行车上时配置于远离自行车的车架的轴方向外侧的正面。并且,第二侧面14b(参照图3和图4)是配置于接近自行车的车架的轴方向内侧的背面。
第一凹部32e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形成。在此,表示第一凹部32e通过压制加工形成的情况的例子,但是第一凹部32e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如图5所示,第一凹部32e以与内连板2b的端部相对置的方式形成。通过第一凹部32e避免第一齿32a与内连板2b的过度干涉。并且,通过在第一齿32a上设置第一凹部32e,从而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齿32a(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32a2除外)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形成+(加号)形状。
在此,如图2~图3所示,在多个第一齿32a中包括多个(例如两个)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和多个(例如两个)变速用的第一齿32a2。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用于车链2从第一链轮14向第二链轮16移动的降速变速用。变速用的第一齿32a2用于车链2从第二链轮16向第一链轮14移动的升速变速用。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和变速用的第一齿32a2优选如上所述设置第一凹部32e,从而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形成T字形。
如图5所示,第一齿32a具有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的一例)。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是在轴方向上第一齿32a的长度最长的部分的宽度。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比一对外连板2a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L1小。并且,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比一对内连板2b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L2大。
另外,第一轴方向间隔L1是轴方向上一对外连板2a彼此相对置的面的间隔。第二轴方向间隔L2是轴方向上一对内连板2b彼此相对置的面的间隔。
如图2~图4所示,第二齿32b与内连板2b能够卡合地形成。详细地、第二齿32b能够卡合于一对内连板2b的轴方向之间地形成。
第二齿32b优选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形成-(负号)形状。第二齿32b以朝向径方向外侧而轴方向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尖端细形状。
如图5所示,第二齿32b具有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2(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的一例)。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2是在轴方向上第二齿32b的长度最长的部分的宽度。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2比上述的第二轴方向间隔L2小。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2比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小。
如此对第二齿32b进行加工,从而形成第二齿32b,满足上述的结构。第二齿32b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详细地、第二齿32b通过压制加工形成。更详细地、第二齿32b通过锻造形成。具体地、第二齿32b与第一凹部32e一起通过锻造形成。如此将第二齿32b压制加工例如进行锻造,从而设定第二齿32b的第二最大轴方向宽度W2。
第一变速区域34设置用于将车链2变速。第一变速区域34是当从第二链轮16向第一链轮14的升速变速动作时车链与第一链轮14的齿32卡合的区域。并且,第一变速区域34是当从第一链轮14向第二链轮16的降速变速动作时车链从第一链轮14的齿32离开的区域。
如图2至图4所示,在第一变速区域34上包括多个第一变速齿32c。在此,多个(例如两个)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与第一变速齿32c对应。并且,与各变速用的第一齿32a1邻接的两个齿32b与第一变速齿32c对应。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变速齿32c具有第一引导面32d。第一引导面32d用于引导车链2。第一引导面32d在第一链轮14的第一侧面14a(参照图2)侧或第二侧面14b(参照图3和图4)侧设于第一变速齿32c。第一引导面32d以朝向第一变速齿32c的侧部逐渐厚度变薄的方式凹陷形成。
并且,第一变速区域34上优选包括第一突起36a和第二突起36b。第一突起36a和第二突起36b能够支承车链2地设于第一链轮主体30上。在此,一对第一突起36a和第二突起36b沿周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突起36a在第一链轮主体30的第二侧面14b突出设置,用以将车链2向第一链轮14的齿32上引导。例如第一突起36a将车链2向图3中剖切线所示的第二齿32b上引导。第二突起36b在第一链轮主体30的第二侧面14b突出设置,用以将车链2向第一突起36a上引导。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变速区域34上包括台阶部38。台阶部38用于使支承于第一突起36a的车链2容易与第一链轮14的齿32卡合。台阶部38在第一侧面14a上比多个齿32的齿根更偏向径方向内侧设置。并且,台阶部38以第一突起36a为基准设于行进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台阶部38实质上以三角形的形状凹陷形成。
<第二链轮>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链轮16具有旋转中心轴心Y。旋转中心轴心Y与旋转中心轴心X同心。第二链轮16包括第二链轮主体40(主体部的一例)、第二环状部41(环状部的一例)、多个齿42(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一例)和第二变速区域44(变速区域的一例)。
第二链轮主体40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第二链轮主体40具有多个(例如四个)第二固定部40a。多个第二固定部40a沿周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各第二固定部40a例如是贯通孔。各第二固定部40a配置于与各第二安装部24b相对置的位置。该状态下,第二固定螺栓28插通于各第二固定部40a和第二安装部24b,第二固定螺栓28与螺母部件(未图示)螺合。由此,第二链轮主体40固定于链轮安装臂24。
第二环状部41设于第二链轮主体40的外周。第二环状部41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在第二环状部41的外周设置多个齿42。
多个齿42(包括后述的第三齿42a和第四齿42b)设于第二环状部41的外周。详细地,多个齿42(例如20个至40个)在第二环状部41的外周沿周方向并列配置,与第二环状部41的外周部一体形成。多个齿42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
多个齿42具有多个第三齿42a(第一齿的一例)、多个第四齿42b(第二齿的一例)。第三齿42a和第四齿42b在周方向交替配置、即在周方向相邻配置。
第三齿42a能够与外连板2a卡合地形成。详细地、第三齿42a能够卡合于一对外连板2a的轴方向之间地形成。第三齿42a以朝向径方向外侧而轴方向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尖端细形状。
如图6所示,第三齿42a具有第二凹部42e(凹部的一例)。第二凹部42e设于第三齿42a的角部。第二凹部42e上的第一侧面14a侧的面与第四齿42b上的第一侧面14a侧的面形成一个面。第二凹部42e上的第二侧面14b侧的面与第二齿32b上的第二侧面14b侧的面形成一个面。
第二凹部42e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通过锻造形成。在此,表示第二凹部42e通过压制加工形成的情况的例子,但是第二凹部42e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第二凹部42e,与上述的第一凹部32e同样地,与内连板2b的端部相对置地形成。通过第二凹部42e避免第三齿42a和内连板2b的过度干涉。并且,通过将第二凹部42e设于第三齿42a,从而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三齿42a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形成+(加号)形状。
如图5所示,第三齿42a具有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的一例)。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是在轴方向上第三齿42a的长度最长的部分的宽度。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比上述的第一轴方向间隔L1小。并且,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比一对内连板2b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L2大。
如图4至图6所示,第四齿42b能够与内连板2b卡合地形成。详细地、第四齿42b能够卡合于一对内连板2b的轴方向之间地形成。
第四齿42b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形成-(负号)形状。第四齿42b以朝向径方向外侧而轴方向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尖端细形状。
如图5所示,第四齿42b具有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W4(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的一例)。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W4是在轴方向上第四齿42b的长度最长的部分的宽度。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W4比第二轴方向间隔L2小。并且,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W4比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小。
如以下所示对第四齿42b进行加工,从而满足上述的结构地形成第四齿42b。第四齿42b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详细地、第四齿42b通过压制加工形成。更详细地、第四齿42b通过锻造形成。如此将第四齿42b进行压制加工例如进行锻造,从而设定第四齿42b的第四最大轴方向宽度W4。
第二变速区域44设置用以将车链2变速。第二变速区域44是当从第二链轮16向第一链轮14的升速变速动作时或从第一链轮14向第二链轮16的降速变速动作时车链与第一链轮14的齿42卡合的区域或从第一链轮14的齿42离开的区域。
第二变速区域44中包括多个(例如两个)第二变速齿42c。第二变速齿42c沿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第二变速齿42c具有第二引导面42d。第二引导面42d设置于与第三侧面16a(参照图1)相反一侧的第四侧面16b(参照图6)侧,将车链2进行引导。第二引导面42d以朝向第二变速齿42c的侧部厚度逐渐变薄的方式凹陷形成。
在此,第二链轮16的第三侧面16a是曲柄组合体10安装于自行车时配置于远离自行车的车架的轴方向外侧的正面。第四侧面16b是配置于接近自行车的车架的轴方向内侧的背面。
另外,在此,表示第二变速区域44不包括第一变速区域34所具有的突起和凹部的情况的例子,但是第二变速区域44也可以包括突起和凹部的至少任一者。
<曲柄组合体上的变速动作>
如此构成的曲柄组合体10中,通过前拨链器(未图示)从第二链轮16向第一链轮14进行升速变速动作的情况下,曲柄组合体10向行进旋转方向R旋转。该状态下,前拨链器从与第二链轮16相对置的位置向与第一链轮14相对置的位置移动时,车链2从第二链轮16的齿离开。这样,该车链2支承于第二突起36b而向径方向外侧移动。这样,车链2经由第一变速区域34的台阶部38支承于第一突起36a,被向第一链轮14的齿32引导并卡合。
另一方面,由前拨链器从第一链轮14向第二链轮16进行降速变速动作的情况下,使曲柄组合体10向行进旋转方向R旋转。该状态下,前拨链器从与第一链轮14相对置的位置向与第二链轮16相对置的位置移动时,车链2从第一链轮14的齿离开。这样,该车链2被朝向第二链轮16的齿42引导并与齿42卡合。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用曲柄组合体10,如图1所示包括曲柄臂12、第一链轮114(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第二链轮116(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并且,第一链轮114和第二链轮116是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的一例。
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除了第一链轮114及第二链轮116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此仅说明第一链轮114及第二链轮116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说明省略。另外,在此说明被省略的结构,依照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说明。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链轮114包括第一链轮主体30(主体部的一例)、第一环状部31(环状部的一例)、多个齿132(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一例)和第一变速区域34(变速区域的一例)。
在此,第一链轮主体30的结构、第一环状部31的结构和第一变速区域3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实质上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并且,关于多个齿132的结构,以下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的结构。
如图7所示,多个齿132中含有的多个第一齿132a(第一齿的一例)分别具有第一主体部132ab、第一凹部32e和第一追加部132c。第一凹部32e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第一主体部132ab设于第一环状部31。详细地、第一主体部132b以从第一环状部31朝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与第一环状部31一体形成。第一主体部132ab具有第一侧面14a侧的表面20a和第二侧面14b侧的背面20b。背面20b是在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方向上与表面20a相反一侧的面。
第一追加部132c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32ab用以扩大第一主体部132ab的宽度。详细地、第一追加部132c分别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32ab的表面20a和背面20b。如此,在第一主体部132ab的表面20a和背面20b各自上安装第一追加部132c,从而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被设定为规定的宽度。第一追加部132c是金属制、例如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该第一追加部132c通过粘接、扩散接合、铆接或铸造安装于第一齿132a。
另外,在此表示第一追加部132c分别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32ab的表面20a和背面20b上的情况的例子。也可以代替该方案,将第一追加部132c仅安装于第一主体部132ab的表面20a或仅安装于其背面20b,由此设定第一最大轴方向宽度W1。
第二链轮116包括第二链轮主体40(主体部的一例)、第二环状部41(环状部的一例)、多个齿142(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一例)和第二变速区域44(变速区域的一例)。
在此,第二链轮主体40的结构、第二环状部41的结构和第二变速区域4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实质上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并且,关于多个齿142的结构,以下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的结构。
并且,多个齿142中含有的多个第三齿142a(第一齿的一例)分别具有第二主体部142b和第二追加部142c。第二主体部142b和第二追加部142c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主体部132ab和第一追加部132c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即、第二主体部142b的表面20a和背面20b各自上安装第二追加部142c,从而第三最大轴方向宽度W3设定为规定的宽度。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a)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例示了两个前链轮14、16(114、11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仅包括不具有变速区域的一个前链轮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b)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二链轮主体40和多个齿42、142一体形成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链轮主体40和多个齿42、142也可以分体。例如也可以多个齿42、142是金属制,第二链轮主体40是非金属制。这种情况下,作为金属使用铝制、钛制或铁/不锈钢制,作为非金属使用碳纤维强化树脂等合成树脂,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c)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齿32a、132a和第二齿32b与车链辊2c卡合的部分和第三齿42a、142a和第四齿42b与车链辊2c卡合的部分可以如图8所示构成。
该结构在第一链轮14、114和第二链轮16、116中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此使用第一链轮14、114的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说明该结构。
在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之间能够卡合车链辊2c(参照图1和图5)。如图8所示,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分别具有驱动面233和非驱动面234。
该结构在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中实质上相同,所以在此使用第一齿232a进行说明。
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分别具有第一侧面14a侧的表面20a和第二侧面14b侧的背面(未图示)、驱动面233和非驱动面234。背面20b是在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方向(与图8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与表面20a相反一侧的面。
驱动面233是在行进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在轴方向连结表面20a及背面的面。驱动面233包括接触点CP和第一延伸部233a(驱动面延伸部的一例)。接触点CP是车链辊2c所接触的部分。详细地、接触点CP是驱动时车链辊2c接触驱动面233的点。
第一延伸部233a与驱动面233一体形成。第一延伸部233a在比接触点CP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在周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延伸部233a在比接触点CP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向行进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突出。
非驱动面234是在行进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在轴方向将表面20a及背面连结的面。例如,非驱动面234关于连接旋转中心轴心X与第一齿232a(第二齿232b)的周方向的中心位置的直线CL与驱动面233线对称形成。非驱动面234也可以关于将旋转中心轴心X与第一齿232a(第二齿232b)的周方向的中心位置连接的直线CL与驱动面233非对称形成。
非驱动面234包括第二延伸部234a(非驱动面延伸部的一例)。通过第二延伸部234a抑制车链辊2c向径方向外侧的移动。第二延伸部234a与非驱动面234一体形成。在此,如上所述,非驱动面234与驱动面233线对称形成,所以第二延伸部234a在周方向上向与第一延伸部233a相反一侧延伸。即、第二延伸部234a向周方向例如行进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延伸。
由此,通过驱动面233能够将第一链轮14的驱动力可靠地传递给车链辊2c、即车链2。并且,通过驱动面233和非驱动面234能够可靠地抑制车链辊2c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另外,在此表示第一齿232a和第二齿232b分别具有驱动面233和非驱动面234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取代之,采用仅第一齿232a或仅第二齿232b具有驱动面233和非驱动面234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第一齿232a和/或第二齿232b仅具有驱动面233或仅具有非驱动面234的结构。
(d)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前链轮14、16经由曲柄臂12不能移动地安装于曲柄轴19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采用取代之,前链轮14、16沿曲柄轴19(旋转中心轴心X)移动。另外,也可以仅使用一个前链轮14使该前链轮14沿曲柄轴19(旋转中心轴心X)移动。
(e)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前链轮14、16可以通过3D打印机形成外轮廓,之后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来形成第二齿32b及第四齿42b。
(f)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第一齿32a、132a及第三齿42a、142a实质上形成+形状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该第一齿32a及第三齿42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菱形、梯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形状。
如图10所示,第一齿332a和/或第三齿342a优选从自行车用链轮的径方向看是八边形的形状。这种情况下,避免第一齿332a和/或第三齿342a与内连板2b的过度干涉,并且可靠地保持外连板2a的齿形状容易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形成。
在此,八边形不限于正八边形,只要是具有八个边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并且,构成八边形的八个边不限于直线,可以是具有平缓曲率的曲线。
具体地,如图9和他10所示,第一齿332a和第三齿342a是上述的八边形的情况下,第一齿332a和第三齿342a具有第一面352a、第二面352b、第三面352c和倾斜部353。
第一面352a是第一齿332a上的第一链轮14的第一侧面14a侧的面以及第三齿342a上的第二链轮16的第三侧面16a侧的面。
第二面352b是第一齿332a上的第一链轮14的第二侧面14b侧的面以及第三齿342a上的第二链轮16的第四侧面16b侧的面。
第三面352c在第一面352a及第二面352b的轴方向之间在周方向延伸。第三面352c包括在周方向将驱动面352d、非驱动面352e以及驱动面352d及非驱动面352e连结的先端面352f。倾斜部353用于避免与内连板2b的过度干涉。倾斜部353具有第一倒角面353a、第二倒角面353b、第三倒角面353c和第四倒角面353d。
第一倒角面353a从第一面352a到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形成。第二倒角面353b从第二面352b到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形成。第三倒角面353c从第一面352a到非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形成。第四倒角面353d从第二面352b到非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形成。
换言之,第一倒角面353a形成于由第一面352a及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构成的角部。第二倒角面353b形成于由第二面352b及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构成的角部。第三倒角面353c形成于由第一面352a及非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构成的角部。第四倒角面353d形成于由第二面352b及非驱动侧的第三面352c构成的角部。
在此,由于第一齿332a和第三齿342a的驱动侧一方与非驱动侧一方相比更有与内连板2b过度干涉的倾向,所以形成于驱动侧的第一倒角面353a和第二倒角面353b优选具有比形成于非驱动侧的第三倒角面353c和第四倒角面353d大的面积。
通过第一至第四倒角面353a、353b、353c、353d能够避免第一齿332a及第三齿342a与内连板2b的过度干涉。并且,第一至第四倒角面353a、353b、353c、353d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凹部的形状不同,是由直线或平缓曲线构成的倾斜面,所以容易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形成。
并且,第一齿332a及第三齿342a具有八边形的情况下,第一齿332a和第三齿342a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2c的第一轴方向接触宽度L3优选与第二齿332b及第四齿342b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2c的第二轴方向接触宽度L4实质上形成相同的大小。
(g)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第一齿32a、132a实质上形成T字形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该第一齿32a的一部分可以是菱形、梯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形状。
(h)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变速区域34具有第二突起36b,但是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突起36b。
(i)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多个链轮安装臂24的个数为四个,但是链轮安装臂的个数不限定于四个。
(j)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链轮14和第二链轮16的第一变速区域34和第二变速区域44中可以包括-(负号)形状的第二齿32b及第四齿42b。
(k)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第一齿32a的追加部是金属制的情况,但是追加部也可以是非金属制。例如,追加部是非金属制的情况下,该追加部通过粘接或一体成型而安装于第一齿。这种情况下,能够减轻蹬脚踏板时车链与链轮的齿接触引起的噪音。
(I)本发明的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齿32a、132a及第二齿32b、132b的至少一者优选具有镀敷层。
例如,第一齿32a、132a及第二齿32b、132b是铝制的情况下,从耐磨性的目的考虑,镀敷层优选是镍镀敷层。并且,第一齿32a、132a及第二齿32b、132b是铁制的情况下,从防锈性的目的考虑,镀敷层优选是镍铬镀敷层。
另外,第一齿32a、132a及第二齿32b、132b是铁制的情况下,从防锈性和着色的目的考虑,第一齿32a、132a及第二齿32b、132b优选具有电镀涂敷层。
(m)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第一链轮14由合成树脂制的第一链轮主体30和金属制的第一环状部31及第一齿32b构成的情况的例子。
取而代之,也可以是第一链轮14由金属构成,第一链轮主体30、第一环状部31和第一齿32b一体成型。这种情况下,第一链轮主体30、第一环状部31和第一齿32b由金属例如铝、钛或铁/不锈钢等构成。
如此构成的第一链轮314的一例表示于图11。图11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结构相同,对于代表性的结构来说,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
(n)可以取代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14、114,如图12A和图12B构成第一链轮214。并且在图12A和图12B中,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使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链轮214中,第一贯通孔130a设于第一链轮主体30。并且,第二贯通孔130b设于第一环状部31。第一贯通孔130a中配置环部件130c、例如套圈。具体地,以环部件130c的内周面与第二贯通孔130b的内周面实质上为同一面的方式第一链轮主体30与第一环状部31和环部件130c一体成型。
当如此构成第一链轮214时,第一固定螺栓26插通各环部件130c、各第二贯通孔130b和各第一安装部24a,并且与螺母部件(未图示)螺合。由此,第一链轮主体30固定于链轮安装臂24。
(o)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第一链轮14的第二齿32b与第一凹部32e一起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形成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可以取而代之,如图13A~图13D所示,第二齿32b通过压制加工(例如锻造)和切削加工形成。另外,图13A~图13D为了容易说明,模式地表示各工序。
这种情况下,第二齿32b通过第一压制工序(参照图13B)、第一压制工序之后的切削工序(参照图13C)和切削工序之后的第二压制工序(参照图13D)形成。
如图13D所示,第二齿32b具有第五面52a(第一面的一例)、第六面52b(第一面的一例)。例如第五面52a形成于第二齿32a上的第一链轮14的第一侧面14a(参照图2)侧。第六面52b是在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轴方向上位于与第五面52a相反一侧的面。例如第六面52b形成于第二齿32b上的第一链轮14的第二侧面14b(参照图4)侧。
具体地,如图13A所示,初始状态下,第二齿32b的第五面52a被构成的面(后述的第一靠压部152a)以及第六面52b被构成的面(后述的第二靠压部152c)形成在与第一链轮14的第一环状部31的外表面实质上同一面上。
第一压制工序是将第二齿32b的第五面52a侧压制的工序。如图13B所示,第一压制工序中,第一环状部31被固定的状态下,第二齿32b的第五面52a侧由靠压装置(未图示)的靠压部件A压制。
在此,靠压部件A所靠压的第一靠压部152a是形成第二齿32b及第一凹部32e的部分。如此,靠压部件A靠压第一靠压部152a时,形成第二齿32b的第五面52a,在第六面52b侧与第一靠压部152a实质上位于相反一侧的部分突出。以下,将该部分记作突出部152b。
切削工序是切削在第二齿32b的第六面52b侧由第一压制工序而向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52b的工序。如图13C所示,在切削工序中,形成于第六面52b侧的突出部152b被切削装置B切削。详细地、以使得突出部152b被切削之后的面与第一环状部31的外表面实质上为同一面的方式通过切削装置B进行切削。
第二压制工序是将第二齿32b的第六面52b侧进行压制的工序。如图13D所示,第二压制工序中,用于形成第二齿32b的外形的型模(日文:型枠)D接触第一靠压部152a的状态下,第二齿32b的第六面52b侧由靠压装置的靠压部件C压制。
在此,靠压部件C所靠压的第二靠压部152c是形成第二齿32b及第一凹部32e的部分。像这样、靠压部件C对第二靠压部152c靠压,则形成第二齿32b的第六面52b。并且形成包括第五面52a和第六面52b的第二齿32b的齿顶52c。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第一压制工序、切削工序和第二压制工序,能够形成第二齿32b。另外,如上所述形成第二齿32b之后,可以选择性地追加用于规整第二齿32b的形状的研磨工序和提高第二齿32b的耐磨性的镀敷工序(优选镍镀敷工序)。
在此,表示第二齿32b通过压制工序和切削工序形成的情况的例子,但是第二链轮16的第四齿42b也同样形成。
(p)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和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作为自行车用链轮例示前链轮14、1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后链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广泛适用于自行车用链轮和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Claims (31)

1.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其具有旋转中心轴心,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
所述第一齿具有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且比与所述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二齿具有比所述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二齿通过材料的变形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通过压制加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内连件过度干涉的凹部,
所述凹部通过压制加工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内连件过度干涉的凹部,
所述凹部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具有主体部和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用以扩大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的追加部,
所述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是通过将所述追加部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所得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追加部是金属制,通过粘接、扩散接合、铆接或铸造安装于所述第一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追加部是非金属制,通过粘接或一体成型安装于所述第一齿。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及所述第二齿分别具有驱动面,
所述驱动面包括车链辊所接触的接触点,
在所述驱动面上形成有在比所述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的驱动面延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及所述第二齿分别还具有非驱动面,
在所述非驱动面上形成有沿周方向延伸的非驱动面延伸部用以抑制车链辊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及所述第二齿分别具有驱动面和非驱动面,
所述驱动面包括车链辊所接触的接触点,
在所述驱动面上形成有在比所述接触点偏向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沿周方向延伸的驱动面延伸部,
在所述非驱动面上形成有沿周方向延伸的非驱动面延伸部用以抑制车链辊向径方向外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还包括用于在变速时将所述车链变速的变速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还包括:
金属制的环状部,其外周设置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和
非金属制的主体部,其安装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
13.如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压制加工为锻造。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通过压制加工以及切削工序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通过第一压制工序、所述第一压制工序之后的切削工序和所述切削工序之后的第二压制工序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具有第一面和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
所述第一压制工序是将所述第二齿的所述第一面侧进行压制的工序,
所述第二压制工序是将所述第二齿的所述第二面侧进行压制的工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切削工序是将在所述第二齿的所述第二面侧由所述第一压制工序而向所述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切削的工序。
18.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其具有旋转中心轴心,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
所述第一齿具有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且比与所述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二齿具有比所述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一齿从径方向外侧看实质上具有八边形的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一轴方向接触宽度与所述第二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二轴方向接触宽度实质上形成相同的大小。
20.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其具有旋转中心轴心,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
所述第一齿具有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且比与所述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二齿具有比所述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一齿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内连件过度干涉的倾斜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还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轴方向之间沿周方向延伸的第三面,
所述倾斜部具有:从所述第一面到驱动侧的所述第三面形成的第一倒角面、从所述第二面到驱动侧的所述第三面形成的第二倒角面、从所述第一面到非驱动侧的所述第三面形成的第三倒角面和从所述第二面到非驱动侧的所述第三面形成的第四倒角面。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一轴方向接触宽度与所述第二齿的驱动面接触车链辊的第二轴方向接触宽度实质上形成相同的大小。
23.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其具有旋转中心轴心,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
所述第一齿具有比自行车用车链的外连件上的第一轴方向间隔小且比与所述外连件连结的内连件上的第二轴方向间隔大的第一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二齿具有比所述第二轴方向间隔小的第二轴方向车链卡合宽度,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至少一者具有镀敷层。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是铝制,所述镀敷层是镍镀敷层。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是铁制,所述镀敷层是镍铬镀敷层。
26.一种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包括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链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所述链轮是一个前链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所述链轮能够沿旋转中心轴心移动。
29.如权利要求26~28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所述链轮是多个前链轮。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所述链轮能够沿旋转中心轴心移动。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
所述链轮是后链轮。
CN201610804109.XA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Active CN106564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3701.XA CN110371235B (zh)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837 2015-10-09
JP2015-200837 2015-10-09
JP2016018340A JP2017071380A (ja) 2015-10-09 2016-02-02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及び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JP2016-018340 2016-02-0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3701.XA Division CN110371235B (zh)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4558A true CN106564558A (zh) 2017-04-19
CN106564558B CN106564558B (zh) 2020-11-13

Family

ID=5840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109.XA Active CN106564558B (zh)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CN201910503701.XA Active CN110371235B (zh)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3701.XA Active CN110371235B (zh) 2015-10-09 2016-09-06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101159A1 (zh)
CN (2) CN106564558B (zh)
DE (1) DE1020162194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573A (zh) * 2017-05-12 2019-12-27 米兰达兄弟有限公司 窄宽齿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1364B2 (en) *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E102015016767A1 (de) * 2015-12-23 2017-06-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Antriebsanordnung eines Fahrrades mit einer 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TWM528386U (zh) * 2016-05-05 2016-09-11 Rui De Entpr Co Ltd 碳纖維鏈輪結構
TW201825811A (zh) * 2017-01-03 2018-07-16 榮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單一鏈輪的製造方法
US20180274651A1 (en) * 2017-03-27 2018-09-27 Christianson Systems, Inc. Chainring
US10703439B2 (en) * 2017-04-20 2020-07-07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0717495B2 (en) * 2017-09-15 2020-07-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0378638B2 (en) * 2017-06-15 2019-08-13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sprocket
US10640299B1 (en) 2019-04-17 2020-05-05 Flexicon Corporation Wear indicator for sprocket tip
US11691693B2 (en) * 2021-05-27 2023-07-04 Shimano Inc. Front sprocket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EP4239221B1 (en) * 2022-03-03 2024-04-03 Marcin Golec An improved bicycle chainring and a bicycle comprising the bicycle chainr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27C (zh) * 2000-06-30 2004-04-07 株式会社岛野 带有链条支撑凸台的自行车链轮
US20070265122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CN103144734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链环
CN104139829A (zh) * 2013-05-07 2014-11-12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5851A (en) * 1971-12-23 1973-07-17 North American Rockwell Power toothed transmission device
US4144773A (en) * 1976-07-12 1979-03-20 Addicks Lyle F Bicycle sprocket wheel
US4174642A (en) * 1978-02-09 1979-11-20 Gehl Company Chain drive including sprocket having alternate wide and narrow teeth
DE3244361C1 (de) * 1982-12-01 1983-11-03 Berchem & Schaberg Gmbh, 4650 Gelsenkirchen Verwendung einer Stahllegierung fuer Kettenraeder von Gewinnungsmaschinen und Foerderer in Bergbaubetrieben
FR2602735B1 (fr) * 1986-08-05 1990-12-21 Maillard Maurice Ets Couronne de roue libre a plusieurs vitesses pour bicyclette
US5192248A (en) * 1990-06-24 1993-03-09 Shimano, Inc. Multi-stag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JPH05112278A (ja) * 1991-10-21 1993-05-07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ツト装置
JP3524922B2 (ja) * 1992-09-30 2004-05-10 キャタピラ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仕上られた鍛造スプロケットセグメントと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DE4445035C1 (de) * 1994-12-16 1996-06-05 Fichtel & Sachs Ag Kettenschaltung
DE19703930A1 (de) * 1997-02-04 1998-08-06 Sram De Gmbh Kettenschaltung, insbesondere für Fahrräder
JPH11132314A (ja) 1997-04-18 1999-05-21 Uni Sunstar Bv スプロ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60171B1 (en) * 1999-12-29 2005-03-01 Shimano, Inc. Drive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assist mechanism
US6340338B1 (en) * 2000-09-13 2002-01-22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EP1359087A1 (en) * 2002-04-30 2003-11-05 Campagnolo S.R.L. Toothed wheel of a chain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US7258637B2 (en) * 2004-03-24 2007-08-21 Shimano Inc. Bicycle transmission
JP4610281B2 (ja) * 2004-09-29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US20060264286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Yahya Hodjat Sprocket
JP2007071302A (ja) * 2005-09-07 2007-03-22 Tsubakimoto Chain Co 突起を有する焼結製スプロケット
JP4776558B2 (ja) * 2007-01-31 2011-09-21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軸焼き付き防止型スプロケット
US20090069135A1 (en) * 2007-09-12 2009-03-12 Douglas Chiang Sprocket of bicycle with special designed tooth
JP2010058589A (ja) * 2008-09-02 2010-03-18 Sugino Engineering:Kk 自転車用ギアクランク
DE102008048371A1 (de) * 2008-09-22 2010-03-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mit Hohlkörper
US9211583B2 (en) * 2008-09-26 2015-12-15 Borgwarner Inc. Sleeved sprocket teeth
US8162340B2 (en) * 2008-12-31 2012-04-24 Sam Patterson Spiral rotor chain shifting system
JP5399736B2 (ja) * 2009-02-19 2014-01-2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スプロケットセグ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US20110319209A1 (en) * 2010-06-28 2011-12-29 TWDT Precision Co., Ltd. Integrated bicycle chainring assembly
AT510717B1 (de) * 2011-07-27 2012-06-15 Schuster Gregor Mechanik zum übertragen einer drehbewegung mit veränderbarer übersetzung
TW201400359A (zh) * 2012-04-13 2014-01-01 Macneil Bikes Inc 螺旋式自行車鏈輪、鏈輪系統及具鏈輪系統的自行車
US9701364B2 (en) *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DE102013009492B4 (de) * 2013-06-05 2023-10-19 Sram Deutschland Gmbh Kettenring
TW201525329A (zh) * 2013-12-23 2015-07-01 Yi-Ling Wen 自行車齒盤
US9086138B1 (en) * 2014-01-14 2015-07-2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0000256B2 (en) * 2014-01-23 2018-06-19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JP6244212B2 (ja) * 2014-01-28 2017-1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ロケット
US9581230B2 (en) * 2014-02-10 2017-02-2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394986B2 (en) * 2014-02-10 2016-07-1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394987B2 (en) * 2014-02-10 2016-07-19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581229B2 (en) * 2014-02-10 2017-02-2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625027B2 (en) * 2014-04-08 2017-04-1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581231B2 (en) * 2014-04-08 2017-02-28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404565B2 (en) * 2014-04-08 2016-08-02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Sprocket
US9409624B2 (en) * 2014-04-11 2016-08-09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9964196B2 (en) * 2014-05-20 2018-05-0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27C (zh) * 2000-06-30 2004-04-07 株式会社岛野 带有链条支撑凸台的自行车链轮
US20070265122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CN103144734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链环
CN104139829A (zh) * 2013-05-07 2014-11-12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573A (zh) * 2017-05-12 2019-12-27 米兰达兄弟有限公司 窄宽齿盘
CN110621573B (zh) * 2017-05-12 2021-08-27 米兰达兄弟有限公司 窄宽齿盘
CN113650718A (zh) * 2017-05-12 2021-11-16 米兰达兄弟有限公司 窄宽齿盘
US11339865B2 (en) 2017-05-12 2022-05-24 MIRANDA & IRMAO, LDa Narrow—wide teeth chainring
US11396937B2 (en) 2017-05-12 2022-07-26 MIRANDA & IRMAO, LDa Chainring
US11739823B2 (en) 2017-05-12 2023-08-29 MIRANDA & IRMAO, LDa Narrow—wide teeth chain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1235B (zh) 2021-02-05
US20170101159A1 (en) 2017-04-13
CN110371235A (zh) 2019-10-25
DE102016219453A1 (de) 2017-04-13
CN106564558B (zh) 2020-11-13
US20190315434A1 (en) 2019-10-17
US11203395B2 (en)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4558A (zh) 自行车用链轮以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CN111503224B (zh) 自行车链条
US10190659B2 (en) Bicycle chain
US8734280B2 (en) Inner link plate for bicycle chain
TWI722005B (zh) 自行車用鏈輪及鏈輪總成
CN101182871B (zh) 自行车外链条链节
US7325391B1 (en) Bicycle chain
US20200191241A1 (en) Roller chain inner plate
JP2015533717A (ja) 地面係合軌道システム、軌道チェーンのリンク、及び方法
CN101198809A (zh) 链轮
TW201927629A (zh) 鏈輪總成
JP5492088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ステップまたは動く歩道のプレート、およびエスカレータまたは動く歩道
TWI730220B (zh) 自行車鏈條
TWM535201U (zh) 自行車用鏈輪、及自行車用鏈輪組裝體
CN107148363A (zh) 充气轮胎
JP2006521259A (ja) 乗用移送システム用の踏み段チェーンリンク
WO2011129240A1 (ja) ゴムクローラ用芯金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鋳型
CN202923302U (zh) 中间分模式铝合金轮毂
JP5879076B2 (ja) ゴムクローラの製造方法及びゴムクローラ
ITTO20000027A1 (it) Organo a tazza con mozzo e ruota per un veicolo.
JPH0411297B2 (zh)
JPS60181238U (ja) セグメント・スプロケツトの鍛造工法
JPH1036048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